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一高新校区地址地高教室环境怎么样啊,和新校区相比差在哪,我是今年的应届生……

上蔡一高 驻马店地高 那一个比较好 在应届毕业生 高考的时候 不靠复读生哪一个最好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楼主好,如果你自制力够好的话那就去驻马店高中,驻高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很强,这点是公认的。上蔡一高是那种军事化的管理,所以是靠管制学生学习的,在那种高压政策下想不学都难,不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一旦考上大学比较容易堕落。希望能帮到你。
公元日 按高考成绩分班
如果成绩中等偏下,到县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查看原帖&&
报到证是去单位报到的时候用的,单位凭借报到证给你办户口、保险等各类关系的,办完后一般会还给你,不还的要注意了,因为以后你考上公务员或者去事业单位是用的到的,所以
这个和应届生报名时间是一样的,大概是11月7号左右开始网上报名。高考网上报名步骤:一、打开IE浏览器,输入高考网上报名服务器地址,在首页面选择毕业学校和班级,根
6月26号招了一天,理科600以上1000元,599-550
7000,分低的让网上报名的。还得带准考证的
你可以去百度贴吧,乳源高级中学贴吧的友情贴吧链接那里去乳源瑶区文化技术学校的那个贴吧里面看,有2011年的简章。可以参考一下。今年的还没看到呢。
在哪里生孩子没关系,关键是不是在保险范围里.新农村医疗保险一般应该是对生病而言的,生孩子应该是生育保险范畴的事,可能不搭界.
具体的还没出来吧,去年是2月23日周六,估计今年可能是21或者28号吧。
从现在起,生孩子就不用办理准生证了!什么,没有看错吧!是的,没有看错!打算生二胎的朋友们,想生抓紧生吧。 近日,国家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鲜红斑痣给患者在学习、生活、工作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痛苦,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家长想要为孩子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治愈鲜红斑痣。鲜红斑痣最好的治疗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自主招生的出现是否使得教育更为公平?
要讨论自招是否公平,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
综合素质到底是怎么样的素质?
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一切的服务都已经被商品化,需要金钱来交换。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没有这个条件。举个例子,富人或者中产家的孩子从小学习各种乐器与语言,出国参加夏令营,游历各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由于住宅地段好或是社会关系较硬,接受的教育质量也比较高,同时由于消费水准和社会地位较高,接收的信息较多,并且善于包装自己,处理人际关系水平较高,衣着打扮谈吐达到较高的标准,在学生和大人中的相对地位也较高,一般都有些气场。符合所谓的综合素质高的标准。可能容易被自招面试的老师所认同,也容易被他人所赞赏
然而,由于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他提供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家境较差的孩子可能只是拥有较高的考试分数,但因为穿着打扮谈吐不好,知识面不广博,家庭社会地位较低,信息流通渠道不畅,视野也可能较狭窄,受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龄人会对这样的孩子敬而远之,生活环境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个人也不那么自信,气场较弱,可能不符合所谓的综合素质高的要求
但是,高等教育除对优秀人才进行深加工的功能之外,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功能-------阶层流动渠道,它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保障。换言之,教育的目的是加工潜在的人才,使一块璞玉散发出光芒,而不是雕刻一个已经成形的艺术品。现在的自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制度本末倒置,片面学习西方教育制度,过度强调综合素质(看看自主招生的考题,看看校长推荐制度就知道,非重点中学的优秀考生很难符合自主招生的标准),完全从考生的个人素质出发,忽视了璞玉,招了一大堆基本成形的学生,更不用说为许多关系户开了方便之门,这样的政策既难以对那些“高素质”的考生进行令人满意的加工,又使得大量寒门子弟郁郁不得志。是一个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政策,只会加剧马太效应,加速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
脑力劳动者无产化,大量有志于学的小知识分子接受不了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没钱出国,被迫继续沉沦于社会中下层甚至底层,做着低薪而缺少发展前途的工作,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
所以,作为社会阶级流动的一条渠道,高质量的教育对于这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但能帮助他们改善收入条件,提高社会地位,还能拓展他们的视野,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这都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不能给的。过度强调综合素质,过于看重拥有国际化视野,多才多艺的“高素质”人才,只会加剧社会不公,激化阶级矛盾,造成年青人中普遍的幻灭,绝望之感,埋下社会发展的地雷。这不仅仅是一种懒惰,傲慢,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其造成的结果最终会反噬到他们自己
4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无论对人还是对物,自控都是必需的
自主招生是绝对不靠谱的。
这是打开了高度社会不公的大门。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哈佛大学45.6%的学生来自于富裕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而这种收入的家庭占美国家庭比例的多少呢?3.8%。如果把美国家庭按平均收入平均划分为5个区间。最低的一个区间只为哈佛贡献了4%的学生。最低的三个区间(60%的美国家庭)为哈佛贡献了17.8%的生源。
当然,在我国,如清华大学,在严重的录取地域歧视和近年来的自主招生之下,也开始接近这个比例了。2010年(自主招生第一年)清华大学新生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7%的考试来自于农村,而当年农村考生占总考生比例为62%。这是我国亟需改革的问题。
再把范围放大一点,美国最好的193所学校中,来自于社会收入后一半的家庭的占14%()
而中国,虽然现状并不乐观,但情况还是稍好:“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闫广芬,对2003年-2008年各阶层子女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的分布情况做过统计,共涉清华、北大等16所“985”高校,发现农业劳动者在社会阶层的构成比例达42.90%,但是该阶层子女在部分985高校的比例只有23.98%;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在社会阶层中的比例仅有2.10%,其子女在部分985高校中的比例却达到8.52%。”
根据2009年针对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安徽大学的全面普查()(),并与中国当时14-22岁人口比较,发现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比例约为50%,而对应的农村人口则为55%。这四所学校显然都是在中国排名100位之内的。
相对来说中国的大学招生仍然比美国公平。但趋势并不令人乐观。当然,中美都有基础教育不公平导致高等教育录取不公平的问题存在。而且都很严峻。
————————————————————————————
自主招生,名义上说是全面考核申请者,实际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美国顶尖大学,在考核成绩之外,还考核体育特长。中产和贫困子弟的体育特长都是大路化的运动。这些大学用明正言数的“校园的多样性”为借口,拒掉这些学生,而招收特长为击剑、划艇、马术、马球的学生。不用说也知道,只有富裕阶层有金钱来培养这些特殊运动。
再比如自主招生可以看你的兴趣爱好。贫困子弟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吗?就算玩个航模,都要大笔的开支。大学恐怕不会因为你会拿稻草编花篮而招收你。
还有的学校自主招生会看社会活动。像飞到非洲去做志愿者这么吸引招生办注意力的社会活动,是一般家庭能支付得起的么?
更不要说自主招生一般都要收申请费,一般都必需要到学校所在地去考试。贫困子弟哪有这个钱?中产家庭能报几所学校?
自主招生也有主动派招生人员到中学去的。但是能指望去乡村中学吗?
说白了,自主招生就是一条通往教育不公的大门。看看美国什么样子就知道了。高考问题再多,公平性也比自主招生高。
富人已经在初等教育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何必再为他们开另一扇门呢?
居然有人说大学教育不公平又有什么了不起……
大学教育的公平性决定了社会流动性的高低。即便是美国这样多样性的国家,上大学仍然是贫困阶层最有效的改善家庭收入水平的手段。美国的社会流动性已经低于它曾经鄙视的老欧洲了。社会流动性降低,就会导致上层固步自封,社会脱节,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等等一系列问题。大学公平性低,最后会让整个社会都付出代价。
还有人觉得高等教育资源极大丰富就没问题了。话说再丰富,高等教育资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不把最优秀的资源交给最优秀的人,只会降低我们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和活力。同样降低社会流动性。
28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说点真实案例,以我自己为例,所以必然要匿名,摸摸大!
本狗2011级的北京某高校狗,我以我校前任招生办主任一百万卖一个名额为荣。
2010年年末的时候我是东北某著名超级高中的学生,文科综合排名全校第二,所以被推荐的是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但是我觉得我考北大不一定能成功,所以想把我现在的大学也包含进去,两个学校的自主招生一起申请。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原则上“北约”和“华约”两所高校是不允许同时申请的(过来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北约和华约吧,大概就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自拉帮结伙,联合一大堆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笔试)。但是在2011年的情况是两个自主招生笔试被错开了,分别在两天进行。所以在当年我就有在实际上的参与北京大学和我现在这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可能性。
可能性存在不代表我就能在递交材料的时候通过。尤其是当我现在的大学知道我也申请北京大学的情况下.....(我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名额是校荐,必须通过那一种,但是我现在的大学在2011年的情况是只有自荐,必须自己递材料申请)。于是乎我的某一个亲戚就通过联系关系请当时我晓得校长和招生办主任(对,就是被限制出京和被抓那个)两个人吃饭,其间间接地提到了我。提到了我在高中时的种种表现,最最最重要的是提到了我是个男的....我校前任校长当即表示很开心,男的是一定要通过的!!于是我在这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上就变得很简单了。当然我的个人表现也算是在当时面试的一干人等中算是较为优秀的,至少表现得很自信吧....
在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中,屌丝却稳稳地跪了,主要是第一天是“华约”,第二天是“北约”,第二天实在是太累了....表现不是很好也算是无可厚非。记得北大在我省(威斯康辛)想招19人进面试,我排到29,招生办说差的实在有点远...所以也就拉倒了....
