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映天边连四四,打一肖

寂寞了许久的荷塘热闹起来

在烈日下张扬生命的荣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玉林新闻网讯 记者 张钰斌 李媚 时下,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玉城大小荷塘艳美荷花次第绽放,又到了赏荷、拍荷季。近日,小微来到玉林人民公园、五彩田园荷塘月色,看到这两个地方的荷花已竞相开放,大大小小的荷花或莹洁如玉,或粉嫩似霞,迎风伫立,亭亭玉立,以最饱满最骄傲的姿态在骄阳下盛放。

据了解,玉林五彩田园和人民公园的荷花花期一般从6月开始,一直可以延续到9月。在夏至前后达到开花的高峰期。

人民公园:荷叶田田,一碧万顷

盛放的荷花,高高低低地埋伏在荷叶之中,花红掩绿间别有一番韵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花映日,绿盖擎天,夏日之媚在人民公园的这池荷塘里荡漾开来,一阵风吹过,荷叶此起彼伏,荷花频频颔首,甚是壮观。

鱼儿在水里翻腾着,打着滚儿,欢快地互相追逐,桔红的颜色与碧绿的荷叶是那样的和谐。

在人民公园的荷塘,与荷花作伴的是一尾尾锦鲤鱼。它们在在荷塘里嬉戏、游玩,不时偷偷露出可爱的小脑袋,不时又摆动着小尾巴往池水深处游,鱼尾携卷起层层水纹,荡漾在池水面上......构成一幅迷人的“荷塘鱼欢”如画美景。

荷塘月色:醉美荷塘,如诗如画

荷叶田田,一碧万顷,仿佛一层绿毯平铺在水面上。

在五彩田园荷塘月色,一池池荷叶荷花连到天边,浑厚圆润的荷叶青翠欲滴,在明晃晃的太阳下闪着油光。一池池的荷花,或含苞欲开,或鲜艳绽放,或依偎在翠绿荷叶里躲躲闪闪,妩媚可爱。在这里,游人还可以顺着小路漫步在美丽的荷塘边,俯身低望,近距离接触荷花,淡淡的荷香沁入心鼻,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许是戏水有些乏了,太阳也过分热情,这两只鸭子便在荷塘旁阴凉处惬意地休息。

在荷塘月色的荷塘附近有几家农户,许是农户养的鸭子跑到荷塘来游玩,烈日下,夏日荷塘里多了这两只精灵,两只鸭子上岸时不急不慢,一副呆头呆脑又令人可爱的样子,给荷塘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一夜冷雨爽透梦,水鸭荷塘弄清影”的画面立马浮现在脑海中,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田园生活中,有一种归属感和温馨感。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围都有古典而不失时尚的木质围栏,而且还设计了小路让游客靠近荷花,非常适合拍照。不过,在拍照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哦~

小微上面所列举的两个地方,都是骑电车就可以到的,周末就要到了,趁着晴天,要赏荷的小伙伴赶紧约起来咯!据悉,在北流市会仙河公园,荷花也开得旺盛!如果觉得这两个地方荷花还不够看,也可以驱车赶往会仙河公园,来一场赏荷之旅。

在南宋诗人中,杨万里的声名够响亮,他位中兴四大诗人之列,一生写有两万余首诗,流传后世的也达四千多首,虽不能同陆游相比,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除了放翁,真还没几人能同他相比了。

陆、杨二人,一般都被看作是文学人物,陆游除了后来治史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念念不忘的收复失地之悲怆之情,其实杨万里也差不多,只是他诗中那份壮怀激烈的情怀,同陆游相比,没有那么激愤而已,但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可圈可点处比陆游就多出了许多,只是人们对他的关注点,是放在诗歌创作上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应该是杨万里最负盛名地一首了,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树阴照水,和煦的阳光,波光粼粼的池面,含苞待放的小荷上,一只蜻蜓早已立在那里了,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诗意;

它句句如都可成画,整体形成了一幅名为《初夏荷塘》的水墨,既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此诗活色生香,写景如绘,于轻清巧致中透出几分俏皮,字里行间洋溢着因生命活跃的喜悦。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吉水人,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南宋绍兴年进士出身,初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零陵县丞,曾任国子博士,后知漳州及常州等地。

