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培训学校,

Dreams' never sold, blood's never cold.
Dreams' never sold, blood's never cold.
&p&在外企上班的第一年总结了很多这些常用短语,以及常用句型,关于attach的用法我总结如下:&/p&&ul&&li&最常用的就是:please find attached......&br&&/li&&li&I am
enclosing...我附上...&/li&&br&&li& Please find enclosed...请查阅附件...&/li&&br&&li& Attached here to...附件是关于...&/li&&li& Attached please find the most
up-to-date information on/regarding/concerning…附上关于某某的最新资料…&/li&&li&Attached please find the draft
product plan for your review and comment.附上产品计划书的草稿,请审查及评价。&/li&&li&We enclose a copy of our latest price list. 随函寄出我方最新价格表一份。&/li&&li&Enclosed is a copy of our latest price list.&br&&/li&&li&Enclosed please find a copy of ……&br&&/li&&li&Attached please find …&/li&&li&I enclose the evaluation report for your reference.我附加了评估报告供您阅读。&/li&&li&Attached please find today's meeting notes.今天的会议记录在附件里。&/li&&li&Attachment is the design document, please review.设计文档在附件里,请评阅。&/li&&li&For other known issues related to individual features, please see attached
release notes.其他个人特征方面的信息请见附件
&/li&&/ul&那么我再赠送一些我总结的其它短语~&br&&br&链接:&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神句拯救了你的英文邮件? - Grace 的回答&/a&&br&&br&&p&1. 开场白:&/p&&ul&&li&&p&Hope you are doing well.&/p&&/li&&li&&p&Hope this emial finds you are doing well/great.&/p&&/li&&/ul&&p&2. 回复开场白:&/p&&ul&&li&&p&Further to our conversation earlier, .........&/p&&/li&&li&&p&As discussed over the phone, .......&/p&&/li&&li&&p&As checked with.....&/p&&/li&&li&&p&Thanks for your kindly reply.&/p&&/li&&li&&p&Thanks for your prompt reply.&/p&&/li&&li&&p&Thanks for your kindly feedback.&/p&&/li&&li&&p&Regarding...&/p&&/li&&li&&p&As per my email sent on xxxx&/p&&/li&&li&&p&Please help to clarify&br&&/p&&/li&&/ul&&p&3. 结尾:&/p&&ul&&li&&p&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p&&/li&&li&&p&Many thanks for your support.&/p&&/li&&li&&p&Please kindly share us a feedback by today.&/p&&/li&&li&&p&FYI: For your information&/p&&/li&&li&&p&For your reference 仅供参考&/p&&p&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外企er&/p&&p&微博:&a href=&///?target=http%3A////profile%3Ftopnav%3D1%26wvr%3D6%26is_all%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企er英语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英语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p&&/li&&/ul&
在外企上班的第一年总结了很多这些常用短语,以及常用句型,关于attach的用法我总结如下:最常用的就是:please find attached...... I am
enclosing...我附上... Please find enclosed...请查阅附件... Attached here to...附件是关于... Attached please f…
&b&你的翻译方法,应该和你服务的群体对应,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原理&/b&。游戏毕竟是青少年流行文化,你跟小学生谈信达雅,人家理你嘛?&br&&br&&b&过去日本翻译界最讲究信达雅,然而在现代日本文化中,信达雅已经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恶法&/b&。自从昭和时代开启全音译的潘多拉盒后,一切西方名词都用音译搞定,甚至出现了“把原本的英文单词翻译成比较简单的英文单词然后再音译”的旷世奇法。(The Fastand the Furious在日本被翻译成Wild Speed的日文写法ワイルド スピード)&br&&br&&img data-rawheight=&1500& data-rawwidth=&1500& src=&/3f38cf8c07d2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3f38cf8c07d21_r.jpg&&&br&&br&说回游戏来,中文游戏圈不管发展到多大,本质上还是个宅圈,基本国情就是黑话满天飞,短促有力中二的中文词组明显更适合传播。&br&&br&中文受到打字速度的限制,短名比长名流行,简称比全称流行,没有简称的情况下就用英文缩写。TES在大陆的全称是上古卷轴,然而简称一律用老滚,这是因为长名时上古卷轴比老头滚动条好听,简称时老滚好听——你根本没听人用过上卷这名字对吧?&br&&br&&b&一般来说意译肯定比音译短,因此能意译的单词尽量意译,实在靠不上了,找个霸气点的音译安上完事&/b&。&br&&br&《Baten Kaitos》(鲸鱼座腹部那颗恒星)原本被译为《鲸腹冒险》,但是后来某游戏杂志编辑觉得不给力,音译成了《霸天开拓史》,严复要是知道了肯定要给气活过来,但是传播力度上去啦。
你的翻译方法,应该和你服务的群体对应,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原理。游戏毕竟是青少年流行文化,你跟小学生谈信达雅,人家理你嘛? 过去日本翻译界最讲究信达雅,然而在现代日本文化中,信达雅已经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恶法。自从昭和时代开启…
谢邀&br&&br&直译:&br&Time is (sometimes) a friend, and (sometimes) a foe.&br&这里为什么我更倾向于用foe而不用enemy?因为foe和friend押头韵(alliteration,词首辅音相同),更具音韵效果。&br&&br&&br&题主要“生活中通常用英语怎么讲”,我很难想象生活中什么时候要这么说,所以在题主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只能脑补,下面这些是我妄自揣度,自带scenario的引申翻译。&br&&br&Time makes your life, and takes it.&br&时间成就了你的生命(朋友),然后消磨掉你的生命(敌人)。&br&&br&One grows up and grows old, thanks to time.&br&时间使人成长(朋友),也使人衰老(敌人)。&br&&br&Time facilitates you, and undermines you.&br&时间既能成就一个人(朋友),也能暗中摧毁一个人(敌人)。&br&不过这句一点也不生活……&br&&br&Time erodes your pain, and also your ambition.&br&时间可以消蚀掉你的痛苦(朋友),同样也消蚀掉你的雄心(敌人)。&br&这句也同样不生活……&br&&br&&br&&br&&br&脑洞先开到这,仅供参考。
谢邀 直译: Time is (sometimes) a friend, and (sometimes) a foe. 这里为什么我更倾向于用foe而不用enemy?因为foe和friend押头韵(alliteration,词首辅音相同),更具音韵效果。 题主要“生活中通常用英语怎么讲”,我很难想象生活中什么时候要这么说…
&p&Three things in human life are important. The first is to be kind. The second is to be kind. And the third is to be kind. -- Henry James&/p&
