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政治学院 武玉林西安市市长是什么级别别干部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模式研究--《山西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模式研究
【摘要】: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平安的根本保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作为军人退役安置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特殊环节,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模式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下政府机构精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新的劳动就业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与强军目标下的军队改革和编制体制调整以及军官职业化发展方向不相协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这是军队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改革和完善,必须紧跟军官职业化步伐,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模式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以及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相衔接。本文在广泛吸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实际出发,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政治与经济等不同视角,对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历史演变,并从现阶段党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入手,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方式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查阅等方式,指出了当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外国退役军官安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形成了建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新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结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改革、建设、发展的实践要求以及军官职业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建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新模式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改革原则以及颁布《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设置统一的机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进培训体系方式,建立安置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E263【目录】:
中文摘要10-11ABSTRACT11-13引言13-21第一章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内容和基础21-27 1.1 相关概念21-22
1.1.1 退役与转业21
1.1.2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21
1.1.3 军官职业化21-22 1.2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内容和性质22-23
1.2.1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内容22
1.2.2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性质22-23 1.3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法律权利基础23-27
1.3.1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法律性质23-24
1.3.2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权利基础24-27第二章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历史、现状及问题分析27-37 2.1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历史演变27-30
2.1.1 萌芽创立时期()27
2.1.2 初步发展时期()27-28
2.1.3 全面停滞时期()28
2.1.4 逐步恢复时期()28-29
2.1.5 持续探索时期()29
2.1.6 改革创新时期(2001-至今)29-30 2.2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存在的问题30-33
2.2.1 计划安置的渠道越来越窄30-31
2.2.2 自主择业安置的调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31-32
2.2.3 转业干部与接收单位在供需平衡中存在结构性矛盾32-33
2.2.4 转业干部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环境存在诸多认知误区33 2.3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3-37
2.3.1 计划分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相矛盾33-34
2.3.2 安置模式与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等法律法规衔接不够34-35
2.3.3 自主择业安置与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形成有机统一35
2.3.4 安置模式与全面深化改革下的“强军目标”不相适应35-37第三章 外国退役军官安置模式及启示37-43 3.1 外国退役军官安置模式综述37-40
3.1.1 完全市场化安置模式37-38
3.1.2 完全计划分配安置模式38-39
3.1.3 计划分配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安置模式39-40 3.2 外国退役军官安置模式的启示40-43
3.2.1 退役安置模式必须与本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40-41
3.2.2 为军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41
3.2.3 建立稳定有序的安置模式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41-42
3.2.4 军人退役后的安置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2-43第四章 建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新模式的对策建议43-55 4.1 建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新模式的必要性43-46
4.1.1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建立安置的现实需要43-44
4.1.2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44-45
4.1.3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需要45
4.1.4 走好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强军目标的需要45-46 4.2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46-47 4.3 应坚持的原则47-48
4.3.1 法治化原则47
4.3.2 实事求是原则47-48
4.3.3 社会化保障原则48
4.3.4 改革创新原则48 4.4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新模式的实现路径48-55
4.4.1 颁布《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保障军人合法权益49
4.4.2 设置统一的保障机构,提高安置的执行效率49-50
4.4.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军官职业化步伐50-51
4.4.4 改进培训体系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51
4.4.5 以军官职业化为牵引,建立安置新模式51-55结语55-57参考文献57-59致谢59-60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0-61承诺书61-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浦劬;;[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范军;;[J];中国人才;2011年2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东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李晓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黄乔松;;[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李阳琇;曾德超;;[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郭理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汤法远;;[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6期
颜德如;冯英;;[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孔德斌;;[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陈第华;;[J];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于秀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剑符;;[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周红桔;;[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张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易垒;;[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艾琴;曾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红霞;;[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陈世伟;张淑丽;;[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明军;汪伟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秋妹;;[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钱玉英;[D];苏州大学;2010年
刘国庆;[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杨云;[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顾旭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雍冀慧;[D];南开大学;2010年
廖添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郑代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孙建军;[D];浙江大学;2011年
刘素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优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马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阳敏;[D];湘潭大学;2010年
邓瑞芬;[D];湘潭大学;2010年
于云云;[D];湘潭大学;2010年
刘辉;[D];湘潭大学;2010年
王海香;[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秦冬梅;[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周道挺;[D];苏州大学;2010年
杨涛;[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希东;[N];学习时报;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晋;;[J];领导科学;2009年25期
赵俊兰;肖尊成;;[J];军事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罗益昌;;[J];中国人才;2011年08期
刘斌;张亮;;[J];当代经济;2011年06期
张祖庆;冷妹;;[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张富佳;魏巍;李来恩;;[J];科技信息;2011年36期
宋玮;周汉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年06期
朱志斌;;[J];中国人才;2014年06期
本刊编辑部;胡琳;;[J];中国人才;2014年08期
杜人淮;;[J];中国人才;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军事科学院政治部
刘开华;[N];光明日报;2009年
南京政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杜人淮;[N];解放军报;2014年
张杰;[N];光明日报;2014年
西安政治学院军队人事管理学系主任
教授;[N];光明日报;2014年
唐雄 75130部队宣传科科长;[N];战士报;2013年
国防大学副校长
中将;[N];光明日报;2013年