光宗时又为太子侍读、秘书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因触怒时相,请求还乡,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后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享年八十,谥号“文节”。

杨万里早期生平留下的记载不多,他家学不错,其父杨芾是个私塾先生,精通《易经》,但应该也不是个富裕之家,大概属“寒儒”之家吧,他八岁丧母,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锲而不舍,亦广师博学,曾师从数位饱学之士。

他前期的科举之路不详,但应很是顺畅,因为23岁时便以举人身份赴京城临安参加礼部试,可惜落第而归,回家后仍继续求学,四年后终于如愿考中进士,被授赣州司户参军,也就是管一州钱粮赋税的副职。

在此期间,他专程拜见了被贬谪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张九成是状元,理学家,也是坚定的主战人士;而胡铨更是对金的强硬派,曾自募乡勇与之血战,后来又因上奏乞斩秦桧等主和派而声振朝野。

更为难得的是,他不顾朝野上下的顾忌,还专程去拜望了当时被罢官了的主战派领袖张浚,并“服膺其教终身”,张浚勉励杨万里要“正心诚意”,杨万里便以“诚斋”命名自己的书房并以此为号。。

杨万里去拜访这些前辈,感受的主要就是他们身上的那不屈的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他们对杨万里的影响巨大,不仅影响了在朝为官的指向,更是浸润于他的诗歌创作上。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淮河,向为南宋版图中的一条内河,现在却成了宋金两国的一条界河,诗人抚今追昔,百感丛集,即景抒怀,比兴互陈,一句“意不佳”便将心中的愤懣之情示之于人。

杨万里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孝宗即位后,平反了秦桧制造的冤假错案,岳飞也被昭雪,还起用张浚匆忙北伐,但失利后孝宗又畏头缩尾,不但罢了许多主战派官员,还以更屈辱的割地赔款,同金人交好。

同很多空谈主战,却又拿不出实际办法的官员,如陆游和辛弃疾等一众不同,面对朝野一片地畏战之情,杨万里慷慨激昂地奋笔写下了六万字的长篇,《千虑策》三十篇,总结历史教训,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振兴国家的方针,在展现了杨万里报国之志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

此文一出朝野震动,曾获得采石矶大捷的宰辅虞允文读后赞叹:“东南乃有此人物!”决定推荐他越级做朝官,所以,杨万里得以回京任职。

作为一名胸怀大志,正直敢言的直臣,杨万里立志报国安邦,绝不谄媚讨好,他将个人安危置于脑后,一生虽宦海沉浮,然热血不减,数次得罪孝宗及权臣,对他来说,贬谪乃寻常事也。

杨万里的仕途并不是很顺,年逾不惑也才是个知县的官职,但他 “位卑不敢忘忧国”,同时,以儒家传统的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勤恳工作,廉洁自律,生活作风检点,人品声誉极佳,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和热爱。

他为了百姓生计,敢于顶撞上司,甚至将皇帝的旨意也不以为是,公开宣布不执行,并写成奏折痛陈弊端,坚决不奉诏,迫使皇上收回成命。

能将皇上已通晓天下的旨意顶回去并成功,这在历史上很是少见。他后来也因其清名和能力不断地升迁,最高做到了吏部侍郎,也就是副部长的级别了。

官职的升迁并没有让他对朝廷感恩戴德,相反,他更加感觉自己所担负责任的加重,他始终未忘初心,对自己坚持的事情,据理力争,屡次上书宋孝宗,远离奸佞之沉,勤奋为政;但正是因为杨万里热血为国频频上书劝谏、言语直接逐渐得罪了宋孝宗。

杨万里如此地执着,后果当然很严重,他直接被罢官放逐,外放离京,他在对朝廷失望之极的情况下,坚决辞官,临行前,将其节余的俸禄万缉弃于官库,两袖清风地退隐家乡,难怪杨万里在离任后,多地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这是杨万里在63岁时,奉旨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路经苏州,写下的一首名为《泊平江百花洲》的诗。他四度经过此地,连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虽山水留情,但人世消磨,杨万里坎坷的一生,连同他的不忘报国之志,正像一叶孤舟般地漂泊不定。

