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具有哪些水的物理效应应

三年行业经验,教网友如何挑选个人护理小家电(电吹风篇)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三年行业经验,教网友如何挑选个人护理小家电(电吹风篇)
个人护理是个新兴的小家电品类,传统的家电主要还是以电视机、电冰箱、饭煲等为主流。
个人护理,顾名思义,最主要的是用在人身上的,并且以人分,男女有别,老少不同。
因为新,所以消费者都不知道怎么挑选,当然我可以很直接的说,消费者是盲目的。
为什么盲目?买奶粉,进口不管多贵都抢,买个电吹风50块钱就嫌贵了,这就是盲目,并不是说买贵的就是好,但是买不好的被骗了都不知道,不是盲目么?
针对常见的护理电器,我做下介绍,先说电吹风
【电吹风】
关键技术指标:功率、负离子、档位、冷暖风、恒温
阐述:首先要说明,功率不等于风速!这个行业虚标功率的品牌太多了,混淆视听。20块钱电吹风,敢号称专业级、发廊级、2000W大功率?!这跟什么苹果王手机,300多,还送个500多的高档手表,这种虚假广告有什么差别。可怜的中国老百姓啊~20块钱能买到个1000W左右的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加上冷暖风,两三档的就可以提到50元以上,至于恒温控制,目前我看过最牛的就是飞利浦的一款1000左右价位的产品,它的温控不是控制风的温度,而是感应头发的温度,根据发温来调节风速和温度。因为很简单的道理,30度的风一直对着头发供热也是能够吹到很高温度的。负离子是个不错的东西,好的负离子电吹风,吹完后头发比较服帖,不易毛躁
【伟嘉】不是猫粮的伟嘉哦。只是个德国的电器品牌,其实他跟富士康一样,一个大牌代工厂。我去过他们在广东的工厂,见到了一堆华丽丽的品牌从他们的生产线下来。飞利浦、博朗、雀巢、好运达的一些产品都出自这个品牌。他们除了电热水壶做得非常棒之外,电吹风也是代表产品
1600W,可折叠手柄方便收纳,冷暖风
网上零售价:140左右
【飞利浦】【松下】这两个品牌什么都生产,东西贵嘛,因为牌子大,性价不说啦,不过产品还是认可的,都有各自的设计感和品牌灵性
飞利浦推荐三款畅销型号:
& 1000W&&& 网上零售价:50左右
& 1600W 恒温负离子&&&& 网上零售价:170左右
&& 2200W&&& &比较独特的感应温控,如上文所述,带集散风嘴(散风嘴配合卷发棒等工具,用于头发定型比较好)&&& 网上零售价:800左右
【康夫】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好好支持国产品牌,不能完全否定国内的产品。这个品牌就是。很多人都说想要个理发店里那种电吹风,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康夫就是很多发型师首先的专业级电吹风。不过这个品牌自身的包装和营销没办法和飞利浦等相比,产品确实做得非常好,性价比高。买个来吹长头发,吹宠物毛很好。在高端产品上比较欠缺,当做护发的话,不是首选,功率、风速都是实打实的
2000W& 57度恒温&&& &网上零售价:100左右
康夫的集风嘴较窄,风力集中,这一点可能也是发型师喜欢的原因,对于造型的准确度把握比较好。电线比较长。
对,还有个要注意的,康夫工厂所在的广东揭阳是中国的吹风生产基地,充斥着很多吹风机的牌子,滥竽充数的很多,所以各位网友在购买揭阳生产的吹风机品牌时要慎重下
【博朗】这个是高端牌子了,动辄就要几百块钱的,几款吹风在呵护头发上的卖点颇多。
2000W 配集/散风嘴各一只&&& &网上零售价:800左右
标配的花环护色风嘴非常有特色。这款属于炫发护色系列,该系列下还有直发夹等产品。针对染色、烫发的女生对头发和发色的呵护
其他品牌:好运达、沙宣(专注美发、可以说是国际化的康夫,偏重造型)、飞科、超人、奔腾(后面几个国内品牌可以说是低端的飞利浦)
购买建议:我觉得吧男生购买就随便搞一个牌子好了,1200W算是比较常见的,飞利浦等价位在50-100之间;女生要买个大功率的,预算少的话,选康夫的,1800以上吹起来比较带劲,不过康夫的产品比较重,缺少恒温护发的产品,尽量吹头发前擦干头发,然后风筒离头发要远一点,不要一直对着一个地方吹;白富美们,选博朗的产品是靠谱的
我本来还想列一个黑名单的,还是算了,不得罪人。不过忠告就是,你要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吹牛很厉害的,价格标很低的,清醒下脑子再决定买不买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文中提到的商品
智米 ZRFFS01ZM 自然风风扇
酷冷至尊 H500M ARGB游戏机箱
Soundcore Flare 燃!无线蓝牙音箱
赞162评论77
赞112评论108
赞90评论135
赞1541评论960
赞563评论268
赞843评论216
赞500评论278
赞531评论38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C 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C 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C 【解析】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并联的,选项A错误;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吸热,选项B错误;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改变了湿头发原来的静止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
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
C.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C.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科目:初中物理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 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 C.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科目:初中物理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 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 C.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10人评价)
1556人阅读
评价文档:
相关文档推荐
初中物理审核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第十三章 内能
节 分子热运动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学习指导一
分子热运动
阅读课本第
4 页“扩散现象”内容,并完成下面填空:
1.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 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 10-10m  为单位来量度。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 不同物质分子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
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香皂的分子运动到鼻子里去了  。
1】气体扩散实验
1.过了一会儿以后,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
下面,倒过来行吗?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
3.既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什么在实验中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会上升到上方的空气中,
而使空气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4.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组内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液体扩散实验: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你看到的现象是 整杯水颜色变得均匀,呈淡红色 。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液体之间能发生扩散 。
3】固体扩散,观看金和铅的扩散视频
说明了什么问题?