张天南;[N];解放军报;2013年
西安政治学院
武玉林;[N];解放军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昕勃;[D];吉林大学;2013年
张富佳;[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薛春寿;[D];山西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趁现在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能呼吸,去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军军官职业化制度构想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我军军官职业化制度构想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13:53: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军军官职业化制度构想
官方公共微信西安政治学院政委: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中新网
西安政治学院政委: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
制图 李宇阳 资料提供 武玉林
  ●建立科学合理、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不二选择
  ●努力把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优势,不断增强我军人力资源政策制度的比较优势
  ●围绕提高能力素质、胜任岗位要求而自然形成的优胜劣汰,将成为军官队伍发展的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这为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创新,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就这一话题,记者近日访问了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委员薛保国少将。
  体现了“治军之道,要在得人”的治军方略
  记者:您认为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对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薛保国: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提出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党中央深刻分析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制度改革进程,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治军之道,要在得人”的治军方略,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必然要求。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世界性的军事革命,深刻地改变着军队组织形态和战斗力生成模式,军事人力资源在军队形态重塑与战斗力生成中的地位作用愈加突出。纵观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历程,尽管各国政治制度、军队性质、领导体制等不尽相同,但加强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不二选择。
  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顺应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的客观要求。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种因素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适应国家政策制度改革新进程,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已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客观要求。
  加快调整改革步伐,实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
  记者:近年来,国家和军队积极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的主要内容。
  薛保国: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兵役法》《现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文职干部条例》《文职人员条例》《预备役军官法》《士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以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交流使用、工资福利和退役保障制度为重点,总体上比较配套衔接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
  但从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的趋势和实现强军目标的要求看,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还带有半机械化时代的烙印,有的政策制度体现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的特点不够鲜明,需要进一步向军事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聚焦;有的制度与部队建设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贴得不够紧,体现注重作战部队和基层一线的导向不够充分;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政策制度上的缺陷,是产生“两个能力不够”、人才培养“两个不足”、选人用人风气不够纯正等问题的重要原因。破解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抓住时机,加快调整改革步伐,实现政策制度创新发展。
  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当前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一是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军官职业化制度自19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以专业化为核心,集服役、分类、军衔、晋升、培训、交流、保障等于一体的制度体系,并在军事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采用。我们要顺应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大胆借鉴各国推进军事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经验,充分吸取外军人力资源制度中反映普遍规律的合理内核,切实把国情军情的特殊性与世界范围内一般规律有机统一起来。积极调整军官服役、分类管理、选拔任用、培训交流、工资福利、退役安置等政策制度,构成基本制度完善、开发机制科学、管理体制先进、充满发展活力、具有竞争优势的职业化政策制度体系。努力把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优势,不断增强我军人力资源政策制度的比较优势。二是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着眼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动军地人才融合发展,增强文职人员制度吸纳社会优秀人才的比较优势。科学界定文职人员的法律地位、身份属性和权利义务,规范文职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多样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与地方同类人员相协调、体现服务军队职业特点的待遇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相关制度的整合和并轨,增强文职人员岗位吸引力。三是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和退役军人安置制度。着眼吸引优秀高素质兵员,完善兵役制度,依据不同军兵种的发展需要,探索志愿兵役制与义务兵役制兵员的合理比例。完善征集措施,调整入伍对象,大量征集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切实通过把好“入口关”,改善军事人力资源的总体结构。着眼留住部队技术和管理骨干,激发士官队伍活力,继续深化士官制度改革。着眼建立进出有序、流动顺畅、保障有力的军事人力资源流动机制,调整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丰富完善多种安置方式,从制度层面规定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退出现役、退出现役后采取何种方式妥善安置等等。
  记者:当前,我军建设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作战力量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军队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应该如何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发展呢?
  薛保国:一是理清改革思路。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核心思想就是要把强军目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转化为科学的政策制度安排,基本走向就是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推进路径就是坚持走渐进式改革之路,改革重点就是有效解决军事人才资源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是坚持基本原则。推进改革创新,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做到不管政策制度怎么改,党管干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体现战斗力标准,把所有政策设计与制度创新向能打胜仗聚焦,用战斗力标准检验;坚持正确导向,以良好的政策制度预期,激励、引导广大官兵自觉投身强军实践主战场、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线;突出以人为本,把政策制度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发挥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系统协调推进。深刻认识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与其他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着眼国家和军队改革大局筹划政策制度创新,以关键、重点政策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创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最终形成系统、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
  四是积极稳妥实施。既要注意加大调整改革的力度,又要顾及到不同时期广大官兵的实际承受能力;既要注意充分体现军队长远建设需要,又要切实考虑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军队的客观实际,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量力而行;既要注重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改革创新会触及官兵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方面面
  记者: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会给广大官兵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薛保国:新型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每一项政策制度的健全完善、改革创新,都会触及广大官兵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预期的是构建新型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体系,对广大官兵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首先,职业化的军官队伍,要求具有高素质的军人群体,围绕提高能力素质、胜任岗位要求而自然形成的优胜劣汰,将成为军官队伍发展的常态。其次,日益扩大的文职人员队伍,成为军队建设的生力军,广大官兵将与这支新生力量共同服务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三,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深度发展,社会科技资源、教育资源、智力资源和保障资源优势,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契机。
  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既是国家和军队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一位官兵的大事、要事。各级应充分尊重广大官兵在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蕴藏在广大官兵中的制度创造力和思想力,把广大官兵在实践中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升华提高,形成政策制度成果。广大官兵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荣誉感投身制度建设之中,从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锤炼过硬专业本领做起,扎扎实实练好内功,认认真真提高素质,做新政策新制度的拥护者、倡导者、践行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支持、推动改革。(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委员薛保国 记者 黄昆仑)
【编辑:张海桐】
>相关新闻:
>军事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市市长是什么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