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二战美国航空母舰的车质量性能很一般,一些国人怎么就买

在美国车价低,收入高,为什么他们却开着普通的车?
在美国车价低,收入高,为什么他们却开着普通的车?
在中国人们的心目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富有的国家,很多人都住着郊区的别墅,家里有好几台汽车,随随便便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台高级车,甚至豪华车。然而去过美国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大街上豪车并不多,他们开的汽车都是那么普普通通的品牌,价位甚至还挺低,还有很多有年头的老车还在开,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车价低、收入高,却开着普通的车呢?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平均的年收入基本能达到人民币30-40万人民币,而在国内能达到这样的数值的城市或许只有一线城市了,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美国人的年收入基本是国人的四、五倍。美国在非常早的年代就已经普及了汽车,虽然当今美国的汽车总数没法跟中国相比,但是美国的汽车的平均数量是最多的,因为美国的家庭基本上拥有2-3台车,几乎人手一台。为什么收入高,却不买豪车呢?看看这4条原因!1、折旧率在美国普通的家庭,很看中资产的保值率,如果花10万买一台豪车,那么第一年就折旧30%-40%,然而买一台普通的汽车,折旧率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这样的钱还是花的不值。2、修车费用高首先豪华品牌汽车在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成本高,修车的费用也比较贵,买车容易,修车难。而且修车是占用很多时间的,美国人所以就偏爱质量稳定的产品,而且在美国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修车的手工费也比较昂贵。3、美国人的花销有比车更重要的在美国人眼里,可能还有更多的钱需要花费在其他方面,比如旅行,比如度假,比如健康。这些钱的开支占比超过一半以上。所以他们并不愿意把钱都投入在一个汽车身上。美国人的消费比较广泛,甚至丰富,这也许就是跟国内的差距吧。4、车并不是炫耀和面子的资本美国的汽车发展在上世纪已经流行,美国人对于汽车的概念,跟国人有着千差万别的态度,汽车就是一台代步工具,是一辆交通使用工具。不像国人觉得好车、豪车就是有面子,汽车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而在美国只要一台车能够满足他们的出行,给他们带来便利,就已经足够了。最终总结在美国重要的还是消费观念和消费丰富项目与国内不同,汽车可能在美国人眼里并不会占多少比重,所以他们喜欢选一些质量可靠,舒适,觉得性价比高的普通汽车,而不是豪华车。所以总会觉得他们收入高,而却买普通车的原因吧!
购车完全指南
汽车黑科技
*手机号码:
*所在城市:
接收最新降价提醒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手机号码:
*订阅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
||||||||||||||||
更多选车参考:外媒盘点:美国人不再购买大众汽车5个的理由
腾讯汽车讯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BusinessInsider网站报道,集团在美国的业绩正在螺旋下落。在2016上半年,大众品牌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5%,而2015年也并不非大众品牌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一年。而在今年七月份,大众品牌汽车销量下滑了8.1%。即使大众品牌汽车上半年在全球的销售数量达到了290万辆,但只有14.9万辆是来自美国的贡献。大众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其销量正在全球范围保持增长,但它在美国这个最重要市场遇到了棘手的不利局面。以下是美国人不再购买大众汽车5个的理由。1.丑闻自去年9月,因为在排放标准上作假,大众集团就陷入了灾难性的丑闻之中,它的品牌形象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受到了损害。大众承认在全球销售的超过1100万辆柴油车上安装了作弊软件以通过政府的排放测试。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公司将需要通过回购、终止租约、或者召回修改等形式来对待自2009年起在美国销售的超过50万辆汽车。同时,大众也同意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出的超过100亿美元的补偿方案。尽管惩罚非常严重,但这件丑闻对大众的品牌效应却更具毁灭性。原本是美国最大柴油科技提供商的大众,伤害了原本对其最为忠诚的消费人群;而如今,甚至非柴油汽车的消费者也因怀疑其信用问题而转而购买其他品牌。2.可靠性受到怀疑在过去十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里,大众汽车一直在运力系统可靠性方面受到困扰。根据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这些产品包括了大排量、4缸和5缸引擎的(、、)
、(、、)
