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汗是什么病病的人普遍吗?

身体出汗很厉害比一般的人都多这是不是一种病,怎样治_百度知道
身体出汗很厉害比一般的人都多这是不是一种病,怎样治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北京情缘闯天涯
北京情缘闯天涯
采纳数:99
获赞数:736
有的人特别爱出汗,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吃顿饭、做点事常常是满头大汗,稍一紧张就汗流浃背,这种病症在医学上称为多汗症。多汗症可因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夏天气候炎热,人处于高温之下,多汗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在气温低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就应考虑是一种病态了。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低血糖症。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发作时可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二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为甲亢。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特征之一,而且还表现为精神紧张、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入睡等症状。另外,患了甲亢,食欲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时胃肠功能增强,多数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同时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三是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阵发性,有时也可以持续出汗,但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变白可同时发生。还会出现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但本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四是糖尿病。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也有出汗异常增多现象。但患者同时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通过血糖检查和尿糖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建议你去医院做个检查。明确病因。出汗多说明是气虚引起的意见建议:可以吃补中益气丸,平时增加运动量,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free深圳1314
free深圳1314
擅长:暂未定制
我也是出汗较多可能是在家不锻炼导致的,建议适当活动一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如果情况一直存在建议咨询一下医生。
轮回路上失心人
轮回路上失心人
擅长:暂未定制
身体虚的人容易出汗。找个老中医,开几付药调理调理就好了。
你比较胖 还是瘦?如果胖的话出汗多就属于正常!
白天还是晚上?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出汗多的人是病吗_百度知道
出汗多的人是病吗
人健康。但比一般人都爱出汗。也不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的。...
人健康。但比一般人都爱出汗。也不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采纳数:74
获赞数:105
擅长:暂未定制
我和你一样,都是爱出汗的人,吃一个饭就像是下雨一样,现在我也在找为什么这样,我也听别人说是肾问题。
红色风暴954mLt
红色风暴954mLt
采纳数:49
获赞数:189
擅长:暂未定制
出汗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异常也不是件好事。
多汗有的人特别爱出汗,即使是在冬天,手脚也总是湿乎乎的。像这样出汗过多就是一种病态,叫多汗症。专家认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分泌过盛。
自汗 即平时容易出汗,活动后更厉害,常伴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气短怕风等症状,这多半因为卫气虚弱、体表不固所致,应益气固表。
