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怆然而涕下的独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石涧记作者思想感情情

《沪教版《登幽州台歌》阅读练习精选(含答案)》 www.wenku1.com
沪教版《登幽州台歌》阅读练习精选(含答案)日期:
《登幽州台歌》练习一、词语解释1、幽州台:2、前:3、古人:4、后:5、来者:6、念:7、悠悠:8、怆(chuàng)然:、涕:二、填空1、《登幽州台歌》选自,作者是 ,字 ,人称“ ”之一。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3、“怆然”表达了作者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从而表现诗人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6、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古人”“来者”指的是“独”字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 的感情基调。 《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它的语言风格是 。9、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B.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四、简答题1、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2、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6、此诗篇幅短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8、“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9、 “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10、本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绝唱。其原因是:
一、词语解释1、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2、前:过去。3、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4、后:后来5、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6、念:想到。7、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8、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9、涕:眼泪。二、填空1、四杰”之一。2独怆然而涕下。3、“怆然”表达了作者悲伤、悲怆的心情。4、从而表现诗人修齐治平、光宗耀祖、报效朝廷的使命感和紧迫感。5今吊古 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2分)6、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古人”“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9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B.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D全诗感时伤事,吊古悲今,并没有诉说自己的悲凉。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C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四、简答题1、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出人生的孤独感。2、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5、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6、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答: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8、“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答: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10、 “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答: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10、本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绝唱。其原因是:(1)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2)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我的图书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译文]& 思念起宇宙之大、历史之长(有多少人被淘汰,多少人湮没无闻),自己不胜感慨悲伤,禁不住涕泪滂沱。
&& [出典]&&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凄恻。
  涕:古时指眼泪。
&&3、译文1:  
&&&&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 译文2:
  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 译文3:
&&&&古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无限渺远的宇宙,和何等短暂的人生,怎能不让人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 译文4:
&&& 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天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 4、陈子昂生平见
&&&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 陈子昂却有一件十分得意的事情,此事载于《唐书》之中。
  某日,武则天治下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被杀者是御史大夫赵师韫,他在外出公干途中被人杀死于一家驿站。凶手是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徐元庆,当时徐的身份是该驿站里的一名服务人员。刁民杀高官,这显然具有十足的爆炸性,整个帝国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
  为什么这个小服务员要杀害朝廷要员呢?标准答案是徐元庆为父报仇。原来,赵师韫曾任下邽县尉,我们知道,县尉在古代是县令的属官,专司当地的治安工作。徐元庆的父亲因为犯罪被赵师韫正法。不久,赵师韫升任京官。徐元庆为报杀父之仇,隐姓埋名,到一家驿站做起了服务员。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他可以接近赵师韫的唯一方法。终于有一天,赵师韫为公事出差来到了徐元庆所在的驿站,徐元庆抓住机会,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赵师韫,报了杀父之仇。
  徐元庆到底是孝子还是凶犯,该杀还是该予以表彰,这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当时占上风的观点是,徐元庆应该受到表彰,至少应该予以无罪释放,因为徐元庆是为了替父报仇才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因此,尽管徐元庆杀了人,但他杀人的动机高尚,出发点良好,在讲究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朝廷应该赦免徐元庆的罪行。