于是乎我就在我现在这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中拿到了30分的降分录取,得到结果的时候是2011年的3月份,那,那我还学个毛毛毛!于是就开心加快乐的混到了六月,随便考考,然后就超常发挥过了北大的分数线.....但问题是若是报了自主招生的话你只能将这所大学放在第一志愿的第一项中啊(威斯康辛实行平行志愿)....所以北大就扯了....不过我现在还是自感在这所大学中混得很是快乐的,虽然我会为我们学校层出不穷的丑闻而感到愤慨和无奈,但是也会为我校的光辉历史和各学科的优秀竞争力而感到自豪.....
当是亮点,亮点是我认识的一哥们是北京的,轻轻松松的弄到了以一本线进入人大的超级自主招生权利,我了个大擦啊,一本线,北京的一本线....自主招生也是分级别分大小神的啊.....
稍做总结,自主招生就好像杜克大学本科生不设必修课(忘了是不是杜克了,请指正),就是为了让更多了富家子弟能修完所有的学分顺顺利利的毕业。自主招生在名义上是个更多学生以展示特长,发挥特长的机会,但是任何无法量化的指标都必然会引起权力的寻租和滥用,即使我因此而受益,我也对这一政策的真实性与其选拔人才的效率表示深深的怀疑....
于是乎2012年本校就有了农村励志同学的圆梦计划....对此亦表呵呵
3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自主招生从功能上来讲就不是为了“公平”设置的,高考才是。让自主招生背负“公平”,我觉得是错误理解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1.自主招生相比高考来说更像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里面的考题绝非高考所能比,面试也是高考里所没有的。
2.不像高考这种分层级录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接受相应的高等教育的考试,自主招生结果只有通过和不过两种。智商和情商符合学校的要求的学生,学校才会发放降分资格。
3.自主招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多了一条进入不错大学学习的通道,或者说在高考的道路上添加了助力。对于有资格看展自主的招生的学校来说,是多了一条抢占优秀生源的途径。
Ps:我10年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最后进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
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本来不准备答的。但是看了答案之后发现写答案的人在发泄,那我来说。【声明:本答案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包括知乎日报!请将它留在这里!谢谢!】
利益相关:父亲为清华大学至某省高考招生老师。(知乎上有个朋友知道,希望他为了我的个人隐私保持沉默,为了保证可信性我不匿名,但我不希望被人肉。)
手机无法加黑字体,请注意我「」里特别强调的字。
这里首先说明外省【注:即非帝都和魔都】高考招生问题,招生老师通常为当地出身的清华老师,并且,是「随机抽取的」,抽取后,以「自愿形式」,「每三年一换」,在高考前,投入招生工作。食宿费由「清华统一报销」,但是是有「限额」的。同时,招生老师会有「抢状元」(我不需要避讳这一点,清北这么做很多年了)的任务,就家父招生的省,每年清北加起来,有100人左右的名额,以「高考成绩加自主招生加分」排名,进行签约。在这方面绝对不存在舞弊行径,因为每个省一个工作组,是相互制衡的。
在谈「自主招生」之前,咱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公平?
我很奇怪的看到,居然有人认为竞赛是「不公平」的,因为都给「好学生」了,那合着您的意思是,自主招生的名额,应该倾斜给「成绩不好的又没有某学科特长的学生」才是你的公平么?还有人谈到「内部子弟」,内部子弟有竞赛成绩,比你厉害,难道不应该上清北么?说这话,就是个笑话。
什么是公平?以不可作弊的结果为依据进行排名,就是公平。有人可以竞赛,你不可以,只能说你没这个竞赛的能力,那就去好好高考。清华每年也有很多裸分上的牛人,只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裸分上的人的确没有竞赛的人在学业上厉害。
大学本来就是精英教育,高考本来就是选拔性考试。不承认这一点,就不必再谈下去了。
好,来说说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收,有在某学科很有天赋但是其他科目瘸腿的学生,这个「天赋」问题,自然只能以「竞赛」来看。
自主招生是有报考名额限制的,但「名额」这个是虚的,清华不在乎有「多少人来考试」,因为「通过的人数总数」是有限制的。
自招考试分两步,笔试加面试,文理肯定是分开考,不赘述。
笔试流水阅卷,面试是在「临面试」之前,「以抽签」形式决定分组。所以两者均不存在作弊问题。
能参加自主招生的人,由各学校推荐,由于「自主招生以竞赛内容和少量大学知识为考试内容」,所以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必然是「有能力参加竞赛」的人。
当然还有一部分的牛人,参加竞赛不是为了自主招生,而是「保送」,这就意味着,他们参加了全国性的竞赛并且得到了省级以上的一二等奖,进了冬令营,并且脱颖而出。这种牛人,你有什么可不服的?
考虑到,自主招生全部过程无舞弊问题和可能,所以我没有看出,「不公平」在哪里。你竞赛不行,你考不过人家,你来说不公平,我觉得很可笑。你难道想说是你素质高吗?高在哪里?
真正不公平的在哪里?
在几个「计划」
1.校长推荐计划,即领袖计划。
帝都魔都也许还好,其他小地方就呵呵了。大家都懂,找你们校长去吧。因为这,就是所谓的「看素质」
2.翱翔计划
所谓的看「科技创新」能力,这应该跟外省关系不大了。我说说帝都的情况。这事儿就是,拼家长人脉。有的家长厉害,能找到各个厉害的导师,研究所,比如中科院,的人,让孩子去做所谓的研究。当然能「出论文」。我不是说出论文的人有「差」,事实上他们大都非常优秀,但谈不上优异。毕竟拼人脉的事儿,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公平二字。父母有时候都会拜托同事朋友「帮忙」,不多说,大家都懂。
3.艺术特长生
特长生是有清华审核的。有六十分加分。这部分水的有点大。比如,知乎上某著名的清华校友,当年就是因为这么进的清华的文科院系。
由于当年这位校友不争气的把高考考的实在有点砸,再加上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争议,就我所知,清华的特长生加分限定在了可以评判的艺术特长生方面。比如吹拉弹唱等等的。
4,美术特长生
一向为人诟病。因为清华的美术特长生不像音乐方面,有证书可言,主观性较大。很多人会高价请清华的美术学院老师做指导老师。更多的因为不甚清楚,不说了。
5,体育特长生
这个其实还好,因为这是需要几级运动员证书,体育竞赛成绩为保证的。做不得假。只是因为可以低分保送,所以为人诟病。
由此看来,「自主招生考试」绝对是最公平的一环了。
剩下的,所谓教育制度的问题,请跟国家说去,不要赖到自主招生上。
【再次声明,严禁任何形式转载,本人保留追究权力】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 禁止转载
,浮夸的理想家。
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有条件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这对于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是否公平?
让所有孩子都享有平均的教育资源而不论家庭条件,这对于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又是否公平?
同样一套高考试题,不同地区的分数线相差几十分,这对于像山东这样的省份出来的考生是否公平?
全国统一分数线,大学名额几乎全部被发达省份挤占,这对于欠发达地区又是否公平?
一些人的公平就是对另一些人的不公平,包括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异地高考争论,不也正在于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之利益发生激烈冲突。
正像我们熟知的一张图
公平、正义,一样么?
追求绝对的公平,则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马太效应必于斯,是为阶级固化。
追求绝对的正义,很好地照顾了穷者的利益,却对富者来讲是为不公平。
自古以来所有所谓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制度,无非是为那个箱子找一个合适的高度,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于是我们的讨论就变成了讨论自招制度对高考时那块“箱子”的影响。
大学招生,是采用所谓“精英教育”,选拔全国最顶尖的人才?
还是大众教育,是每个地区,每个阶层,都拥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结合自身经历来讲,我参加自招考试的那一年,省内排名前几的高中确实是拿到了自招考试的大部分校荐名额,而没有取得名额的学生,也比我们其他地区的学生更能拿出一些奖项取得资格,考试时考题也偏向于竞赛,“名校”出身的学生无疑比我们更容易通过考试。而相比之下。作为某偏远城市的一所普通高中,自招制度在我们那边尚未普及,甚至整个学校都没有成功的先例。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招制度确实更偏重于精英教育。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在通过自招之后发觉自招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换句话说,自主招生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只有经过竞赛培训的同学才能通过”。
整个考试中更多的是对思维多向性及人文素养等的考察,多于对竞赛未学之知识的考察。这样,即便我未曾系统学习过竞赛,我也可以通过考试。
私以为,自招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僵化模式,为大学招生和考生报考增加灵活性。
目前高考制度流毒颇深,其僵化、死板之程度和其一考定终身的坑爹性已广受人们诟病。
但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高考依旧是大部分人唯一的出路。通过高考分数,强行将学生按照统一的标准分为三六九等,送入不同水平的大学,不知这是否为不公与非义?
自招制度的出现便是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一部分不适合高考的考生有机会上更好的大学,这也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是衡量标准的改变。
中国科举制至明清两朝已臻于完善,同时意味着衡量标准的固化,此举之恶劣后果已为历史所见证。
从这个角度看,老师所言自招制度的“绝对不靠谱”稍显偏激。
上了大学发现,当我们高中为了高考而拼命的时候,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去组建社团,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发达地区本来就有更广阔的视野,有更优越的条件,对于高中之后的去向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高考依旧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了一种方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又未尝不可。
楼上诸君所言皆因社会贫富分化之由,这确实无法避免。
而自招制度引起如此大的非议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贫富分化过于严重,教育资源因分配不均所致。
改革还须从减小社会差距,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处着手,而非回到全社会统一高考的旧模式之中。
而自招制度,则须进一步完善,比如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使得每一个学有余力的同学都能有条件去进一步学习,抑或是在高考大纲之内用多种模式考察,使不同条件的学生都能够有较为均等的机会自由地挑选心仪的大学。
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出现,刚开始肯定有诸多漏洞和不公。
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此制度的修补完善,而绝非不论功过是非一味抹杀。
————————————————————————————
某君所言徇私腐败之事肯定存在,任何一个新的制度都会为这些不法行径留有空间。但在我的自招过程中未曾遇见,整个过程甚为公正,不知所言清华北大此风尤甚之论从何而来。
更何况此事须另从监管角度讨论,遂不在此讨论之内。私以为以此制度暂为徇私腐败留有空间为由否定整个制度,甚至言此加剧高考不公,甚为不妥。
3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我两只手能数到 1023。
反对@影夜 的答案。
什么叫公平?
