全球气候变暖ppt,引起全球干湿分布变化。怎么理解?怎么解释才清楚?

当前位置:
>>>简要概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概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0117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③适应气候变化; ④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 ⑤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简要概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考查你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1、定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3、影响 (1)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影响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分析: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示如下:3、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的影响(3)对水循环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它与《公约》的最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际排放贸易机制: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联合履行机制: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下面唯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中的承诺。
发现相似题
与“简要概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0195846202414348107197458228018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31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31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3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地球上的气候可以分为(&&&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 ②历史时期的气候 ③近代气侯 ④现代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地球上的气候可以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的变化。所以正确选项为A。答案:A 2.目前全球正在变暖,如果21世纪全球气温上升2.5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更加活跃,海洋面积缩小B.俄罗斯的农田范围将会扩大C.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我国部分沿海有被淹没的可能D.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普遍增产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知识。全球气候变暖会给全球的工农业生产等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以及高山积雪融化,海洋面积将会扩大;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有被淹没的危险;俄罗斯的农田范围将会扩大;但是亚热带地区将会更加炎热,粮食产量将会降低。答案:BC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气温是直线上升的&&&&&&&&&&&&&&&&&&&&&&&& B.气温是直线下降的C.气候总体上是波浪式发展的&&&&&&&&&&&&&&&& D.几乎是不变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统计资料我们知道,不论是在地质时期,还是在历史时期,或者是近代时期,气候的变化都是波浪式的。目前,全球的气候变化是波浪式上升的。答案:C2.下列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A.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B.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干旱期明显长于湿润期C.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新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D.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思路解析: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看来,在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答案:A3.下列关于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A.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一般是指近10万年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B.经过专家的仔细论证发现,全球历史时期的气候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起伏变化情况C.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是最为显著的D.我们可以通过对北极极地冰盖面积的变化来研究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思路解析:中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并非最为显著。冰盖是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通过对其面积变化的研究,可探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答案:D4.下列关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代气温呈上升的趋势B.近现代气候的变化中,1998年是气温最温暖的年份C.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D.资料表明,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思路解析: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其降水量变化显著,除亚热带地区减少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再加上雪盖和冰川的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中国也如此。答案:D5.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各地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状况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B.全球气候变化大大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C.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D.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对工业生产活动产生影响思路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各圈层尤其是人类社会造成影响,对工业生产活动也产生影响。答案:D&&&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位于南太平洋的珊瑚岛国图瓦鲁正在被日益升高的海水淹没,图瓦鲁人因此沦为难民。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同意,每年接纳一定数量的图瓦鲁国移民。从2002年开始,图瓦鲁人将分批向岛外迁移,最终实现全民迁移新西兰。这样,图瓦鲁将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个因海水淹没而消失的国家。图瓦鲁人认为,气候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灾难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他们还因此批评美国放弃对付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认为美国拒不执行该公约等于取消了图瓦鲁人后代在祖居土地上的生存权利。据此完成6―7题。6.使图瓦鲁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思路解析: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会淹没这些地区和海洋中一些地势较低的岛屿。答案:B7.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外,还会引起的环境变化有(&&&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思路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答案:A8.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2-4-1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2-4-1(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能源消费结构讨论A、B、C三种不同预案可能采取的适应性对策,用直线将下列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图2-4-2思路解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而CO2主要是由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所以从能源消费结构来说,减少CO2的排放主要是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来实现的。第(1)题主要考查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答案:(1)0.30―0.32 1.1―1.5 1.6―2(2)如下图&快乐时光请我来的&&& 阿婆一向不大相信医生,从来不去看医生。可是有一次,她不得不去请医生替她诊治。事后医生对她说:“两星期后请你再来一次。”她按时到了,但拒绝付诊金,她说:“先生,奇怪了!这次是你请我来的呀!”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A.1月份0 ℃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C.天山的雪线将要下降D.我国暖温带将向北移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全球变暖后,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有:1月份0 ℃等温线将会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海南省的面积将会比现在要小;天山雪线的高度变大,将要上升;我国的暖温带将会北移。答案:D&&& 图2-4-3为“北半球近代气温5年平均值变化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完成2―3题。&图2-4-3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合理的是(&&& )A.虽然近代气温呈现出了波动,但是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是变暖的B.图2-4-3表明,北半球的所有地区在近代时期其气温是同步波动上升的C.北半球的气温在近代是波动上升,但南半球却是波动下降的D.尽管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近代是波动上升的,但是我国的近代气温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掌握程度。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B错在“同步”上。答案:A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全球各国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大量地排放温室气体所致B.厄尔尼诺现象所致C.全球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所致D.出于现在人类还不清楚的原因,地球的气温在地质时期内也是波动上升的,而现在地球的温度正处于上升期思路解析:尽管A、C等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根据对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人类的各种工农业活动。答案:D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说法,可能的是(&&& )A.全球的生态系统会因为全球变暖而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B.海洋因为其比热大,所以其生态系统将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D.我国因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将不会造成影响思路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全球各地区包括海洋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在某些地区是正面的影响,而在某一些地区却是负面的影响。答案:C5.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的雪线高度升高 B.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延伸 C.x藏聂腊木县种植青稞的范围向高原下方延伸 D.