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在发展全产业链模式中融资有什么样的风险?

一、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意义为何?
集团财务公司本质为资金管理模式的一种,是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高级化形态。集团财务公司发挥的功能: 1)跨企业间配置资金,减少沉淀资金;2)加速资金周转,压缩资金使用成本;3)强化集团资金风险管控。
集团财务公司法律关系辨析:1)财务公司与母公司分别为独立法人主体;2)财务公司与集团内子公司地位平等,是调剂资金的法律基础。
二、集团财务公司如何运营&涉及哪些业务?
常见的资金管理模式有:报账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和现金池模式,但1)均以企业集团职能部门存在,易受行政手段干预,2)缺乏金融牌照,难以开展外部金融业务。
集团财务公司经营集各传统模式优势于一体,主要分为四大板块:1)资金筹集:内部归集+外部融资汇集资金;2)资金结算:以内部账户为基础,结算集团成员之间、集团成员和外部企业的业务往来;3)资金融通:借助资金枢纽功能,为集团成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4)资金运用:追求集团效益最大化,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
集团财务公司业务采用&基础业务+高级业务+禁止业务&框架,以资产和负债结构来看:1)资产业务:调剂内部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为主,短期贷款+同业存放+票据贴现占比靠前。2)负债业务:吸收集团成员资金为主,债务融资缺位。
三、从发债主体看财务公司实务操作
中核财务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旗下唯一金融机构,角色局限在资金调度枢纽,功能较为单一。1)负债业务:98%资金归集于成员单位,来源较单一;2)资产业务:存放同业+贷款占绝对比重,投资占比极低,这也与公司在集团内的定位有关。
海尔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发挥基础功能同时,配合集团战略,打造产业链金融,1)针对产业链中大型企业客户资金需求量大,金融产品设计要求高,开展买方信贷,2)适应下游中小微资金需求,开展微小贷,纾困小型经销商在销售旺季的现金流瓶颈。
对比两家财务公司,两者差距在于:1)财务公司功能的发挥还在于是否配合集团企业战略发展,海尔集团打造四大核心框架有利于辅助职能的拓展;2)行业属性差异。海尔集团隶属于家电零售,上下游对接客户具有规模小、分散性强的特点,&因客制宜&的信贷策略与行业属性有关;中核财务公司以核电建设以核电投资及开发为主,客户及集团子企业资金需求集中。
一、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意义为何?
1、集团财务公司本质为资金管理模式的一种
财务公司是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高级化阶段。集团管理模式的差异对管理层管理及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存在决定作用。就资金管理模式而言,1)集权式管理,资金多集中于统一调度,2)分权式管理中,集团倾向于对核心子公司适度分权,下属子公司投融资活动对集团仍有较强依赖。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和层级的增加,以往的资金管理难以满足子企业差异化需求。财务公司作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高级化形态,受到集团企业青睐。集团财务公司近年来成立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3季度,总计229家;同时,其表内外资产管理(财务公司管理集团内的资产)规模持续上升。
2、集团财务公司发挥什么功能?
集团财务公司三大核心功能:提效率、降成本、强化风险管控。财务公司同时拥有金融牌照和独立法人资格,1)金融牌照表明财务公司除基本的&存、贷、结&业务之外,也可在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中进行融资租赁、承销债券等业务,服务范围远超传统管理方式,2)独立的法人资格表明财务公司不再隶属集团某个职能部门,资金集中不完全依靠集团行政强制。基于两大特征,财务公司对资金的管控和统筹拥有以下优势:
子公司间配置资金,减少沉淀资金。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众多,行业及地域性分布异质性较大,母子公司存款分散在不同银行。虽然单个账户资金规模有限,然而汇总到集团公司层面,资金量相当可观。一旦该类资金形成沉淀,则会降低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集团企业资金期限偏好不一,既会有好项目但是资金短缺无法施展的子公司,也会有资金相对富余而缺少投资渠道的公司。财务公司作为资金配置枢纽,首先将成员单位闲散的资金集中,然后再分配给集团内需要资金的企业,有效地减少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速资金周转,压缩资金使用成本。财务公司不仅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从两个方面降低资金成本。一方面,集团内部企业业务往来频繁对内部结算要求高,财务公司采用内部账户系统,加速资金流转速度,节约大量财务手续费。另一方面,为内部企业提供尽可能低的贷款利率,降低贷款利息支出,减少外部资金以来。根据《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16)》统计,14年及15年,财务公司(样本内为208家企业)全行业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5.43%和4.88%,低于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这与财务公司持续执行优惠贷款利率相关。出于对风险防范的考虑,财务公司贷款规模受自身资本金约束。
强化集团资金风险管控。首先,通过财务公司进行统一归集、运作、调配和管理,对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入、流出控制,集团可以获得下属单位重大财务事项的知情权,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其次,财务公司的客户对象限定在集团内部,与成员单位频繁接触,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能全面分析下属单位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因此,从业务角度来看,集团授权使财务公司对成员单位资金结算和支付等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和管控集团的资金风险。
3、集团财务公司法律关系辨析
财务公司与母公司分别为独立法人主体。根据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定义: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从属于企业集团,受企业集团的直接领导,同时接受银监会等外部机构的监督管理,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从法律角度来看,母公司仅以其对财务公司的出资额为限对财务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债务承担责任;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以子公司自身的全部财产为限对其经营负债承担责任,两者以独立法人实体形式存在。
财务公司与集团内子公司地位平等,是调剂资金的法律基础。就集团结算中心而言,作为集团职能部门,依附于母公司指令,对集团内企业资金进行调配。而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下属子公司之一,与其他子公司法律地位平等,这也是财务公司弱化行政干预,区别于一般资金调节中心的法律基础。
二、集团财务公司如何运营&涉及哪些业务?
