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边套都把入户门锁什么牌子好空间这样锁起来,可以吗

30集电视连续剧《东江魂》即将开机拍摄,一切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
第一次见到雷老师是在2012年广东省文学创作职称评定培训班里。由于培训周期不长,学习期间我们没有太多的交往。学习结束后,为了便于大家互相交流职称申报的一些具体事宜,热心的老师便组建了QQ群,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直接在群里咨询。我是一个极其热心的人,看到有人提问,只要我知道,就会马上在群里回应。也就在这时,雷老师听说我把所有材料都做好了,便找到了我。在多次完善申报材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了解。雷老师不仅写文学作品,还写戏剧作品,这对于一个写戏剧小品出生的“初生牛犊”来说,无疑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当得知有幸拜读其大作《东江魂》时,更是喜上加喜,随后等待快递仅一天的时间都显得特别漫长。实话说,我一直对战争题材的作品没有多大兴趣,也从不挑战这类题材。期待《东江魂》的主要原因是渴望拜读雷老师的佳作,想从中吸取些“养分”,获点儿私利。没想,恰恰《东江魂》是一部反映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长篇抗战历史小说。对于“东江纵队”这一名词,我倒是早有耳闻,但具体地怎么个抗日、怎么个救国,我就不太清楚了。因为我前面坦白的那样,我对抗战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在这方面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这次却有所不同,这次是人先入主,作品在后。所以毫不犹豫地且非常郑重地打开了《东江魂》,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阅读起来……我读书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管什么书,都得一字一句地读。本身有些书是可以一目十行的,但我没有那个本事,所以当别人“一目十行”时,我还在一字一句地细嚼慢咽,以至于读完这本443页的《东江魂》耗去了我整整四个晚上。当看到最后一句“1945年,朱德总司令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时,我自己都很纳闷儿,咦?这么厚一本抗战小说咋就被我看完了呢!前前后后再一翻,没错!真是看完了。当我再次打开书细细琢磨时,才慢慢回味出《东江魂》里的那些小道道儿来。其一,“东江魂”仨字儿很有气魄,立得起,站得稳。不仅有东江神韵之意,更有勾魂之说,极其挑逗读者的探知欲。好一个“魂”字煞眼,至少我是被它吸引了。其二,细腻的细节描写引人入胜。虽然这里所描述的是一段残酷、混乱的战争历史,但作者在入笔时,恰到好处地回避了一些让人凝重的场面,从“细处”着手。比如,用人物的一个眼神儿交待时下局事的慎密。当曾生和周伯明走进“香港粤华公司”时,伙计“使了一个暗示的眼色,曾生会意地点了点头”。当阅读到此时,我觉得“伙计”那个暗示的眼色是给我的,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紧迫的感觉,更容易与之并未经历过的情节产生共鸣。文章对读者有足够的亲和力,很容易拉拢读者的心,让其跟随“时下”景况而转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每每进入一个新的场景时,作者总会顺势运用一段细腻的描写为后面即将发生的情节做好铺垫,这使读者阅读起来显得格外得轻松了一些。其三,通过人性刻画凸显历史背景。不管哪朝哪代发生的故事,它的主角总归是人,刻画好了这个时代的人,展示好了他们固有的特性,再通过当下既定的历史场景作铺垫,自然而然就能呈现出一幅绝好的历史画面。《东江魂》里刻画了不同的军官、战士、百姓等人物,这些人物通过作者的精心再现,充分展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本份”。我们固然不能用一个词去囊括某一个人的所有,但可以用一种“本份”特征去刻画他的人物个性。在此作品中将人物的彼非“本份”元素忽略掉,干净利落地塑造了各具情态的人物形象,以至于读者读完作品后,脑海里都会留下几个清晰的身影。当然,这一效果还得归功于另一原因,作者很好地融入了戏剧手法,从平面的文字里展示了三维的立体效果。当我在字里行间里游走时,脑海里同时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画面。琢磨到这儿时,也找到了阅读过程中时而会让我“掉线”的原因。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多用剧本的行文格式,说话之前总得规规矩矩地写出说话的人名。其实在双方对话之时,大可不必每句话都注明是谁说的,我觉得直接写出说话内容,读者也能明白哪句话是哪人说的,想表达的意图。不好意思,在这儿瞎掰掰了半天,也许都没个说到正点儿上的。《东江魂》的真“魂儿”,我可能都说不上来,毕竟“初生牛犊”眼尚浊啊!惭愧至极!谈吐之间,若有不妥,权当我在这儿跟大家 伙儿闲聊罢了。&(字节数: 3689) [原创
10:02:20]&&&
近年来,以“三红一创”为代表的红色经典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究其原因,它既是对文学规律的一次自我修补,也是一次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可以说,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同样是可悲的时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在莞邑大地上与日寇浴血奋斗峥嵘岁月的鸿篇大作――雷电波先生历时八年的呕心沥血创作的长篇小说《东江魂》应运而生。
作品以史诗性的笔法,全景式地展现了东江纵队这支被誉为“中国抗战之砥柱”的华南劲旅,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在莞、深、惠、港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赞歌,重现了南粤人民抗日救国、英勇善战的峥嵘岁月。东江纵队的存在,无疑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写战争题材的小说,并不单纯是再现战争风云而是一种艺术创作,《东江魂》无疑体现了历史小说应当遵循的“以文运史”、“以人统事”、“以今述古”三原则。
&第一是“以文运史”。历史小说虽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的体裁,但仍应做到“史实为体,文学为用”。《东江魂》忠于历史真实,书中主要历史线索、人物、事件可循可信。作品从抗日战争的大时代背景入手,由于是“正说”而非“戏说”,因此它具有历史认知价值。在当下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历史小说也被消费,“戏说”的多,“正说”的少。戏说虽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可以博得读者和观众的眼球,但缺少历史的认知价值,甚至会造成对历史的错误认知。雷电波笔下的东江纵队,是一个真是的存在,这是其一。但是事事考证于正史又会失去那种灵动飞扬的想象,也很难达到历史小说应有的艺术境界。《东江魂》贵在尊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胆“生发”,不受史书记载的局限,把一个个人物从一个历史存在成功地升华为一个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统一的独具光彩的艺术形象。这种生发和升华依靠艺术的想象,依靠细节和心理描写。书中那种离开文学描述的历史评价极为少见,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流淌。在叙事上采用提纲挈领的小标题章回小说体,使情节更紧凑连贯,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其次是“以人统事”。恩格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它并不‘拥有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的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成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东江魂》正是以塑造人物为灵魂的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书中的曾生、王作尧、刘黑仔、林文虎、林平、黄友,甚至反面人物香瀚屏、大岛一雄等,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所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故事鲜活而有历史质感,没有成为被历史所淹没的标本。
第三是“以今述古”。历史小说创作必须秉持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尊重,仅仅观照历史可能写出一般演义和戏说的读物,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要启迪当下。《东江魂》充分观照现实体现在这样几点:一是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理想的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信仰旗帜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解放的奋斗史。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题材创作永恒的主题。优秀的历史题材创作就是要揭示一个真理:饱受屈辱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气节的伟大民族,它的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书写的历史,是支撑和鼓舞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最可靠的力量保证。二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人民永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灿烂的历史篇章是由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组成,人民永远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行的主角。就历史题材创作而言,这是在世界史上极为独特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因此,书写人民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每一个时代的最普通、最广大、最敏锐地体现历史自觉性的人民,无一不是一部又一部中国文艺经典反映的主体对象,中国革命史永远是与人民命运休戚相关的历史。因此,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必然将人民的力量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作为体现时代精神的伟大载体,作为表现历史趋势的中坚组成,伟大的人民也必然成为一切有抱负、有作为的艺术家着力描绘的对象。
&作者把《东江魂》定为“红色经典”的范畴,作为新时期的“红色经典”,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一是精神价值判断与认识的深入、深化。“红色经典”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解读和挖掘,应是一个在精神价值判断与认识上不断深入、深化的过程。对革命历史题材每一次的深度剖析和独到发现,都可能在“红色经典”的创作实践中获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果。就是要在与时俱进中对革命历史题材进行新的认知、触碰,揭示新的历史内容、塑造新的人物形象、表现新的革命情怀;就是要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打通历史与现实在判断与认识上的“通道”,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在受众自身的心灵互见和精神共鸣。这样的精神价值判断与认识上的深入、深化,是“红色经典”精神价值理念创新发展的基本点。
&二是实现历史与现实题材的结合、互构。“红色经典”创作要突破以往题材上的历史时空界限,就不能再仅仅聚焦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界限之内,而要开拓性地实现历史与现实在题材、选材上的“跨界”和“连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获得历史与现实题材一种内在的互动和互构,为“红色经典”创作实践在当下的精神价值影响上注入新鲜、强劲的内涵和力量。
三是着力于更加真实和更加普通的英雄人物塑造。一个非常明显但同时也非常难以获得创作突破的问题,就是在追求历史真实、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如何更加着力于普通英雄人物的塑造。这里,深入开掘一定人物的精神世界、真实把握一定人物的形象行为、充分认识历史与现实场景的客观尺度、努力寻求人物与当下受众的心灵共振和共鸣,很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可喜的是,《东江魂》在这些方面已经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东江魂》的出现,打破了东莞本土无抗日题材小说的局面。它既继承了《三国演义》宏大的历史叙事传统,又兼收了《战争与和平》西方经典名著的表现手法,是东莞乃至广东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题材小说,因此具有指标性意义。&(字节数: 0) [原创
10:00:37]&&&
