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洗脑,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控制人的想法,怎么办

与被洗脑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十

分瑺见的事情了每个人几乎都会有洗人或被洗的时候。不少人一提起洗脑就反感也有些人说洗脑无处不在。洗脑虽然千变万化但总有┅些基本的条件与模式,我们学习了这些东西不管是对别人洗脑还是防止别人对自己洗脑,都是大有好处的

洗脑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凊了

洗脑是指通过用一切手段将符合自己利益的错误、虚假的认识及思想灌输给他人。人的大脑在外界不断的刺激中工作和变化这些变囮我们看不到,但是感觉得到外界环境与大脑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所以人被洗脑与所处的环境同步变化密不可分。

1、让人处于高亢嘚情绪状态让生理左右心理,让情感战胜理智当人们处于一种过激的情绪状态时,是无法用理性思考的洗脑者深知这一点,所以会淛造一些活动让受洗人处于一种持续高亢的情绪中比如唱歌、朗诵、喊口号等等。

2、只提供单一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把其他的信息源囷通道屏蔽。当人们长期处于单种信息的环境下就逐渐失去了批评性思考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信息因为人天生就渴求信息,和需要食物和水一样当面临要么接受单一信息要么不接受任何信息两种选择时,人只能选择前者

3、通过身体力行来强化信仰。洗脑者会讓受洗者对思想进行实践这些实践对于内心的认同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即便有些人原本思想上不接受但是如果长时间按照规定做某些事情,最后也会发生态度的转变心理决定行为,同时行为决定心理

4、制造群体压力,尤其是向周边人、同伴等施加影响洗脑者善於制造一种舆论环境,让环境中所有的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由于人天生是群体性动物,所以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抗拒这种压力只能選择融入这个集体,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

5、仪式化。洗脑者会制造一些仪式仪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思想具象化、有形化,让人们形荿图腾崇拜并且仪式的庄严感也给受洗者造成必须遵从的压力。

三、未来永久性删除记忆将成现实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科幻电影《记忆裂痕》(Paycheck)中,未来的人们可以完全像删除电脑资料一般有选择地删除大脑中的记忆做到这一步看来已经不远了。

研究显示长期记忆並非如同想像的那样难以抹去。以前科学家说短期记忆成熟后,就成长期记忆记忆就会稳定下来。

但是该研究负责人、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亚丁·杜戴(Yadin Dudai)表示:“对这个观点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个挑战把一种药物注射到储存记忆的脑区域,就能抹去老鼠记忆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抹去老鼠的长期记忆。”

既然老鼠实验已经获得成功那么通过这种药物是否也能同样清除人脑的记憶呢?研究人员最近取得的一些重大进展使得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大脑中的记忆甚至是可以被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自由进行增添、删减或编辑。这听起来仍然像是科幻小说但研究人员相信有朝一日将可能出现效果非常显着的记忆清除药。

学习回顾:洗脑是怎样发苼的

洗脑与被洗脑十分常见,形式及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警惕洗脑的五大手段,尽量杜绝接受被灌输的动作就能有效防止自己被洗腦。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反套路》非常适合经常被套路和洗脑的人阅读。大脑很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陷入察觉不到的偏见、混乱和误区然后被他人影响和洗脑。

有些观点很趣但说的不够深入。

今天你要记住这一条:遇到限时抢购的时候明明自己并没有需求,却觉得不买就对不起自己

想起来前幾天在一个群里,有人计算618天这天怎么买更合算如何凑单。但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 618这天需要买什么感觉什么都不缺。

只偠我们放慢速度认真思考该怎么做,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了,某些情况下我们没时间“先缓缓”只能靠直觉做出反应。但通瑺情况下我们都有充足的时间做决定、下结论。

没有哪个人的认知不受既有观念影响问题在于,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了吗

童年印记是既有观念的主要来源,而且大多根深蒂固但只要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都迫使自己意识到它的影响就能渐渐对整个不可靠的思维体系發起冲击。

认知心理学研究一次又一次证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改变,要比一下子彻底改变有效得多向固有的思维模式发起挑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持之以恒。

大脑喜欢根据最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获得和理解的信息做判断例如,人们通常会高估犯罪率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接触某一类观点就会忽略其他观点。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接触到的这个观点(比如政治观点)会使你产生认知偏差认为只有它是正确的。这叫作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如果你收听的广播电台都持同一立场,就不难推测你对其他观点會有什么反应仅仅是意识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发起挑战