Three things in human life are important. The first is to be kind. The second is to be kind. And the third is to be kind. -- Henry James
例句:I’m from China. 我来自茫茫人海。
China. 例句:I’m from China. 我来自茫茫人海。
Anthony 这个名字的英语传统读音就是 /'aent?ni/,译作「安东尼」很正常。虽然这是个传统的、约定俗成的、不规则的音译(如果要规则一些,取送气音,然后把鼻音单独分给后一音节,我觉得「安托尼」会更合理),但的确符合这一读音。&br&/'aenθ?ni/ 这个读音是从如今 Anthony 这个拼写来的,而它的拼写之所以在近代从原本 Antony 变成了多 -h- 的 Anthony,是因为附会希腊语词源。英语在近代干了很多在拼写上附会希腊语、拉丁语词源的蠢事。&br&「安东尼」是从你不熟悉的 /'aent?ni/ 这个读音来的。而且,除英语外,欧洲其他语言里的同源人名都是 -t- /t/(包括英语里这个名字的直接来源,拉丁语 Antonius),按 /t/ 来译可以维持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和英语 R 为什么音译作汉语 L(为了维持各语言之间 R 音位的关系,于是以典型发音 /r ?/ 为准)是同样的道理。&br&- - -&br&在音译时把元音间鼻辅音同时用作前一音节的韵尾和后一音节的声母这种行为使得音译体系复杂化,破坏了原始读音与音译之间整齐且简明的关系。而且鼻音韵尾字的韵腹很受限,可选字不够多。音译不是完全基于听感的,更不是基于路人听感的。音译手法并不考虑所有语音性质(更不考虑你和你的小伙伴们是否在这方面做对了),当代这样大规模、频繁的音译关注的是系统。&br&你觉得前一音节应该带鼻韵尾,仅仅是因为这些元音—鼻音组合的音节恰好接近普通话韵母而且英语的鼻辅音像汉语一样会把前一元音鼻化。遇到元音—鼻音组合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情况时你还觉得要带着鼻音韵尾吗?/'re?n??/ /'m??n??/ 你怎么译?/'m?mi/ 你怎么译?凭什么都是鼻音却要区别对待?&br&从当代的音译共识来看,人们也习惯于将元音间的鼻音完全分给后一音节。&br&- - -&br&音译这种事情又是典型的谁都能插一嘴的事情。
Anthony 这个名字的英语传统读音就是 /'aent?ni/,译作「安东尼」很正常。虽然这是个传统的、约定俗成的、不规则的音译(如果要规则一些,取送气音,然后把鼻音单独分给后一音节,我觉得「安托尼」会更合理),但的确符合这一读音。 /'aenθ…
经过跟 &a data-hash=&0c708d923f8fbcdd4951d9& href=&///people/0c708d923f8fbcdd4951d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赟 Maigo& data-hovercard=&p$b$0c708d923f8fbcdd4951d9&&@王赟 Maigo&/a& 的讨论,在此给出另一种翻译作为参考: &b&moral coercion&/b&,道德胁迫。这个词在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里被提到过:&br&&blockquote&... the way of compulsion and control, whether the means used be physical force in the form of legal penalties, or the &b&moral coercion&/b& of public opinion.&br&&br&……(社会对人的)胁迫和控制,无论是通过法律制裁的武力,还是通过公众舆论的道德胁迫。&/blockquote&这个词对应我们说的道德绑架还是比较贴切的,唯一让我有所保留的是这个词并不如 &a data-hash=&fa15fa0f9ec78d79de3e2a7& href=&///people/fa15fa0f9ec78d79de3e2a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fa15fa0f9ec78d79de3e2a7&&@金伟榕&/a& 的 &b&hijacking of morality&/b& 那样明显贬义;在我的理解里,moral coercion 需要被制约限制,然而如果能使用恰当,也不失为一种倡导人行善的可行方法。&br&&br&hijacking of morality 的意思是自称道德一方,将道德为己所用;然而这个“为己所用”可以是诱导民众,并不一定包括了“道德绑架”中的胁迫的意思。所以其实我觉得根据语境和需要强调的部分不同, moral coercion 和 hijacking of morality 都是可以用来翻译“道德绑架”的。
的讨论,在此给出另一种翻译作为参考: moral coercion,道德胁迫。这个词在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里被提到过: ... the way of compulsion and control, whether the means used be physical force in the form of le…
转一篇自己曾写过的文章——&br&&b&&u&(以下内容可以转载,但限用于非商业用途;转载时请记得注明我的名字。)&/u&&/b&&br&&br&&br&&br&&p&大家在用英文写地址时,大概都会习惯性地把“路”翻译成 &em&Road&/em&,把“街”翻译成 &em&Street&/em& 这样;估计还会顺便把地名里的“东西南北”一起译成英文。但恐怕各位没有想到:正确的做法是,&strong&应该全部用汉语拼音。&/strong&&/p&&br&&p&我知道,这听上去似乎很无理;不过如果仔细想想,全部用拼音不仅是有好处的,而且是有必要的。(更何况,&a href=&///?target=http%3A//www./dmw/Print.asp%3FArticleID%3D20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政府本来就有规定&i class=&icon-external&&&/i&&/a&;不过我们暂且先不谈这个,毕竟连 &em&China Daily&/em& 这种有官方性质的出版物都没有遵守这一规定。)&/p&&br&&p&&strong&首先,“路”、“街”都要翻译的话,那么地名的其他部分是否要翻译呢?&/strong&&/p&&p&以上海的“世纪大道”为例——貌似无论是&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BA%25AA%25E5%25A4%25A7%25E9%E7%25AB%E4%25B8%258A%25E6%25B5%25B7%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铁站&i class=&icon-external&&&/i&&/a&还是&a href=&///?target=http%3A///photo/14703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路牌&i class=&icon-external&&&/i&&/a&上写的都是 Century Avenue,看起来倒也没错:“世纪”嘛,就是 &em&Century&/em&;“大道”嘛,就是 &em&Avenue&/em&。“世纪大道”,合起来就是 Century Avenue,侬弗晓得伐?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世纪大道几百米之外的“&a href=&///?target=http%3A///blog/renmin-road-shanghai-urban-experience-02/%3Flang%3Dz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民路&i class=&icon-external&&&/i&&/a&”是 Renmin Road 而不是 People Road 或 People’s Road 呢?但“&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BA%25E6%25B0%%25B9%25BF%25E5%259C%25BA%25E7%25AB%E4%25B8%258A%25E6%25B5%25B7%25E5%25B8%2582%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民广场&i class=&icon-external&&&/i&&/a&”却又是 People’s Square?&/p&&br&&p&再说济南的“经十东路”。你会说:把“路”翻译成 &em&Road&/em& 吧。那么,Jingshidong Road?不行,还得再把“东”翻译出来。那么就是 Jingshi East Road?但既然北京的&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2nd_Ring_Road_%28Beijing%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环路&i class=&icon-external&&&/i&&/a&是 2nd Ring Road,我们也得把数字翻译出来——Jing 10th East Road!可这“经”能不能翻译呢?“经”应该是 Longitude 没错;可经十路的“经”和地理上的经线正好相反,所以到底是 Latitude 10th East Road 呢、还是 Longitude 10th East Road 呢?