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黑色沙漠抓马地区地区有建立过与内陆一样的王国政权吗?

同样作为曾经被统一过的区域,中国的领主为...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同样作为曾经被统一过的区域,中国的领主为什么倾向于(或者试图)统一中国,而欧洲的领主们没有?
喵呜~~~~?ω?
看到 的邀请所以爬过来了……其实这个问题我没深究过OTZ即兴写一些个人的想法吧,不足之处还请原谅OTZ真后悔去年那个欧盟与中国的讲座没去听,否则就可以分享一些观点给诸位看官了【扶额【的一点点补充OTZ】看了后面回答,获益匪浅,谢谢分享知识的各位XD关于“统一”的定义,我能力所限,无法给出准确完整的说法,还请制度史和史学史方向的专业人士补充及指点。补一些这几天想到的东西。1、我承认我今天才发现楼主的TAG里打了“中世纪”,对不起OTZ 因为写回答的时候没注意这个TAG,所以回答都是从近代的角度写的,里面的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这些概念都是按近代民族定义,而非古代民族。岳飞抗金、反清复明、罗马统一和蛮族兴起这些都属于古代民族范围。天朝的近代民族观念是清末才出现的,之前都是古代民族,两者不是等同的,不能将近代民族的观念和理论用到古代民族上,国史那边犯过不少这种错误。2、两者区别在“统一”这一点上也有体现,比如古代中国会将万国来朝视为天下一统的表现,这些藩国未必是本民族的,而且大部分不受中央的管辖,只要愿意臣服就可成为国土国民的一部分,但在近代民族理论里这些都不是统一,而是类似于结盟的行为。罗马的行省在现在看来也类似殖民、联邦或邦联制度。领海领空是近代民族的观念。古代民族的领土观念与近代是不一样的,古代国家会将国土封赐、赠送、割让、甩卖给外族或是外国,但在近代民族兴起之后……不用我举例了吧?【法国人甩卖路易斯安:因为那地方本来就不是法兰西民族的】3、法兰克人的诸子分家传统是在法兰克王国这个大框架下进行的。以三分加洛林帝国的《凡尔登条约》为例,这一条约虽然是分家条约,但是(至少在名义上)是在帝国继续维持的前提下进行的分家,属于帝国内政,并且确认保留帝国、帝位、帝号和帝都,只不过帝国实际的行政功能被三个法兰克王国所取代。这一前提非常重要,紧随其后的两件大事就是在这种“内政”的旗号下进行的:其一是胖子查理对帝国的短暂再统一,其二是中世纪德意志(东法兰克)对北意大利(原中法兰克)的侵略和干涉——记得奥托一世和伦巴第铁冠么,东法兰克入侵意大利,娶了意大利国王的遗孀,加冕为伦巴第国王,之后迫使教皇为神圣罗马帝国加冕。德意志对北意大利的干涉是之后意大利长年分裂的重要原因。4、语言:拉丁语虽然是常年的官方和学术语言,但不是平民语言,会拉丁语是上层社会(主要是贵族、僧侣)的标配,而不是平民的标配。对平民而言,他们所熟悉的是方言,即使是官方,也是方言(或民族语言)用得比拉丁语多。比如843年的斯特拉斯堡誓约,西法兰克使用的是介于拉丁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东法兰克则主要使用日耳曼语,但官方语言是拉丁语。语言(包括地理、气候等因素)可以作为古代国家无法统一的原因之一(比如中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但在近代民族兴起之后就不一定了,比如阿尔萨斯,阿尔萨斯长年是德语区,说法语的人口占阿尔萨斯总人口数的百分比是个位数的。但是在普法战争前后及阿尔萨斯-洛林帝国领时期,阿尔萨斯人(包括半德语区的洛林人)依然坚持自己是法国人,“托管”结束后他们用全民公决的形式重回法国。然后法叔就在阿尔萨斯搞了德语清理运动,现在他们基本不说德语……4、基督教这货虽然思想大一统,但在世俗上很多分裂都有它的影子……吉本就骂过,说这货在罗马的行政体系下搞了另一套行政体系(教阶制度),不仅把基督教搞变质了,还把罗马搞垮了……不过近代国家出现后这货就越来越无法干涉世俗权力了,比如法国人和英国人就不买教皇的仗。东正教是例外,因为这个派别低调而且不传教不干涉政治,所以骂名少。以及,《圣经》原文不是拉丁语,现在的官方拉丁语译本(即通俗拉丁语圣经)是拉丁教父哲罗姆(耶柔米)翻译的。暂时就想到这些,如果想到了别的我再来补充吧_(:з」∠)_欢迎并感谢指正!【补充结束,谢谢_(:з」∠)_】中国真正有领主就是周朝,再统一是秦朝,为何一直统一,一个听得比较多的解释是因为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生产必须有人统筹安排,吃不上饭时必须有人分配屯粮,所以更需要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国史我能力不足,还请专业人士补充说明OTZ【此段讨论里有看官补充说明了,请直接看讨论】欧洲的话,罗马帝国统一过,基督教大一统也算是一种统一啦【基督教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等】,不认教皇也有个上帝嘛。再不成拿破仑某种程度上也一厢情愿地尝试过统一欧洲。论及欧洲诸国,英法德意西都是有过统一运动的,如德意志统一战争、意大利统一运动、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百年战争之后开始的法兰西领土聚合、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等等。如果问欧洲为什么没被再统一,那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欧洲人一直都有欧洲一体化倾向的,这也是欧盟诞生的重要渊源(这种倾向的滥觞估计是罗马帝国)。罗马之后,欧洲诸国没有实力足以服众的领袖,欧洲也没有凑齐再统一的条件,因此没有再度成为一个统一体。统一是一体化、中央集权化的过程, 其第一个焦点是:谁来当“中央”?罗马之后,欧洲再也没有一个既有魄力又有绝对实力的国家出现了。英法互殴近千年,至今都没分出胜负;德法互殴超过一千年,现在各自觉得自己是欧洲老大;英国牛起来的时候,大陆上的国家说“你个岛国没有发言权”;法国牛起来的时候,英国牵头全欧洲组成了反法同盟;德意志牛起来的时候,欧洲为军事史扩充了一堆战例;俄罗斯试图伸手,它以西的国家都在想这毛熊是哪儿来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拿出压倒性的实力以迫使其他国家认同其领袖地位,所以欧洲只能如英国人所愿——维持均势。如果不能维持均势(即某一个国家崛起),就必然会走向战争,以恢复原本的互相制约的状态,查理五世的神圣罗马、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腓特烈二世的普鲁士,都是如此。现在的多强牵制一超的局面纯属其他国家追不上,而不是其他国家放任和认同美国称霸。另一焦点是:为什么需要【另一个】“中央”?统一需要的因素不少,如信仰一致、单一国家太弱小、经济结构不完整、大家原本就是一家人、凑到一起能更有实力更有发言权、大家步调一致目标互不冲突,等等。但凑齐这些因素并不容易。近代欧洲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是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是强调以民族区分国土的,对跨民族的统一起负面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统一国家无一例外是民族国家,国王就是本国和本民族的唯一象征和唯一中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认可其他民族的首脑成为本国的中心和象征。在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强求欧洲统一,结果只能是某一民族奴役它族,具体可参见纳粹德国与维希法国的关系。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再起和战后世界格局有关。美国佬扶摇直上,苏联人进驻柏林,夹在美苏之间的中东南欧如果不抱团取暖,就会被逐个击破。安全感缺失症患者法兰西牵头搞一体化,迫于形势,西德被迫与法国和解,六国联合创立欧共体,接着希腊、丹麦、英国等也加入,西班牙在佛朗哥去世后也加入(因为佛朗哥是法西斯政权,而且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经济形势还不错)。当下欧洲一体化的趋势表现为欧洲越来越多地以欧盟(而非本国)的名义表达态度,比如欧盟对华反倾销(联合征收关税)、对华武器禁运问题(欧盟似乎打算解禁?)、乌克兰问题(下周欧盟将与美俄乌召开四方会议),等等。个人觉得这种一体化和所谓的欧洲统一是不一样的,因为欧盟没有所谓的“中央”,且这种一体化的前提是国际格局保持一超多强和欧洲内部没有出现一个特别牛气的国家,以及——试想——欧洲想合体,美国人会不管么╮(╯_╰)╭以上。欢迎讨论,感谢补充,欢迎并感谢指正m(_ _)m
