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前475年经济政治思想政治表现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89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912年2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912年2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618|
上传日期: 11:05:0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
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当中国在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时代时,欧洲人还在原始的洞穴里。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欧洲才进入封建社会。请你探究一下,6世纪末至8世纪中期中国和西欧的社会状况,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说明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社会状况:6世纪末至8世纪中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繁荣的隋唐时期,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法兰克王国时期。(2)政治:中国当时南北统一,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强盛局面。西欧此时实行封建等级制,呈现封建割据状态,社会处于政治分裂和权力分散之中。经济: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外贸兴盛,形成长安、扬州等大城市。西欧此时经济发展缓慢,城市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战国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的原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战国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的原因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史(1)
&&&&&&&&&&&&&&&&&&&&&&&&&&&&&&&&&&&&
(庞金殿提供)
先秦文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最初阶段。通过学习先秦文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在距今久远的年代,在中国文学的最初阶段,中华民族已创造了世界稀有的古代灿烂文化,从而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先秦时期我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产生与发展繁荣的脉络、特点、规律和原因,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与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思想情操,丰富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学最初阶段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并为学好先秦以后的中国各代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先秦是中国各种体式的文学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时期,而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远古时代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光辉的起点,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先秦诗歌、叙事性的历史散文和说理性的诸子散文在先秦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是先秦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先秦文学的教学重点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历史散文中的《左传》与《战国策》、诸子散文中的《孟子》与《庄子》、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由于时代久远,语言差异较大,先秦文学作品选的解读和赏析应是先秦文学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先秦文学教学包括文学发展史和作品选两部分内容。在教学中,这两部分内容要科学结合,交叉进行。文学史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简明清晰、重点突出地给学生理清先秦文学产生、发展、演变与繁荣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探讨其特点和规律。作品选的教学要以学生阅读作品为主,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采取有力措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和翻译有关作品,写出阅读笔记和鉴赏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讲授与问答、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中,都要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有关教学内容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及时完成作业。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意运用启发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各种教法灵活运用,相互结合,并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计划与内容安排
按照教学计划,先秦文学共安排51学时,17周,每周3学时。其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先秦历史与文学概说&&&&&&&&&
&&&&&&&&&&&&&&&4学时
上古文学&&&&&&&&&&&&&&&&&&&&&&&&&&&&&&
第三章 《诗经》&
&&&&&&&&&&&&&&&&&&&&&&&&&&&&&&&&&&10学时
第一节 《诗经》概述
&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诗经》选讲:《豳风·七月》、《卫风·氓》、《小雅·采薇》
先秦历史散文:&&&&&&&&&&&&&&&
&&&&&&&&&&&&12学时
第一节& 散文的产生与发展、《尚书》、《春秋》
&第二节《左传》与《秦晋殽之战》等讲析
&第三节《国语》与《召公谏厉王弭谤》等讲析
&第四节《战国策》与《苏秦始将连横》等讲析
第十一周&&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诸子散文发展兴盛概说
&&&&&&&&&&
第二节& 孔子和《论语》 《墨子》
第十二周&& 第三节
《孟子》及作品选讲
第十三周&& 第四节
《老子》、《庄子》及作品选讲
第十四周&& 第五节
《荀子》、《韩非子》及作品选讲
第十五周&&
第六章& 屈原与楚辞
&&&&&&&&&&&&&&&&&&&&&&&&&&&&&&9学时
&&&第一节&
楚辞简介&&&&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思想
第十六周&& 第三节
《离骚》讲析
第十七周&&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节 宋玉
先秦历史与文学概述
先秦历史简介
“先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大致包括我国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三个朝代。
约几十万年前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禹、启~桀(公元前2070~前1600年)&&&&&&&&&&&
汤王~ 纣王&
(前1600~前1046年)&&&&&&&&&&&&&&&
武王~幽王(前1046~前771年)&&&&&&&&&&&&&
平王~敬王(前770~前476年)&&&&&&&&&&&
元王 ~ 赧王 ~
(前475~前256年~前221年)
&&&&&&&&&&&&&255年
秦始皇 ~ 秦二世(前221~前206年)
&&&&&&&&&&&&15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极为悠久,现已发掘出的大量考古化石证明,早在170多万年以前,云南元谋就有原始人群居住,70万年前在陕西蓝田、50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都有原始人群定居。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旧、中、新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我国进入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进入了原始社会的晚期,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舜的禅让,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情形。
公元前2070年,禹立夏朝,并传位给儿子启,从此“传子不传贤”,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至公元前475年春秋战国之交,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共经历约1600年。关于夏朝的一些文献记载,多属于传说性质,据2000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夏朝自禹开始,至桀灭亡(公元前2070—前1600年),共历470年。
公元前1600年,汤王灭夏桀,在亳(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商朝。前1300年,第19位商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今河南安阳附近),此后定居,未再迁都,因此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商殷。至前104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所灭,商朝(前1600—前1046年)共历554年。
周朝实有纪年为790年(前1046—前256年),加上东周赧王被秦国所灭(前256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一段时间,共825年,分为西周、东周。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
周,定都镐京(今西安市附近),史称西周(前1046—前771),经历275年。前770年,周平王将周都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史称东周(前770—前256—前221年),经历550年。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周平王东迁(前770)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是春秋时期,共295年,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是战国时期,共255年。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逐渐衰微,各诸侯国长期进行争霸战争,春秋后期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期,春秋战国之交(前475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继续争霸,形成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强国。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后的秦王朝于前206年被刘邦、项羽所灭,只有15年。
&&&&&&&&&&
&先秦文化与文学概述
先秦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先秦文化呈现出巫史不分、文史哲不分的形态,而先秦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则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魅力昭示着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先秦文学尚未从当时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先秦文学的特征与当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夏商两朝
夏商两朝是我国脱离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的历史时代。夏商的某些社会制度相同,贯穿于这些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都是以原始宗教为主。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殷国制度论》中指出:“夏商二代文化略同”。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夏商两朝的文化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尤其是在商朝,人们尊神、敬鬼、重祭祀,巫祭之风盛行。