&/p&&br&&p&好吧,你还是觉得应该全部都意译才对。那么全国遍地皆是的“解放路”就成了 Liberation Road,“和平路”就成了 Peace Road;而“中山路”……应是 Nakayama Road 呢、还是 Sun Yat-sen Road 呢、还是 Yat-sen Road 呢?如果“建国路”能翻译成 National Founding Road 的话,“建国门”也应该成了 National Founding Gate 了吧?那“公益西桥”应该是 Gongyixi Bridge?Gongyi West Bridge?Common Good West Bridge?Public Service West Bridge?……&/p&&br&&p&然后就会像在&a href=&///?target=http%3A///EN/200436/Cover-A%2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篇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中说的:&/p&&blockquote&&p&James McGreen and his wife, Katherine, one of many backpacker couples making their first trip to Shanghai this summer, became totally confused when they tried to find “&strong&XIZANG ZHONGLU&/strong&” with the help of a local street map. The road sign indicated “&strong&CENTRAL TIBET ROAD&/strong&” while the billboard overhead reads “&strong&CENTRAL XI ZANG RD&/strong&.”&/p&&/blockquote&&p&如果翻译的初衷是“为了让老外看明白”的话,那么这样一会儿音译、一会儿意译,老外还能明白吗?(没学过中文的他们可不知道 Xizang = Tibet 的。什么?他们学过中文?那直接看汉字不就行了吗?)&/p&&br&&p&这样一来,似乎完全解释不通了:什么时候该音译,什么时候该意译,似乎完全没有标准,而完全只是随译者的喜好而已。正如我曾见过有人把“黑虎泉”译成 Black Tiger Spring,但同样是泉水的“趵突泉”却成了 Baotu Spring;究其原因,只因这位译者不知道“趵突”是什么意思而已。(况且,如果“黑虎泉”=Black Tiger Spring,那么“黑龙江”也必须是 Black Dragon River 才对啊。)&/p&&br&&p&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strong&专名&/strong&(所谓专名,也就是“世纪大道”中的“世纪”、“人民路”中的“人民”、“经十路”中的“经十”)&strong&不能意译,应当音译。&/strong&&/p&&br&&p&&strong&那么,“路”、“大街”能不能翻译呢?&/strong&&/p&&p&如果“路”还好些的话,大家对“大街/大道”的译法就各有不同了:有人翻译成 &em&Avenue&/em&、有人翻译成 &em&Boulevard&/em&,也有人(貌似多数)直接无视“大”而将其译成 &em&Street / Road&/em&。这无疑增加了混乱。&/p&&br&&p&再说“北大街”:究竟是“北大/街”、还是“北/大街”呢?你不知道,或许也无从查证。如果把这种地名交给两个不同的翻译员,说不定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Peking University Street”、”North Avenue”。&/p&&br&&p&况且,就算英文没有问题的话,其他语言又该如何?想像一下一个法国老外手里拿着的法文版地图,应该用英文翻译还是用法文翻译呢?反正英文和拼音一样,对他来说都是“看不懂”;那只好用法文翻译了。&/p&&br&&p&以此类推,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也一样。于是人民广场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People’s Square、Place du Peuple、Plaza del Pueblo、人民のスクエア……喂,翻译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啊?&/p&&br&&p&然后,当一个荷兰来的老外拿着荷兰语版的上海地图、看着繁华的大街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想去的 Volksplein 时,不知会他会怎么想?(不过说不定,他身边站着的那个罗马尼亚来的哥们也是在找 Pia?a Poporului 呢。)&/p&&br&&p&再次引用一下&a href=&///?target=http%3A///EN/200436/Cover-A%2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刚才那篇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p&Businessman Andreas Kriesi has worked in China for three years and has no problems in reading road signs, though he does speak a little Chinese. &strong&He prefers Pinyin to translation because “taxi drivers usually understand where you head for if you try to pronounce Pinyin.”&/strong&&/p&&p&…&/p&&p&Italian Carmine Gannotti joked that he prefers Italian to any other foreign tongues if possible. “Pinyin or English, they make no difference to me, &strong&but for the sake of taxi driver, I choose Pinyin,&/strong&” said Gannotti.&/p&&/blockquote&&br&&p&&strong&可是,香港却是把路名都翻译出来的啊?那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做法,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strong&&/p&&p&有一个问题: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至今的官方语言仍是中文+英文。并且香港有很多地名都是先以英文命名、后译中文名的,比如 Nathan Road(弥敦道)、Prince Edward Road(太子道)。也有英文和中文貌似完全不沾边的,比如 Admiralty 是“金钟”,但“金钟道”却是 Queensway;Tung Lo Wan Road 是“铜锣湾道”,“铜锣湾”却是 Causeway Bay,但 Causeway Road 又变成了“高士威道”,相信一定有历史原因(可惜我唔知點解)。&/p&&br&&p&也正因此,有时还会译错,比如 Queen’s Road 本来是女王大道,却被译成“皇后大道”;Power Street 的名字源自原来旁边的发电厂(Power 指的是电力),却被译成“大强街”。&/p&&br&&p&所以,倒不如说香港的中文地名和英文地名是两套独立的系统。&/p&&br&&p&更有趣的是,即使是香港人也无法完全弄清这些。香港邮政的&a href=&///?target=http%3A//www.hongkongpost.hk/chi/misc/problemAddress/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篇文章&i class=&icon-external&&&/i&&/a&表示,邮局见过把西湾河 (Sai Wan Ho) 写成 West Bay River、把花园街 (Fa Yuen Street) 写成 Garden Street 的。遇到这种情况,邮差蜀黍也只好硬着头皮连蒙带猜地送信。(可要是邮差蜀黍猜不出来呢?或者是游客大妈猜不出来呢?嗯,那就唔好意思啦…)&/p&&br&&p&(顺便,就算是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有不少也是根本不懂英语的。不然就不会有&a href=&///?target=https%3A///us/app/hong-kong-taxi-translator/idF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种 app&i class=&icon-external&&&/i&&/a& 了……)&/p&&br&&p&至于香港的近邻澳门,则因为被葡萄牙殖民过(尽管当地居民会说葡萄牙语的并不多),路牌上便写了&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72a2a8bd0101e8g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文+葡萄牙文&i class=&icon-external&&&/i&&/a&(而没有英文,因为英文并非官方语言)。