考古小组管理员
的答案实在不能令人满意。楼主的问题,至少从字面上看,不是那个意思。1、现在中国之所以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清帝国时代的疆域,当然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原因。但是如果做个不靠谱的假设——比如现在中国的疆域并不是现在这样,而是类似太平洋战争之前,东北还是伪满洲国、台湾还是被日本占着的那样——我想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一定是 “倾向于(或者试图)统一”的,他(她)从内心里就认定这是中国的一部分,如同俄罗斯对待克里米亚乃至东乌克兰的态度一样。原问题其实是要追溯这种国族心理意识的起源,及其和欧洲的不同之处。而不是问为什么现在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欧洲“分裂”成了若干民族国家。2、中国人意识中的统一或者大一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中的理想模式,但它不可能是、也从来不是 指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实行同一种政治制度或者民政管理。诸如珠三角疍民和客民纳入明户籍管理系统来说明广东地区的中国化这种说法离题太远。事实上,自从秦始皇和汉武帝两次征服岭南之后,今广东地区这一空间范围的历史发展已经被卷入“中国历史”的洪流之中,而且没有像越南北部地区那样再被甩出去——在五代末宋初人的心目中,如果宋不灭南汉,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还没有统一嘛。3、如果加入现实考虑,那么统一就是理想模式和现实实力的一种动态平衡。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如果现实太骨感,理想也会随之退缩。就像北宋和辽、南宋和金之间的边界。虽然最初北宋认为燕云十六州也“应该是”自己疆域的一部分,但后来这条边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体化了,或者说现代化,具备了近代民族国家的某些特征,并不纯粹是传统帝国的边疆。如果历史按这个脉络发展下来,后来的中国主要继承宋的遗产,也许现代中国人的统一理想仅限于恢复北宋的疆域。但历史再次峰回路转,耶律阿保机开辟的一个新道路——既在汉地建立统治,与此同时仍精心维持着作为本族群人力与文化后方的辽阔根据地——实际上被后来的金/元/清所继承,“征服型”王朝的这种特别的版图结构,才真正把中华引上了从“小中国”“通向‘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杉山正明:《驰骋草原的征服者:辽西夏金元》)到清代已趋于极致:“以八旗制度统治满洲,以盟旗制度辖蒙族,以行省制度治汉人,以伯克制度治回疆,以政教制度驭藏番,以土司制度或部落制度辖西南苗夷,以及以宗主制度对番邦。”(萧金松:《清代驻藏大臣》)马大正更进一步认为,杉山正明所说“小中国”与“大中国”的区别,并不完全是就“中国”版图的面积大小而言。更重要的区别,其实是在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亦即用汉文化去覆盖全部国家疆域为理想治理目标的“小中国”,以及一个能为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多民族之巨大中国”之间。更明确地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建构模式之间的区别:一种是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模式,另一种则是从汉地社会边缘的内陆亚洲边疆发展起来的内亚边疆帝国模式。后者萌芽于辽,发育于金,定型于元,而成熟、发达于清。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公元一千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恐怕没有任何人还能否定,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国家建构模式的参与,今日中国就不可能有这般广袤的版图!所以,虽然现在中国版图的形成有很多偶然性(偶然性也不只有所强调的外部因素,同样是转型中的帝国,奥匈和奥斯曼因为加入同盟国一方结果就被肢解了,德/日虽然已经是现代国家但因为军国主义受到惩罚后版图也大减;中国最起码两次世界大战都没站错队,在剧烈动荡的20世纪上半叶还能维护表面统一,所以主体选择也很重要),但是民族心理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至少最近一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很清楚。甚至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等现代性因素和帝国时代政治传统不无联系,这些就是大一统思想一脉相承的历史遗痕。PS:关于
的说法:认为一个地区是否是自己的一部分,和历史无关,基本上取决政治现状。……如同我举出燕云十六州之于北宋的例子,我不否认历史叙述会服从政治需求,而且一定是有选择性的,不存在客观的历史叙述。但是,认为一个地区是否属于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历史叙述和历史记忆,因为历史记忆本身的传承不可能一笔抹杀。要找例证很简单,中国版图现状1949年之后已经确定得差不多了,经历半个世纪也相当稳定,但是还偏偏有很多网民认为应该“收复”近代史上被沙俄占领的领土,这就是说人们并不总是纯粹从理性出发考虑问题的经济或政治动物。钓鱼岛也是类似,大陆民众中认为它是不可分割国土的观念起源很晚,是先有某种观念,然后很久以后政府才采取行动实际控制这块地方,很难说这种观念取决于政治现状,事实有可能相反。如果现实政治要求中国放弃满洲,那么满洲同样也会像图瓦和外兴安岭一样,在中国的历史表述下分离。……所谓大一统的观念,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可以被重建,有国民教育体系,重构这一观念非常简单。这个说法仅仅在理论上成立,事实上这个改变过程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特别是,要把一个地方和自己的历史合并相对容易一些,要分离就没那么简单。就中国现实来说如果大多数人接受了A 地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表述,想要接受完全相反的B表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现代性的国民教育普及之后。现在就有不少可能令官方骑虎难下的例子,比如藏南的归属,从现实看不可能武力收复,更不可能在谈判桌上收复。但是关于麦克马洪线的相关历史叙述早已通过中学教材转化为全民族的历史记忆,要改变真有那么容易吗?谁能保证将来没有类似克里米亚的机会呢? 因为“政治现实”一直在变动中,政客不可能确保未来就一定没有有利于自己的机会,所以通常情况不会冒政治风险轻易否定既有的历史表述,而只是采取鸵鸟政策或模棱两可的说法给自己留下后路。华夏古典政治传统很善于在对周边采取攻势时强调天下主义,在采取守势时转而强调华夷之辨,这再正常不过。回到满洲的例子,蒋介石在某些场合下已经可以接受仅仅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也就是可以不要满洲,但一旦客观形势转好,傻子才会放弃呢。至于其他说法,我觉得和我说的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冲突的地方仅仅在于:1、
是一个决定论者,认为统治边界一定是现实实力博弈的甚至是理性博弈的产物,问题是现实是从哪儿来的呢?现存的不同国家难道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实力吗?作出扩张决策的那个人真的是经济人吗?单纯认为历史是后人建构的,可能就会忽略政治变化中的某些关键变量2、如果说在古代(或者极权)条件下统治者操纵教育和舆论、改变历史叙述和记忆还比较便利的话,我觉得现代和古代之间还是存在鸿沟的。3、 近代中国形成的国族和主权观念是经过自己改造的,而这个思想资源只能来自中国传统而不是别的地方。
