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下邓县钓鱼吧高一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都是哪个版本的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全解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全解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全解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全解
&  第一单元&
  1、白杨礼赞(茅盾)          & 2、囚绿记(陆蠡)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4、*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口语交际――青春畅谈   写作――倾叶心声
  综合性学习――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第二单元
  5、孔乙己(鲁迅)            &6、一厘米(毕淑敏)
  7、*差半车麦秸(姚雪垠)         8、*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
  口语交际――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   写作――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第三单元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0、吴汉何尝杀妻(邓拓)
  11、*大小猫洞(金克木)         &12、*世上没有傻问题(卡尔•萨根)
  口语交际――开一次辩论会   写作――一一事一议
  第四单元
  13、致蒋经国先生信(廖承志)       14、*给儿子的一封信(刘亚洲)
  15、、*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16、给巴特勒的信(雨果)
  口语交际――谈困惑,解烦恼   写作――给教科书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
  第五单元
  17、茶馆(节选)(老舍)         &18、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19、*开国大典(节选)(张天民)
  口语交际――漫谈电视剧&&&&&&&&&&&&&&&&&&&&写作――戏剧片段
  综合性学习――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第六单元
  20、秋水《庄子》            & 21、*愚公移山《列子》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23、捕蛇者说(柳宗元)
  24、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泊秦淮(杜牧)  &无题(李商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口语交际――从“愚公移山”谈起   写作――月光下的遐想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第七单元
  25、《论语》十则              26、鱼我所欲也《孟子》
  27、*订鬼(王充)             28、*马说(韩愈)
  29、诗词五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约客(赵师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口语交际――谈谈名人效应   写作――写一篇学习小结
  附录一:修辞知识   附录二:应用文示例
1.白杨礼赞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主宰z i:支配。
坦荡如砥d :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旁逸y 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晕y n圈:模模糊糊的圈。
参c n天:耸入高空。
伟岸:魁伟,高直。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秀颀q :美而高。
恹y n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笔名茅盾,生于1896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和翻译。1921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并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年接编《小说月报》,该刊自第12卷第1期,内容大加改革,除发表大量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外,并经常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的方法,成为中国现代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有杰出贡献。1923年在上海大学教授小说课,还任教于上海大学等校。1925年8月,与陈云等领导商务印书馆职工罢工,要求承认职工会和改善生活条件,取得基本胜利。年底被选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执行委员,1926年赴福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3月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部长,北伐时期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后又兼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1927年9月后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幻灭》等小说,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上海,与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年生活书店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抗战爆发后,应生活书店邀请创办《文艺阵地》杂志,1938年冬,任x疆大学文学院院长,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到重庆,任文化工作者协会常委,皖南事变后,一度赴香港主编《笔谈》。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回上海主编《文联》,并撰写话剧《清明前后》。1947年到香港任《小说月报》编委,1949年2月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改造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在周总理建议下出任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持日常工作、出访、写评论、扶持文学新人。在政务繁忙之际,他对文学创作仍念念不忘,曾写成反映新时代干部形象的小说《锻炼》等。后又着手撰写一部以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黎明》,作为《子夜》的续集,但未发表。他于1981年去世。发表有《动摇》、《追求》、《文艺阵地》、《虹》、《三人行》、《茅盾散文集》等小说和散文著作。小说《子夜》在建国后曾被拍成电影。
3.背景链接
《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写于1941年,是茅盾先生“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x疆,离x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赴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散拢结合,线索分明,结构精巧。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个线索,作者“首句标其目”,继之,从景、形、神三方面尽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这是漫放;“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的白杨树,这是巧收。再从外形写到气质,最后在抒情与议论中直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突出主题。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2-8),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写白杨树的“不平凡”。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2-4),描写黄土高原,交待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第二层(5-6),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美。
第三层(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9),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
三、写作方法
1、采用象征手法: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及其斗争精神。
2、词语运用:
准确凝练,变化多姿。如写高原之大,用“无边无垠”,写高原之平,用“坦荡如砥”,写高原之色,用“黄绿错综”等。
3、中心表达:
文章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赞颂了北方军民的斗争精神。
4、修辞手法:
采用了排比、反问、对比等。如课文第7段采用一组排比反问句,层层深入的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最后,以楠木和白杨树作对比,突出作者的感情。
5、写作借鉴:
托白杨树之物言作者赞人之情,这是我们在学习写作时要借鉴的。
四、问题探究
1、关于象征手法。
⑴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直接说,而是采用这种含蓄的形式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所描写的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是作者借某一事物所作的联想和寄托。
⑵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这与拟人和比喻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首先要认清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就是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所说的象征义;而拟人与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段的本质或某种意义;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虽然也是把物人格化,但所表现的还是拟人化的事物本身。例如:“山也笑来水也笑”,只反映人物欢悦的心情,并不反映人的性格和品德、精神和思想、形象和气魄;并不寄寓别的更深的意义,也没有描绘山的形象,这山中也不寄寓另一个形象。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作细致的描写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地分析。比喻就无须做描绘和刻画。
⑶象征这个表现方法,是文学家们在斗争中创造的。它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2、句段理解:
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这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内容上将文章各段串联起来,结构上也非常严谨,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⑵第5段: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皮等方面具体描述白杨树之形,有力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品质,为下文揭示其象征意义蓄势。
