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多久能康复会伴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脊髓炎会引起哪些障碍
更新时间:
  急性脊髓炎对身体的伤害我们都是了解的,但是您了解吗,急性脊髓炎也是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病变,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给我们的基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让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关于急性脊髓炎会引起哪些障碍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运动障碍:  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早期阶段。倘病变重,范围广或合并有等并发症者,脊髓休克阶段可能延长,有的可长期表现为弛缓性,或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痉挛性屈曲性肢体瘫痪,此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稍有刺激,双下肢屈曲痉挛,伴出汗、竖毛反应和大小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脊髓总体反射。以上情况常提示预后较差,一些患者可终生瘫痪致残。  二、:  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和躯干的各类感觉均有障碍,重者完全消失。  三、植物神经障碍:  脊髓休克期,排尿功能丧失,,尿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之充盈性。如病变继续好转,可逐步恢复随意排尿能力。此外,脊髓休克期尚有大结、损害平面以下躯体无汗或少汗、、苍白、发凉、立毛肌不能收缩;休克期过后,皮肤出汗及皮肤温度均可改善。  急性脊髓炎所引起的障碍方面的介绍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如果仔细阅读了上面的文章的话,对这种疾病的伤害我们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积极的预防,不要让这种疾病侵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权威医生审编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急性脊髓炎医院推荐
1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3条患者评价
1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急性脊髓炎药品
本品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参考价格:¥12.8
活血化瘀,健脾消积.本品用于胃癌、肝癌能增强放疗、化疗的...
参考价格:¥298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从发病初期开始算吗_百度宝宝知道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对策
作者:周跃
【关键词】& 颈椎微创
&&&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重庆400037)
  外科内窥镜时代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的电视辅助下内窥镜技术,关节镜技术、腹腔镜技术、胸腔镜以及椎间盘镜等微创技术逐渐展露其优越性,并且已在部分疾病上取代了开放技术。然而因为微创脊柱外科对术者要求较高,要熟练掌握微创技术需要艰苦的训练以及漫长的过程,并且手术存在着一些并发症,使得人们对其的热情有所减弱。现就微创脊柱外科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对策作一综述,希望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脊柱微创技术。
  1颈椎微创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
  11前路颈椎椎间孔切开术
  前路颈椎椎间孔切开术的优点是可保留颈椎间盘从而保留其运动功能,并且可予门诊手术。该手术在治疗颈椎单侧根性症状效果明显,但这种方法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在处理椎体钩椎关节时损伤椎动脉。Jho认为C6、7椎间隙、钩椎关节外侧以及横突孔是最易导致椎动脉损伤的部位。C6、7椎间隙位于C7横突及颈长肌之间,为避免发生椎动脉损伤,Jho建议在C6水平切断颈长肌,肌肉残断便会回缩向C7横突,因而可暴露在颈长肌下的椎动脉;在钩椎关节部位,为避免椎动脉损伤,在使用磨钻时不应进入横突孔,可在钩椎关节处打磨时保留一薄层骨皮质,然后以刮匙刮除骨质。当使用磨钻时出现大量静脉出血则表示已进入椎间孔并间接损伤了椎动脉周围的静脉丛。
  椎动脉损伤后可以用明胶海绵或骨腊在局部填塞止血,并在术后通过血管造影来评估是否可以切开修复或者是否有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有些人认为可以直接暴露椎动脉管而不是单单暴露易出血的局部,使用较长的片状拉钩将椎动脉牵开可避免其发生医源性损伤。另外,还可以通过仔细解剖钩椎关节周围的结构以减少因损伤椎动脉旁静脉丛而导致的出血。手术时易损伤颈长肌浅面走行的交感神经干,可发生Horner综合征。
  手术并发症还与病人适应证的选择有关。颈胸交界以及先前融合的相邻节段等在部分去除钩椎关节后,致使颈椎不稳,将导致更加严重的颈痛。同时,在存在单侧神经根症状的患者在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便会因颈椎不稳而出现对侧根性症状。因而,单纯行神经根减压并不能很好地缓解这些患者颈痛的症状,还需要进行椎间融合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12后路颈椎微创手术
  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在传统的颈椎后路显微镜下“钥匙孔”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手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术中用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行颈椎后路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这种劈开棘突旁肌肉的入路保持了椎旁肌以及脊柱周围韧带的完整性,可有效地减少术后疼痛及椎旁肌肉痉挛。