翻开雷电波的长篇抗战历史小说《东江魂》,顿感一股浓浓的抗日烽火和当年东江纵队英雄们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这部小说,紧紧围绕着东江纵队的抗战史实,运用全景式的写作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华南地区东莞、惠州、宝安以及香港敌后抗日战场的风云际会,真实地描述了东江流域抗日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抗日英雄形象,弘扬了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作者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散发出一股幽香的岭南文化“味道”,令人读来倍觉亲切、感人。
一、&&& 小说全景式记述东江流域敌后抗日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同一部东江纵队英勇斗争的编年史。
小说从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偷袭登陆大亚湾、虎门、霞涌三地,将战火燃向华南沿海地区开篇,写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江纵队奉命北撤结束全篇,记述了华南地区人民抗日武装队伍―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全过程。
小说第一章交代了日本侵略军制定占领华南沿海地区“波字号作战计划”的背景,第二、三章即直接写东江纵队创始人王作尧受命回东莞组织抗日武装力量,曾生从香港率海外侨胞“回乡服务团”回惠阳开展抗日斗争,揭开东江流域抗日斗争史册的第一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不久,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相继成立,正式拉开了东江人民抗日斗争的帷幕。之后,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了东江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曾生、王作尧两支武装队伍。经过一番战斗风雨的洗礼,曾生、王作尧两支队伍,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率三大队开进东莞大岭山大王岭,王作尧率五大队开赴宝安阳台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3年12月,经党中央和南方局批准,正式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政委、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从此,东江流域的抗日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东江纵队在华南沿海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极大地鼓舞了东江人民的抗战热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东江纵队扬威东莞、惠阳、宝安、香港地区,令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成功地开辟了华南地区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三大战场”之一。
小说在全景式表现东江纵队抗战历程的同时,以细密的笔触描述了东江纵队在敌后战场上开展的游击战。小说依据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给读者讲述了游击战中各种巧妙的伏击战、破击战、阻击战、捕捉战、奇袭战等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小说中描述的战斗故事有二三十个,如“榴花塔阻击战”、“天堂围伏击战”、“天堂围缉私行动”、“大涌桥伏击战”、“坪山突围”、“百花洞大捷”、“阳台山保卫战”、“智捕东条”、“偷袭日舰”、“巧运军火”、“东宝鏖战”、“营救盟军”、“勇劫刑场”、“老虎山阻击战”、“柏塘山战斗”等,生动地展现了东江纵队的抗战历程。
小说又以浓笔重墨记述了东江敌后抗战发生的一些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香港沦陷后,营救文化名人的事件。小说第三十七章至四十三章,足用了七章篇幅,详实描述了香港营救文化名人的惊险故事。在营救行动中,先后遭遇日军满城围堵,特务跟踪搜查,土匪伏击,顽军追击,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淋漓尽致地再现东江纵队英雄与敌寇斗智斗勇的过程。故事中还直接描写了文化名人何香凝、茅盾夫妇、邹韬奋、胡蝶、戈宝权等人物形象的风采,在文学创作上留下靓丽的笔墨。
二、&&& 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颂扬了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小说中所刻画的人物群体,粗略统计达百人之多,这些英雄人物各有不同的代表性。如中共华南地区领导:廖承志、吴有恒;东江纵队将领:曾生、王作尧、林平、杨康华;战斗英雄:刘黑仔、何以成、刘坚、叶锋、李忠、李玉珍、王丽、易焕兰、何通、黄友;地下工作者:叶楣、李一之;归国华侨:林文虎、陈廷禹;革命母亲:李淑恒、浩嫂等。在小说展现的战斗故事情节中,这些英雄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其音容笑貌可歌可泣,成为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走进读者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
小说中描写的众多英雄人物,最为精彩的是传奇游击英雄刘黑仔。如果说这部小说有主角人物的话,刘黑仔就是当之无愧的头号主角人物。刘黑仔在书中第十四章出场,到全书高潮第六十章壮烈牺牲,围绕刘黑仔的战斗故事贯穿全书。刘黑仔从一个青年渔民,成长为短枪队长、游击英雄,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考验。小说中,精彩地描写了以刘黑仔为主角发生的一场场惊险战斗,如“夜袭葵涌”、“武装缉私”、“大闹汕头”、“退匪夺牛”、“智救百姓”、“营救文化名人”、“海上游击战”、“智毙陆通译”、“夜炸油库”、“解救英俘”、“巧运军火”、“炮击顽军”、“抢救飞虎队”、“柏塘山牺牲”等。刘黑仔在战斗中出生入死,不畏艰险,出入敌后如入无人之境,威震东江、港九地区。当年这位活跃在东江敌后抗日战场上的英雄刘黑仔,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成为一个智勇双全、英勇献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三、&&& 小说语言风格清新朴实,富于岭南文化“味道”。
小说不仅热情讴歌了当年驰骋战场的抗日英雄,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颂歌,同时也以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给读者送上一枝富于岭南特色的奇葩。
小说中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穿插了不少岭南自然山水景色、城镇乡村风土人情的描写,如蜿蜒妩媚的东江,草深林密的大岭山,袅袅炊烟的客家山村,帆影点点的大鹏湾,苍松滴翠的中山公园,人声鼎沸的古镇茶楼,灯红酒绿的维多利亚海港,繁忙不停的港九铁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东江流域的风情画卷之中,重现了当年的社会历史风貌。
小说中还有多处运用了独有东江韵味的客家山歌。其中最为动人的是写刘黑仔参加游击队时,与女战士李玉珍对唱客家山歌:
(李)“八月月圆在十五,哥妹团圆在何年?”
(刘)“哥哥当兵保家园,哪有得闲来探妹。”
(李)“哥哥抗日为保家,妹妹心中常牵挂。”
(刘)“妹妹情义哥晓得,望妹再等哥一春。”
(李)“一春二春妹不急,盼哥立功早日归。”
书中英雄人物情深意长的山歌与奋勇献身精神互为呼应,令人闻歌而动情。一曲山歌,荡气回肠,不仅丰富了以刘黑仔为代表的东江纵队抗战英雄们的革命烂漫主义精神和客家人朴实的艺术形象,也令读者为《东江魂》而感动------&(字节数: 0) [原创
9:58:52]&&&
20年前,我从八百里湘地来到东莞,曾经踏遍了莞邑大地,也感受过当年东江纵队的抗击外侮跋山涉水的艰辛。我也曾想过,假如有一天,能用手中的笔写下这段历史,那怕一个片断,也是对这块苍天厚土的一片赤子之情。但是,一直以来,我不敢下笔,一是为了生计,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啃下这块“大骨头”。二是怕自己文笔拙劣,难以准确地把握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再现当年风云变幻历史画卷。今天,看了雷电波先生新近出版的《东江魂》(金城出版社,2012年11月),我顿时感到血脉贲张,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油然而生,便不舍昼夜地将这本洋洋30万字的书看完。
《东江魂》书中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早在三年前,我就在报纸、电视里看到过有关电视连续剧开播的报道,后来相关信息似乎悄声匿迹了。这部小说是继作者同名电视剧后的以小说形式向读者再现的东江纵队抗日救国风云录。小说像作者一样憨厚,据实而述,照景而描,在小说的语景里,努力遏制精神和情感的崩溃,以故事的方式完成诉求,活化东纵战士驰骋疆场声振国威的史事。&
东江纵队,曾被朱德同志誉为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比肩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一支华南劲旅。她的历史,本身就是中华儿女不侮使命,奋击外辱的真实历史。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在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的情况下,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东江魂》企图还原历史。作家以文学之质、小说之文、安魂之意,还原这段厚重的历史。八年,在历史的长河或许只是一瞬,但对于东江纵队的历史来说,这是一种苦难中奋发的写照。小说一开头就将南中国海风云莫变的场景展现出来,艺术地再现了解放南头、百花洞大捷、老虎山下英雄五少年等战争场景和悲壮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在南粤犯下的滔天罪行。八年抗战,几经整编,终于发展成为一万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先后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在这八年里5508名东纵烈士壮烈牺牲在这块厚土上,他们的灵魂一定成为中国历史甚至世界抗战史上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民族的苦难史,是我们的血色记忆,无论过去多久,都是我们要记住的,这不仅体现一个民族的记性,更能激发一个民族的勇毅。在文学创作上,确有大量反映民族记忆的作品,他们在还原历史上做了大量的功夫,但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作家在现代历史题材写作中,热衷于谍战、反特等类型,智谋迷恋,以此打动读者,对于挖掘故事的原生动力,不敢多加触笔。但这部小说《东江魂》,却细腻地反映这场风起云涌的故事,甚至在这部作品的人物原型有的还健在,作家脚下这片土地就是当年的战场,流过多少个英雄的鲜血,发生过多少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小说以当年东纵主要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为原型,塑造了曾生、王作尧等东江纵队的将领和战斗英雄,栩栩如生。曾生的坚毅勇敢、王作尧的大义凛然,他们睿智多谋,个性鲜明,跃在纸上。作家不被流行的写作方法所迷,讲求真实,艺术地为历史叙述。作品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感人的细节描写了东江儿女包括归国华侨、华人为了正义之气,生死相助,共赴危难,壮烈凛然,荡气回肠。
《东江魂》写的是东江纵队八年的浴血奋斗的历史,作家着力将笔调围绕着这个伟大民族悲壮的血泪史,围绕着这个民族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而展开,情节层层递进、张驰疏密得当,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和朴实无华的风格,充分展现东江纵队英雄儿女的爱国热忱和赤子情怀。
八年的东纵抗战历史,更巧的是本书作者雷电波历时八年磨砺,走访了东江大地,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民间闻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创作过程中,对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均按史料实录,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书稿是在完成电视剧本的创作后,再几易其稿,反反复复加以修改补充后才与读者见面,这表现出作者对这段历史所持有的严谨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书中,作者十分热衷“红色经典”,书中出现了20多处“红色经典”的词语。或许他早已将本书作为一种红色事件进行写作,作为读者,我认为《东江魂》是作家艺术地再现东江纵队的历史,其经典的作战场景,经典的人物原型,经典的爱国情怀,早就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我不敢枉断这本书是一本经典之作,但一定是作家灵性的运笔,是作家沤心之作。&(字节数: 0) [原创
9:55:13]&&&
&& 雷电波先生的长篇小说《东江魂》(金城出版社2012年11月)问世了。问世在“中国梦”拉开序幕的2012,问世在“两个百年”进军号吹响的2012,问世在东江纵队英雄丰碑为后人特别敬重的2012,问世在东纵司令部所在地东莞地区再度崛起的2012。
&& 当沉甸甸的映着鲜血一样光亮、带着刀枪炮火一般威风的,还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巨著,通过快寄放到我的书室的时候,我不禁震惊了,愕然了,倾倒了!
