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拿大姑娘回长沙寻亲视频 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中国寻亲

中国房企入侵世界:国内地价已高到不能接受
09:20 《财经天下》周刊
与此同时,还未跨出国门的保利、富力等大型房企也正在为进军海外做功课。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成为了中国房企海外投资的首选,2008年中国房企在美投资仅为2200万美元,但到2012年这一数字涨至17亿美元。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也是它们热衷的投资市场。中国房企纷纷选择“出海”,与当前国内的政策形势不无关系。过去30多年来,房地产是中国最为暴利的一个行业,但这种好日子可能已经迎来拐点,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国内土地交易市场频频出现“地王”。即使一直声称不拿“地王”的万科,也三次问鼎单价或总价地王,合计支付地价款达108亿元。“如今的土地价格到了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步,必须得考虑新出路了。”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透露,这或许是催生中国房企“出海”的主因。况且,中国政府不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比如提高卖房所得税、限制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提高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等,尽管没能使房价降下来,但这预示着高增长时代可能已经成为过去。而当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时,那些拥有海外项目的开发商就有了更多出路。与此同时,海外房地产市场正在持续回暖,今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经较去年上涨了9.7%,且没有下滑迹象。截至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18个月上涨,同比涨幅为8.8%—这无疑给了中国房企一针强心剂。“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为市场带来了充足的流动性,也带来了稳定回报,房地产开发前景十分乐观。”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同样值得乐观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海外投资房产。也就是说,中国房企在海外开发的项目,未来还会卖给熟悉的中国面孔。以绿地在韩国济州岛的项目为例,其大部分卖给中国人,其核心优势是,买了该房产可以获得韩国政府附送的永久居留权。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也同时印证了这一趋势,该报告称,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国际买家在美买房规模达到682亿美元,其中中国面孔贡献了82亿美元,成为美国房地产第二大买家。不过,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过去奉行“快进快出”的运转策略需要改变了—海外房产的开发需要更长久的耐心与打算。绿地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开发时间长达4至5年,而泽信控股在奥克兰的项目也要经历8年的周期……对于中国开发商来说,长期的开发过程中会面临房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挑战。显然,聪明的开发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投资海外过程中,中国房企大多是战略上的考虑,投资规模并不大,而且大多选择了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在陌生的法律、文化、背景下,这种低风险合作无疑被视作是最为保险与理想的布局模式。配文:绿地集团以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与美国森林城公司共同收购开发后者持有的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房企在美国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国际买家在美买房规模达到682亿美元,其中中国面孔贡献了82亿美元,成为美国房地产第二大买家。华人买房阵势大,美国人“惊呆了”来自中国的房产投资者在这一轮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显得分外抢眼。不少美国人也被中国人到美国买房的阵势“惊呆了”。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房产泡沫的破灭,使美国房市成了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房价多次探底,一路走低。2009年奥巴马一上任就推出了住房贷款稳定计划,以期刺激房市;美联储也一再出台新政策,希望重振房产市场。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都没从实质上挽回房产市场的颓势。一路下滑的房价,让本打算买房的美国民众犹豫不决。一方面是大幅度优惠的房价,另一方面是这个价格还在不断下滑。更多的民众不得不放弃买房,转而租房。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租房的风险相对更小。而相对于买房,打算卖房的民众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房价的持续下滑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供养一套房子的成本也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纽约房屋中介Nina就曾经历过,房主一套原本价值120万美元的房产,在房价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几番犹豫后,最终仅以85万美元卖掉。直到2012年,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国房市才开始显露回暖的迹象,房屋的销售量开始逐渐回升。到了2013年,房市持续回暖。