退休时的杨万里已65岁,但依然关心着回家大事,时值权相韩侂胄主政,为提高个人威信,他不顾当时敌强我弱的现实,急于通过北伐来强化自己的地位,并请来一位声望甚高之人,意欲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一举打败金人,光复故土。

韩侂胄圈定的统兵之人大家都很熟悉,乃大名鼎鼎,写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他从北地南归后就一直没有同金人对仗,闲居已久,此时已是64岁的高龄之人了,自己都自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是,依着他力主北伐的声名,更是由于他写就了很多慷慨激昂的爱国词篇,故而在朝野声望甚高,可这北伐大举,岂是能凭名望能行事的,果然,辛弃疾还没来得及上任去执掌兵印,便“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杨万里是坚定的主张北伐者,但却反动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率言兵事,当得知在辛弃疾死后,朝廷又在选其他将领北伐抗金时,他不顾已重病缠身,朝不保夕之危情,毅然挥笔上书朝廷,强烈谴责了当权丞相无视民意,一意孤行的行径。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

写完这份奏折后,他又写了一纸遗书,用作安排后事,作别妻小。笔落后不久,他咳嗽不止,目光便渐渐地黯淡了下来,不久,杨万里便溘然长逝,告别了他热爱的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

杨万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他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他是江西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崇尚黄庭坚之“江西诗派”之时,杨万里也是学黄庭坚的,但后来又学王安石及晚唐人的绝句,最后“忽若有悟”,谁也不学了,他“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竟然还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诗路。

明代著名的大才子解缙评价评价杨万里说:“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对他的人品和文章作了高度地概括;陆游对他也很是佩服,他还专门写有一首小诗来赞扬他,诗云: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诚斋体”是文学史上一个专用名词,就是缘于杨万里后期的写作手法,它有个比较形象的字眼为“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他的诗风纯朴,构思新巧,充满了生活闲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湖秀美,人间天堂,一水柔情,轻飘墨香;在多如牛毛的吟咏西湖的诗歌中,怕只有他的这首《晓出灵隐寺》,能同坡老的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相媲美了。

六月的西湖,荷花盛开,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碧荷满纸,红蕖生辉;浓烈艳丽的红碧二色交相辉映,西湖的六月风光跃然纸上;在杨万里笔下,向来清丽柔婉、风情万种的西湖凭添了几分的豪气。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全诗轻快流转,于俚俗中略带尖新妩媚的风致。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陆游和杨万里同为宋“中兴四大诗人”,钱钟书曾对二人的诗风有个评说:“放翁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钱大师的评价真是抓住了二人诗歌之特征,一语中的。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两个小朋友坐在船中,停篙不撑船,无雨却撑伞,好生奇怪,原来,他们撑伞是想以伞当帆来让船行进,哈哈,好个童趣盎然的画面;这诗展示了两个小渔童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状态,以及充满童稚的行为特征,以及从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具有的奇思,端的是妙趣横生。

杨万里的诗就是这样的清新自然,于平凡中呈一派地天籁之情,我们似乎很难看到,这些信手拈来的妙句背后,那满怀报国热血的杨万里一腔难诉的衷肠。

而今,杨万里的名气远逊陆游,甚至同范成大都有一定的差距,他被很多人视为一位安逸的田园诗人,但是,他却是有宋一代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开创了一种新鲜奇特的写法,因此,我们现在知道有 “诚斋体”,史上却无 “放翁体”或“石湖体”,这就是杨万里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时值荷花盛开,又到了杨万里笔下“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日了,然而,每当我看见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时,心中总是难以有愉悦之感,泛上心头的却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伤感。

因为,我似乎看见,那绿盖叠翠,青盘滚珠间,有阵阵薄雾升腾,薄雾中,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杨万里的身影,在似真似幻地闪现……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其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呈盾圆形。荷花的花期在六至九月间,有红色、粉红色等多种颜色,或有彩纹、镶边。


