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有四个苹果右边有三个苹果怎样列乘法口诀表

时 分 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公式&& & & & & &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倍的认识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 &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老余数学(gh_3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工程问题习题古诗词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课文知识整理一、《燕子》1、“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用的是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2、“第六单元一、复习课文:1、你觉得哪些品质是一个人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单元导语)我觉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为人第一单元一、复习课文:1、《找春天》一课仿写(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2)小鸟叽叽喳喳,第一单元一、易错生字:春:下面是“日”。齐:上面长横两边露头。绿:右边“录”下面不是水。花:右下不是匕。岁: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第一单元 除法(笔算)直接上图,除法计算法则都在里面了:1、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第一单元:除法注意:(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第一单元 除法(笔算)直接上图,除法计算法则都在里面了:1、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第一单元:除法注意:(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分割法添辅助线倍比法割补平移等量代换等腰直角三角形扩倍、缩倍法代数法看外高概念法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小学数学知识要点精编 第一部份
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差倍问题专项练习60题鸡兔同笼专项练习极客数学帮自己组织的竞赛题行程问题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分割法添辅助线倍比法割补平移等量代换等腰直角三角形扩倍、缩倍法代数法看外高概念法抽屉原理练习(一)差倍问题专项练习60题gh_31小学奥数学习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31小学奥数学习当前位置:&&
乘法口诀儿歌
精彩专题推荐:&
更多、,尽在4399!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推荐:当前位置:
二年级数学作业
二年级数学作业 免费论文提供各类原创参考论文,参考使用,欢迎联系使用联系QQ:3710167
&&&&目&&&&第一单元认识乘法&&&&录&&&&必做题………………………………………………………1必做题………………………………………………………1………………………………………………………选做题………………………………………………………2选做题………………………………………………………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一)&&&&第一课时:的乘法口诀……………………………………………………………………3第一课时:1~4的乘法口诀…………………………………3必做题………………………………………………………3必做题………………………………………………………3………………………………………………………选做题………………………………………………………4选做题………………………………………………………4………………………………………………………第二课时:乘加、乘减………………………………5第二课时:乘加、乘减………………………………………5…………必做题………………………………………………………5必做题………………………………………………………5………………………………………………………选做题………………………………………………………6选做题………………………………………………………6………………………………………………………第三课时:的乘法口诀……………………………………6第三课时:5的乘法口诀……………………………………6必做题………………………………………………………6必做题………………………………………………………6………………………………………………………选做题………………………………………………………7选做题………………………………………………………7………………………………………………………第四课时:的乘法口诀……………………………………8第四课时:6的乘法口诀……………………………………8必做题………………………………………………………8必做题………………………………………………………8………………………………………………………选做题………………………………………………………10选做题………………………………………………………10………………………………………………………第三单元认识图形&&&&必做题………………………………………………………11必做题………………………………………………………11………………………………………………………选做题………………………………………………………12选做题………………………………………………………12………………………………………………………&&&&1&&&&第四单元&&&&认识除法&&&&第一课时:平均分(第一课时:平均分(一)……………………………………13……………………………………13必做题………………………………………………………13必做题………………………………………………………13选做题………………………………………………………13选做题………………………………………………………13………………………………………………………第二课时:平均分(第二课时:平均分(二)……………………………………14……………………………………14必做题………………………………………………………14必做题………………………………………………………14………………………………………………………选做题………………………………………………………15选做题………………………………………………………15………………………………………………………第三课时:平均分(第三课时:平均分(三)……………………………………15……………………………………15必做题………………………………………………………15必做题………………………………………………………15………………………………………………………选做题………………………………………………………16选做题………………………………………………………16………………………………………………………第四课时:认识除法…………………………………………16第四课时:认识除法…………………………………………16…………………………………………必做题………………………………………………………必做题………………………………………………………16………………………………………………………16选做题………………………………………………………17选做题………………………………………………………17………………………………………………………第五单元口诀求商(口诀求商(一)&&&&必做题………………………………………………………19必做题………………………………………………………19………………………………………………………选做题………………………………………………………22选做题………………………………………………………22………………………………………………………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第一课时:认识线