⑶第7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者先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指出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突出白杨树的独特个性,接着用排比反问的句式像剥笋一样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⑷“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练习解答】
一、1.“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为了逐层深入地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作者“首句标其目”,继之,从景美、形美、神美三个方面尽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鲜艳的西北高原,这是漫放,“猛抬眼看见了前面”的白杨树,这是巧收,写到了它的形美: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再从外形写到气质:力求上进、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最后在抒情和议论中直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每次写完它的一个方面,作者都要点到它的“不平凡”,这样一唱三叹,逐层深人地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2、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类似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普通”,但从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两者就这样统一于白杨树身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铺垫。白杨树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农民相似”这样由树到人,水到渠成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作者先写了白杨树的形美: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泽。它有着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精神,显然这是人格化的描写。然后写它内在的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而又坚强挺拔。这样我们便非常明确地看出:写白杨树的意义远不只是写“树”了。而是通过写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因而他们在“神”方面是相似的。
二、1.“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人”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做这道题,欣赏作品生动贴切的语言,可联系从平时坐车的感觉想开,体会车行之速。
2.使用“涌”字,说明感想之多,瞬间形成,有时也许还未经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体会“涌”字的表达效果,可由“泪水从他的眼里涌了出来”中的“涌”写出了泪水之多,想到“涌出的感想”中的“涌”说明感想之多。
3.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类文品析】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
3.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4.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5.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你熟悉的某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1.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4.①采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数目之多,花色之艳。②采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表达出对丁香花富有生机,孕育生命的赞叹。 5.如:南京的雨花石,是出了名的,多少年来,人们到南京旅游,或多或少要带一些雨花石离去,因为它宁静、明朗、坚定、无我,就像人的一种精神。)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了截:明了简单。
涸辙的鱼: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
揠y 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猗y 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幽囚:囚禁。
淅x 沥l :形容轻微的雨声。
2.作家作品
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资质聪颖,童年即通时文,有“神童”之称。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初露文学创作的才华。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
1931年秋,陆蠢与发人吴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学理化教员,课余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这时写的。
1934年,陆蠢到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一年后,因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辞去教职,改任编辑。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继处女作《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后,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编入《文学丛刊》第五集;1940年8月,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列为《文学丛刊》第六集。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尤其可敬的是,陆蠢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蠢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蠢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陆蠡的散文,在现代散文的百花丛中,有着夺目的光彩和独特的风格。近年,全国许多出版社争着出版他的散文集,浙江和台湾先后出版了《陆蠡集》、《陆蠡传》,好多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散文部分里,都写到了陆蠡,中国现代散文的各种选集,也都选进了他的许多作品。
3.背景链接
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现了“生的欢喜”,也发现它总是朝着窗外沿伸,尽管枝干是被“幽囚”的、浙渐失去青春之色的绿条,还是不屈地面向阳光之神生存。那时,是在芦沟桥事件之后,它隐喻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的热望,“也让我们窥见了他那渴望阳光、渴望生命、渴望欢乐的灵魂。”这篇散文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字。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青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4段,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7),赏绿。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
第二层(8-11),囚绿。作者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的不甘被囚的执著。
第三层(12-13),放绿。这一部分中“卢沟桥事物发生了”是精彩的一笔,这一句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出文章的主题。
第四层(14),思绿。在遥远的南方,作者思念着他的圆窗和他的绿友,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三、写作方法
1、语言运用:
含蓄优美。如“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作者的称呼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含蓄表达了作者情感上的变化。修饰语“珍重”暗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
2、修辞方法:
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复等。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属排比;“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望着雨水”属比喻;“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州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属反复;“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属拟人。
3、中心表达:
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4、写作借鉴:
构思精巧,变化多姿,是我们需借鉴学习的。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按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来结构文章,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四、问题探究
1、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2、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3、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4、句段理解:
⑴“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我”把绿色拖进“我”的房间,它伸展得更长,长得更快,它的顽强、执著,生命力旺盛,让“我”看到了“生的欢喜”,也隐含了“我”对自由、光明的向往。故此,它又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⑵“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该句还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和牵挂。
【练习解答】
一、1.“我”“囚绿”的原因是“我”为了让绿色与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的原因;①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我不得不离开这里,提前释放了“绿囚”。②“绿囚”“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所以“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2.课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因为本文写作背景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之后,作者回到了上海。他在上海孤岛坚守进步文化阵地,继续救亡宣传,那么这个时期作者就似这被囚的常春藤,所以本文抒发了作者不屈用于黑暗和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1.“生的欢喜”不仅写出了“绿的枝条”当时的生长情况,“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而且还写出了“我”有“绿友”为我做伴之后的心情,孤独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是绿藤,滋润了一颗等焦的心。