 固体之间能发生扩散 。
4】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注意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温馨提示: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只滴一滴即可)
说明了什么问题?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
1.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温度 。 温度 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分子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同。
1.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 
扩散 现象。所以,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写一则提示语: 公共场所不要吸烟 。
2.往一杯水中放入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 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水的温度越高,水变甜得越快,又说明了分子扩散现象与 温度 有关。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是扩散现象的是( D )
A.在一杯热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B.向教室地面喷洒消毒药液,在教室内各处都能闻到药味
C.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D.狂风转起地面上的尘土
学习指导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第
页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是分子作用力模型,它说明分子之间既有 引力 又有 斥力 ,当分子距离很小时, 斥 力
起主要作用;当分子距离稍大时, 引 力起主要作用;如果分子间距很大,则作用力 十分微弱 。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
一定的体积呢?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其内部的分子不致散开 。
13.1-4 能说明什么?
 分子间有引力 。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这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斥力的缘故,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 引力 又有 斥力 。设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为
r.则当分子间距离
r>r0 时引力 大于 斥力,表现为 引力 ;当
r10r0 时,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 C )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热水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压缩弹簧需要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
的原因是( D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3.常言道:“破镜不能重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破后,再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 
大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分子力 的作用的缘故。
4.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并适当加热,这
样碳分子就可以较快地渗入到零件的表层,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当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时,碳分子会运动到钢铁零件的表层。当
升高温度时,分子的内能增加,运动速度加快,碳分子填充在铁分子间,使分子与分子之间接触紧密,有更
多的分子间作用力作用在那里,所以零件表面的强度更大了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 课时 内能及物体内能的改变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
7~8 页“内能”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运动的物体具有 动 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 弹性势 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
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 分子势 能。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  能与分子 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内 能,它的单位是 焦耳 ,用字母 J 表示。
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
分析:我们知道,物质是由 分子 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
成的晶体结构,由 扩散 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 无规则 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分子动能 ,0℃的冰块也不例外。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
分子之间还具有 势 能。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 和势能的 总和 ,所以
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内能是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单个分子的内能,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学习指导二
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大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
比一小杯水内能 大 。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 大 
,物体内能也就越 大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大 。
3.内能和物体状态的关系:
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 不同  ,从而会改变分子的 势 能大小,所
以内能也不同。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
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做
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
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冰的内能比
0℃水的内能小
B.0℃的冰内能为
C.0℃的冰全部熔化成
0℃的水,内能增大
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学习指导三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 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  降低 ,这个过程叫做 热传
2.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的内能 减少 ,低温物体的内能 增加 。
3.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 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增加 ;放出热量,内能 减少 
1.将一根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 热量 ,温度 升高 ,内能 增大 ;将烧红的铁丝放到凉水中,铁
丝温度 降低 , 内能 减少 。
分析得出: 热传递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同样一根铁丝,用手来回弯折几次,感觉弯折后的温度会 升高 ,内能 增大 。
分析得出: 做功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2.观察课本第
9 页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①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
象是 棉花会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 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中乙醚的着火点 
②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
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 白雾  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 内 能转化为 动  能,
温度 降低  ,水蒸气 液化 成小水滴。
分析得出: 物体对外界做功  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 和 热传递 ,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温度 降低 ,内能 减少 ;低温物体 吸收 热量,温度 
升高 ,内能 增加  。
3.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温度 升高 ,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物体对外做功,此物体内
能 减少 ,温度 降低 ,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
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含有热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B.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C.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就不能同时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它的内能
D.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同时用做功的方式和热传递的方式
2.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C.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
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 开取暖器取暖 ;
理由: 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身体内能 。
方法二: 让身体运动起来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理由: 做功增加身体内能 。
4.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后,你能不能够用物理术语解释“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
 解:都是通过对物体做功增加物体内能 。
2 课时 温度、内能和热量
掌握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区别及应用。学习指导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
阅读课本第
7~8 页“内能”内容,将温度、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用线标记出来。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
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 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对同
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 是多少 ”或“ 达到多少 ”,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 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 时,才有数量上
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 内能的变化量 。热量跟热传递紧密
相连,离开了 热传递 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 吸收多少 ”或“ 放出多少 ”,不能在热
量名词前加“ 有 ”或“ 没有 ”“ 含有 ”。
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 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 。
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 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
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 增大 ,分子的动能 增大 ,因此内能也 增
大 ;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 减小 。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 一定会 引起内能的变化。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 不一定 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
热传递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 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
对外做了功) 。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内能变化 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 内能的变化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 转移过程 。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
50J 的热量,表示
它的内能 减少 了
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
50J 的热量,则内能 增加 了
50J,实际上就是
能从 高温 物体传给了 低温 物体。
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剧烈,内能 增加 ,但内能的增加不仅可以通过 吸热 来实现,还可以通过 
对物体做功 来实现。在 不清楚内能变化的过程 时,我们不能肯定究竟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 过程 量,而内能是 状态 量,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3.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不一定 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 物体本身发生了
物态变化 (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 保持不变 。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 不一定 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 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
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
关于温度和热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例
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物体吸热,但不升温;液体凝固成晶体和气体液化,物体放热,但不降温。另一方
面,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由于吸热或放热。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D.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4.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其温度就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就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量就增加
D.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
5.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 节 比热容
课时 比热容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学习指导一
比热容及应用
100g 水,乙为
200g 水,温度都升高
1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  乙 加热时间长。
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 多 。(填“多”或“少”)
2.甲和乙均为
200g 水,甲温度升高
10℃,乙温度升高
2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  乙 加热时间长。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 多 。
100g 的水和沙子,温度都升高
10℃,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 不同  。(填“相同”或
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注意:以上问题中,我们通过比较 温度计变化的示数 来衡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
的方法叫 转换法 。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 质量  、 种类 和 升高的温度 有关。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  ,其符号为 c ,单位是  J/(kg·℃) ,读作 焦每千克摄氏度 ,水
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它表示的意思是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
4.2×103 J 。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 降低 1℃所 放出 的热量叫
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探究: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
猜想:  水 (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 酒精灯、温度计等 。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他的器材?