盗汗 即入睡后汗出,醒来就汗止,常常伴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所致,应滋阴清热。
黏汗 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通腠去湿热,方可痊愈。
黄汗 汗色变黄,似黄裱纸色,多因大汗后冷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遏肌肤腠理之间,导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
采纳数:61
获赞数:85
擅长:暂未定制
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健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手多汗不是病,但可能会要人命
手多汗不是病,但可能会要人命
21岁的小倩是个美女,但有个地方从小就跟别人不同,手上会流水,特别是紧张的时候,苦不堪言。每次考试都需要在手下垫很厚的纸巾;手汗多导致手机触摸屏不灵敏;开车方向盘打滑;敲键盘后键盘上全是水,被同事嫌弃;不敢搓汤圆;谈恋爱不敢牵手……这些麻烦让她经常有轻生的念头,性格越来越内向自卑。为了治疗手多汗,吃了好多年的中药,各种偏方都试过,各种止汗露都用过,但还是没效果。
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我。通过微创胸腔镜手术,仅仅14分钟就解决了小倩十多年的烦恼,而且基本没有疤痕。
----文章版权: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胸外科、胸部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张健教授。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6:28
张健大夫的信息
张健大夫电话咨询
张健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健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健大夫提问
张健的咨询范围:
擅长疾病:肺癌、肺肿瘤、气管肿瘤、食管癌、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腺瘤、气胸、肺大疱、手多汗症、头多汗症、漏斗胸、胸廓畸形、肿瘤相关胸痛、胸部外伤。
张健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胸外科好评科室
胸外科分类问答多汗的病机和治法——绝非一般人所讲的那么简单 
我的图书馆
多汗的病机和治法——绝非一般人所讲的那么简单 
多汗的病机和治法——绝非一般人所讲的那么简单多汗是很常见的毛病,困扰着一大批人。那么如何治疗呢?& &&其实,中医在治疗多汗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很多成形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有很多收涩止汗的药物,比如五味子、浮小麦、麻黄根等等。很多时候,单独服用这些药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止汗效果,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多数常年不愈、反复不愈的多汗症,单独服用这些东西并不见效。如果都能见效,也就没有那么多患者饱受多汗的困扰了。& &除了上面这些止汗的中草药,中医还有很多专门用于止汗的方剂,比如止汗散、止汗汤之类,都是后世医家发明的方子。但临床应用下来,其功效与经方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不足挂齿,所以我们本篇就不在论及了。多汗,按照出汗的时间划分,有两种情况,一个叫自汗,一个叫盗汗。所谓自汗,就是白天正常活动时,别人都不出汗或很少出汗,他却大汗淋漓,这就是自汗,比如有人一吃饭就大汗淋漓,有人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更有人整天浑身湿漉漉的。所谓盗汗,就是睡着了之后,同样的时候室温,别人不出汗,他却大汗淋漓,这就是盗汗。其中有的是一入睡就出汗,有的是临醒时出汗,有的是半夜出汗,有的是整个睡眠过程都出汗,有的甚至因为出乎过多,不得不起床换件睡衣再接着睡。关于多汗的病机,中医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阳虚自汗,阴虚盗汗。意思是自汗是因为阳虚造成的,盗汗是因为阴虚造成的。为什么阳虚会出现自汗呢?因为阳虚是功能不足,如果体表功能不足,即卫表不固,汗孔闭合不密,汗液就会漏出,于是自汗。为什么阴虚会出现盗汗呢?因为阴虚则阳气偏盛,晚上阳气内敛,阳入于阴谓之寐,但体内阴液不足,阳气收进来,阴气不胜煎蒸,于是蒸腾外出,即为盗汗。