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记得 江西80年代歌曲经典老歌的农村的小学早读的时间吗

  偶然听同事说,他们小孩上小学3,4点就放学了,这也太早了吧,一点都没考虑双职工家庭。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就是想知道原因,教育局这改革也太……
  大家觉得这样提前放学好吗?  今天还看到新闻说成都试点强制亲职教育,家长不接受或可被拘留。这……
  这就是公知还有高素质人才呼吁的快乐教育,就这有些人还不满意,说不定啥时候一天两节课呢,或者不用上课家长自己教育。
  发现教育局现在的改革都有点效仿国外,可我们没有国外那么好的福利,女性没有那么好的保护,不是人人都请得起保姆,人人都能全职,人家的人口少,福利好,可改革还是要结合国情啊。
  三、四点是晚的~俺同事家孩子小学一年级,下午两点放学~周三是半天课,下午不上学~
  一二年级,夏令时是三点四十放学,冬令时 三点十五放学,三年级以上晚五十分钟放学。有社团活动的大概快五点接吧,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加社团活动的,乐器啊体育啊之类的项目都是经过选拔的,价格比校外便宜非常非常多。  我觉得很多人都很矛盾的,前几天有人发帖说一年级天天做作业到晚上九点十点,觉得课业负担重,有人发帖说孩子放学早,实在是太轻松。  我女儿二年级,没人接的就交给托管班,托管班生意好啊。总体来说除了放学上班族接送不方便,课业负担不重,有大把时间可以玩,我觉得还不错,等高年级估计想看动画片的时间都没有了。现在就先快乐着吧。
  不是一直是这样吗,十几年前我上小学那会儿下午两节课,三点半放学,不过我当时放了学要去球队训练,不训练就自己回家写作业。
  这不都是家长要求减负的结果吗?
结果好了,学校放得早,家长不得不花钱把小孩送种托班。。
  我上学的时候就是4点半放学啊,坐标深圳。南方和北方不一样???
  教育局的人说了,最好家里有个全职的人,在家管孩子。一个医满意个教最他妈黑
  也不是吧,小学一般都是4点多,只有周三周五早一点,因为两堂课,但是也不是到点就能放的,一般都要到四点左右才能出来,放学时间跟出校门时间是两回事啊……
  我想说的是 我小学的时候就是3点多放学啊 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就是上一节课就放学了 那时候哪有什么托管 自己放学回家 同学一起玩会 回家写作业吃饭 就这样 好正常
  我小学的时候,大概二十年前吧,都是下午两点半放学啊,所以有什么不对吗?
  你听到的有歧义吧,  一,可能你听到的是,有的学校周三或周五提早放学。  二,有的学校是名义上两三点放学后,学校组织课后活动,比如专项的篮球啊手工什么的,或是变相地拿这段时间做作业。  三,很多人的确是在崇尚“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快乐应该是在玩中学,而很多人却把快乐理解为纯玩、放纵、无拘束。  关于课业问题,现在做作业拖拉的现象比早年严重很多,一年级没掌握好作业习惯学习习惯,二三四越往上越难改。早之前家长乃至爷爷奶奶在家教字教常识,生活也单纯些,大家都差不多回到家赶紧做作业,做完了出去玩。现在两极分化,有很多逼得特别紧的家长,也有很多家长特别放松,本来幼儿园也不准练汉字练数学,回家更是只顾着玩,孩子上小学时完全没有作业和书写的概念,导致作业拖拉,半小时一小时的作业能拖几小时。
  我小时候是周二周五下午两节课,其它时候五点放学,正好去学校对面我妈厂里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周二周五就自己走回家,有一次一直走到我妈都回家了还没走回去,被揍了一顿...
  你小时候, 你们那真好, 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 我们下午上课都是2点半才开始的, 你们都放学了啊
  放学之后都送去上培训班了
  规定就是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啊 楼上回复什么两点半才上课的 那是中午不在学校吧
  所以现在小学旁的托管才那么火爆  我小学同学租了3室2厅办托管  一孩子2800一月管中晚饭和作业辅导  收10个孩子  每月纯赚2W多
  素质教育就是扯犊子! 想我这么优秀的人 哪个不是刻苦学习拼搏出位的 素你nai nai个素  不刻苦 老想走捷径 那是三本毕业才干的
以前他们都是职高技校 后来拿钱上大学 不点分就可以 也弄个大学文凭 就以为自己也是本科了 天底下有这样好事?你不刻苦不坚持也想享受同样的成果? 所以他们的学校是三本  有人总问我学英语有什么方法 我说有你ma la ge bi的方法 给我死记硬背 这个方法 那个方法 都是投机取巧 没有环境空谈方法就是骗钱 唯一的方法就是刻苦记忆背诵 拼专注 拼功夫 拼时间
你他娘的天天玩 也想象天天学习的人一样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有这样的好事吗?   所以素质教育 就是扯jiba淡 谁要信 就等着你孩子去三本吧
  快乐教育
减负教育  毫无声色的完成了阶级固化  有钱买教育 放的早 负担的起教育成本的外面继续上课   没钱没意识的 孩子继续快乐 玩耍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我觉得我小时候都是上到5点下课啊
  我小学的时候下午低年级两节课高年级三节课。放学家长不能来接的就留下上自习,有老师看着写作业。也有放学去小饭桌或者课外班的
  这样不是挺好的,我小时候要是能3.4点就放学不是高兴死了,可惜我们两点上学要五点多才放学,有时候作业多要做到天黑,关键是我也没学到什么呀
  91年的中年人路过 坐标帝都 小学初中54制 小学基本每天都是下午两节课
初中除了中考前半年加了晚自习一小时 其余一周三天下午两节课
高一一周两天下午两节课 两周三节课 一天下午四节课 高二高三强制住宿 除了课时和高一一样 加了晚自习 七点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结束后到九点半自习  从小学开始自己带钥匙坐公交车回家 车程30分钟 基本父母下班回家前都能完成作业
  给老师减负啊
  初中高中已经很辛苦了,小学再搞那么迟,孩子还有什么童年,何况现在小学内容也多了深了,比我们那时候也难了,总体还是比我们更苦的啊
  本来就是这个钟点儿叭  下午两三节课,不就是这个钟点放学呗
  @ttpp-30 09:57:14  三、四点是晚的~俺同事家孩子小学一年级,下午两点放学~周三是半天课,下午不上学~  -----------------------------  我也擦屏幕
  三十年前的小学,下午一点半上课,三点半下课,不过只有一二年级是这样,后面就是5点半左右了
  我侄女一年级,2:50放学。谁那么要下班,还要专门找人去接她放学,说的好听给学生减负,可是会留一大堆作业让家长看着写,写不好会群里点名批评。这明明是给老师减负吧!!