(2)设计实验思路。
思路一: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 温度升高的多少 。温度升高越小,
说明物质的吸热能力 越强 。
思路二: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 加热时间的长短 。加热时间越长,
说明物质的吸热能力 越强 。
(3)若采用思路一实验,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4)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①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②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器壁和底部。
③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不同 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
吸热能力是 不同 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1)从表中我们了解到, 水 的比热容最大,说明它的 吸热能力 最强。
(2)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
4.5 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 慢 。
3.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作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作介质有什么好处?生
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答: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
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变化的温度等因素无关。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个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2.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这是因为( B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图,可知
c 甲  ”、“c 铁>c 铜 。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铝 块。
(2)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末温最高的是 铜 块。
500g 的铁锅中放有
3kg 水,把它们从
15℃加热到
85℃,吸收了多少热量?[c
=0.46×10 J/(kg·℃),c 水=4.2×10
J/(kg·℃)]
吸=cm△t=4.2×10
J/(kg·℃)×3kg×70℃=8.82×10
500g 的某种物质,温度从
20℃升高到
30℃,吸收了
2.1×104J 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
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解:Q=cm△t
可知,c=,则
c===4.2×103J/(kg·℃),它可能是水。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知道什么是热机、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1.阅读课本第
14.1-1 的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思考:
①看到什么现象?
②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
③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
④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⑤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上面的装置就是一个简单原始的热机模型。
2.热机:热机是指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 内能 转变为 机械能 的装置。现代社会中, 内燃机 是最
常见的热机。
3.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 汽缸 里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
分别叫做 汽油机 和 柴油机 。
认识四冲程汽油机主要部件名称,并完成下面问题:
①汽油机是利用 汽油 作燃料来工作的。
②构造: 汽缸、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活塞、连杆、曲轴 。
③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 四 个冲程。包括:  吸气冲程 、 压缩
冲程 、 做功冲程 、 排气冲程 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
 答: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
果?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答: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结果是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汽油机是利用火花塞点火的。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答:做功冲程中,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答:排气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总结: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 四 个冲程,飞轮转动 两 周,对外做功 一 次,活塞往复 两 次,
其他冲程靠飞轮(或叫惯性轮)的 惯性 完成。
柴油机是利用 柴油 作燃料来工作的。
构造: 汽缸、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活塞、连杆、曲轴 。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 四 个冲程。包括: 吸气冲程 、 压缩冲
程 、 做功冲程 、 排气冲程 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
 答: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汽缸中活塞向下端运动。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柴油机是
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
 答: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结果是气缸内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从喷油嘴
喷出雾状柴油遇热空气便燃烧。
柴油机是压燃式点火的。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答: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答:排气冲程把废气排出汽缸。 
总结: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 四 个冲程,飞轮转动 两 周,对外做功 一 次,活塞往复 两 次,
其他冲程靠飞轮的 惯性 完成。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分:
1.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C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汽油机吸入汽缸的物质是  C  ,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 B 。
C.燃料与空气混合物
3.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如图所示为 压缩 冲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4.四冲程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
3000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 25 次。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节 热机的效率
1.知道热值是燃料燃烧放热的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
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2.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
学习指导一
1.燃料的热值: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值 ,用符号 q 表示,单
位是 J/kg ,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 J/m3 。
2.干木柴的热值是
1.2×l07J/kg,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干木柴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1.2×l07J 。
3.阅读常见燃料的热值表,表中热值最大的燃料是 氢 。
4kg 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解:从热值表中查得柴油的热值是
q=4.3×107J/kg, 则
4kg 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mq=4kg×4.3×107J/kg=1.72×108J  
1.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
Q 放表示热量(J),q
表示热值( J/kg ),m
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
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即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热值与燃料
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
1.现在火箭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D )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
C.较低的沸点
D.较大的热值
2.柴油的热值是
4.3×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4.3×107J ,完全
3kg 柴油能释放出 1.29×108J  热量。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酒精灯里装有
20g 酒精,若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是 3.0×105J ,剩余
部分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 。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
0.1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10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酒精的热值
q 酒精=3.0×10 J/kg)
 解:(1)根据
Q 吸=cm(t2-t1)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4.2×10 J/(kg·℃)×
0.1kg×(100℃-20℃)=3.36×104J
Q 吸=Q 放,Q 放=mq 得酒精的质量:
m===1.12×10-3kg
学习指导二
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  废气 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 废气 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主
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
个重要指标。
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
2.分析课本第
14.2-2 的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示意图讨论:如何提高锅炉燃料的利用率?谈谈你
3.阅读:STS——从火车到火箭,了解人类机械的发展史。
一台大型推土机的推力约为
3×104N,匀速推土总行程达
10km,消耗柴油约
30.3kg,求推土机上装的
柴油机的热机效率。
  解:η=Q
有/Q 总×100%=W 有/(q 柴油 m 柴油)=
3×104N×104m/(4.3×107J/kg×30.3kg)≈23%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分析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2.了解能量转化可以反映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3.从对现象的分析总结能量守恒定律,并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日常现象。
学习指导一
能量的转化
阅读课本第
27 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①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可以 相互转化 。
②摩擦生热, 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
③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机械 能转化为 电能 ;
④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⑤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光 能转化为 化学 能;
⑥ 燃料燃烧时发热, 化学 能转化为 内能 。
观看课本第
14.3-1,发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完成填空,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在下列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①用锯条锯木头,过一会锯条变热了: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③蓄电池放电: 化学能变化为电能 。
④对蓄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1.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B )
A.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B.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给生石灰加水,温度升高
D.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
2.火箭在大气层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C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B.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
C.机械能与内能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3.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指出下列情况下能量的转化。