英文版 Google Maps 上显示的澳门地名也是葡萄牙文,而并没有翻译成英文。&/p&&br&&p&那么……中国既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更不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什么非要选定一种外语写在路牌上呢?&/p&&br&&p&&strong&如果不用英文的话,老外看不懂怎么办?&/strong&&/p&&p&先来看看&a href=&///?target=http%3A//beijing.usembassy-/contac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s%3A//www.gov.uk/government/world/chin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国&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大使馆怎么写的:&/p&&blockquote&&p&&strong&United States Embassy of Beijing, China&/strong&&br&No. 55 &strong&An Jia Lou Lu&/strong& 100600&/p&&p&&strong&British Embassy Beijing&/strong&&br&11 &strong&Guang Hua Lu, Jian Guo Men Wai,&/strong& Beijing&br&100600&/p&&/blockquote&&p&再来看看非英语国家的&a href=&///?target=http%3A//www.consulfrance-pekin.org/Plan-d-acces.html%3Flang%3Df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法国&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diplo.de/Vertretung/china/de/100-bo--peki/adresse/0-ub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德国&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www.exteriores.gob.es/Embajadas/PEKIN/es/Embajada/Paginas/HorariosLocalizacionContacto.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西班牙&i class=&icon-external&&&/i&&/a&大使馆:&/p&&blockquote&&p&Ambassade de France en Chine &br&Faguo Zhuhua Dashiguan &br&&strong&60, Tianze Lu&/strong&&br&100600 Pékin (Beijing) &br&Tél. : (+86 10) 85 31 20 00&/p&&p&Institut fran?ais de Chine &br&Beijing Faguo Wenhua Zhongxin &br&Guangcai International Mansion &br&&strong&18, Beijing Gongti Xilu&/strong&&br&100027 Pékin (Beijing) &br&Tél. : (+86 10) 65 53 26 27&/p&&p&100600 Beijing&br&&strong&17 Dongzhimenwai Dajie&/strong&&/p&&p&100600 Beijing&br&Chaoyang District&br&Eingang Visastelle: &br&&strong&Sanlitun Xiwujie&/strong&/ Ecke &strong&Xindonglu&/strong&&/p&&p&Embajada de Espa?a&br&&strong&Chaoyang Qu, Sanlitun Lu, 9&/strong&&br&100600 Pekín&/p&&p&Consulado General de Espa?a en Pekín&br&&strong&Sanlitun Dong Si Jie, 9&/strong&&br&100600 Pekín&/p&&/blockquote&&p&老外这么写没问题,我们也应该没有顾虑了吧?&/p&&br&&p&法国人写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Champs-%25C3%2589lys%25C3%25A9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venue des Champs-?lysées&i class=&icon-external&&&/i&&/a&(而不是 Champs-Elysees Avenue)写了这么多年,日本人写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Kabukich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abukichō&i class=&icon-external&&&/i&&/a&(而不是 Kabuki Town)写了这么多年,英国人好像也一样就跟着这么写了。(顺便,日本特色的“丁目”在英文里也是直接写作 Chōme 的。)&/p&&br&&p&他们会说,这是你们的国家,你们自己说了算,你们写什么我们就认什么,只要知道那是个地名就够了(对,我们只需要知道“那是个地名”,不需要知道那个地名的内在含义——街上的路牌不是用来学中文的);只求能有个&strong&统一的标准,不至于在地铁站还是 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出了地铁站就成了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strong&继续引用&a href=&///?target=http%3A///EN/200436/Cover-A%2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刚才那篇报道&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p&Many foreigners, however, care little about which standard will prevail, but hope that &strong&what they read from maps, road signs and guideposts are all uniform.&/strong&&/p&&/blockquote&&p&那么,这“统一的标准”该是什么呢?那个香港人自己都用不舒服的系统告诉我们,意译太麻烦又难以统一,最后弄不好就可能是“十个译者有十个版本”(弄不好还会写得乱七八糟,就比如泰安的“迎宾大道”被错拼成 &em&&strong&Juest&/strong&&/em&-Greeting Avenue);再考虑到全部用拼音的方便性(出租车司机一听就懂)、政治正确性(香港用英文、澳门用葡萄牙文,但我们没做过殖民地,当然不需要用外文)以及规范性(参见文章开头给出的政府规定),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p&&br&&p&&strong&地名要用拼音写。&/strong&&/p&&br&&p&或许,看到 Dongzhimenwai Dajie 你会不太舒服,觉得这很“土”。这似乎和当年那些说“Xinbei 不如 New Taipei City 好听”的人想得一样。(不过为什么没人提议把“北京”译成 North Capital 来着?新北市就是新的台北市,那北京就是北边的首都啊,对不对?除了 North Capital,我们还得有 Mountain East, River South, Upper Sea, Lake North, Four Rivers……哦,对了,“新疆”可以翻译成 New Territories,很有香港的感觉对吧!不过顺便问一句,“京都”是不是应该译作 Capital Capital?)&/p&&br&&p&但请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自己瞧得起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地名,别人才会瞧得起。用拼音,更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尊重——如果老外来了中国,看到的却是满眼的 Century Avenue 和 Honey Lake,他们会觉得这是中国本土文化吗?(换言之,美国人来中国旅游是为了吃汉堡的,还是为了吃北京烤鸭的?)&/p&
转一篇自己曾写过的文章—— (以下内容可以转载,但限用于非商业用途;转载时请记得注明我的名字。) 大家在用英文写地址时,大概都会习惯性地把“路”翻译成 Road,把“街”翻译成 Street 这样;估计还会顺便把地名里的“东西南北”一起译成英文。但恐怕…