我认为,所有人都放在统一水平线上,用完全一致的标准去衡量,这不叫公平,这是平均主义。公平,应当是每个人尽可能展示其突出之处,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优缺点,全方位地评价一个人。
自主招生是否使高考的选拔机制更加公平?
很遗憾,就我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没有。
首先我来讲讲报名的部分。自主招生报名有两种方式:校荐或自荐。这里就是第一点不公平。校荐名额怎么选择?按成绩年级排名分配下来。老师说,分配过程绝对公平,因为分数一摆出来,别人无从说你不公平。但是我说了,这只不过是平均主义。结果我的同桌,年级前十名,轻松拿到了北大+复旦的校荐名额,我这种学渣自然什么都没有。
那好吧,没有就没有,我去自荐。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自荐是一件多么坑爹的事情。校荐的同学,会被老师一遍一遍叫走,报名的时候有老师指导,很多资料老师都会代为整理,基本上不用操心。自荐呢?首先,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学校内,很多人连准确消息都不知道,况且这次报名时间很短,等校荐同学开始填报名表了,你才开始准备资料,晚了。第二,所有资料都要自己跑各种办公室打印敲章,报名要去求着相熟的老师借电脑,资料怎么准备全靠自己理解那些看都看不懂的公文套话,材料要自己寄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都不知道。
先不论自荐的通过率,就算自荐通过了,让你去考,这下没什么不公平了吧?非也。考试,就考个数学+语文/物理,而且达到竞赛难度。不仅学生的特长完全没有体现,甚至我可以说,竞赛类的题目是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训练获得较好成绩的。这时候,平时成绩较好因而有竞赛辅导资格的人又占尽了优势。
结论是,平时成绩决定校荐名额,平时成绩决定针对性训练名额,这就是马太效应。所以,自主招生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自招通过的考生,只看高考分数都能上相应学校。
也就是说,自招抹掉了本来成绩就好的一部分人在高考中的运气因素。而在选拔人才方面,什么都没有做。而能力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那些学生,还是得默默面对高考(以及其中的运气成分)。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公平,甚至连平均主义都没有做到,只不过让成绩好的人更容易成绩好而已。
(利益相关:我正在自荐上海交大和复旦,看上去希望渺茫。)
3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想法不多,读书很少。
个人认为许多人,例如几个高票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题主问的是「公平」,而非「均衡」。
什么是公平?公平,在我的理解上,就是依据一个客观的(乃至量化的)标准,遴选出(至少在这个标准上)优秀的考生。自主招生公平吗?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几位答主的介绍,我认为大体上是公平的,至少和某些其他类别(XX特长生等)相比,并不是最水。
那么公平和均衡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如说,以一个全国性物理比赛的成绩高下去遴选考生,按分数来评判,满分是150分的话,149分的人直接进了,100分的人没进,其他人依排名决定是否进,这是完全公平的。然而,某个一线城市的普通中学可能都有许多人参与比赛,而某个四线城市的最高中学都可能没人知道这场比赛。显然,这就是资源的不均衡。
楼上有答主说,中国教育选拔的最大弊端不是在于不公平,而是在于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地区不均衡;家庭背景不均衡。不均衡并不代表不公平。如楼上某位答主的例子,欧美高校可能会以马术、击剑等「贵族运动」的能力去评判「个人兴趣发展」的优劣。这些运动有客观标准吗?有。招生是遵循这个客观标准录取的吗?是的。那么,这就是公平的了。至于说,落后地区的学生没法学习马术击剑这些运动等等,那只能说是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不能说是公平性的问题。
我是一位上海中学生,上海博物馆每年会有一个征文和文博知识的比赛,我曾经两次拿奖,而获奖的同学(每年大概20人左右)可以在博物馆专业的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免费去一些而极有文化价值且鲜为世人所至的地方(如去年我们去了青海及甘肃,观赏了一些不为人知但是动人到极点的石窟、风景和藏传寺庙,其中我们去的一些窟是不向大众开放的;今年我们去了河北与天津,我们去考察了邯郸古城的考古遗址——而非作为景点的所谓「赵王城遗址公园」,去看了邢窑的发掘遗址,去看了一些博物馆常年不开放的珍贵展馆),这让我收益颇丰,而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这或许也会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并且也可以提高我在一些面试中体现出来的能力。
试问,这个奖我和我的伙伴们配拿吗?可能不是最配,但至少是相对公平的。那么,那些出生于三四线地区并也精通文史乃至远超吾侪的同学们,他们难道就不配那这个奖吗?那显然也是不正确的。这就是资源的公平性与均衡性的差别。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说取消那些本身拿着竞赛高分的同学自主招生的资格,而是让那些天资颖悟却没有机会参加竞赛的三线地区同学也得到参与竞赛的机会,这才是有利于均衡性的策略。「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最后感谢其他回答此问题的答主,你们让我明白了在我的城市之外并不遥远的地方,我们这里视为平凡普通的资源在那里却可能是难以想象。感谢诸位。
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请指正。
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重新认真写答案
先抛答案出来:
公平,但不正义。
首先扩展一下 中对于公平的定义,即在自主招生时所有的考生都能被公正、一致的对待,具体体现为向他们在参加笔试的时候所有的考卷都是一样的,在面试的时候所有的面试考官的态度是保持一致的,在录取的时候标准也是一致的。再详细一点就是说,在自主招生时并不发生腐败,作弊,徇私舞弊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能说自主招生是公平的。
但是无论是从美国的经验还是我们中国的实际上来看,结果并不正义。这种不正义主要体现为,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他们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并不一致。再详细一点说,主要表现为来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通过自主招生的可能性大,来自中等收入阶层或富裕阶层家庭的孩子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孩子可能性大。
具体表现为下图:
——————————下面是私货时间——————————
个人认为高等教育存在双重目的,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为社会提供高端人才,高校的研究所要研究最新的科技,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会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后者在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中表现尤甚。
假如仅以高考为录取的唯一途径的话,很多院校是无法获得他所需要的人才的。我在大学期间,文科老师上课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学在为高中补课。很多应该在高中时期看的书,应该在高中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应该在高中甚至初中就掌握的技能,很多人都是在大学期间恶补,而浪费了很多不该浪费的精力和时间。
因此大学试图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来试图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人。
但我完全同意所说的自主招生将会加大社会壁垒,冻结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因为自主招生考察的学生的很多特质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给孩子提供的,比如孩子们的课余爱好,比如孩子的课业外的经历,甚至看一些能在面试时候加分的书等等,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般很难获得。
举最简单的例子,你在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说自己能把字体、全半角、Word排版基础搞清楚,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人有条件有精力去搞这些东西的。
所以到最后就是大学本身对于“双重目的”两者间自身取舍的问题了。
在 的答案中综合一下和的回答,你会看到美国大学所给出的答案。
那么综合一下中国大学中自主招生的人数比和招生方式,你就会看到中国大学所给出的答案。
当然,这都是以招生中不存在巨大非法腐败为前提的。
话说回来,虽然自主招生尽量在招揽优秀的生源,但是这些人发展究竟如何,恐怕要等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知道。
利益声明:本人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
2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先为力胜
这个问题之前讨论过了。
就是变相的九品中正制。
北约(北大为首的招生集团)和华约(清华为首的招生集团),可能还有上合(上海圈高校),形成内部封闭的高中学生评价体系。这些高校的联合都是基于自己,而非大一统国家的利益而成立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过渡到让一部分人先聪明,学习起来,高尚起来的未来中。
高校招生老师未来就是类似月旦评的东西,会愈发权威化,油水大大的有,要动员身边的熟人混进这个圈子,有着无穷的利益。
山区的兄弟们,你们被抛弃了。西部的兄弟们,自求多福。
寒门再难出贵子,世间已无张居正。
帝国已经不能履行他基本的职责——即平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中国明清五百年最重要的社会契约,现在终于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完蛋了。
旧制度与大革命,呵呵呵呵。
当年疯狂拥戴共和的民众,总有一天会以更疯狂的方式把共和国的英雄推上皇位,你想不干都不可能。这种历史悖论会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一直发生下去。
眼见三年前笑谈的未来,如今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太快了,本来以为至少是十年后的事情呢。
9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高票们别闹了。
这和精英教育有毛线关系。
公平有很多种,不是给贫困的给教育不发达的地方提供的渠道才叫公平。给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或者偏才怪才提供渠道也叫公平!!