①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②硅光电池接收太阳光: 光能转化为电能 。
③核电站发电: 核能转化为电能 。
④正在工作的电饭锅: 电能转化为内能  。
学习指导二
能量守恒定律
28 页“想想议议”,思考回答下面问题。掉在地上的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为什么?是否丢
失了能量?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阅读课本第
28 页第二自然段总结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 凭空消灭 ,也不会 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 一种形式 转化为 另
一种形式 ,或者从 一个物体 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 总量 保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1)存在:能量既不会凭空 消灭 ,也不会凭空 产生 。
(2)转化或转移:从一种形式 转化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3)结果: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不变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4)普遍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在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的“转化”是指: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即前后两种
状态,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如“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车运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能量的“转移”是指: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形式的能量,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后,还是同一种形式的
能量,即前后两种状态,能量的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能量发生了转移,如“热传递”就是一个物体具
有的内能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前后都是内能。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在一个密封的小房间里,放着一台开着门的电冰箱,给电冰箱通电,过一段时间后,房间的温度将( A )
A.升高         B.降低
D.无法确定
2.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能量的 转移 过程;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质上是能量的 转化 过程。
3.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
道路上,也走过弯路。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能制作出一种“永动机”——不需要给它提
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
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执迷不悟”,而是反
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
科学真理。
(1)“永动机”制造一定失败的原因是:它违背了 能量守恒定律 。
(2)你从焦耳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是:  科学探究要善于思考,认清方向,经常反思,不懈努力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热和能的复习
1.加深分子热运动的内容及内能的有关知识的理解。
2.巩固比热容的有关知识及热量计算。
3.知道热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转化。
热和能的相关知识
1.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 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形,其直径以 纳米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1)扩散: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
(2)扩散现象说明: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间存在间隙 。
(3)课本中的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实验现象: 上方装空气的瓶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
结论: 二氧化氮和空气发生了扩散现象 。
(4)固、液、气都可 发生扩散现象 。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
4.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5.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内能 ,物体内能大小与 温度 有关。
6.改变内能的方式: 做功 和 热传递 。
(1)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物理意义:表示 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的物理量。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 ,大小与物体的 种类 有关,与 质量 、 温度变化 无关。
(4)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表示: 1kg
的水温度升高
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
4.2×103J 。
(5)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
8.计算公式:Q
吸= cm(t-t0) ,Q 放= cm(t0-t) 。
9.热值定义: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 J/kg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
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 特性 ,只与 燃料种类 有关,公式: Q=mq 。
10.酒精的热值是 3.0×107J/kg ,它表示: 1kg
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3.0×107J 。
11.热机效率:①定义: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②公式: 
η=W/Q 。
12.热机:能的转化: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
13.汽油机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做功冲程是
将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压缩冲程将 机械能 转化为 内能 。
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凭空消灭 ,也不会 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 形式 转化为其他 
形式 ,或者从一个 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不变 。
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5.6km,受到的阻力是
3.0×103N,消耗燃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若燃油的密度
ρ=0.8×103kg/m3,热值
q=4×107J/kg,求:
(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已知热机效率
η=W/Q(式中
W 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
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
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则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解:(1)因为专用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则所受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F 牵引=F 阻=3.0×10 N
牵引力所做的功
W=F 牵引·s=3.0×10 N×5.6×10 m=1.68×10 J。
(2)Q=mq=ρVq=0.8×103kg/m3×1.5
×10-3m3×4×107J/kg=4.8×107J。
专用车的效率
η==×100%=35% 
分析多种能量转化的计算题时,一定要弄清有几次转化或转移,每个转换环节究竟消耗的是哪种能量,得
到的是哪种能量,转化或转移时存在哪些能量损耗。
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B )
A.细雨蒙蒙  B.桂花飘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凋落
2.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阳光照射石板,石板温度升高
D.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3.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 C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4.焦炭的热值是
3×107J/kg,意思是 完全燃烧
1kg 的焦炭放出的热量是
3×107J 。
5.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
4kg 的水,当温度升高了
10℃时,它吸收了 1.68×10
J 的热量。[已知
=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6.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如图所示,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
250kg,温度为
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
水=4.2×10
J/(kg·℃)]
(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q
干木柴=1.2×10 J/kg)
吸=cm△t=4.2×10
J/(kg·℃)×250kg×(80℃-20℃)=6.3×10
Q 吸=Q 放=mq 可得
m=Q 吸/q 干木柴=6.3×10 J/1.2×10 J/kg=5.25kg。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 节 两种电荷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验电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2.认识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
3.了解导体、绝缘体,初步认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学习指导一
摩擦起电现象 电荷
阅读课本第
32、33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 电 的现象,就是 摩擦起电 现象。
(2)自然界中只存在 两 种电荷。一种是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 棒所带的电荷叫 做 正 电荷;另
一种是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 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负 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4)实验室里常用 验电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5)电荷的多少叫 电荷量 ,它的单位是 库仑 ,符号是 C 。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然后用塑料直尺靠近纸屑,发现 塑料直尺能够吸住纸屑 ,说明 摩擦过
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
(2)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发现它们 彼此
远离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发现它们 彼此靠近 , 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
互相吸引 。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发现 塑料绳向四周散开 ,这说明 
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4)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发现 头发随梳子“飘”起来 ,这说明 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异
种电荷互相吸引 。
(5)将一小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 小棒带电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做摩擦起电实验时,相互摩擦的物体应是不同的物体,且两个物体均要与外界绝缘。故实验一般在
空气干燥的条件下成功率较高,在空气潮湿的条件下失败率较高。
2.两个轻小物体互相排斥,则一定带同种电荷;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则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
也有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1.A、B、C、D
四个带电体,已知
D 带正电,A
和 C 互相排斥,C
和 B 互相吸引,而
D 也互相排斥,则 ( 
C.B、C 带正电,A
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2.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看到原来闭拢的两金属箔片将张开,这是因为 
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电荷一部分转移到两片金属箔上,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
学习指导二
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阅读课本第
33、34 页,完成下列填空:
(1)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构成的。
(2)原子核带 正 电,电子带 负 电。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 数量 上相等,整个原子呈 
不显电 性。
(4)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 相等 的。人们把 最小电荷 叫做元电荷。
播放有关物体结构的课件,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2)原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3)电荷是从哪里来的?
