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能否自锁开关的判断为什么都假设移动副的反力达到摩擦角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系统[系统通知] 2天前系统[系统通知] 5天前系统[系统通知] 6天前系统[系统通知] 8天前全站 说: 16天前
查看: 2879|回复: 17
反向的双螺杆机构,是否能实现自锁或互锁,设计能实现吗?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这是一个高级工程师的杰作,大家帮着分析一下,是否有问题
这是一个轴向移动的双螺杆机构,一个是右旋T型螺纹,一个是左旋T型螺纹
假设T型螺纹的螺纹升角大于摩擦角,单个T型螺纹在载荷作用下是不能实现自锁的9 U7 N" t" X% P2 g8 _
如果象图中的采用正反向的双螺杆机构,是否能实现自锁或互锁?( G: N7 H2 i1 T! [! `! h0 ?1 E6 X
+ r% m* K& i% p' v& w: ]
1.jpg (97.68 KB, 下载次数: 5)
18:37 上传
此贴共有 0 人浏览过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要看螺纹的摩擦角了。满足摩擦角的条件就能自锁。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图中的条件不能自锁。升是自锁,降不能自锁。+ {" p( M+ F$ M
[ 本帖最后由 qwerabcd 于
21:36 编辑 ]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qwerabcd 于
21:27 发表 % Q: G# Y2 s+ Z6 W' d2 j
图中的条件不能自锁。升是自锁,降不能自锁。
理由何在?6 k/ D! o7 A% {1 H4 l5 E; i
好像分析不通吧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当手轮顺时针(从下面看)旋转时,滑动轴向上滑动,当导向槽下端面与导向销相碰时,滑动轴仃止上滑,此时再拧手轮,二螺母就被螺杆撑紧而达到互锁。
当手轮逆时针旋转时,滑动轴向下滑动,当导向槽上端面与导向销相碰时,滑动轴仃止下滑,此时再拧手轮,二螺母就被螺杆拉紧而达到互锁。
: z1 H5 y8 m- `7 o2 V
[ 本帖最后由 gaoyns 于
09:18 编辑 ]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锁不自锁 应该和 摩擦角有关系的,如果摩擦角大的话应该都不能够自锁的,这种和蜗轮蜗杆差不多的。自锁全靠摩擦角的。个人这么认为的。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6# 的帖子
在这个机构中,不存在自锁问题,只有互锁关系。正像用两个螺母反向拧紧后达到互锁防松的道理一样,这里与摩擦角无关。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gaoyns 于
09:46 发表
在这个机构中,不存在自锁问题,只有互锁关系。正像用两个螺母反向拧紧后达到互锁防松的道理一样,这里与摩擦角无关。 ' y8 w2 c) s8 x8 |3 i
此言差也!
图中机构如何让两面个螺母对碰呢?
双螺杆与单螺杆没什么原理上的区别,只是视在行程或螺距增大了,自锁性还不如单螺杆。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8# 的帖子
你可能误会了,在7楼说的是机构中不存在自锁的问题,那里只有互锁关系。例子与机构无关,只说明单个螺母不能自锁,但两个螺母接触可以互锁。楼主给出的机构中是靠二螺母处于极限位置时,保持一定距离,靠螺杆的撑或拉使二螺母达到互锁的效果。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原帖由 wypan2004 于
07:28 发表
% L- e9 o, ~! {: c
理由何在?9 R* P6 o" L# T7 p0 |6 n
好像分析不通吧
1 G& h% p+ b( h$ z- C
从机构上来看,螺杆是主动轴,两个螺母中一个固定螺母,一个是活动螺母,但这两个螺母都是从动机构。当转动螺杆的时候,两个螺母的运动方向是相对或相反运动。由于螺纹的夹角大于摩擦角在物体的重力作用下,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果手轮不固定的话,物体就向下运动,反之就会自锁,原因两个螺母产生的摩擦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假设两个螺母的材料及螺杆的螺纹角都相等)都一样。就是说在螺杆上的总扭矩为零。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认为不能自锁:当螺旋升角大于摩擦角时,即使是单螺纹都不能自锁,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的作用螺旋升角等于两倍的单个螺旋升角,所以更不能自锁。
我画了个示意图:黄线为轴线,绿线为两个螺旋面,红箭头为螺旋面上的作用力,白箭头为受力产生的旋转运动。
仅仅是个人的想法,没有经过理论推导或实践检验。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想互锁是应该可以做到的.但对于自锁,它的条件不是要螺旋升角大于摩擦角吗?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锁不自锁 应该和 摩擦角以及运动方向有关系;% h# J0 Y6 X; m. @3 _; m* L
所以不可能两段螺旋都处于自锁。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请选用T型螺纹标准中推荐的优先级牙距,因为优先级牙距的T型螺纹具有自锁功能。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要使螺纹自锁,必须使螺纹的升角 θ 小于或等于摩擦角。从这个条件想,与左旋或右旋螺纹无关吧。互锁应该可以实现。其中一旋向螺纹达到最大行程时,另一螺纹也跟着锁定。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考!!!学习。。。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很好的一个题。学习了。
个人认为,没有自锁,就没有互锁。此题与一般螺纹连接中双六角螺母防松并不同。六角螺母本身是自锁的,由于冲击或振动造成螺母与被连接件接合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和消失,这时螺母会逐渐松。再加一个螺母2,并且螺母2与螺母1之间是对顶锁紧时,螺母2可防止螺母1在冲击振动下的松动(更准确说是自锁的不可靠性)。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自锁好像没什么问题,两个导程相同么,貌似加快了调节速度。
爱三维,用三维,提高设计与制造竞争力。