根据CoreLogic(房地产分析机构)数据,2013年前6个月,美国房价上涨超过10%,这是36年来最快的涨幅。6月的房价同比增长11.6%,这是第16个月持续增长。一些州的房价同比增长甚至超过了20%。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只在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出现过。与此同时,房屋的销售量也在攀升。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房屋交易量是508万套,虽然低于5月的514万套,但与2012年6月的441万套相比,增加了15.2%。强劲复苏的房产市场让美国民众看到了希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持谨慎态度。一些房产公司并没有马上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是持币观望。特别是在上一轮房市泡沫中损失惨重的投资商,更是对目前房产市场的波动风声鹤唳,毕竟谁也不知道现在上涨的房价会不会很快就像2007年那样急转直下。金融危机让美国人变得更加谨慎,原来火爆的炒房投资现象可能将不再存在了。相比谨慎的美国民众,来自中国的房产投资者在这一轮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显得分外抢眼。不少美国人也被中国人海外买房的“阵势”所吓到了。美国媒体曾这样形容中国人买房:一套房子,不论贵贱,直接掏钱全款就买了,这让美国房产中介惊得是目瞪口呆。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日的过去一年中,6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在美买房共计682亿美元,其中加拿大人最多,占到23%;其次就是来自中国的购房者,达到12%,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房产第二大海外买家!中国人千里迢迢美国购房的原因多种多样,看准低谷中的美国房价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美国房价真的低吗?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交了购房款,房子是不是就属于你了呢?答案是:No!在美国,购房除了房款外,每年的房产税和房屋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其中最主要开支是房产税。房产税是美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平衡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是用来支持当地学校、图书馆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建设的。美国每个州的房产税率不一样,差别很大。以纽约州为例,依据户型的大小和类型房产税一般在1~7%之间(2012年,房产税占纽约财政收入的43%)。在美购房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选择在经济发达、学区好的大城市,比如芝加哥、波士顿、纽约等,而这些城市恰恰是美国房产税较高的地方。除了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庭院维护和其他杂费一年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美元。很多纽约人就是因为无法负担高昂的房产税和房屋维护费用而被迫举家迁离纽约。所以,在美国投资买房的费用并不只是房款,还要加上不菲的房产税和维护成本。拥有永久产权的同时也意味着无限期的花销,买房不是一劳永逸的。退一步说,就算负担得起房产税和维护费,还要考虑一下:美国政府使用你的税款所创造的福利,你是不是都享受到了。(央视)
实时热点08-2508-2508-2508-25
凤凰原创11-0911-0511-0511-0210-30
手机凤凰网i.ifeng.com中国房企入侵世界:国内地价已高到不能接受
09:20 《财经天下》周刊
10月11日上午,北京朝阳区,一家神秘的中国房企与美国奥克兰项目的负责人举行了媒体见面会。此前,这家名为泽信控股的房企很少占据媒体头条,而它的同行万达、万科、SOHO中国等则是常客。不过,它现在有机会改变这一局面: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奥克兰65英亩的土地。不过,最激动的还不是这家来自内蒙古的企业,而是大洋彼岸的开发商。这位名叫迈克尔·杰尔梅蒂的开发商曾经历长达10年的公开听证、诉讼和游说,项目一直处于停歇之中。当得知中国企业将其收购时,他很难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很期待中国贵客的到来。”当然,在庞大的海外房产收购大军中,泽信控股只是其中之一。从2012年开始,中国开发商开始纷纷走出去攻城略地,而在今年,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今年2月,万科宣布以1.75亿美元与美国铁狮门公司合作开发旧金山一个豪华公寓项目(万科还投资新加坡等地的项目);6月,以张欣家族为首的SOHO中国联手巴西财团以7亿美元的价格购得了美国通用大楼40%的股权;8月,万达宣布在伦敦建造酒店的计划;10月初,上海绿地集团以超过50亿美元持有美国森林城公司70%股权,双方共同开发位于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的地产项目,这个价格也创造了中国房企海外投资的最高数额;几天后,复兴国际以7.25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摩根大通第一大楼……与此同时,还未跨出国门的保利、富力等大型房企也正在为进军海外做功课。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成为了中国房企海外投资的首选,2008年中国房企在美投资仅为2200万美元,但到2012年这一数字涨至17亿美元。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也是它们热衷的投资市场。中国房企纷纷选择“出海”,与当前国内的政策形势不无关系。过去30多年来,房地产是中国最为暴利的一个行业,但这种好日子可能已经迎来拐点,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国内土地交易市场频频出现“地王”。即使一直声称不拿“地王”的万科,也三次问鼎单价或总价地王,合计支付地价款达108亿元。“如今的土地价格到了大家不能接受的地步,必须得考虑新出路了。”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透露,这或许是催生中国房企“出海”的主因。