夏商文学与当时的原始宗教和巫史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夏朝尚无定型的文字,夏朝及商朝早期的文学主要是在人们口头流传的劳动歌谣、祭祀诗歌和原始神话。夏商巫史文化的昌盛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产生于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产生于商末周初的占卜之书《周易》,有些记事文字比甲骨卜辞更趋完整。成书于西周末期的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集《尚书》收录的《盘庚》篇,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可信的殷商人的作品。此篇记录的是第19位商王盘庚将商都由亳迁到殷时发表的训词,是现存较早、较完整的散文作品。
二、西周时期
周朝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崇礼敬德的礼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周文王仁德爱民,艰苦创业,为其子周武王奠定了基业。周武王在姜太公帮助下伐纣灭商。两年后武王病逝,其幼子成王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主政。周公东征平叛获胜。为了控制被征服的土地和巩固中央统治,周公大规模地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他“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因而在周朝文化中,先前对原始自然神的依赖和崇拜逐渐减少,逐渐摆脱原始宗教的力量,而运用有理性的政治手段和道德意识来调节社会关系,确立等级秩序,使人们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和遵守。从此,殷商以来尊神敬鬼的原始宗教和巫祭文化逐渐减弱,崇礼敬德的礼乐文化成了周代文化的主流。
周代文学比较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时代,人们更加需要从历史中寻找行为的根据和经验教训。因此,周代的历史意识空前发展起来,“史官文化”逐渐形成。西周末期,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书》。
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新兴封建势力崛起,各诸侯长期争霸,社会动乱,政治剧变,游士纵横,出谋献策,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儒、道、墨、法、纵横、阴阳、名、农、杂、小说等“九流十家”。这些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各自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探讨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氛围。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剧变,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变化发展和繁荣。
(一)叙事性历史散文的发展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更加关注历史和现实,史官文化较西周更加成熟,各国都修史书。春秋后期鲁国孔子修订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通过修史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关注。春秋末期(有说是战国初)出现的《左传》和战国初期出现的《国语》,继承并发扬了《春秋》的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崇礼重德、固本保民等思想。战国末期出现的《战国策》,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等游士的策谋和说辞,也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
从西周末成书的《尚书》,到春秋战国产生的《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代表了先秦历史散文的特点和成就,反映了我国叙事文学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二)说理性诸子散文的发展繁荣
春秋战国历史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先秦诸子将目光直接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通过百家争鸣,构建出种种不同的社会理想,促进了说理性诸子散文的长足发展与繁荣。春秋后期的说理性散文以《论语》和《老子》为代表。《论语》是孔子门人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表达了孔子对现实热切的关注,集中体现了西周以来的礼乐德治思想,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影响极为深远。《老子》通过对混乱现实和礼乐仁德的抨击与批判,表达了自然无为、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直接导致了道家学派的形成,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十分巨大的影响。战国初期至中期的说理散文集以《墨子》、《孟子》、《庄子》为代表。《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兼爱的社会理想。《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主张“仁政”、“王道”,为现实社会设计出一幅理想的蓝图。《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通过对社会现实和礼法的否定与批判,表达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绝对自由的社会观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战国后期的说理散文集以《荀子》、《韩非子》及《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继承了儒家学说而兼有法家思想,主张王道与霸道并用。《韩非子》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阐述了完整的极端专制的政治理论,对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的“杂家”著作,包罗了道、法、阴阳等多家思想学说。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并兴盛的说理性诸子散文,因时代和作者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
(三)诗歌的发展繁荣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在先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春秋中、后期结集流传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战国后期,屈原创作了充满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伟大诗篇《离骚》等楚辞作品,把先秦诗歌推向了继《诗经》之后的又一个高峰。《诗经》和《离骚》所代表的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诗》、《骚》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总之,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和发生、发展的最初阶段。远古时代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光辉的起点,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先秦诗歌、叙事性的历史散文和说理性的诸子散文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距今久远的年代,在中国文学的最初阶段,中华民族已创造了世界稀有的古代灿烂文化,同古代欧洲的所谓“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化”相映媲美。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上古文学指的是从我国的原始社会到商代文字定型之前的文学,主要的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神话传说。
文学艺术的起源和原始诗歌
一、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的起源远在文字产生以前,可追溯到人类生活的原始阶段。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曾有多种解释,影响较大的解释主要有古希腊德莫克里特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说、德国席勒等人提出的“游戏说”、奥地利弗洛伊德等人的“心灵表现说”、俄国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生产劳动说”。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生产劳动说”才真正科学地解释了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此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艺作品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原始人类经过长期的劳动进化,大脑和发音器官逐渐发达起来,也就逐渐产生了思维和语言。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要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的时间内,或者重复而变化,或者变化而又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也就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开始。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它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号子,即《淮南子·道应训》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对此,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论述得很清楚:
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从鲁迅的这段话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第一、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第二、文学艺术的产生是生理精神的自然要求,是为了满足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的实际需要。第三、原始的文学艺术不是个人的埋头创作,而是产生于集体劳动之中,是不自觉的文学艺术创作。
音乐、舞蹈也起源于劳动。原始人类在各种劳动过程中,身体手足有韵律的动作,就是劳动者的原始舞姿,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就是劳动者的原始舞具、最初的音乐器具。因此说,音乐、舞蹈也是起源于劳动的。
二、原始诗歌
远古时代产生的最初的文学作品当是原始人类口头流传的劳动歌谣和神话故事,而劳动歌谣的产生当早于神话故事。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因年代久远且当时没有文字记录,远古时代的劳动歌谣保存下来的极少。在某些古籍中偶尔记载保存下来的少量作品,虽不一定是其原貌,但应当说还是比较接近其原始形态的。这些歌谣大都反映了原始先人的劳动生活和感情愿望。如《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中所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这首简短的歌谣反映了我国远古渔猎时代人民打猎的劳动生活,流露出原始先人对自己学会制造灵巧猎具的自豪感和喜悦。在《吴越春秋·音初篇》中所载传说是大禹之妻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歌》只有一句“候人兮猗”,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又如在《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着一篇相传是神农时代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农事祭歌,远古人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他们在原始宗教意识支配下,企图以命令的口吻和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人们的愿望。再如《吴越春秋·古乐》中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八曰总禽兽之极。”