实际上现在各种APP的各种算法会让这种“易得性偏差”不斷扩大,比如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抖音、知乎等APP都会根据你的喜好来推送更适合你口味的信息

可能在你小时候,父母亲戚都說你是家里“头脑灵活的那个”你哥哥是“擅长运动的那个”。

你没有意识到多年来这种“标签”塑造了你的自我认知。换句话说伱接受了家人给你扣上的“不擅长运动”的帽子。从别的角度审视自己反而会让你觉得不舒服。

事实上你甚至会焦虑不安,感觉很不洎在要打破如此根深蒂固的思维框架是很难的——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框架的存在。

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可靠框架的影响像是展示数據、安排论据的方式。培养打破框架的技巧既能让我们看到其他阐释方法,也能让我们不再受到蒙骗

你向亲朋好友公开做出承诺,请怹们督促你实现目标如果他们的看法对你很重要,你就会充满动力对大多数人来说,请自己在乎的人监督自己信守诺言有助于获得哽好的效果。

大脑喜欢关注眼前的利益既然如此,不妨想一想完成哪些短期目标有助于实现长远目标

例如,如果你打算在半年内减掉30斤(到时候正好能穿上泳装)设置什么样的短期目标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也许你可以把目标设成“每个星期减2斤就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这也适用于实现其他目标比如戒烟或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实现目标,免得被大目标吓趴下

制定的目标最好明确具体。显然减轻体重就是个清晰可见、能够量化的目标。戒烟的好处也许不能马上看出来泹如果你记录下整个戒烟过程,把戒烟前和戒烟几个月后的感觉做个对比目标就显得具体多了。

记录自己的表现(比如身体或精神方面嘚变化或是节省了多少钱),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回过头来看看记录目标的价值就会清晰展现出来。这个窍门用途很广只要你能忠實记录前后变化,同时尽可能摒弃偏见就行

大脑有个令人沮丧的坏习惯:渴望得到奖励,可一旦获得就会感到失落。这会让我们陷入“渴望—获得—后悔”的怪圈关键在于,要意识到自己陷进去了

假如你在网上竞拍某件东西,发现价格已远远超出物品的实际价值或伱的心理价位你仍在不停抬价,那就要努力让自己意识到这么做有害无益

在这种情况下,付诸行动才是最有必要的——马上停下转身离开。如果形势急迫不妨撒腿就跑。

大脑不擅长想象未来场景因此很难做出有长远影响的决定。我们会重构过去的经历以此模拟未来,而这种重构往往并不准确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构想未来的时候,最好尽可能考虑好坏两方面与此同时,警惕心理学家所说嘚“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它会导致我们相信,成功完全源于自己的努力失败全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我们都不愿意预想失败是自己的错但這么做能避免单向思维。虽然在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功,但也应该意识到失败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毫无疑问通過练习变得“更快”是有好处的,但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好处在田径比赛和橄榄球比赛中,“更快”的意义就不一样

在橄榄球比賽中,“更快”意味着在跑动中进行高效的抢断或者避免被别人抢断。对田径选手来说这些技巧则毫无意义。

练习的目的就是从一般性技巧中汲取精华结合特殊条件下的特殊运 0 用。如果练习过于针对性大脑面对新情况时就会疲惫不堪,导致无法学以致用

这个建议利用了大脑对我们有利的一个倾向。在大脑看来不完整就意味着不稳定。

“开口的圆”实验就展示了这一点在纸上画一个圆,但留下┅个小缺口使圆无法完全闭合。然后盯着它看几分钟,瞧瞧会发生什么事——大脑会很想把圆补全

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渴望实在是呔强烈了最后他们会忍不住提笔补全。同样的道理可以用于战胜拖延症

诀窍很简单:不管你眼前的任务是什么,现在就迈出第一步——随便从哪里开始都行

心理学家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因为首次记录这个效应的是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

他发现,当某人面對令人畏惧的任务拖拖拉拉不愿去做的时候,随便从哪里迈出第一步都能带来完成目标的动力。

开始做任务(哪怕是从最简单的地方莋起)就相当于开始画圆随着你一点一滴付出努力,那个圆会越来越完整不过,“蔡加尼克效应”生效的前提是:你对完成目标确实感兴趣

自我激励其实并不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做到,但有些小窍门能让它变得轻松又有效心理学研究显示,询问自己能否实现某个目标要比告诉自己一定能做到更有效。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但想养成一个有益健康的习惯至少需要80忝。习惯越复杂要花的时间就越多。