1.原子结构对于学生而言较陌生,较抽象,难于想象。因此,采用课件的形式,使学生见识到原子结构
的实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由原子结构进行推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
能力弱的原子将会失去电子,使跟它相互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这样两个物体都会带上电,因此,摩擦起
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3.初中物理中,物体带正电,一般不是指物体带有过多的正电荷,而是指物体负电荷相对较少;物体带
负电,一般是物体负电荷相对较多。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
B.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
学习指导三
导体和绝缘体
阅读课本第
34、35 页,完成下列填空: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绝缘体 。
(2)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 自由电子 。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如图甲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带负电,B
不带电。用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可以发现 A
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B
金属箔片张开 ,说明有电荷通过金属杆从 验电器
A 流动到 验电器
1.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是:导体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的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范围
内,不能自由移动。
2.导体与绝缘体在电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不要认为只有导体在电学中才是重要的。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D )
A.橡胶手套        B.玻璃杯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节 电流和电路
1 课时 电流和电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
2.认识电路的基本结构,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会用电路图来表示电路。
学习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
37 页,完成下列填空:
(1)电荷的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2)把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 正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负 极。
(4)有一种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 反方向流动 。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和一些导线,连成如下电路:
在(a)图中,灯泡 不能 (填“能”或“不能”)发光;
在(b)图中,灯泡 不能 (填“能”或“不能”)发光;
在(c)图中,灯泡 能 (填“能”或“不能”)发光。说明电路中要想有电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电路
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
(2)取一个二极管,将它按下面电路分两种情况连接: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在(a)图中,电流是从二极管的 右 (填“左”或“右”)端流进,灯泡 不能 (填“能”或“不能”
)发光;在(b)图中,电流是从二极管的 右 (填“左”或“右”)端流进,灯泡 能 (填“能”或“不能”
)发光,说明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 性。
1.电荷发生移动不一定形成电流,一定要电荷作“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2.要得到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电路还必须是闭合的。
3.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样规定可推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相反;在金属导体中,能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只有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带正电的原子核是不会移
动形成电流的。
1.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使屏幕发光,则在显像管内电
流的方向( B )
A.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B.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D.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
学习指导二
阅读课本第
38、39 页,完成下列填空:
(1) 电源 、 用电器 、 开关 、 导线 组成电路。
(2)电源是 提供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3)用电器是 消耗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学习指导三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阅读课本第
38 页,完成下列填空:
(1)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形叫 电路图 。
(2)画电路图应注意如下几点:a.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b.要注意所画符号与实物图具有 
一致 性;c.画电路图的导线要横 平 竖 直 ,电路元件合理分布在电路图中;d.电路元件符号不要
画在图形的拐弯处。
(1)记忆课本第
15.2-5 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其中电源的符号是 
  ,灯泡的符号
  ,开关的符号是 
(2)分析下面的实物图及根据此实物图画出的电路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首先经过 开关 ,再经过 灯泡  ,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乙图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首先经过 灯泡 ,再经过 开关 ,最后回到电源负极。
因此,此处电路图的画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电路图与实物图不对应 。
电路图一般是方框图,画电路图首先要明确实物图中的电流方向,其次要明确电流流经电路元件的顺
序,然后按照电流流经电路元件的顺序,把电路元件用符号表示出来,就形成了电路图。
如图是某种手电筒的剖面图,请按照实物剖面图,在虚线框中画出这种手电筒的电路图。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2 课时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了解通路、断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2.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掌握判断电路状态的一般方法。
通路、断路、短路。
阅读课本第
39 页,完成下列填空:
1.电流从一点流到另一点,可以走导线又可以走用电器的时候,它一定走导线而不走用电器,这时这两点
间的用电器被 短路 。
2.不通的电路叫 断路 。 断路 与开路是同种意思,就是在正确的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电路的状态,
电流是 不流通 的。
3.正常工作的电路叫 通路 。  通路 是指电路中开关是闭合的,电流是可以 流通 的。
4.短路是指将用电器与导线并联,电流会只从导线通过,而不走 用电器 ,这样我们就说短路了这个 
用电器 ;或与电源并联,而短路了 电源 。短路是电路不正常状态,会 烧坏 电路元件。
(1)分析下列电路,并回答问题:
A 图中,电路结构是 不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若不完整,缺少 用电器 。
B 图中,电路结构是 不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若不完整,缺少 电源 。
C 图中,电路结构是 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的,这说明,一个完整的电路结构是由 用电器 
、 电源 、 开关 、 导线 组成的。
(2)取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两个灯泡,若干导线,完成下列
3 个实验,并回答问题:
(a)       (b)       (c)
(a)图中,开关断开,灯泡 不能 (填“能”或“不能”)发光,电路为 断路 (填“通路”、“断路”
或“短路”)。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b)图中,开关闭合,灯泡  能 (填“能”或“不能”)发光,电路为 通路 (填“通路”、“断路”或
“短路”)。
(c)图中,开关闭合,两个灯泡将 能发光 (填“能发光”或“不能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
接线柱上,发现 L1
1.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2.短路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的电路,局部短路是将一根导线直接与用电器的两
端并联,若电路中还有其他用电器,不会造成电源短路。局部短路时被短路的用电器中几乎无电流通过,
这个用电器将不再起作用,也不会被损坏。
1.连接电路时要避免发生短路,是因为( C )
A.短路时电源正常工作,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B.短路时电源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C.短路时用电器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D.短路时电源中没有电流通过
2.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会产生电流
B.电路是通路就一定会有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有电源
D.电路中电灯发光,电路不一定是通路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节 串联和并联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2.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学习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