&& 我说过,因为经过了无数阅读长篇小说的痛苦,我将不再作长篇小说的阅读;因为受过了无数写评论的煎熬,我将不再为人写序写评;因为我的视膜做过四次激光手术十分怕光怕累,我将不再为文友写一切所谓的批评文字。然而电波先生的《东江魂》,一册在手,我却不能不读;置书于枕边,我不能不思绪翩翩;翻书于灯下,我不能不侧身索笔,记录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 我敬佩电波先生完成了一件庄重而艰巨的事情。东江纵队及其辉煌的历程,东江纵队及其伟大的贡献,东江纵队及其不朽的精神,是值得大树特树,值得讴歌再讴歌,值得弘扬再弘扬的。它所代表的特别是东江儿女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主权的维护、对入侵敌寇的拼杀、对家乡故土的热爱、维护与奉献,都如同一座座丰碑永存在人们心中。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起,人们就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着东江纵队的英雄们,讴歌着他们的事迹,传承着他们的精神,编辑出版各种回忆录、战斗史,建立各地的纪念碑、纪念馆,组织各种各样的纪念会、座谈会,演绎着、再现着东纵英雄的故事,回想着当年百花洞战斗的激烈,围杀入侵日军长濑大队长的喜悦,接受日军投降的骄傲,聆听朱德总司令嘉奖的自豪以及传颂成功营救香港文化故事的欢乐。
&& 现在,电波先生用长篇小说这种全景式的、生动形象的文学载体,再现东江纵队整体形象,其意义之大,我认为是不下于建一座纪念碑或修一个纪念馆的。文章千古事。石可烂,山可移,有文字记载的精神烂不了、移不走。电波先生《东江魂》问世之所以让我激动不已,就在于他的选题太好了、采用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电波苦苦写作所经历的八年有如东江纵队抗战的八年,其坚持奉献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佩。
&& 也许朋友们想象不来,作为最先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的我,还有另一个肃然起敬的原因,就是我的扪心自问。为什么写出这部宏著的作者不是我,而是雷电波?同在东莞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同住过大岭山这座血染过的根据地,同样沐浴着东纵精神的阳光,同样感受过先烈遗风的岁月,为什么电波先生就如一道闪电,发出了如此令人震惊的光芒?而你就不能呢?
&& 电波先生是一个新莞人。他曾租住在东纵战士磨刀擦枪的大岭山村庄,夫妇俩靠着几乎轮流进工厂打工甚至为人做抄写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来收集资料,来整理小说头绪,来体验人物生活,他一次又一次走访健在的东纵先辈,一遍又一遍地提炼加工素材,一次又一次地写过与改过,一次又一次地去求人给予关注和支持,……
&& 而我,比电波早十年到东江纵队根据地生活和工作,早十年注意到这一难得的文学题材,早十年跟踪采访过东江纵队的先辈如曾生、王作尧,早十年动过写一部英雄史诗的念头,也早十年收集过许许多多鲜活的史料、酝酿过许许多多人物形象……我数不清多少次伫立在英雄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抑或是战场,尽力还原英雄故事的情节和细节,赋予那些来自海内外的由同一信念引导而来的优秀儿女的个性、语言及其它一切。
&& 我相信,我的写作条件比电波先生要好许多倍,无论收集素材的方便,还是投入写作的方便。然而,我却迟迟未能动笔,直到今天也没有完成这一夙愿。我自责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停步不前和无所作为。然而我却高兴,我为我所倾注过心血的这一重大题材,终于有人关注、关切、坚持写作而终于有了成果,而且是不凡的成果而高兴。&&
&& 为此,我发自内心地向电波先生致敬,如同像东江纵队的司令员曾生同志致敬,向东纵的一切英雄们致敬一样!因为是电波先生用自己的心血为东江纵队指战员谱就了一曲不朽的颂歌,一曲可资文学朋友们可圈可点的旋律,一曲可为使更多读者品评受益的音符,一首让后人永远吸纳英气的乐章!
&& 当很多很多朋友还未有机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高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了先知的机会。乘着高兴劲,我爬在床上,以枕当床,写下这篇短文,一表达对电波先生大著问世的祝贺,二对我久久萦心的情节做一个结束;三用以向文友们传寄这样一个难得的喜讯。
&& 我相信,《东江魂》长篇小说的问世,将是新时期东莞文学天空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它电光灼灼,将会迎来东莞红色题材创作的又一轮超越与突破!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六晨四时草于东莞艺兰斋
(作者系东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中文教授,文化教研室主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当代作家评论》、《文学批评家》、《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文学评论近百篇。另有《突破与超越――中国当代作家的定点评析》、《契诃夫小说新探》等著作出版。)
尊敬的刘教授:您好!
&& 书评已收到。看到这洋洋两千余字的书评,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当读到“我说过,因为经过了无数阅读长篇小说的痛苦,我将不再作长篇小说的阅读;因为受过了无数写评论的煎熬,我将不再为人写序写评;因为我的视膜做过四次激光手术十分怕光怕累,我将不再为文友写一切所谓的批评文字。然而电波先生的《东江魂》,一册在手,我却不能不读;置书于枕边,我不能不思绪翩翩;翻书于灯下,我不能不侧身索笔,记录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的文字时,我的心被您的真情所撼动,尤其是读到“乘着高兴劲,我爬在床上,以枕当床,写下这篇短文”,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位令我敬仰的教授、令我尊崇的长者对我真切的关怀和热忱的支持。
&& 品读着每一句话,我的心犹如大海般起伏;目光所抚摸的这一行行感人肺腑的文字,我的心潮确实难以平静。这篇成文于“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六晨四时”的书评,使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教授身披外衣,斜靠在床头灯下,一字一字敲打着键盘,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了书评中。这不是一篇普通的书评,而是一部拿在手中,沉于心中的憾人之作!
&& 谢谢刘教授!谢谢您对我这部书的最高评价和肯定!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谢谢您对我的激励和鼓舞!我将遵循您的教导和叮嘱,继续在崎岖的文学道路上走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以此来回报党,回报社会,回报您对我的期待!
&& 顺祝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冬至节快乐!
&&&&&&&&&&&&&&&&&&&&&&&&&&&&& 小辈:电波敬呈& 日冬至&(字节数: 0) [原创
9:51:35]&&&
&& 20年前,我从八百里湘地来到东莞,曾经踏遍了莞邑大地,也感受过当年东江纵队的抗击外侮跋山涉水的艰辛。我也曾想过,假如有一天,能用手中的笔写下这段历史,那怕一个片断,也是对这块苍天厚土的一片赤子之情。但是,一直以来,我不敢下笔,一是为了生计,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啃下这块“大骨头”。二是怕自己文笔拙劣,难以准确地把握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再现当年风云变幻历史画卷。今天,看了雷电波先生新近出版的《东江魂》(金城出版社,2012年11月),我顿时感到血脉贲张,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油然而生,便不舍昼夜地将这本洋洋30万字的书看完。
&& 《东江魂》书中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早在三年前,我就在报纸、电视里看到过有关电视连续剧开播的报道,后来相关信息似乎悄声匿迹了。这部小说是继作者同名电视剧后的以小说形式向读者再现的东江纵队抗日救国风云录。小说像作者一样憨厚,据实而述,照景而描,在小说的语景里,努力遏制精神和情感的崩溃,以故事的方式完成诉求,活化东纵战士驰骋疆场声振国威的史事。&
&& 东江纵队,曾被朱德同志誉为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比肩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一支华南劲旅。她的历史,本身就是中华儿女不侮使命,奋击外辱的真实历史。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在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的情况下,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 《东江魂》企图还原历史。作家以文学之质、小说之文、安魂之意,还原这段厚重的历史。八年,在历史的长河或许只是一瞬,但对于东江纵队的历史来说,这是一种苦难中奋发的写照。小说一开头就将南中国海风云莫变的场景展现出来,艺术地再现了解放南头、百花洞大捷、老虎山下英雄五少年等战争场景和悲壮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在南粤犯下的滔天罪行。八年抗战,几经整编,终于发展成为一万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先后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在这八年里5508名东纵烈士壮烈牺牲在这块厚土上,他们的灵魂一定成为中国历史甚至世界抗战史上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 民族的苦难史,是我们的血色记忆,无论过去多久,都是我们要记住的,这不仅体现一个民族的记性,更能激发一个民族的勇毅。在文学创作上,确有大量反映民族记忆的作品,他们在还原历史上做了大量的功夫,但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作家在现代历史题材写作中,热衷于谍战、反特等类型,智谋迷恋,以此打动读者,对于挖掘故事的原生动力,不敢多加触笔。但这部小说《东江魂》,却细腻地反映这场风起云涌的故事,甚至在这部作品的人物原型有的还健在,作家脚下这片土地就是当年的战场,流过多少个英雄的鲜血,发生过多少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小说以当年东纵主要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为原型,塑造了曾生、王作尧等东江纵队的将领和战斗英雄,栩栩如生。曾生的坚毅勇敢、王作尧的大义凛然,他们睿智多谋,个性鲜明,跃在纸上。作家不被流行的写作方法所迷,讲求真实,艺术地为历史叙述。作品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感人的细节描写了东江儿女包括归国华侨、华人为了正义之气,生死相助,共赴危难,壮烈凛然,荡气回肠。
&& 《东江魂》写的是东江纵队八年的浴血奋斗的历史,作家着力将笔调围绕着这个伟大民族悲壮的血泪史,围绕着这个民族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而展开,情节层层递进、张驰疏密得当,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和朴实无华的风格,充分展现东江纵队英雄儿女的爱国热忱和赤子情怀。
&& 八年的东纵抗战历史,更巧的是本书作者雷电波历时八年磨砺,走访了东江大地,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民间闻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创作过程中,对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均按史料实录,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书稿是在完成电视剧本的创作后,再几易其稿,反反复复加以修改补充后才与读者见面,这表现出作者对这段历史所持有的严谨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在书中,作者十分热衷“红色经典”,书中出现了20多处“红色经典”的词语。或许他早已将本书作为一种红色事件进行写作,作为读者,我认为《东江魂》是作家艺术地再现东江纵队的历史,其经典的作战场景,经典的人物原型,经典的爱国情怀,早就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我不敢枉断这本书是一本经典之作,但一定是作家灵性的运笔,是作家沤心之作。&(字节数: 0) [原创
14:20:46]&&&& 电波的长篇大作《东江魂》气势不凡,自有一股英气在书中激荡。
&& 我和电波一样,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但我打孩提时起,就从连环画中知道东江纵队,敬仰他们的英勇与不屈,后来学习中国现代史,更从宏观的角度,读解到东江纵队在中国抗日战争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不料现在,竟然幸运地有机会通过电波披肝沥胆的创作,真切地感受了这段风雨交加的历史,更令我意料不到的,我现在住居的地方(东莞理工学院),在大岭山与大朗之间,就是当年东江纵队神出鬼没、大显身手的战场。
&& 当我读电波的小说,一面我的思绪沉浸于历史的风云际会之中,一面我的眼前不时地闪现电波的身影。我不自禁地将电波在东莞的奋斗与半个多世纪前战士们的英勇联系在一起。人无法选择历史,但人可以在历史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电波在东莞生活顿挫不断,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可以住在简陋的房舍内,却同样可以胸怀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在历史时空中的身影;这是一种精神的呼应。我甚至认为,正是严酷的生活环境,使得电波在描述东江纵队的艰苦卓绝时,更加的心领神会,更加的真切,也更加的昂扬。
&& 电波来东莞十载,而着手这部小说的创作就磨砺八年。他严肃地对待这个题材,收集资料、寻迹踏访,加上越来越融入于岭南文化,使得他对这个题材的掌握,不仅巨细悉数,且灵动于心。除了为生存奋斗之外,他的身心差不多都投入到这部小说的创作。现在,它出来了,以扑面而来的气概,以群像式的勾画,以大历史小细节的技巧。一部成功的历史小说的创作,自然而然地有三项定求:第一,对历史知识、历史史实、历史掌故的融会贯通、烂熟于胸;第二,有机地编排情节,使散乱的历史突然呈现出贯穿一气的情节,情节的节奏与氛围,达到戏剧性与故事性的高度统一,且在文字的组合上透露出作者独特的气质;第三,作品召唤的精神达到必要的高度,才能令人为这所倾,不仅情绪上令人荡气回肠,而且历史的认知与认识站在不同凡响的高地。