虽然黑暗的栗子有,此类有奇才在身学生因自招受惠的案例一些知友身旁也有。欢迎提供真实案例。
最后,嚷黑箱黑箱,好像谁不知道自主招生有黑箱似的……换句话说,好像有什么好制度没惠及特权群体似的。自招不公平,但也公平。自招公平,但也不公平。
本来它就只为一小部分人而已。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没想到知乎在高等教育问题上支持精英化的是多数。
我不赞成高等教育向美帝靠拢。美帝是一个移民国家,可以依赖全世界的人才。而且他们并没有美利坚民族,只要能满足人才需求,培养本国的还是培养外国的并无区别。自然可以选择效费比更高的做法。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有提高本民族平均水平的责任。即使落后地区(和家境较差者)的学生在综合实力(和成功率)上是比不过发达地区(和家境较好者)。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高档教育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提高自身的机会。
所以说在选拔制度上,要使用这种尽量削弱家境因素的方式。
3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科学/思想/哲学
首先,自主招生的目的肯定不是照顾条件不好的学生的,希望条件不那么优越的同学能够珍惜高考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公平的选拔模式。
其次,自主招生照顾的是具有非高考特长的学生,这种特长可以是天生具备的,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考虑到多数人的天资并不足以强到可以不经训练得以展现的程度,这种特长生往往也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很显然,基本的客观条件是保障这种特长得以发展的前提。虽然不一定非要斥以巨资,但是太穷的人家一般是不会选择发展这类特长的,所以它肯定不是用来照顾底层群众的。
自主招生可以招收体育、艺术、学科竞赛等特长的学生——比如一个严重偏科的物理天才,当然也可能包括家里用钱砸出来的“健美操特长生”。对前者而言,我们是欢迎的,毕竟偏科(不一定非是偏考试科目)的天才大家也喜欢;对后者而言,我们是见仁见智的,因为这就是社会不公。
总的来说,自主招生有利有弊。自主招生所促进的公平,是具备不同能力和特长的人之间的公平,却不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公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确实不公平,但是回答们都太有趣了…简直让人想一个个喷啊…先回答问题…
1.地域性不公平 在上海读的高中,每年上海全市复旦交大同济自主招生名额保守估计超过500个吧,上海考生总共才10万不到,基本上可以去查一下上海市重点高中通过自主招生去985+211的平均人数是10个左右,一所市重点一届才300 400个人吧,基本上我认识的参加高考的人都是拿着好几个学校的自主招生录取通知思考应该去哪所。
2.确实有靠家里条件进去的,还不少。就拿我认识的同学来说,有五音不全的高考前突然拿到了音乐特长生的加分进了某顶尖财经院校,有高考前几个月就不见踪影的同学问问是家里帮忙拿到了预录取的名额,有体育从没拿过及格的同学在高考前突然通过拿了20分的体育类自主招生的加分轻松进了T5……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不过所占比例是多少就不知道了
但是排名第一的答案你在逗我呢,你先定义下什么是“公平性”?不按平时成绩选人不按竞赛成绩选人难道随机选人参加才叫“公平”么?诚然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公平程度没有高考那么高,但是你说的那根本不叫不公平,还有说因为信息不对等而造成的获取信息的差异造成有些人不能及时报名参加,这也不叫不公平,复旦交大有自己的微博网站天天发放关于千分考和自主招生的信息,我去过的所有支教的点儿都有网,中国网络普及程度还是挺高的。自己不用心就别怪别人了。
还有几个挺有趣的…
1)美国大学的体育特长招生没你们想的那么高雅,人家最喜欢招football的黑人运动员们了,君不见OSU的五号选手能抵过其他弱点big ten一支球队,football这货人家高中都有team训练,又不用花你家里的钱。
2)法学院录取调查背景,你怎么不说本科还得是父母是校友才能上ivy league呢… 自己不争气就别怪背景,老拿个例说事儿算什么,要是每个进ivy league的学生都给学校捐了三栋楼或者是有校友的父母,那美国大学还至于那么穷???
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理解的问题尽力,了解的问题量力
补充:我看知乎的问题有个习惯,选取票数最高的两个意见相左的答案来看,如果发现所有答案都一边倒我就会唱一下反调,有时候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当然这次不是),比起没有人能说出真理,我更害怕没有人敢表达反对。
---------------------------------------------------
不知道大家心目中公平的大学招生是什么样子的,谈谈美国法学院招生吧,很多都要问你父母什么学校的,你家里有没有名校校友,有没有常青藤的,比中国自主招生还要赤裸裸的背景调查,有错么?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特权,美国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够丰富,所以像小布什这样智商是硬伤的人进耶鲁也不影响别的人进名校。中国的问题在于教育资源不足,这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招生不公平,高考也不公平。类比一下,很多人都说去大城市好,因为小城市的好工作都被关系户占了,其实大城市关系户绝对不比小城市少,只不过工作岗位够多,关系户占完之后还能给其他的奋斗者。
大学的目的是选拔出将来能成功的人才。我发现身边好多上了大学就心理严重失衡的人,这一类人一般都是在高中时候比较优秀的人,他们的成绩给了自己很大的自信和优越感,他们瞧不起那些二代,当他们辛辛苦苦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发现居然有人成绩不必自己差,头脑不比自己笨,家境比自己好,长得也比自己帅。是的,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不要指望一场公平的高考来改变一切。对于大学来说,这些优秀的二代将来成为社会成功人士的概率比其他人大多了,大学为什么不要这样的学生?
我这么说不是打击大家奋斗的积极性,恰恰相反,我也是和大家一样普通的,正在奋斗的一员。我只是想与大家共勉,不要奢望社会为你设计选拔制度。
前两天,我一个朋友半夜来我房里抱怨:“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啊,怎么办?”我说:“zju工科在北美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多找找学长学姐,多找找机会,别老闷在家里。”他说:“我拉不下脸皮。”
这就是中国学生的通病!还停留在考科举的心态,十年寒窗,一朝中举,就成大爷了,人家都来哄着你,铁饭碗自己送上门来了。
我毫不怀疑上面抨击自主招生制度的朋友们都是高考应试的好手,但是切勿停滞不前,如果有一天游戏规则改了,拥有更多长处的人才能生存,抱怨不公平的人,只能饿死。
1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我本人作为一个小城市里的无背景普通考生,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也不知道这种考试在哪里考,什么时间考,要和谁联系。
这种渠道更多的是被有内部消息的子弟占到便宜,更毋庸置疑的是,有很多考试成绩不合格但有背景的考生可以堂而皇之地通过这种渠道进入较好的大学
13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1、素质是主观的,分数是客观的。
2、现在这个发展趋势,想学什么都是要钱的——没有免费获得的素质。 没钱?回家玩泥巴去吧。
3、自主招生是从集权那里要权力,大一统的计划分配虽然诸多诟病,但是至少他考虑问题的利益基础面要大于自主招生:北大自己招生的话,是不太可能愿意招收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的。
4、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阶级流动通道,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推广自主招生必然会导致高考的份额缩小——阶级流通的通道,就这样一点点被关闭。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Java & PHP Coder
自主招生渠道一般通过网上发布,贫寒子弟根本没条件上网
自主招生名额,校长实名推荐名额,一般集中在省重点高中,二流中学根本没名额
自主招生的考题,偏,怪,有可能考个连锁互换定律而这个只有竞赛教材上有
自主招生考题考察学生的思辨性,对于农村只会死读书的学生不公平,还会考察时事,对于农村没条件上网看新闻刷微博的更加不公平了。
但是,自主招生本来就不是为了公平而出现的。
自主招生的手段,能够帮助学校招到智商情商素质都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
===================下面说说公平
要说绝对公平,高考都是没办法做到的,最简单的,英语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教学水平就差很远,要不然为什么全国卷II没听力呢。这些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要说公平,不同地方的高中教育资源就不公平,地方一般都是给市中最好的教育资源招最好的学生,二流中学二流师资二流学生,三流中学三流师资三流学生。
环境能造就一个人,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
在一流中学一个班全都是一本最差苏大,大家都是学霸,你只要按部就班跟着老师再差也能考个一本。你不幸到了个三流中学一个班都未必能考个二本,老师教的差大家学的不认真好好学习受排挤,你再努力也惘然。
要说解决不公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教育资源极大丰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蛋糕不够大的情况下,不想着如何扩大蛋糕,想着照顾到每个人,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深刻感受到有时候出生会决定一个人百分之八十的命运,剩下来的百分之二十才在你手里。你想从这个阶层跃迁到那个阶层本来就难上加难。当你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事实就越发觉得可悲。
其实那些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穷得揭不开锅,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在电子厂打工透支身体和青春挣血汗钱养家的女孩子们,她们中间未必没有聪明人,给她们足够好的条件,她们也能考个985 甚至申到ivy league的offer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对这个世界保持谦卑
=======================补充下吧
其实我觉得如果条件不够好,就不要和有钱人挤了,军队院校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年啥费用都不要还免费医疗,就算平时训练苦点好歹吃得饱穿的暖,毕业后包分配。军官再不好找对象,也比普通高校毕业欠一大笔助学贷款找工作举步维艰还被城里人讥讽为凤凰男的好找。
如果条件稍微好点能有更多选择,比如进普通高校比如出国,军队院校就不是最佳选择了,因为进去之后就放弃了至少未来十年的自由。
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数值策划,希望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自主招生作为和高考相辅的一种方式的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认为这是一种寻求突破寻求进步的善意的改革。
很多人说这会使不公平加剧,然而我想说高考本也不是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的,有财力有背景的家庭出身的孩子相对来说,从小受更好的教育上更好的学校,也有更大机会去好的高校。况且据我所知,在高考模式下,"花钱"买进知名大学的也有少部分名额。(名额不多但确实存在)
而自主招生的名额同样不多,1%都不到吧,而且往往是以一定数额的降分,直接录取的几乎没有吧。它的积极方面:鼓励一些有部分科目特长但有偏科现象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只盯着高考的分数。积极意义大于其消极意义。
我可以说未来的中国教育模式考试模式绝对会是更多元化的,不可能一直是只有高考这唯一途径,每年有多少人因为高考模式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发展不均衡,每年又有多少大学毕业生在高考模式下只会考试,却不会学习不会工作,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这也充分说明了高考作为现阶段相对来说公平、相对来说能弱化家庭背景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有很大的不合理性。
改革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自主招生这样小范围、又有积极意义的改革只是一种探寻正途的方式。会有人因为家境、因为自身资源受益,但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不改革,完全按照现行的高考模式,绝对会受更大的阵痛。高考模式施行靠近40年,随着市场化的高校招生政策和越来越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已经显露出非常大的不合理性。只是因为国情,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主流高等教育选拔人才方式继续存在,但是随着改革,教育会更有人性化,而非只注重公平和正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而非只会考试的学生。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先说下基本情况,上大学之前在一个鲁南一个小县城读书,然后大学考入山东大学,现在大三。
从后来和周围大学同学交流,基本赞同的关于名校学生的描述,对于小地方的学生,似乎说的还不够。
虽然我在一个小县城读书,但我高三的时候是确切的知道自主招生那么一回事的,信息来源是老师。但遗憾的是,老师也仅仅是知道然后告诉我们去尝试,至于流程、技巧、材料则全是我们百度得来的,然后去想申请的学校的官网上查到了细则。我们当时大约有30左右的同学申请了自主招生(全部是自我推荐,校长推荐里面根本没有我们学校),而且这些学生包括我大都是从小在县城长大,父母也都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医院等比较好的单位工作,也即信息来源也相对来说更广一些(顺便说一下,我的那个高中的高考成绩,900人的理科生仅有25人左右超过一本线。It's absolutely true)。这30人中,二分之一(像我报了厦门大学)没有通过申请也即没资格去考试,剩下二分之一中间有2、3个人获得了加分或者高考优先,但是是兰州大学这类我们那年招生下滑的学校。你也许会问,这有没有让你感到很沮丧?很抱歉,一点都没有,我压根就没想到过成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们玩的游戏,仅从网上获取的那些资料太单薄,不足以让我们有信心的去面对自招,我们的路只能是高考!