  在此类手术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硬脊膜损伤,大多数报道硬脊膜损伤的发生率均在首位,一旦发生,可予明胶海绵压迫以及常规腰椎引流即可。手术致硬脑膜损伤的风险可随着操作熟练程度而降低,经过适当的处理,将无任何临床后遗症。患者手术时采取坐位,可极大地减少硬膜外静脉丛的充血,因此大大减少手术出血。在对一系列分别采取卧位开放、卧位内窥镜下以及坐位内窥镜下施行颈椎手术患者比较中发现,坐位内窥镜下术式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止痛药用量。另外,这种体位可使血液不在内窥镜套筒内存留,可获得较好的手术视野。然而这种体位存在空气栓塞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见较多相关报道。
  在术中因手术入路以及器械等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颈后部筋膜非常厚,因而为防止在扩张管道置入之前颈部呈过伸位,必须在直视下切开。术中定位时使用的克氏针及扩张管可因操作失误直接刺入椎板间隙导致神经根或脊髓损伤;另外,克氏针及扩张管的侧方移位亦能损伤到神经根及椎动脉。而且在放置扩张管时不慎滑出小关节面时会引起静脉大量出血,因此,其过程必须在透视下进行。对待出血可以用明胶海绵或双极电凝来止血。克氏针将在第1个扩张管放置以后取出,其后就可以安全的将扩张管逐个放置在椎板间隙。
  2胸椎微创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
  21现代胸腔镜技术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该技术不断发展,已逐步完成肺叶切除、胸腺切除、心包以及胸膜疾病的治疗等。目前胸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椎体病变活检。脓肿引流及脊柱病灶清除。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髓核切除。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以及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的松解固定等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同。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的并发症是相似的,但其发生率不同。与开胸手术相比,如胸背部疼痛、肋间神经痛、肺功能障碍、肩胛功能障碍等的发生率在胸腔镜手术中都有所降低,这些并发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患者体位、手术入路、器械操作等。
  211体位相关并发症
  患者在行胸腔镜手术时采取侧卧位,因此,在胸部及腋窝下放置适当的充填物可有效地避免腋窝处臂丛神经损伤。同时需避免因牵拉手术侧手臂而导致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另一个注意的部位在下肢腓骨头处,需有足够的充填物以防止发生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严重椎管狭窄的患者,当打开肋间隙时因脊柱过度弯曲易导致脊髓损伤。
  212胸腔镜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
  对于高位胸椎疾病,腔镜手术第1个内窥镜入路选择第4或第5肋间隙,在中段及低位胸椎病变则选择第7或第8肋间隙。第1个通道是手术中唯一在非直视下导入的,因此易导致肺实质以及胸内血管等组织损伤,胸膜粘连患者在导入内窥镜时易导致肺损伤以及术后气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在手术切口处伸入手指至胸膜腔剥离胸膜粘连部分,以保障管道的顺利插入。在放置套管时可能损伤肋间动静脉及肋间神经。肋间神经损伤将会导致术后严重的肋间疼通及感觉迟钝,因此在放置工作管道时需紧贴肋骨上缘。术中需单肺通气,在肺萎陷后,膈肌将会上抬,因此在放置位置较低的腔镜时就有损伤膈下脏器的可能。在放置器械时因不慎损伤胸内血管偶尔也会发生。因此要求除首个套筒以外,其余所有操作管道均在腔镜直视下放置及取出。
  213器械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
  因为在操作中缺乏触觉反馈以及深部操作较为困难,腔镜器械以及工作管道等在胸腔内操作时易导致肺实质以及胸内肺、血管等组织损伤,如果术者缺乏处理相关情况的训练,会导致如大量出血以及术后气胸等非常严重的后果。及时发现术中组织损伤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需在专业胸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修复。在操作中胸腔镜器械会有器械断裂可能,一旦发生,断裂部分将很难取出。
  为避免在操作中损伤胸腔内结构,所有在胸腔内的操作,尤其在打开及关闭扇形套管时,均需在内窥镜全程监视下进行。扇形套管不能处于半开放状态,因为其打开的扇形套管在移动以及开合的同时会剪切损伤肺组织。当患者吸入高浓度氧而肺部破损致胸腔氧气密度增高,当胸腔内使用单极电凝时亦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最终,像开胸手术一样,胸部微创外科手术同样会发生术后感染。手术中的污染,尤其是镜头以及光源消毒不彻底等均会导致感染,因次对手术器械的消毒至关重要。
  22胸腔镜下胸椎间盘切除术
  胸腔镜操作系统的改进使得可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其并发症发生率根据节段不同变化很大,但是并发症的类型和开放式胸部手术相似。文献报道,腔镜手术引起的肋骨和脊柱源性神经痛、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胸痛等发生率远低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由于瘢痕形成和解剖关系的错乱,胸椎间盘突出的二次手术可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4例患者进行的15次胸腔镜手术中,突出的椎间盘被完整摘除,并发症包括3例肺不张,2例肋间神经痛,1例螺钉松动需取出,1例椎间盘残留需2次手术取出,1例脑脊液漏。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代偿性多汗综合征(CHS)、Honer综合征、肋间神经痛、气胸、气味性多汗及血管损伤等。CHS导致了非神经支配区的多汗,包括胸部、背部、腹部及腿部。胸部交感神经切除引起的CHS发生率在40%~73%之间,但是只有5%~10%的患者将导致严重的CHS或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内其症状通常会得到减轻或改善。