段…………………………………………23第一课时:认识线段…………………………………………23…………………………………………必做题………………………………………………………23必做题………………………………………………………23………………………………………………………选做题………………………………………………………24选做题………………………………………………………24………………………………………………………第二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25第二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25………………必做题………………………………………………………25必做题………………………………………………………25………………………………………………………&&&&2&&&&选做题………………………………………………………26选做题………………………………………………………26………………………………………………………第三课时:认识米……………………………………………26第三课时:认识米……………………………………………26……………………………………………必做题………………………………………………………26必做题………………………………………………………26………………………………………………………选做题………………………………………………………27选做题………………………………………………………27………………………………………………………第七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确定位置…………………………………………28第一课时:确定位置…………………………………………28…………………………………………第二课时:认识东南西北……………………………………29第二课时:认识东南西北……………………………………29……………………………………必做题………………………………………………………29必做题………………………………………………………29………………………………………………………选做题………………………………………………………30选做题………………………………………………………30………………………………………………………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第一课时:的乘法口诀…………………………………………………………………………31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31必做题………………………………………………………31必做题………………………………………………………31………………………………………………………选做题………………………………………………………31选做题………………………………………………………31………………………………………………………第二课时:乘法竖式…………………………………………32第二课时:乘法竖式…………………………………………32…………………………………………第三课时:的乘法口诀求商…………………………………………………………32第三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32必做题………………………………………………………32必做题………………………………………………………32………………………………………………………选做题………………………………………………………32选做题………………………………………………………32………………………………………………………第四课时:除法竖式…………………………………………33第四课时:除法竖式…………………………………………33…………………………………………必做题………………………………………………………33必做题………………………………………………………33………………………………………………………选做题………………………………………………………选做题………………………………………………………33………………………………………………………33第五课时: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33第五课时: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33必做题………………………………………………………33必做题………………………………………………………33………………………………………………………&&&&3&&&&选做题………………………………………………………34选做题………………………………………………………34………………………………………………………第六课时: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34第六课时: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34必做题………………………………………………………34必做题………………………………………………………34………………………………………………………选做题………………………………………………………35选做题………………………………………………………35………………………………………………………第九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时、………………………………………36第一课时:认识时、分………………………………………36必做题………………………………………………………36必做题………………………………………………………36………………………………………………………选做题………………………………………………………选做题………………………………………………………37………………………………………………………37第二课时:认识几时几分……………………………………37第二课时:认识几时几分……………………………………37……………………………………必做题………………………………………………………37必做题………………………………………………………37………………………………………………………选做题………………………………………………………39选做题………………………………………………………39………………………………………………………第十单元观察物体&&&&必做题………………………………………………………40必做题………………………………………………………40………………………………………………………第十一单元十一单元第十二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43期末复习&&&&第一课时:……………………………………………………45第一课时:……………………………………………………45第二课时:……………………………………………………48第二课时:……………………………………………………48&&&&4&&&&第一单元&&&&必做题:必做题:&&&&1.&&&&认识乘法&&&&加法算式:□+□+□=□&&&&(&&&&)个4&&&&乘法算式:□×□=□或□×□=□&&&&【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抽象出“几个几”,如一组有4枝铅笔.】&&&&2.&&&&加法算式:□+□=□()个3乘法算式:□×□=□或□×□=□&&&&【设计意图:学生写乘法算式后,要让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与区别.】&&&&3.先用&&&&摆一摆,再写算式.&&&&(1)每堆摆4个,摆3堆.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2)每堆摆3个,摆4堆.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分别说一说是“几个几”,再让学生比较体会:3个4和4个3的意义是不同的,但列出的乘法算式是相同的.】&&&&4.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2×5=107×3=218×4=32&&&&【设计意图:重点练习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进一步明确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3乘9写作()×()乘3写作()×(),9.