况且,中国政府不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比如提高卖房所得税、限制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提高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等,尽管没能使房价降下来,但这预示着高增长时代可能已经成为过去。而当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时,那些拥有海外项目的开发商就有了更多出路。与此同时,海外房地产市场正在持续回暖,今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经较去年上涨了9.7%,且没有下滑迹象。截至7月,美国房价已连续18个月上涨,同比涨幅为8.8%—这无疑给了中国房企一针强心剂。“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为市场带来了充足的流动性,也带来了稳定回报,房地产开发前景十分乐观。”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表示。同样值得乐观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海外投资房产。也就是说,中国房企在海外开发的项目,未来还会卖给熟悉的中国面孔。以绿地在韩国济州岛的项目为例,其大部分卖给中国人,其核心优势是,买了该房产可以获得韩国政府附送的永久居留权。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也同时印证了这一趋势,该报告称,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国际买家在美买房规模达到682亿美元,其中中国面孔贡献了82亿美元,成为美国房地产第二大买家。不过,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过去奉行“快进快出”的运转策略需要改变了—海外房产的开发需要更长久的耐心与打算。绿地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开发时间长达4至5年,而泽信控股在奥克兰的项目也要经历8年的周期……对于中国开发商来说,长期的开发过程中会面临房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挑战。显然,聪明的开发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投资海外过程中,中国房企大多是战略上的考虑,投资规模并不大,而且大多选择了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在陌生的法律、文化、背景下,这种低风险合作无疑被视作是最为保险与理想的布局模式。配文:绿地集团以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与美国森林城公司共同收购开发后者持有的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房企在美国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国际买家在美买房规模达到682亿美元,其中中国面孔贡献了82亿美元,成为美国房地产第二大买家。华人买房阵势大,美国人“惊呆了”来自中国的房产投资者在这一轮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显得分外抢眼。不少美国人也被中国人到美国买房的阵势“惊呆了”。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房产泡沫的破灭,使美国房市成了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房价多次探底,一路走低。2009年奥巴马一上任就推出了住房贷款稳定计划,以期刺激房市;美联储也一再出台新政策,希望重振房产市场。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都没从实质上挽回房产市场的颓势。一路下滑的房价,让本打算买房的美国民众犹豫不决。一方面是大幅度优惠的房价,另一方面是这个价格还在不断下滑。更多的民众不得不放弃买房,转而租房。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租房的风险相对更小。而相对于买房,打算卖房的民众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房价的持续下滑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供养一套房子的成本也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纽约房屋中介Nina就曾经历过,房主一套原本价值120万美元的房产,在房价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几番犹豫后,最终仅以85万美元卖掉。直到2012年,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国房市才开始显露回暖的迹象,房屋的销售量开始逐渐回升。到了2013年,房市持续回暖。根据CoreLogic(房地产分析机构)数据,2013年前6个月,美国房价上涨超过10%,这是36年来最快的涨幅。6月的房价同比增长11.6%,这是第16个月持续增长。一些州的房价同比增长甚至超过了20%。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只在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出现过。与此同时,房屋的销售量也在攀升。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房屋交易量是508万套,虽然低于5月的514万套,但与2012年6月的441万套相比,增加了15.2%。强劲复苏的房产市场让美国民众看到了希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持谨慎态度。一些房产公司并没有马上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是持币观望。特别是在上一轮房市泡沫中损失惨重的投资商,更是对目前房产市场的波动风声鹤唳,毕竟谁也不知道现在上涨的房价会不会很快就像2007年那样急转直下。金融危机让美国人变得更加谨慎,原来火爆的炒房投资现象可能将不再存在了。相比谨慎的美国民众,来自中国的房产投资者在这一轮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显得分外抢眼。不少美国人也被中国人海外买房的“阵势”所吓到了。美国媒体曾这样形容中国人买房:一套房子,不论贵贱,直接掏钱全款就买了,这让美国房产中介惊得是目瞪口呆。