&& 人是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事件一旦发生,那可以透视它的门便关上了;历史的书写,从本质意义上,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就是一种想象。有人说历史不是想象,是回忆的记录,可是,这样的说法可曾想过,回忆所记载的只是人们所愿意记忆的东西。因而记忆的记录也是不可靠的。但是这样说,是否会陷入虚无主义的语境?不,真正的虚无是逃避,是不去回忆,是不去书写,不去呈现――我们所能做的,是我们的呈现。呈现,不再是一种客观的叙述,而是一种艺术,一种哲学。艺术也好,哲学也好,它们自有自己的衡量坐标,虽然坐标本身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但是,不停地呈现,看能否呈现出真正令人折服的作品,不停地叩问,叩问出真正令人豁然的道理,成为它们的宿命。电波用自己的努力应对这种文学写作的宿命式质询。
&& 邱吉尔说过,创造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写历史。有了这句话,才好理解雅各?巴尊的表述:历史只能被阅读。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中去。我们被时光抛在历史的这一边。我们与历史又不可分离,于是,我们渴望回忆,渴望在回忆中找到我们的形象。东江纵队的那些英雄们的身影,就是电波所渴望的形象;他还渴望这些形象遭遇阅读。
&& 实际上,电波在历史的书写中充当一个桥梁,他期望更多的人,凭着他建造成的桥梁的便利,进入历史,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并从中得以完成一段难忘的体验。于是,从此中获取一种力量,作用于我们的当代史的可以进行的伟大书写,难道是奢望?当我们回望历史,目击那些不屈不挠的勇士们的身躯,我们就会想,那些曾经在岭南群山峻岭中奔赴的躯体,与当下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域形成,难道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 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有一半是对的,那就是,人们写历史,从来不会对没有价值的过去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这句话有一半是错的,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从来就不是凭虚生产,它扎根的当代,必然连接于它探伸的云端:历史深处。
&& 严前海,戏剧学硕士,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电影学教授,有长篇小说《伤》《愤怒的爱情》,舞台剧《欲火》《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影视作品《松山湖之恋》《母亲往事》,学术专著《电视剧艺术形态》《影视见证:意欲与肉身》,重要论文《跨界迁移,生存与秩序的意义生产困境》《欧美与中国电影中的“后屠杀”叙事》《传记电影与肉身存在》《影视剧的躯体镜语与类躯体镜语》《论主观真实的建立与影视剧历史认知意识的叙事与传播》等。
Jacques Barzun, “The Critic, the Public, the Past,” salmagundi, 68-69(Fall,1985-Winter, . &(字节数: 2441) [原创
10:38:59]&&38万字的长篇抗战历史小说《东江魂》已由金城出版社于日出版,并面向全国发行,各大书店均有出售,欢迎朋友们购买并指导为谢!&(字节数: 70) [原创
17:28:29]&&&
&&& 刘宇琼,是一个平凡的客家女人,客家人的血液造就了她的善良、热情和肯干,她所演绎的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不仅表现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敬业、爱业的精神;而且也很好地诠释了她相夫教子、孝敬老人、积极支持丈夫到边远山区支教的生活内涵;为我们揭示了:和谐的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是生活快乐的保障。
支持丈夫支教& 妻子无怨无悔
&&& 2009年9月,为了积极参与省市“千校扶千校”教育工程的工作,丈夫巫显龙第一个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他成了凤岗镇中心小学第一批支教清远连山的教师。当刘宇琼得知丈夫要到山区支教时,虽然心中不舍,但她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并为他的理想感到骄傲和自豪。看到妻子如此善解人意,巫显龙心里更多地是充满了感激。可是,这一次支教一去就是一年,自己根本就顾不上家。而她不仅要忙于教学工作,还要照顾年过花甲的父母和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这对于妻子来说,是一个超负荷的压力啊!想到这些,他心里特别难受。细心的妻子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一天晚上,妻子依偎在他的身边,语气温柔而坚定地对他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安心地工作,圆满完成这次支教工作。就这样她把家庭的重担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 然而,当夫妻惜别后,她忽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尤其是劳累了一天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见不到丈夫的人影,听不到半句关心体贴的话,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凄凉。其实哪个女人不想偎依在丈夫身边,尽享甜甜美美的日子;哪个女人不想陪伴在丈夫身旁,用温柔诠释着爱情的美好;当想到丈夫远在山区支教,心中更多地还是牵挂:那里天气比较寒冷,他适应那里的环境吗?生活习惯吗?他的工作顺利吗?因此,每次空中连线除了相互勉励,就是这种种牵挂和担忧,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地进入甜甜的梦乡。
&&& 每天,她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来回往返,白天在学校上课,忙于工作;晚上回家忙家务,照顾老人和辅导小孩做作业,一天忙碌下来,感觉骨架都散了。但当她想到丈夫在山区帮助那些穷困的孩子,仿佛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看到了他们的脸上露出幸福而灿烂的笑容时,心里便感到格外地欣慰。
全力照顾长辈& 解除后顾之忧
&&& 刘宇琼不仅是好妻子,还是个好媳妇。十多年来,他们夫妻相互间的真情和信任使得整个家庭始终充满着温馨、幸福、和美的氛围。特别是婆媳之间,刘宇琼与同住的婆婆亲如母女,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 就在丈夫被批准参加支教工作时,婆婆却因患了直肠癌住进了医院。为了让丈夫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支教前的工作,她主动承担了照顾婆婆的任务。在住院期间,刘宇琼每天侍奉在婆婆的身边,端屎倒尿,洗脸擦身,换洗衣物。特别是手术后,由于病情未稳定,婆婆高烧不止,胡话不断,刘宇琼一直守在病床前,密切注视着脉搏监控仪的变化,并不断的用各种方法来为老人降温。老人渡过危险期后,她又想方设法为婆婆的康复增强营养。在他们夫妻俩的精心护理下,婆婆的病情渐渐地有了好转,但老人的心情却因病而变得十分复杂,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和勇气。现在儿子又要去支教,尽管媳妇的照顾无微不至,可是老人还是希望儿子能留在身边,就算有个什么意外,也有儿子在。即将出发的巫显龙也忧心忡忡地放不下母亲。为了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解开婆婆的心病,刘宇琼耐心地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并诚恳地对婆婆说:“让您儿子去吧,工作重要,家里一切有我!”,为了帮助婆婆尽快地走出病魔的阴影,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刘宇琼不仅耐心地开导和鼓励婆婆,而且还上网搜集了很多有关直肠癌的资料,让老人了解这种病的治愈情况,同时激励老人以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由于媳妇的孝贤、开导和照顾,老人的身体不仅恢复得很快,而且更加深了她们婆媳之间的感情。远在山区支教的巫显龙也时常来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刘宇琼总是乐呵呵地告诉丈夫:家里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有了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 工作育儿两不误& 做好家庭贤内助
&&& 当丈夫去山区支教以后,刘宇琼最担心的是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因为他们父子俩感情笃厚,现在孩子一天到晚见不着父亲,本来性格就比较内向的儿子也显得不适应,她一身担负起了教养孩子的责任。
&&& 有一次,儿子半夜突然发起高烧,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急得她手忙脚乱地将儿子送往医院。到了医院后,又忙着照看儿子吃药、打针,直到儿子的体温慢慢的降到了正常,她那颗悬了一晚的心才放了下来。这时天已经放亮了,于是,她把儿子安顿好后,自己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就匆匆忙忙地赶去学校上课了。事后她才告诉远在清远山区支教的老公,老公责怪她为什么不早点说,她开玩笑地说:反正离得那么远,告诉你也没用,反而会让你担心,影响你的工作。
&&& 令她感到欣慰的是,病后的儿子好象忽然之间长大了,他不但渐渐适应了父亲不在的日子,生活上开始学着独立,做完后还开始会主动地帮妈妈分担家务,洗碗,拖地,变得越来越懂事了,遇到棘手的事情还懂得应变。
&&& 有一次,外面刮起了强大的台风,有一个房间窗式空调中的挡板被大风吹走了,大风夹着雨水呼啸而入,不一会儿,房间到处都积满了雨水和沙子,刘宇琼被那阵势吓住了,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候9岁的儿子却显得很镇定,他马上找来面被、衣物把风口堵住,然后对呆若木鸡的妈妈说:“妈妈,别害怕,拿东西堵住就好了,爸爸不在家,我就是家中的男子汉。”听到儿子稚嫩的童音,刘宇琼激动得紧紧地抱住了儿子。
&&& 第二天,她打电话还告诉老公,儿子变得独立、勇敢了,你不在家,儿子就是家中的男子汉了。老公听了心里很高兴,能把孩子教得这么好,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此时他们的心里正处在一片暖融融的阳光之中
&&& 刘宇琼不但精心地照顾了家庭,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这一年,她先后荣获了“优秀班主任”、“凤岗镇优秀教师”和“凤岗镇教学成绩优秀奖”等光荣称号。而远在山区支教的巫显龙也出色地完成了支教任务,2010年1月受到了省教育厅的表彰。聪明懂事的儿子在妈妈的悉心照料和鞭策下,也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三好学生”。
&&& 刘宇琼的事迹一直被同事们津津乐道,每当说起自己的家庭时,刘宇琼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刘宇琼说,我爱我的家人,但我也爱我的工作,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字节数: 3146) [原创
17:23:21]&&&
在位于凤岗雁田长表村后的望海岭上,有一处被荒芜的岁月遮掩了的抗英古炮台和蜿蜒连绵的战壕遗迹。它的四周虽然草莽艾艾,荆棘丛生,但历史留下的印迹,却清晰可辩地携刻在这片山林中。望着眼前苍茫、玄黄的古炮台和防御战壕,历史仿佛从久远辽旷的尘埃中走来,似乎伸手可握,展臂可拥一般。
据考,1899年英国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之机,强迫清政府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租借给英国。英国侵略者为此迅即组织了强大的“收界”军队,企图沿九龙、深圳海域,登陆元朗、锦田、大埔等地,并扬言要打到东莞的石龙。为了保卫家乡,驱逐外寇,东莞市凤岗镇的乡民在“钦点花翎”邓辅良的召集下,组织村民及凤岗各乡民军3000多人在雁田南部的望海岭上构筑了防御工事和炮台,并从虎门购置了100门大炮布阵设防。英军探得实情后,被凤岗人民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爱国行为和抗英驱寇的精神所震慑,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不得不放弃北犯东莞之企图,撤离了布吉坳。
站在望海岭古炮台,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那一刻。当我跋涉在你心律脉动的胸膛,就像跋涉我潜伏多年的守望,跳动的血管却如火似潮一般地膨胀。在季节深处的沉寂中,不知你在为谁绽放?归人和来者,还有谁会在你咯血的歌喉里吟唱?将军,已骑上战马绝尘而去,摇旗呐喊的士兵,也和这岌岌摇晃的野蒿一样泛黄。此刻,我背负着前所未有的荒凉和一触即痛的惆怅,想象着你,想象着你那旧时的模样。
风,迷失了方向。穿过狭长的历史,是什么让它再次挚起黄沙浩荡。没有战争的辽远与空寂,你沉默了一个多世纪,可是,眼前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块石头都成为我心中一部厚重的史书。你将历史的大门沉重地扣上,断壁残垣,锈迹斑斑,一百多年来被荒芜圈养。远山依旧,了望依旧,额头的皱纹,写着与你同样的沧桑。暗淡了的刀光剑影,远去了的鼓角争鸣,唯有我目光所抚摸的地方,便涌起了历史的浪潮,溅湿了我视野里的风霜。
再也看不到九江滔滔,潇潇风声,一粒露珠的晶莹照亮着血染的沙场;再也看不到影影绰绰、延延绵绵的山峦中,千军万马在林间穿行的匆忙;再也看不到连天篷帐,篝火栅栏,守更哨兵疲倦的目光。隐约之中,有谁在梦里枕下无眠的思乡?有谁在吟痛中呼唤着爹娘?残阳似血,幽幽征战,如火如荼,如泣如诉……在这荒郊野地中,是谁,把一柄长剑刺向苍穹,切开了藏匿于身体中的内伤?我抖落了一声叹息,却惊醒不了这历史的迷茫。
壮志未酬,烽烟远去,这单薄的想象,终不能重塑你的辉煌。一捧黄土、一袭劲草、一块石头,早就把历史写成了厚重的篇章。我用莫及的视线,抚摸你苍凉孤独的脊梁,隔着时光的断层,去追寻那鲜为人知、发黄页残的岁月。我知道,那是你归途的宿命,我无法与你同行。但我可以在不断孕育的时空中坚守,在风平浪静、繁荣富强的年代中祀奉――歌颂你的壮烈,祭奠你的魂灵!&(字节数: 1287) [原创
17:21:55]&&&
夜色在浓重的雾霭中越来越沉,天空阴冷的细雨,犹如细细的钢鞭抽打着大地,南来北往的车道好似一条蒙胧如带的河流,溅泛着微弱的白光。在东莞至深圳二线的主干道上,劳累了一天的东莞市凤岗镇公安分局局长罗建军和几名同事正驱车返回单位。尽管有些疲惫,但他精瘦的脸庞却透出一种刚毅。
“有情况!”