  看有好多人说自己以前就是那个点放学,我想问下吃午饭时间,午休时间,加上两三节课时间,怎么也是四五点了吧
  武汉非托管班放学确实很早,平常3点多,周五有的两点多。托管班非周五大概要到5点多才放学,周五会早一点。托管班每学期要多交一笔托管费。本来几年前还可以晚托在让孩子在学校吃晚餐的,可是有一年武汉某个学校有些家长到处举报学校乱收费,据说闹到了央视,于是武汉教育局干脆一刀切,取消全部托管。。。再后来,需要托管的家长意见非常大,就弄成了现在的模式,但是学校晚餐全部取消。
  合伙开一小公司,我管理财务这块,办公室加我4个,两个女的下午三点半给她时间接孩子,接了带办公室,五点半一起回去。哎
  不是现在就这样的啊,我记得我小时低年级就只上两节课,高年级后是四点二十还是快五点放的学,现在朋友女儿上四年级也是五点放学的
  放的早是因为上得早吧,一点多上课,三点多下课很正常啊,我侄子在上海就是。
  我记得我小时候,基本上是五点多放学,到六年级有时候还到过7点
  当时我们学校是为了避免学生回家偷懒不写作业,下午时候晚自习的,就让在学校写,写完以后交给老师检查合格以后才让走的。
  @小猪斯爱吃肉
15:43:38  91年的中年人路过 坐标帝都 小学初中54制 小学基本每天都是下午两节课
初中除了中考前半年加了晚自习一小时 其余一周三天下午两节课
高一一周两天下午两节课 两周三节课 一天下午四节课 高二高三强制住宿 除了课时和高一一样 加了晚自习 七点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结束后到九点半自习  从小学开始自己带钥匙坐公交车回家 车程30分钟 基本父母下班回家前都能完成作业  -----------------------------  同帝都,84年的,高中是素质教育试点校,单独教材单独会考的,上午5节下午2节,3点半下课,之后就是各种选修课了,什么京剧、戏剧、摄影、文学、游泳、太极剑什么的,我们住校的晚上有晚自习,也没有老师盯着,偶尔有宿管巡逻一下。超级放松滴度过了高中三年,有自制力的同学还是学霸,该上清华上清华该上北大上北大,没有自制力的辟如我就妥妥的给学校拖后腿。
  上海这边都是这样的啊
  我们学校有校内的体育俱乐部,三年级以下,可以留在学校打球,下棋,一学期四百多,请的外面的教练,高年级免费一节托管课,五点放学。
  坐标南京,女儿学校是一二年级周三3点半其他都是2点45放学,父母没时间也没老人接的只能是托管班了,说是义务教育不花钱就能上学其实怎么可能呢?现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兴趣班不谈,只说下补习班吧。一二年级补习班孩子上的不多,三年级后全班没花钱上课外班的只有少数几个了,你不学别人都学了,你还敢不学吗?
  我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2001年以前,早上7点20早读,8点吃早饭(那时候学校管早饭),8点半上操,然后就是3—4节课,11点半左右放学,中午1点半(冬)或2点(夏)上课,5点放学。没有听过下午2点半就放学的,只有周五下午只上两节课,但是有大扫除。现在的小孩说真的,在校时间越来越少,作业却又都甩给家长,难道老师现在只管安全么?
  到底是什么傻逼在嚷嚷素质教育?
  现在孩子读书,家长好累。减负都减给家长了
  我女儿读私校可以到5点左右,但是这个多出的时间,是要交钱的
  我们这里醉了几年高考成绩不好,教育部门感觉打脸,新换的教育局长要求虽然4点多放学,但是延时看管,我女儿学校看管到5点20,其实就是加了一节自习课。
  小学两节课的下午,初中高中都是四节课的下午,时代变了,现在初中生很多都家长接送的
  87年的  小时候五点放学  放学到家写完作业正好看动画城,动画城结束看大风车  若干年后我也成了老师  现在教育局不允许小学生在校时间超过八个小时,学生本来五一到十一之间有四十分钟午休时间,一过十一,午休的时间都被取消了。  像我今天,上午两节课,埋头改作业两节课,吃完午饭就进班,开始中午辅导。学生做作业,我继续改作业,后来实在撑不住了,跟学生说,老师休息一下,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三节课还要给你们上课呢。三年级的孩子非常体贴,连连说老师你快休息吧。  趴了一刻钟起来继续上下午第一节课。第二节课是全校活动,因为教育局规定学生每天要有一小时活动时间。作为配班教师,我下去陪学生跑了三圈,看着学生做游戏,第三节课继续上课,学生大汗淋漓的跑上来,休整五分钟准备上下午最后一节课。  这时一二年级开始放学,他们在校时间被规定的更少,不得多于六小时。小部分由爷爷奶奶接走,大部分被晚托班接走。  三节课后,放学铃声四点钟准时响起。这就放学了?志愿导学铃声响起。成绩不错的孩子回家了,剩下来由语数外老师轮流“自愿且免费”辅导学习。四十分钟后志愿导学结束,教师再次将这批学生送到校门口,才能下班。  此时已是四点四十五,距离我早上七点半到校,我已经无休息无间断的工作了十个小时。  每次回家都累的不想说话,然后第二天继续这样的生活。
  楼主哪个地方的?我这里华南沿海,小学下午一般5时10分左右放学啊。如果是山东、东三省地区等地,下午3-4时放学正常啊,那里相对西部天黑早,上学早放学早
  我小学确实就这样,夏天2点半上课,40分钟一节,两节课,4点就放学了。冬天更早,2点就开始上课了。等上了五六年级,才会多加一节课,然后5点左右放学。只是那个时候不用家长接,自己跟同学结伴回家。现在可不行,且不说人贩子,车多人多,太危险了,没人接不行。
  我们孩子三点半放学,家长不方便的话,可以让孩子在学校待到五点半,有专门的老师看着写作业。
  好幸福啊。
  我想当老师
  我小时候都是三四点放学
  我从小一直是这个时间放学啊,下午三节课啊……初中开始才上到五点多
  没有啊
我们这边小学生是2.00上课
下午5.00放学
  我们这儿还是上午11.40.下午5.10分放学,小学一年级。
  一二年级差不多四点放学,下午上两节课很正常啊。我小时候下午也是上两节课,高年级是上三节课,差不多五点放学。
  低年级两节课,现在应该是秋冬上课时间,所以放的早。这个也能有人扯到骂老师身上,几点放学又不是一线老师说了算。老师,包括学校都是执行者而已。都是上边一层一层下的命令。
  早点放学,孩子去学个运动啊乐器啊什么的,我觉得挺好的,不如在学校体育课动不动就被占了,孩子不锻炼身体,体质怎么能好得起来?现在有不少放学到学校门口接孩子的课外班,下班去接回来就可以。唯一缺点就是需要花钱,有的可能还极其昂贵,怎么说呢,有钱就报个贵点的,钱少就学个练字之类的便宜点的,说实话如果孩子有时间,经济上又能承担的话,能学的都想让她去尝试一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明白为什么幼升小面试的时候 如果妈妈是职全在家孩子会加分了吧 这时候别看不起全职妈妈 我两个朋友的孩子同时报名海淀外国语 录取比例7:1两个孩子表现相差无几 最后全职妈妈的孩子被录取   放学后拼的就是补习班 要有人看着要花钱 没钱没闲的孩子除非特别自觉或智商超群 不然真没什么机会可言 这就是现实!!!