  就在此事将要以这样的结果落下帷幕之时,陈子昂力排众议,写下了一篇《复仇议》,他在文章中说:“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陈子昂的意思很清楚,徐元庆谋杀之罪,案情清楚,按照唐律当然毫无争议地应该判处死刑,只有判处死刑才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徐元庆这样做却是为父亲报仇,是对父亲的一片孝心才让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将杀父的仇恨记在心间,誓与仇人不共戴天,其孝心感天动地,足以令日月变色。因此,陈子昂建议在对徐元庆处以极刑之后还应为他举行盛大的表彰会,以颂扬他的一片孝心。陈子昂的建议巧妙地解决了“礼”与“法”的冲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最后徐元庆案也就按照陈子昂的建议给了结了。
&&& 个人评价:&陈子昂深得法家和儒家之精髓。
&&5、陈子昂于神功元年(697)随建安王武修宜远征契丹,在幽州时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由于武修宜在军事上的无能,刚一接战,先锋王孝杰等全军覆没。为了挽救危局,陈子昂请求分兵破敌,为国前驱,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武修宜的支持,反而遭到降职处分,忠而见弃,悲愤填膺。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候,举目四顾,大地苍茫,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古往今来多少历史兴亡的惨痛,一齐涌上心头,迸发出了这样一首声情激越,气韵沉雄悲壮的诗篇。这首诗虽只寥寥四句,并且还是化用了《楚辞·远游》中的诗句:“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但陈子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着身包的强烈感受,用朴实苍劲的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封建时代普遍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个尖锐而严肃的主题,即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岁月易逝而功业难就。诗人面对寥廓的江山,永恒的宇宙,感慨有限的人生,从而使得激越的诗意与深刻的哲理融为一体,并从心灵深处喷发而出。这就极易唤起人们有限与无限、霎那与永恒、进取与失望、伟大与渺小等联想与思索,令人被那种登高望运、极目古今的阔大胸怀所感染,这就是这首千古绝唱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它已成为引起人类心灵共震的永恒强音。
&&& 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瞩目于广阔的空间,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知音何在?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7、此诗审美内涵十分丰富,作者的孤独与悲愤在诗中强烈地反射出来。诗中尽管没有提到什么具体环境,却创造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主人公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都无与我相知的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表现了主人公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地之阔,依然没有能与我相知之人。于是,在时间仿佛凝固的、寥阔无限的大地上,寂寞地站着一位诗人,感叹着沧凉与孤独,潸然泪下。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一个孤独的点,这个点以浩瀚的天宇和沧茫的原野的浑然交融为背景,无限辽阔且沧凉。&
&&& 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会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官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眼,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陈子昂感念天地,怆然涕下,他的背景浩瀚辽远,这使得陈子昂给人一个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人形象,其大气超然,更象一个仰天长叹的孤独的英雄。
&&&8、毫无疑问,孔夫子的“悠悠万事,惟此惟大,克己复礼”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埋下了“悠悠”伏笔:悠远、悠久、世界之大、天马行空。而问题正出在这里。当一分钱逼出一个英雄好汉时,我们都知道,他总会仰天浩叹:“天地之大,无所不能,我却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如此无穷无尽之历史长河,哪里是我的报国之门啊?”陈子昂正是在动荡岁月发出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在屡遭绝谏、拒为前驱的情况下,被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悲绝境地所激愤,走上了当年屈原在《远游》中所经历的那种空前绝后:“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这种英雄天才的孤独也许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果说屈原是用了“楚辞”即古代楚国的“白话”写的诗,那么,跟楚辞相比,陈子昂的诗更为直白,是当时唐朝标准的“口语诗”。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情那景,谁也没有闲情逸致去优美抒情,唯有最真实的直接表达,把自己的悲愤用最短的话语传达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以想象陈子昂当年在幽州台放歌的痛绝,跟荆轲剌秦王前高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有着某种相近的风范。所不同的在于,荆轲是在江东父老众目睽睽之下明白无误前去寻死,而陈子昂却是唏嘘流涕自言自语自弹自唱悲叹孤生。我个人认为陈子昂的境界是英雄的,虽然带着哭声,却穿透了岁月,那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哭,能够跟这场哭相得并论的,恐怕只有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是一种诗人的哭,随之牵来的很可能是国哭,或民哭。但是诗人总赶在国民的前头,先哭得天地悠悠。
&&&&9、听到你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联想到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朱自清的“时光的脚步匆匆、匆匆”……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有抱负、有成就的男人伤逝感怀,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 我想,这样的男人都是有追求、有理想的。时光的流逝让他们有种紧迫感和压力;同时理想和现实的逆差让他们感到压抑和失落。得过且过的人,是不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的。所以,对你的感慨,我深表理解。
&&& 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过分沉溺于这种哀伤的情绪里。时光带走了我们的年轻的同时,也带走了我们的幼稚;在催我们老去的同时,也赐给了我们洞察事理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逝去的时光长河中,我们撷取了知识、事业、友情、亲情等珠贝,当它们散落的时候,是不太起眼的,但是当我们用记忆的丝线将它们一颗颗串起来的时候,它是不是很丰富?而且耀眼夺目?