可以说明,原始诗歌常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其内容和形式都和生产劳动有关。《易经·归妹》则是一首简短的牧民之歌:“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它反映了原始人的畜牧生活,短歌中有情有景,生动有趣,洋溢着一种快乐之情。
上古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在劳动歌谣之后产生的另一类文学作品是原始人口头创作、代代流传的有艺术意味的幻想故事,即神话。
一、神话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神话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理解与想象描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知识贫乏,因而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不能理解,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变化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魔力,一切自然力都被神化、形象化、人格化,并借助于想象企图解释自然、征服自然、支配自然,集体口头创作了许多神的故事,神话因此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进步,神话也就逐步消失了。
二、古代神话传说的分类和思想意义
(一)解释天地开辟、万物起源及各种自然现象的神话传说。这类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先人奇伟的想象力及其对宇宙形成、人类万物起源等自然界深奥问题的认识与探索精神。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共工怒触不周之山》。
《盘古开天辟地》解释了宇宙的形成及万物的起源,歌颂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万物的伟大神功和自我牺牲精神。&&&&
《女娲抟土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解释,歌颂了人类之母女娲创造人类的勤劳精神。&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是古代人民对天地上覆下载、日月星辰西行和江河百川东流的解释;也反映了远古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
(二)反映同大自然和昏暴统治者及邪恶势力进行抗争的神话传说。这类神话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同自然界及社会上昏暴统治者、邪恶势力所进行的顽强斗争,歌颂了那些智慧、勇敢、大公无私、改造自然、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与帝争神》等。
&《女娲补天》叙述抟土造人的人类之母女娲重整宇宙、改造自然、拯救人类的伟大事迹,热情歌颂了女娲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宏伟气魄与高度智慧,表现了上古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伟大创造精神。&&&
《鲧禹治水》记叙鲧、禹父子两代治水救民并终于取得胜利的事迹,歌颂了神化英雄鲧、禹和古代人民在与大自然洪水搏斗中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和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也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规律认识的渐进性。&&
《后羿射日》记叙远古人类遭遇旱、风、虫、兽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天庭勇士、弓箭的发明者后羿上射九日、下杀凶禽猛兽、为民除害的故事,含有对英雄后羿的热情赞颂,同时也含有赞颂优良劳动工具和高超射箭技术的意义。&&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与帝争神》几则神话传说,都生动地表现了远古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无畏地与大自然和天帝及邪恶势力顽强抗争的悲壮事迹,赞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三)有关民族来源、始祖诞生、氏族部落战争的神话传说。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歌颂的是人类共同的始祖、人类之母女娲的伟大神功;简狄吞燕卵而生契,姜嫄踩到了天帝的脚拇指印而生后稷,分别讲述的商氏族始祖契、周始祖后稷的诞生。《黄帝擒蚩尤》反映的是氏族部落战争。
(四)关于英雄人物发明创造的神话传说。如《燧人氏钻木取火》记叙燧人氏历经千辛万苦发明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神农氏尝百草》记叙神农氏发明农业又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来解民痛苦,其自我牺牲精神感人至深。
(五)关于远方异国的奇异神话故事。如奇肱国的人都是独臂,却会造飞车,日行百万里;长生不老国的人活两千多岁,有的死而复生。这些奇人奇事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当时中原地区以外各处情景的奇特幻想,也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摆脱自然限制的美好愿望。
第三章 《诗 经》
第一节 《诗经》概述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的传统极为悠久,远在两三千年以前,我国的诗歌就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标志这一成就的是约在公元前6世纪编集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诗经》的篇数和名称
《诗经》收集了我国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这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为“诗”或“诗三百”,至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才称为《诗经》。
二、《诗经》的编集
《诗经》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集。《诗经》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诗经》作品是如何汇编成集的,这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因而后世有多种说法,主要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种,其中采诗说和献诗说应是可信的。《史记》所载孔子删定“诗三百”的说法,后世学者以为不可信。
三、《诗经》的分类
《诗经》共有305篇作品,按风、雅、颂分为三大类:
“风”、“雅”、“颂”
是《诗经》编定成集时按音乐特点所分的三大类别。
“风”,又称“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风诗”分为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收160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是饱含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等各种情感愿望的心声,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诗经》的精华。
“雅”,即“正”、“正乐”、“王畿之乐”,是西周朝廷直接统治地区的乐调,即“王畿之乐”。“雅诗”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主要用于诸侯朝会,小雅主要用于贵族宴享。其作品多出自公卿、士大夫等朝廷官吏,内容多涉时政。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连歌带舞,颂赞祖先、王侯功德祭告于神灵。“颂诗”共40篇,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三颂”作品皆出自上层人物之手。
四、《诗经》作品的作者、产生年代和地域
《诗经》中作品的作者绝大部分不可确定,“国风”中的作品大部分是民歌,当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其中《鄘风·载驰》一篇是许穆夫人所作,许穆夫人因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女诗人。“雅”、“颂”两大类的作品,多出自社会上层贵族和官吏。
《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不好确定,“周颂”的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前期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国风”的小部分是西周后期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国风”的绝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平王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诗经》产生的地域相当辽阔,大致在黄河中下游及汉水流域。“国风”中的“二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其余十三国风产生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的北部地区。“雅诗”大部分产生于周朝的两都地区,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一带。“颂诗”中的周颂产生于今西安,鲁颂产生于今山东曲阜,商颂产生于今河南商丘。
五、《诗经》的功用和流传
统治者采诗、献诗,目的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了解民风民情,这主要是指“国风”中的民歌。“雅”诗和“颂”诗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汇编成集之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士大夫们在外交场合常引用诗句来表达本国或自己的态度和愿望,当时叫“赋诗言志”。这就形成了当时上层人物学诗的风气。孔子就曾告诫弟子:“不学诗,无以言。”
这样,诗三百原本的典仪形式、娱乐和考正等主要功用逐渐消退,用作贵族和士子学习的教科书的功能越来越突显出来。诸子百家在著述中也常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到了战国时代,诗三百已经是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并广为传习的重要书籍了。
秦始皇焚书以后,“诗三百”因口耳相传、易于记诵而得以保存。“四家诗”:在汉代传《诗》者先后有鲁、韩、齐、毛四家,指(文帝时)鲁国人申培的“鲁诗”、燕国人韩婴的“韩诗”,(景帝时)齐国人辕固的“齐诗”,赵国人毛亨、毛苌的“毛诗”。前三家诗在汉初都立于官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称作“今文诗”,但后来却失传。而稍晚于前三家、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文诗”_______“毛诗”却独传下来。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在山积海汇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是最早以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2500多年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堪称为我国第一部诗史。《诗经》的思想内容极为深广复杂,可划分为以下五大类:
一、祭祀诗
&这类作品全收在“三颂”中,以《周颂》为主体。《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乐歌,它以典重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如《清庙》、《武》、《桓》等;《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是春夏祈谷、秋冬谢神的乐歌,也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及畜牧、渔业的生产情况。
二、颂赞诗
&这类诗大部分集中在“二雅”中,又可分为两类:(一)歌颂周祖先、天子、王室、将领的叙事诗,如《大雅》中的《生民》等五首周民族史诗。周民族史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作品,记叙了周的祖先和天子带领人民沿着黄河流域开垦土地、建立国家、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灭商,建立统一的周王朝的历史。这五篇作品被称为周民族的古老史诗。又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等,都是写周王室将领征伐、平叛的叙事诗。这些民族史诗,既是最早的文学作品,又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二)颂德祝福、谀美贵族或赞美人物技艺、品性、仪貌的非叙事性颂赞诗,如《大雅》中的《下武》、《思齐》,《小雅》中的《南山有台》、《采菽》等。
三、怨刺诗