  我记得我们小学是8点开始上课但是7点半必须到校,周一升旗,其他是做广播体操,然后大家去吃早餐,八点上课,12点下课。回家吃饭睡午觉,下午两点半上课,5点半下课。下课之后男生踢球,女生可能家就是跳皮筋,6点大家各自回家。
  坐标开过G20的城市,一年级的时候,周一到周四下午3:40放学,周五3点放学。现在2年级了,周一到周四下午3:50放学,周五还是3点放学。。。
  我记得我小时候五点左右放学啊。下午第一节是午自习,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副课,第四节课是活动课,天气好就是室外活动,天气不好就是室内活动,我觉得挺好的,室内活动都是有主题的,比如今天以美德为主题开展,明天以社会新闻为主题开展,后天是画画为主题,再后天是唱歌为主题,反正一个月不重样,活动课都配副课老师来看管和组织的,多有意义呀!后来到了高中,活动课基本上都变成自习课了,但还是在校的。
  在辅导班待过,我们这里小学一二年级下午2:50放学……  不过我小时候也没很晚放学,大概三四点的样子,周三还只上半天课
  教育、医疗、公务员,是一个国家的良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这三个界域还是整体代表着良心的。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三个界域没有在中国土地上以中国的方式发展下去,而是吸收了一些资本主义的糟粕,产业化?这是什么闹的?高层太无知?不是,而是逐利的思想造成的。决策向利益低头造成的。所以,不要骂学校骂老师骂医生骂公务员,其实大家统统都是受害者。  我对我们的后代有信心,逐渐会从逐利的路上回归,走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佛山这边5点放学
  所以现在看到很多带着刺的学生在曝光学校周末补课,誓要掀翻校长和老师的样子,我都不怎么发言评论。其实很多学校补课收费真的是白菜价,我本质上是很反感我的孩子以后被学校补课束缚,因为我有能力在周末带孩子去上更好的课,但我不能一刀切别人的孩子就适合我的孩子的情况,每到周末我都能看见不少学生拉帮结派抽着烟挽着妞儿压马路,根本不学习也不上进,而且我生活在一个制造业城市,流动人口极其多,很多未成年人的父母监管本来就接近于零,少了学校监督就如脱缰的野马,一到周末就是飙摩托车、打架、找乐子、拜大哥、一整天打游戏的时间
  上午4节课  下午2节课  高中前一直这样
  我二十年前读小学时就是4点放学啊,下午就两节课,两点半开始上,四点结束
  我们这里小学都两点多放学,我儿子一年级,两点二十放学,大部分的孩子都去托管班
  8点20到校,一二年级下午2点40就可以放了。
  一年级的时候3点30放学,二年的时候是4点放学,家里得有个接送孩子的,要不就送小饭桌,上小饭桌的孩子呢,平时就无法上辅导班,只能周末连轴上,我在家里照顾2个孩子,每天放学后先送辅导班,然后回家写作业,周末留出一天专门玩,本来留出两天的,围棋课调到周六没有办法,但是周日一定要有出去疯玩的时间
  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身体发育不适合每天坐太久啊,不光我们国家,欧洲和美国基本都是控制在每天六小时以内。而且澳洲的学校假期特别多,一个月里休息时间几乎和上课时间一样多!
  不能理解现在家长,自己小孩自己带的都不乐意,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你全指望学校?作为父母都这么推脱责任,更何况和小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学校。教不好都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最多就你被骂几句也没什么影响,但是你自己不教育不投入时间精力成本,你小孩就是被影响一辈子,理理清楚。
  三四放学不算晚,南京都两点多就放了,搞素质教育啊。然后高考全省倒数……
  咱中国人真是活得特别累
  我是三十三年前上的小学,一天满满8节课,上完了不完成当天任务也不许走,那时候还是一周上五天半,周六下午才休息。
  作为一个九零初的中老年人。  我记得从我上五年级,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鼓吹素质教育,鼓吹减负。  那时候现在小学生的家长大概上高中?不是拍着手唱着歌同意的嘛。还说高考迫害人性?  现在自己当了家长画风立马变了,真的实行素质教育了,又开始骂国家把教育资本化,阶级固话了?  还说八十年代医疗教育良心?八十年代赤脚医生乱开药医死人的事情真是多不胜数,多少基层老师是民办老师连个师范都没上过普通话都不准的。良心真是笑死我了。
  楼主难道你小学时候6点放学?  我83年生人
我小学一年的时候都是上半天,2年级到4年级都是3点半放学,夏天就4点多放学。
6年级多上一节课,也才不到5点就放学了。  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自己放学回家,只是现在社会不安全,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安全。
  大多数真的认为晚放学有用?早放学只是把吃饭到午睡的3小时无用时间减去了。持续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都更好
  郑州公立小学,上午10点多放学,下午两点半上学,四点就放学,家里有个人得专门接送。
  周三2.30
哪家公司能这样 要么老人接  要么找人接
  我们这一到六年级都是下午3.15分就放学了。难怪现在小孩课外都补课,合着是在校时间太短了
  三点多放学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不开放校园,而是不让孩子在学校玩到5点5点半家长下班时间。
  一直是这样啊,我小时候就是这个点放学的
  还是现在不安全,大人担心
  本人80后,自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冬天的时候天黑前没到家过。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忘记了。而且早起天还没亮就要去上学。
  坐标深圳 下午出去办事 四点多 满街的小学 初中生的样子,背着书包,应该是放学了,把我震惊飞起,我记得我们之前就是周五下午会早放学,
  我就觉得一点,我们之前小学是有早读的,一大早到学校会读20分钟书,现在这块好像没了,我觉得朗读挺重要的,不应该取消。
  一二年级三点五分放学,三到6年级3点55,因为乡镇,很多住得远要坐公交回去  城里大概是四点半到五点过
  我们小时候是五点还是六点才放学,以前不是鼓吹快乐教育吗,学校免费给补个课还被家长举报,自己争取来的苦果,跪着也要咽下去,真是把我们后来还没当家长的给坑惨了,活该!
  我女儿中午11点放学,11点我刚好下班可以顺路接回家,中午1点20上课,夏天1点40,我都是上班就顺路送去,下午是3点放学,我不能下班去接啊,只能给她报了补习班,下午放学就老师接,晚上我下班在去接回家,补习班一个学期4500,还没有包括中午的,
  我小时候也是这个点放学下午两节课,四年级才上三节课的。
  请假去接小孩了只能
  难道以前的小学是6点放学?