&&&&【设计意图:练习巩固乘法算式的写法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选做题:选做题:&&&&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8×2+8+8=8×□9×□+9=9×910×7-10=10×□□×6-6-6-6=4×6&&&&2.找出下面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4916○&&&&6&&&&第二单元&&&&乘法口乘法口诀(一)&&&&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4的乘法口诀必做题:必做题:&&&&1.把口诀填完整.二(四()得六)十六三四(二四())三三(一二())&&&&【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巩固乘法口诀,并填完整.】&&&&2.连一连,填一填.&&&&2×3&&&&3×4&&&&4×3&&&&2×2&&&&3×2&&&&2×4&&&&3×3&&&&4×2&&&&三四(&&&&)二二得(&&&&)二三得(&&&&)三三得(&&&&)二四得(&&&&)&&&&【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连线的方式,引导学生熟记乘法口诀.】&&&&3.算一算,并说明下面算式是用哪句口诀算出来的?3×4=(4×4=(2×3=(3×3=(2×4=(1×4=())))))口诀:口诀:口诀:口诀:口诀:口诀:&&&&【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联系.】&&&&4.填一填.&&&&7&&&&(1)一双算式:口诀:&&&&有2只,四双&&&&有(&&&&)只.&&&&(2)一匹算式:口诀:&&&&有四条腿,3匹&&&&有(&&&&)条腿.&&&&【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认识到:通常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试题.】&&&&5.默写出1~4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熟记乘法口诀.】&&&&6.计算下面各题.2×1=3×3=3×4=1×4=2×3=4×2=2×2=4×4=&&&&【设计意图: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帮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巩固对相关乘法口诀的记忆,提高用口诀进行审题的能力.】&&&&7.计算,并思考.3×4=3+4=2×3=2+3=4×2=4+2=2×1=2+1=&&&&【设计意图:本题是乘法和加法计算的对比,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8.在○里填上“<”“>”或“=”、.4○3×18○2×42×3○63×4○4×31×2○1×33×3○3+3&&&&【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形式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积,并与加法计算相比较.】&&&&选做题:选做题:&&&&1.算一算,小明和小兰各需要多少钱?&&&&8&&&&售票厅游快&&&&我买5张快艇票.&&&&船:每人3元艇:每人4元&&&&我买4张游船票.&&&&小明&&&&小兰&&&&第二课时:乘加、乘减课时:乘加、必做题:必做题:&&&&1.算一算.3×3+6=4×4+3=4×3-3=2×5-10=2.想一想.动物园的门票定价是:成人票每张5元,儿童票每张3元.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去动物园玩,应该付多少元?&&&&【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加、乘减算式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4×2+3=3×3+5=3×4-8=2×3+8=&&&&2×3+2=4×3+0=2×4-0=3×3+12=&&&&【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两边算式的得数相等.3×4+4=□×□4×2+4=□×□3×2+3=□×□&&&&9&&&&2×2+4=□×□2×4+2=□×□&&&&【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找规律,初步了解乘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4.坐车.&&&&(1)一辆出租车上只能坐4个人,现在有3辆车,有14个小朋友,够坐吗?够()不够()&&&&(2)若不够,则还多几个小朋友?列式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乘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选做题:选做题:&&&&1.有一篮苹果,3个3个的拿,最后剩下1个,4个4个的拿,最后还是剩下1个.这篮苹果至少有多少个?&&&&第三课时:5的乘法口诀课时:必做题:必做题:&&&&1.看图列式.&&&&(1)()个()相加乘法算式:&&&&(2)&&&&一共几根手指&&&&乘法算式:&&&&10&&&&(3)()个()相加乘法算式:&&&&【设计意图:通过看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5的乘法口诀.】&&&&2.口算.4×5=1×5=5×5=2×5=3×5=6×5=&&&&【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3.找出得数是30和35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615+154×55×6&&&&3×76×518+2&&&&5×330+5&&&&2×8&&&&40-5&&&&29+6&&&&7×5&&&&5×5&&&&18+17&&&&5×7&&&&4×4&&&&【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题型区别乘法与加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选做题:选做题:&&&&1.先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再解答.&&&&11&&&&(1)小芳看童话书,每天看5页,看了3天,①一共看了多少天?②一共看了多少页?(2)农民伯伯摘了5篮柚子,每篮5个,①一共摘了多少个?②一共摘了多少篮??&&&&?&&&&2.一只蜗牛沿着5米高的竿子往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夜里滑下2米,蜗牛几天可以爬到竿子顶端?&&&&嘿哟,嘿哟,我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啊!&&&&第四课时:6的乘法口诀课时:必做题:必做题:&&&&1.连连看.6×22和6相乘2×6&&&&2个6相乘&&&&6+6&&&&2个6相加&&&&6×6&&&&【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掌握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得数.】&&&&2.根据口诀写算式.&&&&12&&&&五六三十&&&&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设计意图:运用乘法口诀写出算式,加深口诀与算式的联系.】&&&&3.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口诀:★★★★★★★★★★★★★★★★★★★★★★★★&&&&口诀:&&&&【设计意图: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互相说说思考过程,加深理解和掌握.】&&&&4.找规律,填一填.&&&&203625&&&&3464&&&&13&&&&15232&&&&32&&&&20&&&&【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规律后,再运用此规律填空.】&&&&选做题:选做题:&&&&1.