&(一)《大雅》中的怨刺诗,是王室重臣或上层贵族直刺时政的讽谏之作,重在“刺”。如《民劳》、《板》、《荡》《召旻》等。(二)《小雅》中的怨刺诗,多是悒郁不得志的王室中下级官僚慨叹命运多舛的感伤之作,重在“怨”,如《沔水》、《北山》、《巷伯》、《正月》、《十月之交》《小旻》等。(三)《国风》中的怨刺诗,其一是对统治者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进行控诉、揭露和抨击,如产生于西周初年的最古老的长篇农事诗《豳风·七月》,基本上是以季节先后为序,用具体事实描写了广大劳动人民从春到冬无休无止地劳动,过着极为劳苦、穷苦和悲苦的生活;《魏风·伐檀》通过描写一群奴隶在河边伐木时的冷嘲热骂,向不劳而食的统治者提出揭发性和进攻性的责问,表达了广大劳动者的愤慨不平,也表现了劳动者对不合理现实的清醒理解和反抗情绪;《魏风·硕鼠》则直接把统治者比作贪得无厌、令人憎恶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们想逃跑到“乐土”、“乐国”、“乐郊”,以摆脱剥削和压迫的愿望。其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残忍暴虐进行揭露和嘲讽,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宣姜为妻的丑行;《陈风·株林》讽刺陈灵公同夏姬私通的淫乱生活;《齐风
·南山》则讽刺齐襄公与其妹文姜私通的乱伦无耻;《秦风·黄鸟》揭露秦国暴君以三个良臣为秦穆公殉葬的惨状,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野蛮与残暴。&&&&&&&&
四、婚恋诗&
婚恋诗绝大部分集中在“国风”中,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婚恋诗在《诗经》中所占比重很大,约占《诗经》总数的三分之一。这类诗又可分为三类:(一)反映青年男女纯洁美好爱情生活的恋歌,如《诗经》的首篇《周南·关雎》就是一首反映青年男女纯洁爱情的恋歌;《召南·摽有梅》则表现了一位青年女子求偶心切、渴望得到小伙子热烈追求的心理;《邶风·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密约幽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子等待恋人的急切心情和相会时的欢悦。通过戏剧性的情节,生动地表现了静女的顽皮、活泼和男子的忠厚、淳朴。《王风·采葛》表达了恋人“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纯真笃厚、刻骨铭心的相思;等等。(二)表现青年男女爱情不顺利、受挫折造成痛苦的诗歌,如《陈风·泽陂》写一女子在长夜中思念情人,难以入睡,涕泪滂沱;《周南·汉广》写一位男子爱慕一游泳女子却不能如愿以尝的苦恼;最有代表性的是《秦风·蒹葭》,此诗写怀人难遂的单相思的愁苦和感伤,诗境迷蒙神秘,全篇笼罩于秋风白露的氛围,被誉为“千古伤心之祖”。又如《郑风·狡童》、《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等;(三)反映家庭婚姻悲剧的弃妇诗,如《邶风·谷风》写弃妇诉苦,是最早的一首弃妇诗;《卫风·氓》是一首叙事性长诗,诗中女子倾诉了她与一个虚情假意的男子相爱、结婚、受虐待、被抛弃的全过程,抒发了自己的悔恨之情,谴责了负心男子的忘恩负义,也表示了与丈夫决绝的态度。
五、征役诗
如《魏风·陟岵》写役夫长年在外服役、有家难回的无奈和生离死别的哀怨;《唐风·鸨羽》写徭役无休无止,荒废生产,父母无靠,役夫心中充满痛苦,向苍天诉怨;《小雅·何草不黄》写终年在外征伐奔波的征夫兵役之苦和怨愤;《豳风·东山》写的是征人役满还乡时的欣喜和想像家园被破坏的凄凉及与妻子相互思念的情景;《小雅
·采薇》描写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下战士出征思归、爱国恋家的矛盾心理与悲苦哀伤。《王风·君子于役》写一思妇在傍晚见牛羊归家而想念征夫未归的怅惘之情。《卫风·伯兮》则对思妇因丈夫长期服役所造成的相思之苦作了十分形象的描写;《秦风·无衣》则写在外族入侵、需要保卫家园时人民表现出的崇高爱国热情和共同御侮的高昂战斗激情。
除以上五大类之外,《诗经》中的名篇还有燕享诗《小雅·
鹿鸣》,抒写故国之思的《王风·黍离》等。
《诗经》作品选析:
《豳风·七月》讲析
[诗歌讲解]
《豳风·七月》是西周初期豳地的奴隶所作的诗歌,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全诗共八章,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这首诗按照季节和物候的变化,由春至冬分别叙述奴隶们一年的劳动过程和悲苦生活,整体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奴隶们生产和生活的真实面貌。可以说,这是一首和着血泪写成的奴隶之歌。
第一章:写冬去春来,开始春耕。奴隶们无衣无褐,艰难地度过寒冬,一入春就要在奴隶主爪牙的监督下开始春耕生产。“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是全篇叙事抒情的中心线索。
第二章:写春和日丽,女子采桑。女奴们在春天忙碌地采摘桑叶,养蚕缫丝。她们在从事繁重劳动的同时,还时常担心遭受奴隶主公子的人身侮辱,“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因而在劳动中没有欢声笑语,内心充满伤悲。
第三章:写夏日修剪桑枝,秋日割苇制箔,为奴隶主染丝做衣。
第四章:写秋日收获,冬日狩猎。秋收之后,男奴隶猎取野兽,要把珍贵的兽皮献给奴隶主制作温暖的皮裘衣。
第五章:写秋去冬来,准备御寒。奴隶们从田野上回来,收拾房屋准备过冬,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奴隶们发出悲苦的叹息。
第六章:写农桑之余,张罗食用。奴隶们在农桑之余,还要为奴隶主采摘水果蔬菜,煮豆打枣,酿制春酒,而自己却只能吃苦菜,烧劣柴,食用极坏的食物。
第七章:写忙完农事,修房盖屋。粮食归仓之后,奴隶们还要为奴隶主修宫室,从事杂役;然后才能修补自己的茅舍,劳碌不息。
第八章:写奴隶们凿冰、扫场、杀羊,为奴隶主年终祭宴祝寿。
[思想内容简析]
《豳风·七月》这首长诗基本上是按照季节先后,用具体事实描写和反映了奴隶社会广大劳动群众一年到头所经受的极为劳苦、穷苦和悲苦的生活情状。首先,从春到冬,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无止地劳动,繁重的劳役压在奴隶们身上,使他们没有喘息的时机,真是劳苦至极。其次,奴隶们虽然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但他们的劳动果实却被奴隶主剥削占有,“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言私其豵,献豜于公”等等。奴隶们到头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吃苦菜,住破屋,挨延岁月,真是穷苦至极。此外,奴隶们还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妻女还时常担心受到突来的侮辱,“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可见奴隶们悲苦至极。《豳风·七月》通过具体事实反映了奴隶们整年累月辛勤劳动却贫困无告、饥寒交迫,而奴隶主闲暇无事却饱暖富足、奢侈享乐。诗中以具有说服力的对比揭露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这首哀伤劳苦、穷苦和悲苦的奴隶之歌,读之催人泪下。
&[写作特点简析]
结构较有条理,层次较为有序。全诗基本上是按照季节先后逐季逐月地来写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尽管年代久远,有个别地方不易连贯起来,但总的来说在章法上还算是条理清楚、层次井然的。全诗八章,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为叙事抒情的中心线索。首章些冬去春来、一年农事的开始,至第七章,写一年农事的结束,末章些奴隶们年终还要为奴隶主祭祀祝福。这种按实践先后顺序叙事的手法,很像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和十二月歌。这也是民歌习惯采用的形式之一。
运用赋法,直书其事,语言质朴而有说服力。这首诗主要采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抒情和铺叙,按着生产劳动顺序,写出奴隶们如牛负重、无休无止的劳苦生活和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榨。就像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遭遇。他对自己和全家年复一年的繁重劳动与极端悲苦的生活经历说得那么周全,这些事仿佛久已积聚心头,一吐为快。在叙说中,虽没有强烈的愤怒色彩,只是偶尔夹杂着哀怨,但所摆出的事实却那么清楚,那么有说服力地揭示了奴隶主的罪恶。
以一连串的物候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篇充满了自然风光和乡土气息。如“七月流火,九月受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等。
《诗经·小雅·采薇》讲析
[诗歌讲解]
西周后期,统治者日益贪暴腐朽,国势日趋衰微。从周懿王起,北方的玁狁(北狄、匈奴)不断地入侵骚扰,战乱频仍,统治者强迫人民从军戍边,使人民生活极不安定和痛苦。《小雅·采薇》描写的是出征士兵在归途中回顾往昔征战的情况,反映了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下战士出征思归、爱国恋家的矛盾心理和思想苦闷。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侵略者的恨、对统治者的怨以及不能自解的哀。全诗分六章。
第一章:写士兵远戍、男旷女怨的原因是由于玁狁的入侵。
第二章:写士兵驻防之地不定,饥渴忧思,与家人音讯不通。
第三章:写士兵在战争中奔波劳苦,忧心如焚,唯恐不能生还。
第四章:写紧张频繁的战斗和对敌人的警惕。
第五章:写将帅们乘着高车大马,耀武扬威,士兵只能跟在戒车后面,借车身做掩护。
第六章:写归家途中的艰辛疲惫,痛定思痛,满怀悲伤。
[写作特点简析]
起兴手法的运用。诗篇以采薇起兴,第一章“薇已作止”写薇菜芽刚刚出土,表明出征的时间是春天;第二章“薇已柔止”写薇菜长得柔嫩肥美,说明到了夏天:第三章“薇已刚止”写微菜的茎叶已经变得又粗又硬,已到了晚秋初冬。这样就巧妙地从薇菜的生长过程暗传出季节的推移变化,说明岁月流逝,万物易老,而士兵的戍期却难以盼到完结之时,从而引起了悲伤怨恨之情。
叠字、叠句的使用。诗中的重言叠字很多,大都用来表情状物。或抒忧愤,如“烈烈”表示忧愁的强烈。或摹写人与事物的状态,如“迟迟”形容归途中非常疲惫、步履艰难;“业业”、“骙骙”、“翼翼”形容马匹的健壮高达和行列的整齐威武。或描绘自然景色,如“依依”写杨柳的柔嫩袅娜;“霏霏”状霰雪的密集纷飞,都很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并使音调柔婉和谐,增强了艺术魅力。本诗中还运用了重叠句式,如前三章中每章的头四句,又重叠也有错综。复叠句,感慨往复,表现思乡的心情越来越殷切;错综句,更换一些字,表示时间的推移,表达了对久役不归的忧愁愤懑。
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本诗末章头四句“昔我往已,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得融情入景,情景相生。春天袅娜柔美的柳条和冬季漫天飞扬的霰雪,恰到好处地把士兵久役归来、悲喜交集的“今”“昔”之感和盘托出,形成真切生动、情景交融的境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句。晋代谢玄曾称道这四句是《诗经》中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清代王夫之认为这四句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_______
倍增其哀乐”。士兵应征出发时,正值花红柳绿的丽春,柳枝摇曳,好似为他送行,又好似表示挽留。对于一个与家人分别很可能即成永诀的从军战士来说,愈是良辰美景,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这就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当他征战多年幸存生还时,本是喜出望外,却逢寒冬,雪花飘飞,好似对他表示欢迎,又好似表示冷漠。常言道好事多磨,经历许多磨难后所获得的喜悦和幸福,显得更有分量,弥足珍贵。这里的“雨雪霏霏”正是以哀景写乐,增强了哀乐的鲜明对比,从而产生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中也曾对此章予以高度评价:“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色
《诗经》作品产生的地域很广,其作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诗歌类型多种多样,因而《诗经》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是多种多样的。&&&&&&
一、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事政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创作方法。
《诗经》中的大多数篇章,无论写人叙事、绘景抒情,都贯穿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抒发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忧国忧民者表达的是他们对时政的关注。如《豳风·七月》以素描的手法写出了奴隶们长年辛苦劳作的生活,向一幅风俗画,真实生动地把农隶们被剥削被压迫的处境呈现在读者面前。《魏风·伐檀》和《魏风·
硕鼠》通过反复吟咏,表现了奴隶们在沉重剥削压迫下的觉醒和反抗;《王风·君子于役》、《唐风·鸨羽》、《豳风·东山》反映了无休止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种种痛苦;《邶风·静女》、《卫风·木瓜》表现了青年男女爱情的欢乐;《卫风·氓》叙述了被弃女子所遭受的精神折磨和痛苦;《邶风·新台》、《秦风·黄鸟》讽刺和揭露统治者荒淫、残暴的恶行。