41、42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把电路元件 依次 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a.电流路径有 1 (填“1”或“多”)条;b.用电器同时工作时, 互相影响 (填
“互相影响”或“互相不影响”);c.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控制作用与位置 无 (填“有”或“无”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连成一个串联电路。
(2)①闭合开关,电流的路径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 L2  ,再经过 L1  ,最后经过 开关 ,回到
电源负极。因此电流路径共有  1  条;
②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取下灯泡
L1,L2 能继续发光吗?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各种用
电器互相影响 ;③将开关改接到
L1 与 L2 之间,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吗? 能 (填“能”或“不能”
),再将开关改接到
L2 与电源正极之间,开关仍能控制整个电路吗? 能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
在初次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根据实际要求连接电路,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用
电器,最后连接电池的负极;也可以从电池的负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用电器,最后连接电池的正极。
2.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断开,电路连接好了,经检查无误,方可闭合开关。
3.连接电路时,一定要避免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样会损坏电源)。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在下图所示的各种电路中,两个灯泡不属于串联的是( C )
2.火车在两节车厢之间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指
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就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提醒旅客两间厕所内都有人。请你把下图
中的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
学习指导二
阅读课本第
41、42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把电路元件 两端分别 连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2)并联电路的特点:a.电流路径有 多 (填“1”或“多”)条;b.用电器同时工作时, 互相不影响 
(填“互相影响”或“互相不影响”);c.干路开关控制 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 支路 。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三个开关、若干导线,连成一个并联电路。
(2)①闭合开关,电流的路径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电流在
L2 右 (填“左”或“右”)接线柱分支,第一
L2 与 S3 ,第二条支路是
L1 与 S2  ,两条支路在
S1 右 (填“左”或“右”)接线柱会合,
然后再经过
S1,回到电源负极。因此电流路径共有 2 条;②闭合三个开关,两灯发光,取下灯泡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L1,L2 能继续发光吗? 能 (填“能”或“不能”),这说明 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互相不影响 ;③断
S2、S3,L1、L2 发光情况是 L1、L2
均不发光 ;断开开关
S1、S3,L1、L2 发光情况
L2 发光 ;断开开关
S1、S2,L1、L2 发光情况是 仅
L1 发光 ;这说明: 并联电路干路开
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仅控制该支路 。
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有如下常用方法:
1.电路通断法:可以将电路中去掉一个用电器,若影响了其他用电器的正常工作,这个电路就是串联
电路,否则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后不分支路,依次通过各个用电器,直接流回
电源负极;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从“分支点”分成几条支路后,又在“汇合点”集合起来
流回电源的负极。
3.等效电路法:有时电路图显得比较复杂,看不出几个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不易画出电流的流
向。这时我们可将原电路改画成直观的容易看出的形式,但不能改变其中各元件的作用。
1.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
L1 和 L2 并联,应闭合开关 S1、S3 。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
闭合开关 S2、S3 。
2.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某同学试了一下,
闭合开关时两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均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请你
写出判断方法。
 答: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闭合开关后,若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则另一灯不亮;在并联
电路中,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若取下其中一个灯泡,另一个灯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闭合开关,在不拆开
桌面的情况下,可以拧下其中的一个灯泡,若另一个灯亮,说明两灯是并联;若另一灯不亮,则说明两灯是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节 电流的测量
1.知道电流的意义、符号、单位及常见电流值。
2.知道电流表的作用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流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学习指导一
电流的强弱
阅读课本第
45 页,完成下列填空:
(1)电流是表示 电流强弱 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 I 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 安 ,符号是 
A 。比安培还小的单位还有 mA 、 μA 。
(2)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 1A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为 0.1A ,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 200mA ,家
用空调的电流约为 5A 。
取一个灯泡用导线跟一节电池连通,再把这个小灯泡跟两节串联电池连通。观察两次小灯泡的发光亮度
有何不同?说明通过哪个灯泡的电流较大?
 答:(b)图中灯泡较亮,(b)图中通过灯泡的电流较大。 
电流的大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电流具有一定的效应,如热效应(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会发热
进而引起灯丝发光)、磁效应(电流通过线圈时,能产生磁性)、化学效应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效
应来认识电流的强弱。这种做法也是“转换法”这种科学方法的重要应用。
1.如图所示为人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B )
A.电风扇约
2A   B.电冰箱约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C.电视机约
2A  D.台灯约
学习指导二
电流表的连接
阅读课本第
45、46 页,完成下列填空: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叫 电流表 ,要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必须使它跟这部分电路 串联 连接,并使
电流从 正 接线柱流入,从 负 接线柱流出,还要注意被测电流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 。
观察如图所示的电流表的外形,它有
A 字标记,表盘上有两种刻度,“表座”上有
3 个接线柱,一个是“-
”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0.6、3),“表头”表盘的示数分别是:(1)0~0.2~0.4~0.6,(2)0~1~2~3,表的正
中央有一个调节旋钮。
然后阅读课本上电流表的三个使用特点及图
15.4-2,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电流表应该怎样跟被测用电器连接?
(2)电流表的“+”“-”接线柱应该摆在什么位置?
(3)电流表能否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答案:(1)与被测用电器串联;(2)“+”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方向相连,“-”接线柱与电池的负极方向
相连;(3)不能,会损坏电源。 
1.在将电流表连入电路的时候,要同时注意接线柱的连接及量程的选择,不可顾此失彼,更不能将电
流表与用电器并联,或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2.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程序是:①估计被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②在不能估计的情况下,拿电路中的开
关试触大量程接线柱;③如果被测电流超过小量程,则选择较大量程,如果在较小量程内则使用较小量程。
选择较小量程是为了减小误差。
1.关于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流表应并联在电路中
B.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出,负接线柱流进
C.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D.被测电流不能小于电流表的量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在某次实验探究中连接的电路。开关
S2 控制的是灯 L2 ,电流表测量的是 干
路 的电流。
学习指导三
电流表的读数
阅读课本第
46、47 页,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里常用电流表有 3 个接线柱 2 个量程。
(2)大量程为 3A ,分度值为 0.1A ;小量程为 0.6A ,分度值为 0.02A 。
(3)读数时,先明确电流表的 量程 ,再确定电流表的 分度值 ,最后看表针向右总共偏了多少小格,
就能知道电流的多少。
如图所示的电流表用的接线柱被一片厚布盖着,不知道用了哪两个接线柱与电路连接,我们都知道,电流
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流越大,但是如图所示的电流到底是多大呢?
