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们为什么否认银行行长登山遇难暴利

[转载]行长们为什么否认银行暴利
资本市场低迷,在实体经济萧条的鲜明对比之下,银行业的诡异繁荣成为众矢之的。银行业的垄断暴利早已引来各界声讨,虽然此前有民生银行的行长坦诚,银行利润高的不好意思公布,但在两会期间,来自各大国有银行业的行长代表们齐声否认银行存在暴利,事实果真如此吗?
W 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两市已有包括12家上市银行在内的13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其中,总数占1336家上市公司0.89%的12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达到841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1.3%。除此之外,银行业净利润的增幅是全体上市公司的2.23倍。从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12家上市银行全部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增幅最低的为中国银行,达到了18.93%,最高的则为深发展,达到了64.55%。12家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幅在30%以上的就达到了7家。
而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1年全年,银行业共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2010年的7637亿元增长36.3%。平均资本利润率则达到了20.4%,较2010年的19.2%有了进一步的增长。相比之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2011年全年,中国的G D P由40.15万亿元增长到47.16万亿元,增长了约7万亿元,而银行业的净利润就占了其中14.9%。一边是银行业的净利润大幅增长破万亿,另一边,却是非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银行业侵蚀实业的利润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在有可统计数据的702家非银行类上市公司中,其2011年年报披露的应付利息则从2010年同期的182亿元增长至410亿元,增长了125%。
以上这些数据对行长们的否认无疑是有力的驳斥,为什么行长们还要不顾事实地否认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利益驱动,因为,如果承认银行存在垄断暴利,就必须接受放弃垄断地位的改革,就难以继续维持银行业的垄断暴利,也就难以维持行长们薪酬的高增长。君不见,行长们动辄百万以上的年薪已不是新鲜。
 截至4月3日,除三家城商行及以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已陆续披露年报,各银行的高管薪资也随之公布。2011年银行高管薪酬总体依然呈上涨之势,农行行长去年薪酬106万元,相比上年85万元,涨幅25%;董事长、行长薪水分别由95.9万元、89.9万元上涨至111.7万元、102.8万元,涨幅约在15%;行长薪酬略涨3%至100万元;而董事长所得薪酬略升5%,从2010年的99万元上涨至104万元;董事长及行长薪水上涨5万元左右,分别为106.25万元和97.14万元。股份制银行的薪酬更是令人瞠目,2011年行长理查德薪酬869万元,比去年的554万元上涨57%。位列第二的是马蔚华,年薪535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董事长董文标取得516万元薪酬,与去年相比,今年薪酬已下调28%,行长洪崎薪酬为511万元,亦同比下降25%。
据资深银行人士透露,年报披露的年薪只不过是银行高管薪酬的一部分,实际薪酬远远不止年报披露的数字。银行人士的薪酬分为两块: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对于银行高管而言,其绩效薪酬占比为50%以上。换言之,假设某位高管的年薪是100万元,则另有50万元绩效薪酬参加考核(员工绩效薪酬比例在30%-40%。)。而一般情况下,高管在绩效竞争上总能夺得优先。这50万元的绩效薪酬往往给高管们带来50多万元的增值。这就意味着,年报披露的银行高管年薪应该乘以至少1.5以上的系数才是他们的实际年薪。而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项收入、年节费、公积金、企业年金等还尚未列入计算范围。
由此可见,通过绩效薪酬,行长们的收入随着银行利润的暴利而快速增长,所以,否认银行存在垄断暴利,继续维持与垄断暴利挂钩的绩效薪酬就是行长们一致的利益驱动。
问题在于:靠国家支持、吃政策高息差、具有垄断优势地位的银行,银行高管们对利润的贡献有多大,由此而拿高薪很难令人信服。“责权匹配不均衡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银行旱涝保收,出了什么乱子,都有国家兜着。”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银行高管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是国家来的安排和任命的,如何证明他们是具有较高职业风险的“高技术含量的人力资本”?
值得警示的是,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变着法的制造金融泡沫,攫取老百姓财富,自己的腰包装的满满的,风险是社会的,赚钱是自己的,终于酿成了金融危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国的金融业及其监管层难道不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吗?