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日的过去一年中,6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在美买房共计682亿美元,其中加拿大人最多,占到23%;其次就是来自中国的购房者,达到12%,连续三年成为美国房产第二大海外买家!中国人千里迢迢美国购房的原因多种多样,看准低谷中的美国房价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美国房价真的低吗?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交了购房款,房子是不是就属于你了呢?答案是:No!在美国,购房除了房款外,每年的房产税和房屋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其中最主要开支是房产税。房产税是美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平衡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手段,是用来支持当地学校、图书馆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建设的。美国每个州的房产税率不一样,差别很大。以纽约州为例,依据户型的大小和类型房产税一般在1~7%之间(2012年,房产税占纽约财政收入的43%)。在美购房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选择在经济发达、学区好的大城市,比如芝加哥、波士顿、纽约等,而这些城市恰恰是美国房产税较高的地方。除了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庭院维护和其他杂费一年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美元。很多纽约人就是因为无法负担高昂的房产税和房屋维护费用而被迫举家迁离纽约。所以,在美国投资买房的费用并不只是房款,还要加上不菲的房产税和维护成本。拥有永久产权的同时也意味着无限期的花销,买房不是一劳永逸的。退一步说,就算负担得起房产税和维护费,还要考虑一下:美国政府使用你的税款所创造的福利,你是不是都享受到了。(央视)
实时热点08-2508-2508-2508-25
凤凰原创11-0911-0511-0511-0210-30
手机凤凰网i.ifeng.com样板|||全球十大可持续建筑集锦
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是在1993年由英国博士查尔斯·凯博特提出的,理念为“追求降低环境的负荷,与环境相接合,还要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它的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日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盘点出全球十大可持续建筑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4座“高大上”建筑榜上有名!
此外,英国占3座,美国、加拿大和巴林各占1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建筑物上榜吧!
天使一号广场
坐标:英国,曼彻斯特
上榜理由:就地取材的好榜样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天使一号广场是英国高品集团(Co-operative)的新总部大楼。它由3Dreid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并于2012年建成,容纳了3万多平方米的高质量办公空间。数据显示,这里与高品集团之前的总部大楼相比,可节省能耗50%,减少碳排放80%,节省营业成本高达30%!
值得一提的是高品集团所实行的本地采购和可持续性原则。据了解,这座大楼的能源来自于低碳的热电联产系统,由本地“高品农场”生产的油菜籽作为生物燃料,为热电联合发电站供能,剩余的庄稼外壳会回收成为农场动物们的“盘中餐”。多余的能量则会供应给电网,或是应用在其它的NOMA开发项目(由高品集团发起的英国最大的地区改造项目)中。剩余废弃的能量则会输送给一台吸收式制冷机,用来给建筑物制冷。
坐标:英国,伦敦
上榜理由:全电式的智能“水晶”
这座投资3500万欧元,历时一年半建造的西门子水晶大楼目前已经成为英国伦敦的全新地标性建筑。它由威尔金森·艾尔(Wilkinson Eyre)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设计,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
水晶大楼是一座“全电式”的智能建筑,采用了以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提供能源的创新技术,大楼内无需燃烧任何矿物燃料,产生的电能也可存储在电池中。此外,水晶大楼还融合了可将雨水转化为饮用水的雨水收集系统、黑水(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加热和新型楼宇管理系统,使得大楼可自动控制并管理能源。这里也设有电动汽车充电站,且是伦敦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项目“Source London”的一部分。
据报道,伦敦的西门子“水晶”只是西门子计划修建的全球三个城市能力中心中的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未来几年,还会有另外两座城市能力中心将在上海和华盛顿落成,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美国银行大厦
坐标:美国,纽约
上榜理由:美国最环保的摩天楼
位于纽约城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对面的美国银行大厦(Bank of America Tower)是美国第一座获得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白金级认证的商业高层建筑,目前在全球摩天大楼中排名第13位。
据了解,美国银行大厦由Cook +Fox事务所设计,并已于2009年完工。该大厦共有54层,高达366米,并拥有21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造价达20亿美元。
这栋大楼最受瞩目的应是环保技术的应用实现。据了解,它可以极大限度地重复使用废水和雨水,每年可节省百万加仑的纯水消耗。大楼的晶面幕墙还可高效利用太阳能,且可捕捉到光照角度的改变,高性能的全玻璃外墙同时保证了日光利用的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大厦还有一座4.6兆瓦的天然气发电厂,配合储冰系统,高峰时期可为大厦减少30%的用电需求。此外,它还配有通顶的玻幕墙、高级地下空气循环系统等环保装置,可谓是美国目前最环保的建筑了!