  我们家孩子小学四年级,如果没有社团活动,3:45放学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 正文
每天消失80自然村 江西一村庄仅剩1人
作者:徐迅雷
发布时间:
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赣西北有三个“空心村”,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村民外出打工,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干脆叫 “空壳村”。
  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记者&冯志刚&摄  本报首席评论&徐迅雷  有一种选择叫离开,有一种趋势叫进城。  《都市快报》本期的“天下”周刊,聚焦“空心村”,对赣西北三个“空心村”进行调查,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村民外出打工,从山村走向了城镇,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地方还干脆说成是“空壳村”。“一个人的村庄”,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散文家的真切写实。  城市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城镇化”,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偌大国家,超过半数的人城镇化了,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不由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现在农民工就有2亿多在城市里干活,尽管不是具有城市市民待遇的“城里人”,但他们终归是离开了乡村。那么多人离开了,乡村哪有不“空”的道理?  我曾经在基层当过领导,比较知道农村、农业、农民。我明白“下山脱贫”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留在高高的山上,特别是留在一些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连脱贫都很难,真是没有多少出路的。别的不说,难以通公路就是很苦命的事,告别的选择,看起来是无奈的选择,其实也是文明的选择。  乡村,是我和像我一样的许多人的童年记忆。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曾说:“童年是人类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其实就是“人类的父亲”。但我毕竟告别了童年、离开了乡村,这其实是我的必然选择。我是兄弟姐妹五个,都是早已离开了乡村,我们的下一代更无可能回到乡村;等到年迈的父母辞世,对我们家来说,这“两个老人的乡村家庭”就再也与乡村没有多少关系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乡村会有“空壳化”的变化,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看过一个纪录片,说的就是某个因发现石油而建立、兴盛起来的城市,因为经过几十年的采掘,石油已经基本采完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枯竭了,陆陆续续搬离了这个石油之城,使之逐渐变成了“空城”。甚至美国一些行业性很强的城市,因为产业变迁,加上经济危机,都有很多人搬离了这样的城市。  应该看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帮助它转变得更自然一些,更妥帖一些,努力避免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要对那些一时难以“转身”的老人们,要多加关怀。至少我们应该有办法有措施,避免出现“留守老人死在家中无人知”这样的情形。  一个人的村庄,抑或一群人的城镇。发展,变革,需要我们尊重现实,更需要我们尊重规律。往前走吧,沿着前进的路,不同的鲜花,终归是要次第开放的。  江西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  消失的村庄·调查&特派记者&冯志刚&文/图&发自江西安义  这是一个坐落在赣西北群山深处的小山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31座蓝砖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因为一口洁净的池塘,它得名南坑村。这个始建于清朝末期、最鼎盛时有130多口人的山村,终究没有挡住城市化的冲击,青壮年挤入城市讨生活,一家家搬离了村庄。  现在,一个叫钟兆武的64岁老人成了村里唯一的居民,守护着这个据传清朝末年由浙江丽水迁来的村庄。  近日,都市快报记者来到南坑村,希望从它的盛衰中,发现成千上万正在消失或已经消亡村落的命运轨迹。  人退,野猪进  清晨6时,山里的天空蒙蒙亮,钟兆武家的狗“阿黄”突然吠了两声。钟兆武打开房门,探出头,向院子里张望,没发现什么异常。  家里的两只母鸡趁他开门间隙,跑到院子里“咯咯”叫起来。南坑村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村里除了钟兆武之外,一条狗和两只鸡,是这个村庄里仅剩下的活物。  南坑村是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合水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从安义县城往北沿着山路行25公里,就到了这里。  不熟悉路的司机,只要沿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直往山里走,就可以找到村庄。  天色渐渐转亮,钟兆武洗刷完毕,收拾灶台,煮了两大碗面条,就着咸菜吃个精光。饭毕,他扛起锄头穿过门前的小溪,来到村前一处坡地。  “这些该杀的,又来祸害了。”他骂的是山林里繁盛的野猪,它们赶在黎明前,从山林下到田地,糟蹋了钟兆武刚种下的土豆和大蒜苗。  钟兆武知道,和野猪家族相比,人要在这里生存,越来越不占有优势。  20年前,情形完全相反,那时寻三天也发现不了野猪踪影。  南坑村所在的合水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靠木材销售成为安义县最富裕的村子。但随着山上的树越砍越少,国家开始封山育林,“靠山吃山”的合水村财路断了。  人均不到两分的耕地,无法养活南坑村一家家张着嘴吃饭的人,村民开始外出打工谋生。  经过10多年的村民迁移,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钟兆武一人。  11个自然村  每个村平均不到8口人  到2010年底,南坑村本来还有两户人家,4口人,即钟兆武夫妇和(合水村)村支书钟兆柳夫妇。  当年,钟兆柳夫妇搬到了安义县城,再没回来。次年,钟兆武的妻子徐毛妹也被小儿子接到县城,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孙女。  钟兆武已记不得哪一年走了第一户村民,但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06年,村里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外出打工潮,从而引发搬家潮。  “先是年轻人出去,后来四五十岁的人也跟着出去了,再后来,一些老人和孩子被接走。”第一户村民离开时,钟兆武还给这家远房的堂哥买了一挂鞭炮燃放送行,预祝他生活步步高升。  但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这年年底,搬家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走掉了一半人家。  搬走的村民,大部分远走甘肃、广东、浙江等异乡,男人多做架子工或泥工,女人则进了工厂。再后来,村里有人带头做起铝合金安装生意,并带动了全村。  一些外出青壮年挣到钱后在县城买了房子,将父母和子女接去居住,老家的房子也就慢慢遗弃了。  2006年,第二波村民打工潮来临时,钟兆武的小儿子钟印水也离开了家,跟随堂哥到甘肃武威市做起了铝合金安装生意。小儿子的重庆籍媳妇在家守了半年,终忍不住山村的清贫,随夫而去。次年,未成家的大儿子钟欠水偷偷远赴广东打工。  熟悉村情的钟兆柳说,合水村有11个自然村,共计814口人,而现在留在村里的不到80人,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每个自然村平均不到8人。&  几代人相传的岳家拳  和社戏、舞狮一样失传了  10月25日中午,钟兆武在田间补种被野猪捣毁的土豆苗,回忆这些年发生的大事时,一脸的平静。  午饭过后,忙完农活,钟兆武要带都市快报记者到村里走走。  虽是秋季枯水期,汩汩的溪水仍流淌不止。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上行,一栋栋木房和砖混结构的民房均大门紧锁,一些经不起风吹雨淋的已坍塌。  “这是我哥哥家的,这是村支书的,这是我大堂叔的……”钟兆武64年的全部记忆,都依托于这个行将消失的村庄,即使对于已经搬走20多年的人,他仍能详细地说出模样和脾性。  村尽头是钟家祠堂。和那些破败失去颜色的老宅相比,这个被刻意修缮的房子鲜亮得多。不过因为长久无人进出,祖先的牌位已被蜘蛛网占领。  在这里,钟兆武说起了村庄的历史:清朝末年,兵荒马乱,一户钟姓人家从浙江丽水躲避战乱来到这里,看此处山清水秀,便安顿下来。到了钟兆武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一代。村里出过最大的官就是村支书。  村史没有成书,口口相传了上百年。  