后来考上了山东大学的经济学院,这个学院在山大是分数线最高的一个学院,但有好一部分特别是山东的学生是通过自招、艺术特长、体育特长(也许绘画,跑步对学习经济有帮助,体现学校领导的深谋远虑)进来的,但奇怪的是那些同学都好像对此毫无自豪感。经常听到某人说:哎呀当初考650就该去哪哪的;很少听到:我当初自招过五关斩六将,那个爽啊;也很少听到:你看我现在篮球打的好,我当初让管特招的老师目瞪口呆。看来大家还都是觉得真正考进来才是自豪的事。也难怪他们自己本身也会那么想,因为打篮球的水平还不如普招生,美术特长的同学就再也没碰过画笔。
我也留意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同学,你不能说他们都是高富帅、白富美,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中间大部分是父母为好单位工作,有渠道接近自招这些信息,然后有学校里管招生的人指导一二,或者有些直接找关系让其开个后门(这种情况少数),自招确实为一些人给予了10分甚至20分的加分,让山财的上了山大,让过线的进了经济学院。你问那些人是不是很水?回答:不至于,差10分20分完全可以经过大学里的努力赶上来,何况那大多数人不学习。
我曾经听一个院领导亲口说过,自招以及各种形式的特招,其实就是一个润滑器,让那些考不了那么高的人开了个后门,因为是少数影响不到整体学生水平,又能让这些有关系的人(尤其是教工子弟)有个渠道进来,学校也愿意这么做。
你问这公不公平?回答:不公平,但又能怎样。你看看现在牛逼的高中升学率也会有滚雪球效应,而小高中或者地方高中面临资金不足人才流失大把大把的问题。大高中名牌高中把各地的好老师都吸引走了,教育资源成倍放大,这我认为更加的不公平。每次看到山东省实验中学公布“今年我校一本上线率又创新高了,达到90%”,这让一个一本率只有2.7%(25/900)的学校学生只能无奈,摇摇头继续做题,还不知道这些题到底能不能考到。你要说好学生都是自己学出来的和老师无关,那我只能给你举个例子:听说过华山论剑么,为什么要切磋,因为一个苦练十年的天资聪颖的习武者,出来发现自己多么不堪一击。当你的老师都知道什么是高考重点是什么,你拿什么去和那些老师都是阅卷的甚至出题的学生竞争,即使你聪明过人天赋秉异。
1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擦 一边倒的人都在喷自主招生啊,撸主再喷都没意思了。
本人也是认为自主招生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是,本答案的主题是以下两点:自主招生虽然破坏了教育的公平,但是,破坏的程度是十分有限的;与此同时,自主招生所代表的那种更宽松的高考制度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却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首先来看第一点吧,之所以说破坏程度有限,基于以下事实:
拉关系想进名校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文科类和经济类专业当中,并不发生在理工科。道理很简单,中学时期理科不好的学生不会再去大学学习理工科(=理工农医,以下同),那样是没有前途的,再有关系也不可能拉关系去一个肯定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拉关系进名校的一大目的是镀金,但是跑去清华电机系被挂两门以后全身就都是屎了。而文科和经济学总可以混,理工科的评价标准总是铁钢钢的。当然,两个差不多优秀的理工科学生之间仍然有可能因为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分数以外的竞争力,但个人认为这种不公平似乎已经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了(擦,这一点有些心虚,请轻拍),但是,就算某人靠关系进了某名校的理工科,他的理科成绩应该也过得去,不然不是白痴嘛。这一点,各位可以去看看北京上海各名校各专业的招生比例,理工类专业的本地生比例总是不那么夸张的,本地学生的主要去向还是环境工程旅游管理国际金融这类的专业,要的就是一个镀金嘛。
自主招生不公平主要会体现在文科和经济学科当中。但是说实在的,文科类和经济类专业真不怎么适合寒门子弟。本国市场化条件下,这些专业对口的工作(以银行、律所为代表)要求一般都是情商(中国式情商)第一,关系和背景第二,第三名的位置.....长相似乎都比智商更有竞争力。纸上学习成绩在法律或者经济学方面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有优势的专业恰恰是理工科。
举了哈佛的例子,但哈佛耶鲁这些学校出名的都是法律或者经济这种学科,理工科当然也很好,但并非是最好,不知道MIT的情况能否也介绍一下。个人认为其实适合寒门学子的还是理工科,那里的知识真的能够换到金钱,改善家庭的处境。文科的知识就不那么好换钱了,而在理论经济学(如国际金融学和经济学)专业,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换不到钱的,这些专业的学生是在用天生的聪明和狡黠换钱.......好吧,其实更主要的还是用人品和关系......
当然,应用经济学(如财政学、会计学)和法学的知识在对应的工作当中也是很重要,但是出成果还得要配上关系才行,不像理工科那样,只要握有技术和勤奋,情商没有低于鞋底,爱迪生、西门子和鲇川义介们就能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创建一个个的GE和日产。
题外话,其实撸主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身边的一个残酷事实:撸主有个同龄的优秀邻居,父母离异跟着母亲过,家境相当一般,为人沉默寡言,但是头脑相当了得,也十分努力,理工科成绩很好......不过英语就要差点了,没钱买复读机,有没有好朋友借给他复读机什么的,听力总是没啥得分的,总分也就不是特别的高。而他的母亲一直想要他读工商管理......他在整个高中时期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很难得,他还是拥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的一个人,最后也完成了这个志向,去了西安交大学口腔医学——但是,被查出来是色盲....接下来就不得不换专业,他母亲也终于如了愿。
以他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在这个专业能混成什么样已经可想而知了。总之前年过年回去的时候,本科已经毕业两年的他仍然是在家待业(小县城待业)的状态,考注会也是连连失利。家庭的经济情况也随之更加恶化。
算了,忍住,不在这里吐槽那些所谓的“社会经验”了。
所以我的第一个论点就是,就算自主招生有腐败,也就腐败一下社会学科,而社会学科其实不适合寒门学子,适合有经济条件的富裕学生,寒门学子进去反而误了终身,所以这些腐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接下来是第二点了,自主招生乃至于更宽松的高考制度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削弱教育上的军备竞赛,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
标准化考试的弊病早就被吐槽得体无完肤,在此不一一复述。上文中讲到的那位撸主的邻居,如果不是高中三年都只在读书也不会到录取了才发现色盲,发现自己是色盲的时候也不至于六神无主瞎选专业。
对创造性的扼杀这一点很多人都喷,撸主也完全赞成,而且撸主认为有更具体的理由:中国理工科学生缺乏创造性,其实主要体现在实验动手能力方面,而现阶段本科生实验条件的恶劣和器材的匮乏才是元凶(研究所好像已经不缺钱了)。日产的创始人鲇川义介从当时资金匮乏的日本东京大学毕业以后便去先学了几年手艺提高动手水平,然后又出国打工赚了点外汇回来当启动资金,最后回国创立的日立制造所也一样的不缺创造力。
如果高考制度宽松一点,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能够给高中生们更多的动手机会和见识机会,富人可以有时间去玩他的乐高,穷人也可以有时间去打工啊,劳动力哪里是会真正嫌多的呢?我想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将不会被继续吐槽——但这不是主要的,中国学生的大问题不在于没有创造力,而是身体素质差和没有见识,另外不得不提一点,那就是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不能不说是倾斜于纸面理工科的高考所带来的恶果,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绝对的公平而不能不牺牲的效率。
所以我的第二个论点是:标准化的高考导致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军备竞赛和资源向纸面教育的倾斜过于严重,严重到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还是很重要的身体、交际和写作素质方面,为了公平付出的效率代价已然太多,必须寻找解决办法。而自主招生.....虽然看上去不是太能马上缓解这种情况,但是至少是往这个方向跨出的第一步。
好吧,其实我还有第三点:光明正大地吸收一小部分高学费而分数稍低的学生又如何呢?(比方说只够武大的分数,但是缴十万一年的学费给学校可以进清华)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TED视频,里面那位社会学的教授就问到:一个高等学校里有20%的学生是通过父母的捐献进入学校学习的,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赞成这种做法?