  患者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疾病包括广泛的胸膜粘连、先前已行开胸手术导致广泛的瘢痕粘连以及严重的脊柱侧突等需要由腔镜手术转变为开放手术。当无法止血时可以用长的海绵棒由胸腔镜手术入口填塞止血直到开胸为止,因此在行胸腔镜手术时需随时转为开胸手术。虽然如此,由胸腔镜手术改为开放手术并不能认为是一种并发症,而是一种更加安全的选择。
  2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主要治疗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亦可治疗脊柱转移性病灶和骨髓瘤引起的脊柱骨折。文献报道的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低于10%,包括疼痛、神经根受压、脊髓受压、感染、肋骨骨折、临近椎体的压缩和静脉栓塞以及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等。Francois报道1名52岁男性在行T11椎体成形术后出现肺血管处较大骨水泥栓塞,最终通过开胸手术成功地由右肺动脉取出。另外无临床并发症的骨水泥漏亦较常见。Yeom等应用CT对行椎体成形术患者检查发现有985例患者会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93%渗漏至椎体内静脉,86%渗漏至椎体节段静脉,只有7%的患者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并且能通过X线片检查到。因转移性病灶或骨髓瘤接受椎体成形手术者,其骨水泥漏引起的神经根症状或脊髓压迫的发生率少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文献报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接受治疗后骨水泥漏引起的神经根病或脊髓压迫的发生率分别是4%和低于05%。为减少骨水泥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可通过部分填充椎体(椎体体积的30%)以减少临床并发症,减少疼痛,适当加固骨折椎体的稳定。Liebschner认为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只需恢复15%的体积到损伤前硬度水平即可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Kallmes根据骨水泥充填剂量是否多于3 ml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发现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及预后之间差异不明显,并且过多充填骨水泥并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只能引起骨水泥渗漏机会增多。在注射骨水泥时患者往往会发生心血管系统改变如血压下降等。Aebil在对羊进行椎体骨水泥充填时发现在充填过程中因椎体内压力增高造成平均动脉血压变化以及肺部脂肪栓塞发生机率增加,而通过在对侧椎弓根钻孔减压可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然而,Tomita在研究中发现在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充填骨水泥时椎体内压力并无明显增高。两者之间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为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前、术中需准确定位穿刺部位,充填时需先行椎体造影以防止骨水泥外漏,术前应作造影剂过敏试验。在配制骨水泥时不应过稠,以保证注射时压力不会太大,在整个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均应在X线透视下进行,一经发现骨水泥渗漏,及时处理。
  3腰椎微创手术并发症及其对策
  31腹腔镜下脊柱手术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DuBois等在法国施行的首例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带来了腹腔镜技术革命性的发展。仅仅在3 a内,90%以上的胆囊切除术是经腹腔镜下完成的。目前腹腔镜下的手术主要是椎间盘的切除及椎间融合。
  311腹腔镜下脊柱手术体位并发症
  腹腔镜下脊柱手术分为经腹膜及腹膜后入路2种术式,两者分别采取平卧头低脚高位及侧卧位,前者还需建立气腹。在腹腔镜手术腹部充气并调整体位至头低脚高位时会导致通气困难。与胸腔镜手术一样,在经皮穿刺建立气腹时有损伤内脏可能。为避免这一并发症出现,在穿刺充气针注入CO2时需把脐部提起。与胸腔镜手术一样,除了首个腔镜以外所有腔镜均需在腔镜观察下放置。
  312腹腔镜下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ALIF可有效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并发症包括腹外疝、腹部脏器损伤、大血管的损伤、动静脉的栓塞、逆行射精以及器械的断裂、移位等。因骶前静脉出血,大血管的牵引困难或者难以向腹腔注入气体成为气腹等均可导致手术转变为开放式,但这种转变不能认为是并发症,而只是一种更安全的方式。
  在行下位腰椎融合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在操作中损伤了位于下腰椎前方的支配下腹部的神经丛所致。Regan在215例腹腔镜下的BAK融合手术中报道了51%的发病率。在美国FDA评价LTCAGE在腹腔镜下植入椎间融合的评价报告中,报道了162%的男性病人并发逆行射精。Kleeman等通过手术前的CT和MRI及手术中所见,将腹主动脉及髂静脉与L4、5椎间盘的解剖位置分为3型:A型为分叉点低于L4、5(18%),B型为高于L4、5(37%),C型为在动脉与静脉之间(37%)。射精紊乱主要发生在术中曾行左侧的动静脉暴露病人。对于2节段的融合,A型逆行射精占了63%,而B、C型为0%。因此在A型病人中应采用在主动脉及静脉之间的暴露方法。使用超声刀或对软组织轻柔分离和避免使用电凝椎间盘周围组织也可以减少这一并发症。