五子棋.&&&&(1)一共有(列式:(2)有(&&&&)颗旗子.&&&&)颗黑棋子.&&&&(3)你知道下一步棋该谁出来吗?(请在后面画“√”)白棋()黑棋()&&&&2.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方队,从前、后、左、右数时,小红都是第3个,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做操?&&&&14&&&&第三单元&&&&必做题:必做题:&&&&认识图形认识图形&&&&1.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是的在()里画“√”.&&&&(&&&&)&&&&(&&&&)&&&&(&&&&)&&&&(&&&&)&&&&【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明确突出:四边形不仅有长方形、正方形,还可以有其他形状的四边形.】&&&&2.搭一个七边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搭一个八边形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明确七边形要7根小棒,八边形要8根小棒.】&&&&3.数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6&&&&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个)个)个&&&&【设计意图:在认识图形的用时,进行分类和统计.填表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数,避免重复和遗漏.】&&&&4.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15&&&&()个三角形&&&&()个三角形&&&&()个三角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把图形进一步分割成三角形,借助操作进一步认识图形.】&&&&选做题:选做题:&&&&1.数一数.&&&&一共有()个四边形&&&&一共有()个三角形&&&&2.将下列图形分割成形状相同的四个图形,每个图中含有半个圆,请你试着剪一剪.&&&&16&&&&第四单元&&&&认识除认识除法&&&&第一课时:平均分(第一课时:平均分(一)必做题:必做题:&&&&1.下面那种分法是平均分?&&&&【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说清楚作出判断的理由.】&&&&2.先圈一圈,再填空.&&&&12块&&&&,每3块一份,分成了()份.&&&&16根&&&&,每4根一份,分成了()份.&&&&【设计意图:根据提议圈一圈、填一填后,再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说一说一共有多少,按每几个一份来分,分成了几份.】&&&&3.&&&&我一天能吃4个,哈哈!20个铜锣饼&&&&机器猫有20个铜锣饼,一天吃4个,可以吃(&&&&)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再让学生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完成填空.】&&&&选做题:选做题:&&&&1.有一篮子菠萝,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10人,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几人?&&&&17&&&&2.一堆鸡蛋,比60个多,比70个少.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鸡蛋有多少个?&&&&第二课时:平均分(二)课时:平均分(必做题:必做题:&&&&1.先分一分,再填空.(1)&&&&8个玉米,平均放在2个筐里,每筐放(&&&&)个.&&&&(2)&&&&15瓶饮料,平均放在3个箱子里,每箱放(&&&&示,把第二题里的饮料进行平均分的方法.】&&&&)瓶.&&&&【设计意图:师先示范把8个玉米平均放在2个篮子里的表示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连线表&&&&2.要栽成三行,平均每行()棵树?&&&&3.有12个草莓,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个.&&&&18&&&&【设计意图:2、3题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并写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分一分,再根据操作结果写出答案.】&&&&4.你会把20个的.&&&&平均分成几份吗?先分一分,再说说你是怎样分&&&&【设计意图:学生具体操作后,说说操作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具体的操作方法.】&&&&选做题:选做题:&&&&1.○+☆=13,○+□=9,□+□=8,那么○=(),☆=(),□=().&&&&第三课时:平均分(三)课时:平均分(必做题:必做题:&&&&1.想一想,摆一摆,填一填.&&&&(1)有8枝(2)有8枝&&&&点.】&&&&,每2枝分成一份,可以分()份.,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枝.&&&&【设计意图: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提醒学生注意比较每次操作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2.(1)9个小朋友踢毽子,每组3人,分成了()组.(2)9个小朋友踢毽子,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3.(1)10个樱桃,每()个一盘,分成了()盘.(2)10个樱桃,平均分成()盘,每盘有()个.&&&&【设计意图:2、3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19&&&&4.(1)有()本书,每()本一堆,分成了()堆.(2)有()本书,平均分成()堆,每堆()本.&&&&【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看图、填空,再指明说说思考的过程.】&&&&5.&&&&(1)每2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2)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3)每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填空后,说说平均分的意义.】&&&&)组.)组.)组.&&&&选做题:选做题:&&&&1.决定在20米长的路的一旁植树,每2棵树之间相隔4米,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两端都要载)2.有一堆桃子,把它平均分成5份,正好分完.这堆桃子最少有几个?它还可能有几个?&&&&第四课时:认识除法课时:必做题:必做题:&&&&1.车.&&&&有20个人,每4个人坐一辆出租车,需要()辆出租&&&&20÷□=□()&&&&2.&&&&20&&&&圣诞节了,要把14个铃铛挂在2棵圣诞树上,每棵圣诞树上挂()个.14÷□=□()&&&&【设计意图:1、2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后,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3.&&&&(1)12个小朋友跳绳,每4人一组,分成了()组.□÷□=□()(2)12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联系题中的场景图说说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体会除法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4.