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思路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山冰雪融化,雪线高度升高。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同样,高山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高度变高,种植范围向高原上方延伸。答案:A6.我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的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思路解析:我国经济方面还比较落后,还需要加快发展。能源利用方面以煤为主,释放CO2较多,从资源利用状况来看,由于技术落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量较大。①错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必须依靠重工业这个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不能限制和压缩,我们只能说以后加大能耗少的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浪费;②正确,水电和核电是清洁能源,都没有CO2释放;③正确,森林可以大量吸收CO2,植树造林可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④措施只能减少东部地区CO2的减少,西部却多了,对全球来说并没有降低。答案:D&&& 读“世界CO2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状图”(图2-4-4),完成7―8题。&图2-4-47.据图分析,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C.欧洲&&&&&&&&&&&&&&&&&&&&& D.南美洲思路解析:由图中直接可以看出,美国所在的柱子最长,另外还有加拿大,合起来即为北美洲,整体排放量很高,而人口又较少,故北美洲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答案:B8.CO2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升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削弱思路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影响是两极冰雪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温带地区蒸发加剧,干旱程度加强,并不是全球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海水蒸发量加大,但降水也相应增多,对海平面直接影响不大。答案:C9.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全球粮食总产量上升B.全球气候变暖,海洋蒸发量增加会使原来干旱的陆地变为湿润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C.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D.中纬度的谷物带因气候变暖而生长快速思路解析: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中纬度的谷物带因气候变暖及水分亏损将使粮食生产潜力下降,因此A、D项错误。全球海洋蒸发量因气候变暖,而增加,但是其蒸发量的10%参与海陆间循环,蒸发与降水间的比例加大,干旱地区会有增加的可能,故B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会因为蒸发量加大影响农业生产,高纬地区会因为气温升高适宜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答案:C10.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温度升高能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B.温度升高导致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全球能源不足的问题C.温度升高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也明显减少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D.温度升高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思路解析:全球变暖升高的温度有限,不足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从某种意义上讲,太阳能资源的丰富与否,取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的高低不是决定太阳能资源的决定作用。温度升高,高纬变暖,供暖能耗减少,低纬温度更高,制冷所消耗的能源相应增加。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出CO2使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因此受政策干预影响,那些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答案:D11.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图2-4-5),完成下列问题。&图2-4-5(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高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西部严重缺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西部的缺粮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大气的环境污染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是人为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低纬度农作物减产,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高纬度某些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这样就导致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有所改变。答案:(1)二氧化碳 甲烷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变化之中,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使大气增温(2)干旱加剧,减产 减产 可能增产(3)气候干旱 是 温度升高,干旱加重,供水不足,农业减产12.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图2-4-6)和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图2-4-6)”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2-4-6 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 图2-4-7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1)图2-4-6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4-7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8)要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思路解析: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危害。其中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排放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引起的,它的危害主要是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同地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工业CO2的排放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由于全球变暖打破了地域和国家疆界,为了保护全球大气环境,制定和通过了《京都议定书》,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问题。答案:(1)欧洲 北美洲 亚洲(2)美国 印度(3)中国 煤炭(4)法国70%的电能由核电提供(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6)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8)减少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当前位置: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定位1.从三个时间尺度上分析气候的变化趋势。2.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3.掌握近代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理解和掌握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核心点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长,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近现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的气温变化2.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提示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核心点二& 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解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表现人类活动&影响及表现农业&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一般说来,中低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整体上使世界粮食产量下降工业&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刺激了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培育技术的发展人类健康&夏季气温持续升高,使死亡率上升,疾病发病率上升,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变广海平面和海岸带 &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岸线改变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使物种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受影响更大,特别是渔场的变化;同时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荒漠化可能加剧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  旱涝的频率次数、强度增加;径流减少思维拓展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连锁反应海平面上升除了淹没沿海低地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其他的连锁反应,如下所示:&核心点三& 全球变暖的对策针对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下所示:&思维拓展国际间的协作是解决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因为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其成因和分布均具有全球性,要想正确处理全球变暖的影响,必须各国共同参与。&                  类型1&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 A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海平面若升高40~50厘米,则据图分析,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加上海水盐度高,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减少。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CO2增多是最重要的原因,导致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人类目前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能燃料,燃烧时排放出大量CO2,另一方面,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吸收、固定CO2的能力减弱。&歌诀法记忆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有利弊,自然环境和经济。显著后果海面上,冰川融化热膨胀。岸线后退低地淹,沿海平原多危险。农业变化较复杂,干旱趋重积温加。高纬升温单产增,低纬变干难持平。蒸发加剧径流减,水源供需矛盾显。 变式练习1 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回答问题。&(1)代表近年来CO2增长曲线的是       。(2)近几十年来CO2增多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 / 总2页&&&&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高一地理教案阅览排行
高一地理教案兴趣排行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2(含答案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4-2(含答案解析)
||暂无简介
总评分3.9|
浏览量7410868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