但是,这个“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说法,实在是以偏概全。病机有很多种,哪能如此简单武断地划分呢?不是说这个说法不对,而是说除了这两个病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病机。简单罗列一下:1.太阳中风:2.少阴中风:3.阳明病-温病、风温、阴虚:4.少阳病:5.厥阴病:6.太阴病-阳虚、卫表不固:太阳中风的多汗所谓太阳中风,是伤寒论中所说的,外感风寒之后,而出现怕冷、发热、脉浮缓而出汗的情况。同样是外感风寒,同样是太阳病,出汗不出汗是判断是中风还是伤寒的关键指标。出汗的为中风,用桂枝汤,不出汗的为伤寒,用麻黄汤。这种情况的多汗,一般会随着外感病的痊愈而好转,不会持续多汗。但也有例外,外感病好了,但是汗却一直超乎寻常地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没有辛温解表,或者是用西医的办法治疗,都有可能。但这种情况导致的多汗,还是很好治愈的,方子还是用桂枝汤: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20克,生姜30克,大枣10个。桂枝汤服法稍微特别,服后要覆被发汗,使身上微微出汗为度。如果不出汗,还有喝一碗热粥以助药力。如果还不出汗,就继续服药,直到出汗为止。现在人服药,都怕麻烦,不愿意喝热粥,或者没有时间熬粥。事实上,喝粥与不喝粥,疗效上差别很大,所以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伤寒论原文,喝碗热粥。为了更好地止汗,我们可以在方子中加上浮小麦、麻黄根等止汗的东西。桂枝汤是个非常好的方子,被历代医家推崇为伤寒论群方之冠。不仅配伍精妙绝伦,疗效绝佳,而且适用范围极其广泛。我在《太阳病证治疏理与治案2》中,专门论述了桂枝汤,可供参考。关于太阳病治疗多汗的毛病,除了上面讲的,用于外感病后期,起收尾作用的止汗功效,还有一般性地止汗的用法。伤寒论另有两条专门用桂枝汤来止汗的条文。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这两条都是论述用桂枝汤来止汗的。一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两条条文,在止汗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所以现在桂枝汤仍然是很多中医用来治疗多汗症的常用方剂。但这两条描述的,是一般性的多汗,身体没有其他明显疾病的情况下的自汗,用桂枝汤当然有效。如果身体还有其他的潜在问题,你没有发现,没有抓住病根,直接用桂枝汤,那效果当然不好了。什么情况下的多汗,桂枝汤不好用呢?下面详细叙述。&少阴中风的多汗少阴中风的多汗的情况,应该在伤寒论少阴病篇论述。但是实际上,伤寒论是在太阳病篇就论述到了,是作为太阳病治疗不当的变证来论述的。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一条,说明太阳病发汗过多,甚至漏汗不止,大汗亡阳,阳气受损,因而阳虚。这时候怎么办呢?还是用桂枝汤解表止汗,但要加炮附子来温阳固本。事实上,这种情况就已经不再是太阳病了,而是少阴病了。少阴病中风证,怕冷而不发热,又出汗,就要用桂枝加附子汤,这是少阴中风证的正治之法。只是这个条文没有出现在少阴病篇,而是出现在太阳病篇,所以很多人会搞不明白。对于少阴中风的多汗,自古以来,使用桂枝加附子汤治愈的案例极多,疗效不庸置疑。但是,现在中医临床上用这个方子的不多,即使用,疗效也不尽人意。为什么?除了剂量大小等方面的原因之外,炮附子的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现在的附子往往都是过度炮制的,不但有效成分很少,有毒的添加物还很多,用少了没有效果,用大了又有副作用。我们目前在药店里买到的炮附子,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不管你是在哪个药店,就算是非常有名的某某堂,也一样。药材质量不行,医生也很无奈。当然,关于附子这味药,我是有专门进货渠道的,质量还能保证。但我无意在此做广告,而是想另外介绍一下替代之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桂枝人参汤合玉屏风散来治疗,如果还觉得没有把握,还可以另加芍药、浮麦、五味子等等,据我的经验,疗效还是很好的。为什么能这么替代?因为桂枝人参汤,实际上是健脾温脾兼解表邪的,也就是治疗太阴病兼有表证的情况。事实上,太阴病兼有表证,就是少阴病,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桂枝人参汤是好用的。玉屏风散,是后世专门治疗气虚多汗的,而少阴中风,本来就是阳虚、气虚体质的中风,所以玉屏风散也是管用的。两者合方,再加点收涩止汗之品,疗效完全可以保证。阳明病-温病、风温、阴虚的多汗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其实就是所谓的温病、风温等等。关于这一点,中医史上曾有过长期的争论,现在大家基本上都认可了这个看法。阳明病本质上是热性的疾病,热邪炽盛,蒸腾津液外越,因而多汗。