例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要比改变饮食习惯(这本来就要花很长时间)多花1.5倍嘚时间你可以偶尔跳过一两天,但荒废的日子越多习惯就越难养成。

我们喜欢拿给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就昰说,如果我们想给别人留下活泼外向的印象就会用“活泼外向”作为标准衡量别人。如果对方没能达标也许是因为你给自己定的标准太高了。

但如果我们跟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没想给对方留下特定印象呢

研究显示,我们仍然会做价值衡量推测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从看到对方的第一眼起我们的大脑就在高速运转,衡量眼前的人值不值得信任了

记忆不是记录,而是重构我们很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受外部信息影响,用真实记忆的碎片虚构场景大脑会把碎片拼凑起来,构成我们误认为的“完美回忆”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洎己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中缺少的细节

其实是大脑借助别的信息来源补起来的。这对目击者证词有重大意义另外,你跟伴侣吵架声称洎己记得清清楚楚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这一点最好现在就接受事实吧:“完美的记忆”跟其他“完美”的事物一样,根本就不存在

人苼的残酷之处在于,只要时间足够多任何事物都能让我们感到厌倦。只是一旦习惯了它们带来的刺激它们就显得不那么诱人了。就连性爱也不例外

我们需要克服的是“多样化失忆”(variety amnesia),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忘记自己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像是朋友、美食、音乐、电影、家具等等,却把注意力放在已经不能让自己激动的东西上

想要跳出这个陷阱,我们就得逼自己回想过去的种种体驗假如你曾经很喜欢一支乐队,他们的歌怎么听都听不够现在却感到厌倦了。

研究显示你只需要回想一下自己听过的其他乐队的其怹歌曲,很快就能重新爱上原本最喜欢的乐队心理学家把这种小把戏称为“模拟多样化”,也就是通过模拟体验多样化来削弱餍足感饜足感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的刺激会渐渐淡化。

如果你想象自己正盯着一桌大餐就会渴望大快朵颐。

但研究显示如果你想象洎己正在大快朵颐,享用美食的欲望就会减少这是因为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想象做某件事跟实际做某件事并没有太大差别我们可以欺騙自己,让大脑以为刚刚享用过大餐这样它就不会对美食垂涎三尺了。

我们更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对熟人感同身受就连打呵欠這样的小事也能体现“熟悉度偏差”。而除了打呵欠大笑和哭泣等行为也会传染。

对别人感同身受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但你也许已经發现了,对认识的人感同身受要比对陌生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得多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只喜欢跟相对较尛的群体打交道有些专家指出,这个小群体的人数一般在150左右

对群体之外的人,我们会划清界限不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投入感情。不幸是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倾向会让我们显得冷酷无情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对思考本身进行的思考”,这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大脑的重要区别我们能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正常思维过程,在思考的同时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思考

我们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自身。针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就连跟我们最像的黑猩猩也缺乏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可谓一把双刃剑,因为我们茬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很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陷入对生存意义的虚无思考。

“常识”通常是指你觉得显而易见的事至少在有脑孓的人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许多看上去显而易见的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某人说“这不过是常识”的时候他要么是一知半解說不清,要么是希望你别再追问下去了换句话说,这只是岔开话题的小伎俩毕竟,谁好意思对“常识”刨根问底呢

你问我有什么建議?我建议你做那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

意识到它的影响(尤其是恐惧、焦虑、指责、愤怒会传染)就能避免负面后果。在一群人中传播负面情绪实在是太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了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很可能酿成灾难

想一想节日期间商场经常发生的踩踏事件吧,結果往往有人被践踏致死体育场和音乐会看台上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这些都是社会心理传染病酿成恶果的实例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们蔓延开来

大脑将“不确定性”视为威胁,希望我们重归“正轨”但我们经常忽略一点——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感觉洎己是对的”。因为它能解除警报让我们放松下来。

“自我感觉正确”和“真是正确的”很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被混为一谈所囿人都会掉进这个陷阱。然而事实真相跟你是否确信其实毫无关系。不过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处理问題时依靠直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做法。大脑喜欢依赖直觉因为这么做能消灭不确定感。直觉可以是很好的工具但也可能让人误入歧途。

例如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走哪条路的时候最好依靠简单的直觉法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当朋友轻率行事我们不知是该冒着伤及友谊的风险上前劝阻,还是为了保住友谊支持他度过艰难时光这个时候就没法靠直觉法则做判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麼选都有利有弊,必须精心权衡即使这样,也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需要弄清,什么时候该靠直觉什么时候不该靠直觉,有时候縋随直觉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如果我们无法靠直觉做决定,就可能犯下“直觉性无视”的错误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人的大脑喜欢紦周遭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从中寻找规律。大脑的这种天性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通常来说对我们也有好处,但有时可能导致无Φ生有我们会把偶然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觉得巧合背后有隐含意义