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20÷4=59÷3=34÷1=421÷7=3&&&&【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选做题:选做题:&&&&1.我会填.4×8=32□÷□=□□÷□=□5×6=30□÷□=□□÷□=□&&&&2.小明要把一根12米长的木棒按每4米一段分,可以分成几段?&&&&21&&&&第五单元&&&&必做题:必做题:&&&&1.()×3=66÷3=()()三得六2.2×6=12÷2=12÷6=&&&&口诀求商(口诀求商(一)&&&&()×7=7&&&&4×()=88÷4=()()四得八5×3=15÷5=15÷3=&&&&7÷7=()()七得七3×3=9÷3=9÷3=&&&&【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思路.】&&&&【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分别用了哪句口诀.】&&&&3.你能很快的填出下面各空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诀求商的方法.】&&&&636÷4==&&&&4.(1)班级组织跳绳比赛,5人一组,共50人.需要几根跳绳?&&&&□○□=□(根)(2)小乌龟离家10公里,它每天爬2公里,几天能回家?&&&&22&&&&我几天能到家啊?&&&&□○□=□(天)&&&&【设计意图:适当帮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再独立完成.】&&&&5.造房子&&&&&&&&84&&&&152&&&&6&&&&【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屋顶的数是两个窗户上两个数的乘积.】&&&&6.&&&&12根骨头&&&&(1)每只小狗吃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狗?12÷3=□()(2)平均分给4只小狗,每只小狗吃多少?12÷4=□()&&&&【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联系题意,分别解释列出的两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再通过“用哪句口诀”算,进一步明确一句口诀通常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23&&&&7.&&&&找朋友&&&&18÷3三三得九&&&&20÷4&&&&三六十八&&&&10÷5&&&&四五二十&&&&9÷3&&&&二五一十&&&&【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除法算式与口诀的联系.】&&&&8.魔术箱(1)&&&&16424&&&&(2)&&&&205&&&&8&&&&(3)&&&&126&&&&6&&&&(4)&&&&93&&&&18&&&&【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弄清图意,再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算出得数.】&&&&9.看谁算得又快又准12÷4=20÷4=15÷3=36÷6=10÷5=25÷5=&&&&24&&&&8÷4=6÷3=&&&&9÷3=24÷6=&&&&16÷4=18÷3=&&&&【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选做题:选做题:&&&&1.袋子里有16个乒乓球,红红和兰兰交替从里面拿球,每次只能拿出一个.&&&&最后每人拿出多少个?&&&&2.有两个数,它们的积是6和是5,则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你知道吗?&&&&25&&&&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线段必做题:必做题:&&&&1.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里画“√”.&&&&()&&&&()&&&&(&&&&)&&&&(&&&&)&&&&【设计意图: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突出“线段是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2.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填在()里.&&&&(&&&&)条&&&&(&&&&)条&&&&(&&&&)条&&&&(&&&&)条&&&&【设计意图:让学生指一指图形中每条边的两端分别在哪里,再次明确:尽管不标出来,但线段的端点都是存在的.】&&&&3.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按要求连一连,再通过讨论明确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4.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26&&&&?&&&&?&&&&画成的是什么图形?&&&&【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弄清“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的含义.】&&&&5.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选做题:选做题:&&&&1.请先估计每组线段中哪一条比较长,再想办法验证你的估计是否正确.(1)①???(2)①&&&&?②&&&&②&&&&2.在正方形的花坛周围共摆放了8盆鲜花,每两盆鲜花之间间隔1米,这个正方形花坛一周长多少米?&&&&1米&&&&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27&&&&必做题:必做题:&&&&1.下面两种测量方法哪一种是正确的?请在()里面画“√”.&&&&(&&&&)&&&&(&&&&)&&&&【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错例比较,进一步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长2厘米的线段.&&&&【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明确要画的线段有多长,再亲自动手操作画出线段.】&&&&3.说一说,下面图中的物体有()厘米.&&&&【设计意图: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4.量一量,填一填.&&&&铅笔盒长()厘米&&&&铅笔长()厘米&&&&课本长()厘米&&&&手掌长()厘米&&&&【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用厘米作单位物体的实际长度.】&&&&5.先估计,再量一量.估你的大拇指长你的一长大约(大约(计)厘米)厘米量一量大约(大约()厘米)厘米&&&&28&&&&你的一步长&&&&大约(&&&&)厘米&&&&大约(&&&&)厘米&&&&【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数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来表示.实际测量后再比一比,实际测量与估计的结果,说说自己估计的怎样.】&&&&6.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设计意图:本题即巩固了测量方法,又巩固了画线段的方法.】&&&&选做题:选做题:&&&&1.小蚂蚁要把大青虫运回家,要走多少厘米?&&&&(小蚂蚁家)(大青虫)34厘米58厘米&&&&第三课时:认识米课时:必做题:必做题:&&&&1.站起来,比画出1米大约到你身体的什么位置.&&&&【设计意图:用身体来感受1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米”的概念.】&&&&2.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量哪些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感受1米的长度.】