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电流表读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图中电流表有几个量程?它们对应的分度值是多少?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1)2
个,因为电流表所选的量程没有确定;(2)2
和 0.02A,大量程的分度值是小量程分度
1.电流表读数时,不要求估读,表针的位置离哪条刻度线近,就按那条刻度线进行读数。
2.某一电流值用大小量程均可测量时,应选用小量程。因为若使用大量程,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较小,读
数不精确。
如图所示电流表(量程为
0.6A)的读数为( B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0.46A       B.0.52A
C.2.6A D. 2.60A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5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会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2.会设计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学习指导一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阅读课本第
49、50 页,完成下列填空:
(1)科学探究的六个要素分别是 提出问题 、 建立假设 、 制订方案 、 实验收集数据 、 分
析与论证 、 得出结论 。
(2)探究时,要用电流表分别测量
三点处的电流,然后 更换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再次测量
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3)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按照下面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电流表接在
A 点处,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3)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
C 处,分别测出两处的电流为
IA、IB、IC 三者大小,发现: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
(4)再换两个灯泡,重做一次实验,观察是否得到上面同样的规律。
1.实验时,先画出电路图,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表应跟灯泡串联;要选择好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
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了;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2.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就像一条大河没有分支,它的电流大小不会改变,处处相等。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在由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可表示为
I1=I2=…=In。
1.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D )
A 点电流大于
B 点的电流
B 点电流大于
C 点的电流
A 点电流大于
C 点的电流
三点的电流相等
2.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
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初步
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他的操作是( D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
S 的位置,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
学习指导二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阅读课本第
50、51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探究时,要用电流表分别测量
三点处的电流,然后 更换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再次测量
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2)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规格一样的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电流表接在
A 点处,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
C 处,分别测出两处的电流为
IA、IB、IC 三者大小,发现: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4)再换两个规格不一样的灯泡,重做一次实验,观察是否得到上面同样的规律。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干路电流就像河流的主干道,支路电流就像河流的分支,电流分开再
聚合,就像河流分开再汇聚,所以干路电流大于支路,并且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2.在由多个用电器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及各支路的电流关系可表示为
I=I1+I2+…+In。
3.两个灯泡规格相同时,两个支路电流相等;两个灯泡规格不相同时,两个支路电流不相等;但是无论
灯泡规格是相同还是不相同,支路电流之和总等于干路电流。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 后,两灯均能发光,过了一会儿,L1
在发光,经检查
L1 灯丝被烧断了。对前后两种不同情况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A1 表示数减小,A2
表示数不变
B.A1、A2 表示数均不变
C.A1 表示数减小,A2
表示数增大
D.A1、A2 表示数均增大
2.如甲图电路,当开关
S 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
a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L1 (填
“电源”“L1”或“L2”)的电流,b
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1.2 A。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知道电压的意义、符号、单位及常见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作用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学习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
55~56 页,完成下列填空:
1.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 电压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 电压 。
2.通常用字母 U 表示电压,它的单位是 伏特 ,简称 伏 ,符号是 V ;常用单位还有 千伏 和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
取一个灯泡用导线跟一节电池连通,再把这个小灯泡跟两节串联电池连通。观察两次小灯泡的发光
亮度有何不同?说明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与电源的什么量有关?
2 次灯泡更亮,说明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使电路中形成的电流大小也不相同。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的。
(3)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使电路中形成的电流大小也不相同。
1.干电池是一种常用、方便的电源。下列关于干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的干电池提供直流电,有的干电池提供交流电
号干电池的电压随号数的增大而增大
C.干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多数干电池中有汞、镉等重金属元素,随便丢弃会污染环境。所以,废弃的干电池应该集中分类处理
2.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B.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
C.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电阻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学习指导二
电压表的连接
阅读课本第
57~58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表叫 电压表 ,要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必须使它跟这部分电路 并联 连接,并
使电流从 正 接线柱流入,从 负 接线柱流出,还要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它的 量程 。
观察如图所示的电压表的外形,它有
V 字标记,表盘上有两种刻度,“表座”上有
3 个接线柱,一个是
“-”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3、15),“表头”表盘的示数分别是:(1)0~1~2~3,(2)0~5~10~15,表的正中
央有一个调节旋钮。
然后阅读课本上电压表的三个使用特点及图
16.1-4,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电压表应该怎样跟被测用电器连接?
(2)电压表的“+”“-”接线柱应该摆在什么位置?
(3)电压表能否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解:(1)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 (2)“+”接线柱与电池的正极方向相连,“-”接线柱与电池的负极方向
相连;(3)可以。
(1)在将电压表连入电路的时候,要同时注意接线柱的连接及量程的选择,不可顾此失彼,更不能将电
压表与用电器串联,可将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2)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程序是:
①估计被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
②在不能估计的情况下,拿电路中的开关试触大量程接线柱;
③如果被测电压超过小量程,则选择较大量程,如果在较小量程内则使用较小量程。选择较小量程是
为了减小误差。
1.请完成下表中两电表正确使用的异同点: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果汁也能做电池。先向杯中倒入芭乐汁,再把分别接有导线的铜棒和铝棒插入芭乐汁中,作为电池的正
负极,如图所示,一个芭乐电池就做成了。那么芭乐电池的正极是铜棒还是铝棒呢?给你电流表、电压表、
低压发光二极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选择其中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也可画
图辅助说明)
 解:将芭乐电池的铝棒用导线和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连接,然后用与铜棒连接的导线跟电流表的正接线
柱试触,如果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铜棒是电池的正极;若电流表反向偏转,铝棒是电池的正极。
学习指导三
电压表的读数
阅读课本第
页,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里常用电压表有 3 个接线柱 2 个量程。
(2)大量程为 0~15V ,分度值为 0.5V ;小量程为 0~3V ,分度值为 0.1V 。
(3)读数时,先明确电压表的 量程 ,再确定电压表的 分度值 ,最后看表针向右总共偏了多少小格,
就能知道电压的多少。
如图所示的电压表用的接线柱被一片厚布盖着,不知道用了哪两个接线柱与电路连接,我们都知道,电流
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流越大,但是如图所示的电压到底是多大呢?