按照栽培目的,荷花的品种大致可分为藕用莲、子用莲、观赏莲三大类。而每一类中又有不同品种。如观赏莲中就有花型多变的“千瓣莲”、一柄两花蕊的“并蒂莲”、一柄四花蕊的“四面莲”等。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荷花有许多别称,如《诗经》中称菡萏、荷华,《离骚》中称莲华、芙蓉,《毛诗传》中称扶渠,《尔雅》中称芙蕖,《本草纲目》中称水华,《群芳谱》中称水旦、水芙蓉……称谓的丰富恰好说明了古代人们对这种水生植物的喜爱之情。

唐玄宗时期,太液池中有数枝千叶白莲盛开,皇帝便设宴邀请皇亲国戚一起欣赏,这进一步推动了赏荷享乐的风气。后来,人们便常把富贵之家的官邸称作莲花池,借莲花表达家道昌盛的吉祥之意。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曾作诗吟咏荷花,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太阳刚刚升起,诗人陪着朋友走在路上,谈笑风生。那西湖翠绿的荷叶是多么茂盛,一片片连缀相接,仿佛要涌到天边,使人感觉就像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一般;而娇艳的荷花,在初升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红艳夺目。短短十四个字,诗人就将荷花蓬勃盛放的风姿描绘得淋漓尽致,难怪是千古流芳的佳作。

婀娜多姿的荷花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考古专家在河南发掘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基遗址”时,曾发现两粒已经炭化的莲子,这成为五千年前人们食用莲子的最早证据。而《上树·周书》中也有“数泽已竭,即莲掘藕”的记载。

两千五百多年前,吴王夫差为了让喜爱荷花的宠妃西施赏荷,曾在自己的离宫修筑了“玩花池”,这可能是最早对荷花进行园池栽植的记载。到了唐以后,盆栽荷花就已经比较普遍了,韩愈的《盆池莲》一诗中“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的句子就是很好的佐证。

荷花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在枯水季节,胡泊边缘一带的地面往往会变得比较干燥,但只要地下保持着一定的湿度,荷花的地下茎——藕就会坚持不懈地伸向含水的土层,吸收自身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即使地面上的茎干已经干枯,只要地下茎不干瘪、不冻坏,等来年湖泊进水后,荷花仍有可能萌发出新叶。

而荷花种子有着更为惊人的生命力。那些散落在泥土中的莲子在恶劣条件下不萌发,却能长期保持活力,一旦条件适宜,变回萌发新株延续后代。一九五一年,我国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的泥炭层中发掘出千年前的古莲子,经过专家细心的播种繁育,最后竟然成活,育出了现已开遍中华大地的“中国古代莲”,不得不让人惊叹荷花超强的生命力。

荷花不仅花朵美丽,它全身上下可都是宝。

荷花的地下茎在水下泥土中呈水平方向延伸,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地下茎长至三到五节即可成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莲藕。藕的横切面上有大小不易的圆形或扁圆形的气孔;折断后有丝相连,即藕丝,其实质是一种粘液状木质纤维素。莲藕多汁,甜脆可口,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它不仅可以当成水果生吃,还可以做汤、炒菜,深受中国百姓的喜爱。如今中国的许多地方都以莲藕作为经济作为种植。

藕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莲藕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可见古人相信长期食藕,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能祛除百病。相传东汉神医华佗曾以藕皮作为主要材料制成一种膏药,将这种膏药涂敷于病者手术后的伤口上,只需数日伤口即可愈合。荷花的叶片中部稍凹,多呈浅漏斗状。当水珠落在荷叶上时,由于叶片表面张力大于附着力,所以水珠会向低处滚动,在阳光之下,形如粒粒珍珠,光彩夺目。荷花池中大片荷叶茂盛时风景特别好,欧阳修就有一首名为《荷叶》的诗:

池面风来波涟涟,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微风轻拂池面,泛起层层的涟漪,波光粼粼。远远望去,那荷叶偏偏挺拔,各自相连,就像在池面纸上撑起了把把青色的伞盖,煞是好看。

而碧绿的荷叶配着红色的荷花更是惹人喜爱,宋代诗人文同有诗句“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就是写红莲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红,与尚未完全展开的新荷叶相互辉映的美景,花红叶绿,真是绝妙的搭配。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还有一首《赠荷花》的名诗,述说了荷花与荷叶始终相伴的忠诚: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世上许多花卉,花朵与叶子常不能同时留存,往往花朵被植入盆中之时,叶片部分就会被抛弃。唯有那自然生长的荷花,红色的花苞始终与绿色的叶片相依相映,一起享受盛放的美好,也一起承担衰败的命运。诗人其实是在以写荷花来讽世情:世人所结交的朋友们,有几个能像荷花与荷叶一般,死生与共,不离不弃呢?