近期博文链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403 Forbidden
Request forbidden by administrative rules.[转载]行长们为什么否认银行暴利
资本市场低迷,在实体经济萧条的鲜明对比之下,银行业的诡异繁荣成为众矢之的。银行业的垄断暴利早已引来各界声讨,虽然此前有民生银行的行长坦诚,银行利润高的不好意思公布,但在两会期间,来自各大国有银行业的行长代表们齐声否认银行存在暴利,事实果真如此吗?
W 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两市已有包括12家上市银行在内的13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其中,总数占1336家上市公司0.89%的12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达到841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1.3%。除此之外,银行业净利润的增幅是全体上市公司的2.23倍。从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12家上市银行全部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增幅最低的为中国银行,达到了18.93%,最高的则为深发展,达到了64.55%。12家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幅在30%以上的就达到了7家。
而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1年全年,银行业共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2010年的7637亿元增长36.3%。平均资本利润率则达到了20.4%,较2010年的19.2%有了进一步的增长。相比之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2011年全年,中国的G D P由40.15万亿元增长到47.16万亿元,增长了约7万亿元,而银行业的净利润就占了其中14.9%。一边是银行业的净利润大幅增长破万亿,另一边,却是非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银行业侵蚀实业的利润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在有可统计数据的702家非银行类上市公司中,其2011年年报披露的应付利息则从2010年同期的182亿元增长至410亿元,增长了125%。
以上这些数据对行长们的否认无疑是有力的驳斥,为什么行长们还要不顾事实地否认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利益驱动,因为,如果承认银行存在垄断暴利,就必须接受放弃垄断地位的改革,就难以继续维持银行业的垄断暴利,也就难以维持行长们薪酬的高增长。君不见,行长们动辄百万以上的年薪已不是新鲜。
 截至4月3日,除三家城商行及以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已陆续披露年报,各银行的高管薪资也随之公布。2011年银行高管薪酬总体依然呈上涨之势,农行行长去年薪酬106万元,相比上年85万元,涨幅25%;董事长、行长薪水分别由95.9万元、89.9万元上涨至111.7万元、102.8万元,涨幅约在15%;行长薪酬略涨3%至100万元;而董事长所得薪酬略升5%,从2010年的99万元上涨至104万元;董事长及行长薪水上涨5万元左右,分别为106.25万元和97.14万元。股份制银行的薪酬更是令人瞠目,2011年行长理查德薪酬869万元,比去年的554万元上涨57%。位列第二的是马蔚华,年薪535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董事长董文标取得516万元薪酬,与去年相比,今年薪酬已下调28%,行长洪崎薪酬为511万元,亦同比下降25%。
据资深银行人士透露,年报披露的年薪只不过是银行高管薪酬的一部分,实际薪酬远远不止年报披露的数字。银行人士的薪酬分为两块: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对于银行高管而言,其绩效薪酬占比为50%以上。换言之,假设某位高管的年薪是100万元,则另有50万元绩效薪酬参加考核(员工绩效薪酬比例在30%-40%。)。而一般情况下,高管在绩效竞争上总能夺得优先。这50万元的绩效薪酬往往给高管们带来50多万元的增值。这就意味着,年报披露的银行高管年薪应该乘以至少1.5以上的系数才是他们的实际年薪。而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项收入、年节费、公积金、企业年金等还尚未列入计算范围。
由此可见,通过绩效薪酬,行长们的收入随着银行利润的暴利而快速增长,所以,否认银行存在垄断暴利,继续维持与垄断暴利挂钩的绩效薪酬就是行长们一致的利益驱动。
问题在于:靠国家支持、吃政策高息差、具有垄断优势地位的银行,银行高管们对利润的贡献有多大,由此而拿高薪很难令人信服。“责权匹配不均衡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银行旱涝保收,出了什么乱子,都有国家兜着。”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银行高管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是国家来的安排和任命的,如何证明他们是具有较高职业风险的“高技术含量的人力资本”?
值得警示的是,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变着法的制造金融泡沫,攫取老百姓财富,自己的腰包装的满满的。风险是社会的,赚钱是自己的,终于酿成了金融危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国的金融业及其监管层难道不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吗?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银行行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