罗辑思维的罗胖子给出过一个观点,中国自秦朝以后专制制度较为完善,有法家为先导的优秀制度,有儒家的先进思想,所以国家管理难度较低。反观欧洲那边连税务都收不明白(房产税是按窗户收还是怎样)。
历史爱好者
简单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说过,地理环境的因素对一个独立国家的形成非常重要,中国这块陆地尤其地理环境和位置的独特性,造成了和其他地域的隔绝,东面南面是广阔的海洋,北面是大草原和沙漠,西南面是高原和山地,西面是高山沙漠,这在客观上容易统一。而欧洲的地形基本以平原为主其次:接上上面的一点,早几千年以前全球的生产力普遍比较落后,中国一直以来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精耕细作的农业,因为生产力低下,所以很多的时候吃饭靠天,这个时候如果一旦遇到天灾,人们就普遍希望有一位人能够主持大局,集合民众的力量,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放粮赈灾。因为水利体系是一个繁杂庞大的工程,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和统一。而欧洲古代基本都是放牧业,而且是比较原始落后的游牧业,人们习惯于自由的迁徙,随着马群到处流浪奔跑,这就客观上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再次:第三个,中原包括长江黄河流域基本都是以种植业为生,用狼图腾里面的话说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羊性种植业一直面临北方狼性畜牧业的侵略,在以面对高效率高速度的骑兵部队时,以耕种为主的个体南方人是基本没有抵抗能力的,所以人民就倾向于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去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这里面可以举几个例子,宋朝时期因为政府的无能,军队作战能力低下,所以今天的北京河北山东地区的农业基本全部被破解,大有变成草原放牧业的趋势,元朝正式统一中国后这一趋势稍减弱,明朝又基本恢复了种植业。中国的历史还有这样一个趋势,即游牧民族强势的时候中国的草原面积往往会扩大,宋朝元朝辽金是很好的例子,农业文明强势即中原南方民族强盛的时候中国的耕地面积往往会扩大,如汉武帝河套平原的开发等。欧洲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因为是游牧民族,作战基本都在马背上,居住地点一直都在迁徙,这不利于统一。最后:思想层面,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都是大一统思想,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大部分时间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且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人都以身在中国而自豪,面对国外小邦的询问,民众都能很自豪的说出:我是大唐人,我是大明人等。欧洲虽说基本都为基督教,但是派系繁多,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等。基本的可以看看 它里面的一些分析欢迎大家补充
植物学,生态学,原理控
欧洲民族众多,各自形成文化体系,没有强烈的统一愿望中国文化比较一统,封闭的农耕系统必然导致统一
你们都碉堡了,讨论统一这东西,伪命题啊
我为什么想起,某媒体那一句“xx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按照黄仁宇先生的观点,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发端于经常泛滥的黄河。由于先秦时期的中原文明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为了治水的需要,必须有一个能够统一调度黄河流域各地区人力物力的中央政权。这一观点可以用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的历史记载加以印证。春秋五霸会盟诸侯,除了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之外,另一个重要议题便是治理黄河。
美籍华裔女学者有一本书《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可以看看
好吐槽,脑洞大
对于楼上的许多观点恕难苟同,把“意识形态”、“制度”、“宗教”等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作为依据是十分唯心的,还没从军事角度谈论更具说服力呢。 我觉得以地理决定论的观点来看很有意思,对于中国来说,东北面是高山、沙漠、西南面是海洋,在军事上与外界相对隔绝,而处在中间的则是一个温带的大平原,而且既不很湿润也不很干旱,那么在这个大平原上,必然形成农业文明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对于欧洲,欧洲是丘陵和海洋,形成的是海洋文明,海洋文明的贸易发达、商业繁荣,需要寻找更多的殖民地,但并不重视领土。农业文明就不行,农业文明需要一个稳定的耕作环境,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土地。对农业文明来说,抢它的土地就是要它命。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似乎讨论过欧洲为什么不能统一,中国却能统一,可以看看。
语言文字不统一。
这么说来,哪些“自古以来就是某国领土”的论据似乎是站不住脚的。
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找原因(太多的写不来,没时间一一找证据考证)1,文化的特质(这个应该是主要因素)中华文化甚至东亚文化的根是汉字,独特的汉字,象形的汉字,神奇的汉字,可以与声音无关,与语言无关。所以汉字的特质保证中华圈的文化基本统一,在一个统一的文化环境里面,政治的统一就容易的多了。欧洲文化(包括北非)的文字是拼音文字,因此语言文字是统一的,人类语言的口音有个神奇的特点,它是会演变的,建立在语言上面的拼音文字会跟着改变,改变多了,甚至同一种文化都变成了两种文化,所以欧洲文化是一种分裂的文化,而异种文化之间政治统一太困难了,必须征服,往往要以血脉的断裂为代价,而且就算统一了,也很不稳固。2,地理因素(这个也很重要,我觉得非决定性的)中华文明的地理位置有盆地特点,有利于进行统一和保持统一。欧洲文明的地理位置里面,地形复杂,丰富多样,有利于分散和保持分散。其实欧洲人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统一从罗马以后,他们至少在某个方面保持着统一,到今天不是还搞了个欧盟吗?看了的帖子,很受教育!不过有些观点有异议:“近代以来,中国的统一,主要得益于美国一直不懈的作出卓绝的努力来维护中国的完整。”这话不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底蕴和习惯起了主要作用,是这些东东在中华文明的最低潮期抗住了西方的瓜分,美国的维护是因为它的利益需要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也很重要,但确非主因。还是那句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内因为王啊!“所谓大一统的观念,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可以被重建,有国民教育体系,重构这一观念非常简单" 你看到了教育体系的力量,确低估了传统的作用,一个观念如果和传统相悖,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冲突,要想重构它,那肯定千难万难,即使借用强权勉强重构,那也是沙滩上的大厦,只要外因一去,立刻土崩瓦解。实际上中华文明为了建立大一统的观念,也是千难万难,费劲力气,用尽手段,才勉强成功。任何人想重构这一观念,我看得占领中国几百年,杀掉中国几亿人,也是需要千难万难,费劲力气,用尽手段,才可能勉强成功。因为这个东东也成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之一了啊。否则我一个蛮荒之人跟你个帝都人争什么啊?