总之,《诗经》中的诗歌以广泛多样的主题和题材,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社会生活和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所描绘的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的神话世界、神灵英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方法,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传统的源头和开端,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按宋代朱熹《诗集传》的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不借助于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而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诗经》中“雅”诗、“颂”诗多用此法,如“大雅”中的《公刘》、《绵》,“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等;“国风”中的《豳风·七月》、《卫风·氓》、《郑风·溱洧》等诗,也是通篇运用赋的表现手法。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运用比喻和比拟,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化,增强诗的感染力。《诗经》中有的整首诗都用比,如《魏风·硕鼠》全篇把不劳而获的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诗经》中更多的是在诗中部分地运用比的手法,其形式也多种多样。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托物起兴,借助于鸟兽花木、雨雪风霜、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先起个头,然后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艺术,是中国诗歌民族风格的重要特征。
三、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
《诗经》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抒情诗。为了加强抒情的感染效果,诗歌中常常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如《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也,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借助于家禽、家畜傍晚归来的典型环境的衬托,极为生动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在苍茫暮霭中期盼远役的丈夫归家时那种孤独凄苦和愁思之情。又如《秦风·蒹葭》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朦胧凄清的气氛,创造出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再如《小雅·采薇》的末章,以“杨柳依依”写哀,以“雨雪霏霏”写乐,起到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清人方玉润称赞其“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四、复叠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复叠又叫复沓或重章叠句,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咏唱。这种民歌章法形式便于记忆和传诵,能够渲染气氛,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便于更充分地抒发感情。如《王风·采葛》、《周南·芣苢》等。
《诗经》作品的基本句式以四言为主,掺以杂言。以四言为主的基本句式,可能是受原始劳动诗歌一反一复的音乐旋律影响和制约。但当诗人情绪激昂时,也会突破四言的定格,如《魏风·伐檀》五、六、七、八言都有,也有的诗篇中有二言句和三言句。
五、丰富生动的语言与和谐自然的韵律。
《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优美生动,是诗歌的语言宝库。三百篇中大约使用了三千单字,构成了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合成词,都极其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复杂感情的特征和变化。如前面提到的《周南·芣苢》运用了六个不同的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极细微地描写了妇女采摘野菜时先采后捋、直至兜起衣襟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轻快利索的劳动姿态。《诗经》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重叠字、双声字、叠韵字和语气词。重叠字如《小雅·伐木》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以“丁丁”、“嘤嘤”摩伐木、鸟鸣之声;又如《小雅·采薇》末章以“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状柳、雪之态;双声字如《周南·关雎》中的“参差荇菜”、《邶风·静女》中的“搔首踟蹰”;叠韵字如《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辗转反侧”。语气词运用较多的是“兮”、“思”、“止”、“斯”、“矣”、“也”等等。这些重叠字、双声字、叠韵字和语气词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描摹情景,而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感。
《诗经》中的韵律也呈现出多种多样、和谐自然的特点。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也有句句用韵的,如《魏风·伐檀》和《魏风·硕鼠》;还有的不是一韵到底,一诗之中换多韵。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诗经》广泛而深刻地描写和反映现实生活,大胆直接地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倾向,开创了中国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的现实主义传统,给后世作家和文学以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诗经》的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世楚辞、汉赋、乐府诗等文体的形成。
《诗经》对后世民间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先秦历史散文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首先产生。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所历时间相当漫长,包括殷商中期散文的萌芽到西周末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尚书》的出现。第二个阶段包括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初期,历史散文得到长足的发展,主要作品是《春秋》、《左传》和《国语》。第三个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主要作品是《战国策》。《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散文的产生和《尚书》、《春秋》
一、散文的产生
散文是最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要先有文字和书写工具。因而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之后才产生的。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文字的起源大约可以上溯到6000年以前,在距今约3400年前的公元前十四世纪,即商朝中期,我国已有了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字,先人们用来记事记言,因而就产生了书面文学,产生了最早的“散文”。
我国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记事记言的简短文字是公元1898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商中期的甲骨卜辞。它们是当时巫卜记事的产物。此外,还有铜器铭文。这些卜辞和铭文所记的内容已相当广泛,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猪、征战、风雨、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其中有些文句完整可读,语意明显,可以看作是我国叙事散文的萌芽。
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可看作是我国叙事散文的萌芽。由甲骨卜辞发展而来,便产生了易卦爻辞。易卦爻辞保存在《周易》里。《周易》又称《易》、《易经》,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易经》是《周易》中同《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大约产生于商周之际或西周初年。《传》是对《易经》的解释,产生的时代较晚。《易经》由卦、爻两种符号和作说明的卦辞、爻辞两种文字构成,都是为占卦用的。《易经》共有64卦,有384条爻辞,连同64条卦辞,共有卦、爻辞448条,4900多字。《易经》中的卦、爻辞是较甲骨卜辞有所发展的简短散文或歌谣,有些爻辞语意完整,有的还运用了比喻、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段,描写比较生动形象。例如:“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不字,十年乃字。”“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又如《易经》中的《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以公羊触到篱笆,来比喻人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颇有寓言味道。显然,《易经》爻辞中的文句和记事比甲骨文卜辞更为复杂和完整,这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总之,商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周易》中的卦、爻辞,是我国散文的滥觞和萌芽,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面散文。它们或为巫卜记事,或为史家记事,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再进一步发展,就是以散体文章形式来记写历史,即形成历史散文。《尚书》的出现即反映了当时散文发展的情形,《尚书》的产生,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的初步形成。
二、《尚书》
《尚书》即上古之书,古代“尚”和“上”是同义通用字。《尚书》亦单称为《书》,古人往往把《诗》、《书》并称,指的就是《诗经》和《尚书》。因后人把《尚书》同《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列入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所以又把《尚书》称作《书经》。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流传至今的《孔传古文尚书》共有58篇,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它们是尧舜至西周一些君臣的讲话、誓辞和官方政令文诰,是当时的史官所记。但《尚书》中的《虞书》、《夏书》并非虞、夏时代的史官所记,而是后世儒家据古代某些传闻加入自己的政治理想所追记的,不可信为真正的史料,但也不完全是凭空捏造。较为可信的是,《商书》和《周书》,但在流传中也曾经过后人的增益。《商书》是殷商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的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中的《盘庚》三篇是第19位商王盘庚由亳迁都至殷前后对其臣属和百姓所作的演说词,是记言性的散文。文中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形象性,一些比喻用得生动贴切,很有说服力。如“若罔在纲,有条而不紊”,说明服从王命、统一行动的重要性。又如盘庚责备群臣用“浮言”鼓动群众,其危害“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等,都是很贴切的比喻,由此形成的成语“有条不紊”、“星火燎原”至今还使用。《周书》是《尚书》的主要部分,它基本上是周朝君臣的文诰和言行录,主要是诰与誓两种文体,所记周公的言论最多。《周书》中的《无逸》是名篇之一;《金縢》则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学性和较浓的小说意味;《牧誓》、《顾命》也是《周书》中较好的篇章。
三、《春秋》
《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料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纲要。它以鲁国十二公来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中经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十公,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0年),简要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东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全书只有一万六千多字,其记事简略,类似后世的新闻标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春秋》是孔子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他在讲学时,把“不可以书见”
的许多史实再口授给学生。后世儒家将《春秋》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笔法:
孔子编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以笔法严谨著称,常选择极简洁而恰当的字词来“寓褒贬,别善恶”,表达深刻的意义和鲜明的倾向性,即微言大义,暗寓褒贬。如写战争时,往往据其性质或方式选用“伐”、“侵”、“袭”、“克”、“灭”、“取”、“歼”等不同词语表达;又如,杀有罪曰“诛”、杀无罪曰“杀”、臣下杀君主曰“弑”,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和是非观念。这种笔法被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第二节& 《左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叙事写人的优秀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东汉人称其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或称为“春秋内传”,全书共有18万多字。《左传》根据孔子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来编年记事,以事系年,以年系事,更加详尽地补充说明了《春秋》的记事。《左传》记事的起年与《春秋》相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255年,比《春秋》多了13年。《左传》主要记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重要史事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它虽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在叙事、写人及语言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文学成就。
关于《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汉代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鲁国盲人太史左丘明,后有人认为此人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中唐以后许多学者对此质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或稍后,其作者是一个或多个充分掌握春秋时代诸侯各国史料的儒家学者。
孔子死后,解释《春秋》的著作有鲁国左丘明的《左传》、齐国公羊高的《公羊传》及鲁国榖梁赤的《榖梁传》,后人合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二、《左传》的思想内容
《左传》主要记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重要史事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内容涉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和有关言论。与《春秋》一样,《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记述,而且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左传》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周礼和社会等级秩序,特别重视“礼”,即使两军相攻也不失等级尊卑之礼,并以礼之规范来评判人物。例如
“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齐军败,晋将韩厥赶到齐顷公的战车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晋将郤克多次与楚王相遇,每次“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这些都表明上下尊卑之礼是维护宗法社会秩序的根本,比诸侯国之间的一时相争更重要。
“礼”还常成为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标准。如“僖公三十三年”秦晋殽之战时,年幼的王孙满对秦师过周北门的“超乘”行为作出如此评价:“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二)反映了民本思想,表现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例如“僖公十九年”写司马子鱼谏阻宋襄公杀人祭神,说“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这种“民为神之主”的观念表现出历史发展的进步,其后得到更明显的发展。如“襄公十四年”所载师旷关于卫人逐其君的一番议论:“……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这番议论在当时是不可想象、十分大胆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一文中表现得更为明确。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论,充分明确地说明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关心人民,取信于人民。再如“襄公三十一年”载《郑子产相国》一段,子产的民本思想也很突出。可见,《左传》表现了比较强烈的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进步的历史观。在《左传》作者看来,有德、爱民、重民才能为天所佑,才能打胜仗,得天下。
(三)表现了较强烈的爱国思想。例如“僖公三十三年”载《秦晋殽之战》描写的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国遇到秦国出兵袭郑,他便机智地假托郑君之命以犒秦师,暗中则急派人回郑国报信,从而保全了郑国。“定公四年”载《吴楚柏举之战》写吴师入郢,楚昭王奔随,申包胥到秦国乞师,七个日夜哭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终于使秦哀公出兵救楚。“庄公十年”载《曹刿论战》,齐师伐鲁,在长勺之战时,曹刿主动要求参加卫国战争,等等。尽管作者所记述的这些人物的言行还不可能与忠君、卫社稷思想分开,但他们所表现的爱国精神是可贵的,是值得赞扬的。
(四)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不仁和荒淫无耻。例如“隐公元年”载《郑伯克段于鄢》,写郑伯在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表现得阴线毒辣。又如“宣公二年”载晋灵公不君,“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再如“文公六年”载,秦穆公死后用子车氏的三个儿子殉葬,作者借君子之口批评说:“死而弃民”,“难以在上”。
“僖公十九年”写宋襄公杀人祭神,也表现了宋襄公的残暴不仁。还有“宣公九年”
载陈灵公与陈国大夫夏征叔之妻夏姬私通的荒淫生活,等等。这些记述都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荒淫的罪行。
另应注意,《左传》有其时代的思想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礼制,等级观念很深,对旧制度的崩溃表示惋惜,在记叙中夹杂一定的宗教迷信观念,这些都应予以批判。
三、《左传》作品讲析:&
《秦晋殽之战》
[秦晋殽之战的背景]
《秦晋殽之战》记叙的是鲁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628—前627年)秦国与晋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写了秦国趁晋文公新丧,出兵袭郑以争霸中原,回师途中被晋国截击于殽山,遭到惨败的经过。
秦穆公送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回国为君,两国关系本来很好,而且不断联姻,但晋公子重即位不久就称霸中原,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城濮之战中,晋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获得了周天子的尊重和各国的畏服,秦国则被列于从属的地位,这是秦穆公最不甘心的事。僖公三十年(前630年),因郑国亲楚,秦晋曾联军围郑,郑国老臣烛之武以机智巧妙的说辞分化瓦解了秦晋两国的关系,秦穆公私自下令秦军撤回。晋国对秦国大为不满,两国裂痕加深。当时秦穆公派杞子、逄孙、杨孙驻军于郑,以便伺机向东方扩张势力。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晋文公去世,驻郑的秦将杞子等派人回国密报,要秦国偷袭郑国,他们可作内应,秦穆公欲称霸中原的野心立刻膨胀起来,将出师远袭郑国。老臣蹇叔极力阻谏,秦穆公却刚愎自用,斥骂蹇叔,于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派孟明视等率兵远袭郑国,结果在回军途中的殽山遭晋军狙击,秦军大败。
[串讲课文]
全文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自“冬,晋文公卒”至“必大捷焉”。本段是殽之战的序幕,写卜偃传命,表明晋早已得知秦将出师的情报,于是假托君命进行战争动员,预作准备。
第二段,自“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至“秦师遂东”。写战前秦的具体活动,着重写蹇叔进谏,陈述袭郑的利害和不义性质,秦穆公拒谏,蹇叔哭师,预言此战必败。
第三段,自“三十三年春”至“灭滑而还”。写秦军过周时轻狂无礼,王孙满预见秦军必败,郑商人弦搞假命犒师,秦师无功而返。
第四段,自“晋先轸曰”至“晋于是始墨”。写晋君臣议战,决定在殽山伏击秦军,秦三帅被俘。
第五段,自“文嬴请三帅”至篇末。这是殽之战的尾声,写晋襄公误释三帅,先轸暴怒,秦穆公战后自责。
这篇历史散文通过对秦晋殽之战的起因、性质、过程、结局以及几个人物对战争的分析所作的记叙描写,揭示了秦穆公企图争霸中原的野心及其必遭失败的原因,反映了春秋时期以强凌弱、攻伐频繁的时代特点。
[本文的文学特点]
本文是一篇记史散文,却有鲜明的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善于描写战争,材料组织详略得当,结构谨严,线索分明。
前人曾指出,《左传》叙述战争成败,“贵于所以然处着笔”,也就是善于反映出战争双方之所以胜或败的原因。作者把重点放在揭示秦失败的“所以然处”,揭示出秦之所以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其主观原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穆公拒谏。……。二是秦师骄纵。……。秦失败的客观原因也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郑国商人弦高假命犒师,缓敌报警。……。二是晋国上下动员,士气高涨,于险处设伏。……。文章对秦师道义上、战略上的错误以及各种不利因素作了详细记述,秦的失败也就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了。所以,文章只用简略的文字交待战争的结果:“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以丙以归”。&
《秦晋殽之战》就是这样详写战前各方动态,极力渲染出浓云密布的战争气氛,揭示出秦失败的必然性,然后水到渠成,简略地交代战争的结局,而无刀枪厮杀的实战场面。这样做到详略得当,疏密相宜,体现出布局上的精心构思。文章自始至终根据表现战争主题的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头绪虽繁多却泾渭分明,事件虽复杂但线索清晰。其布局缜密,结构谨严,表现出作者善于谋篇的高超技巧。
&(二) 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左传》善于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文中所描写的几个人物,性格都很鲜明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持重冷静、老谋深算的老臣蹇叔。
2. 贪婪骄横的秦穆公。
深谋远虑、果敢暴烈的晋帅先轸。
4. 机智、爱国的郑商人弦高。
几段外交辞令写得委婉含蓄,各具特色,体现了《左传》的语言特色。
弦高犒师的一段话,谦恭得体,恰如其分,既不触犯强秦之威,又暗示郑国已得知秦来袭郑,并做了准备,使秦师犹豫不前,弦高也赢得时间急速派人回国报信,这对保全郑国起了关键作用。皇武子辞客的一段话,则旁敲侧击,婉转地揭露了对方的阴谋,字挟风霜地下达了逐客令,使杞子等人仓皇出逃。孟明谢赐的一段话,则外柔内刚,话里有刺,表面上感谢襄公不杀之恩,而弦外之音却是日后定要雪耻的誓言。
四、《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叙事方面:
1、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布局谨严。&
例如“宣公二年”所载《晋灵公不君》、“僖公二十三年”所载《晋公子重耳出亡》等。
2、善于描写战争,尤其是几次大战役写得很出色。《左传》描写较大的战役,总是围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来写,侧重于展示战争的背景、战前的准备、双方兵力的部署、力量的对比变化、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造成胜败的因果关系等等。即所谓“贵于所以然处着笔。”
如“僖公三十三年” 载《秦晋殽之战》、“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城濮之战》、“庄公十年”载《曹刿论战》等。
《左传》写战争,也注重战争场面的描写,往往也写得生动逼真。例如“成公二年”载《齐晋鞌之战》。&
3、有些篇章的叙事记言运用了想象和虚构手法。史家著作强调的是真实可信,但其多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觉来叙事记言,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纳传说内容,运用想象和虚构手法。例如“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出亡》文末所记介之推与其母的一大段对话、“宣公二年”
载《晋灵公不君》,写鉏麑在赵盾门前触槐自杀前的那段内心矛盾的叹言,都“生无旁证,死无对证”,显然也是作者“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而虚构的代言。