所以伤寒论中有“阳明病,法多汗”的说法,即:阳明病本来就是多汗的。出汗不多反而不正常。如果是阳明病的多汗,显然只要把阳明病治好了,汗自然就止住了。治疗方法很多,伤寒论中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等,后世的《温病条辨》中,又有银翘散、桑菊饮等很多方剂。可以说,只要辩证正确,使用得当,疗效肯定没的说。所谓的阴虚,其实与阳明病、温病密切相关。阳明病、温病都是热性疾病,损伤津液是必然的,所以阳明病、温病后期,必然阴虚。阴虚火旺,入睡后,阳入于阴,蒸腾内部津液,津液不胜蒸腾,必然外越,于是盗汗。可惜,近年来阳明病比较少见,即温病很少见,阴虚也非常少见,所以这个证型的多汗症,也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这里不做重点论述。少阳病的多汗少阳病目前还是经常能见到的,不管是外感病入里,还是内伤所致,都有经络不通气机瘀滞的病机。气郁日久必然化热。内有郁热,自然要寻找外排的出路。但少阳病的特点恰恰是没有合适的外排渠道。这一点我在《少阳病证治疏理与治案》中已有论述,可资参考。少阳病的郁热没有专门的外排渠道,但身体寻求排出病邪的努力不会停止,可能会让他从小便里走,比如小便黄赤、尿道涩痛;也可能会让他从大便里走,比如里急后重、肠痈便血等等;也可能让他从头面咽喉处排出,比如目赤肿痛、口腔溃疡、咽痛化脓等等;也可能让他从皮肤汗孔走,比如出汗、油脂过多等等。所以,对于少阳病,出汗是其排出郁热的渠道之一,当然不是确切的、必然的渠道。如果身体对少阳病的反应,是要通过皮肤汗孔排出的话,那么出汗多就是不难理解的了。所以少阳病的多汗,往往伴随着小便黄赤、目赤肿痛、口腔溃疡、中耳炎、心情急躁等等肝郁化热的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我们就可以判断是少阳病的多汗。多汗显然又是体表的毛病,是气血趋表的结果,所以往往有脉浮,即表证。所以,这正好符合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桂枝汤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当然,其中也可以加一些收涩止汗的药物。总之,治疗这类的多汗,是非常有效的。厥阴病的多汗厥阴病与少阳病相对应,少阳病是身体阳气尚足的前提下而现气机郁滞,厥阴病是身体阳气不足的前提下而现气机郁滞。所以,厥阴病与少阳病非常接近,只是多了一些虚寒的表现。虚寒是本,一般表现为脾肾阳虚,具体到多汗症,则往往是肺脾心肾都阳虚。气郁化热是标,至于热像体现在什么地方,两者没有区别,通过体表而排出邪气的反应和趋势,两者也没有区别。区别仅在于少阳病没有明显的阳虚,厥阴病则有明显的阳虚,仅此而已。厥阴病的多汗也是体内郁热外越排出的一种反应,所以治疗这类疾病也是要理气清热,只不过要照顾到温阳。所以,这种多汗症,非常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只是适当加一些白芍、浮麦、山茱萸等等即可。厥阴病的多汗,目前临床上非常多见,那些经过中西医很多医生治疗而常年不愈、反复发作的多汗,往往属于这种情况,按照这种治法,可说屡治屡效。只不过疗程长短不一而足,其间也难免有所反复,最终能否痊愈,全看你坚持不坚持了。&& &太阴病-阳虚、卫表不固的多汗太阴病,就是全身上下内外一派虚寒之象的疾病状态,用阴阳辩证的说法,太阴病,其实就是阳虚。阳虚当然有多种症状表现,如果出现多汗,那说明他体表的卫气不足,不能固摄汗液,所以多汗。所以,太阴病的多汗、阳虚的多汗、卫表不固的多汗,其实就是一种情况,是一回事。伤寒论中,太阴病的证治之法,是理中四逆辈方剂。其中四逆汤中有附子,为了避免附子质量的问题,我们不妨多用理中辈方剂。理中辈方剂,治疗阳虚轻证效果极佳,如果是阳虚重症,另当别论。前面讲过,少阴中风,可用桂枝人参汤。其实这个方子,用于太阴病的多汗也是非常好的。只是其中需要另加白芍、浮麦等止汗之品。当然,合玉屏风散,效果更佳。综上所述,多汗症至少有六种类型。各有其正治之法,其中也有相互关联、可以互通之处,临证之时,大可随机权变。当然,上述是用伤寒论六经辩证体系划分的。如果用其他辨证体系,比如脏腑辨证体系,又有心气虚、肺气虚等等分类,但这些其实都可以归纳到六经辩证体系中去。比如心火大而致手心多汗的,其实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按照相应的方法治疗即可。所以,六经辩证是非常全面的,各种情况都包括了,就看你能不能分辨准确了。就大多数中医而言,治疗多汗症,最常用的方子有两个,一个是玉屏风散,一个是桂枝汤。事实上,这两个方子,在治疗多汗症方面功不可没,声望卓著。其中,桂枝汤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多汗症的病机其实很多,并不是这两个方子所能涵盖得了的。所以,很多中医遇到少阴中风、少阳病、厥阴病等病机的多汗症时,往往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更有甚者,一见晚上出汗,就谓之盗汗,就武断为阴虚,就滋阴清热,简直是一窍不通。再次提醒一下,现在基本没有阴虚体质了,所谓盗汗,也不是只有阴虚才能盗汗,阳虚也能盗汗,尤其是厥阴病的盗汗,比比皆是,希望大家多多留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夏天多汗是一种病吗?(图)