对于钟兆武,村里的祠堂、池塘、小溪和晒谷场等都能勾起一段抹不去的回忆。  钟兆武说到了村里曾盛行几十年的岳家拳。  南坑村在早年曾盛行习武,练习岳家拳法。村里的每一个男丁都会耍上几招。农闲时节,村里10多个从7岁到20岁不等的孩子,会在晒谷场上聚集,跟着大人一招一式练习拳术。  岳家拳也跟随钟氏家族流传了好几代,很长一段时间,因有武功在身,钟氏家族很少被人欺负,甚至在集体分田和分山林时,钟家人都有相当的话语权。  但经历了几代钟家人的岳家拳,最后和村里每年热闹的社戏、舞狮一样,被风吹走,只留在记忆中。  “孩子都不学了,忙着挣钱去了。”说到失传的武术,钟兆武有些伤感。  住在县城的哥哥钟兆文年轻时也会一身拳脚,但几十年没有活动筋骨的习惯了。“那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在钟兆文眼中,岳家拳失传是一种必然,因为再没有年轻人对它有兴趣。  骑车到2公里外接听手机  没有他人的村落,常常寂静得让钟兆武发慌。  每到这时,他会打开陪伴三年的收音机,调到有杂音的电台让里面的人大声说话。或者,吃过晚饭打开电视,让“声音”回到他的世界。  每十天半个月,他还有一个期待,就是等待在外工作的两个儿子打电话回家。  这天,小儿子钟印水从甘肃打回电话。  因山里手机信号不好,钟兆武骑车到2公里外去接听。儿子担心浪费父亲话费,重新拨了过来。  儿子本是来问候父亲的,可话没说两句,两人就吵翻了。  “这个逆子,还威胁我(他)再不回来。”父子俩围绕父亲是否应该去县城和母亲团聚的事争执不下。  钟兆武拒绝到城里住的理由有:地里棉花要摘,城里花销大,在城里住不惯。  被惹恼的钟印水最后抛下一句话,如果不到县城去住,就(让老爸)一个人待在家里过年,他们是不会回去的。  钟兆武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对着电话用当地方言大声呵斥儿子,却发现电话已经挂断。  这晚,他赌气连晚饭都没做,一个人闷闷地坐着发呆。  “想想,我脾气也大了,孩子本来好意打电话,被我骂走了。”事后,他有些后悔。  针对这次矛盾,钟印水认为父亲太固执,有好的生活不懂得享受,让村里长辈戳小辈的脊梁骨,他有些不甘。  钟印水承认他和妻儿确实不想再回到老宅生活,“因为那里要什么没什么”。  钟兆武心里也明白,让儿子们回到农村并不现实。他们这一代已经不再靠这里的土地刨食过生活,对土地早失去了眷恋。  钟兆武清楚地记得,村民搬走后,起初逢年过节,还有一些村民会回到村里在老宅门口贴上对联,放一挂鞭炮。再后来,连这样象征人丁兴旺的事也免做了。  钟兆柳说,以前过年还能热闹一阵的小村庄,现在一年四季都冷清。南坑村就像他,一日比一日衰老,走向应有的归宿。  族人离世才有一次家族聚会  村子里的人走光后,土地便闲置起来,钟兆武接手这些土地,种上水稻和旱地作物。  今年雨水充沛,但近两亩的稻田,秋收时只收到800斤稻谷。野猪又一次扮演了“坏人”的角色。虽然会几招岳家拳,但钟兆武还是不敢进攻它们,只能将它们从稻田赶走。  钟兆武承认南坑村正在消失。他觉得一座座失去了主人眷顾的房子似乎只等坍塌的那一刻。  不过村里一年中还是会迎来一两次热闹。那就是外出的人离世后,要落叶归根的时刻。  2011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日,钟兆武离家5年的嫂子赛火莲,被丈夫和孩子用一辆面包车从县城拉回家。  大哥告诉他,嫂子被南昌的大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已时日不多。为满足她的心愿,将她送回老家。  一个月后,嫂子在已经倒塌半边房屋的老宅中断气。  钟兆武说,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家里才会通知远在外地的家族、亲戚,只有这时才是一次难得的家族聚会,年轻人会回到老宅住上几晚,忙完事后匆忙各奔东西。  这样的聚会,每一次都有些悲凉。  “只剩下一个空房,怪瘆人的,住着害怕。”已经搬到城里居住7年的钟伟奇,在铝合金安装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后,和很多南坑村同龄人一样,一年难得有一次回家。对他来说,老宅只是名义上的出生地而已。  又一次入夜,到了睡觉时间。钟兆武脱衣上床后,“阿黄”安静地趴在床边,寸步不离主人。  钟兆武说,“阿黄”怕夜晚,喜欢挨人。“我也需要它来壮胆。”  赣西北空心村:不亡而待尽  消失的村庄·调查&特派记者&冯志刚&发自江西安义&文/图  10月25日,从江西省安义县(地处赣西北)新民乡政府到合水村,十多公里的乡村公路上几乎遇不到什么人。  “越往山里走,人越少。”合水村书记钟兆柳将面包车开到时速60公里。  合水村下辖的11个自然村,原本有村民814人,现居住人口不足80人(平均每个自然村不足8人)。  新民乡乡长钟伟安说,新民乡有1.3万人,在国家封山育林后,很多村庄因为田地少,村民结伴外出打工,最多时外出打工人员达到四五千人之多,造成了大量的“空心村”。原本有三四十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很多只剩下两三户人家,且留守的都是老人。  新民乡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空心村”?没有做过统计,但钟伟安估计超过三分之二的村都是。  全县25万人&10万人外出务工经商  面包车到了合水村的行政办公楼,4个老人在村民活动室围成一桌摸牌消磨时光。  记者先后走访了合水村(行政村)的5个自然村、合水村周边的吊钟行政村和塘边行政村,调查村庄人数和留守的村民。  吊钟村原有700多个村民,现居住不足100人;塘边村有1400名村民,现居住不到300人。  合水村村委主任帅伟绅说,合水村多个立村一二百年的自然村,在10年内陆续成为“空心村”,其中一个原本有10多户村民的村庄已整体荒废,成为无人村。  已担任12年村主任的帅伟绅说,合水村、吊钟村和塘边村的“空心”现象,并不是独有,这在安义县10个乡镇都存在,有些地方更为严重。  安义县民政局的一份关于农村老龄人口抽查证实了帅伟绅的话。这份对全县40个自然村的抽查结果显示,“空心村”所占比例相当大。  安义县民政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空心村”在江西很多地方存在,有的地方比安义县还严重。  一份材料显示:安义县25万人口中有10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他们赚钱后在县城购房,或在农村修建新房。不过新建的楼房大半关门闭户,一年中只有过年才会有人住上几天。  病了就自己扛着  合水村观坪自然村一个77岁的老人去世后三天,才被邻居74岁的戴文和老伴帅伟莲发现。  “几天没看他出门,担心他病了没人知道。”戴文从窗户上看到老人躺在床上,喊了几声却不见回应,有些慌。他喊来村委会主任帅伟绅帮忙,等众人打开老人房门,发现老人已死亡多日。  “死了至少有三天,房间都有臭味了。”帅伟绅随后通知老人外出打工的两个儿子,两天后,他们才赶回家中。最后尸检证实老人是疾病突发,自然死亡。  观坪村原有57户村民,现在只有3户7个老人居住。“患病了,床头连一个端茶倒水的都没有,有时腿一蹬就走了,家里人都不知道。”帅伟绅对他们的凄凉晚年同情不已。  戴文说,这些人家有的已经10多年没有人居住,有的仅在过年时才住几天人。  观坪村居住的7个老人中,最小的有64岁,最大的有80多岁。“老了什么也做不了,平常就忙活点吃的。”村里7个老人,每人身体都有病疼。  戴文双腿患有严重的风湿,还有高血压,两天不吃药血压就高。老伴帅伟莲有心绞痛病,活动多了就发作。“有病了就自己扛着,活一天算一天。”戴文说。  小学办不下去了&着火找不到人救  10月25日,记者踏访观坪村发现,村里很多房屋大门紧锁,一些已经破败不堪。  坏人会瞅准空心村仅剩下老人进行盗窃。为维护村庄的安宁,村干部不得不将已经古稀的老人组织起来在村里巡逻。  “他们自己生活都有问题,哪能对付贼?只是起些震慑作用罢了。”钟兆柳说。  2005年,山林起火,村干部敲锣打鼓,也只找到几十个能上山救火的人。“全是老人,走都走不动,怎么去灭火?”说起那次经历,钟兆柳很感慨。  塘边村书记钟式乾说,合水村、塘边村等村庄人少了,地荒了不少。山上的野猪也多了起来,经常下山糟蹋庄稼,地越荒越多。  “空心村”的学校因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很多办不下去了。合水村小学在2011年停办,吊钟小学2012年只有6个学生,老师只有一个,面临停办的危险。  一些曾经人丁兴旺的古老村庄,随着年轻人外出,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逐渐消失,一些地方已很多年不再舞龙狮、玩龙灯、唱社戏了。  随着村民减少,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资源日益衰弱。村里卫生所一天不如一天,老人看病也不方便。公共服务跟不上,又造成更多村民外出,如此恶性循环。  要想村庄不消失,需要有产业支撑  尽管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些老人还是愿意呆着村里。  戴文和南坑村的钟兆武就是典型,他们认为村里空气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了,再冷清也比居住在城里安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曾给消亡的村庄这样定义——如果一个村庄剩的户数和人数到达这样一个状态:红白大事凑不起办事的人手,现有适龄年轻人在村里找不下对象,后辈年轻人再不愿回村居住,那么,这个村庄也就“不亡而待尽”了。  钟兆柳很赞同他的话。怎样不让这些“空心村”消亡,重焕生机?钟兆柳说需要有产业支撑。  他曾三次到江西婺源去考察那里的古村落旅游,最大的愿望是将“和婺源条件相似”的合水村复制成另一个婺源。  他现在正忙着寻找投资人。“希望在这些村落消失前,能有贵人出现。”  过去10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江西全省的村民委员会数量,从2002年的20183个下降到2009年的17227个,减少了2956个。