4、在叙事中或篇末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的形式来对事件或人物进行议论或评价,鲜明地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感情。&
(二)《左传》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写人方面:&
1、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因事写人,尚不是以写人物为中心,但能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言行,描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写人还不像后世的纪传体史著那样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在编年体的叙事中因事及人,事起人起,事讫人讫,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重要的政治人物,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然而,由于作者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加以描写,尽管写人的文字常常只有片断,却也使人物鲜明生动,例如《晋文公重耳出亡》……。&&&&&&&&&&&
2、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如“襄公二十五年”写崔杼弑君后的晏婴……写出了晏婴正直、多智、善言的性格特征。
3、通过激烈的战争场面描写或者对人物言行的客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通过描写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斗中人物的言行,展现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又如“隐公元年”所载《郑伯克段于鄢》写郑伯的心机权谋和残忍与伪善性格。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也表现在语言方面:
1、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而义丰,极富表现力。如“宣公十二年”载《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时的狼狈之状:“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又如《曹刿论战》写长勺之战时鲁庄公欲击鼓进攻,曹刿先是说“未可”,后又说“可矣”,只有四个字,就表现出曹刿观察、判断的过程和深思果决的神态,写出了曹刿的沉着勇毅,用语极为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2、善于描写外交辞令,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如《秦晋殽之战》中的三段外交辞令、《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说辞等,都委婉含蓄,各具特色。
《左传》的产生,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自《尚书》、《春秋》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为后世史传、戏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影响深远,特别是后世散文家多从《左传》中吸取养料。&&&&&&
第三节& 《国
一、《国语》简介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别记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全书共21卷(篇),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分别记载八国史事。《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征伐犬戎(前976年),下迄春秋战国之际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453年),共五百多年。《国语》记述各国史事,依时间顺序编排,但前后事件互不连属,只是重点记述若干事件,且记事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谏词或对话来体现的,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故名《国语》。东汉人又称其为“春秋外传”。
关于《国语》的作者,至今不能确定。汉代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写《左传》的左丘明,唐代以后对此说多有质疑,而无定论。今人多认为《国语》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作者当是春秋时各国的史官,大约在战国初年编纂成书。
二、《国语》的思想性
《国语》着重记载了各国政治、外交及军事等活动的一些谏说对策,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思想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国语》中得到了继承。虽然《国语》中许多地方都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因而更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对统治者的奢侈暴虐也有所揭露和批判。如《鲁语上》记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臣民的反抗行为无可厚非。又如《周语上》写《邵公谏厉王弭谤》一段,就反映了西周末期王虐民怨的社会现实,并通过邵公的谏词指斥了“防民之口”的独裁专制,宣扬了“民言不可壅”、“为民者宣之使言”、重视民心向背的民本思想,统治者应当从人民的言论中考察国家的兴衰和政治的得失,只有体察民情,行民之所善,去民之所恶,增加人民的财富衣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国语》的文学性
从文学角度来看,《国语》在总体上不如左《左传》。但作为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国语》也表现出自己的文学特征和成就。
(一)善于记言,尤其是一些谏对之辞写得很出色,其语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如记述国人起义背景的《邵公谏厉王弭谤》记事记言间错进行,言为事而发,事又为言验证,写得很精彩,尤其是邵公的谏辞令人称道。
&(二)《国语》也有些篇章相对集中地编排和记述了生动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中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如《晋语》前四卷记述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吴语》写吴王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写越王勾践灭吴,其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也都写得很精彩。有不少成语典故即源于《国语》中的这些精彩描写。
《国语》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
《国语》作品讲析: 《邵公谏厉王弭谤》
(内容略)
第四节 《战国策》
一、《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大约是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间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作者已不可详考,非一时一人所作。此书最初只是战国后期一些游士和各国史官记录的文稿和史料的杂编,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理宫中图书时对此书进行了编校,他认为此书是记录战国时代游士辅国的策谋和说辞的,因而将其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共有33卷,它基本上是依照《国语》的体制,依次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来记事,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一些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记事的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并六国以后,大约是从公元前452年至前216年,共二百四十多年。
二、《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与《春秋》、《国语》以反映儒家思想为主不同,《战国策》则比较突出地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权术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追求功名显达和富贵利禄。不过,《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如《苏秦始将连横》表现和肯定了朝秦暮楚者苏秦极力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思想言行。《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表现和赞颂唐且不辱使命、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凛然正气。又如《鲁仲连义不帝秦》则表现和赞颂了“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天下义士鲁仲连。《冯谖客孟尝君》记述并赞颂了冯谖知恩以报、为孟尝君市义、营造三窟的政治智慧和才能。《齐宣王见颜斶》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贵士思想。《荆轲刺秦王》记述和赞颂了荆轲等人的侠义行为。这些记述和描写展现了战国时代士阶层及各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也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邹忌讽齐威王纳谏》和《赵威后问齐使》等,表现了儒家的重民思想。赵威后见齐使,问道:“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齐使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这些篇章,表现了“民为国之本”的进步思想。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其文学成就超过《左传》和《国语》。
(一)在人物塑造方面,《战国策》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其写人艺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以人物为中心来组织情节,安排结构,相对集中地写出人物完整的生动事迹,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战国策》在写人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地编写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又有所发展,出现了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地集中在一篇的一些文章,为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了先河。如《冯谖客孟尝君》……。这类作品,显示了历史散文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2、以事件为中心,穿插人物,发展情节,在事件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如《荆轲刺秦王》是写燕太子丹养士谋刺秦王一事的,这一事件当是全文的中心。而在叙述事件进展的过程中,穿插了许多人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这样,既写出了事件发展的过程,也刻画了人物。
3、以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来描写人物。人物个性化的言行描写在《战国策》中很突出。如《苏秦始将连横》中所写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喟叹和引锥刺股、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追求功名富贵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又如《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冯谖的回答“无好”、“无能”、“愿之”,及在通告上署曰:“能”,其语言都斩钉截铁,毫无谄媚逢迎的俗态,体现了他满怀心计又敢作敢为的个性;《苏秦始将连横》中对苏秦失意归来时“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的外貌形态描写,则绵密细致,极为传神。