&& 罗建军一脚踩住刹车,整辆车向前一倾,停了下来。
&& 只见路面上一动不动地躺着一个人。醉酒?急病?或是受伤?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个人躺在交通要道上都很危险!罗建军第一个念头就是迅速查明清况。当他走到那人身边,只见他双目紧闭,不省人事,头颅仍在流血,生命垂危。
&& “这是一起肇事司机逃逸的交通事故。”
&& 罗建军抬头查看了一下路面。这是一条呈双向六车道,来往车辆众多,如果不马上处置、抢救,伤者不仅有可能遭二次碾压,而且生命岌岌可危。案情就是命令。于是,罗局长果断地安排随行人员维护现场,迅速打开应急灯,提醒来往车辆绕道而行,并立即指示指挥中心调度110、120及交警大队迅速赶到现场抢救伤者,展开事故调查。
&& 雨,越下越密;风,越吹越冷。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罗建军顾不上自己被雨水淋得瑟瑟发抖的身体,还为躺在地上的伤者撑伞遮雨。3分钟后,110警车赶赴现场拉起警戒线,并着手事故取证、调查。正当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附近工厂下晚班的工人涌出了厂门,大家好奇地围拢过来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忽然,一位中年妇女拔开人群,奔向伤者失声痛哭:“家军,你怎么了,你醒醒啊,我是阿兰呀!是谁撞了你?肇事司机在哪?”说着,阿兰一回头便抓住罗建军的衣领,愤怒地大声叫嚷:“是你撞了我的老公,还不赶快送医院,我老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跟你拚了!”
救人的公安局长忽然变成了肇事司机?罗建军将阿兰的手缓缓拿下来,淡定地说:“不是我撞的,我也是路过才停车救人的。你们要相……”
&& “不可能。现在哪有这样的好人。”
&& “出了事,有哪个司机敢承认自己就是肇事者!”
&& “他就是肇事者,不然哪有这么好心,还在这里充好人!”
&& 顿时,群情激愤,罗建军成为众矢之的,种种无谓的指责和剌耳的谩骂声滚滚而来,无论随行人员怎么解说都无人理会。
&& 这时,120急救车呼啸着来到了事故现场。罗建军立即拔开人群,急切并诚恳地对大家说:“救人要紧,至于我是不是肇事者,等救了人再说”说完,便继续进行现场指挥。伤者被送到凤岗医院后,由于多处骨折,肺、肝、脾、肠等多脏器受伤致大量流血,脑震荡并头部多处挫裂受伤,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后,伤者才脱离了危险。
&& 伤者的生命保住了,可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对这个在外打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帮助他们一家渡难关,罗建军不计前嫌,与分局政委杨旭商议,决定为伤者开展一次爱心捐助活动。于是,一场募捐活动在凤岗公安分局温馨的上演了。罗局长带头捐助了1000元,紧接着干警、民警、职员、治安员甚至扫地的阿姨都纷纷慷慨解囊。仅半天时间,就募集了爱心善款三万余元。
&& 与此同时,罗建军不忘抓获那个可恶的肇事司机。在他亲自督办下,交警大队仅用16小时就破了案。审讯中,肇事司机对驾车撞人并逃逸的事实供认不讳。经了解,原来伤者是四川南充人,他于当晚冒雨骑车到东莞市凤岗镇竹塘村某工厂接上晚班的妻子,途经东深二线翡翠山湖天桥路段时被一辆微型面包车撞倒,自行车被撞出15米远,自己也昏迷不醒地倒在公路上。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个热心为民、系民于心的公安局长。案情终于水落石出,阿兰对之前误会了罗建军局长感到十分懊悔。这天,她携女儿来到东莞市公安局凤岗分局指挥中心,为罗局长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全家感激之情。
罗建军的救人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有难,我理应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罗建军荣获东莞市“学雷锋爱民模范”荣誉称号时,说出了自己言简意赅的心声。&(字节数: 1886) [原创
17:19:10]&&&
他走了。他走得太匆忙,以至于激起了一江的悲情。
有人说,是邪恶、贪欲和淫荡,轮奸了他的梦想;有人说,是他用生命的浪花,织出了一面招魂的幡旗,用最后一滴铁血,洗濯了一个最高集团的冷漠。也有人说,郢城街头,巍峨的宫殿,终究没有听到他“扑通”的声音,然而这一声“扑通”却将央央华厦震憾!  
然而,强权历来不同情弱者的眼泪。奸佞的谗言,从来就是一股看不见的洪流,上官大夫的唾沫,呛死一个三闾大夫,绰绰有余!高高在上的皇冠,渺视草芥的忧叹,似乎成了历史一次次的悲怨。那双最不该蒙尘的眼睛,终究没有走出花椒丛、菌桂树的遮掩,那怕扪心《天问》,孤注一掷,也只能赚来滔滔江水的哀鸣。
  曲高和寡,如日月之行,这是不可更改的渊薮。于是,一个孤独的舞者,终于走向无边的茫然,踉跄的脚步,平平仄仄,就像他的诗句。
  他是一位诗人,在他的心里怀揣着一颗永不泯灭的星,照亮了一个民族的前程。只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时,汨罗江让他失去了生命的韵脚,只有他怀里那块被他用赤诚焐热的石头,才合得上他思想的节拍。
  汨罗江畔的艾草,为什么久久不愿化蝶而去?是想为诗人作证?为诗人独秀?还是想像诗人一样,以独特的方式,净化一些肮脏的灵魂?
  人们用大把大把的艾草,编成大大小小的花环,丰碑一样立在汨罗江畔,花一样插在他的诗句里,美丽而悠长。
  于是,汨罗江畔的艾草,采撷一空。
  于是,用菖蒲代替。因为,菖蒲的气质,也像诗人的灵魂一样馨香。
  滚滚汨罗东逝水,哪里才是诗人的家园?诗人绝望了,绝望得就像他怀里抱着的那块石头。
  汨罗江畔,晚风凉得像汩罗江里的水。一个形容枯槁如同艾草的茎干、长须飘飘如同大旗的孤独的舞者,挥起长袂,带着俊逸与超然,带着浪漫与绝望,纵身一跃……
  那一天,是五月初五。
  历史打了一个趔趄。
汨罗江哭了。汨罗江的哭声,和着《怀沙赋》的韵律,缓缓升华,升华为一个民族的图腾!汨罗江的水位,从此越涨越高,一朵苍白的浪花,在历史深处,在人心最温暖的地方,最后一次冲刷报国无门的哀怨,终于掀起经久不息的波澜,它漫过了历史的长河,漫过了民族的河堤,两千多年来,人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加固。
  然而,诗人呢?渐走渐远。
  那朵苍白的浪花,在行将凋谢的瞬间,以无比绚丽的色彩,定格为一座历史的丰碑,从一个民族最柔软的地方,崛起!高高地耸立在黄土地上,震撼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条神经,成为了永恒的胜景,辉耀千古!
  从此,五月,用粽叶裹着心事和呐喊,用艾草或菖蒲向昨天告别,以龙舟竞渡的方式,滋养着一场又一场盛大的赛事,和一个民族的自尊自爱。
  从此,五月,以故事的形式,用思念铸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开出了一个处方,一个民族曾经久治不愈的集体伤痛的处方!
  故事在五月初五用最悲壮的颜色,写完最后一章。初六,再也没有故事了。但是,我们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故事。
  站在初六,仰望初五,就像站在雪地里仰望春天。初六的仰望,终究只是一串迟到的粽子。那一坛又一坛雄黄酒,没有醉倒汨罗江里的鱼虾,却将岸上追念的脚步,醉得东倒西歪!