我个人是很赞成的,包括那个20%的数字。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跟欧美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如。私人投资方面,中国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很少超过一万人民币,而在美国一个大学读下来总有几万美元的开销;公共投资方面,教育部长老实八交的根本争取不到多少经费,跟德式和苏式大学(好像是一样的概念..)也没法比。中国大学里的天才们常常是依靠自学而得不到指导,甚至是基本的实验设备也要好学校才能保障。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再大的人力和智力优势,中国的教育水平乃至科技水平赶上欧美成为发达国家家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借用一点经济学的观点,现在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投入的边际产出已经很小,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倒仍然很可观。
目前这种情况,相当多的资金进了招生办主任的腰包。这实在让人心疼。
如果大学能够对少数富家子弟征收高额学费(同时我相信,在中国,你完全可以找得到很多成绩也很优秀只是不够优秀的富裕学生)甚至更高额的捐赠,大学经费是不是能够得到一个强大的补充源呢?大学是不是也就不那么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了呢?我不知道大家对这种看法的意见如何,但是也请各位多想想,这样一来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可能是变窄了,但是至少能确保得到的教育质量啊。
(感谢 的补充:如果给大学捐了40万成绩又不那么优秀的普通学生,完全可以让他选专业,这40万可以帮助几十个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何乐不为?)
为了那位邻居,必须匿。但是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亮明自己富裕家庭的背景,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的看法不客观,相反,各位一直站在寒门子弟的角度说话,听听富家子弟的意见应该也没什么不好。谢谢各位读我这么长的答案。
16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只是……一个好人……
我说说我的经历,虽然年代久远了。
长郡中学,湖南四大中学之首(好吧其实其他三个也这么说的),反正生源教育质量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在湖南都很逆天,放到全国也是Top级,这是大背景。
因为这边小升中是微机派位,因此有名的中学都搞出了一套叫自主招生的机制,有钱你还真不一定进本部也就是教育质量最好的那一部分,我记得我家当年各种关系拉上,凑足了1w块钱,还提心吊胆,简单点来说,就是拼人脉拼财力,你以为就只要交1w给学校就够了?人情不用打理么?像自主招生吧,而这个只取决于你家的人脉和财力,小学里面表现的能力?玩蛋去吧。
恩,现在的政策似乎更逆天了,学校配套楼房神马的都挂钩起来,有钱的更容易进。
到了初升高的时候,像我们这样的顶级学校还是有节操的,也是为了刷掉那些有钱有权但是实在是拖学校后退的子弟,毕竟为啥是顶级中学?好歹你高考各种指标不能低啊,为了几个家里有钱有权的子弟拖垮整个学校的名声,领导还没那么2,当然啦还是给这些权贵留了后路,也要交钱也要找关系但是不是进教育质量最好的本部而且分数也有个线,高考的时候我没记错的话一本上线率低了快30%来着,一个班有一个就不错了。而相应的中考分数线全省最高,全省招最好的学生(无视背景权钱),然后把这批人丢到教育质量最好的本部。但是理科实验班又不一样了,人少没多大不影响,从我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外地顶级学校如长沙县一中的顶级学生,因为他们主要是以常规教育为主,竞赛哪有时间弄嘛,来参加这个班的筛选就是死路一条,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权贵家有能力的小孩才能去玩一玩。
所以初升高,我校的风格就是权贵2货进副部,权贵牛人进实验班,全省顶级学生收纳到常规教育最好的本部,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公平的。
但是高升大就没那么公平了,作为顶级学校,自主招生我是体验过的,当时的情况就是我本来是NOIP二等,好吧我初中就拿到二等了,觉得傻逼NOIP都是为了保送没人是真心爱写代码然后就荒废了一直没拿一等,但是二等能参加自主招生。先不说别的,就能自主招生资格这个来说,先刷掉了不在这类省顶级学校的学子,人家鸟都不鸟你学校,接着又刷掉了这些顶级学校中光常规学习就举家之力的学子,不好意思我们要“素质”,再接着余下的这群有点能力的人里面(我个人计算机是实打实的拿了省2,但是没培训也就玩也分分钟拿到了省物理生物化学二等还是三等来着,反正基本大满贯了虽然水是水好歹拿出去唬啊)有资格获得自主招生名额,注意资格到最终获得那还有很长一段路呢。
我当时是等我反应过来,自主招生过了一半,权钱人脉党各种喜气洋洋,虽然在我眼中他们都是废物,但是人家有降个20-30进同济华南理工,保送进个XXX的啊。凭着好歹还有几个奖硬着头皮找老师交材料,过了要面试的时候不记得是哪个老师还是教导主任了说“那个某某某啊你懂的,反正呢你就是降了30分也进不了华南理工,把名额让给她吧”也没让我和我的家人有任何反驳,然后这事就没然后了,等于是我帮那人获得了名额然后她找关系顶了我名额面试完拿到了自主招生资格~~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当时自主招生的时候我成绩很臭,甚至到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老师说回家跟你老妈看看三本有啥学校那样,但是高考么打了300来人的脸超一本40分的感觉还是蛮爽的,要是给老子当年没“被”让资格也是分分钟华南理工随便选呐。
所以自主招生?那是给权贵们玩的东西,没高考没中考这样的统考抹平家庭背景带来的影响把权贵子弟拉倒同一起跑线然后让屁民子弟能用足够的经验打败他们的话,洗洗回家玩蛋去吧。对于教育资源足够多的美利坚来说,这不是问题,对于中国这教育资源本来就各种少还各种不平衡的地方来说,你这是自寻死路~~
2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首先呢,排名第一的 答案才是真正的不靠谱,拿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对比本国的,还能对比出优越感,恐怕这事也只有人民日报干的来了。我来告诉你们这个答案的思路和什么很像:资本主义绝对不靠谱,资本主义打开了社会高度不公的大门,然后巴拉巴拉的把本国和美国贫富差距的数据一列,立马体现出社会主义的高大上,末了要说一句,社会主义再有缺陷,也比万恶的资本主义公平。你们都知道人民日报说的大多是屁话,为啥别人换个方式说出来,你们就都信了呢?
说 同学追求的是公平,但不正义,还以此配了一张图来解释何为公平以及“正义”。其实不用配图,李锦霞同学口中所言的公平和正义的区别其实是“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区别,也就是说,以李同学的定义,正义即是结果公平。但在我看来,追求机会的公平的社会,往往才会产生正义,相反去追求结果公平的社会,才会产生不自知的恶。以李同学的图为例,第一张公平,最矮的孩子看不到球赛,首先是因为他没买门票,所以才只能偷看,又因为矮小,连偷看都办不到。这次的经历会让他明白,如果想要好好看球赛,那么要么去赚钱买门票要么努力长高有偷看的资本。第二章正义,高个子把自己的机会匀给了最小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机会本身对于高个子而已就是可有可无的。而造成的结果,会是矮个子的孩子学会了索取,当高个子的机会并非可有可无的时候,他依然会索取,并认为这是应该的,这是正义。你们以为这是曲解?不,如果你们看过吃救济的人就不会这么说了,当你问那些吃救济的孩子将来想干嘛的时候,他们不会告诉你梦想,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继续吃救济,他们的生活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救济的质量。
我为什么说这么多看起来无关的话?因为在我看来,很多朋友,都未曾搞明白什么是公平,在社会主义下生存太久,连自我的追求都忘了,高考成了大家口中所谓唯一的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却从未想过,高考制度本身,就是平等的愚民。你为高考学了十年的英语,连和外国人对话都做不到,这种教育制度都不算大问题,那你告诉我,什么才算大问题?
说回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有没有问题?有问题。问题在哪?问题就在,自主招生这种制度在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是最容易产生不公平的。你可以看下,自主招生现今爆出的弊端全都逃脱不了高考的影响,但不代表这种制度本身是错的。自主招生需要的是大环境,需要的是取消高考制度,以学校为单位来进行招生考试。以同学的说法来看,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还是相当爱惜羽毛的,那些真正不公正的制度,譬如少数民族加分这些谁都看不过眼的制度,都来源于高考,而不是自主招生。
有人又要说了,自主招生的话,招生办(或干脆说学校)为了富人大开方便之门,会敛财,会腐败。是的,我们生活在如今这个社会下,早已被腐败搞怕了,搞啥第一反应就是怕腐败。但是要我说,不会比现在更差了,你改了,不会比现在差。你以为高考制度就没腐败?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了?因为现在学历全部买的到,学历会随着你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提升。现今的制度,导致追求学历比追求知识重要多了,千军万马走过高考的独木桥,进了大学你真以为是去读书的?自主招生如果全面实行,我不否认,很多富人会提供可观的费用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去,但是你要注意三点:1.很多富人的选择是把孩子送出国而不是送入国内的名校2.以目前的贫富差距来看,送进去的二代能占多大比例?3.富二代一定比穷人家的孩子学习差?以我来看,现在相反有钱人家的孩子努力的更多,因为他们害怕被人说不学无术败家子。另一方面,这些为学校提供高昂费用的富人们,其实也是间接帮助了靠努力进入学校的寒门子弟,学校完全可以用这笔钱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谁能从中得利?是二代们吗?这些公共教育设施,教育资源,得利的还不是靠努力进取的普通人?只要产生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只会带来更大的益处,而不是腐败,腐败真正的源头是穷怕了,而不是贪婪。
中国人老喜欢讲,不是不改,是大船难调头,是改革有阵痛,所以我们老在这种奇怪的制度里沉沦,却从来不去看大环境。一提到要改,第一反应就是,那群富人会不会占利啊,会不会钻空子啊,你放心,再严苛的制度,富人永远比普通人容易占利,不然为什么大家会追求富裕而非贫穷?而且相反的,制度越严苛,钻空子获取的利益会越大,放眼世界历史,莫不如是。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真正的自主招生,应该看才智。可是现在的自主招生,大都是看成就。就这一点来说,很不公平。
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polsci/film/music
看那几个高票答案实在是无语。大学自主招生的不公大多来源于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你们一个个不提作为基础教育甚至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资源公平的必要性,却大谈本来就带有精英教育色彩的大学自主招生如何不公,难道不是贻笑大方?