  对开放术式和腹腔镜协助ALIF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的研究表明,对于有经验的医师,开放式和通过腹腔镜协助的ALIF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另有研究比较了术中主要并发症在行开放式和腹腔镜协助ALIF式中的发生率,表明其器械移位、大血管损伤、肺栓塞在开放组的发生率分别是10%、07%、03%,而在经腹腔镜协助组的发生率均为0%。
  其他的并发症如因体位不当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医源性椎管内神经损伤、腹膜粘连,输尿管损伤、套管针孔疝、肠梗阻、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感染等均有报道。
  32木瓜蛋白酶髓核溶解术
  木瓜蛋白酶髓核溶解术(Chymopapain Therapy)是指早期应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入椎间盘的髓核,使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从而溶解髓核,降低椎间盘内压,达到解除其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有盘内和盘外注射。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椎间感染、继发性腰椎管狭窄腰背痛,尿潴留以及肠麻痹等。只有不足1%患者在使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时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而危及生命。也因为这一并发症,限制了广泛应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治疗椎间盘疾病。因此,可在术前行血IgE检测,给予H1、H2拮抗剂和激素,其有效率达99%。术中采用局部麻醉,保持病人清醒,术中监测血压、心率。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处理。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神经根的损伤和化学性脑炎,这与操作技术和病人意识清醒与否有关,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发生神经损伤率较在全麻下操作低。椎间感染的问题仍然强调无菌观念和早发现早治疗。由于纤维环溶解,椎间隙高度下降,可导致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因此应谨慎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时亦有报道行化学溶核术治疗患者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两者有无相关性尚无定论。术后出现腰背痛、尿潴留和肠麻痹可用纤维环外注射布比卡因和对症处理。
  33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1997年,MED系统首次面世,它使得脊柱外科医生能通过最小创伤入路,在椎间盘镜下为腰神经根有效减压。这一系统最大优点在于能够直视神经根及椎间盘病变,亦可进行骨性减压。临床应用该项技术后有着很低的并发症,最多见的为硬脊膜撕裂及神经根损伤,但其发生率将随术者熟练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最早接受MED治疗的100个病例中,只有3名患者发生硬脊膜撕裂且均在术中予以修复。
  34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关并发症
  腰椎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已被临床证实在腰椎骨折、椎体滑脱以及椎管狭窄广泛减压等方面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常规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需做广泛的组织剥离,由中线向两侧显露至关节突外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Mathews等率先在C臂机X线透视下实施了经皮穿刺腰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此技术有明显的创新性,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对腰背肌肉损伤小等优势。随着脊柱内窥镜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已由先前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逐渐发展到椎间盘镜辅助、X线三维导航监视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如目前逐渐被应用的XTUBE,SEXTANT以及BTWIN等系统均是应用该项技术,Tae等将应用XTUBE技术对羊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与行开放手术组对比研究,认为其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但其组织损伤程度远小于开放手术。因该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本质上是相同的,其并发症亦包括硬脊膜损伤、出血、神经损伤、术后短暂性麻痹,内固定位置偏移、断裂,术后椎体再次滑脱以及假关节形成等,因该类手术正处于发展初期,且目前仅能行相邻节段椎体固定与融合,相关报道较少,但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算机模拟导航系统的完善,微创下脊柱内固定将朝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置钉准确等方面发展。
  微创脊柱外科的范围逐渐扩大,这些技术必须在完全了解脊柱解剖、拥有正确的临床指导,对潜在并发症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安全地进行,对于其潜在并发症的正确评价以及认识,将会大大增进这一新的创新性技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简介:周跃,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脊柱微创外科。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亲孩子、嚼碎食物喂孩子?小心“吻”出来的疾病!