  诗人走了,只有风中新长的艾草,装饰着他身后冰凉的诗句,新长的菖蒲,温暖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没有故事的初六,好事者开始续写。于是,诞生了许多初五的翻版:端午那天,伍子胥被夫差皮革裹尸投入大江;端午那天,东汉孝女曹娥救父不成投江自杀;端午那天,秦汉以前的百越部族图腾祭龙……
  好一串动人的故事啊,但是,都无法编出一块可以和着心脏一起跳动的石头,都长不出散发着灵魂芬芳的艾草和菖蒲。也许,艾草与菖蒲就是活着的诗人的标本,或者,诗人本身就是一株仙草!
  那么,那些粽子呢?  是后人的口福?&(字节数: 0) [原创
17:16:38]&&&
&&& 酒,能通八极;茶,能联四方。嗜酒者可做侠客,爱茶者方为隐士。古之为士,或相忘于江湖,或济世于庙堂。打马红尘,碌碌柴米,为人忙,为己累,忙累之间无念之暇,就没了士的清雅,少了士的高古,自然就芸芸众生了。
  汲汲于红尘纠缠之中,芸芸众生,三六九等,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擅权,有的贪钱,有的喜色,有的好赌,有的嗜文,有的黩武,有的善饮,有的乐食,有的爱动,有的悦静,因此,有了纷纷他人,他人纷纷的世界。吾俗人一个,生来就无甚专长,除与人们相同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就是饮茶之习惯。泡一杯清茶,看绿叶在清水中荡漾,任思绪在盈盈的茶香中氤氲,一天的生活就伴着淡淡的清香开始,如此看来,我也就算爱茶人中的一员了。但我这个爱茶之人却不是真正的茗中客,既没有风云际会行走于江湖成为英雄豪杰江湖汉,因为江湖已同锈迹斑斑的青铜器一同深埋在秀美的河山里;又无治国匡世之才居权利之巅济世于庙堂,因为庙堂已随金戈铁马的记忆被锁于故宫的幽深中。茶于我,只能是散淡之中盈握的一杯生活气息,让我在不咸不淡的时候若有若无地品咂。
  雅士文人把好茶叫香茗,饮茶就雅成品茗了。还讲究什么茶道茶艺茶经茶文化,把饮茶分为三个境界:一饮涤清迷;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饮茶便成了一种修行。万物皆有道,然心静便是道。身处红尘中,难逾三界外,借茶这凡俗之物,达到神清气爽、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出世情怀,修行就在红尘中。然而,初饮茶汤之时,自然不晓什么茶经茶道茶文化,无暇体悟茶道空灵曼妙的层次和境界。饮多了且已成习惯,反倒有了一种豪情侠义,充盈丹田,神清气爽,力量膨胀,酣畅淋漓的悟觉了。
  茶香幽幽,清芳无边,一醇千年自逍遥。
  我的家乡在湘南的一个边陲小县,那里以瑶族人居多,誉称“瑶都”。虽四面山岭绿绿葱葱,但茶园并不多,可数的几座茶岭著以 “苦丁茶”为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茶不在多有名则灵。生活在山区的瑶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彳亍在贫瘠的沟壑土坑上,用汗滴肥沃着禾下的黄土,生长着年复一年的希望,困顿匆忙,追星赶月,仰头乞天,俯首叩地,只能勉强赶制出不饥不饱的日子,那还有闲情逸致小杯小碗,一洗二涮三等待地磨蹭上半天功夫?都是大杯大碗,一仰脖子,咕嘟嘟就下了肚,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就连田间慵懒的禾苗都滋润得纷纷挺拔了腰杆,把被日光挤压得无精打彩的田野挺直成一片葱绿,成就着丰收的念想。来,喝碗茶,缓缓劲!来,喝杯茶,提提神!这亲切的招呼声就是家乡最铿锵最温婉的劳动号子。
&&& 家乡人好客,吃饭喝茶都用粗瓷大海碗,大碗饭大碗茶,充实了客人的寂寞与饥渴,那叫实在。黑粗的大碗盛着同样浓酽得发黑的大碗茶,咕嘟嘟一大碗下肚,多少个日夜的仆仆风尘就荡然远去了,风雨颠沛的旅途一下子就激情万丈,漂泊的步履立马就轻盈而坚定。喝着大碗茶,父老乡亲的生活仿佛也就日渐丰腴,有模有样了。  &&&&&
&& &对于这大自然恩赐的清芳,我只是从茶杯和街肆的茶叶店里看到过它孤寂的模样,总没有看过这寂寞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芳华的生命。记得我刚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有幸到了江华瑶族自治县两岔河茶厂,身临其境,亲近了它原初的芳泽。在那青绿逶迤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间,茶树不高,齐人腰间。从山下一沟一陇地排到山顶,像犁铧耕过的翡翠山,像九天悬挂的碧玉锦。期间鸟雀大都绿羽,鸣叫清丽、婉转、妩媚而多情,就是再陡的山岭也会被这美妙扇情的声音所柔化。采茶的尽是女子,巧手翻飞得极快,寂静的山便空灵而活泼。劳动的美朴素而自然,看得人笑眯眯甜蜜蜜。那些采茶女子还将这美的动画配了音,让闲着的嘴口吐莲花。茶女音都不高,但很脆,像附在茶树上的灵气,缠绵徘徊绕树三匝,余音有股甜甜的回味,撼动人心,最后连同茶女汗涔涔的体香都沉淀在刚采集的新茶里,怪不得新茶里总有一股淡淡的女儿香,这原来就是劳动的积淀。
  我对茶是后知而不觉,至今仍没有什么超俗的体悟。喝茶也是来到东莞后,被热情的东莞人调教所至。大岭山的好友黄兆洪老师可算是我喝茶的启蒙师。他说:如果你放弃了烟酒恋上了茶,就说明你的人生有了更高的品味。我说:“烟酒已是我的至交,侠客和瘾君子都做了几十年。既然品茶有如此的高雅,那就再做一回隐士吧。”众人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说归说,笑归笑,由初尝苦口蹙眉到食后必饮,最后喜品其苦味里蕴匿的绵长幽香,这还真是一个苦的过程呢。现在,只要赋闲在家或有一二知己相聚,我就会摆开茶具,学着广东人的样,清杯洗茶,“功夫”一番,久而久之,饮茶的习惯却已成自然。为了有模有样地能在茶友面前侃上几句,还特意从书店或图书馆找来几本茶道茶经,装模作样地做起了研究:什么茶树始于野生啦,直到唐宋时方移至家植,鼎盛于元明,茶肆作坊、巷道楼馆,无处不溢香,无处不煮茶。到了清代,还要论品分级,从此,茶便形成了一种文化,成为生活必需品;现在呢,对茶更是讲究,人们视采集时令不同,将其味性分辨得极为精细:清明春尖,清香润喉,夏丽玉露,沁心透凉,金秋谷华,凉香回甘,银霜太华,滋补养人,等等等等。如今,茶在人们的生活中又与日益繁盛的养生之道对上了眼眉:酒醉了要茶去醒,饭吃腻了要茶去解,亚健康也可用茶去调理,看来人们称茶为还魂汤倒也蛮名至实归的。据报道,东莞每年要消耗几百吨的茶叶,可见东莞人不仅对茶情有独钟,而且对茶也有独到的经论,真可谓:物我两忘茶中趣,品茶犹如品人生啊!
  我对茶的功用只是肤浅得没法肤浅了,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能人云亦云,为智仁者所左右。我喝茶,只是为了解渴,更是喜欢那盈握一杯,清香入怀的闲适。&(字节数: 2436) [原创
17:13:35]&&&
春花细雨丝丝缠,
琼枝叶飘浓荫满。
小园香径几多忧?
五月枕上泪纷扬。
谁人华章纸上伤,
一季花开陌上香;
轻狂说与谁年华,
沉醉哪阵清风下!
西风醉花我独醒,
人到中年还轻狂。
隔江独相望,
疏影桃花香。
谁在流浪作文章?
谁在诗行牧思想?
水墨写意宣纸上,
妙笔绘出伊人妆。
几番风雨送春光,
放眼难觅旧衣冠;
何人悲我不少年,
一腔激情淹纂香。&(字节数: 343) [原创
10:37:08]&&&
大型客家交响歌剧
&&&&&&&&&&&&&&&&&&&&&&&&&&&&&&&&&& 东&& 江&& 战&& 歌
&&&&&&&&&&&&&&&&&&&&&&&&&&&&&&&&&&&&&&& 编剧 作词: 雷电波
2012年03月创作完成于东莞市凤岗镇文广中心
第一幕& 受 命 东 江
【幕前音乐起,男女解说上。
男朗诵:长城内外风起云涌,
女朗诵:黄河浪涛发出怒吼;
合& 诵:东江两岸烽火弥漫,
&&&&&&&& 中华大地燃起了抗战的熊熊烈火!
女解说:为了适应全国的抗战形势,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吞噬中国的阴谋,根据中共中央和广州外县工委的指示,东莞中心县委迅速地成立了由我党领导和组建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江一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
【大幕徐徐开启。
【背景:东江流水,百舸争流,风光旖旎。
《东江谣》
(男&&& 领):
哟嗬嗬哟………
东江水哟长又长,
波浪滚滚入海洋;
东江自古多豪杰,
英雄辈出浪推浪;
(女&&& 合):
虎门销烟打西洋,
抗日烽火驱外强;
(男&&& 合):
跟着中国共产党,
东江流域摆战场;
(合&&& 唱):
洒热血,战敌顽,
粤港同心保家乡;
(男女合声):
全民抗战筑长城,
誓把日寇消灭光。
【王作尧上场。
《岭南人民要解放》
王作尧(唱):
战歌掀起层层浪;
舟楫有声晨雾茫茫。
乘江风破浓雾我心荡漾,
恨不得长双翅飞向东莞。
党的重托人民的召唤,
催我扬鞭快把征途上。
上战场,挥刀枪,
岭南人民要解放。
(合&& 唱):
上战场,挥刀枪,
岭南人民要解放。
王作尧(唱):
昔日告别家乡为求索,
今朝归来带回星星火;
让东江遍地腾烈焰,
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男女合唱):
让东江遍地腾烈焰,
让革命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背景声响:东江客渡码头人声鼎沸。
【何与成上。
何与成:(直奔王作尧,高兴地)作尧!
王作尧:(忙迎了上去,紧紧地握着何与成的双手)与成!
何与成:一路上还顺利吧?
王作尧:顺风顺水呀。
何与成:好!几年不见,还真想你啊。
王作尧:是啊,自从广州分手后,我心里总是惦记着同志们。这次省委派我回来就是与你们一起战斗!