2.“开释”用“珍重”一词来修饰,表现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在这里,那一绺青藤仿佛得了灵性,它那顽强抗争的性格,它那永向光明的执著,仿佛作者也从中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类文品析】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了。”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 。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选项是(   ),理由是: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7、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1、纯朴 2、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 3、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5、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深山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 6、“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7、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性,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意思对即可))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甬y ng道:这里指庭院里居中的路。
浮想联翩pi n:头脑中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在所不惜:绝不吝惜,“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患难与共:在不利的处境中,共同承担困难或灾祸。
泰然:沉着、镇定的样子。
思潮:某一时期内影响较大的思想倾向;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活动。
2.作家作品
邓颖超,周恩来的妻子。日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1934年带病参加长征。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四届名誉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3.背景链接
邓颖超1925年与周恩来结婚。周恩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滩安。他们结婚时免除了正式婚礼,但当着朋友们的面重述了进步同志所说的“八个互相”,即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相照顾、互相信任和互相谅解。他们的一生证明了他们的婚姻是最成功、最忠诚和最持久的婚姻,是具有革命信念的婚姻,他们的结合是两个共产主义革命者之间的终身结合。周恩来总理于日逝世,1988年4月,时年84岁的邓颖超同志观赏西花厅的海棠花,睹物思人,口述本文,后由身边的工作人员整理而成。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此文。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由西花厅的海棠花触发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记叙了他们在西花厅共同生活的日子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文章脉络
线索:本文以对周恩来的深情追忆,也就是作者的思绪为线索结构全篇。
全文共10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对亲人的回忆。
第二部分(2-6),回忆在中南海西花厅共同生活的日子。
第2段:第一句“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运用反问句照应上文的“花又开了”,开启了回忆之门。
第3段:由花写到人,写海棠树下美好而难以忘怀的往事。
第4段:写花开花落,给人人生无常之感,引用龚自珍的诗句含义深刻。
第5段:写“革命征途千万里,你大步向前不停息”。
第6段:告慰周总理的在天之灵。
第三部分(7-9),追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7段:引起无尽回忆,总领本部分。
第8段:写了这对革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们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过程中由相识到相知。
第四部分(10),结尾,再次表达对周恩来的一片深情。
三、写作方法
1、朴实自然、情真意切的语言。
文章没有去刻意追求曲折情节或新奇形式,却致力于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面貌。语言方面纯净洗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方言、口语,显得准确且富于表现力。
2、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
一是融情于事。在叙事的过程中,融进自己的情感,使叙述的事件、人物都焕发着感情的色彩。如第7段回忆在欧亚大陆间鸿雁传书的一段往事,这样写道:“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样英勇的革命誓言”,表达了两位热血青年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第4段写花寄日内瓦,“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会使你有些回味,这样也是一种享受。”挚爱深情,浸透字里行间。
二是直接抒情。往事如昨,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说到动情处,又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为了便于直抒胸臆,第2段一开始,就将第三人称“他”转换成第二人称“你”。以下的文字可以说是邓颖超与相依相伴数十年的周总理的在天之灵的心灵对话,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获得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第5段,当海棠花依旧,而看花人已走,不再回来,心中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问道:“你到哪里去了啊?”切切思念,化作一段抒情性极强的文字:“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跟人民并肩战斗。”思念与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
四、问题探究
1、文中引用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写“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从而引用了这两句诗。“花开的时候叫人喜爱”照应上文写周恩来喜欢海棠花,但周总理已经离开十二年了,那么这里写花落,引诗句,看似闲笔,其实有它深刻的寓意,以花落写人的去世,也是文章中常用的写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周总理的光辉写照,写出了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句段理解:
⑴第8段:追忆了周邓二人相识、相知、相爱。“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让二人结合在了一起,他们的结合体现了打破封建束缚、追求民主革新的精神。他们把国家利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的爱情始终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⑵文章是怎样融情于事的?
融情于事即在叙情之中寄寓情感。如第8段一方面回忆自己与周的事迹“就在这次运动中我们相见了,彼此都有印象”,“我那时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以至“当时就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接着由忆事上升到情,“我们建立起来的友情,是非常纯正的”,“特别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样写,使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练习解答】
一、因为是西花厅的海棠花开触发了作者对已经“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忆。深切回忆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这样写使文章朴实自然,情真意切。
二、1.春天到了,I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一个“又”字,饱含着无限深情,触发了作者对已经“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2.在―你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二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和二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怀及情感上的息息相通。
3、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扛,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当海棠花依旧,而看花人已走,不再回来,心中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问道:“你到哪里去了啊?切切思念,化作一段抒情性极强的文字。思念与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
【类文品析】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眼里便蓄满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母亲的声音抖个不停,泪水也从眼眶里溢出来,爬满了她坑坑洼洼的脸。这里面有一个与我相关的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母亲就驮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了休,在家开了个小诊所。廖医生的医术好,心也善,啥病他都能治。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母亲:“你真憨,再晚来两天,你儿子的腿就废了。”母亲就自责:“我原以为娃儿的腿不要紧。”廖医生发火了:“还不要紧?你儿子得了骨髓炎,骨头一发霉,就刘截肢。”母亲再不敢出声了,眼圈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再有闲钱为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廖医生,我娃儿的腿能治好吗?”母亲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母亲又一脸的阴云。母亲口袋里只有两块多钱。
廖医生在我的腿上敷了草药,拿纱布缠了。又拿了两副中药,对母亲说:“这中药,每天煎三次,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廖医生,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元钱。”母亲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廖医生,我,我身上的钱不够。”廖医生说:“不有多少就拿多少吧。”母亲掏出一个塑料袋,把里面的钱全倒在桌子上,说:“这只有两块六角伍分钱,下回再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没钱,你记住就是了,啥时有钱啥时给,不急。”
母亲在村里四处借钱,但没有借到一分钱。那时村里人的肚子都填不饱,没啥闲钱。再说母亲已欠了不少债,谁还敢借钱给她?