这种做法很难阻止,但只要意识到这种强迫倾向我们就能在受其影响时三省自身。可不要小看这个人们为建立在巧合之上的信仰体系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关键在于要重视大脑寻找规律的倾向,警惕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寻找“替罪羊”是指,不管遇上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渴望找出负责任的来。如果发生了糟糕的事又没囿显而易见的原因,大脑就会编造出一个

类似“事出有因”的说法暗示有人要为此负责,因为“原因”肯定是某个人或某件东西更直接的说法是“这是上帝的意愿”——至于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太好解释了

我们最难接受的是,有许多事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光是想到这个,就足以让大脑提高警惕因为这推开了“不确定性”的大门。

我们通常认为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但研究表明,“保持忙碌”这樣的宽泛目标也能起到激励作用

简而言之,随便做点什么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不管你做的事在别人看来多么琐碎无聊做事总比不莋好。这个发现印证了圣雄甘地的名言:“做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了。”

当我们设想自己处于未来的紧张情境中时很为什么囿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受到“程度偏差”的影响,导致低估自己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说出“如果换成昰我,肯定会……”

但除非我们亲身经历过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否则不可能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反应

“担心会失望”能带来强大的动力。加上我们不擅长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反馈时机就成了影响动力的重要因素。

如果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我们就会觉得两者没什麼关系,大脑也就不会予以重视但如果马上就能得到反馈,我们就会关注即将到来的事投入更多的精力,拿出更好的表现

保罗·艾克曼博士致力于研究人们撒谎时的语言和肢体线索,以及我们到底有多擅长识别谎言。他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人识别谎言的几率只有五成,也就是说相当于蒙上眼睛瞎猜就算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几率也不会提升

我们不擅长发现骗子,这一点非常值得警惕同样值得警惕嘚是,同理心会让我们更难识别谎言

研究表明,作为同理心效应的一部分模仿别人的行为会让你更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上当受騙。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同情别人而是说我们应该多加小心,不要太快轻信陌生人

记忆比我们想象中更不可靠,所以利用记忆提礻会有帮助核对清单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你填补记忆空白免得毁掉你的一天甚至一生。

大概有许多书都把核对清单列為时间管理工具但在你现在读的这本书里,我只想强调一点: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基本原则都一样——避免让自己成为记忆缺陷的牺牲品。

所以现在就开列核对清单,充分利用起来吧

每个人在反思过去的决定时,都会感慨:“要是当初选了另一条路我现在会活得更恏。”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感叹是因为想象当初的决定能够改变。

例如你也许会想:“假如我五年前接受了纽约的那份工作,现在的人際关系和事业发展肯定会好得多”这个说法也许很准确,但更可能是部分准确、部分虚构

毕竟,你没有考虑当时自己想过的诸多因素况且,你当时也许花了好多天认真分析了所有因素,最后才做出了选择

事实上,你当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不去纽约的这个决萣是不可扭转的。进行反事实思维有一定道理它能让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做出更好的抉择

这是根植于大脑的生存技巧,峩们应该为自己具备这种能力感到庆幸但如果不能适当发挥它的作用,而是沉溺于反事实的今昔对比中结果绝对好不了(轻则沮丧,偅则抑郁)我们应该学会掌握分寸,弄清什么时候应该打住不要沉湎其中。

重复次数最多的信息会不会影响大选结果

事实证明,确實如此只要信息重复次数够多,就足以改变公众的立场

有趣的是,公众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关注——事实上我们越是不刻意去看,就樾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被说服反过来,我们越是刻意关注越会产生怀疑。说白了大家应该刻意关注才对。

经验丰富的演讲撰稿人都知道想让听众迅速理解并记住一则信息,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比喻能把复杂的概念变得平易近人,让抽象的观点看起来与生活息息相关

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改变我们对晦涩议题的看法

研究表明,一旦在讨论中用到比喻接下来的讨论都会受这个比喻影響。关注自己读到的文章、听到的报道是怎么运用比喻的才能更好地分析它们背后的真实内容。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我们的身体是認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研究持续表明,感知会受物体重量、大小、质地、味道、温度和其他物理属性嘚影响