1、常见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哪些?
实务中常见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涵盖报账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现金池模式,以下对各类资金管理模式做简要介绍:
1)报账中心模式: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现金收付集中在报账中心。该模式划分为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模式:a)统收统支:子公司无独立银行账户和财务部门,集团所有的资金收付集中在集团总部,资金的使用、决策、投融资等均由母公司统一控制。b)拨付备用金:子公司可单独设立银行账户,但不能设立财务部门;集团按照一定标准拨付给子公司相应数额的备用金,子公司在限额内使用资金;每一笔收入都必须上交母公司,超标准的现金支出必须经过母公司同意。
报账中心模式虽然有助于实现集团资金集中及最大限度控制资金流向,适合集权式管理,但其弊病是1)极易产生资金沉淀,2)信息不对称导致集团对各部门资金需求的掌控缺乏完备信息,3)集团总部负荷过重。
2)内部银行模式:基于银行基本职能和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银行,在母子公司间建立借贷关系。子公司在内部银行统一开户,统一办理现金收付结算业务;子公司无权单独对外筹资,而是通过在内部银行开立存款户和贷款户来实现&存贷分离,有偿使用&;子公司得到内部银行贷款后可自行安排用途;为监控资金运行,集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监控资金运行。
内部银行运作模式与财务公司模式相近,确保资金内部循环,降低资金成本,但是由于内部银行不具有独立法人身份,一方面不满足监管当局要求,难以拓展外部融资,另一方面内部银行本质为集团职能部门,易受行政干扰,调配资金主动型较弱。
3)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在集团总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对子公司资金实施统一结算,收支两条线。子公司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和财务部门,拥有资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实际运作中,子公司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账户,与在银行开设的外部账户相衔接,借助银行实现资金集中;子公司按规定每日将超出限额的资金转入结算中心账户,结算中心核定各子公司日常备用资金数量,统一拨付各成员单位所需货币资金。
资金结算模式中子公司无需将全部资金集中到母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自由。并且,收支两条线能够促使母公司能够有效掌握子公司资金情况。不过,与内部银行的缺点一致,即结算中心不具备金融牌照,缺乏多渠道运用资金功能,且受母公司行政干预较多。
4)现金池模式:借助商业银行服务,母子公司设置共享账户,即资金池,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母公司开设母公司账户(&资金池&),子公司在母公司账户下开设子账户,具有一定透支额;每天银行自动清零子公司账户,子公司账户原有结余作为对母公司的贷款划归母公司账户并收取利息,子公司账户原有透支由母公司划拨归还,作为母公司的借款并支付利息。
该模式管理资金1)有助于及时了解及调控子账户现金流量的情况,提高内控能力;2)收取存贷利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然而,由于现行监管下企业之间无法直接借贷,需要通过委托贷款方式实现借贷,增加了资金往来的手续费,降低企业利润。
整体而言,常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存在主要两大问题1)设立的部门均为集团企业职能部门,实务操作过程当中,除报账中心严格受控于母公司之外,其余三类模式均不同程度上遭受集团的行政干预,自主开展调剂资金能力弱,2)缺乏金融牌照,难以开展外部融资、投资等金融活动,资金使用上依旧面临效率偏低的问题。同时,企业集团规模扩大和层级的增加,一方面各部门资金需求差异性加大,另一方面,集团下属子公司数量的激增,沉淀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要求较高。财务公司的出现实际上结合各类资金管理模式的优点,通过内外联动,弥补过往模式的缺陷。
2、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模式:资金统筹内外联动,集各模式优势
从运营模式来看,财务公司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1)资金筹集:内部归集+外部融资汇集资金。
内部归集:集团子公司在财务公司设立内部账户存储自由资金,财务公司为存款提供利息,有利于集团内部闲散资金汇集。集团成员在财务公司开设账户的同时,在银行开设收入支出账户,并授权财务公司查询银行账户和转账。每日终将收入账户余额归入财务公司内部账户。在集团财务公司账户中余额为正的集团成员,财务公司为其存款提供利息,帐户中余额为负的集团成员,财务公司向其贷款收取利息。
外部筹资:基于自身的独立法人地位和金融牌照,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开展票据业务、同业拆借业务、发行财务公司债、向商业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外部融资。
2)资金结算:以集团成员在财务公司开设的内部账户为基础,结算集团成员之间、集团成员和外部企业的业务往来。