如果是指将两个已有单词合并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单词的话,应该就是造字&br&(coined word, neologism/neology),在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这种手法,既幽默吸引眼球又能点名主题。像问题中这样的人名用法比如:&br&&img src=&/0d61da7ef86caeae47fdb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美国媒体为当时大热的林书豪造词Linsanity, 融合了他的姓氏Lin和Insanity(指这种疯狂的现象)。&br&&br&&img src=&/271cc72fce8ebd321bccf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271cc72fce8ebd321bccf_r.jpg&&Gone in 43 DZEKOnds,哲科的姓氏加上nds谐音seconds,既是语音双关,又是用了一部电影的名字Gone in 60 seconds。&br&&br&还有一些coined words已经成为了常用词,比如Brunch早午餐 = Breakfast早餐 + Lunch午餐;&br&&br&类似问题中这样新闻标题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舰队街实在是太热爱双关语(Pun),新闻标题中语音双关、语义双关数不胜数。&br&&br&&img src=&/bc6ce8f593cc27f3fd3110_b.jpg& data-rawwidth=&383& data-rawheight=&4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3&&Messiah,梅西的名字+AH,其中Ah可表示惊叹,而Messiah 弥赛亚本身就是一个词语,指上帝所选中的人。不算造词,但是是一个双关。&br&&br&类似的还有故意错拼(Misspelling) &br&&img src=&/7395deb72cd45d88b4dc_b.jpg& data-rawwidth=&603&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3& data-original=&/7395deb72cd45d88b4dc_r.jpg&&Massacre原意为大屠杀,这里把梅西的名字嵌入单词中,意为梅西在球场上大杀四方势不可挡。&br&&br&很多谐音梗,比如:&br&2012欧洲杯英格兰止步淘汰赛,哈特的表现受到多方质疑,标题Broken Hart谐音Broken Heart。&br&&img src=&/9c9cc2cb92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c9cc2cb92d_r.jpg&&小猪施魏因施泰格的名字同Swine(猪)谐音。&img src=&/f50aece9649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f50aece9649_r.jpg&&&br&&br&wurst是德语中香肠的意思,同时和worst谐音,本处用在德国点球失利。&br&&img src=&/b7c058e89ebfda7ec24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7c058e89ebfda7ec24d_r.jpg&&&br&&br&还有莱斯特球员Fuchs今年特别火,顺便创建了No Fuchs Given的品牌……&br&&br&&br&&img src=&/d01e665a98b9dfb94b0d20e2bd6d78e9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d01e665a98b9dfb94b0d20e2bd6d78e9_r.jpg&&&br&&br&光是英国报纸好玩的标题就可以做一期专题了,先写这些,有时间更~
如果是指将两个已有单词合并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单词的话,应该就是造字 (coined word, neologism/neology),在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这种手法,既幽默吸引眼球又能点名主题。像问题中这样的人名用法比如: 美国媒体为当时大热的林书豪造词Linsanity, 融合…
快速秘方没有,我说点慢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办法,就是大量地读。但读什么有讲究,有几种读物必须都读。&br&&br&1,人文学术著作&br&2,理科学术著作&br&3,通俗小说&br&4,严肃小说&br&5,散文、杂文&br&6,诗&br&7,报纸杂志&br&8,网帖、推特&br&9,其他&br&&br&每一种的语言特点和词汇范围都不一样。至于是精度还是泛读,查字典读还是蒙着脑袋读,适当搭配着来。&br&&br&以上至少要广泛涉猎六七类,包你在十年后突飞猛进。
快速秘方没有,我说点慢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办法,就是大量地读。但读什么有讲究,有几种读物必须都读。 1,人文学术著作 2,理科学术著作 3,通俗小说 4,严肃小说 5,散文、杂文 6,诗 7,报纸杂志 8,网帖、推特 9,其他 每一种的语言特点和词汇范围都…
我的第一反应是「战争之王」里的情景。&br&&br&&br&尼古拉斯凯奇走私军火发了横财,他的爸妈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来到他的豪宅庆祝他的婚礼:&br&&br&- Congratulation.&br&- Thanks.&br&- Always remember son ... &b&There is something above you&/b&.&br&&br&&br&我觉得「&b&There is something above you&/b&」很贴近「举头三尺有神明」。&br&&br&&br&我知道一直有人(神)在我身边。虽然我没见过他,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清楚如果我做了好事,他会奖励我,如果我做了坏事,他一定会惩罚我。&br&他庇护着我,无处不在。&br&&br&&br&看了上面几个答案,都提到了God或god,我感觉直接提及便失去了最原始的敬畏。我觉得,表达敬畏通常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没去做什么(我想说戒律,可似乎强迫性过重了一些)。
我的第一反应是「战争之王」里的情景。 尼古拉斯凯奇走私军火发了横财,他的爸妈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来到他的豪宅庆祝他的婚礼: - Congratulation. - Thanks. - Always remember son ... There is something above you. 我觉得「There is something above…
Aerofoil&br&&img src=&/dc571d560c164b5cb983bfd1af1deeac_b.jp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dc571d560c164b5cb983bfd1af1deeac_r.jpg&&&br&Turbomachine&br&&img src=&/f4de7c3c90b5b6da4b576c9fc79ba927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f4de7c3c90b5b6da4b576c9fc79ba927_r.jpg&&
Aerofoil Turbomachine
大致算是总结一下唯一一次做过的翻译工作:汉化游戏。&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做翻译需要天份么? - 月咏幻的回答&/a&&br&联动一下这个答案,摆明我对翻译态度和专有名词考究的立场。&br&如果是对这篇工作实录有兴趣的朋友,请一定点进去过目一下。&br&&br&写在前面:如果有清楚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人肯定会听说过一系列一系列乱七八糟的奇怪事情。请安心,因为我会如实记录我所记得的所有事情。&br&不熟悉这个圈子的朋友,请也不要把我这篇东西当成是汉化圈子的典型。汉化圈子的确是很乱的,但这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觉得应该还是比较罕见的【笑&br&&br&&u&&b&本文所提到所有人员,除了写这篇东西的我自己负起责任用实名,其他人我全部用匿名方式记叙,连性别也会隐去。&/b&&/u&&br&&br&那么三二一正文开始。&br&&br&我个人非常喜欢《英雄传说》系列。后来因为日语版出来之后必须等一年以上才能有中文版觉得比较困扰。《英雄传说:碧之轨迹》刚出的时候,恰逢当时试着啃了生肉之后觉得看得懂,认为自己日语过得去,外加中文功底可以,就想着做一下PSP版本汉化的润色工作。听朋友说了有个汉化组在开坑做,就到贴吧发个帖子加了进去。当时明确表示我是想做润色的。&br&结果加了组长(以下简称为Y)的QQ之后,Y直接来问我能做多少。我以为说的是&u&&b&润色&/b&&/u&工作,就说我出国狗时间特别多所以可以尽量多。然后Y就马上给我发了一个大概翻出来中文&b&几万字&/b&的文本&u&&b&让我翻。&/b&&/u&&br&&br&……其实一开始你要我直接翻译我是拒绝的因为如果我说润色又直接duang一下翻了那么我肯定会觉得自己翻出来的东西是加了特技的所以……………………&br&其实我不会背这段我只是记得零散的句子。好了继续。&br&&br&其实我也是会翻的,仅仅是没有自信想要先做做润色而已。那么委托给我了我就做呗。一开始日语没那么好是要一直查字典的。这第一个文本一做就是做了小半年。期间也是出了若干插曲。&br&&br&第一个是一气怒改标准词。组里技术组开发了一个网页版的专有名词库,因为游戏里专有名词非常多,所以必须善加利用。