何与成:好哇!同志们知道你要回来,真的很高兴啊,一大早,姚书记就让我到码头来接你。
王作尧:谢谢同志们,谢谢姚书记!
何与成:作尧,省委有什么指示?
《共产党人不辱使命》
王作尧(唱):
日寇在东北开了战,
炮火连连烧过了山海关;
同胞们妻离子散远走他乡,
我中华民族岌岌可危生死两茫茫;
共产党人不辱使命,
发出了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驱外寇同仇敌忾,
保家乡民族才能得解放。
省委指示组建人民的抗日武装,
派我回东莞担此重担,
虽然乌云沉沉夜未央,
与同志们并肩战斗迎曙光。
何与成(唱):
革命者信念更坚强,
不惧豺狼与虎豹,
何惧路途更艰难。
携起手 赴国难,
保家卫国驱敌顽。
(男女合声):
携起手 赴国难,
保家卫国驱敌顽。
第二幕& 榴& 花& 塔& 的& 枪& 声
【背景:山岗耸立,苍松翠绿,一派生机。
木棉红,荔枝鲜,
山花烂漫红艳艳;
革命老区举义旗,
飞鹅岭下歌一片。
你看那溪水旁密林间,
传来阵阵操练声;
革命战士胸怀大志,
红旗染透半边天。
【背景声响:由强到弱的练兵声。
【王作尧上场。
《保家卫国紧握手中枪》
王作尧(唱):
传来阵阵剌杀声,
战士们操练干劲冲天;
共产党,举义旗,
模范队,闹莞邑。
看训练场上红旗招展,
战士们个个如猛虎下山;
中华民族从不畏强敌,
保家卫国紧握手中枪。
【何与成手拿花名册兴致勃勃地上场。
何与成(兴奋地):作尧,你看,只有几天的功夫,要求参加模范壮丁队的就达80多人,现在还有不少人从十里八乡赶来,我们的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啊!
王作尧:是啊,从他们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成呀,他们不仅是我们东江人民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而且也是我们党在南粤组建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重要骨干啊!
何与成:你说的没错,南粤的抗日烽火和革命的烈焰就靠这批宝贵的火种啊!
【这时,娣妹擦着眼泪走了上来。
王作尧(关心地):娣妹,你怎么了,是谁欺负你了?
娣& 妹(嘟着嘴):是校长。
何与成(莫明其妙地):哎,娣妹,你怎么学会骗人了,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
娣& 妹(倔强地):就是。友仔、刘坚他们比我还小一岁,都参加了模范队,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何与成(大悟地):哦,原来是这样。娣妹呀,我们模范队可是要上战场打日本仔的,你一个女孩子怎么……
娣& 妹: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就不能上战场打日本仔?校长,你平时教导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不就是指我们这些普通人吗,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一份责任。现在,日本仔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他们屠杀我们的同胞,掠夺我们的财富,侵占我们的国土,妄想灭了我们的民族,使我们成为亡国奴。作为一名有骨气的中国人,就有责任抵御敌寇,保卫我们的国家呀。(转对王作尧)
《女儿也能报国把敌杀》
娣& 妹(白):大队长――
娣妹出生贫苦人家,
风里雨里苦水中泡大,
虽为女儿雄心在,
保国才有我们的家。
(女 合 唱):
古有木兰去充军,
替父杀敌保疆厦;
(男 合 唱):
杨家女将穆桂英,
挂帅阵前横刀立马。
娣& 妹:(面对何与成)
何校长啊!
有志不在年高,
位卑未敢忘国忧;
您的教导记心间,
女儿也能报国把敌杀。
王作尧(双手搭在娣妹的肩上):好,有志气。与成啊,我为你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何与成:是啊,他们都是一群有抱负的学生仔。
娣& 妹:大队长、何校长,那我的请求……
何与成:你这个小丫头,快去报到吧。
娣& 妹(高兴地向王作尧和何与成敬了一个憋脚的军礼):敬礼!
【友仔内喊:大队长――& 出场。
友& 仔:报告大队长,日本仔已经在大亚湾登陆了,姚书记让你和政训员马上回队部。
王作尧:好。
【王作尧、何与成、娣妹和友仔下场。
【背景更换:山岗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榴花塔。
男解说:一九三八年九月,日寇为了策应其进攻武汉的作战阴谋,实现速战速决占领全中国的目的,密谋制定了一个代号为“波字号作战计划”。
女解说:日军为此抽调了总兵力八万多人,并调配一百余架飞机,五百多舰艇,组成了南支派遣军,于十月十一日凌晨 ,兵分三路从大亚湾、虎门偷袭。
男解说:由于国民党高层指挥官错估形势,在‘双十节’国庆期间,纷纷跑到香港寻欢作乐,造成部队失去高层的统一指挥,不能进行有力的抵抗,使日军成功地在大亚湾登陆。
女解说:仅仅十多天的时间,日军长驱直入,广州及周围各县和东江下游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广东五分之一的人口,被践踏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日寇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涂炭生灵,无恶不作,沦陷区的广大同胞,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男解说:然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共产党员何与成的带领下,开赴东江河畔的峡口榴花塔下,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向日本帝国主义打响了第一枪。
女朗诵:榴花依旧屹江边,
男朗诵:炮声隆隆惊鸿雁;
合& 诵:热血喷火保和平,
&&&&&&&&英雄赞歌谱新篇。
【背景声响:传来阵阵枪炮声。
《誓死保卫大东江》
(男女二声部唱):
日寇已在家园逞凶狂;
东江儿女拿起刀枪上战场。
战旗呼啸战火弥漫,
榴花塔下打响抗日第一枪。
(男&& 合):
华南抗战,
烈火熊熊燃烧;
(女&& 合):
东江两岸,
群雄奋勇顽强。
(男&& 合):
岩石可裂不可卷,
(女&& 合):
钢刀可断不能弯。
(合&& 唱):
革命战士热血洒战场,
誓死保卫大东江。
第三幕& 归& 国& 抗& 战
【背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廖承志、曾生、吴有恒等正围坐在一张方桌前,手指着地图交流着。
日寇凶残如虎狼,
广州沦陷民遭殃;
铁蹄蹂躏生灵涂炭,
烧杀抢掠尸骨路寒。
噩耗震惊香江南洋,
海外同胞怒发冲冠;
心系祖国赤子情,
告别亲人血战东江。
男解说: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香港组织了抗战回乡服务团。
女解说:在曾生、周伯明、谢鹤筹等同志的领导下,归国华侨近五百人在惠阳坪山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他们拿起武器,与家乡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廖承志站了起来。
廖承志:就这样决定了。曾生同志,你们可以从香港市委和海委中,抽调一批骨干,同时,组织一批党员、海员、工人和进步学生,回东江去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
吴有恒:我们在香港,发动和组织一切爱国力量,与你们遥相呼应,密切配合。
曾& 生:廖主任、吴书记,你们放心吧。既然党把这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是党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绝不会辜负党的重托和希望。
《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廖承志(白):曾生同志――
你们此去东江,
一无武器二无粮晌,
孤悬敌后面临重重困难。
曾& 生(唱):
有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
我们定会战胜一切困难。
吴有恒(唱):
我们隔海不隔心,
全力以赴支援你,
待到捷报传来时,
共举酒杯庆胜利。
廖承志(唱):
你们回到东江,
一定要做好对国民党的统战,
争取合法的地位和公开的番号,
切忌受其牵制也不能急燥莽撞。
香瀚屏是一个反共老手,
他玩弄权术诡计多端;
你们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切不可掉以轻心吃亏上当。
相信凭你们的机智和勇敢,
定能战胜日寇迎来胜利的曙光。
《身在海外心系家乡》
曾& 生(白):廖主任――
曾生离家已数载,
寄人篱下苦难捱;
洋人不把我们当人看,
海员生涯如猪仔。
自从跟了共产党,
扬眉吐气挺起了胸膛;
现在祖国遭了难,
东洋灭我逞凶狂。
我们身在海外心系家乡,
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我持悠悠寸草心,
报得春晖献母亲。
(男女合唱):
我持悠悠寸草心,
报得春晖献母亲。
【曾生与廖承志、吴有恒的手紧紧相握后,廖承志、吴有恒送曾生一起退场。
《再会吧!香港!》
(男声领唱):
再会吧,香港!
你海波荡漾云卷舒长,
你是我们依恋的地方,
我们民族的血汗,
洒满了这座千年的岛上。
(女声领唱):
再会吧,香港!
你椰子肥豆蔻香,
我们辛勤的汗水把你供养,
但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
千百万被压迫者都闹着饥荒。
(合&&& 唱):
再会吧,香港!
你不见尸横银屏山脉,
血流大东江?
我们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
(男女重唱):
再会吧,香港!
再会吧,香港!
我们要回到家乡,
去争取那一线光明的希望!
【曾生幕内声:我宣布: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了!
【众人欢呼声。
第四幕& 悲& 壮& 东& 移
【背景:远山烟雨,迷雾茫茫。
曾王率部战东江,
日寇闻风又丧胆;
敌顽设计除异己,
南粤腥风东移壮。
山雨急兮路漫漫,
前堵后追将士殇;
缺衣少药又断粮;
征途迷茫盼曙光。
《告别众乡亲》
(合&& 唱):
啊……啊……
云雨渺渺天地秋凉,
敌顽压境硝烟弥漫;
子弟兵含泪告别故乡,
战略转移去远方。
(女 合 唱):
男女老少来相送,
惜别依依情意长;
紧紧握住亲人的手啊,
你们何时返故乡?
(男 合 唱):
父老乡亲多保重,
儿行千里不忘娘;
待等云开雾散时,
红旗飘处笑太阳。
(合&&& 唱):
待等云开雾散时,
红旗飘处笑太阳。
【王作尧上。
《失散的孤儿想念着亲娘》
王作尧(唱):
秋风阵阵江水寒,
冷月星寥无草香;
数月奔波粤东行,
破敌重围度难关。
不见鸟栖良弓藏,
处处隐没魑魅魍魉。
前进的道路上危机四伏,
每走一步都要前后瞻望细思量。
战士们缺衣断炊无药医伤,
单薄的衣衾抵御不了深秋的露寒。
你纵有百般的毅力豪情万丈,
失散的孤儿也时刻想念着亲娘。
鉴文寻党至今仍无消息,
长夜无眠我心焦灼如炭;
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
共产党员必须意志坚强,
坚持才能破除重重难关。
【战士甲带突围归来的战士上场。
战士甲:大队长!
众战士:大队长!
王作尧(欣慰地):同志们都回来了。
众战士:都回来了。
王作尧:政训员呢?
战士甲(将枪和木质烟斗递给王作尧,悲痛地):政训员为了保存我们这支队伍,他在阵前与敌人谈判,被捕后牺牲了!