母亲没借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得拎了八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八分钱一个,可母亲实在没办法。廖医生见了母亲拎的鸡蛋,很生气地说:“你这是做啥?拎回去。”母亲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我实在没办法……”
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这鸡蛋,我收下就是。钱的事,不用急,我不缺钱用。”
去了廖医生家里几次,母亲已欠了廖医生二十八元钱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里,母亲把家里惟一的一只母鸡带到廖医生家里了。可廖医生说啥也不肯收:“你这只鸡我哪能收?你家的盐钱都是从这鸡屁股里抠出来的。”母亲哀求:“廖医生,你就收下吧,你收下了,我心里好受些。”母亲说着声音变了调,泪水也尚下来了。廖医生执拗不过,说:“那好,我收下就是。但这鸡我不能白要,就算我买你的,十元钱,怎么样?”那时一只母鸡最多只卖四五元钱。母亲说:“这鸡不算钱,是我送给你补身子的。”可廖医生拿出十元钱,说:“这钱你拿着,我知道你用钱的地方多的是。欠我的钱,一点也不急,十年二十年后还都行。”母亲说啥也不接廖医生的钱。
母亲回到家,拆纸包给我煎药时,纸包里竟放着十元钱。母亲当晚去了廖医生家里,把十元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两天后,按廖医生吩咐,又该去他家。可母亲不想去,母亲问我:“你的腿好些了吗?”我说:“好多了,已能走路了。”我说着下了地,一走,腿钻心地痛,额上也沁出汗水。但我忍着。母亲说:“菩萨会保佑我们这样的苦命人。”
可这天,廖医生竟找上门了。廖医生见我的腿,把母亲狠狠训了一顿:“你是拿你儿子的腿开玩笑。如果你儿子的腿废,有你后悔的!”母亲不出声,只是默默地流泪。母亲烧了火,要给廖医生下面条。廖医生说他已吃了饭。
后来廖医生见我家门前的木槿花,惊喜地喊:“啊,你这里有这么多木槿花!”廖医生对母亲说:“这些木槿花都是钱,一两木槿花值两元钱。木槿花是味好中药,能治病。”
母亲不相信:“木槿花真能卖钱?”廖医生望着一脸惊喜的母亲说:“还能骗你不成?你摘了这些花卖给我。”母亲高兴地答应了。拿了篮子,把木槿花全摘下来了。廖医生拿称一称,竟有一斤。廖医生说:“好,你再不欠我的钱了。”下回,母亲驮着我去廖医生家时,就带一点木槿花去。
母亲不但不给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给母亲点钱。
不久,我的腿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很是伤心,买了冥纸冥香去了廖医生家,母亲哭得很伤心。廖医生的儿子告诉母亲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根本不能做中药!
母亲又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大恩人呀……”
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合眼前拉着我的手说:“儿呀,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的坟墓周围就开满洁白的木槿花。成群的蝴蝶在木槿花上翩跹起舞,美如梦境。
1、第⑴段中,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2、以下是关于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作用。
⑴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母亲又一脸的阴云。
⑵母亲不出声,只是默默地流泪。
3、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
4、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参考答案:1.痛恨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让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2.⑴得知儿子的腿病治好,心里感到宽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⑵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去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3.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4.略)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枝柯:树枝。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酣h n然:酣畅的样子。
湛zh n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沁q 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的舒适。多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韶sh o华: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禀赋: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荒诞d n: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璀cu 璨c n:形容珠宝玉石等光彩夺目。
2.作家作品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3.背景链接
这篇散文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这是作者于九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发出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
二、文章脉络
线索: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下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
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
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
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三、写作方法
1、触景生情,运用联想,抒发情感。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没有联想就没有世界。联想是由此想及彼。进行联想时要抓住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由一颗草莓,引起回忆,突然感到季节在表面似乎不变的情况下,在悄悄变化着,由此联想到岁月也是如此,从而抒发情感,表达情意。
2、前后对应,条理清晰。
课文第4、5段分别与上文1、3段相对应。第1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联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联想到青春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这样前后照应,条理更清晰。
3、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想。
作者通过草莓进行联想,感叹青春韶华易逝。
四、问题探究
句段理解: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句话如何理解?
作者没有消极地感伤时光的流逝,虽然时光改变了我们曾经年轻的心性和容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成熟了,情感丰富了,生活的节奏从容不迫了。这方面失去了,其他方面我们收获了。
【练习解答】
一、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从全文的行文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出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三、作者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感到自己是成年,但“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由“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想到青年时代的我们,与现在的我已大不一般。
【类文品析】
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枝,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这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这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12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凝然静立,却闪烁寿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去年秋天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第2自然段“只有”一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了突出什么?
2.文中第3自然段用了     、     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仙人掌 。
3.第4自然段中说仙人掌“并未给我带来欢欣”,第5自然段中说“无意瞥见”并“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是为什么?