移动客户端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机械原理简答题_百度文库
机械原理简答题
1.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AB=55mm,lBC=40mm,lCD=50mm,lAD=25mm。试分析以哪个构件为机架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画图说明)
作图(略)最短杆邻边AB和CD。
2.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有哪些?
1)驱动力位于摩擦锥或摩擦圆内;
2)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0
3)工作阻力小于或等于0
3.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有什么异同?
静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平衡
动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同时平衡
4.飞轮是如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
飞轮实质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当机械出现盈功速度上升时,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上升,它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当机械出现亏功速度下降时,它将能量释放出来,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下降。
5.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平衡的目的又是什么?
原因:转子质心与其回转中心存在偏距;
平衡目的:使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
6.凸轮实际工作廓线为什么会出现变尖现象?设计中如何避免?
变尖原因:滚子半径与凸轮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相等,使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为0。避免措施:在满足滚子强度条件下,减小其半径的大小。
7.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是什么?
1)定传动比2)可分性3)轮齿的正压力方向不变。
8.何谓基本杆组?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
基本杆组:不能拆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0的构件组。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有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9.速度瞬心法一般用在什么场合?能否利用它进行加速度分析?
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
10.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位如何确定?
1)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一摩擦角2)总反力的偏斜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1.什么是机械的自锁?移动副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自锁: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构都不能运动的现象。移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锥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内。
12.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推杆滚子的半径?
1)反转法原理
2)在满足强度条件下,保证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出现尖点和“失真”,即小于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摩擦角与摩擦自锁
摩擦角与摩擦自锁
§ 5-2摩擦角与摩擦自锁
         
  如图5-1(a)所示。摩擦力与法向反力的合力称为全反力,它与法线方向夹角为。           当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图5-1(b)),=,也达到最大值。全反力与接触面法线间夹角的最大值称为摩擦角,由图得如下关系                  (5-4)即摩擦角的正切等于静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也是表示材料摩擦性质的物理量。  利用摩擦角概念,可用实验方法测定静滑动摩擦系数。如图5-2所示。当物体处于临界平衡时,
有         
  图5-1(c)表明,当物体沿支承面任意方向有滑动趋势时,全反力方向也随之改变。临界平衡时,全反力的作用线将形成一个以接触点为顶点的锥面称为摩擦锥。如物体间的摩擦系数沿各个方向都相同,则摩擦锥是一个顶角为 的正圆锥。  摩擦角和摩擦锥形象地说明了物体平衡时,主动力位置的变动范围,即                        (5-5)
由图5-3可知:  (1)只要主动力的合力作用线在摩擦角内,无论主动力多大,物体仍保持平衡。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自锁。  (2)如主动力的合力作用线在摩擦角外,无论主动力多小,物体一定滑动。  这种与力大小无关,而只与摩擦角有关的平衡条件称为自锁条件。图5-2所示物块A不下滑的条件是:         即自锁条件是:斜面的倾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自锁现象的摩擦角与自锁现象_百度知道【图文】机械原理答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机械原理答疑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8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锁螺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