【灯光暗淡下来,战士们归入合唱队列。
【敌人押着手铐脚镣的何与成上,香瀚屏、杨幼敏随后出场。
香瀚屏:何与成,你看你,一个大队的政训员,怎么成了这副模样?作为你的上司,我感到十分地痛心呐。
杨幼敏:何先生,此时此刻,你也该反省彻悟了吧。
何与成(蔑视地):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呀。
香瀚屏:何与成,你又何必呢?一个书生,又是一个教书匠,懂得什么政治嘛。过去的事,都是曾生、王作尧之流所为,与你并没有什么瓜葛,你也是受害者嘛。只要你发表声明,曾生、王作尧有意反叛政府,自拉山头,破坏团结抗战,并与他们脱离关系,我就可以给你自由。
何与成:哼,给我自由?香瀚屏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错了,曾生、王作尧的所作所为,上可以昭日月,下可以感国人,能与他们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我何某深感自豪。可是,你们背信弃义,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危难,不顾民众的抗战呼声,倒行逆施,再次挑起国共两党的事端,制造摩擦,甚至要置我们死地而后快,难道这就是你们对团结抗战的诚意?这就是你们对四万万中国人民许下的承诺?
杨幼敏:放肆!何与成,如果你再执迷不悟,等待你的,将是军法处置!
何与成:哼,杨幼敏,我也可以告诉你,自从我丢下教鞭,投身抗日,就没想过如何保全性命,更没有想过怎样苟且偷生。
香瀚屏:何校长,难道你就愿意这样成为共产党的信仰和政治宣传的牺牲品?我真为你感到惋惜啊!你看看,这教书先生的长衫都沾满了斑斑血迹,真是不可思议啊!
何与成:嘿嘿,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这都是你香瀚屏部下的杰作,我何与成深感荣幸之至呀。哈哈……
杨幼敏:真是无可救药。
香瀚屏(气得大声吼):这是一个死硬的共党信徒,马上执行枪毙!
《昂起头我阔步刑场笑傲人生》
何与成(唱):
革命者何惧死与生,
主义的信仰激励我永向前;
自从投身抗战放下了教鞭,
何与成就不曾想过苟且偷生。
曾记得榴花塔下打响抗日第一枪,
曾记得驰骋东江把抗日的烽火承传;
一腔热血没有洒在抗战的前线,
堂堂男儿却倒在了你们这群败类的屠刀边;
革命者虽死犹荣,
昂起头我阔步刑场笑傲人生。
香瀚屏(声嘶力竭地):给我拉出去毙了!
(合& 唱):&&
啊……啊……
【无字歌声中,男朗诵上。
《我以我血荐轩辕》
男声独唱:
为民为国为大义,
我以我血荐轩辕;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男女重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歌声中,何与成大义凛然,昂首阔步下场。随后,高呼:共产党万岁!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
【灯光恢复。
【战士们持枪默哀。
王作尧(双手捧着烟斗悲泣地):与成,我的好兄弟!
《怀念战友》
王作尧(唱):
寒风扑面卷露霜,
心如刀绞痛断肠;
春秋相伴共患难,
寒暑相依苦共尝;
我亲爱的战友,
你在何方?
&(合& 唱):
你在何方?
你在何方?
王作尧(唱):
曾记得东江岸边高岗上,
我们共举红旗跟着党;
曾记得榴花塔下战日寇,
打响抗战第一枪。
(女 合 唱):
东江两岸凯歌起,
燃起那燎原烈火迎曙光;
(男 合 唱):
永远紧握手中枪,
战斗到劳动大众都解放。
王作尧(唱):
你的话仍在我耳畔回响,
一字字一句句令作尧难忘。
这一回千里迢迢到粤东,
谁知你壮志未酬身先亡。
(女 合 唱):
怒火烧干眼中泪,
革命到底志如钢。
(男 合 唱):
松涛澎湃震大地,
壮怀千秋撼人心。
王作尧(唱):
别担心苦痛悲愁压住我,
再重的担子我也能承担。
别惦念我们的部队尚年轻,
战士们都会象你一样勇敢坚强。
战友啊,我亲爱的战友,
誓把这血海深仇记心上,
昂起头挺起胸奔向抗日的战场。
(女 合 唱):
战友啊,我亲爱的战友,
(男 合 唱):
战友啊,我亲爱的战友,
(合& 唱):
誓把这血海深仇记心上,
昂起头挺起胸奔向抗日的战场。
【战士乙内喊:大队长――
战士乙(高兴地):大队长,省委派人来了。
王作尧(激动地):省委联系上了?
战士乙:联系上了。东江特委书记林平同志亲自到陆丰接我们来了。
《回师惠东宝》
(合& 唱):
啊……啊……
茫茫黑夜大海行船,
迷路的孩儿终于找到了亲娘;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
(男 合 唱):
是您带领我们走出了黑暗;
(女 合 唱):
是您给我们送来了春天的希望;
(合& 唱):
回师惠东宝,
坚持敌后抗战,
党的指示为我们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群体造型。
第五幕 百 花 洞 大 捷
【背景:大岭连绵,炊烟袅袅,田畴金黄,果实累累。
男解说:一九四零年九月,中共前东特委在广东宝安县布吉乡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上下坪会议”,总结了东移海陆丰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坚持惠东宝敌后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方针。
女解说:会议决定丢掉国民党的番号,公开树起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旗帜,由曾生、王作尧分别担任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的大队长,东江特委书记林平同志兼任两个大队的政委。
男解说:根据惠东宝的抗战形势,曾、王两部分别挺进东莞的大岭山和宝安的阳台山,并在广九铁路两侧,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敌后抗日斗争。
《老区放歌》
(合& 唱):
大岭山下红旗扬,
建立民主新政权;
农运民运高潮起,
欢歌笑语满山岗。
妇女织布做军鞋,
男人耕地种植忙。
(女声独唱):
荔枝飘香果满园,
龙眼颗颗笑山花;
荷塘鲤鱼掀白浪,
山中云雀闹喳喳。
不是天堂胜天堂,
人间正道有神话。
军民团结一条心,
江山多骄美如画。
【曾生与战士们挑着谷担上。
【一老乡接过曾生的谷担,放在地上,递上了一碗茶水;曾生接过茶水喝了几口,谢过老乡后,正要蹲下挑担。林平、邬强匆忙而上。
林& 平:大队长,东莞交通站送来紧急情报。
【老乡接过谷担挑下。曾生接过情报看了一遍。
曾& 生:日军调集了400多日军和驻防厚街的100多名伪军,在长濑大队长带领下,兵分三路企图偷袭我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邬& 强;侵略者既然下了战书,我们就坚决、彻底地消灭他们。
林& 平:好,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曾& 生:迅速通知部队和各村联防队的民兵,以百花洞为中心,打一场军民围歼战,让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曾生、林平、邬强下。
《百花洞歼敌传捷报》
(合& 唱):
烽哨声声战旗飘,
军民摩拳擦掌逞英豪;
百花洞村布下阵,
打得日军鬼哭狼嚎。
(背景声响:群众的呐喊声、鞭炮声、锣鼓声及枪声。
(女& 合):
东山呐喊声势大,
西岭擂鼓象大炮;
(男& 合):
铁桶鞭炮似机枪,
仿佛千军万马在咆哮。
(女& 合):
日军龟缩荔枝园,
放飞信鸽等待援兵到。
(男& 合):
连平民兵放了枪,
信鸽掉地飞不了。
(合& 唱):
日军狗急跳墙如鼠窜,
长濑毙命乱了套。
军民携手共抗战,
百花洞歼敌传捷报。
【根据以上歌词,表演场景如下:
【一小队日军在长濑的指挥下,东躲西藏,负隅顽抗。
【游击队员与日军展开激战。
【长濑放飞信鸽,信鸽被打下,长濑等日军垂头丧气,顽固抵抗。
【长濑中枪毙命,日军忙将尸首拖下。
【欢庆的锣鼓,军民兴高采烈地歌舞上场。
《百花洞大捷放光芒》
(合& 唱):
红旗飘处歌声扬,
山河欢笑情激昂;
军民团结同抗战,
百花洞大捷放光芒。
《荔枝情》
女声独唱:
红土岗上荔飘香,
庄庄荔园十里长;
半坡香果半坡歌哟,
客家妹子采荔忙。
晶莹剔透汁饱满,
粒粒甜心意绵长;
情哥要知情妹心哟,
先把红荔尝一尝。
《客家山歌对唱》
男(唱):
唱起山歌系有瘾,
唱个情郎开妹心;
女(唱):
细石磨刀不用水,
哥妹交情不用媒;
男(唱):
爱唱山歌尽情唱,
唱得哥妹情义长;
女(唱):
八月月圆在十五,
哥妹团圆在何年?
男(唱):
哥哥当兵保家园,
哪有得闲来探妹,
女(唱):
哥哥抗日为保家,
歌妹心中常牵挂;
男(唱):
歌妹情义哥晓得,
望妹再等哥一春;
女(唱):
一春二春妹不急,
盼哥立功早日归。
一春二春妹不急,
盼哥立功早日归。
第六幕 秘 密大 营 救
【背景:战火中的香港城区,满目疮痍,一片凄凉。
小小日本真猖狂,
战火烧遍太平洋;
香岛沦陷难民苦,
搜捕精英毁栋梁。
东江战士不畏险,
沉着机智又勇敢;
秘密营救显身手,
声东击西渡陈仓,
八百精英脱虎口,
游击队战士谱辉煌。
女解说: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成功偷袭了美国重要军事港口珍珠港,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军占领香港,英国港督向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男解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倒逆政策,许多重要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被滞留在香港。日军妄想借精英的名望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派出大批军警满城搜捕,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的处境十分危险。
女解说:怎么办?怎么办?
【背景声响:警报声尖啸,摩托车声轰鸣。
【日军军官带一小队日军上。
日军军官:严格搜查,哪怕就是一张纸,也不能让它飘过维多利亚海湾。
众 日 军:嗨!(众下)
(合& 唱):
(男& 合):山雨欲来风满楼,
(女& 合):黑云压城城欲摧;
(合& 唱):维多利亚风浪急,
&&&&&&&&&&& 革命志士临危境。
【背景声响:电报的“嘀嘀”声转换为周恩来的声音:
&&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廖承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倒逆政策,许多重要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被滞留在香港,处境艰难。他们不少是我国文化界的精华。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任何牺牲,把他们抢救出来,转移到后方的安全地带。周恩来。
女解说:接到中央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立即作出部署,一场震惊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开始了!
《秘密大营救》
(合& 唱):
海风轻拂夜色朦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户空间的开阔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