荷叶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唐代已出现了“荷包饭”,柳宗元的诗句“绿荷包饭趁墟人”就是佐证。而我国八大菜系名菜谱中,以荷叶为辅料的名菜也不少,如“荷叶粉蒸肉”“荷叶包鸡”等,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佳肴。

荷花的种子即莲子也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十二静脉之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不仅能够防癌抗癌,还有降血压、强心安神、滋养补虚、清心、祛斑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糖烹调莲子,做成糖莲子或莲子汤,或者加在糕饼里。在中秋节的月饼中,莲蓉是常见的馅料,而其实际上就是以打碎的莲子加上油和糖与其他香料制作而成的。

秋冬季节果实成熟时,人们割开荷花的莲蓬,就能得到莲子。在中国古代,采莲这项劳动似乎很受文人的青睐,采莲女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许多诗人以《采莲曲》为名作诗,如李白之作: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夏日的若耶溪傍,采莲女们悠闲地采着莲子。美丽的荷花映照着美丽的采莲女,满池子的欢声笑语。灿烂的阳光照耀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呈现出一片光明。一阵风国,衣袖无意被吹起,荷花的香味与女子的体香一起飘荡于空气之中。河岸边上,风流少年在那里徘徊,三三五五地躺在垂杨的树影里,身边的紫骝马嘶叫声声,落花纷纷。这样的美景,怎能不叫多情的人踟蹰不前,空断愁肠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女衣裳的颜色与荷叶的颜色简直一模一样,而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也容易让人分辨不清。当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真是一时分辨不出哪里是荷叶,哪里是衣裳;哪些是荷叶,哪些是人面。直到听见了采莲女的歌声,才直到她们正穿行于荷花丛中采莲呢。

以采莲女为主人公的诗作,宛如一幅幅生动的图画,那些代表着青春的采莲姑娘们,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白莲》一诗: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人们都喜欢那些色彩艳丽的花卉,而很少能有人真心欣赏素雅的白荷花。诗人陆龟蒙却认为,这冰清玉洁的素花美如天仙,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瑶池仙境之中——这种淡雅高洁的特质,也正是古人对荷花的一致评价。

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时期屈原的《离骚》中,荷花就已经以纯洁的形象出现了:“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用荷花织就成下裳,只要自己的品质果真是芳洁无暇的,就算没有人了解也无所谓。在这里,荷花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屈原以荷花为衣裳,实际上就是以荷花来代表洁身自好的品质,同时象征自己高洁的生命志趣。

三国时的陈思王曹植曾作《芙蓉赋》,其中形容荷花时曾言:“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确实,在古人眼里,荷花的灵性是无人能及的。荷花也常常与女子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诔》中就将素雅的芙蓉花与纯洁的女性联系在一起: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佛教之中,荷花更是崇高、圣洁的象征。佛国又称“莲花净土”,佛的最高境界是:莲花藏界”,佛祖的塑像置于莲台之上,甚至连佛祖的坐姿(“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亦被称为“莲花坐”。佛教经典中记载着许多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莲花有关的传说。

据说释迦牟尼(悉达多太子)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一般的大眼睛。悉达多太子降生之时,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了一朵白莲花,大如车轮一般。就在这时,悉达多太子的舌头中闪出了千道金光,而每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白莲的中间还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也有传说,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每一步都生出一朵莲花。

总而言之,莲花即是释迦牟尼诞生的象征,释迦牟尼因此也被称为“莲花王子”。

在佛教中,莲花还被认为是修行程度的象征。假如佛教徒诚心念佛,那么,西方七宝池中就会生出一朵莲花。如果他能坚持精进佛法,那朵莲花就会越长越大;如果他怠惰于流行,则莲花就会渐渐枯萎,甚至败落。而七宝池中的莲花,则据传说是世上万物化生的源头。

