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招聘董德君是系主任吗

陶纯孝_百度百科
陶纯孝,女,1937年生于重庆,曾任主任、教授、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单簧管学会会长,现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大学及附中教学督导。
陶纯孝简介
1953年就读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四川音乐学院前身),1956年就读于捷克布拉格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即任教于。
陶纯孝获奖
1959年曾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管乐比赛三等奖。1959年曾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管乐比赛三等奖。1987年担任德国慕尼黑第36届国际比赛评委(唯一的亚洲评委),1991年任第43届捷克“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比赛单簧管项目的评委。1998年组织举办了“98国际音乐节”任组委会和评委会主席。担任第一届、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演奏比赛” 评委会主席。因教学成果突出,2002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教师奖”。编著了《演奏教程》、《单簧管经典名曲》、《跟我学单簧管》、《单簧管演奏与教学》、《欧洲音乐艺术史》。与人合著《音乐物理学导论》。录制了许多唱片及教学光盘,早年曾活跃于世界各地的舞台并具有极高知名度。在多年的教学中培养了大量学生,有的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有的担任了院校教授、副教授及文艺团体骨干。
其中现任美国管乐系主任、终身教授,现任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教授,现任单簧管教授,现任单簧管教授,黄远涪现任副教授,现任副教授。
企业信用信息(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862282',
container: s,
size: '1160,40',
display: 'inlay-fix'
当前位置:>>>
浙江音乐学院-钱江晚报:浙江音乐学院,到底啥模样
栏目分类:&&&发布日期:&&&浏览次数:次
来源:音乐之家
  位于杭州象山区块的浙江音乐学院(筹)校园, 经过3年的建设,今年秋季终于要全面投入使用。    万众期待的音乐学院到底什么样?昨天,记者实地探营,并采访了项目主创设计师,以及音乐学院的老师,为大家提前揭秘。    建筑如同乐器  校园就像音乐博物馆    浙江音乐学院(筹),一边是望江山,一边是320国道,面对自然的一面,校园是敞开式的无缝衔接,面对城市的一面则闭合起来,隔绝了。    “整个学院的总体设计理念,就是‘山水音院,流动地景’。” 浙江音乐学院(筹)基建后勤部部长邬平福告诉记者。    在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宇虹和项目主创设计师朱培栋的解读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校园如何流淌音乐的特性。    许多建筑的外观造型,都如同乐器。    学院的北大门,是气势恢弘的大剧院和音乐厅,像一把横卧的,两座建筑联成一体。白色的屋顶,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朵云。    体育馆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图书馆像一架三角;戏剧楼的玻璃立面就像编钟,或琴弦;还有位于校园中心的钟楼,它既像一个沙漏,也像一把扭曲了的竖琴,LED的“琴弦”在夜晚可以绽放绚丽的色彩。    校园中间的操场,下沉了1米,周围绕了一圈绿坡,“这样就变成一个露天剧院,可以举行户外演出。周围的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建筑就好像天然的看台。”朱培栋说。    校园内还有两条流线型贯穿南北的大道,其中一条用黑白灰铺成的大道,犹如五线谱。    “造型呈流线型,在色彩上,也用了浅色系来贴近音乐的轻柔气质。”不过,朱培栋说。    此外,校园内设置有一流的专业设施和场馆,比如大剧院、黑匣子剧场、演播厅、出版级的数字录音棚、声学实验室等。    音乐学院的设计元素中,也有面向公众的因子:公众可以通过欣赏开放公共场馆中的演出,参观抽象的乐感建筑和散布于各院系展厅的展览、雕塑,还可以参与专业的音乐及表演课堂。而开放式的动态景观,让这里成为全形态、全开放的公园式音乐博物馆。    世界各地招募老师  国内外人才聚首    浙江音乐学院(筹)大楼的建设已经到了尾声,不过,人才建设才刚刚开始。作为浙江文化强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师资力量如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要培养好学生,自然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据了解,浙江音乐学院(筹)已经从国内外聘请了大量优秀人才,并正在筹划组建以一流大师带队的学科组。    虽然师资名单还没有公布,但记者在几天前的浙江音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已经遇到了两位从外省“跳槽”过来的音乐家。    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家朴英,即将成为音乐学院管弦系的教师。她坦言,圈内的朋友得知她即将入职浙江音乐学院(筹),纷纷表示“羡慕”。    “这所学校的起点、规划和硬件条件确实能吸引许多人。学校从世界各地招了很多老师,年龄相对比较年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教学,是一种挑战。学校条件非常好,但是要在各方面出成果肯定需要时间。”    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单簧管与室内乐专业教授董德君,也是举家搬到杭州的外来人才,他坦言杭州这座城市本身就吸引了艺术家。    “杭州这座历史名城,一直都有魅力和活力,浙江两个交响乐团近年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来杭州没多久,遇到的出租车司机都会介绍美院和音乐学院,可见民众的人文素养。再加上这所学校的硬件条件,以及学校领导团队和政府的思路,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美好的前景。”新闻来源:?p=-1
相关热词: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教程专题
最新音乐教程
推荐音乐教程
声明:本站发布的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请勿作商业用途,所有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合作!
Copyright ©音乐之家().All Rights Reserved.你知道我国十位著名指挥家吗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
提升画面表现力,为校园影像加力――记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余源伟先生专题讲座
浏览次数:
  如果说,欣赏过金犊奖入围作品,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校园影视好作品。那么,听了下午的专家讲座,我们就学习了如何去创作好作品。12月1日下午3点30分,一场技术的盛宴开始了&&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余源伟先生从拍摄的角度给一线的老师带来了最前沿的技术指导。
  余先生认真地观看了所有入围金犊奖的作品,结合每个具体的作品谈了自己的感受,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肯定了每个作品的特点与优点。
  余先生说,画面与声音组合在一起,被称为是&视听语言&,但是,我们在制作短片过程中,我们会过多地依赖文字语言,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画面。我们需要摆脱掉传统的做法,用画面与音乐来说话。
  在讲到画面的时候,余先生从&景编、机位、高度、方向、焦距、光圈、色彩、运动、构图&等方面作了细致讲解,指导大家先了解每个镜头对情节的作用,还需要根据画面的空间感,灵活地选择不同机位、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拍摄,再上独特的特效,用更丰富的技巧,突出主题画面,取得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
  在讲到声音的时候,余先生认为本届比赛作品所用的对白过多,希望老师们能够将校园影视与电视连续剧区分开来。他从对白、旁白、内心独白的不同处理给老师们以建议与提示;还强调了音乐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让大家把音乐用在关键处。
  余先生说,大家都很有热情,如果再有一点专业,那么做出来的片子就能获得更多感动,获得更多认同。据此,他向大家推荐了几本制作入门的专业书,期盼一线老师有自己的实践、有理论的积淀,然后再有作品的创新。
  讲座中,余先生开玩笑地说,希望拍摄这些作品的学生去报考浙江传媒学院。这其实是对本次校园影视作品的最高评价&&如主持人所说,校园影视节的获奖作品,今年是质量最高的。影视制作水平一年更比一年高&&这是举办校园影视节的目的,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图:顾明 文:任韧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新闻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进区人民政府(www.)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