&&&&3.量一量,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几厘米?&&&&【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测量时可以让被测量的对象靠墙站立,并在与头顶相应的位置做上标记,再用米尺量一量.】&&&&4.在()里填上“米”或“厘米”.(1)课桌高70().(2)水壶高20().&&&&29&&&&(3)大楼高15().(4)小明身高96().&&&&【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是学生容易搞错的题型,所以要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比较填空.】&&&&5.在○里填上“<”“>”或“=”、.2米○3米100厘米○1米6米○6厘米99厘米○1米&&&&【设计意图:本题是在学生建立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完成的.】&&&&选做题:选做题:&&&&1.有一只猴子在树上玩,突然看见水里有一个月亮,它找了根绳子,准备在水中捞月亮.它将这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最后扭成一股长6米的绳子,正好够到水面.你说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呢?2.一座桥洞限高3米,下面哪些车能顺利通过桥洞,你是怎么想的?&&&&高145厘米&&&&高2米30厘米&&&&高290厘米&&&&高3米45厘米&&&&高320厘米&&&&高3米5厘米&&&&30&&&&第七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确定位置必做题:必做题1.填一填,画一画.&&&&第五排第四排第三排第二排第一排&&&&☆&&&&☆在第()第()个.在第2排第4个画○,在第5排第3个画△.&&&&345&&&&1&&&&2&&&&【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排列画出制定的位置.】&&&&2.画一画,再在()里填上东、西、南、北.&&&&△&&&&①△在第2行第4个,②在第1行第2个画○;③在第4行第3个画□;④在第2行第2个画☆;⑤在第2行第3个画※,⑥△在※的()面,※在△的()面.⑦☆在○的()面,在※的()面.&&&&【设计意图:具体指导看图的方法,先引导学生明确图意,在自己独立完成.】&&&&31&&&&第二课时:认识东南西北第二课时:必做题:必做题:&&&&1.在括号里填上东、南、西或北.1.&&&&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花圃&&&&校门图书馆在花圃的(从校门沿道路向()面,教学楼的()面是花圃.)面走到体育馆.&&&&)面走到花圃,再向(&&&&【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也可以在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花圃在图书馆的()面.】&&&&2.填空(1)地图通常是按上(绘制的.(2)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左面是(),)、下()、左()、右()&&&&(3)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面,你的右面是()&&&&你的后面是(面.&&&&)面,你的左面是(&&&&(4)早晨,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太阳从()方,左边是(&&&&)方落下.&&&&(5)面向南方,后边是(&&&&)方.&&&&【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32&&&&选做题:&&&&1.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丽丽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芳芳先向北走,再向东走到家;东东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到家.请你标出他们各自的家.2.在佳和园小区的东边40米的地方有一所幼儿园,西边60米的地方有一个银行,东边50米的地方有一超市,南边40米的地方有一家饭店.请你分别标出幼儿园、银行、超市和饭店的位置.&&&&33&&&&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第一课时: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诀必做题:必做题:&&&&1.看谁算得快.7×2=4×7=7×3=6×5=5×7=7×7=2×7=7×6=6×7=7×4=6×6=3×7=7×5=6×4=5×6=5×5=&&&&2.看口诀写乘法算式.三六十八二七十四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设计意图:让学生把7的乘法口诀制成卡片.活动时,两人一组,一人随意抽出一张卡片,另一人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以提高练习效果.】&&&&3.列式计算.(1)4个7是多少?(2)7个5是多少?(3)3与7相乘是多少?&&&&选做题:&&&&1.营养配餐每盒7元,小红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在吃营养配餐,一周需要多少钱?&&&&【设计意图:提醒学生一个星期有7天.】&&&&2.在(&&&&)里填上“+”“-”或“×”、.)45()7=30()5&&&&34&&&&7×4=32(&&&&5×6=18(&&&&)12&&&&3(&&&&)6=9(&&&&)2&&&&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乘法竖式必做题:必做题:&&&&1.用竖式计算.2×532+72.填空7×(()=287×(7×()=32)=497×440-186×554+73×330-66×72×7&&&&)×7=14&&&&【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说说:填空时想的是哪句口诀?是怎么样想到这句口诀的?】&&&&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必做题:必做题:&&&&1.判断.把14块糖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2块.()2.在○里填上“&”“&”或“=”、.7×4○217○7÷76○42-728÷4○73.填空.&&&&4.7×3=21&&&&21÷()=()&&&&21÷()=()&&&&选做题:选做题:&&&&填出(1)──(7)的得数.&&&&35&&&&第四课时:第四课时:除法竖式必做题:必做题:&&&&1.你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七七四十九”吗?&&&&【设计意图:除了要求学生按口诀表中横的顺序进行背诵外,也可以要求学生按表中竖的顺序进行背诵.】&&&&2.用竖式计算28÷7=25÷5=49÷7=14÷7=&&&&5×7=&&&&21+79=&&&&【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练习已经学过的竖式计算.可以在学生完成计算后,要求说说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你能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五七三十五一七得七六七四十二四四十六二七十四三六十八&&&&选做题:选做题:&&&&一、填空被除数除数商&&&&第五课时: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第五课时: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必做题:必做题:&&&&1.把下面的口诀填完整.