4.第8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5.第10自然段中作者传神地描述并渲染出金色花的     、     、     的特点;继而赞美它是“最美的花”,并能“震撼人心”,这是为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参考答案:1.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2、排比、拟人;在艰苦环境中仍顽强生长。 3.说明“我”对仙人掌不喜欢、不关心,越看越觉得它丑陋无比。 4.本段承前启后,起抑扬过渡的作用。 5.美丽、辉煌、神奇;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鲁迅一生写了三十多篇小说,他对友人说,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也称赞《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对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人物形象有深刻的印象。
关于写作背景和写作用意。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其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学习本文内容:
首先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划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字典注音、解释。
1、读准红色字的音
傍午( ) 踱进( ) 咸亨( )
侍候( ) 荐头( ) 绰号( )
2、多音多义字
 ┍       ┍       ┍
涨┤      间┤      和┤
 ┕       ┕       ┕
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惋惜  皱纹  不屑置辩  颓唐  好喝懒做
其次分析小说人物:
关于孔乙己:
1、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之间,等级森严,隔着一条鸿沟,但孔乙己却和这两种人都不同。
“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都是穷困的劳动者。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课文用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点。
2、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场,写他“青白脸色”,是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皱纹间的伤痕”是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是岁月虚度的记录;又脏又破的长衫是不劳动、贫穷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可看到他的长指甲,说明他四体不勤,不从事劳动。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须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此时的孔乙己肉体上、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景,鲜明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摧残弱小者的罪行。
3、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
作者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最精彩的是两次亲手交钱买酒的动作。
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拒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既说“又”就不止一次;既说“新伤疤”必有旧伤疤。说明他经常被人殴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来表示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是对挑逗者无声的回击。“排”字写的是动作,表现的却不止是动作,还有动作的神态。当他把九文大钱放在手心,用拇指一个一个的将钱用力推出,摁在柜台上时,可以想见他心里、脸上是十分得意的。
这时的孔乙己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果然他最后一次去买酒,境遇大不如前。文中写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真是一幅多么凄惨的图画啊!作者不仅从他的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
4、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孔乙己的语言是很富于个性特点的,许多话只能出孔乙己之口。当酒客们看他居然“排出”大钱来买酒而不理睬众人时,就加强攻势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先前说“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只是含沙射影,现在是单刀直入,而且故意高声叫嚷。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无声战有声了,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当对手拿出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与“偷”似乎高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一等了。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也是孔乙己所独有的。此外,象“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1、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2、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皲j n裂:手足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皲同“龟”。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矜j n持:拘束。
检点: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战战兢兢:因害怕而微微发抖;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锲qi 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犀x 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秉b ng公: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彬b n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沮丧:灰心失望。
2.作家作品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x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x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背景链接
毕淑敏常常把笔端深入到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普通人最深的情感。在小说《不变形的金刚》中,她描写了一位收入不高的母亲对儿子接受世俗感染的焦虑与无奈,而在《一厘米》中,那位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母亲,坚持为孩子买车票的小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亲切。在散文《婚姻鞋》中,她把婚姻比作鞋,得出这样的结论“削足适履是一种遇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艰难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抛弃……当然,鞋比脚贵重。当鞋确定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寥寥数语道出了她的婚姻观,霍达而明智。优美而不浮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毕淑敏的散文中处处散发着女性的优美,《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堆砌,然而文笔的流畅,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感情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这种美感远比“一盏台灯、一帘窗纱、一只小猫等等”的气势真实得多,可爱得多,深沉得多。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二、文章脉络
这篇小说的篇幅比较长,但情节并不复杂。全篇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写陶影带儿子小也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买了一张票。
第二部分(“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至“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主要写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而受到儿子的误解。
第三部分(“陶师傅,你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至文末),主要写陶影经过努力,终于讨回公道,挽回了自己做母亲的尊严,保住了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
三、写作方法
1.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反映深刻的主题。
本文以“一厘米”为标题,又从陶影“逃票”写起,视角独特别具匠心。小说围绕“该不该买票”
展开,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小说中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着教育子女的导向。这样一桩小事其意义又着实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作者不是对陶影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以平视的眼光去关注她的情感世界,以悲悯的情怀去感受她的心灵,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德。
2.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如: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可是小也是个绝顶机灵的孩子,会追着妈妈问:“咱们出来玩的票也能报销吗?”在孩子面前,她不愿撒谎。
像这样的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本文还有许多处,这些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行为的内在动因。这处心理描写是在售票员问她“报销不”,她回答“不要了”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她的处处俭省,另一方面,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强烈的责任感。写作中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这样说。
3.生动、形象的比喻。
如: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时的目光充满温柔和慈爱,这种爱是绵延不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母爱也是一样,这爱里有责任,她要好好地养育儿子,保护他,让他快乐,让他健康成长,让他成为有教养的人。文中这样精彩的比喻比比皆是。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好的比喻让人觉得余味无穷,这绝不是直接描写、说明所能做到的;但如果用得不好,弄巧成拙,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写作中运用比喻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喻体要常见易懂;(2)比喻要贴切,不可信手拈来,喻而不当;(3)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问题探究
1、如何分析陶影这一人物形象?