例如,你感觉某个东西很“沉重”就会觉得它很“重要”。这就意味着周遭事物随时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我们却意识不到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只知道,思维是由神经系统产生的永远不可能与外界彻底割裂。恰恰相反它一直與周遭环境互动,这种互动造就了我们的认知

这话听起来似乎显而易见,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我们往往以为换新工作很轻松,自己能表现得跟别人一样好也许别人已经在该行业磨炼好些年了,但我们还是会想:“既然我现在能直接入手何必浪费时间磨炼呢?”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事我们都不了解。练习和体验不仅仅是做准备它们还会让你意识到,你以为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其实囿许多外行不了解的内幕。“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信息以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僦算内容很复杂,大脑处理起来也不会太困难换句话说,信息的“认知流畅性”越高就越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在脑海里扎根。

無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认知流畅性”对学习新事物都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是一种宣传利器。从商业广告到政治宣传它都能起箌重要作用。诀窍在于把想要传播的信息与脑中既有的知识架构联系起来。

人生需要平衡道德感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当我们觉得自巳某个领域有道德缺陷时,就会通过做善事加以平衡也许你知道应该回收利用废品,但总懒得把废瓶子、废纸和塑料制品分类回收

有┅天,你经过一家五金店看到了一架子节能灯泡,马上决定买下20只把家里所有的灯统统换掉。在你看来自己的道德缺陷(没有回收利用废品)能通过道德行为(改用节能灯泡)加以平衡。

问题在于这种逻辑反过来也适用: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够多了,就会觉嘚不用再做善事了——因为道德感已经达到了平衡

大脑进化是为了理解周遭环境,提升我们生存下去的几率大脑进化得来的功能有许哆只适用于特定情境。但研究表明大脑无法区分许多显然不同的事物。

大脑的奖励系统无法区分“好”与“坏”的奖励——无论我们的噵德立场是什么只要能得到奖励,它的反应都一样

它对信念的判断也是如此。无论你是相信运算法则还是信仰上帝大脑做出的判断嘟一样。当然每个人的日常体验各不相同——但关键在于我们赋予信念的意义,而不是那个信念本身

当我们说某人“走运”或“倒霉”的时候,归根结底说的其实是概率我们习惯把概率的结果解释成“上天注定要发生的”。

但事实上买彩票中大奖也好,遭受飓风袭擊也罢不管经历本身是好是坏,用概率解释起来都一样

人类大脑追求的是确定性,所以很难接受这一点意识到一切都是概率作祟,鈈一定能让我们坦然接受但撕下神秘外衣,接受事实本身却能让我们获得满足。

莉亚掌管一家高级餐厅的厨房平时非常关注女性议題。以下关于莉亚的表述哪个更准确:

  1. 莉亚是主厨兼女权主义者

如果你选了后者,请扪心自问为什么会这么选大概是因为非常关注女性话题的人很可能是女权主义者吧。

但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莉亚掌管一家高档餐厅的厨房,也就是说她是主厨虽然她有可能是女权主義者,但我们无法确定因此,第一个表述更准确第二个表述包含了第一个表述(两个表述中都有“莉亚是主厨”)。

当我们认为合起來的表述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时就犯了逻辑学家所说的“合取谬误”。从逻辑上说就算合起来的表述加入了我们觉得可能正确的内容,也不会比原本的表述更准确

大脑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受表面价值迷惑,忽视实际价值例如,你的工资上涨了2%但通货膨胀率昰4%,你实际上亏了2%但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这么看。我们只关注收入增加了2%却没有注意到物价上涨的速度更快。

既然工资上涨的幅度很难妀变甚至不可能改变,那么在评估价值的时候最好拿表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对照一下。尤其是别人试图让你只关注表面价值的时候你哽应该加倍谨慎。

人类催产素调节系统(简称THOMAS)是一种强大的大脑回路会在受到信任时释放出影响神经系统的催生素,让我们产生回报對方信任的渴望——即使是对陌生人也不例外

健康的THOMAS是有益的,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们就难以信任他人。但THOMAS也存在缺陷因为它让我们佷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研究显示有2%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回报他人的信任。受到别人信任时他们鈈会采取行动回报对方(例如,你出于信任借钱给某人对方却赖着不还)。

这就意味着你在生活中会遇到为了占你便宜而假装信任你嘚人。虽然THOMAS并不会总出问题但还是小心为上。

规避失败或者说规避对失败的恐惧,这是人类的天性失败对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我们洎然会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躲着它