低调的历史爱好者
简单谈谈我的看法。统一或者不统一有很多的因素影响。欧洲中世纪并未统一过,罗马人没有做到,法兰克人没有做到,维京人没有做到,凯尔特人没有做到,匈奴人没有做到,谁都没有做到。既然不能武力统一,那能不能文化统一呢?答案也是不可行。且不说7世纪的伊斯兰阿拉伯强势崛起,即使在3世纪,大部分北欧城市已经实际上基督化,然而他们并不受教宗统辖。考虑到此时基督教已经发生了阿里乌教派的分裂,教宗的影响力又要再打一个折扣。往后罗马和新罗马之间的大分裂更进一步削弱了教宗的力量,他们再也没可能向过去那样成为凌驾于世俗君主以上的最高权力。这一条路也被堵死了。
欧洲在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少的可怜,是由于欧洲各个民族之间的语言趋于方言化,而文字却又趋于随意拼写化,致使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中国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文字的使用基本确定下来,方块汉字虽然在各地读音上有差异,但是在书写和识别还是统一的。
以州为概念的话,不能拿来和中国比亚洲也没统一过
苦逼搬砖工
哪个国王不想要更大的领土,那他就是傻子。对于你说的同样作为曾经被统一过的区域,中国的领主为什么倾向于(或者试图)统一中国,而欧洲的领主们没有。我只能说,假如希特勒胜利了,你这句话就没意思了。在这一个时空我们是统一,他们是分裂,你就能片面说他们不想统一?下个某个时刻,他们统一了,我们分裂了,你能说我们不想统一?归根到底,只是时间的巧合罢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统治天下的国王不是好国王。
許門第一小混混
有欧洲祖母在,谁敢说欧洲没有统一!以下搬运:大女儿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国皇帝(在位仅99天)的皇后,长公主的大儿子就是发动的德国皇帝,女儿索菲公主是希腊王后;长子是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的一个女儿毛德是哈康七世的王后;二女儿艾丽斯成为德国西南-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的大公妃,艾里斯的一个女儿维多莉亚·雅丽丝·海伦·露薏丝·贝娅特丽丝(俄文名: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是俄国末代沙皇的皇后,另一个女儿是现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丈夫的外祖母;次子阿尔弗雷德王子娶俄国的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女大公为妻,子女包括;三女儿公主是德国北部-索恩德堡-奥古斯腾堡郡王的王妃;四女儿嫁给苏格兰的一位公爵,他后来成为加拿大的总督;三子阿瑟王子娶的第二代堂妹为妻,他们的长女嫁给瑞典王太子;小儿子利奥波德王子娶瓦尔德克-的海伦娜公主为妻,他们的儿子查理继承-科堡-哥达公爵爵位。小女儿贝亚特丽斯公主嫁给巴腾堡的亨利王,子女包括西班牙维多利亚王后。
即使是中世纪的欧洲,大体上还是统一的,处于一个国家以下联盟以上的状态,作为统一基础的就是天主教和拉丁语,直到近代宗教改革和各地方言崛起,民族国家诞生之后欧洲才能说真正分裂了,即使这样作为一个整体的“西方文明”概念仍然深入人心。中国除了水利、地势等因素之外,汉字也有一定优势,不会像拼音文字那样语音的变化直接导致书写变化,从而阻碍了相互之间的认同。所以你看中国周围的那些国家,一有跟中国撇清关系的心态,马上就推行去汉字化,甚至目前影响力很小很小的大粤独立运动,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粤文拉丁化,即用拉丁字母来书写粤语
还要归功于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每当大陆上一方过于强大时,她都要参与进来,以保障欧陆上彼此制衡。
好似没人考虑宗教因素,我从这个角度说一下吧欧洲主体部分是英法德,这三个国家之前都在罗马帝国的版图里,所以可以说是一种统一。但是西罗马帝国分裂后这三个国家没有再成为一个国家过,当然有很多原因导致这一结果,但是教廷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教廷来说,中央集权的国家显然不如分离了的好操纵。在教廷没有实际兵权的情况下,中央集权的君主随时都能靠掌控的兵权发难,胜算不小。就算输了,被其他人继承以后还是中央集权,继承人不喜欢教廷还是会找时机再发动兵变,反正没有其他力量来制衡,输了赢了帝国都不会变。于是教廷相对比较依靠君主,君主虽然需要教廷册封,但是手握兵权也还有很大的权力,相比教廷可以干涉的地方不多。但是分裂的国家就不一样,这些国家都必须服从教廷,谁不服从发动其他国家打谁,这基本没啥胜算的,于是教廷就拥有很大权力。既然抓住了,教廷也不会放弃他的权力,于是各个国家就只能被互相制衡,像这样没法恢复中央集权国家,教廷就始终能保持自己的权力,对他来说极为有利,何乐而不为呢。中世纪最大的军事行动是十字军东征了,连续几次场战争消耗了大量欧洲国家的军队。虽然不确定,但是教廷的目的很可能是防止某国军事力量过大而统一欧洲了,于是把军队送上前线消耗,消耗过多各国君主自然没有力量去统一了所以很有可能不是他们不想,是上帝不让他们统一
简单说,中国的意识形态没有能力分裂,正如欧洲的意识形态没有能力统一一样。——————————————————————————先说中国的意识形态——这还用说,大家早耳熟能详了。从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再到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还有清王朝因为强迫外国使节下跪而不得,引起的诸多纠纷乃至战争……可以说,国人从来就不知道该如何和一个同等的对手或者伙伴相处——我们只有“我灭了蛮夷”或者“我被蛮夷灭了”两个选项:灭之不得、又不想被灭,怎么办?修长城隔开呗。妥协?我们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换言之,我们渴望掌控一切;但却永远不能做到——哪怕就是在体系内,也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当掌控一切的努力彻底失败时,整个社会随之崩溃、瓦解。这个时候,因为这个世界暂时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都不需要为它负责,只需凭武力攫取就是,所以就必然出现恐怖的灾难——如天平天国大肆屠杀、如满清入关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如蒙古人几乎逢城必屠。这种灾难使得我们更加惧怕分裂、更加渴望统一。因此,最终,这些事实反过来强化了我们的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决定了两个状态——即一乱一治、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亦因此,分裂甚至被我们看成了某种等同于战乱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极为可怖但又无可避免的存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假思索的尽快结束它——随便是谁,哪怕是另一个暴君,只要他能结束肆意屠戮、人命贱如狗的战乱,就是天大的功劳。——————————————————————————现在,再看欧洲的意识形态。他们的精髓就两个字:博弈。事实上,对他们来说,不仅整个欧洲是分裂的;甚至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某一位领主的势力范围里面,都是分裂的。他们甚至有一句著名的谚语: 奴才的奴才,不是我的奴才——就连他们的国王,都不必然拥有对王国中每一位臣民的控制权,因为那可能是别人的奴才。如果当了国王就能乱伸手,“封建”的“封”字就太名不副实了。说到博弈,甚至哪怕体系中最底层的平民,都可以行使自己“用脚投票”的权力,从而间接抽空暴君的力量,使得其他更会“处事”的领主能够代替他。换言之,他们更看重、更擅长的,是和各种各样的对手/伙伴妥协、周旋——弱势的、强势的、平等的……因为,只有这种周旋与妥协,才能持续改进他们的生存环境,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暴君、愚昧、战乱等等。也因此,他们惧怕统一(或者,用他们的话说,独裁)。因为一旦有一个人能掌控一切,那么他们必将被逐渐侵占甚至彻底丧失博弈的权利——如果大一统了,你就是想用脚投票,又能跑到哪里?没有博弈,那么就没有持续改进,社会也就无从进步,只会逐渐朽坏,使得任何人都难以生存——这也是他们称中国为“停滞的帝国”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帝也是皇权制度的受害者。至于分裂带来的持久战乱……没问题。战乱是局部的、可控的;参与者只是职业化的军人,如骑士和他们的随从。没有骑士精神(或者叫军纪)的军队,是会引起众怒的。当其他人也参与博弈时,军纪败坏的一方将付出代价——蒙古这种屠城的野蛮人是个例外。所以,他们没有能力统一。即便哪个天才完成了统一,也会很快重新分裂开来。——————————————————————————事实上,我们在秦之前,和欧洲是非常类似的。比如春秋、战国,诸侯争霸,连年混战——老百姓这还怎么活啊?无谓的担心。看这个:《子贡赎人》,出自《吕氏春秋·察微篇》。子贡赎人 - 原文,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鲁人必多拯溺者。子贡赎人 - 翻译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那时候生产力低下,支撑不起如现在欧美那样福利社会。