面对萌萌哒的宝宝,大人们真的很难有“抵抗力”,每次看到小宝宝都忍不住逗一逗,亲一亲;家里老人觉得孩子嚼食物费力,喜欢把饭菜嚼烂喂孩子吃。看起来似乎很正常,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宝宝因“亲吻”而感染了病毒的新闻并不少见。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发热、咽痛的孩子,医生经常会诊断为咽炎或者扁桃体炎,然而,有一种疾病需要鉴别,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俗称接吻病。这种疾病也会发热、咽痛,当然还有其他的症状,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传单」是什么?
传单,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又称为“接吻病”,是由EB病毒感染的,以发热,咽炎及淋巴结肿大三联征为特征。唾液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常常累计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
EB病毒是一种是广泛传播的疱疹病毒,EB 病毒如果传染给婴幼儿,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会长期潜伏在体内。
「传单」是怎样传播的?
▍1、唾液传播
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说:接吻,共用餐具,共用杯子,咳嗽、打喷嚏也可以传播。EB病毒可寄存于唾液的上皮细胞中,EB病毒可以在唾液中长时间持续高水平排出,起病后口腔持续排出病毒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一旦感染,EB病毒可在口咽部间断排出数十年。
▍2、母乳喂养
已从健康哺乳母亲的乳汁中分离出EBV。然而,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在EBV血清反应阳性方面无差异,这提示母乳喂养不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性传播
从宫颈上皮细胞和男性精液中也分离出EBV,这提示也可能发生性传播。
感染了「传单」会有什么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特征包括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乏力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00多例患者,发现所有患者都出现淋巴结肿大,98%出现发热,85%出现咽炎。疲劳是青少年以及年轻人的常见症状,而其他表现较少见,包括颚瘀点、眶周或眼睑水肿,以及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常见恶心、呕吐和厌食。脾肿大的发生率高达50%,但黄疸和肝肿大不常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淋巴结受累通常对称分布,更常累及颈后。淋巴结肿大在第1周达峰值,然后在2-3周内逐渐消退。
咽痛常伴随着咽部炎症和扁桃体渗出液,渗出液可呈白色、灰绿色甚至为坏死性。这一现象也可见于链球菌咽炎患者。
脾肿大和脾破裂:脾肿大见于50%-60%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脾破裂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脾破裂的患者中,半数以上为自发性。通常在出现症状后约14日发生,但时间范围可4日到长达8周。在某些病例中,脾破裂可能为主诉症状。
皮疹:偶尔可见泛发性斑丘疹、荨麻疹或瘀点状皮疹。斑丘疹几乎总是发生在给予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治疗后。发生皮疹的机制尚不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期间发生的药物相关皮疹似乎并不预示真正的药物过敏,因为之后患者可以耐受氨苄西林,且无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综合征 :神经系统综合征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面神经及其他脑神经麻痹、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横贯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和脑脊髓炎。这些表现往往在初始症状发作后2-4周或以后出现。
其他: EB病毒几乎可感染任何器官系统,可伴有多种不同的疾病表现,例如肝炎或胆汁淤积、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胰腺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肌炎、急性肾衰竭、肾小球肾炎。
罕见并发症包括扁桃体周围脓肿或继发于软腭和扁桃体水肿的气道阻塞。
实验室检查结果会有什么异常?