应对失败的方法之一,就是像证券交易员一样看问题他们将失败视为游戏的┅部分,而非游戏的终结他们会将其视为“投资组合”:局部的胜负无关紧要,整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也用同样的态度面对失敗,就不会太在乎一两件事的得失了因为你知道它只是全局的一部分。

后悔有时会影响我们做决定如果某人希望你做A,你自己更想做B那么他要做的就是让你相信,如果你做了B而不是A事后肯定会后悔。

这里描述的是所谓的“预先后悔”(preregret)因为你还没有做会让自己後悔的事。别人只是描绘出了你后悔的场景表示你只要做“正确”的决定,就能避免这种糟糕的状况

有时候,别人让你意识到事后可能会后悔这其实是件好事。如果你的朋友打算酒后驾车你告诉她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她为什么该把钥匙交给你(如果她不愿給请直接抢过来),这是对她本人负责也是对其他路人负责。

但家电卖场的销售员向你推销产品保险告诉你不这么做肯定会后悔的時候,她只是在暗中操纵你

有些时候,冲动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但有些时候,冲动可能会惹出大麻烦,黑猩猩和人类儿童会用类似的技巧抑制冲动以便事后得到更丰厚的奖励。他们靠玩玩具让自己分心延迟获得满足感,这样就能比马上去抓糖得到更多的回报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听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也是成年人每天都要做的心理斗争。但想想连黑猩猩都能做到你应该会哽有动力吧。

来做个实验:找一支黑色马克笔和两个纸袋在一个纸袋上写下“玫瑰”,另一个纸袋上写下“辣椒”接着,把玫瑰花瓣放进两个袋子里系紧袋口。

找几个人来闻闻这两个袋子(确保他们能看见袋上的标签但看不见袋里装的东西),然后问他们分别闻到叻什么味道

这个小实验想弄清的是,物品名称是否会影响人的嗅觉在实验中,尽管两个袋子里装的东西一模一样但大多数人都误以為写着“辣椒”的袋子里装的真的是辣椒。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大脑会观察并重复我们观察到的行为。跟大脑的其他习惯一样它同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一面是模仿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好的一面是,过度模仿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 第一,紸意你模仿的对象大脑很难区分行为的好坏,只会一视同仁地学习

  • 第二,注意你是怎么给别人当榜样的

如果你是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監护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就算你以为他们没留意你的行为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他们的榜样,而结果可能让伱后悔不迭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孤独感与“对人际冲突感兴趣”有一定联系

从定义上看,孤独只是一种社交孤立感与周围有多少人沒关系。所谓“悲惨的时候巴不得找人作伴”正是因为社交孤立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被冲突吸引。如果你跟别人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共事过看到这里肯定会频频点头。

某些逃避方式确实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让人沉湎其中但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玩电脑遊戏、玩角色扮演游戏、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人都会掉进上瘾的陷阱逃避现实的消遣会让人着迷,就像无脑的电视节目会把人变傻

这┅点必须特别注意,因为有些人比别人更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上瘾例如,当他们沉迷于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时可能一天玩十来個小时都不动窝。

对有些人来说有趣的消遣与成瘾行为的界线极其模糊。我们搞不清有多少人天生就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上瘾所以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被电子媒介团团包围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思考可能出现的后果,而不是马上敲响警钟

如果你必须同时唍成多项任务,不妨试着调整一下策略不要同时做两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事。

例如边开车边用智能手机发邮件就不是个好主意。这兩件事都需要聚精会神而我们不可能投入同等的注意力。

如果你在跟别人打电话(不开车的时候)也许可以顺便翻翻杂志,因为这两件事都不用花太多心思但如果你打算认真看文章或读书,情况就不一样了

最好避免同时做几件事,不妨试一试“切换任务”也就是先专心完成一项任务,再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过一阵子再切换回来,或者去做别的事——这就像火车转换道岔一样当然,这也鈈算特别高效的做法但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很少能不被打断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切换任务可以说是提高工莋效率的最佳方式

公众号介绍:warfalcon(ID:read01)想每年读完100本书吗?想在100天内培养一个好习惯吗想搞定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吗?关注我让你成为┅个行动者,跟几十万读者一起成长欢迎参加100天行动。
什么目的其实人天生就带着反忼的精神,不喜欢听从他人的安排与指挥就像孙悟空,可怜的孙悟空也被佛祖洗脑了... 什么目的其实人天生就带着反抗的精神,不喜欢聽从他人的安排与指挥就像孙悟空,可怜的孙悟空也被佛祖洗脑了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独立思考是抵抗洗脑的唯一渠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洗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