但,看这条法律,谁敢说如果生产水平足够,他们就不会变成福利社会呢?再用春秋战国的记载,去对比之后汉、唐、宋、明等朝代的末年,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春秋战国,完全不像是一个朝代的结束——腐朽、矛盾彻底爆发、完全无法压制的仇恨与杀戮……统统没有。这不是一个王朝腐朽、死亡的过程;反而像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想法新思路新豪杰,去重组、优化社会形态,即将化蝶重生的状态。这个状态被秦打断了。而且之后2000年都再也没有重现——再也没有“社会发展到某种临界点,探索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求化蝶重生的时候。有的,只是一乱一治,然后腐朽败坏、继续一乱一治这样令人绝望的死循环。换言之,就是在秦这个时间点之后,我们走上了和欧洲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路。那么,秦做了什么,就是解答“中国的领主为什么倾向于(或者试图)统一中国,而欧洲的领主们没有”这个问题的关键。————————————————————————另外再说一点。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也在改进,比如王安石变法等等”。但这种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改进,效果是非常可疑的。比如王安石变法,上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埋下了冲突的因子;下又不能真正体恤底层情况,改进变成了恶法坑农,引起底层反弹,可谓上下不讨好。而且,他们也缺乏改良的动机:反正只要守好长城,得过且过就是了,瞎倒腾什么啊?谁TM不满意谁就是想拖大家一起死,不诛他九族就是太优柔寡断了。甚至,哪怕他说的有道理,但如果刁民们一个个学会了“挟持上官”,这还怎么得了?让步也得在砍了那几个领头的之后!——相反,知道美国支持私人持枪的理由是什么吗?为了在ZF有不再是“我们的”的危险时,作为最后的阻止手段(注意,日常化的阻止手段是投票、弹劾)。(刚好,最近刚发生了这么件事,可证偶所言不虚:
)——所以说,“博弈”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挟持”;但,在唐宋元明清……如果小民居然能“挟持”ZF,迫使他们作出让步,皇上的尊严何在?(所以,别吹中国啥啥时候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容纳那玩意儿需要对社会结构全面改良,而改良是和大一统不兼容的)而欧洲以及我们春秋战国时期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博弈就是另一回事了:上层阶级为了避免自己被强大的邻居砍了脑袋,就必须自上而下的改良(而不像中国可以用“战乱了大家一起死”这招去绑架子民);底层呢,哪怕最弱小的平民,只要有信息,这里过不下去,换个地方就是——让那个暴虐的领主老爷自己种地去吧——“用脚投票”本身,其实就是我们“水能覆舟”这个说法的某种具体体现。这样上下皆有改良的动力,再经过谈判、博弈、妥协,自然就能不停改良了。类似的,我们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有“国无外患恒亡”这样的认识——国无外患,就无内部改良的动力;这样矛盾积累下去,怎么可能不亡呢?看看秦之后2000年的历史,哪个朝代不是所有曾接触到的疆域内文明的顶峰?除了清,又有哪个朝代是被更先进更强悍的敌人消灭?哪个朝代不是因为内部矛盾无法缓和,朽空了的国家才被弱小的平民和/或本来完全不值得重视的对手灭亡?这和春秋战国时代,差别是否太大?
我总结了一下网上各位高人的真知灼见,回答如下:1、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有大片的沃土,是陆地国家,是先进的农耕文明,欧洲则不同。从文化上自从秦大一统后,统一文字,至汉又独尊儒术,这在思想上就做了大一统。汉晋以后,陷入大乱,但隋唐一统后实行科举制,于是天下英才,尽归皇权所用,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下层到上层有了通道,这就是是稳定的最大基础。欧洲的王室基本上就是一个近亲繁殖和继承的结果,底层人民没有上升的通道。 2、最根本的原因:中华文明以“人性本善”为基础,以“弘扬共同之善”为社会宗旨,长于“求同”。能够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凝聚数量更多的经济个体。所以能够在农业经济时代建立大一统国家。欧洲文明以人的自我性为出发点,以“人性本恶”为基础,以“防止他人之恶”为社会基础共识。为经济个体追求“质量”、提升效率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但难以组成大一统国家。具体阐述如下:翻开中国。黄帝炎帝时代开始,历经三皇五帝和夏代,一直没有太多考古学上的发现去直接印证,多为口头流传。到了商代,由于甲骨文和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才变得清晰起来。从商末的情况来看,商代的核心区域并不是很大,依靠实力慑服周边其他众多小国(部落)。四周的部落国家都保持较大的独立性。武王伐纣前,“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此多的小国存在,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维系十分松散。到了周代,实施了封建分封制。周代的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并且根据土地的大小给这些诸侯分级。王室的家属、各部落国家的首长成了诸侯,在封地上建起自己祖宗的宗庙,代代相传。这样,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的格局就形成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国家中枢还不具备独自控制全国的能力,于是只能把地方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世袭贵族。由于采用了分封的方式,相对与商,周国家内部维系明显加强了。这套制度和欧洲的封建分封制度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周的制度在中国只维持了几百年,便让位于崭新的大一统国家,而欧洲的封建制度就止步与此,欧洲统一的梦想迄今还在进行,未曾实现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周朝创造新国家同时,也建立了新制度去维系庞大的国家。只是这个维系虽然有进步但显然是脆弱的。国家建立之初的威势,在新一代诸侯的头脑里已经逐渐消逝。诸侯间的亲缘关系,随着时间越来越淡漠。周天子对诸侯名义上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强大的诸侯不断扩张势力,吞并弱小诸侯,周朝的天子已经无力禁止。周建立400年后,这种维系最终名存实亡,伴随着游牧民族的一次入侵,西周灭亡。中国上著名的春秋时代来临。同时的东周已经沦为配角,退到了舞台的角落。春秋注定是思想大活跃的时代。这不是因为春秋时代的人们特别喜欢脑力激荡,而是因为各种思想有充足的动力和机会去“社会实践”——各个诸侯国必须挖空心思去争取生存、发展。于是百家争鸣出现了,一举奠定诸多中国思想流派的根基。这些思想加上同时形成的鲜活“案例”,共同成为了后世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在残酷的生存竞争洗礼之后,秦、韩、魏、赵、楚、燕、齐七个国家生存下来,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是中国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这七个国家各自所占有的国土面积,放在今日之世界,都不失为一个大国,与当今欧洲的主要国家等量齐观。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控制如此大面积的国土是不得了的事情。如果这种局面维持一段时间,恐怕中国和欧洲就会多几分相似了:同一文明体系下,几个大国并立争雄,文字类似,文化类似。看看现在的欧洲格局,就可以想象。假设毕竟是假设。接下来的不可思议地展开,一位帝王率领七国之一的秦国,居然一举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位帝王开创了,为了表彰自己的功绩,他把自己叫做秦始皇——真是个贴切的名字!秦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国家,依靠法律来贯彻统治意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鼓励耕战。法家思想和西方“限制他人之恶”的社会观有共通之处,充分地挖掘了人们追求物欲趋利避害的强烈本能——也就是“自我性”,从而有效地将整个秦国组织起来,形成了庞大而高效的战争机器,一举扫平六国,完成了大一统的壮举。为了巩固对大帝国的统治,秦始皇沿着法家的道路继续前进,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废弃分封,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的权威。此种制度体系,大大加强了国家的内部组织联系,使得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可以远逐匈奴,可以修建长城、始皇陵等世界奇迹。