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培养什么人的教育信念 听郑学志讲座感受受

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坚守教育信念_______听吕世虎老师讲座有感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曾经迷茫,而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引领与指导,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丰富、生动起来。十多年过去,通过教师的实践和专家的研究,使课程标准有了新的修订。10月31日上午,我们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吕世虎老师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吕老师通过对《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200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作详细的对比分析,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深刻了解到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传统的教师熟悉的“双基”概念发展为“四基”,由原来的“两能”演变为新课标中的“四能”。这一改动,就是对课程改革实验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也是10年来对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反思与总结的结果。而这些课标中内容和核心概念的调整和变化让我深刻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孩子?而这些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入解读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基础上,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最终实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数学素养的人才。&&&&本次新课标第二个重大调整无疑应该是“减负”。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删除部分内容;第二是降低要求。第三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限制知识难度。第四是通过设置“选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弹性。减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所有老师共同努力,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适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的具体课改实施方案。&&&&在本次新课标中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公平、民主、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收益、人人成长的教育。我感受到了新课标对于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要求教育工作者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坚守教育信念,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过程好了,结果不会太差;学生主动了,结果会更好。”最后,吕老师对我们提出的希望,这也是每一位教师永远的追求。&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听肖教授生命教育讲座有感
" align="center" class="mainbody">
刘薇的博客
&&&&&&&&&&&&&&&&&&&&
&&6&篇文章&&
公告:罗湖博客开发了基于手机浏览器的手机博客,广大博主可以用手机扫描下面的博客二维码,可以进入手机博客,登陆后,可用手机发表文章,强大的功能在持续开发中(此信息将保留一段时间)
&&博主说明:教师姓名:刘薇学校:南湖小学博客等级:现有积分:44距离下一等级:6分博客排名:教师类&第1507
&&&&&&& 在全国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中聆听肖川教授对人生之人性各大特点的论证阐述后,十分有感触,肖教授说:人性最重要的几个特征包括:“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超越性、创新性”,我的体会是:这几性具体到教育教学当中,最根本的是关系到教育的本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是很严肃很实际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学生,他们只会倾听、顺从,唯上、唯权、唯书,做事谨小慎微,唯命是从,往往不敢在课堂上在众人面前大方的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对问题的看法,更不要说独创性与创新性了。表现在心智上则缩手缩脚、畏首畏尾,以惰性的方式被动学习与思考,他们在心态上是自卑的。这样调教出来的下一代不可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令人高兴的是: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改革的终极理念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这昭示着我们的教育不但要考虑学生的短期利益(掌握好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长期利益---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享有人格的挺拔、独立与伟岸,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擅于及习惯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独立思考、挑战传统、不盲从的意识,敢于表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见解,这样成长的学生,心智才是自由的,也才是充满创新能力的,也才符合肖教授所言人性的几大特征:独立性、自主性、超越性,也才会有归宿感和自豪感,这也正是呼应了卢梭所说: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如此,我们的孩子---祖国的未来,他们才会享有幸福人生!只有个体生命感受到幸福,才会有饱满的生命热情和创新的斗志,才会有拳拳爱国之心,我们的国家也才能有生机勃勃的未来。
[相关文章分类――]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共: 0 条记录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听一线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讲座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