一方面课文说陶影经常逃票,另一方面文章又浓墨重彩地写她要竭尽全力对儿子进行正面教育,她要全力以赴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她要让儿子努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在儿子面前,她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温文尔雅。
关于她的逃票,小说多次写她的家庭经济状况:她很看重这两毛钱,因为这对于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意味着够吃一顿、一天,甚至几天的青菜;夫妻俩都是蓝领;连集体活动或开会都舍不得坐公共汽车;自己吃西瓜时啃得很苦。在这种生活状况下的逃票固然不对,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陶影是绝不带着孩子逃票的。作为一个贫穷也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母亲,陶影付出了艰苦的努:她为了儿子快乐,毅然为儿子买了一张并不需要买的票;为了儿子,她放弃了用票根报销的计划;她特意倒休陪儿子逛寺院长见识;面对刻薄的守门青年忍着不与其争吵;为了能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苦等了一个多月,拒绝了数目不小的补偿费和赠票。
小说主要体现了陶影作为一个母亲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陶影是令人敬佩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陶影是不完美、有缺点,作为一个普通人才显得更真实;另一方面,正因为她的不完美才反衬出她的伟大,才使她作为母亲的形象更感人。
2、小说结尾.真相大白了,面对五元钱的赔偿,陶影“没有接”;对两张参观券,陶影“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那么陶影为的是什么?
她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因为“她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以她要求的是“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错儿……”
“那一天失去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陶影不为钱;“她是一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陶影也不为斗气,借机刁难。她要的只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和作为一个母亲的尊严。
3、句段理解:
⑴“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这句话的理解。
作为一位母亲,虽然自己很普通,但懂得养儿且教的道理,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儿子,因此在儿子面前,需严于律己,做得完美而无可挑剔,体现了陶影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情的爱。
⑵“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这句话的理解。
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的目光充满了温柔,充满了慈爱,且这种爱像蚕丝一样连绵不绝。
【练习解答】
一、她为此所做的努力,在课文中很多情节表现了出来。如:①她为了儿子快乐,毅然为儿子买了一张并不需要买的票;②为了儿子,她放弃用票根报销的计划;③她特意倒休陪儿子逛寺院长见识,她面对红衣青年的苛薄无礼强压怒火不与其争吵;④为了能向儿子证明自己没错,求人帮忙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苦等待一个多月,拒绝数目不小的补偿费和价格不菲的赠票。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爱小也,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
二、文中描写陶影心理活动的地方有:
1.“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一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2.“她很看重两毛钱,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L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四天的菠菜”。
3.“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三、1.这段话形象地说明陶影培养儿子的艰难,但同时也表明了她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2.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的目光充满温柔和慈爱,这种爱是连绵不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母爱也是一样,这爱里有责任,她要好好地养育儿子,保护他,让他快乐,让他健康成才,让他成为有教养的人。
3.写出了陶影意识到小也对自己的不信任后的惊愕神情。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将被击碎,陶影感到巨大的不安,甚至是恐惧。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她此时的心理。
4.写出陶影焦急地等待回音时的心理。她渴望讨回公道,但却音信皆无,日子显得空虚而又苍白,失去儿子信任的日子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表看法,倾诉心声。
【类文品析】
父亲是个淳朴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交往,与黄牛为友,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
然而,我爱父亲。每次一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噙着烟锅蹲在门前。我对父亲的爱和敬意是无法说出来的,只能深深地叫一声“爸”。父亲的脸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就又蹲下来,目光凝视着远方,“吧哒、吧哒”着。
父亲把希望全倾注在我身上。每当他看见儿子背着书包,攥着课本回来,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挂满了笑意。有一次,我一进屋,就见父亲正拿着我的作业在细细“鉴赏”,尽管他不认识一个字。
上了中学,两个哥哥接连娶了媳妇,家里的生活就更清苦了。父亲知道我要去城里念书,就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来试。那粗糙的手拉过我的手,给我穿好衣服,扣好纽扣,拉顺了衣领……
我的眼睛湿润了,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望着父亲那憨厚的脸,我嘴唇抽动了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
父亲似乎要笑,却又掏出烟锅“吧哒”了几下说:“穿上吧,娃。爸手头紧,衣服不大好,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地学习呐!”
父亲常来学校。一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我的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父亲望着儿子,似乎要说许多话,最后仅仅说:“爸又来了。”他解开纽扣,从口袋深处摸出一个粗布缝的钱包,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递给我,然后便叫我快回教室去。
望着父亲那远去的背影,泪水又粘湿了我的眼睛。我仿佛看见父亲吮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山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父亲蹲在门前,目光悠悠地凝视着远方……父亲越走越远,高大的背影却一直在我眼前。
放假后,我一进门,父亲就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墙的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
父亲已经很久不再喝茶了。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称了一包荼叶,却惹他生了那么大的气。他叹息着冲我摆手,还不住地重复着:“瞎闹,这娃从城里耍坏了,不知道珍惜钱!”他把烟锅紧捏在手里,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的阴影。我吓坏了,连忙解释:“爸,这钱是您给我的,我没有舍得花,省了一点才……”父亲忽然怔住了,嘴唇抽动了好几下,眼睛呆滞地盯着我。好一会儿,才一把抓住我的手,那树皮一样粗糙的手在不停地颤抖,一滴泪打在我的手上。他哭了。
父亲老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和负担,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背也明显地弯了,每次下地回来就咳嗽个不停。自从我上了初三,父亲便不让我回家。每次他来学校,一看见他那黑瘦的身体,我的心里就翻起一股巨浪,拍打着我的心。
当我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也许父亲又在黄土坡上吆喝着他的黄牛耕地了;也许他正挥舞着镰刀,在金灿灿的麦海里艰难地拼搏。我,要像勤劳的父亲一样攀登在书径上,来报答父亲的一片深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淳朴(  ) 噙着(  ) 攥着(  ) 粗糙(  )
2、文中两次写父亲“蹲在门前,目光凝视着远方”,从这种目光中你看到什么?