和其他车型。尽管大众品牌汽车的质量在过去几年里有了长足改善,但这次排放丑闻无疑将以往在公众眼中的正面形象付之一炬。在那些注重可靠性的普通消费者心中,这也将是一个长久存留的污点。而在诸如JD Power 2016这些对汽车进行可靠性进行排序的名单上,大众的得分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准。3.大众并非“大众”在大众汽车集团的产品线上,大众品牌的汽车是针对主流、普通民众市场的;而像奥迪或者这种高端产品线就使用了更为昂贵的原材料和更为吸睛的外形。尽管大众品牌将自己视作在全球范围内与、展开竞争的有力参与者,但现在它更应关心的是如何在经销商公关方面取得更显著的突破。正因其欧洲的出身,以及与其他品牌关系密切,美国消费者将大众品牌汽车视为接近豪车的品牌。这就意味着这些顾客在购买大众品牌系列汽车(例如帕萨特)的时候,将采取与购买(、、)
、丰田(、、)
等车型时截然不同的购买模式。一个试图购买雅阁或者凯美消费者可能会乐意只购买基本款的配置,但是大众的消费者却渴望以折扣的价格买到汽车,并用预算的余钱去购入一些其他可选的装饰品。这种消费倾向造成的结果就是,大众品牌的价格往往在各个类型的产品分类中都达到了最高价位。尽管大众品牌也尝试通过提供不加装饰的基本款给那些更在意汽车性能的消费者,大众品牌汽车的售价仍然普遍高于它的竞争者。造成大众品牌汽车售价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低端型号的汽车中仍然加入了最新科技。比如说,大众公司就将复杂的涡轮增压系统和先进的DSG双离合器变速箱放在了那些经济型车型里面;而其他竞争产品,诸如本田(、、)
、福特(、、)
以及丰田(、、)
只是使用了更加廉价的传统技术。这些高端科技的应用不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大福祉,而且也避免了大众品牌汽车和其他竞争者直接进行价格战。尽管大众品牌完全可以将自己定位在准豪车的市场,下定这个决心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大众正在一个非常狭窄的产品分类中陷入困局。如果要向更高端的产品发展,就会蚕食售价在3.5至4.5万美元的奥迪A3、A4或者Q3系列。同时,这种尝试也将威胁其现在成功的品牌定位,即一个面向平民市场的,却生产精致的准豪华车型的汽车品牌。4、在紧凑型跨界车方面并不成功最近这些年,大约有五分之一在美国销售的汽车是紧凑型跨界车。这种车型也变成了美国汽车市场最重要的车型。尽管大众(、、)
是非常合格的一款产品,但它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却并不能和本田CR-V、福特(、、)
、丰田RAV4这些车型竞争。因此,途观的销售也并不见起色。在2016年过去的6个月中,本田卖掉了16万台CR-V,丰田也销售了16.5万台RAV4。相比较,大众的途观销量却仅有2万台,而这个数字仍然是在去年基础上有了50%的增长。5.拥挤的市场最后一个造成大众汽车销售下滑的原因,就是市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对手挤占。十年之前,面向大规模市场的大众品牌只需要迎接那些来自日本的,以及几家美国国内诸如福特的公司的挑战。但是十年之后,这个市场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那些日本品牌的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大众现在还需要面对来自韩国的和,还有重新振兴的底特律三巨头(通用、福特以及)。更糟糕的是,这个1750万的市场已经达到了饱和,并且在今后几年里将逐渐萎缩。大众如何复兴大众在美国市场已经挣扎了十年了,而这次丑闻事件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个节点上,大众必须一方面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修复已经摇摇欲坠的品牌形象。同时,大众依然保持着它准奢侈品牌的定位,这就意味着它的可操作空间非常小。并没有什么可以迅速解决的办法。大众的设计生产线上还有许多产品——包括全新的二代途观——这款车计划在一两年之内发售。这对于希望重振产品的大众公司当然是个利好消息,但是如何说服那些已经被欺骗过一次的消费者却又要另当别论了。因此,大众在美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以及销售情况,还有待继续观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rolandwe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油耗:12.61-19.75L/百公里
变速器:AT
排量:3.0L、4.0L
颜色:(共9款颜色)
110.38万10.38万
1万↓剩余18天
售全国400-转12345
10.38万10.38万
1万↓剩余18天
售全国400-转12345
10.38万10.38万
1万↓剩余18天
售全国400-转12345
400-转12345
400-转12345
400-转12345
400-转12345
400-转12345
400-转12345
指导价:9.98-16.90万
级别:紧凑型车
400-转12345售全国
10.38万10.30万
400-转12345&售全国
10.38万&10.30万
16.90万10.30万
16.90万10.30万
16.90万10.30万
指导价:9.98-16.90万指导价:
指导价:9.98-16.90万指导价:
指导价:9.98-16.90万指导价:
指导价:9.98-16.90万指导价:
访问购车通小程序
全国城市列表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热门配置包
法系车质量比日系车好,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愿意买呢?