&&& 是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日渐衰老。我们将失去年轻俊美的容颜,也会失去轻快矫健的步伐,我们会失去健康、一些听力和视力,甚而会失去记忆力和敏锐的感受力,有可能我们还会失去表达的能力……
&&& 可是,这一切距现在的我们,还很遥远啊!为什么不这样想?今天,相对于遥远的将来,是我们最年轻的一天;相对于以往的岁月,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最精彩的一天!我们要怀着虔诚的心情,珍惜这一天,开心的、扎实的把这一天过好!并且,把以后的每一个今天过好。这样,当我们真正老了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在乎自己衰老的缺失。当我们用苍老的手指轻触我们一圈一圈圆满的生命年轮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串串美丽的珠贝。&
&&& 10、两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古代诗人把登楼当作一种情趣,在高处可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是乎,这楼便承载一种厚重的文化,具有了流传千载的人文亮光。
&&&& 能让蓬勃的生命走出狭窄、逼仄的屋檐,登上楼阁去触抚宽敞的高天,不会总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吧?况且人总是生活在地面上,难得有这样精神意义上的“高攀”之旅。登上高处,上同天对接,下倚地而立,让生命感受日月星辰和浮云的抚摸,感受清风入怀的愉悦。如若下临秋水一脉,也许更有着“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感了。即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心境,也总比在地面上伏行、受芜杂的世尘薰染强得多了。
登楼,作为一种放逐生命性情的方式,让我品咂出一种“放眼四海”的高岸。其性情之美是心灵拥握天地所带来的况味,能够旷达地潇然指引目光的放纵。目光所到之处,一定是雁阵一样的云彩,浩荡着从头顶上一掠而过,去感悟天无涯、地无角的心境。而现今之时,有谁会像古人那样,披襟当风,让高处的风脉,吹得敞开的衫子如旗旌一样猎猎作响,真的像生了一双翅膀一样。
这样的生存方式让我悚然而惊。现代人的“恐高症”由来已久,生怕把自己的一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生命性情的掩饰,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狭隘,以致不能有纵浪于天地、驰骋思情于广渺的大度和伟岸。如我年轻痴狂之辈,把名利看得太重,势必影响修行的勇气。
登楼到底会让自身得到了什么?是宽慰?还是释放?就连以后的杜甫,也是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释放忧愁了。古之诗人,恐怕没有一个是带着游玩的闲适来登楼的。也许,这是一种情绪排遣的最佳方式,是绝对化了的生命之音散放的最佳办法。登高一呼,百音和鸣。在高处所熟识的,是广宇长风浩荡的抚摸,是欲飞上九天揽月的冲动。在那样的一个极点之处,他们会把自己看得很小,把天地看得很大、很远,从而能够放达一切,透彻地了悟一切,不再让眼前的营营役役忧乱心境,而生命恰恰就在这时找到了它的洒脱之处。因为一切人生体会,只有在凭借于他物的情绪转移,来达到一种观望自身的目的,把过于浓重的心事暂时稀释和淡化掉,走进一个可以容纳自身存在的生命境界。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境界里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慰:在早上空寂且清纯的天光下,带着丝丝凉意而攀,会把昨夜烦闷的梦魇一驱而散,新的思情会坦然地走进怀抱。或在黄昏的际刻,在圆圆的一轮落日下沉之时,突然感受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那被大地鲸吞了的太阳,还会蛰伏出一片金色的蜃景来,在高可盈尺的触抚中,迎接一个清澈的光辉,让生命崭新如初。
登楼,是在高处的精神沐浴。
登楼,聆听生命气脉的一泓澜流自足下呼啸而过,跨越时空的界限,同宇宙对话。
那四周的栏杆围绕着,像心绪的苞衣,为思想找到了一个可以依傍的所在。诗人们在这样的沉静里攀登,蓦然感到信念和意志的重要。在高楼上,诗人有一种脱俗出尘的感受:如乘清风,如驾祥云,千秋与万载,感泣与悲怨,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既使啜饮清风也只需一杯足矣。弹一弹沾有灰尘的衣袂,轻快地把自己完整地捧出来,浴在其中,溶在其中,坦荡、无私,又不带走一丝悲凉,多好。