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clean code, dirty life
那些说教育不需要公平的,现在中国还有比公平更让人觉得紧迫的事情吗?
中国几乎任何一个朝代,都会保证教育的公平,阶层固化,社会分化可不是闹着玩的。说白了,你得让穷人有活下去的理由。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天文&天理
我就是所谓西部的(内蒙古)。如果没有自主招生,我高考的闪失将使我进不了北大天文。
我的一个本科室友是重庆农村的,家里一穷二白,如果不是自主招生他也来不了北大。
至少像北大这样有自己气质的学校来说,千篇一律的高考是不足以选拔自己需要的学生的,仅从这一点说,自招当然是必要的。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作为一个在河北小城市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如果不是自主招生,除非超过本一线三四十分,否则我是没有希望上一所211的。
同时,自主招生肯定有各种权利寻租现象,我在笔试面试和入校以后也亲眼所见过。但是自主招生毕竟还是依靠硬性条件限制的,比如各科的竞赛获奖。在高中时,各科都是自愿报名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哪科都能考,只要稍微擅长就能过初赛,过了初赛学校就会帮着准备复赛。本人就是靠着竞赛获奖才有的资格。相比之下,各科成绩之类的都不可信,我准备自主招生材料时,去打印成绩单,就碰上好多人在改成绩。主管老师看人来了就问,打成绩单是吧,自己改一下,主意成绩和排名,然后就盖章了,结果每个人的成绩单上排名都不一样。
至于怎么知道自主招生?我参加高考时自主招生刚刚扩展开来。那是高三上学期,几次模拟下来就知道自己成绩不可能达到本一线50分以上,那我想上重点大学怎么办?只能找别的路。然后我就开始去网吧搜的资料,所有的信息网上都有,只要你去找,时间,地点,选拔方式,条件,我全是一个人在网吧查出来的。
自主招生确实有许多不理想的地方,但这是跟社会现实相关的。社会什么样,学校就什么样。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自主招生的优点是能让聪明人得到更好的教育,缺点是易于滋生腐败。
所以,答案是,取决于对谁而言。
对于天才来说,很公平,给了他们应得的机会。
对于平凡人来说,更不公平,被富人挤占了原有的机会。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拿私立大学批评个毛啊!人家自己寻求赞助爱招谁招谁。
我开个学校,就只招高干子弟,行不行?
我开个餐馆,就只招待我朋友,行不行?
我又不是使用纳税人的钱,和公平有什么关系!
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自己无能加上父辈无能不要怪制度。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从事误人子弟的教育工作
不能一刀切,凡事有两面。
自主招生能让一些特色院校以特殊方式招到一些特色学生,对特长发展有帮助。
但自主招生又会产生偏科和寻租现象。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 简单的时间线网站…
我不认为公平,显然社会上暂时也觉得不需要太公平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吃菜要吃白菜头,跟郎要跟大贼头
才不管别人如何。自己自主招生没一个命中,结果高考考得不错。嗯,为自己代言。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所以这个问题又回到什么样的教育才叫公平或者说在教育资源还不足以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的时候如何能更公平这种问题上了。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高校入学考试需要的是多元化,多路径,并不必要以自招取代教育部高考。
如果一定要在自主招生和教育部主导的高考中做二选一,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在选什么。
教育部垄断的高考即意味着,只有通过高考才可以进入大学,要通过高考必须在高中三年里学习指定的教材,所以高考出题的权力是教育权力垄断的保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高考是“指挥棒”的原因。
自招,目前来说形式还不够多样,普遍关注度高的是“多校联考”,如北约华约;特长学生;竞赛等形式。南科大也算一种模式,可惜关注度我认为不够高。本答案主要关注联考。自招,意味着大学自定入学标准。高校自己出题,就存在不受当前高考和教育大纲限制的可能。当前的形势,主要存在超纲(难度高)或者考查形式更灵活多变的情况。所以目前联考形式的自招其目的很明确地是抢生源。就这一点而言与教育公平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形势发展,高招路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可以给考生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给与高校更大的招生权力。随着政府对高考的垄断逐渐被打破,有可能出现比今天更多元的招生考试,也就是多个“高考”并行的局面。
由于每所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可能存在的差异,例如有些学校比如很厉害的几大名校都愿意招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而有些院校因为自身专业设置学科特色的原因,同时也愿意招收有比较偏科的学生。单一的教育部高考很难把这些偏科学生选出来,也不可能照顾到每所学校自己的具体需求。也许一位未来的史学家就因为数学不好而在成才的道路上经历更多的坎坷,一位物理极有天赋的同学则为英语的原因不得不进入一所平平甚至不入流的高校。而大学老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某些好苗子因为其他课目成绩不好而失之交臂。不能说多元化的高招路径一定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但最起码的可以提供更多的选项。
一些招生要求相近的学校联合招生,或者都认可某几项由第三方组织的考试。有特殊要求的学科或者高校也可以自主另辟招生途径,比如单独命题,如果有些学校自觉希望有更多的生源选择还可以同时承认其他学校的联考成绩,给考生更多机会选择。
这样多元化的途径,不仅是高考形式的多元化,也是教学的多元化,即意味着有能力或者有意愿的高中学生可以很早地就为心仪学校或学科做某些专门准备,比如文科优秀也极有兴趣的偏科生,可以选择那些专业有特色的学校参加单独命题的考试或者某一类对文理科目不同侧重的考试,再报名承认该考试成绩的高校的相关专业。
教育部主导的高考仍然并存,且成绩为广大高校所必须认可。而学生则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
各类高考和招生方式共同存在于一个“考试的全运会”里,通过各考试方式之间的竞争,由高校和学生各自选择最适合的选拔方式。
至于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贪贿,特权应当如何限制,则是另一个层面更细致的制度设计问题。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太懂。
本回答是针对前面所有的说“因为自主招生对于信息不对称所以对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是不公平的”的反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贫穷或者潦倒变成了很多人的不去作为的一种借口,具体好比这里的这位题主,又好比楼上那些抱怨自主招生制度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公平的人们。
关于先天条件这个东西,谁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使是在高考的环境下,有人能靠高赞助费走进各方面条件都好不只一点升学率高的惊人的私立学校,有人靠从小花大价钱学的某项特长获得20分的加分,有人能请得起名师来给做1000块一小时的培训,这些都是先天条件的不足,如果这些“有钱人”用自己手中的钱来获得某些优势都有原罪的话那我想请你们明示一下这种状况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共产主义?