期间有人在群里问一个专有名词,我说是A,Y非说是B。我说这游戏前作中提到这个词也是翻的A,Y就是不听,我说你看专有名词库里也是写的A。还截图出来。结果三分钟之后Y&b&&u&把专有名词库给修改了,&/u&&/b&说以后都是B。&br&这事情的结果是群里好多人外加几个大大也一起出来帮我说话说本来就是A,Y才勉为其难改回来。&br&第二个是气走技术组核心成员。我们知道汉化的时候破解文件的技术人员是很重要的,而汉化日文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就是要拓展汉字字库。而现在我说的这个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为H),就掌握着字库技术,属于&u&&b&能够决定这个游戏发布得了与否的重要成员&/b&&/u&。而且此人也是和我一样知道润色对于翻译的重要性的人。然而Y对于润色的态度是非常差劲的,完全没有想过要进行润色工作,认为只要翻译完毕了就可以发布。H表示自己作为核心成员之一,要求参与后面的润色以及进行一定的权限管理,例如筛选润色人员以及控制润色步骤等。Y直接就发火,大致意思是你不过是一个技术人员,要什么管理权限。事件结果是H气得&b&&u&退组。&/u&&/b&&br&&br&&br&&b&&u&而就是Y这个对润色不重视的态度曾经一度让我这个唯一有想法组织润色工作的人也被气到要退组。&/u&&/b&&br&事情是我有一次说要组织一个润色部门,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结果那天Y跟我说打算只要翻译完毕了导入游戏里运行测试一下就可以抢在PC版本之前(这个游戏有国内正式代理商,所以我们的行为非常灰色)发布。在这里就暂时不对此人的这个心态进行评价。重点在于这个完全不把润色工作放在眼里的态度。那天我与其争执良久,无果(虽然【做了很久才争执做不做润色】这个事情本来就很有槽点)。然后我就觉得如果此人决意绝对不润色,也没什么好做的,就把群退了,打算就此打住。当然当时的心情不可能像我文字描述的这样淡定。&br&&br&&br&&u&后来Y来私聊我(大概是因为在组里基本上专有名词和游戏相关知识都是没有我就基本上没几个人能够全部回答吧【笑),说明自己刚才去洗澡了,有什么话可以好好商量,并且继续邀请我加群。我虽然回来了但是此后再也不对Y抱有任何信任。&/u&&br&&br&&br&后来我才知道其实Y没有玩过《英雄传说》的前面几部游戏,《碧之轨迹》是此人第一个玩的轨迹系列游戏。那么对于整个庞大世界观里的无数名词,此人自然是无从了解,一些涉及前作知识的内容也自然是一脸抓瞎。&br&就连分配文本也还会有问题。不止一次是甲在群里问一句话怎么翻,然后乙说“哎这句我怎么这么眼熟是不是我文本里有的?”,然后两个人一合适,发现撞车了。原来是Y给两个人分配了同一个文本的任务。大概是因为群里翻译几十个,太多了不好分配吧【笑&br&&br&至于后来还有什么……比如我说把一个名词翻成A,Y过来跟我说是B,我各种举例说明之后,跟我说“哎我想到一个A,应该挺好”。然后我一头黑线地告诉Y,我特么一开始说的就是A。这类的事情其实也很好解决,因为这厮根本不会做专有名词,也不会考究。&b&&u&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专有名词相关的部分都交由我来处理。这是修整过程之一。&/u&&/b&&br&&br&&br&其实Y完全不知道作为汉化组的组长应该注意什么,也不清楚具体工作如何。连翻译图片部分都是非常敷衍。我后来抓紧修图的美工(以下简称G),找G把游戏的显示图片给修正了(然而这个工作在我插手之前都是非常没有考究的乱翻)。按下不表。但我通过这个工作把G这个核心美工(或者说当时唯一比较积极的美工)给抓住了,到后期才能成为关键战力之一。&b&&u&这是修整过程之二。&/u&&/b&&br&&br&&br&破解技术方面,由于我很清楚提取出来的游戏文本中对应着什么内容,所以一些看上起很难懂的内容我就会经常和另一个关键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为X)联系交流,并且改正一些不合理之处。学习甚多,这里表一下我的感谢。X也是踏实肯干而且很厉害的人,负责的是整个文本的导出导入,和H相当于控制游戏成果的两把钥匙,缺一不可。长期与X的联系让X理解了我,知道我是会正确做汉化工作的。&b&&u&这是修整过程之三。&/u&&/b&&br&&br&&br&组里还有另外三个翻译,是除了译文内容无法直视的组长Y以外翻的数量最多的人。(以下简称T,L和S)。T和L经常和我讨论应该怎么翻,怎么润色,或者某句话怎么理解。因为轨迹系列的文本没有任何规律,只是单个地图里跨越时间的所有对话挤在一起,就经常会有难以跟上状况的时候。所幸我是这个系列老粉丝所以可以没有什么压力地解答。而S是群里日语最好的,基本上有什么语法或者用法上的疑点,只要找S就可以被很快解决。与S的交流也是让我受益良多。&u&&b&这是修整过程之四。&/b&&/u&&br&就这样,&u&&b&当你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帮助你。&/b&&/u&&br&&br&&br&&br&事情说到这里,已经是翻译工作本身接近尾声了。之后就是我之前和Y约定好的,把后续工作交给我的时间了。&br&我很顺利地拿到了文本,并且和X用了两个月左右把所有文本先打磨成符合标准要求的内容,让文本有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u&&b&此时的工作已经不在Y的能力范围内,并且完全没有与其进行交流了。Y已经从本质上脱离了正式工作。所有工作重点都转移到我身上。&/b&&/u&终于到次年1月我开始一个人单挑所有加起来大约三百万汉字的文本,要&b&&u&全部润色一遍&/u&&/b&。我成功找到好几个人,分散任务,帮我预先看一遍文本,去掉基本的错别字和语死早问题,再由我按意思正确以及是否符合语境的标准来润色。那段时间&u&&b&早上七点起晚上十二点睡,持续了一个月。&/b&&/u&&br&&br&&b&&u&当你觉得世界上所有壁障都集合在你眼前时,珍惜身边的队友并且咬牙面对就好了。&/u&&/b&&br&&b&&u&因为你唯一的敌人,只有你自己。&/u&&/b&&br&&br&&br&当我顶着好几次看到需要推翻重来的文本的压力,看完最后一个文本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已经战胜自己了。&br&看看自己,无数次的查找和询问,最后得到的结果是S觉得我问问题的次数变少了。&br&&u&&b&战斗不是为了谁,最重要的首先是为了你自己的强大。&/b&&/u&&br&&br&一伸手,拉出H,X,G,S,T,L, 组了我的测试群,开始正式的测试工作。后来又找了好多位有爱的测试人员。感谢大家的付出。&br&然而可怕的是就算那么用力看了的文本,由于进组当翻译的人Y全部都是无测试直接放行的,文本量又大,导致很多文本就算是我看了也还是没办法好好用的。测试的过程又持续了一个月。期间无数次看着一堆一堆大家报告上来的问题,自己找到问题修正,或者联系X咨询技术问题,重复了无数次。H果然不食言,很积极地参加了修改和测试,并且组织了相当好的测试工作。没有他,我们的测试也会拖非常久。&br&&br&&br&&b&&u&然后在我们发布的前一天,某个贴吧的小组把已经发售的PC版的文本偷出来放到了PSP上并且发布了。虽然贴吧有删除但资源还是扩散出去了。&/u&&/b&&br&&b&&u&我们后来找关系了解了一下原因,是因为当初在我加组半年前,Y曾经在那个贴吧当众说“《碧之轨迹》是我们组的坑,别的组自觉点”这类嘲讽狠话。让那个贴吧的人感到很不爽,所以想要针对Y进行打脸狙击。事后我们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到,如果他们知道后来Y已经本质上被隔离了的话,就不会干这个事情了。不禁让人有些许唏嘘。&/u&&/b&&br&&br&&br&当然,最后还是如期发布了。历时一年有余。那一天晚上我终于难得地看得到纯白的TXT文本,开心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对一直支持我走来的伙伴们表示衷心的感谢。&br&这场战斗最后还是成为从各个角度上来说都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觉得什么是做不到的。因为我身边有那么那么多美好而厉害的人,这个世界这么大,这么多未知的惊喜等着我去探究。&br&&br&那一年,我17岁。
大致算是总结一下唯一一次做过的翻译工作:汉化游戏。
联动一下这个答案,摆明我对翻译态度和专有名词考究的立场。 如果是对这篇工作实录有兴趣的朋友,请一定点进去过目一下。 写在前面:如果有清楚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一…
楼上最好的翻译是 &a data-hash=&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href=&///people/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data-hovercard=&p$b$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项锳&/a&给出的。如果是北京常用的“爷”,用在姓氏后(当然译作英语的话要置于姓氏之前),同时带有拉近感情和表示佩服的含义,就是Mr.&br&&br&引用 &a data-hash=&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href=&///people/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 data-hovercard=&p$b$51f5147beaaa465a5009adcfb67c7d9f&&@项锳&/a& 的话,文化习俗不同,英语特别是美国英语里,尊重和亲昵是平行的,很少有词同时表示这俩意思。而且不同语境下“爷”的含义还存在细小差别。所以暂分析“爷”的用法和译法如下:&br&&br&1.单是表示亲近和一定程度的敬仰、给面子,用Mr.最好。例:《老炮儿》六爷,官方翻译Mr.Six。&br&&br&2. 有名望或威望的乡绅等地方势力,以及土匪、黑社会等非官方势力对掌权者的敬称:Lord 加姓氏。如《苍天有泪》里展城南展祖望,可以译作Lord Zhan。雕爷牛腩可以译作 Lord Condor's Beef Cuisine. (不可用eagle 或 vulture,文化形象不同)&br&&br&3.特别地,如果是带有军事编制的势力中的掌权者,无论军衔如何,都用 General(将军)加姓氏。(Commander