这样的登高,有如在深山中聆听空谷清泉的声音,洗濯着愁苦,传响着悲欣,让一个怒剑出鞘的时刻,瞬间化为福祥平和,让游思乘上王勃的海舟,在飞阁流丹的诗句中徜徉。这样的时候,心田空廓,思情深隽,意绪飞扬,意慨万千。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傅聪:中国古诗词里有一句诗我最有感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个境界写出了人和宇宙的美,好像罗素的英文,用最简洁的话写出永恒。这不光是人的感觉,我想这是万物的感受,是与自然通的。所有艺术也是通道。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者,只有学而知之。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不仅要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
  保持一种常态,要做爱书人。真正爱书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的意义。书是先人在改造大自然过程中汇聚的智慧之光;书是先人在不断的追求中,将理想淬火的生命之华;书是先人在相濡以沫、真诚往来中,留存于心灵底片上的共同记忆。爱书的人只要捧一册自己钟情的书在手,便不忍释卷,神通万里,意接八荒,最终生命的意义在书香的氤氲中得以升华。不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然与洒脱,抑或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苍茫与悲怆,莫言《红高粱》革命叙事中我奶奶爷爷一辈生命之坚韧与不屈……喜爱都源自一种生命的默契,因为书是离心灵最近的东西。
&&& 14、什么是孤独呢?&&&&心理学上讲的孤独是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孤独感与平常所讲的孤寂、孤单大不一样,后者可能是个人有意识地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充实自己。而孤独就不同了,孤独往往伴随有忧虑和愁苦,常有凄凉无助,举目无亲,形单影只的感觉。像陈子昂诗之所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维诗句:“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月下独酌》更是令人揪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读罢李清照的《声声慢》便会双眼泪下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当一个人不感孤独时,独自生活未必有孤独感。反之,即使生活在茫茫人海中,身处在热火朝天、欢天喜地的场合或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的闹市里也会感到十分孤独,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与别人进行心理沟通造成的。
&&&15、人一旦步入成年,就必须要面对一样东西——孤独。
&&& 这种孤独,存在于友交天下,一呼百应的江湖;也存在于觥筹交错,起坐喧哗的饭局;还存在于郎情妾意其乐融融的家庭。如同在人声鼎沸的闹市那一袭寂寥的背影。所有的熙攘喧嚣和他无关,最后融进阑珊的灯火,走进黑暗。
&&& 这孤独来自对自己的审视、分析、探究、怀疑,来自和自己精神世界的对话、交流、争执、否定。没有人可以去依靠,也没有人可以去解惑,冥冥之中的力量注定这是一杯必须独饮的酒。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孤独的行走者。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这个世界不缺优秀的人,但是总缺少那些读懂优秀的人。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孤独; 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是一种孤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孤独;疏影横斜水清浅,蕊寒香冷蝶难来更是一种孤独; 且不说枯藤老树昏鸦,念去去,凄凄惨惨戚戚!!
&&& 这种孤独还存在于独酌的那一杯酒,吸残的那一根烟,喝剩的那一杯茶,弹完的那一首曲。 还存在于似有若无、若即若离、若隐若显的心绪。夕阳下,永远是踟蹰独行的身影。 背负的是宿命,追求的却是亘古不曾熄灭的渴望!