记者 顾泳公务员小王不到30岁,一到夏天就有说不出的苦恼:他特别会出汗。清早出门,还没到办公室,衬衫已经汗涔涔,每天反复几次,精气神似乎都随着汗液排光了。夏天多汗,小王起初并不以为是什么病,可前段时间单位体检方才发现,自己有甲亢,医生告知,出汗也可能是甲亢的一种反应,这才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夏天易多汗到底是不是病?哪些多汗症状值得引起警惕?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大附属曙光医院老年病学科蔡峥副主任医师。多汗&多汗证夏天出汗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不过一些人出汗格外严重,蔡峥介绍,临床上碰到过形形色色的出汗病人,有的每天出汗要湿掉好几块毛巾,有的只有半身出汗(或上、下半身,或左、右半身),有的只有四肢出汗,有的甚至背部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专门出汗。多汗是不是就等于多汗证?专家明确解释,多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如果单纯出汗出得多,不伴有其他疾病,那么可能就是属于纯阳体质,无需服药治疗;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手足心热、潮热烘热、小便黄赤、舌苔发红、体质下降易感冒等,则说明属于一种病证。中医理论里,所谓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专家解释,出汗也分不同种类。有些人不因外界温度所影响,白天静坐就时时出汗,稍有活动,更是大汗淋漓,这称为自汗;有些人夜间睡着后开始出汗,甚至在冬天也会汗液浸湿棉被,醒来后出汗自行停止,这称为盗汗。传统中医非常重视对“汗”的辨识,认为异常出汗是判断脏腑虚实、病邪性质及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出汗部位的健康提示汗证病人出汗部位多有不同,出汗部位与身体异常是否有所对应?专家对此表示肯定,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出汗部位健康提示&&额面部出汗,又称作“蒸笼头”,这大多与胃热炽盛、脾胃湿热蕴蒸有关,现代人喜吃辛辣肥油甜食,易致胃肠积滞,湿热内盛,加上工作压力大,情志不畅,郁郁寡欢或愤懑恼怒,肝郁化火,湿热和肝火逼津外泄而致汗出异常。头后部、颈背部、臀部出汗,首先考虑肺气虚,治疗应益气固表;其次,还应考虑心火和肝火过旺;此外,膀胱功能异常也会导致上述部位出汗。还有,心窝处出汗,多为思虑烦劳伤及心脾;手足心出汗,中医认为手足心均是阴位,手心出汗多为肺热阴伤,足心出汗多为肾热阴伤;腋下出汗,多因脾运不健或肝旺脾虚;半身出汗,则主要是营卫不和。所谓营,即营气,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以濡养机体;所谓卫,即卫气,主要功能是温煦、固外、调节汗孔的开合。营卫调和,方可维持正常的汗孔开合、防御外邪。治疗汗证当因人而异形形色色的汗证有许多,蔡峥表示,总体来说,中医将汗证的起因归为四大病因:肺气亏虚、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蕴蒸。从西医角度来看,结核病、糖尿病、甲亢等都会伴有盗汗症状。从汗证人群来看,最常见的有三类人,第一类是20至30岁的年轻男性,他们大多自汗较多,体质较差,平日不锻炼,易感冒;第二类是更年期女性,她们大多烦躁易怒,盗汗较多,身体潮热;第三类是老年人,老年人因基础疾病较多,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肺功能较差,极易导致气虚体弱,继而多汗。根据不同汗证,有的放矢治疗,常会收到较好效果。专家说,有基础疾病的,先要治疗控制疾病,方可缓解汗证。此外,根据不同病因进行中医调理,很有必要。肺气亏虚者,可适当服用玉屏风散,达到益气固表止汗的效果;营卫不和者,大多是半身出汗、局部出汗,可服用桂枝汤,起到润和营卫的作用;阴虚火旺者,可滋阴降火来敛汗,推荐知柏地黄丸;邪热蕴蒸者,大多出黄汗、舌苔黄腻,可服用龙胆泻肝汤、四妙丸来改善。名医档案蔡峥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内科疾病的中医药诊治。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汗证、眩晕、失眠、胃痛、便秘等慢性病证。负责及参与中医临床科研课题两项。先后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专家门诊时间:西院(普安路)周一全天;东院(张衡路)周六全天。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汗是什么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