实际上,村庄大量消失或走入衰败的境地,不只是在江西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发生。  每天消失80到100个自然村  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10月20日透露,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提到一组数据: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的行政村数量,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从100多万个锐减到64万多个。  “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lěi)文(即悼念的文章)、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它们的废墟上新建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李培林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他曾翻译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的著作《农民的终结》(1990年出版),并通过对广州几十个城中村的调查,写成《村落的终结》一书(2004年出版)。  在李培林看来,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乡村干部空,“四大皆空”造成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  有几位学者曾总结,推动和促使村庄不断走向空心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等方面。不断外移的人口导致诸多村庄提前进入衰退阶段。  乡镇平均人口和行政村平均人口都有所提高  根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的研究,1999年以后,行政村数量减少的速度加快,平均年减少速度达到2.41%。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总人口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乡镇平均人口和行政村平均人口都有所提高——农民搬迁到新村庄或更大的村庄,使得一些自然村消失。大规模的撤乡并镇并村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中央2004年的1号文件为此提供了政策支持。  有一组数据可资佐证:民政部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全国村民委员会的数量逐年递减,从64.4万下降到59.0万,平均每年减少77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减少21个村)。与此同时,居委会数量从2004年的7.8万增加到去年的8.9万。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曹锦清告诉都市快报记者,行政村基本上是伴随撤乡并镇并村而减少,而自然村的消失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态条件很恶劣的地方的移民搬迁,这大部分是政府行为,比如浙江武义就曾把村民从山区里搬出来;还有一种是自然消失的,本来户数就很少的小自然村搬迁到县里或城镇,或者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只剩下老头老太,土地也抛荒不种了,自然村就萎缩了。  伴随着巨变的失落和超越的艰难  山西一家媒体去年曾对正在消失的村庄做过调查。调查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村庄人口停止增长,常住人口大幅减少,村庄败象日显。立村一二百年、五六百年的村庄,一个个迅速成为空壳村。村庄消亡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一代外出打工;种田效益长期低下,农业凋敝,经济上没有出路;大量撤并农村中小学致父母外迁陪读;土地被征收征用。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村庄因煤矿过度开采导致的塌陷而面临消失。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山西全省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区近3万平方公里,“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庄”已超过700个。另一方面,按照山西省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规划,每年会有200个甚至更多的村子消失。  近年来,各地出现“土地城市化”的热潮。据李培林透露,2010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各种各样撤并村庄的规划和政策,通常是要求农民进城上楼,以宅基地换取市民权和社会保障。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在那篇题为《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的文章中,李培林形容,“村落终结过程中的裂变和新生,也并不是轻松欢快的旅行,它不仅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而且伴随着巨变的失落和超越的艰难”。记者&黄庆明  李锦祺为上海莘光村写下四本村史&  68岁上海老人写下4本村史  消失的村庄·人物&记者&黄小星&文/图&发自上海  1994年9月,上海莘光村西李队农民李锦祺拥有了一个门牌号:上海水清路298弄21号,并同时拥有一个城镇户口。  18年后,68岁的李锦祺写出4本沉甸甸的村史,但仍然后悔为消失的村庄记录太晚。  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不知道,被自己称为“水清二村”“佳佳花园”“景和茗苑”的这块土地,有过一个村庄叫“莘光”。  西瓜田里受启发  有时闭上眼睛,身处楼房的李锦祺,会听到几十年前的声音:天蒙蒙亮时,院子里的养鸡房传来公鸡打鸣声;宽阔的田埂上,拖拉机轰隆隆地开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人第一个买上自行车,得意地摁出一连串清脆的车铃声……  他还听到19岁那年夏天的夜晚,风吹过西瓜田发出的沙沙声。和他一起看守瓜田的老人,每夜都会絮絮叨叨地说起村里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却听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祖上有着这样有趣而迷人的轶事。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锦祺开始留心村里的一草一木。渐渐地,他开始喜欢上和村里人聊天,聊到有意思的人和事,就用心记一记。比如,西李人爱生双胞胎,62户人家中,最多时有6对双胞胎;比如,西李男人爱朝外跑,不愿在农村干活,而西李女人却不肯外嫁,宁可在村庄招“住嫁囡(上门女婿)”……  当时,从1961年开始稳定建置的莘光大队有10个生产队,李锦祺所在的叫“西李”,顾名思义,也就是“位于西边,多数姓李”——村里共有62户人家,其中60户人都姓李。  李锦祺的曾祖父是个文化人,曾经整理过李氏家谱,但随着1949年的一把大火,李氏家谱化为灰烬。借着收集村史,李锦祺开始一点点地认识、集纳家族和西李的传统。  根据传说,李锦祺推算出,公元1790年,自己的祖先就从浦东迁来莘光。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地图上,莘庄只是个无名小镇,属清朝36保(华亭乡)。据莘光家族史推算,那时,李锦祺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居住,共有七八个村庄,约几十户人家。  收集村史的工作,就这么开始了。“我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李锦祺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  记录生活的苦与乐  年轻时,李锦祺做过赤脚医生、大队会计。戴着眼镜的他,和自己的曾祖父一样,也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  说起从前的日子,他笑说,最大的感受是,村里的小孩都会唱“今年望似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  身处其中的李锦祺,记载下村民为改变贫困付出的朴素努力。一村之隔的生产队名叫“马家塘”。与老实的西李队人相比,马家塘的社员头脑更加活泛。胆大的村民,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敢偷偷种一些蔬菜和葱,偷偷踏着自行车到上海市区的菜场去卖。最多时,马家塘每天有83个农民,在天亮之前去卖葱。人们一度把马家塘叫作“葱家塘”。  他还记下一桩趣事:1961年,两个热心的村干部为故去的独居老人守灵,由于当时农村尚未通电,两个村干部摸黑烧饭,结果误把桐油当成食用油,上吐下泻。  生活不全是快乐。他沉痛地记录下一桩伤逝:日,大队油粮员总出纳李友根“车误致死”。  