&&&& 16、说“哭”:
&&&& 男人有泪不轻弹,但有的时候有泪还得弹的,这泪浑浊、厚重、真挚、深沉、悲壮、崇高、凄凉。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远走他乡的朋友不要太过悲伤,因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虽流泪但情境高远开阔,无儿女情长之羁。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男人的孤独和悲凉之泪,令无数听者在猝然间为之神动心折,感叹不已。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愁家恨浸透纸背;《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中兴有望,正使人欣喜至极。然而诗人却“呜咽泪沾巾”,哭起来了。这啼哭正是极致感情的体现,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这些诗句都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杜甫之泪深沉而悲壮。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之泪就远不如杜甫之泪那么有境界了,充其量也只是顾影自怜,最多让人生怜悯之意罢了。宋代词人苏东坡《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此词是悼念已逝十年的妻子的,作为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但这首词并不豪放,他此时的泪,感情真挚,情境凄凉。南宋词人辛弃疾《水龙吟》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词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其泪真乃“英雄泪”!曹雪芹《红楼梦》中“自题一绝”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
&&& 历史人物中的男人之泪也很多。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了,孔子哭得捶胸顿足,泣曰“噫!天丧予也!天丧予也!”孔子之泪,师生之情,无以复加。申包胥哭秦延,水浆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直到秦哀王感动了,才派兵救楚,这真是旷世之哭也。《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得天下后,击筑高歌,“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悲喜交集,慷慨悲歌,高祖之泪,是悲壮之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垓下,也“悲歌慷慨”,“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之泪,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实在悲怆。《三国志》中载孙权三哭周瑜,闻道周瑜死讯,孙权放声大哭;见了周郎绝笔,再哭不止;接了灵柩又哭祭于前,此哭令人希嘘不已。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邓世昌,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皇帝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但他仍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此泪悲痛而不失男人之气。毛泽东闻毛岸英已长眠于朝鲜战场后,强忍悲痛,泪往心里流,这似流非流的泪痛失爱子的父亲之泪,是国家之泪,是深沉、崇高而悲切之泪。体育比赛从来就是荣誉和泪水相伴的,也是男人之泪最能直接而畅快地表达的时候。历史上贝利,贝肯鲍尔,莱因克尔,这样正直而有正义的球员都会世界杯哭泣;而马拉多纳,加斯科因和罗马里奥这样富有争议的球员也会世界杯流下热泪,可见世界杯魅力和魔力之大。上届足球世界杯上朝鲜郑大世那泪流满面的情景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体育最能释放男人的身心,男人的激情之泪、胜利之泪、痛苦之泪、快乐之泪都能流淌得酣畅淋漓,无拘无束,而又不失男人尊严和风度。
&&& 如今,男人流泪似乎已能与女人平分秋色了,只是这泪有时过于轻率、浅平、伪善、单薄而无力。法庭上,贪官几乎没有不流泪的,与其说是后悔之泪,还不如说是苍白之泪,最不男人的泪。发布会上,有关官员通报重大责任事故时通常也会流泪以示歉意,只是这泪实在太廉价。影视歌星在粉丝或媒体面前也常常会流泪失态,赚取的不仅是更多的眼泪,还有更多的money。醉酒驾车者被抓后也会流泪,可在驾车前的饭桌上他肯定是最活跃最癫狂也是最会吹牛的一个。名人吸毒被抓后也肯定会策划一个发布会,也肯定会在公众面前坦然流泪,身价肯定也会提高,这也算是另一种吸金大法,或者就叫“苦肉计”吧。竞争对手落难,他也会猫哭耗子般挤出鳄鱼的眼泪。嗜赌成性者,也会流泪甚至用剁手指来表示要痛改前非。长辈刚逝,眼泪尚未擦干,就加入争夺遗产的鏖战中去。
&&& 男儿有泪不轻弹,要弹也得弹出男人味。
&&17、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
&&&& 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
&&&&& 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
&&&& 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
&&&& 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 18、幽州台上停留着一双孤独的眼睛,从昨天的一千年望穿了明天的一千年,幽州的白日,寒冷得发亮,幽州的黑夜,寂寞得疼痛。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眼睛里千年孤绝的泪滴始终不曾落下,难道是在等待明天的黎明?
&&&& 一半的孤独漂泊在历史的乡愁里,而一半的寂寞留给了虚幻的未来,就是没有今天。
&&& 有那么多邀月醉行的乐,汉武铜人眼泪的重,只听见曹操悲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全是哀伤嘶哑的声昔,只看见魏晋的人们站在生命的山岗上,向尽头眺望,带着流水一样的忧伤。
&我不知道那个想要喊出的名字是谁?是难以忘怀的记忆?是魂牵梦绕的人?是在孤独的秋天默默陪伴的友人?是心中温暖的期待?
馆藏&1140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怆然而涕下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