一八(得八)四八()二八(五八())三八(六八())&&&&36&&&&七八(2.8×3=&&&&)&&&&八八(5×8=8×7=6×8=&&&&)1×8=8×8=3×8=4×8=7×8=8×1=&&&&2×8=8×3=3.8×(()=40)×8=56&&&&【设计意图:生独立计算后,可以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分别是用的哪句口诀.】&&&&((&&&&)×8=8)×6=48&&&&选做题:选做题:&&&&1.你能根据一句8的乘法口诀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吗?2.你能从“一一得一”背到“八八六十四”吗?&&&&第六课时: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第六课时: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必做题:必做题:&&&&1.你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吗?&&&&【设计意图:可以先要求学生按乘法口诀的学习顺序背一背,再要求学生按指定的顺序背一背.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以提高学生主动记忆口诀的兴趣.】&&&&2.先把乘法算式填完整,再计算.四九(4×9=9×4=36÷4=36÷9=)五九(5×9=9×5=45÷5=45÷9=)八九(8×9=9×8=72÷9=72÷8=)&&&&【设计意图:让学生一组一组的完成,先填口诀,再写得数.体会口诀与相应的乘、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用竖式计算&&&&37&&&&9×2=&&&&5×9=&&&&9÷9=&&&&选做题:选做题:&&&&在○里填上“”“”“”.7×9○3×96×9○8×72×9○6×39×4○4×8&&&&【设计意图:要提醒学生根据每道题的特点,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38&&&&第九单元:第九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时、第一课时:认识时、分必做题:必做题:&&&&1.填空(1)钟面上有是个大格,有分.圈.1时=分,1分=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是&&&&(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秒.(3)1分10秒=秒1时15分=95秒=分分秒80分=60分=时时秒&&&&1时30分=&&&&分&&&&1分40秒=&&&&分&&&&76分=82秒=),&&&&时分&&&&分秒&&&&(4)(填上时、分、秒)一节课40(().&&&&写15个字大约1&&&&唱一首歌大约2(用了15().&&&&)拍5下皮球6(,&&&&),淘气跑50米&&&&【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要注意通过填出的不同答案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2.读一读,写一写&&&&读作:&&&&39&&&&写作:&&&&【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先看清每个钟面上时针的位置,再根据相应的方针位置确定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并完成读作,写作.】&&&&3.比较大小1时=(60分=(选做题:选做题:1.画一画9:154:)分)时1分=()秒)分60秒=()分&&&&1小时=(&&&&2.看一看&&&&(&&&&)分&&&&(&&&&)分&&&&读作:写作:第1个钟面的时间到第3个钟面的时间,中间经过了()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认识几时几分必做题:必做题:&&&&1.填空&&&&40&&&&(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1时=()分,1分=()秒(2)1分10秒=()秒秒1时15分=()分95秒=()分()秒秒(3)(填上时、分、秒)一节课40(),写15个字大约1(拍5下皮球6(),唱一首歌大约2().),80分=()时60分=()时76分=()时()分82秒=()分()1时30分=()分1分40秒=()&&&&),淘气跑50米用了15(&&&&2.在()里填上时间单位.(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课间休息10().).).&&&&(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3)小明吃饭用了20((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王艳跑50米用了10(&&&&).&&&&(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约是30().&&&&).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6)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7)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8)脉搏跳10次用了8().小强跑100米需要13((9)小红下午在的时间是2(().&&&&41&&&&).&&&&).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10)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11)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7(用了12(选做题:选做题:填空1时○100分1分○10秒240秒○4分10分○1时60分○1时2时○120分1时○60分4时○4分).爷爷每天晨练1(&&&&).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作出选择,进一步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60秒○1时300分○3时1分○100秒5分○500秒&&&&42&&&&第十单元:第十单元:观察物体&&&&1.下面的图各是那个小动物看到的?连一连.&&&&2.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下面是小郭站在自行车的哪一面看到的?填在括号里.&&&&【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区分从自行车的前面和后面所看到的形状.】&&&&3.谁看到的,连一连&&&&43&&&&(1)&&&&(2)&&&&4.填一填四个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辆赛车,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几号图?&&&&看到的是(&&&&)&&&&看到的是()&&&&44&&&&看到的是(&&&&)&&&&看到的是(&&&&)&&&&45&&&&第十一单元: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1.数一数,各有多少个?&&&&桃(&&&&子)个&&&&苹(&&&&果)个(&&&&小熊猫)个&&&&在□里涂上颜色把统计的结果表示出来.小熊猫□□□□□□□□苹果桃子□□□□□□□□□□□□□□□□)倍.)倍.&&&&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苹果的个数是小熊猫的(&&&&2.根据要求给下面每组方块涂上颜色.(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色方块.□□□□□□□□(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色方块.□□□□□□□□(3)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色方块.□□□□□□□□学生先自己在练习纸上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涂的?