那本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李友根和李锦祺说要去银行取款,却在差一点就进村时,因横穿马路被汽车撞倒身亡。原本开朗健谈的李友根,去世时才43岁,留下80多岁的母亲和3个未成家的子女。  那年,村里还有一个7岁的娃娃,也因为车祸死亡。李锦祺咀嚼出生命的无常,也想到,那些普通人一旦离开,也便再没有什么人记得他们,似乎一点痕迹都不留下。于是,他更想为一些普通人“立传”,至少,记住他们的名字。  随着一页一页的记录,许多年的时光在李锦祺的笔下流过去。他也渐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不变的是,他从未想过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莘光。  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  李锦祺的村史,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莘光社会各业人员之最》一章中,不乏琐碎的记录,但从中不难一窥时代的缩影与变迁。比如村里第一个造楼房的人、第一个开拖拉机的女人、第一个养长毛兔的人、村子里担任赤脚医生时间最长的人……  在村史中,有个章节叫“莘光大事记”。李锦祺五易其稿,记录下莘光从1949年到2005年,56年间的“大事”:  1962年9月,全公社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实现了点灯不用油的愿望;  日,莘庄镇上的知识青年首次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8位青年分到10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1983年初,莘东大队杨家湾生产队杨全余一家6口人承包了生产队60亩土地,成为全县种粮大户……  微观的记录背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1992年4月,上海市政府同意莘庄镇横沥巷东面开发,莘光村的部分土地划入规划范围,此后,莘光村的农民开始陆续动迁。  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莘光划入闵行区管辖区域。  1993年,李锦祺记下的大事是:莘光村成立股份制公司,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年底,莘光股份公司第一次分红,每一股分得640元现金。  1996年11月,莘光撤队工作开始,首批撤掉了3个生产队。1999年,闵行区政府发布贯彻《上海市撤村、撤队集体资产处置暂行方法》的实施细则。莘光的10个生产队,在五年内全部撤光。  同样的风,吹过的已不是同样的土地。  淡薄的人情  昔日莘光的土地上,很快建起20多个大大小小的居住小区,成立了13个居委会。  1994年9月,西李队第一期30户居民迁入水清二村,李锦祺住进整齐划一的六层居民楼。原先的莘光村人,也陆续住进“平阳一村”“佳佳花园”“丽华公寓”……  他同时领到一个城镇户口,被统一安排进闵行农村劳动力安置单位——兴达公司下属工厂工作。  住进楼房的李锦祺,在新鲜感消失之后,渐渐觉得有些不适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他不能再去串门了。  他怀念从前在村里时,一吃完晚饭,就家家户户地串门。远远地,老朋友在小院听到他的喊声,就赶紧为他打开门。一直聊到夜幕低垂,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而现在,虽然住在楼上楼下,村民都变成邻居,但一关起门,每家都是一个独立隔断的小天地。  久而久之,李锦祺发现,很多满地跑的娃娃,他已经不知道是哪家的了。年轻人看到他,头一仰,跟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李锦祺感到不可思议:这要是在注重传统秩序的西李队,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些原先在村庄里无话不谈的老友,也仅在家里有红白喜事时才会聚在一起。“只剩下各自的亲情,乡情都消失了。”李锦祺摘下眼镜,叹口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从前淡薄了许多。”  1996年6月,兴达公司解散,52岁的他被“退职”。以后7年,他每月只能从公司领到270元的生活费。为了自谋出路,他去小区和公司做过两年门卫。  终日守着别人的大楼,偶尔,李锦祺会想起田间自给自足的日子,“种好地,只管嘴巴吃饱就行了”。  他越来越心疼自己忙着读书的孙女,“以前在农村,考不上学,大不了回家种地,现在考不上学,连地都没得种”。  年轻人对村史不感兴趣  2004年7月,李锦祺正式退休,每月能领到725元退休金,时间也比以前宽裕了许多。于是,他加快了撰写莘光村史的步伐。  李锦祺说,自己写的,更多的是对一些平凡人、平凡事的记录。他想忠诚地记录过去与现在的原貌,“证明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  他把4本记录分别命名为《莘光记忆》(分为家族史资料和村史资料)、《晚霞》、《乡魂》。  《乡魂》里,记录下从日到日,60年内莘光故去的927位村人。这是近年来,李锦祺一趟趟地跑派出所和档案馆,一点点地“攒”出来的。  年轻时村里人逝去的伤感,至今仍令他难以释怀。李锦祺在《乡魂》的扉页写道:“希望本书能让后辈追思我们已故亲人、先辈、祖先,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过去。”  这些年,他陆续把4本资料自费印刷了几十本,发放给原先的莘光村人看。很多老一辈人,都从李锦祺的记录里找到或重新认识自己的先人。82岁的老人张士明,甚至请李锦祺帮忙搜集家谱——父亲过世得早,母亲改嫁,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亲生父亲的名字。  但几乎没有年轻人问李锦祺借族谱看。即使送出去的族谱,也可能被随意丢掷在一边。  李锦祺掩饰不住失望:“等我们这一代人都去了,谁会记得莘光的历史呢?”  “你觉得莘光村还在吗?”有人问李锦祺,他肯定地说,“当然在”。  初中文化的他又突然感叹:“但城市化的进程、历史的车轮是挡不住的。”  从大林队农民1994年7月动迁搬进水清三村,到瞿家湾队最后一批农民于2005年5月搬进景和茗苑,仅用了10年时间,莘光村消失了。  李锦祺心里很清楚,已经用了50年的“莘光”一词,现在仅仅用在莘光实业公司、莘光学校、莘光农贸市场上,如果有一天,这些单位不再用“莘光”二字,那么,连同“莘光”这个词,也将在历史上消失。  快报与读者一起写下村庄口述史  消失的村庄·口述&过去几年,“故乡沦陷”的话题不断被许多人提起。有人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农村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沦陷了,这更是一种温情的生活样式、行为准则、伦理道义、生存价值的沦陷了”。最近,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谈到传统村落的大量消失,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  围绕村庄消亡等话题,10月26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曹锦清接受了都市快报记者的采访。曹锦清1949年出生于浙江兰溪,自1988年开始从事农村问题研究,曾与同事用四年时间实地调查写成《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之后,他又完成《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引起广泛关注。他还著有《如何研究中国》等作品。  在曹锦清看来,“故乡沦陷”的说法,可以理解为过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带来的伤感情怀,因为原来熟悉的东西都消失了,但一个现实是,“你我都回不去了”。  曹锦清认为,这是一种“怀乡病”,许多人曾经从农村出来,但已经成了城市人,回不到农村去了,他们既享受城市的便利,又厌恶它的某些东西,于是把原来家乡的事物美化了。城市化带来的一种病,就是把田园乡村浪漫化,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但这不可能变成一种实践,很多人也不会为农村的改变做一点点努力。  “原来农村里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乡亲,都市里都是竞争、压力、拥挤、冷漠的人际关系,一回到家乡一看,童年美好的记忆没有了,会让人伤感,但是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到农村这个环境里了。”曹锦清说,“现在如果回到你的农村去,你待一个星期是可以的,但是你待个半年试试看?连农民工都回不了他的老家了,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农村没有挣钱的机会,靠一亩三分地,连填饱肚皮都有点困难了。”  在他看来,农村要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过去那种以自给自足为主体的经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农民生产的东西要卖掉才能生活,生活所需的消费品又要从市场上买来,他们已经深深卷入到市场经济里了。想恢复村庄的传统手工业或传统民族艺术,也要形成一种带动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可循环经济模式才行,这才是比较实际的。  另一方面,那些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也面临同样现实的问题。