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面上A和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用水平着物块A和B,重力分别为FGA=100N和FGB=80N.物块B用拉紧的水平绳子系在固定点,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499所
24小时更新:3729
总量:6928460
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2.1 重力 弹力 摩擦力(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2.1 重力 弹力 摩擦力(Word版含答案)
时间: 17:30:03
下载量:5260次
大小:543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152/153/154/155/156/15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正确教育-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 【答案带解析】如图,物体A与B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已知物体B的重力为80N,地面对B的支持力...
如图,物体A与B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已知物体B的重力为80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60N,连接物体B的细绳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所有物体保持静止.(1)计算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2)计算物体A的重力. 
(1)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20N.
(2)物体A的重力为40N.
试题分析:(1)对物体B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摩擦力和拉力;
(2)再对物体A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1)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B物体受力平衡,故:
水平方向:Tcosθ=f ①
考点分析:
考点1:摩擦力
&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考点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考点3: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相关试题推荐
石块从45m高的楼顶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多大;(3)石块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开始时需平衡摩擦,某同学的操作如下: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小车后端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前端连着挂有砂和砂桶并跨过滑轮的细线,轻推小车,观察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平衡摩擦的方法
(填“对”或“错”).(2)实验中还需满足m
M(填“远小于”或“远大于”).(3)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做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做“探究力的合成方法”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方向和O点的位置C.实验中,只需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度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填“甲”或“乙”)(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OB绳中的拉力不变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D.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木块静止,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等于0B.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向上C.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大于mgD.如果F增大,木块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题型:计算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受力分析经典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受力分析经典题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9.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A.B未发生相对滑动.求经时间t作用在物体B上的各个力做的功及摩擦力对A做的功.——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19.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A.B未发生相对滑动.求经时间t作用在物体B上的各个力做的功及摩擦力对A做的功.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B的重力分别为40N和1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墙面之间用一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在给物体A一水平拉力F,使A、B缓慢移动.(1)分别画出A、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若逐渐增大拉力F,则在A、B缓慢移动过程中,物体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B的重力分别为40N和1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墙面之间用一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在给物体A一水平拉力F,使A、B缓慢移动.(1)分别画出A、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若逐渐增大拉力F,则在A、B缓慢移动过程中,物体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B的重力分别为40N和1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墙面之间用一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在给物体A一水平拉力F,使A、B缓慢移动.(1)分别画出A、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若逐渐增大拉力F,则在A、B缓慢移动过程中,物体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上平台的上表面是粗糙的,它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旁并与桌面等高,现在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C以速度v0=10 m/s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滑过小车平台后从A点离开,恰能落在小车前端的B点,此后物体C与小车以共同速度运动,已知小车质量为M=5 kg,O点在A点的正下方,OA=0.8 m,OB=1.2 m,g取10 m/s2。求:(1)物体刚离开平台时,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2)若物体与平台的动摩擦因数为0.65,则小车平台多长?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与B的重力分别为40N和10N,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墙面之间用一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在给物体A一水平拉力F,使A、B缓慢移动.(1)分别画出A、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若逐渐增大拉力F,则在A、B缓慢移动过程中,物体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物体的平衡分类总结.doc 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物体的平衡分类总结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物 体 的 平 衡
一、平衡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静态平衡)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动态平衡),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有时候物体会出现缓慢运动的过程也可称为动态平衡)
二、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F合=0(物体在任何方向的合力都为零)
针对训练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为一对_________.
2、三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______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
3、多力平衡
(1)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______大小相等,方向______.
(2)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它各力保持不变,则其它各力的合力一定与去掉的这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1)关于物体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若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C.若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D.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5 N,F2=8 N,F3=6 N,它们恰好平衡,那么其中( 
A.F1和F2的合力最大
B.F1和F3的合力最小
C.F1和F2的合力最小
D.F1和F3的合力最大
(3)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1N、5N、3N
B.3N、4N、8N
C.4N、10N、5N
D.4N、12N、8N
(4)如图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面上,在一斜向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仍静止不动,那么力F与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5)水平面上的木箱,在水平向东的力F1=60N和水平向北的力F2=80N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
质量m=5kg的物体在七个恒定的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去掉其中一个大小为5N、方向向东的力,而其余六个力保持不变,问去掉这个力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三、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系统)。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准确地画出受力示意图。
3、根据根据物体的受力特点选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利用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解决问题。
四、常见的题型归类
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
1、如图352所示,一位重600 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sin 37°=0.6,cos 37°=0.8)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间搁有一个重为G的光滑圆球,试求该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B.mg,mgC.mg,mg
.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   )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一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则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
6、一氢气球重力忽略不计,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8 N,拴好球的绳子与光滑墙壁之间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求绳的拉力及球对墙壁的压力。
7、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8、倾斜天花板平面与竖直平面夹角为θ,推力F垂直天花板平面作用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天花板对木块的弹力等于mgsin θ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B+是什么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