为什么这样涂?3.在横线上填上“可能”“一定”或“不可能”、.(1)明年我的年龄增加1岁.&&&&46&&&&(2)妹妹的年龄(3)下学期我(4)指南针(5)儿子&&&&比姐姐大.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指着南北方向.比爸爸高.&&&&47&&&&第十二单元期末复习&&&&第一课时&&&&1.口算53-8=3+17=60―6=2÷2=96―6=2.想想填填(1)4×6=81―40=70―7=5×6=6×2=5÷5=18÷6=35+8=24―4=30+28=57+9=3×4=16÷4=36÷6=9÷3=&&&&每盘苹果(&&&&)个,(&&&&)盘苹果一共(&&&&)个.&&&&□○□=□()个苹果,每()个放一盘,放了()盘.&&&&□○□=□()个苹果,平均放了()盘,每盘()个.□○□=□(2)&&&&□×□=□&&&&□×□=□&&&&48&&&&□÷□=□&&&&□÷□=□&&&&【设计意图:要指导学生说出:有四扎气球,每扎5个,一共20个.要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乘法或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每道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除法的含义.】&&&&3.在○里填上“>”“<”或“=”.18÷3○320○60―5○67―484.按要求画图形在第1行第二格.画一画:⑴在第6行第4格画⑵在第3行第2格画⑶在第5行第6格画⑷在第4行第6格画⑸在第2行第5格画○.☆.△.□.√.67―28○55―42○342-16○16&&&&【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分小组互相看一看,以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方法.】&&&&5.在得数六十几的算式后面打“√”70―22□19+39□6.填空37+28□85―24□30+31□68―9□15+56□94―30□&&&&49&&&&⑴在小华家的(在书店的()面.&&&&)面,&&&&⑵科学城在公园的()面.⑶超市在书店的()面.⑷从公园到超市,先向()面走到科学城,再向(走到,然后向()面走到小华家,最后向(7.□4-2□468.用竖式计算34+56=9解决问题一根绳子原来长34厘米一本书共(剪掉26厘米还剩(10.牛奶6元)厘米糖果5元瓜子2元已看34页还剩28页衣服38元裤子?元)页付出50元用去()元还剩9元70―16=27+25=62―18=□4+2□41)面&&&&)面走到超市.&&&&(1)我带了30元买4包糖果够不够?(在正确的答案后打“√”)够□不够□(2)小华有12元,可以买几包瓜子?几瓶牛奶?&&&&50&&&&(3)裤子比衣服便宜19元,一条裤子多少钱?&&&&第二课时&&&&1.口算:7×7=56÷7=56+7=32÷8÷2=5×9-7=24÷3=81÷9=40-5=36÷9×7=6×6+20=4×6=6×5=70+25=4×2×8=7+8+9=36÷6=9×1=36+9=3×8÷6=100-50-5=&&&&【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3-4分钟的时间完成,再通过核对答案,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算的正确情况.】&&&&2.填空((()÷()÷()÷()=4)=4)=4((()×()×()×()=24)=24)=24&&&&3.用竖式计算:25+56=70-34=3×7=64÷8=&&&&【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在用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时,注意积或商的书写位置;也可适当比较加、减、乘法和除法的竖式的不同,体会除法竖式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含义,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作准备.】&&&&4.填空:(1)5个7的和比30多(().),比4个7多(),比8个7少&&&&(2)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照这样计算,6个人同时吃6个苹&&&&51&&&&果,一共需要(&&&&)分钟..)面,左面是()面,右面是&&&&(3)算3÷3时,想口诀:(4)当你面对北面时,后面是(()面.&&&&(5)把9个○分成3份,每份各有几个?你想到几种分法,请写出来:、.(6)按规律继续填数:10、13、16、19、18、27、36、45、、、.),再经过20分是().)、、.、&&&&(7)从9:00经过40分是(&&&&(8)小华绕操场跑一圈用58秒,小文用1分零4秒,(跑得快,快()秒.&&&&(9)画一条长是3厘米的2倍的线段.&&&&(10)哪些得数是60多?在“□”里面打“√”:37+24□63÷7□5.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下来)(1)时针转一圈是(①12②60)小时.③5④190-31□86-19□15+58□5×9□&&&&(2)一条脚踏船最多可以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7名客人,至少需&&&&52&&&&要(&&&&)条船.①8条&&&&②9条&&&&③17条)④四十几&&&&(3)60减二十几得数可能是(①30②40③三十几&&&&(4)二十几加五十几得数(①一定②可能&&&&)等于90.③不可能②分③秒);).&&&&(5)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①时跑100米要18(课间休息10(6.根据题意列算式:(1)5个8相加的结果是多少?););&&&&看一场电影用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约6(&&&&(2)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除数是2,被除数是8,商是多少?&&&&(4)比47多35的数是多少?&&&&7.解决实际问题:(1)红、黄、蓝三色气球一样多,一共18个,红气球有多少个?&&&&(2)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植树,每人载了4棵,一共载了多少棵?&&&&53&&&&(3)运走一些花盆后,剩下的和运走的一样多,运走36盆,原来有多少盆?&&&&(4)鸡有12只,鸭的只数比鸡的2倍少,鹅的只数比鸡的3倍多.鸭最多有多少只?鹅最少有多少只?(5)拿4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张8角的邮票?&&&&(6)一个蛋筒2元,一杯可乐5元,一个汉堡10元.提一个加法算的问题:列式提一个减法算的问题:列式提一个乘法算的问题:列式提一个除法算的问题:列式(7)填表:项目人数跳绳24跳高19踢球跑步打球&&&&踢球的比跳绳的少9人.跑步的比跳高的多23人.&&&&54&&&&打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55&&&&
相关文章:
1、完成《寒假生活》。2、完成两篇大作文: 1)我战胜了myed...[]
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设计1、每天读一则成语故...[]
寒假作业一 unit1一,unhappy problem bad square test adv...[]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学校2012届高三文科(历史)寒假作业学校2012届高三文科(历...[]
平行班:1. 完成所发试卷(开学来讲评并测验)2. 《读写之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
寒假作业(1)一、计算。(35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2 - 3 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口诀快速记忆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