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电压表读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图中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它们对应的分度值是多少?二者有什么关系?
个,因为电压表所选的量程没有确定;(2)2
和 0.5V,大量程的分度值是小量程分度值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电压表读数时,不要求估读,表针的位置离哪条刻度线近,就按那条刻度线进行读数。
(2)某一电压值用大小量程均可测量时,应选用小量程。因为若使用大量程,电压表指针偏转幅度较
小,读数不精确。
1.事先不能估测出电压大小,一般先用 大 量程试触,如电压表的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量程。
2.如图的电压表,若选
0~3V 的量程,读数为 2.6 V;若选
0~15V 的量程,读数为 13 V。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2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会设计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会设计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学习指导一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阅读课本第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探究时,要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A
与 C 两点之间的电压,然后分析比较得出
结论,更换灯泡,再次测量三点之间的电压,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2)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按照下面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①把电压表接在
两点之间,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②把电压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
之间,分别测出两处的电压为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UA、UB、UC 三者大小,发现: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
③再换两个灯泡,重做一次实验,观察是否得到上面同样的规律。
(2)请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一节干电池、两节干电池串联、三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
分析这三次测量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结论是: 电池组两端电压等于每节干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
(1)进行实验所需的器材是由实验的目的决定的。由于是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故所需的器材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组成串联电路的电学器材;二、测量电压的电学器材。
(2)进行电学实验时,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连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3)在串联电路中,当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其两端电压相同;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时,其两端电压
不同,但始终都有各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1.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雨同学用电压表测出
ab、bc、ac
两端的电压分别
Uab=3V,Ubc=3V,Uac=6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D )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L1 和 L2 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C.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2.如图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
L1 亮,灯 L2 不亮,电流表和
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C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L1 断路      B.L1
学习指导二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阅读课本第
页,完成下列填空:
(1)探究时,要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L1 、 L2 、 电源 两端之间的电压,然后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更
换灯泡,再次测量三种电压,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与电源的总电压相等 。
(1)取两节干电池、两个规格一样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按照下面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电压表接在
L1 两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3)把电压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
L2 两端和电源两端,分别测出两种电压为
  分析比较
UA、UB、UC 三者大小,发现: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与电源的总电压相等 。
(4)再换两个规格不一样的灯泡,重做一次实验,观察是否得到上面同样的规律。
(1)进行实验所需的器材是由实验的目的决定的。由于是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故所需的器材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组成并联电路的电学器材;二、测量电压的电学器材。
(2)进行电学实验时,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连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3)在并联电路中,当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其两端电压相同;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时,其两端电压
相同,始终等于电源电压。
1.把连接好的两个小灯泡接到电源两极上时,用电压表测得小灯泡
L1 两端电压是
2.5V,另一个小灯泡
L2 两端电压也是
2.5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一定不是串联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特点实验:
(1)完成电路的连接(电源为
3 伏的电池组),要求电压表测
L2 两端的电压。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2.6 V。
3.两盏完全相同的灯
L1、L2 接在电压为
6V 的电源上都能发光,现要判断
L1、L2 的连接方式。(请完成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1.了解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会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习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
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电阻表示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2.导体通常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是 欧姆 ,简称 欧 ,符号是 Ω ,常用单位还有 千欧 和 
3.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叫做电阻器,也叫做 定值电阻 ,如右图。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用两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和开关及若干导线组成一个闭合电路,使小灯泡发光。然后将电路的一
部分断开,在断开的两点之间依次接入铜丝、铁丝、硬币、铅笔芯、塑料尺、橡皮等,观察接入什么物体
时小灯泡能发光,接入什么物体时小灯泡不能发光,以及小灯泡发光的亮度有何不同。讨论上述现象说明
了什么问题。
解:导体容易导电,但是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学习电流和电压时,都把它们类比成水流和水压。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同样,电荷在导体中
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这种阻力就叫做电阻。
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按图中连接能让完好的
2.5V 的灯泡点亮的是( C )
2.琳琳按照物理属性的不同将六种物品分成了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有铁丝、铅笔芯、水银;乙组有玻璃、
陶瓷片、干木棒。琳琳这样分类所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A )
A.导电性  B.密度  C.硬度  D.磁性
3.下列关于半导体、超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制作二极管
B.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良好,可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C.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D.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没有实际用途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习指导二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阅读课本第
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 大 ;
2.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大 ;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 、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阻较小的材料导电性能较 强 。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选用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较
流过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2)选用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较
流过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电流的大小。
(3)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说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本身,一般由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对导体
电阻的影响等。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给定一个导体,它的电阻大小只决定于本身的四个
条件,而与外界加给它的电压、电流无关。
1.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温度不论如何变化,它的电阻也不可能为零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
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
比 a 的横截
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3.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A、B
之间接导体。
(1)本实验通过 电流表示数 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金属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有关。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4 节 变阻器
1.了解变阻器的定义,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了解常见的变阻器。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学习指导一
变阻器与滑动变阻器
阅读课本第
68、69、70
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能改变接入电路中 电阻大小 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两个接线柱之间 电阻丝的长度 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的。
3.滑动变阻器的通常结构有 电阻丝 、 绝缘管 、 四个接线柱 、 滑片
P 、 金属杆 。符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4.其他常用的变阻器还有 电位器 、 数字电位器 。
(1)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下面实验。
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照图连接电路。使铅笔芯一端与夹子固定,而移动另一端的夹子,观察小灯泡
的亮度。讨论:移动夹子是怎样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的?
(2)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观察滑动变阻器,并完成下列问题的讨论。
①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②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③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④当接线柱
接入电路时,哪段电阻丝接入电路?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⑤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能改变电阻的接法一共有多少种?
 解:①电阻丝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漆被刮去了;
②下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③上面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之间电阻丝被接入电路,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4 种接法可以改变电阻。
(1)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应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即在滑动变阻器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实验霍尔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