可是,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民俗各异,如何来保证法律的执行而使得统治意志得到贯彻呢?始皇给出的答案就是依靠强力,这是他统一中国的方式,他相信用同样的方式当然可以统治整个大帝国——既然凭借力量可以把不属于我的都变成我的,那么当然可以凭着力量让我的继续还是我的。秦始皇给自己起“始皇”这个称号,还有个意思,就是让他的后代不用为起名字而烦恼了。第几代就是第几世皇帝。创意很好,系列化标准化,符合他的法家思想。可是,他不会想到,如果后人只是遵循他的经验去做,那么不仅他的后代当不了皇帝,其他人也当不长这个皇帝。幅员辽阔的帝国只会是昙花一现,无法支持长久。创建大帝国已经是个超高难度的动作,如何维系大帝国更是史无前例的大课题,除非始皇帝真的得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否则他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的。还必须由后来的历代帝王们去继续摸索总结。以法家思想治国,必须首先将法律传播到民众那里,必须教会民众法律的含义,还必须以暴力做后盾来保证法被贯彻,让不守法者受到制裁。在当时经济、社会状况下,信息传递缓慢,普通民众认知水平低下,人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新的大一统国家疆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情况之复杂根本无法一概而论,当然无法要求人民知法、懂法、守法。从技术层面上说,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具备用法来管理如此大国家的条件。此外,和平来临时,人民是不愿再忍受战争年代的困苦生活的。失去了进攻的目标,也就失去了物欲的刺激,国家的进取心涣散了。秦的高压式统治,很快伴随着秦始皇的逝去而轰然倒塌了。六国的贵族们趁着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重新恢复了他们的国家。西楚霸王项羽拥有扫平天下的武力,却只是安于做他的“楚霸王”。短暂的统一并没有深入人心。这么辽阔的国土是否可以被一个大一统国家管理好,人们存在疑问。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那么中华大地就是另一个欧洲。你叫赵国,我叫楚地,他叫秦land……好在做皇帝这个工作实在是太诱惑人了,很快就有人来继承始皇未尽的事业。刘邦建立了汉朝,他马上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管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他比秦始皇幸运,因为有秦的经验教训做参考。汉初大部分继承了秦的国家体系,但做了一些醒目的改变。另一种思路,在酝酿中。新的国家统治者已经意识到“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汉初主要采用黄老思想让民众修养生息,对大臣比较宽容。刘邦也改变了对儒家的蔑视,不再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了,开始享受儒生们给他安排的帝王仪仗。郡县制度和分封制度并存,是激烈斗争后的结果。单纯分封,有周朝的前车之鉴。单纯郡县制度,当时的中央政府又很难管理。在天下初定,叛乱不断的情势下,奠出了郡县制度和分封制度共存的办法。分封刘姓藩王夹杂在郡县之中,帮助中央管理全国。毕竟大家都是很近的亲戚嘛,都要维护刘家的天下,还不至于马上就翻脸。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分封制度的固有弊端开始显露出来了。共同的老祖宗一“崩”,各地的藩王们就不老实了。同是老刘家的孩子,凭什么那么大的土地都被你皇帝一个人占了?你有多大胃口多大能耐,消化得了吗?不如大家分了吧。还是那个问题,当时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国家中枢很难有效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地方上发生的事情,你中央朝廷能知道吗?多久能知道?知道了怎么管?这时,中华文化的另一脉渊源就开始发挥作用了。那就是“德”的力量。“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史记?礼书第一》)意思是说,光凭人的力气,怎么可能管理得好万物和众人呢?还是要靠“德”啊。司马迁进一步说: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以“德”服人的成功案例向前至少可以追溯到舜帝时代,“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用的是同一个“德”字。依靠自身的“德”,领袖可以获得民心。将“德”推广开去,就能“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具有如此大威力的“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道德?品德?不妨如此定义:“德”是大家公认的优秀精神品质,本质是克制自己、维护他人或群体,亦即“共同之善”。人们内心都有对于美好精神品质的尊重、向往,都心存“善”念。顺应人内心的这种善念,以“德”去教化众人,那么即使山川阻隔,人们还是可以凝聚在一起,自发地去维护好的秩序,弘扬善,惩治恶。人民要安居乐业,需要有稳定的秩序,需要有国家的庇佑,愿意去拥护他们所认同的国家秩序。如果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对善恶、秩序有一致的观念,那么庞大的国家就有了维系在一起的内在力。于是,倡导“人性本善”,推崇“亲亲”、“尊尊”等秩序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选择。终于,在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推上了国家正统政治思想的位置。另一方面,“推恩令”的颁布极大削弱了分封制。至此,中国已经奠定了长期维系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坚实基础。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写于汉武帝时期。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个体生产者的差别是很小的。数量优势是决定性的。大一统国家所凝聚起来的数量优势很明显,汉朝空前强大,击败了北部强悍的游牧民族,把影响力扩展到了西域诸国。建立在“德”之上的汉文化特质形成,天然具有独特的感召力,让远方的人们心悦诚服。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文化技术大发展。汉在版图上给后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就应该是大一统的,这是所有中国人的福祉。延续了数百年后,汉朝失去活力,最终崩溃。中国陷入了长期的混战状态。短命的晋朝没有学习前人管理泱泱大国的方法,而是分封皇亲贵族,于是八王之乱祸起萧墙。少数民族乘机大量进入中原,五胡乱华。国家再次趋向统一的时候,汉的经验成为了仿效的对象。而仿效者,反而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北魏。当时,游牧民族占据了中原农耕地区,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于是迅速败亡,被新来的民族所取代。朝代走马灯似的变换,五胡十六国,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当北魏的拓跋氏鲜卑占据中原,决心在这里站稳脚跟时,他们选择了学习汉的经验,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祭祀孔子。最终干脆选择了把自己彻底汉化,皇帝改姓汉姓,禁止穿鲜卑服装和说鲜卑语言。当隋唐在北魏的遗产上次第建立起来时,大一统国家的组织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之前的民族大融合,汉族不是一个遗传学意义上的民族了。凡是接受了“汉朝”文化的,通通成为了汉族。其实汉族也从来就不是一个遗传意义上的民族。汉文化形成的过程决定了其极强的包容力,否则也不会覆盖如此广阔的国土,起到维系大一统国家的作用。唐代是中国上的一座高峰。以儒学治国,以佛教修身,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对各族人士都一视同仁加以任用。唐是中国上最具开放心态的朝代,敞开胸怀与各个民族交流,也最大地扩散了中国文化。不仅仅如此,唐代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大一统国家的组织体系,解决了汉末以来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使得国家维系越加紧密。这就是确立科举取士制度。大一统国家,除了要对抗辽阔的空间之外,还要不断对抗另一个顽敌:时间。新的国家在建立之初,管理(统治)阶层因为经历了诸多考验和洗礼,往往由精英组成。这些精英阶层,总是本能地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在社会中保持同样优越的地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家族定为贵族乃至皇族,高高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国家的每个人出生时,他(她)的社会阶层乃至从事的职业就已经确定了,要做的只是尽其本分而已。