佛教究竟为何与莲花有着如此不解之缘?这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有重要关系。荷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可花朵却洁净如水,不能不令人感叹。而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污染,欲望令人们难得平静与洁净,着繁杂的尘世正如荷花所生长的淤泥一般。

佛教旨在解脱人生的苦难,以佛法指引佛教徒们从人生苦海中超脱、重生。而要想进入彼岸的极乐净土,就必须摒除一切恶念,清除所有的干扰,专心修佛。这种不受尘世污染的愿望,正与在污泥浊水中保持超凡脱俗本体的荷花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因此“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自然就成为了佛教理念最好的象征物。

莲(怜)藕(偶)多言情

相传王母娘娘身边有一个极其美貌的侍女,名为玉姬。一次,玉姬无意间看见人间男耕女织的生活,长久以来生活在天庭的她十分羡慕人间那些双双对对的夫妻。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动了凡心的玉姬与河神的女儿一起偷偷离开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优美秀丽的风光让玉姬不禁陶醉了,她忘情地在西湖中游玩嬉戏,流连忘返,甚至直到天亮时分也不舍得离开。没过多久,玉姬偷出天宫的事情就被王母娘娘直到了,王母娘娘十分生气,便将玉姬罚入凡间,并让她陷入西湖淤泥之中,永世不得再回天庭。从此以后,这位来自天庭的仙女便化为人间的荷花。

假如美丽的荷花时由仙女幻化而成的,那么以荷花来形容女子的美好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西京杂记》中就曾以芙蓉花来形容卓文君的美貌。传说南齐东昏侯曾用金子凿成莲花的形状,贴在地上,令妃子行走在上面,并称之为“此步步生莲花也”。后人也因此称美人之步伐为“莲步”,而女子的纤纤细足为“金莲”。宋代诗人孔平仲《观舞》一诗就有“云鬓应节低,莲步随歌舞”的句子。

除了美人,荷花似乎天生还与浪漫的爱情有着难解的缘分。

由于“莲”与“怜”音同,莲藕之“藕”字与配偶的“偶”字谐音,因此,古诗中有不少借写莲花或莲藕来表达爱情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中有名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郞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这里“莲子”即“怜子”,表达“爱你”的意思;“莲心”即“怜心”,意思是相爱之心。在虚虚实实的描写之中,歌者以谐音相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这爱情如此纯粹而美好,难怪打动人心。

同样是写《采莲曲》,在白居易的诗作中,采莲的姑娘也有了心爱的人儿: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之间菱叶于水面静静飘荡,荷叶在风中清清摇曳,荷花丛深处,一只采莲的小船轻快地穿梭着。采莲的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被人笑话,只得低头羞涩地微笑。恍惚之中,头上的玉簪竟一不小心掉落到了水中。这情景多么生动,那姑娘多么可爱,让人不觉会心一笑。

娇艳的莲花象征着动人的爱情。在中国古代,荷包是男女之间定情的常见信物,传递着爱情的信息。而两花仅仅相依的并蒂莲花,更是男女相依相偎、永不分离的象征,因此人们常用“并蒂莲开”表示夫妻之间形影不离、终身相伴、白头偕老的爱情。

有合则有分。莲藕之中有千万条细丝,难解难分,很适合用来表现男女之间关系的缠绵缱绻。“藕断丝连”这个盛有,意思就是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绝。

中国人对荷花的喜爱是长久而深厚的。在古代,我国一些主要的荷花产地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来举行观莲节。节庆的主要内容是在荷花塘中一遍泛舟,一边赏荷,这也是爱侣结伴游玩的好机会。

而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一些地方又有放荷灯(河灯)的习俗。或以天然荷叶或琉璃制成盛器,或将莲藕挖空,燃烛于内。制成之后,人们将荷灯沿河放下,任其随波逐流,以此来普度水中漂泊的魂魄。而今天,放荷灯已成为一项带有民俗色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心圆映是什么生肖打一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