多数情况下指正规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或负责人,情感色彩也比较客观中立,此处不太合适)。如《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三爷,用General Three。&br&&br&4.并不因掌握权力而出名,而因技艺精湛或路子广,从而知名度高的人,用 Master。 《燕子李三》中说书人带着尊敬称李三为李爷,就可以用 Master Li。《寻龙诀》里面的大金牙金爷,以及他对外国人说的胡八一胡爷,可用 Master Jin, Master Hu。&br&&br&最后,Sir只有在香港影视作品里,可以跟在中文姓氏后,表示警察中的长官。英文里,Sir单用有时候可以表达“爷”这个敬称,但不能跟姓氏。 跟姓氏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况,英国皇室授予杰出人士的勋位,正式头衔为Knight Commander of XXX (有十余种),但跟姓氏就是 Sir + 名(可省略)+ 姓氏,根据情况,后加勋位缩写。
楼上最好的翻译是 给出的。如果是北京常用的“爷”,用在姓氏后(当然译作英语的话要置于姓氏之前),同时带有拉近感情和表示佩服的含义,就是Mr. 引用
的话,文化习俗不同,英语特别是美国英语里,尊重和亲昵是平行的,很少有词同时表示这俩意…
本来不太忍心打破大家的幻想,但是被很多人艾特了,就来说下自己知道的信息吧。&br&1.游戏的主设计师Ken Wong是澳大利亚籍华裔。团队里有一位香港成员。&br&2.《纪念碑谷》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翻译是由外包公司完成的,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会翻译得这么好,而校对方面是由香港的同事负责的。另外,大家如果想知道其他细节的问题,欢迎戳下面这篇文章了解(就是这么任性地打广告):&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354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戏真的能作为艺术吗?专访《纪念碑谷》主设计师&i class=&icon-external&&&/i&&/a&
本来不太忍心打破大家的幻想,但是被很多人艾特了,就来说下自己知道的信息吧。 1.游戏的主设计师Ken Wong是澳大利亚籍华裔。团队里有一位香港成员。 2.《纪念碑谷》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翻译是由外包公司完成的,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会翻译得这么好,…
&p&深表同情: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本来应该是听说读写译能力最强,眼界和思路最“脑洞大开”的!&/p&&br&&p&90后、00后日后必须面对的,是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变化莫测、各行各业重新洗牌速度最令人目不暇接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有一条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的培养人才的办法,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行探索、自行思考、自行学习、自行及合作创新的能力”。而英语专业教学,由于它本身的可塑性远远高于几乎其它任何一个专业,本来是应该最早、最容易做到这一条的!&/p&&br&&p&就以题主说的那些课程内容来说:除师范院校外的任何英语专业,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今后从事的都是与英语语言或文学研究及教学彻底无关的工作。那为什么还要逼着学生学英语语言学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学习他们今后在工作中更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和分析欧美畅销产品的生产商是如何设计产品形象、如何向客户描述他们的产品的? 再比如中国人在经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面临很多很多的实际问题,但其中有不少是世界其它地方早已有了解决方案了的,学生完全可以在探索了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实战性强的英语、培养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又开阔了眼界,并帮助自己或社会解决实际的问题。举个例子:&/p&&br&&p&中国大片的山区、沙漠等干旱地区严重缺水,甚至有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就来自那些地方。可是世界各地已经有了很多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在 internet 上比比皆是。办法之一是“从空气中‘捞水’”:检索 fog water collection,有很多的英文网页、视频介绍如何用 fog nets / fognets 来从雾中收集饮用水,从空气中收集露水供农牧业使用,成本低、且不用任何能源。大二的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字典读懂这些英文文字解说,有了文字提供的知识背景,视频解说的听力难度也就降低了不少。学生不仅借此可以学到有关水雾凝结的原理、制作和搭建 fognets 的过程等多方面的种种英语表达方式、提高读和听的能力、通过口头讨论来巩固这些英语知识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眼界和思路,甚至为自己的家乡或自己做志愿者的干旱地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解脱人们千百年来无水、每天翻山越岭背水的无尽苦难。类似这样的探索项目,对学生的未来难道不比英语语言学更有用、更能开阔眼界和思路吗?就英语运用能力而言,随便找几个专四(甚至专八)证书在手、但没看过 fognets 相关资料的英专学生,让他们看完无声的 fognet 制造和搭建过程(结构很简单)后,看看有多少人能相当流畅地用英语口头解释一下这个过程的?&/p&&img src=&/4ef8e448f28ca5dab18df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ef8e448f28ca5dab18df4_r.jpg&&&img src=&/9d5e071ca426d40f086d615a07e9248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d5e071ca426d40f086d615a07e9248f_r.jpg&&&br&&p&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而已。类似这样既值得探索、引发思考,又能帮你学到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关于各种事物的语汇、表达法等等)的事物,不胜枚举。&/p&&p&所以建议题主,如果今后不打算成为英语语言专家教授的话,对学校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说“华”可能有点儿过誉了),以能够考出个B-为准。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探索、思考、学习和创新中去。“短期要专,长期要杂”: &/p&&br&&p&“短期要专”: 最好要找3、4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以一个来星期为一周期,大家选定一个专题,分头去网上、图书馆看各种英文原版的书面和音像资料,既学习语言,又开阔眼界和思路,每天一起口头讨论,交换信息,相互启发, If we are to create a xxxxx, where
do we start, how do we organize our operation and why, what should and shouldn’t
we do …….?
这种讨论的过程中,既把你最近看到学到的语汇立刻投入了使用,又可提高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同学间因看、听的内容很相似,遇到你不会说的东西,别的同学却知道的可能性就比平时大很多。自己也应该经常动笔写写东西。比如上面说的 fog nets, 如果让你来写一个产品描述或推销这种塑料网的话,你会如何着手? How do you package and present it?