1.法系车和日系车哪个质量好?2.为什么中国人不愿意买法国车?之所以对中国人不买法系车感到疑惑,是因为认为「法系车比日系车质量好」,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什么是质量?突然抛出这个问号,大家可能有点多余。但仔细想想,你真的理解「质量」二字吗?按照传统理解,质量好就是用不坏。大众质量好,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大众捷达、桑塔纳皮实,用不坏;日本电器好,用了十几年各种功能依然正常;诺基亚手机好,摔都摔不烂。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好的概念也在逐渐扩散。苹果手机质量好,是因为用了2年速度还是快(别总是更新系统);SONY电视好,是因为稳定之外色彩还很出色;德国车质量好,是因为它给人感觉更结实。很显然,人们过去对质量的认知,停留在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而今天对于质量的认知,则扩大到品质的层面。不光是用着不坏就行,还得用着舒服、顺心。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认为,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被使用时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这一概念性的总结很恰当——以前的人们更需要的是可靠性和耐久性,而现在的人们则更关注是不是用着更顺心。这同样是说,人们心目中的质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后,还认为「法系车比日系车质量好」吗?日系车质量不好,其中被「诟病」的几点是:钢板(特指车身覆盖件)太薄了,重按可能就是一个坑;碰撞中受损严重,看着惨不忍睹;车子太轻,开起来好像容易飘;筷子后悬架,太单薄,等等。日系车不安全的经典教材以上几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日系车在安全观念上强调人的安全,而没有过多关注车本身的安全。钢板太薄,在重大事故中对驾乘人员的影响不大,但中国路上随便蹦起一个石子就砸个坑,让谁看着也不觉得质量好。还有其所谓的笼式安全车身结构,在开车规矩、事故不多的日本,问题不大;但是在公路乱做一锅粥的中国,问题就很明显。城市驾驶中,多是小擦小碰,人家的车撞了小修一下就搞定,日本车往往就要大修。大修,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和旧车贬值率的直线下降。日系车之所以会如此,正得益于其对于碰撞测试的「极致研究」。在最大程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做到碰撞测试成绩的最大化,从而导致了它在实际驾驶中的碰撞表现。因为德国有部分高速公路不限速,所以在碰撞安全性上,德国车乃至想在德国销售的欧洲车,在安全性上除了考虑碰撞测试之外,也会考虑留有更多的安全余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认为德国车或者欧洲车要比日系更安全的一个重要理由。但从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角度审视日系车,我想大多数人了解些汽车的人,都会认为其「质量好」,俗话讲「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买本田车,就是买发动机送车」,这些民间俗语,正说明了日系车在可靠性方面的成就。某网站车型投诉排名,前30里日系仅有两款再站在适用性的角度,相同级别相似排量(不含增压)的情况下,日系车基本都比同级别其他派系车型更省油,这应该也没有多少人怀疑。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日系车的质量也更好。当然,这并不是说,日系车就不会坏。而是说,它们被开坏的几率更低。正如靳东在《外科风云》里面,对病人家属质疑手术可能有各种并发症时说,「你做电工,是不是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绝不出现短路、断路或者各种故障?」那么,法国车的「好质量」,又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在驾驶品质上,它有自己的特色。雪铁龙、标致的车,都具有底盘稳、操控准的特点。其次,在设计上法系车也有自己独特的浪漫气息。爱的人爱的要死,骂的人视为垃圾。第三,法国车在功能设计上也有挺多特点,比如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雪铁龙C4毕加索,其在空间上的灵活布局,就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法系车也有很多「质量不好」的地方。比如车重油耗高,轿车的后排空间表现一般中国人用着不习惯,平均故障率相比日系也要高不少。中看不中用的DS5所以,在小编的理解,法系车、日系车在质量上,其实不能直接说谁的质量好、质量差,角度不同,质量高低不同。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法系车卖得这么差?看到这个问题,小编去查了一下今年的销量。很久没关注,法系车的惨象,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雪铁龙销量最高的爱丽舍,月销量也不过5000+,其他车型几乎都在千辆以下。而标致4008刚上市来势凶猛,但3月只卖掉了2800+.....其他车型?和雪铁龙一样惨。为什么会这样?从行业的角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今日之惨,绝不是个别原因造成的,而是产品、品牌、造型、传播、销售等全方位的问题。以后有机会,我再来好好聊聊它。站在用户的角度,我们并没有一定要买法系车的理由。论欧洲血统,德系占先;论品牌认知,德美系均可;论经济省油可靠耐久,日系最好;论经济实惠,自主当仁不让。
温馨提示:以上车型配置及报价等信息由经销商提供,仅供购车参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经销商负责,进口车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本站相应文字链接。
8:30-17:00(法定假日除外)各国汽车特点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各国汽车特点
&&德系 日系 韩系 等等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性能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