事实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一个家庭不为自己的钱还不够多发愁的,只是有的是读不起高中,有的是没法出国留学,有的是买不起一套房,有的是给不起500万的创业资金而已。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你出身贫寒就必须发奋然后出人头地,或者你的父辈给了你相对好的条件你就必须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社会有层级之分,更何况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抛开学校知识不谈,出身相对好的孩子越是在所受的家庭教育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上,在与人交往上都有很大的优势。自主招生是招收成绩某方面特别突出或者是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如果说我们社会上需要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而这种素质又正好是贫困者缺乏条件去获得的,我也只能说这是一种无奈却又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人人生而平等,我觉得很明显不是说的人人出生而获得财富,地位的机会都平等,而是无论你拥有多少资源和权力,都能获得相同的人格上的互相尊重,是人权上的平等。最高票回答说美国进入高等名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富裕家庭里的子弟,但至少在我的主观印象里,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你仍然拥有的是一人一票的选举权,获得的是全部100%的人权。宪法里没有写贫穷者就低人一等,穷人一样可以在富人面前站直了说话。
(顺便说一句,我不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也许通过自主招生程序我能进入更好的学校但是当时一些原因没有参加。【其实就是自己懒 2333)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淘宝掌柜,店址:
市场教育…
公平,但不正义…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不要轻易尝试放纵地自慰。
没有dota的自主招生是不好的自主招生。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一只做牛做马的闲云野鹤
接着蒋同学的回答,中国教育问题更在于教育资源失衡太严重。我是典型的从小地方一步步考出来的学生。我的小学班级,只有我一个人到我所处的初中念书,我的初中班级,只有我一个人到我的高中念书。其他人呢?都去乡镇中学了。 这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吗?我高三的时候尚不知何谓自主招生,更别说我其他在乡镇中学的同学了。
前几天新闻提到浙大交大加入自强计划,最多给乡镇中学考生减60分的优惠。平台给人的影响很大。作为自主招生的一部分,自强计划还是考虑到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只是具体怎么实施才有效,仍是问题。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例如:活动策划 / UI 设计师 / 尹子立爱…
教育资源从来不该追求公平,而是应该追求自由。让所有的学校自由地招生、让所有的学生自由地申请、让所有的学校有钱雇好教授好讲师、让所有的学生有钱负担得起学杂费或者取得助学贷款,这才是终极形态。
教育资源极大丰富时,公平自然成了伪命题。
在不提高大学质量、增加大学数量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标本皆不治。
1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Be an observer,not just a follower
你对比下高考和考研就知道了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既然这么多赞,就把评论再发一遍
我觉得那些抨击高考制度的人最终会亲手毁掉自己孩子一生唯一一次与精英阶层公平竞争的机会
其实我不知道这一代人有没有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国内的阶层固化已经慢慢在开始了,如果现在20岁的人再赶不上这一次浪潮的话,可能以后世世代代中产阶级到头了,所以,该奋斗的努力奋斗,不要把时间再浪费了。
说说自主招生和高考,冷哲已经分析的很好了,确实综合素质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去量化,而且给了学校权利,就必然滋生腐败,而高考这一条路,国家需要做的不是放开渠道,而是让考试与录取更加公平才是正确的选择,特别对考试和阅卷监管更加严格,保证录取做到严格的量化,高分就是比低分上的学校好,这样才能倒逼所有学生,不管精英阶层,还是偏远山村的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高考的胜利。
这是非常极端的公平,但对于我们现在的国情,是唯一选择,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可以择校,但惟独高考必须靠自己,因为我对这件事情理解蛮极端的,我从小在希望小学就读,两个年纪共用一个教室,所有的书都靠捐赠,初中,高中有无数孩子离开了我身边,换了更好的学校,进好的补习班,我从没有钱补习,但我现在仍然可以坐在美国的热土上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不就是因为高考吗??不然只能看着其他人用父母的能力再次压我一头,别抨击制度,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公平。
顺便再说说欧洲和美国的考试,欧洲目前来说阶层固化已经成为死水,不可能有一点改变,所有的政客基本父母都是之前的政客或者贵族,从小就读贵族学校,之后读伊顿,法学或者经济,出身之后父母安排大公司实习,继续进入政界或者开公司,等等,他们上层非常团结,已经不给底层留一点上升的空间了,而且福利制度这么好,也没人愿意往上走,这就是现状,
美国呢,哈佛耶鲁的学费已经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了,招收全世界,注意是全世界的精英阶层,权贵人士,特别是中国的,印度以及沙特的,然后每年留几个名额给底层人民中那些学习非常好的,全奖,把他带入精英阶层,所以,美国的上层还是有蛮多新鲜血液的,但也都是极少的有能力之人。
最后,希望在我有生之年,高考这项制度还能公平的进行下去,因为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唯一的一条改变人生的路了。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逐步退出。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文化的再分配过程,没有经过成功的文化大革命,是不可能达到公平的。
在权力支配的社会中,文化必然向权力集中的地方倾斜,在资本支配的社会中,文化必然向资本集中的地方倾斜,在“中zou国zi特pai色的社会主义”中,在强大的政治和资本复合力量的支配下,自主招生有可能让教育更公平么?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不折腾会死星人。微信公众号:就是扯淡
怒答。实在受不了最高票数的无比“政治正确”的答案,完全就是不懂现在高中现状靠自己脑补来支持观点。就我自己所知道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和考试流程,来反驳一下下面那些靠脑补来论证自主招生腐败的童鞋的观点。
1、先明确当我们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题主问“自主招生的出现是否使得教育更为公平?” ,首先看题干,什么叫“使教育更为公平”?自主招生是一种“大学入学选拔考试的形式”,那么在这里我们应当认为这个“教育”指的是“大学高等教育”,你总不能让一个入学考试去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来背黑锅吧?那么这个“公平“指的又是什么呢?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是稀缺的,那么分配的依据自然是让有能力的人先上,让更多能够把这些优质资源发挥出更大价值的人获得这些资源,高考本身就是这样的一种选拔考试,但这么多年来高考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就是选拔不出人才。我高考那年全省数学卷子简单到弱智,全省超过3000个满分,我们班数学平均分146,你管这叫公平叫照顾教育不发达地区吗?所以我认为这里该讨论的“公平”是自主招生的标准对于所有人而言是否统一公平,是否所有人都有争取这一考试资格的机会,是否存在普遍性的靠外部资源来改变规则的腐败现象。
2、任何制度都有腐败的,这点我不否认。你说自主招生给一小部分人特权,这点我承认。问题是在中国当前现状下这小部分人没自主招生也照样有特权。高考堂而皇之的“定向生”、“国防生“这里面水有多深我就不说了,身边就由例子,这还是国家在高考中公然划低的分数线。那种高考分数出来还能找关系搞进去的也有,但这类人实在太少也不具有讨论意义。下面我们就看看自主招生的步骤中是否是在为大量的舞弊开特权之门。
首先明确一点,教育这种东西是没法完全客观化的,如果你非要觉得只有成绩能代表能力综合素质都不看才叫绝对公平的话咱们没什么好讨论的。说实话,校长推荐制度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舞弊问题。粗看了下名单,至少我们省内的几所都是鼎鼎有名的学校,我校校长也是拿了清北的双推资格。这种推荐等于直接加分,没有一所大学敢得罪高中名校,得罪了以后高考高分生都不往你推。某年北大招生办和我校出了点问题,之后两三年高考完我校高分生几乎被清华包圆,后来多给了几个保送推荐名额才算恢复关系。也是因为这种推荐的权力实在太大,高中校长根本不敢徇私。能在这里的谁家里没点什么关系,不但有关系而且成绩还都很好,所以往往这种制衡之下是最公平的,按成绩+竞赛+奖项+社团来比谁都不得罪,而在这里面又以成绩+竞赛为重。反正就那三年我校所有高考能直接加分的名额都是这么推出来的,没人有意见,反倒是县一级以下的学校徇私的例子我知道不少。所以也别说大学把更多的名额给名校,人家也长眼睛,懂得分辨你推过来的学生是不是我们想要招的学生。
接着看常规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很多人说高校给高中推荐名额这里面有猫腻,猫腻你妹啊。且不说我校这种名额就是根据前两年成绩综合排名从高到低给同学挑选(我们那年国内top20的大学自招校荐名额大概有将近200个,一些排名靠后的985的名额压根没人要,因为排到那个名次的正常高考都能考上更好的学校)。而且这种推荐资格压根没用的好吧,撑死给你个笔试资格,笔试出来分数线一划公平得不能再公平,我当年拿了复旦校荐、上交自荐,最后照样被分数线划下去了。我知道到这里很多人又要开始唧唧歪歪机会不公,不公你妹。我那年北约+华约参加考试的人数大概在五千人左右(不排除不少像我这种两边都考的),本来那些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重点大学高考在我省的招生分数线最低大概也在全省七千名以上,普遍在四千名左右。我校那年浩浩荡荡两百多人去自主招生,最后拿加分的也就二三十人,所以这本来就是个优中选优提前拔尖的考试。你要是高中前两年不努力成绩不好你就最后拼一年去高考,人家前两年好好读了书多个机会怎么就不公平了?
我知道有人还要唧唧歪歪给学校的资格不公,还是那句话,不公你妹,我都不想说你矫情了。大学给高中分配的自主招生笔试的推荐名额都是根据这所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给的,既有整体情况也有单独报考的情况,毕竟大学还是希望能从高中里多捞些好苗子的。如果你自己中考考不好,上了一所不怎么样的高中,而你的高中高考成绩不咋的大学不愿意给名额,你为什么就眼红那些靠无数学生的努力堆积起来声誉的高中和那些在这所高中努力学习的学生呢?you can you up啊。
说完笔试说面试,这块我自己没参加,拿些朋友的例子来说。首先整体情况就我知道的而言,面试的筛人比例并不高,主要是根据面试来决定给你的加分多少,我想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在这里过多筛人会被人质疑徇私,所以采取笔试这种更客观的筛选方式显得更为公平。当然这里面名校会占点便宜,还是那个例子,你敢在面试里刷我的学生以后我就都不推荐学生去你那了。去参加面试的朋友回来聊起来题目基本也没偏题怪题,你非要说你成天被学校逼着学习都没空关心时事关心其他的,那是你自己和你学校的问题。就是有人可以成绩好的同时了解社会参加活动,我认为这类人就应当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才叫公平,是对付出的公平。
3、自主招生的笔试考察内容和竞赛问题。现在高考的趋势本来就是越改越简单,大学老师都已经快吐血了。听到不止一个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知识水平越来越差,很多高中该掌握的知识都没掌握,搞得得从头补课根本没法教。【这块待会回来再补】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想要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个人感觉还是为很多人创造了机会的。感觉自主招生没有上面说的那么难吧,为什么我们小县城的学生很多都有资格,并没有特别高的门槛,而且有一两个仅凭高考读不了清华人大的,因为自主招生就降格录了~
可能是我参加高考太久远,现在制度已经不一样了。我同意上面说的教育不应该谈公平,有能力的自然应该获得更多机会。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ω?)ノ開始厭倦這種飄在空中的生活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自主招生的初衷和最终结果并不是从考生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为了让各所大学提前展开优质生源的争夺,通过考核合格后给予微小降分录取资格的诱惑来培养考生的忠诚度,最终目的则是让这些经过它首肯的学生优先报考该校。这种竞争和忠诚度的培植本质,就跟各大超商、品牌等服装、服务行业提供的可以积分可以打折可以优先享受服务的会员制度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去讨论自主招生和教育公平的关系,本来这个命题就有点二…额,没有冒犯的意思。
我也是一个经历了自主招生的人,信息的获取源自高中所参加的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大赛说排名前多少的人可以参加哪哪哪些大学的自主招生。而那是个自主招生的概念还没被广泛了解的年代。也许是因为这个的影响,所以高三在上网的时候看到自主招生开始接受报名的信息,就投了文科综合实力最好、和顺便投了文科领域知名度第二的学校。所有报名表格和手续都自己操办,各种抓耳挠腮。
而那个时候经历的一个插曲,或许就已经改变了我的最终轨迹,(也是我觉得自主招生制度最值得玩味和讨论的部分)各位看官请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驻马店一高新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