4、以虚构、想象的文学手法来描写人物。《战国策》虽为史书,但书中不合史实、出于虚构、想象的内容颇多。如《苏秦始将连横》中写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苏秦夜室独语,有谁知道?显然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拟而成。《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中写邹忌看见徐公时的心理活动,也显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虚构、想象及夸张等文学手法不合史著的要求,但却使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在叙事描写方面,《战国策》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很强,它比《左传》更注意情节的设置、场景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神情的描绘。如《冯谖客孟尝君》,生动描写了冯谖三次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曲折跌宕的情节,展现了冯谖的深谋远虑与非凡才智。又如《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文字,描述得绘影绘声,场景凄怆,气氛紧张,情绪悲壮,通过场景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映衬,把荆轲义无反顾、慷慨赴难的侠士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语言和修辞技巧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擅长记述谋臣策士的游说言辞,其语言“辩丽横肆”,铺张扬厉,夸张渲染,纵横驰骋,气势雄壮,形成了与《左传》从容委婉的外交辞令不同的风格。如《苏秦始将连横》所记苏秦游说秦惠王的两段说辞,以及《秦策一》中所记张议说秦王一段说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2、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战国时代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作比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如《庄辛说楚襄王》一篇中,庄辛……运用了四种比喻。又如《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一文,邹忌也是从切身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贴切深刻,饶有风趣,很有说服力。再如……。
3、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比附现实,表情达意,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掌故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写苏代以“鹬蚌相争”劝阻赵惠王伐燕,以免使强秦坐收“渔人之利”。《齐策二》写楚将昭阳伐魏获胜后又移兵攻齐,齐使陈轸以“画蛇添足”
劝说昭阳应适可而止,贪多无益,反而害事。又如……等等。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说明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战国策》一书具有比《左传》更强的文学色彩,它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战国策》作品讲析:
《苏秦始将连横》&&
《冯谖客孟尝君》&& (内容略)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发展兴盛概说
一、诸子散文发展兴盛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诸子散文指的是先秦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的说理、议论性散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周室衰微,旧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和腐朽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新兴的封建社会制度制逐步代替腐朽的奴隶制度。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权逐渐消失,文化下移而相对普及,“士”阶层形成并崛起。他们围绕怎样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法规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怎样结束列国纷争、谋求统一局面,怎样促使那个时代的生产知识、技术经验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发展服务等问题,或相互论辩,或著书立说,各自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和各种各样的派别,主要有儒、墨、道、法、纵横、阴阳、名、农、杂、小说等十家,而以儒、墨、道、法四家最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说理、议论性的诸子散文大量涌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及概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春秋后期为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言简意丰的纯语录体散文,主要作品集是《论语》、《老子》。春秋战国之交到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其特点是由语录体逐步转变为对话式的论辩文,文章风格多样化,主要作品集有《墨子》、《孟子》、《庄子》。战国后期为第三阶段,是论说文的成熟期,篇幅由短而长,论点集中,逻辑严谨,结构完整,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从抽象说理方面来看,有了明显发展,但从文学语言来看,不如《孟》、《庄》生动形象。
三、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其一,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大都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其二,在风格特征上,诸子散文大都勇于言辩,个性鲜明,气势充沛,表现出士人的独立风格。
其三,在文学色彩上,诸子散文大多浅易生动,善用比喻和寓言,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的生平、思想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尊奉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生活于奴隶制社会即将解体的春秋末期,当时,社会动荡,“礼崩乐坏”。为安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孔子提出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其核心就是讲“仁”、倡“礼”。所谓“仁”,就是“爱人”,实行仁德之政,爱护人民。具体地说,反对施行暴政威刑;反对对人民横征暴敛;反对滥用民力。孔子提倡“礼”,在本质上是要维护和恢复周礼所规定的尊卑、长幼等奴隶制等级秩序。
孔子又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根据社会的需要,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教育主张,并开创了私人聚徒讲学的新风气,广收弟子三千多人,其中关系密切而著名的有七十二人,从而把知识传播到广大社会中去,这对春秋末到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孔子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治学经验和方法,成为有益于千秋的不朽格言。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文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奖金15万美元。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设立奖项。
总之,孔子所创立的讲“仁”、倡“礼”、崇德爱民的儒家学派,两千多年以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孔子在办学方式、教育思想、典籍整理以及人格风范等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门人辑录而成。《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共20篇,492章,约12700字。每章多是两三句话,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的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为政》的开头是子曰:“为政以德”。《论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道德、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多方面。《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自南宋以来被列为“四书”之一。从文学角度来看,《论语》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语言形象隽永,词约义丰,深含哲理;其二、善于在简短的对话和行动描写中展现人物性格。
三、《论语》选讲:&
(内容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长沮、桀溺耦而耕章》
第三节& 《墨
一、墨子的生平思想
墨子(前468—前378),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学说,这就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明鬼、兼爱、非攻十大主张,以“兼爱”和“非攻”为主要学说,其中心思想是“兼爱”。
二、《墨子》简介
《墨子》一书主要是墨子的讲学录和言行录,由墨子的弟子记录、撰述成集,现存有53篇。《墨子》中的《尚贤》……《非攻》等十论,每一论又分上、中、下三篇,其内容大同小异。这是因为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对墨家学说各有记述,后来将其合编成书,即以上、中、下来区分。“十论”是《墨子》一书的主要部分,是墨子的讲学辞,集中反映了墨子学说及其说理文的特点。此外,还有《鲁问》、《公输》、《经上》、《经下》、《修身》、《辞过》、《三辩》等语录对话和杂论等作品。
《墨子》一书虽仍属“记言”的性质,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但其所记的已不是三言两语的对话或独白,而是长篇大论,每篇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其正文已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的说理文。这与它之前的语录体的《论语》已有很大不同。可以说,中国的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已开始形成,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墨子》中的《兼爱》、《非攻》,反映了墨子思想学说的中心内容,也代表了墨子散文的显著特色:
其一,善于层层推演阐述事理,有较强的逻辑性。
其二,善于以具体事例反复陈说,不避重复,说理透彻。
其三,语言风格质朴平实,较少文采。
孟子和《孟子》
一、孟子的生平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至孟子时家已衰败,幼年家境贫寒,其父早丧,因邻里环境不良,孟母曾三次搬迁,断机教子,使孟子受到良好教育。孟子受业于孙子之孙孔伋的门人。孟子一生的活动、经历与孔子相似。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后世多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1330年,元代文宗诰封孟子为“亚圣”。
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说”,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发展为仁、义、礼、智。《三字经》据此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孟子认为,通过不断的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观点虽带有唯心论色彩,但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主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王道”,要法先王,恢复井田制度,使民有“百亩之田”,有“恒产”,统治者要“保民而王”,“省刑罚,薄税敛”,“勿夺其时”,使“黎民不饥不寒”,安居乐业,然后推行儒家教化,“修其孝悌忠信”。孟子反对武力兼并,认为“仁者无敌”,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其次,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在《尽心下》明确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在《离娄上》中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则得天下。得其民有道,得其心则得其民。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他还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见孟子十分重视人民,十分重视人心的向背。再次,为了提倡“仁政”,孟子对统治者的残暴无道作了激烈的揭露和批判,他在《离娄上》中斥责统治者“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他在《梁惠王下》斥责暴虐无道的夏桀、商纣王为“一夫”、“残贼之人”。这种激烈而大胆的言论在先秦诸子中很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