上海中心大厦
坐标:中国,上海
上榜理由:节能环保的中国第一高楼
已建成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近日塔冠结构封顶成功。据了解,这座摩天楼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2015年年中投入运营。
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也将成为世界第二高楼。除了它“高大英俊”的外表,最受瞩目的还有它自身应用的多项可持续发展技术,技术领域涉及了照明、采暖、制冷、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据预测,这些节能技术每年将为大厦减少碳排放2.5万吨。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楼外部的造型呈旋转式,不对称的外部对立面可降低大厦24%的风荷载(空气流动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呈漏斗状的螺旋顶端还可将雨水收集,导入水箱,供大楼使用。
在自然光源方面,上海中心大厦同样采用全玻璃幕墙,外幕墙还有特制的彩釉,在夏季可以起到遮光效果,每层设置的横档也可有效阻挡夏季的张烈阳光。
大厦的照明系统大量采用最高效的LED光源、全方位中央绿色照明控制系统等绿色节能装置。大厦还利用地热资源进行采暖和制冷,相当环保!
不得不说的还有大厦顶层的风力发电装置,据了解它们每年可提供约119万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将用于建筑的外部照明及部分停车库的用电需求。
珠江城大厦
坐标:中国,广州
上榜理由: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楼
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域的广州珠江城大厦,一直被国外媒体喻为"世界最节能环保的摩天大厦"。这座将建筑艺术与生态技术融为一体的摩天大楼(建筑塔楼高309米,71层)已经获得了数个国际环保奖。
据了解,广州珠江城大厦将气候技术、太阳能、风能领域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相结合,利用风能、太阳能自行发电,可自行生产其所需能源,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电网。
其设计单位曾特别指出,该大厦节能效应的最大贡献来自空调系统。大厦采用的冷辐射天花板可以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室内温度设定在28℃就可以让人感受到26℃的体感温度,就是这2℃的温差,便可节省空调25%的能耗。”
此外,珠江城大厦的外墙使用透明的双层玻璃幕墙,幕墙还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从而利用日照发电。大楼还装有其它太阳能板为大厦提供热水。外墙和楼顶的结构使得大厦的房间在白天完全可利用日光照明。数据显示,这座大厦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千吨,相比常规非节能建筑,建筑自身能耗降低近60%。
日月坛·微排大厦
坐标:中国,德州
上榜理由: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办公大楼
位于山东德州市的日月坛·微排大厦,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不仅是全球最大太阳能办公大楼,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
日月坛微排大厦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目前已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它综合应用了多项太阳能新技术,如吊顶辐射采暖制冷、光伏发电、光电遮阳、游泳池节水、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被誉为全球低碳中心。
这里的酒店还设有80%的绿色客房,客房内不设吸烟器具,每个房间不仅有环保宣传资料等,还对客人的单位能耗进行跟踪记录,甚至还会有礼品奖励。此外,日月潭·微排大厦还设有各类娱乐设施,比如森林氧吧、气候商城、太阳能泳池、楼顶花园等,也使得这里成了全球唯一一家微排湿地度假景区。
坐标:中国,深圳
上榜理由:自动遮阳的绿色楼宇
万科中心位于中国深圳市的大梅沙度假村,占地面积61,72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200平方米。