3、父亲既然不认识一个字,为什么拿着“我”的作业细细鉴赏?找出文中类似的描写句子。
4、第四自然段父亲给我试衣服一处属什么描写?表现父亲怎样的心理?第五自然段说“我”没吐出一个字,为什么?
5、找出文中对父亲语言描写的句子,这些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
6、做儿女的给父母买点东西,一般来说,父母都很高兴,当“我”把一包茶叶带给父亲时,为什么他生了很大的气,脸上蒙上了失望和忧伤?
7、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1、略 2、从父亲凝视的目光中看到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希望。他爱儿子,希望儿子学业有成,望子成龙,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 3、父亲把希望全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有出息,他把作业看成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所以细细鉴赏。“父亲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墙的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 4、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爱儿子,怕被人瞧不起,怕孩子心灵受伤害而影响学习的心理。“我”深深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倍受感动,不知用什么话表达出来,所以没吐出一个字。 5、⑴“穿上吧,娃。……要好好地学习哟!”写父亲担心别人笑话儿子穷,怕“我”嫌衣服不好,勉励“我”用心读书。⑵“爸又来了。”话虽简单,却胜过千言万语,饱含着对儿子的思念与牵挂。⑶“瞎闹……不知道珍惜钱!”写父亲怪“我”不懂挣钱的辛苦,担心“我”乱花钱,不好好读书。 6、因为父亲惟愿“我”一心读书,看到“我”把钱花在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上,以为“我”不专心读书,学别人乱花钱,所以很生气,感到失望悲伤。 7、父亲是一个淳朴的农民,望子成龙,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他善良、勤劳,少言寡语,但内心世界丰富。)
7.差半车麦秸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他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最终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作品采用传统叙述方式,结构严谨缜密;描写细致生动,风趣幽默;善用群众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将――
1.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2.能够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一、作者简介
姚雪垠(),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字汉英,河南邓县人。因家贫,只读了三年小学。初中一学期未读完,被土匪抓走,在土匪队伍中生活约一百天,这一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自传性小说《长夜》的基本素材。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开始以“雪痕”的笔名发表小说。1931年因参加学潮被学校开除,此后刻苦自学,广泛阅读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到北平以投稿、教书为生,曾在《文学季刊》、《晨报》、《大公报》、《申报》等北平、天津、上海的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论文多篇,富于时代感。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沦陷的北平返豫,在开封主编《风雨》周刊,赴徐州前线采访,写成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1938年到汉口,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发表了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41年在大别山主编文艺刊物《中原文化》。1942年赴重庆,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任创作研究部副部长。1945年到四川三台,任内迁的东北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大夏大学副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长。在此期间,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四月交响曲》,短篇小说《M站》、《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重逢》,长篇小说《戎马恋》(一名《金千里》)、《新苗》、《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论文集《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传记文学《记卢车巢 轩》等,并研究明代历史,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侦皇帝传》等学术论著。他的小说多写农民在战乱中的变化和反抗斗争,为新文学人物画廊塑造了一批具有强悍豪爽性格的人物形象。作品朴素自然,语言生动,采用北方农村口语,为实践文艺大众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郑州,后调武汉从事专业创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被摘掉右派帽子。在逆境中开始创作他的代表作――五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这一史诗性的作品,以宏大的规模、壮阔的气势反映了宽广的社会历史生活,再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深远的悲剧内蕴。1963年出版了第一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1976年出版的第二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二、写作背景
《差半车麦秸》写于1938年4月,同年5月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第一卷第三期。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参加游击队前,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王哑巴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中国儿女”身上的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的潜力,说明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他们能够也一定能够同祖国一起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
作者思想敏锐,及时捕捉萌芽状态中的民族新性格,成功地塑造了王哑巴这个形象,这在新文学创作上是个可贵的开拓和贡献。
三、相关知识
姚雪垠的代表作《李自成》共五卷,第一、二、三卷已出版,第二卷出版后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
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三百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由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祯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祯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喷嚏(tì) 擤(xǐng) 麦秸(jié) 歼(jiān)灭
绰(chuò)号 拭(shì) 分泌(mì) 颤(chàn)抖
毡(zhān)帽 枪毙(bì) 瘫痪(tān huàn) 冷峻(jùn)
掘(jué)发 瘪(biě) 凹(āo) 碍(ài)事
倒霉(méi) 舐(shì) 饱嗝(gé) 噙(qín)
瞟(piǎo) 谩(màn)骂 忌讳(huì) 规矩(ju)
患(huàn)难 羞涩(xiū sè) 窘(jiǒng) 诌媚(chǎn mèi)
胆怯(qiè) 茶盅(zhōng) 感慨(kǎi) 享(xiǎng)福
掠(lüè)过 弧(hú)线 哽咽(gěng yè) 霹雳(pī lì)
2.词语注释
[枯燥] 单调,没有趣味。
[绰号] 外号。
[心不在焉] 思想不集中。
[抱怨] 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哽咽] 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谩骂] 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诌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3.形近字辨析
燥:音zào,作“干”解,可组“枯燥、干燥、燥热”等词。
躁:音zào,作“性急,不冷静”解,可组“急躁、暴躁、戒骄戒躁”等词。
二、整体解读
“瞧,这家伙,又是一个‘差半车麦秸’!”