Who is your target audience? Why should they care? Why should then invest the
money in your product and not someone else’s?
写完一篇后,今后几天后经常拿出来翻翻看看:哪句话可以说得更好一些?哪里换个词是否会更准确、更具说服力。。。。?&/p&&br&&p&&长期要杂&: 一周或十来天后再换一个专题,再来!专题不限内容,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都可以。这样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当别人在死背“My name is ... and I graduated from xxx”的时候,你可以非常自信地对面试者说:“您如果想看看我们这些应征者英语的真正实力的话,能否考虑挑一个我们谁都无法事先准备的题目,让我们这些人现在马上限时阅读、立刻讨论”? 因为你“短期要专”的过程中“深钻”了很多专题,“长期要杂”又让你见多识广,你确实已经具备这样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了。&/p&&br&&p&你学到看到的很多东西可能都不是你能马上付诸实施的,但是它们帮你思考,帮你扩展词汇量、帮你提高你的英语听说读写实战能力,最重要的:帮你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处变不惊的 professional survivor !&br&&/p&&br&&p&在所有大学专业中,很难找出象英语专业这样“几乎什么都可以教、什么都可以探索、什么方面的东西拿来都可以作教材”的。但是由于什么不可名状的原因,似乎太多英语专业的老师们都宁可搞换汤不换药的课改、甚至彻底照搬他们过去好几代老师的课程及内容设置,而无视他们学生毕业后的实际需要,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这里是大学,不是技校”!真不知道谁规定的大学里必须学今后八辈子都用不着的东西、而不能学与今后工作生活八杆子内能打得着的东西!&/p&&br&&p&P.S. 关于翻译:不要去管那些高深莫测的翻译理论,而注重学习翻译技巧,比如如何甩脱原文句法结构的框架,而采用符合目标语习惯的方式来重新组句,等等。 没几个真正的好翻译是先成为“翻译理论博士”后才学会翻译的。恰恰相反:太多太多的优秀翻译,都是靠英、汉语的扎实基础+长期不懈的翻译技巧学习+练习熬出来的。你要想跟他们探讨XXX的翻译理论,他们可能都朝你笑笑、转身找咖啡喝去了。&/p&
深表同情: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本来应该是听说读写译能力最强,眼界和思路最“脑洞大开”的! 90后、00后日后必须面对的,是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变化莫测、各行各业重新洗牌速度最令人目不暇接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有一条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的培…
鉴于翻译至少是涉及双语的问题,所以展开以下讨论:&br&&b&1、关于“江”与“河”:&/b&&br&关于“江”与“河”的讨论,似乎没有严格分类的命名系统,同一条流经不同地域的河流会有完全不同的称呼。&br&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中国古代四大河流:江河淮汉”(出自《水经注》);后来的河流名称大概在此基础上而来。&br&扒了一下“世界河流列表”&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E6%25B2%25B3%25E6%25B5%%E8%25A1%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世界河流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在汉语中(含译名)绝大多数河流都叫做“XX河”,叫做“XX江的”,几乎都集中在亚洲(或者更具体一些,东南亚)。如:&img src=&/73c8e758d80b6f8758b14_b.jpg& data-rawwidth=&798&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8& data-original=&/73c8e758d80b6f8758b14_r.jpg&&说河流译名中带“江”字儿的与中国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也不无道理:&img src=&/145e88cc67bcc0fe5125aa_b.jp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145e88cc67bcc0fe5125aa_r.jpg&&&br&另外,关于“江”与“河”有个很有趣的语言现象:有说“大河”,“小河”的,却不见人用“大江”,“小江”……由此,想到了语言学中的cover term, marked (unmarked),这几个概念……&br&可不可以假设一下,“河”是unmarked, thus, common use ;而“江”是 marked, thus, unusual。由此或许可解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译名都是“XX河”(详细解释见[1])。&br&&br&&b&2、中外关于江河湖海命名的差别:&/b&&br&——汉语会直接带上“河”,“江”,“湖”,“海”之类的词吧——比如,黄河,长江,鄱阳湖,渤海。&br&——而英语中直接就是个名称,后面没有或比较少直接接上这些修饰词——比如,Rhein(莱茵河);Donau,Donav,Dunarea(多瑙河);Thames(泰晤士河); Irrawaddy (伊洛瓦底江)。&br&
而相对于“江”和“河”,英语中“湖”和“海/洋”的使用与汉语倒可相比,如:Huron (Lake)(休伦湖);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Caspian Sea(里海)等(有时名称后面的lake,ocean,sea之类省去也不影响表达意思)。&br&&br&&b&3、中文江河湖海的英译:&/b&&br&例如:嘉陵江 the Jialing River ;韩江 the Hanjiang River ;长江 the Yangtze River/ Changjiang River&br&
黄河 the Yellow River;淮河 the Huaihe River; 永定河 the Yongding River&br&
巢湖 the Chaohu Lake&br&
渤海 the Bohai Sea &br&(列举或许不全)&br&管中窥豹,英译汉中关于&江“和”河“的区别也不是特别明显,统一都译作了”river“.&br&&br&综上,国外的河流翻译成汉语大多翻译成“河”,少数翻译为“江”,相对于”江“和”河“而言关于”湖“与”海“翻译的争议似乎更少一些。鉴于江河湖海在地理上应该都为人所知,知名的江河湖海也都有了相应的译名,因而,了解一些约定俗成的译法对于翻译这些江河湖海的名词也是有所裨益的。&br&&br&Notes:&br&[1]关于cover terms, marked, unmarked:&br&举个例子:&br&比如,在询问年龄(假设在平辈之间)的时候,会问别人:“你多大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问别人“你多小了?”&br&在询问身高的时候,会问别人:“你多高?”却没有人问”你多矮?“&br&这两例中,大和小,高和矮是反义词,但在这样的问题中只用了”高“和”大“,语言学家为了解释这类现象,将”高“和”大“这类词语称作:cover terms(能涵盖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在例子中的“矮”和“小”)的词语)这类词语是unmarked(未标记的),也就是usual(普通常见的);而相应的,“矮”和“小”这类词语是marked(标记的),也就是unusual(不寻常的)。&br&当然,以cover term来做比不完全使用。“江”和“河”并没有例子中举出的反义关系,“河”并不能作为一个严格的cover term, usual的,在此是联想到这个解释,或许可解为何对国外的河流命名大都是”XX河“。&br&[3]&a href=&///?target=http%3A///fangfa/fanyi/5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各种地名的英语翻译&i class=&icon-external&&&/i&&/a&
鉴于翻译至少是涉及双语的问题,所以展开以下讨论: 1、关于“江”与“河”: 关于“江”与“河”的讨论,似乎没有严格分类的命名系统,同一条流经不同地域的河流会有完全不同的称呼。 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中国古代四大河流:江河淮汉”(出…
形容人花钱浪费不知道怎么翻译,形容软件运行慢大概可以说 by Java engineer.
形容人花钱浪费不知道怎么翻译,形容软件运行慢大概可以说 by Java engineer.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道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