▍1、血液系统异常
淋巴细胞增多,绝对计数大4500/μL或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大于50%。
外周血涂片也可识别明显的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超过淋巴细胞总数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三个异型淋巴细胞。
罕见的血液系统表现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部分上述并发症源于EB病毒诱导产生了抗红细胞、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的抗体。
▍2、肝功能
氨基转移酶升高见于绝大多数患者,但是呈自限性。
▍3、嗜异性抗体
嗜异性抗体会使绵羊红细胞、马红细胞以及牛和山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在青少年和成人中,嗜异性抗体在恰当的临床情况下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但是在婴幼儿以及小年龄段儿童可出现症状而不产生嗜异性抗体。
▍4、EBV特异性抗体
EBV衣壳抗原(VCA)的IgM和IgG抗体通常在起病时即会出现。IgM水平大约3个月后开始降低;因此它是急性感染的良好标志物。IgG VCA抗体终生持续存在,是EB病毒感染的标志物。然而VCA IgM在婴幼儿中的阳性率较低,而且VCA抗体的滴度峰值也较低。
EBV核抗原(EBNA)的IgG抗体,在出现症状后6-12周出现并持续终生;其出现在病程早期可有效排除急性EBV感染。
早期抗原(EA)的IgG抗体在临床起病时出现。EA IgG有两个亚类:抗-D和抗-R。存在抗-D抗体符合近期感染,因为康复后抗体效价会消失,但是未出现该抗体并不能排除急性感染,尤其在婴幼儿中较少出现早期抗原的抗体。抗-R抗体只是偶尔出现。
▍5、血清IgA 抗体
在一项针对15例原发性EBV病毒感染患者的研究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抗早期裂解抗原的血清IgA抗体。而且,急性起病后1个月IgA抗体水平快速下降,而IgM抗体持续产生。血清IgA抗体在诊断IM方面的作用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6、检测EB病毒
通过对血或血浆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可完成对EBV DNA定量。一项针对急性EBV感染的大学生的研究中,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EBV载量相关。然而,并不推荐对疑似EBV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进行EBV病毒载量定量评估,因为这种方法不会提供治疗指导。
「传单」如何诊断?
青少年或年轻人主诉咽痛、发热和不适,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时,应怀疑为EBV诱发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腭部瘀斑、脾肿大及颈后淋巴结肿大高度提示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支持EBV感染的证据有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增加且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有时需要检查EBV特异性抗体,存在VCA IgM抗体且无EBNA IgG抗体时诊断最为明确。
「传单」如何治疗?
▍1、对症治疗
主要治疗为支持治疗。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来治疗发热、咽部不适和不适感。提供足够的液体和营养也很重要。
▍2、糖皮质激素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直存在争议。不推荐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常规治疗,因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是自限性疾病,而且该病毒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因果关联,从理论上会担心病毒感染临床疾病期间的免疫抑制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对于即将发生气道梗阻的患者,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并与耳鼻喉科医生进行紧急会诊。对于发生严重、来势汹汹的致命性感染(如暴发性肝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如严重溶血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也应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
▍3、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通过抑制EBV DNA聚合酶而抑制EBV裂解感染,但对潜伏性感染无效,且不能治愈感染。研究发现应用阿昔洛韦的静脉用和口服制剂作为急性EBV感染的特异性治疗,能短期抑制口腔排出病毒,但未发现有显著的临床获益。
▍4、避免脾破裂
在疾病早期,所有运动员都应避免进行体育运动。随着疾病的恢复,自发或外伤性脾破裂最有可能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21日内发生。第4周后发生脾破裂的情况较为罕见。
「传单」的预后如何?
绝大多数患者均能顺利恢复,并产生持久免疫力来控制潜伏的病毒。大多数急性症状在1-2周内缓解,但疲劳和功能状态差可持续数月。
有没有预防EB病毒感染的疫苗?
目前尚无预防EBV感染的市售疫苗。
常见的病原体无处不在,很多大人都是隐性的感染者,小孩子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更容易被感染。不过,大家也无需谈吻色变,我们有很多种行为表达自己对宝宝的喜爱,比如抱一抱、蹭蹭额头、和宝宝一起游戏等等。但嚼碎食物喂孩子这类行为就不要再出现了,大人口腔中致病菌众多,以免经口传染给孩子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脊髓炎并发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