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均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超过51%。但据曹锦清估算,这当中约有1.5亿人是跨省市打工的非户籍常住人口,他们虽然被城镇化数据统计在内,也在城市里租房、打工,却不能享受城市的一般福利,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在感叹田园生活远去之余,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记者&黄庆明  可以怀念,无法厮守  你我都回不去的故乡  也许能让包括李锦祺在内的民间修史者感到欣慰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为自己的村庄、家族修史:  哈尔滨60岁的鞠家彬和45岁的宫殿伟,为了纪念有着196年历史、即将变为哈南工业新城中心区的平乐村,用了一年半时间写出《家乡记忆》,并在另外两名村民赞助下印刷600册,免费发放给村民;  年近七旬的天津武清区石各庄镇西南庄村村民周文章,白天种地,晚上写村志,为的是给旧事、旧貌逐渐淘汰消失的西南庄村,留下一份历史记忆……  在一些地方,修撰村史甚至上升为政府行动:  今年年初,为了抢救28个村改居村庄的民俗文化,洛阳市洛龙区档案史志局组织50多名“老秀才(史志员)”,搜集各村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等资料,完成了50万字的《消失的村庄》初稿;  在西安市灞桥区政府的牵头下,数百人参与、历时6年、收录全区229个行政村村史的《灞桥村史》一书,不久前刚刚出版,有人评价,这本书留住了“都市里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  一些地方已设置了村史展览馆、农具博物馆;也有许多网友在微博、博客上记录故乡的村庄,为村庄定格影像。  所有人的目的似乎殊途同归:给子孙后代,留下那些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村庄的记忆;让子孙后代,有朝一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并且更清楚以后该去往何处。  同样,为了留住记忆,过去一个星期,“@都市快报中国新闻部”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寻找我们的乡村”的消息,读者、网友踊跃回复。  这是他们对村庄的回忆,但或许,你能从中找到梦中故乡的影子。你记忆中的村庄,是否美丽如昔?  山西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山西运城市稷山县太阳乡庙岔村&  山西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南山村&  讲述人:  @排骨肉包_sunny  村庄: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依兰县宏克利镇  镇南屯  讲述人:  @到处找水喝  村庄:  安徽省淮北市  濉溪县临涣镇  沈圩村张后庄  讲述人:  @黄饶农民  村庄:  浙江省建德市  下涯镇  之江村  我们村庄都是勤劳的好人  我的故乡人杰地灵,200多人的村庄出了20多个大学生。庄南有棵古槐,几个人伸开双臂才能抱得过来,据说当年秦琼在这棵树上拴过马。村北有一泉眼,泉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庄西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傍村而流。所以外人迷信地说,我们村庄的风水好。  庄上村民勤劳团结,民风淳朴。无论谁家里有活,招呼一声,大家就都来帮忙了。每年清明节早晨,年长的老者吆喝一声,庄上的人就各自拎着铁锹和铁锨,一起去祖坟上去添坟,烧纸钱了。  每年大年初一,庄上的大人小孩都挨家挨户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辈分长的就备好花生瓜子糖果,等着招待来拜年的人。  小时候,派出所在镇上查验自行车。工作人员一得知主人是张后庄的村民,便马上放行,因为这个村庄很有威望,在附近人们的心目中,我们整个村庄都是勤劳的好人。  我还记得,有个大冬天,一位外村的妇女牵一头耕牛过河,结果耕牛瘫坐在小河中间,妇女哭得没办法。我们的生产队长招呼一声,庄上的男人出动,硬是把耕牛从水里拉了上来。  奶奶村子的荒凉破败让人想哭  今年国庆,去了奶奶曾经居住的村子,荒凉、破败的场景让人想哭。儿时,大部分寒暑假的记忆都在这里,抓蝈蝈,逮蚂蚱,打麻雀,摘了西红柿和黄瓜放在冰凉的井水里,吃着不知道有没有烤熟的小麦。酷热的夏天,要么捧半个西瓜跑到沙包山,要么钻进冬暖夏凉的地窖里。这种快乐是现在任何一个度假村都无法给予的!  记忆里,这个村庄在我小时候有上百人。现在村里很少能看到年轻人,他们都出外打工或者上学了。几乎看不到女孩子,光棍很多。村里最多的是一些留守老人,在打麻将或者打牌。可能因为人少,道路也比以前脏了很多。  故乡是我小时候的天堂  我生活的村庄地处新安江上游,风景极佳,而且有历史、有故事。  传说中,这里是唐朝高宗时期带兵起义的陈硕真的故乡,她自称“文佳皇帝”。村子里还流传着很多跟黄巢起义有关的故事。  因为临江,小时候,我们在这里游泳、摸鱼、捉虾,感觉就像天堂一样。所以尽管村庄里也有很多人出去上学、打工,我还是很恋家,只在中途去西藏林芝当过几年兵。当兵时,也常常想家,想念这条江。现在有了女儿,也常常带女儿回去。  如今的村庄已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建起了大型休闲农庄。听说这块地方以后要开发为度假村项目,那么我们村子,可能不久也要消失了。以前我和那些离开家乡的小伙伴,逢年过节还可以回村里聚一聚。如果以后村庄消失了,我们的联系可能也就少了。  讲述人:  @guxilaoreng  村庄:  北京市海淀区  六郎庄村  凡出生在这村的人都有福分  我的故乡海淀区六郎庄,是一个即将因拆迁消失的村庄(编者注:据报道,2010年下半年,海淀六郎庄村启动腾退拆迁工作)。  据说,这个村只是由于北宋时期杨六郎排兵布阵时在这住过一夜而得名,其实当时没几户人家。  1960年以前,在春季,这里是城里人郊游踏青的好地方。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海淀镇的许多人都会来这里购买莲藕、菱角、荸荠、毛豆等新鲜的农产品。  在冬季,大雪封门、没过膝盖的年份里(55年前),山野一片洁白,大人出门扫雪,孩子滚雪球,很快村内就干干净净。  故乡情伴随我的终生。村里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善良、淳朴、憨厚,父老乡亲们都是在这种祥和与温馨中相安度日。出生在这个村,真是我最大的福分。  这里有我的父母、老师及乡邻、同班同学们,他们的亲情、友情、恩情,六十余年不敢有忘。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汊汊,这里的荷花、莲藕、毛豆,还有这万亩稻田绿茵如毯,垂柳依依的景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光,清新带着香味的空气,寒凉刺骨透着清凉香甜的泉眼水,更会叫人终生难忘。  让我们的后辈永远记住:凡出生在这村的人都有福分,都应感到自豪、骄傲。  记者&黄小星&采访整理  空&村  消失的村庄·影像&特约撰稿&马卓&文/图  山西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吸引着我,让我一次次走进山西,走进那些蕴藏着深厚人文历史遗存的名城古镇、山野乡村。  然而,在我感受山西辉煌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被那些衰落残败的乡村,被那些在村庄中留守的人们——那些荷锄负担的爹娘、青春待嫁的姐妹、远望重山的兄弟以及在空荡荡的乡村街道奔跑游戏的孩子所触动。这些寂寥落寞的空巢,是我们走进城市前的故园,是我们无数人内心的归宿,也是中国现代文明遗落的胎衣与襁褓。  在那里,我看到美好的事物正在悄然消逝,人群渐疏,村庄老去,生动而温情的儿时记忆,在现实的凛冽大风中行将湮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推进,曾经恬然自适的乡村,被城市的现代文明所逼迫与吸引。  世世代代生长于斯、劳作于斯的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奔赴一个个未知究竟的梦想而去。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汹涌而来的都市文明面前迅速衰落、消逝,这些空寂的村庄也许是国人数千年生存形态的最后一抹痕迹。他们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思想情感,不仅是山西农村的现实缩影,同时也是不应该被我们忽视的中国农村最广大、最真实的存在。  作为一个观看者和摄影师,我无力拯救那些平凡的生命,我也无力使那些败落的村庄重现昔日的活力。我唯一可以做的,是为我们曾经的乡村家园,为那些真实而贫弱的生命存真。我希望人们通过这些影像看看他们,在重拾乡村故园带与我们的温情记忆的同时,真实地去感受和面对残酷的现实经验带与我们的内心哀痛。  马卓,中国摄影师。2009年9月开始,《空村》成为马卓的标签。《空村》,是以山西全境11市历史久远却日渐衰败的36个村庄为背景,进行的一组历时14个月的纪实摄影。马卓将“影像视角探触到一个久被忽略的盲区”,提出了“一种古老生活方式在都市文明面前迅速衰落、消逝”的现实问题,由此摘得当年“平遥国际摄影节”最高奖优秀摄影师大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年代歌曲经典老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