首先要说的就是这里采用的能够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据了解,这套系统可根据太阳的高度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这些会“呼吸”的穿孔透光板,从而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在中国来讲,也是首次将这种新型外遮阳系统应用于大型办公楼宇。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建筑内部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后蓄积在水景池内进而回用于草地绿化。此外,该项目还将所产生的污水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用于本地灌溉、清洗等用途。数据显示,这里每日的水处理量达100吨,大大减轻了市政用水的负担。
最后,太阳能热水以及光伏电系统也在这里有所应用,光伏系统所产生的无污染电能预计每年提供25万度的电量。此外,太阳能热水还应用于泳池热水以及大厦淋浴洗手等方面。
马尼托巴水电大楼
坐标:加拿大,温尼伯
上榜理由:加拿大最可持续建筑物
这座位于加拿大温尼伯(Winnipeg)市中心、面积达69.5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物——马尼托巴水电大楼 (Manitoba Hydro Place)已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它不仅是加拿大第四大能源公司——马尼托巴水电局的新总部大楼,也是该国最具可持续性的建筑物。
数据显示,它的能耗只相当于普通办公楼的四分之一,且还可抵抗该地区的极端气候,它曾被高层建筑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Tall Buildings)评选为美洲最佳建筑。
这座建筑高23层,主要通过被动方式来节能。建筑底部的两座塔楼形状像大写的字母A,在北部顶端相会,在南部的底端分开,从而可捕捉到充足的阳光。塔楼张开的部分容纳了一系列的冬季花园,就像肺一样吸纳进新鲜的户外空气,并送到工作场所。
每一座中庭都设置了瀑布,根据季节加湿或干燥空气。高达377英尺高的呈“热烟囱”形状的主楼坐落于主入口,形成了天际线的标志。大厦所装置的的环保热循环系统可为办公室采暖和制冷。
CIS太阳能大厦
坐标:英国,曼彻斯特
上榜理由:欧洲最大的垂直太阳能建筑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CIS太阳能大厦(CIS Solar Tower)是世界14座超级太阳能大厦之一。据了解,这座大楼是在拥有40多年历史的原有大楼基础上翻新而成的,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它所拥有的欧洲最大垂直太阳板阵列——大楼外部装有7000余块太阳能板。
尽管从外形上来说,它并非显得“炫酷”,可就目前而言,世界上不少的“炫酷”太阳能摩天大楼却都在概念阶段。CIS太阳能大厦目前早已完工并实现太阳能利用了,并且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垂直太阳能建筑。
巴林世贸中心
坐标:巴林,麦纳麦
上榜理由:首座将风电与建筑融合的摩天大楼
高达240米、拥有两座50层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巴林世界贸易中心(BWTC),位于巴林首都麦纳麦的费萨尔国王大道。
虽然它不算高(高度在该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巴林金融港中的巴林金融港塔),但它却是世界上首座将风力发动机组与大楼融为一体的摩天大楼。
这座大楼的亮点是双子塔之间16层(61m)、25层(97m)和35层(133m)处所装置的重达75吨的跨越桥梁和三座直径29米的风力发电涡轮机。风帆一样的楼体形成两座楼之前的海风对流,从而加快了风速。据了解,这三台发电风车每年约能提供1200兆瓦时(120万度)的电力,大约相当于300个家庭的用电量,可支持大楼所需用电的11%-15%。
资料显示,这三台发电风车满负荷时的转子速度为每分钟38转,通过安置在引擎舱的一系列变速箱,让发电机可以每分钟1500转的转速运行发电。在风力强劲,或需要转入停顿状态时,翼片的顶端便会向外推出,增加转子的总力矩,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这三座风机能承受的最大风速是80米/秒,且可经受住4级飓风(风速每秒69米以上)。
联系方式:
本微信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属各大媒体平台或者微信粉丝推荐,如转载时标注作者及出处,我方会一并载入,如没有特别注明,我方会默认为网络转载,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欢迎作者直接投稿,投稿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姑娘回长沙寻亲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