在我们的工人游击队里边,近来最喜欢把别人叫做“差半车麦秸”。有时我们问队长要烟吸,如果队长把烟卷藏在腰里不拿出来,我们就向他叫道:“喂,队长,‘差半车麦秸’!”在别人面前猛不防打了个喷嚏,鼻涕从鼻孔里蹿出来,你随手把鼻涕抹在袖子上,或擤下来抹在鞋底上,别人也会向你取笑道:“差半车麦秸!”我们全队的人,没有一个不长虱子。平常不论虱子在身上怎样地爬呀,咬呀,我们只隔着衣服,用手搓一搓,搔一搔,至多伸手到衣服里边捏死一个两个。到我们真正休息的时候,也就是说到我们能够安心睡一觉的时候,我们决不放弃歼灭敌人的机会。我们的两大敌人是:鬼子和虱子。在歼灭战开始的时候,我们照例围绕着一堆烈火,把内衣脱下来在火头上烤着,抖着。我们的敌人像炒焦的芝麻似的一个个肚子膨胀起来,落到火里。火里边哔哔剥剥地响着爆裂声,腾起来一种难闻的气息。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为胜利而快活得乱蹦乱跳,互相打着,推着,还互相叫着:“‘差半车麦秸’,格崩,格崩,用牙咬呀!”总之,我们用“差半车麦秸”这个词儿来取笑别人的机会非常多,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被我们称作“差半车麦秸”。我们把“差半车麦秸”这词广泛地引用着,并不顾及到它是否恰当。当我们叫出这个词儿的时候,并不含有一点恶意,只不过觉得这样一叫就怪开心罢了。假若在我们队里没有这个宝贝词儿,生活也许会像冬天的山色一样地枯燥无味!
虽然我们把“差半车麦秸”这绰号互相叫着,但真正的“差半车麦秸”他本人却早就离开我们的队伍了。
他是一个顶有趣的庄稼人。从他入伍的时候起,他就做了我们最有趣的好同伴,一直到他昏昏迷迷地躺在担架床上离开我们的时候。他走了以后我们不断地谈着他,想念着他。队长保存着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着爱人的情书似的,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差半车麦秸”还没有挂彩的时候,一天到晚总在噙着他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有烟。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了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子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原野,噙着他的小烟袋,隔很长时间,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吧嗒一咂,随即有两缕灰色的轻烟从他的鼻孔里呼了出来。同志们有谁走到他的跟前,问他道:“‘差半车麦秸’,你是不是在想你的黄脸婆哩?”“差半车麦秸”的脸皮微微地红了起来,“怎么不是呢?”他说,“没有听队长说俺的‘屋里人’跟小孩到哪儿啦?”在“差半车麦秸”看来,我们的队长是一个万能人物,无论什么事情都知道,不肯把女人和小孩子的下落告诉他,不过是怕他偷跑罢了。有时候“差半车麦秸”并不是想他的女人和孩子,他用一种抱怨的口气望着地里说:
“你看这地里的草呀,唉!”他大大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再把下边的话和着烟雾吐出来。“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地做活,好好的地里哪会长这么深的草!”
他拭去了大眼角上的白色分泌物,向前挪了几步,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地看了一看,拿近鼻尖闻闻,再放一点到舌头尖上品品滋味,然后把头垂下去轻轻地点几点,喃喃地说道:
“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
“差半车麦秸”在游击队里始终连一句救亡歌子也没有学会。有一次他只跟着唱了一句,惹得一个同志把眼泪都笑出来,以后他就永远不再开口了。当我们大家唱歌的时候,他噙着他的小烟袋,微笑着,两只生满血丝的眼睛滴溜溜地跟着我们的嘴巴乱动。他无论在高兴或苦闷的时候,在平常的行军或放心休息的时候,最爱用悲凉的声调反复地唱着两句简单的戏词,这戏词是他从小孩子时候就学会了的:
“有寡人出京多不幸,
不是啊下雨使刮风……”
他的小烟袋正同他本人一样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我看见他的小烟袋,就不由得想起一段动人的故事来。
【第一部分:游击队员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也喜欢这个外号的主人“差半车麦秸”。】
一个寒冷的黄昏,忽然全队的弟兄兴奋得发狂一般呐喊着跳到天井里,把一个新捕到的汉奸同队长密密地围起来。汉奸两只手背绑着,脸黄得没有一丝血色,两条腿颤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子后面插着一把旧镰刀,腰里插着一根小烟袋,头上戴着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队长手里拿着一面从汉奸身上搜出来的太阳旗,冷静得像一尊铁人。同志们疯狂地叫着:
“他妈的打扮得多像庄稼人!”
“枪毙他,枪毙汉奸呀!”
不知谁猛地照汉奸的屁股上踢了一脚,汉奸打了个前栽,像患瘫痪症似的顺势跪倒在队长面前。这意外的结果使同志们很觉失望,开始平静下来。有人低声讥讽道:
“唏,原来是一泡鸭子屎!”
队长还是像一尊铁人似的立着不动,浓黑的眉毛下有一道冷峻可怕的眼光在汉奸身上掘发着一切秘密。
“老爷,俺是好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