但是,精英的后代未必是精英。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也由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回归规律,封闭的贵族阶层其素质一般都是随时间而不断退化的。这就意味着国家的管理阶层通常是在不断变弱的,没有解决好后来者的问题。一旦无法抵御内外各种力量的冲击,国家就崩溃了。所以,国家的管理阶层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才可以保持国家的竞争力。汉代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地方举荐孝廉为官的制度,进行这种更新。但这个制度显然缺乏客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把持,于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人们把这些把持了国家管理阶层的家族称作门阀士族。他们与西方的世袭贵族是不同的,并没有由国家正式赋予世袭地位,而是利用规则或者习惯在实际操作中垄断了国家管理权。按照当下最时髦的说法,他们就是“既得利益者”。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真正的世袭贵族,恐怕与当年陈胜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很大的关系。陈胜的后继者——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是草根出身,斩了白蛇就可以成为天子。(难道这就是中国草根文化的源头?)言归正传,大一统的中国遇到了下一个问题:怎样保证国家管理阶层的质量?国家管理阶层质量下降的代价是惨痛的。如果没法从内部选拔出高质量的管理者,外来的新鲜血液就会取而代之。而外来者要学会管理这个庞大国家,免不了痛苦的磨合,对于社会任何一个阶层来说,都不是好事。经历了汉代崩溃后的几百年混乱,隋唐重新建立大一统国家格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们找到了新的解决方式——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度代表了当时最积极的一些因素,是已经拥有数量优势的中华文明在提升质量方面——主要是管理者质量——的一次巨大进步。用考试制度去选拔人才,客观性强,基层有才能的人得到了进入国家管理阶层的机会,他们就不再会成为国家秩序的挑战者,而成为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家管理层也得到了稳定的高质量人才来源。唐太宗看到士子们踊跃参加科举考试时,发出了“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感慨,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科举制度又强化了国家的指导思想。科举考什么,渴望出人头地的人们就学什么,通过科举进入国家管理阶层的精英就认同什么。国家凝聚力,怎么能不大大加强?动员整个帝国人力物力的效率也极大提高。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代表了一种对内开放的心态。敞开胸怀与其他不同文化交流,代表了对外开放的自信。两者为中华文明带来了质量上的大幅提升和无穷活力,无论经济、文化、技术,中华文明于唐代再登上了一个高峰,领先当时的世界。至此,我们可以基本回答“为什么中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因为中华文明善于“求同”,能够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凝聚更多的人。“大同世界”,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理想。求同首先体现在思想上。德,也就是“共同之善”,成为个人、家庭、宗族、国家、天下维系的最关键纽带。“德”在制度上,体现为“礼”,并进化出了“科举取士”。在保证思想统一、保持国家凝聚力的前提下,通过阶层间的流动来保证管理层质量。求同又体现在组织模式上。传统中国人大多是按照彼此之间的共同点来结成社会关系的,比如,同乡、同宗、同学、同事、同年(指科举同一年及第)、同志。这样一套体系,依然在今日中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对比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力配置,可以大大帮助我们解答下一个问题。求同还体现在文字上。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民族的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中国有多少种方言,在今日恐怕都没人数的清楚。在南方的很多地方,直到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两个挨着的县,各自的方言对方都听不懂。如果汉字在产生之初是拼音的,那么汉字绝不可能如此大范围的被使用,因为当时各地的语言差距更大。那样的汉字也许就像拉丁文,衍生出了欧洲各民族的文字,但自身却早就边缘化了。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承载一个文明几千年的发展。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上亦用汉字传承文化。至此,我们可以基本回答“为什么中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大一统了”。因为中华文明善于“求同”,能够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凝聚更多的人。“大同世界”,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理想。求同首先体现在思想上。德,也就是“共同之善”,成为个人、家庭、宗族、国家、天下维系的最关键纽带。“德”在制度上,体现为“礼”,并进化出了“科举取士”。在保证思想统一、保持国家凝聚力的前提下,通过阶层间的流动来保证管理层质量。求同又体现在组织模式上。传统中国人大多是按照彼此之间的共同点来结成社会关系的,比如,同乡、同宗、同学、同事、同年(指科举同一年及第)、同志。这样一套体系,依然在今日中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对比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力配置,可以大大帮助我们解答下一个问题。求同还体现在文字上。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民族的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中国有多少种方言,在今日恐怕都没人数的清楚。在南方的很多地方,直到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两个挨着的县,各自的方言对方都听不懂。如果汉字在产生之初是拼音的,那么汉字绝不可能如此大范围的被使用,因为当时各地的语言差距更大。那样的汉字也许就像拉丁文,衍生出了欧洲各民族的文字,但自身却早就边缘化了。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承载一个文明几千年的发展。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上亦用汉字传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着重弘扬人们共同的“善”,西方思想则完全不同,在构建社会组织的时候,着眼点是个人的“恶”。人的个人欲望,包括会危害到他人的那些欲望(也就是“恶”),并不为文化所避讳,是天经地义的。一般认为,西方文明主要源自古希腊文明。在古希腊时期,家们少有从整体上去看待人类社会的传统,普遍倾向于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辨。他们从来不避讳谈人性中恶的一面。人之善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人之恶则成为众人公共生活的最大威胁。按照这个思路,社会组织的最关键点是:怎样限制他人之“恶”。希腊神话里,对诸神们的自私、贪婪、狂傲毫不掩饰。人间的战争,常常被描写成不同神站在各自立场互不相让而产生的纷争。神犹如此,人类就更不用说了。国王、权贵、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传说中神的子孙,就算他们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强大力量,他们也当然天生带着人性中的恶,也就当然在人类社会所要防范的“他人之恶”之列。这样看来,权力需要制衡,大事件得公众讨论做决定,议会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产生了。大家、被认为古希腊最具智慧的苏格拉底都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那么谁又有资格自认高明,对他人指手画脚呢?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既然人性有恶的一面,他人的建议难免夹杂他人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所以自己的事情还是由自己做决定,只要不妨碍他人的正当权益就可以了,这就是自由。小国寡民时代,古希腊人活得很认真很仔细,恐怕接受不了中国传统中的“隐恶扬善”。西方文明的源流,以个人为立足点观察社会和世界,认为群体组织的关键在于限制他人之恶。中国文化的源流,强调在生存竞争中群体比个人更重要,注重发掘人性中共同的善。的发展规律下了无情的判断: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人性中自我性的组织模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竞争。人毕竟是群体动物、社会动物,总生活在一个人类群体(社会)中。一个城邦如果被攻灭了,城邦居民就会被卖做奴隶,比征服者的任何一员都要地位低下。没有一个强大的群体做支持,个人能力再强也命运悲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命运首先还是取决于所在群体的命运。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个人类群体(城邦、部落或者国家)所能动员人力的数量越多,就在竞争中占据越多的优势。在这方面,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社会模式,当然比不过以整体为出发点的社会模式。正因为如此,继承古希腊文明的古罗马才会在实行了长时间的共和制以后,展开“罗马是不是需要一位皇帝”的大讨论。最终,罗马选择了实行帝制。人民需要强有力的独裁者来管理国家,来保护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之后的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所笼罩。宗教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进而统一人们的行为,把广大的人民召集在一起,共同维护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社会秩序,这也成为当时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选择。作为西方文明的宗教,基督教体现了“人性本恶”的西方思想源流:人人生而有原罪,人应该终身不断行善,不断向上帝忏悔,以求赎罪。等待“最后的审判”,或入极乐的天堂,或入恐怖的地狱。用对上帝的敬畏来限制人之“恶”。相比之下,东方人幸福得多。佛教讲究的“回头是岸”,主旨是劝人向善。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十分明显。可就是这样有趣:西方文明的这一源流虽然在中世纪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却使得西方文明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那么发达的时候,率先进入了新纪元。3、地理因素是一个原因。中国北面是大漠,东面和南面是大海,西面是喜马拉雅山,只有西北一角会有游牧民族入侵的可能,当长城建好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围城内部的事情了。而欧洲国家,无论曾经多么庞大的帝国,其四至的地理封闭程度都远远没有中国那么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文字了。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罗马帝国并没有这一系列的举措。4、还有一条,中国的黄河!!!!!!! 中国人的母亲也是中国人的灾难!!黄河中下游之地,饱受黄河泛滥之苦,为了治理黄河,抗震救灾,就必须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也就是统一整个北方!!!统一了北方,占据了中原肥沃的土地,面的矮小瘦弱的南方人,中华的先祖们马上就可以饮马长江,直逼南海,进而统一中国的主题部分。然后便是扫荡西域,纳入青海西藏。。。。。。。。。。。。。。。ps:最后一点,欧洲从来从来都没有统一过 罗马没有统一欧洲当时罗马北部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罗马东部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罗马统一的是地中海
希特勒 拿破仑也双双失败
临床医学学士
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讨论之前,我觉得首先应该明确定义一些概念:1、“统一”词语】: 统一【拼音】: tǒngyī【解释】: (1)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体|~战线|大家的意见逐渐~了。(2)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的意见|~调配|~领导。 回到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现代意义的统一,应该同时具备以下的几个特征:(1)领土范围内,有且仅有一个中央政权,被国内民众和行政机关所承认,同时也被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承认。(2)有且仅有一个外交及军事决策实体(3)中央政权能有效的控制领土范围内的各项事务2、“中国”为了方便起见,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2014年宣布的国境线为准。3、“领主”为了方便起见,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定义为:经某个政权授权实现的,或者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事、财政自治权的政治实体。如果接受前面的这些定义,楼主的问题的答案就很明确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所谓“领主”追求的并不是统一,而是扩张。而这种扩张的边界,是基于自身政权安全与军事、经济实力的平衡点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央王朝的地图对比,可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范围内,实际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基本上都是被分割成不同的政治实体的。所以秦统一天下,只不过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军阀)在数百年混战以后产生出一个取代西周政权的实体,而在其周边,依旧是分裂各种其他民族或地方的政权。汉统一中原,将控制范围向西延伸至今日俄罗斯境内,但现代蒙古地区在却是匈奴政权,西藏及宁夏、甘肃部分地区则是羌等民族政权,今天的东北部分地区则是余慎政权,现代的云南部分地区则是哀牢政权。之后的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什么的,那是四分五裂,打得一塌糊涂。就算是疆域最大的唐朝,依然没有在现代中国境内实现统一。至于元朝,拜托,那是被别人灭国了,真心不好意思说是统一。即使如此,元朝时期的中国,实际上还是分裂成察合台汗国和元朝政权,虽然都是蒙古人当权,可实际上是两个独立国家。另外,别忘了台湾岛,是琉球政权……唯一最接近统一的政权,是1820年的清政权,但是清政权的疆域是通过很多联盟等形式实现的(譬如和蒙古、西藏的关系,实际上并不是实际控制,只是名义上承认清廷,新疆的独立程度更高,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有独立的外交和军事控制权,清政府与其说统治,倒不如说是协调而已)。之后的民国基本继承了清末的边界,可是对西藏和新疆部分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控制(尤其是西藏,直到50年代解放之前,是有独立的军队,甚至独立的外交决策实体)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台湾地区还在努力实现统一的过程……
传说中的战士
平原和山脉不同
因为中国的多民族在统一后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民族,而欧洲的多民族在统一后还是多民族。
附属国算不算中国的领土?算的话中国就多次统一过!不属于的话,以现在的版图来看,以汉族为主的国家确实没有统一过!但是元朝的强大无法否认,那版图和最大的国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中国的统一是美国的支持,简直就是笑话!所有的帝国都不希望中国是个完整的国家!
只有愤青才有统一情节,感觉这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的最终目标。其实这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全球大一统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就算一个国家,各省市人民还内讧呢。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能的人群,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终究谁都服不了谁!!!大蒙古国如此强悍,领土和天一样广 ,牛羊和草一样多,崩溃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沙漠抓马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