3)资金融通:借助资金枢纽功能,为集团成员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作为集团内部资金枢纽,财务公司将内/外部资金在集团融通,主要涉及:提供优先贷款、买方信贷、融资租赁、分期付款等;采用业绩标准,对集团成员差异化利率定价;开展票贴业务,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牵头行组织和安排银团贷款,满足大规模资金需求。
4)资金运用:追求集团效益最大化,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公司可挑选集团内部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为其提供直接股权投资、筹集长期发展资金;财务公司可通过建立投资产品池,并在其中选出符合财务公司风险偏好,适合财务公司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要求的投资产品,建立产品备选库,适时进行投资。
3、集团财务公司业务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外部融资偏低
财务公司具体业务采用&基础业务+高级业务+禁止业务&框架。根据《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集团企业财务公司业务范围包括11项基础业务,5项高级业,另有两项禁止业务。[1]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集团财务公司主要业务为集团内部子公司&存、贷、结&,外部融资等业务占比整体偏低。以下划分资产和负债业务来看。&
1)资产业务:调剂内部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为主,短期贷款+同业存放+票据贴现占比靠前。财务公司资产业务主要以内部企业信贷投放为主,从全行业资产规模占比来看,自2008年以来基本维持在40%以上,14-15年小幅回落与现金头寸留存规模增加,应对集团临时大额结算需求提升有关,以及监管部门对于财务公司放贷限制(给同一家公司贷款余额不能超过资本余额的10%)。2015年财务公司信贷总量1.6万亿,投放结构表明,1)财务公司信贷服务对象主要为集团子公司,信贷投放近65%集中在集团成员,加上母公司贷款,将近7成贷款投放在集团内部;2)短期贷款占比过半(2015年短期贷款同比增加23%)且持续增长,表明财务公司调剂资金多为弥补成员短期流动性需求。
存放同业亦是财务公司重要的资产构成部分。截至15年,财务公司全行业同业存放将近1.7万亿,多集中在活期存款(占比61%),这与财务公司为维护成员单位短期资金需求有关。
票据业务仅次于信贷及同业存放,家财务公司开展票据贴现业务,涉及规模4413亿。不过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持续攀升,亦表明财务公司短期流动性补给的优势。
财务公司还从事消费信贷、融资租赁及投资业务,但不仅规模偏小,且开通此类业务的财务公司数量较低(截至2015年,仅42家财务公司开启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业务)。
2)负债业务:吸收集团成员资金为主,债务融资缺位。财务公司负债业务主要为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而后者近年来发行规模整体偏低。存款业务方面,截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行业有息负债3.46万亿,其中吸收存款一项占比就高达94%。这也是财务公司主要及稳定的资金来源。从结构来看,1)定期存款规模的扩张,提升财务公司资金使用空间,2)将近7成资金来源于成员单位存款及母公司存款。
债券发行方面,财务公司发行规模偏低,存量债仅186亿。自2007年政策开放财务公司债务融资以来,国内市场仅有12家财务公司发行了22只债券,发行总额仅545亿。债务总量偏低与银监会对于财务公司债务融资条件约束严格有关,不仅要求财务公司申请前一年利润率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对不良资产率及资产损失拨备情况均有较为严格要求。因此,这就造成满足债务融资条件的大型集团财务公司&不缺钱&,小型财务公司难以达到发行要求的情况。
三、从发债主体看财务公司实务操作
自1987年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以来,财务公司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发展时间。不过,从现存财务公司运营情况来看,功能多局限在资金调度,而投融资及债务融资功能发挥有限。这里以发债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1、中核财务有限公司:资金调度枢纽,功能较为单一
集团旗下唯一金融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控股。中核财务成立于1997年,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控股(控股比例53%)。作为旗下唯一的金融机构,中核财务有限公司职能涵盖资金集中管理、集团化融资、金融咨询、风险管理等。以下拆分公司资产和负债业务来看。
负债业务:资金归集于成员单位,来源较单一。截至2015年末,公司内部存款508亿,占总负债规模近98%,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成员公司。从增速上来看,15年内部存款规模同比增长仅47%,为前期项目开始获得回报,带动内部存款增长。
资产业务:存放同业+贷款占绝对比重,投资占比极低。中核财务资产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放同业及短期存款,截至2015年年末两者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51%和45%。目前公司虽有投资资产,但比例偏低仅为4%。从存贷期限结构来看,由于公司中长期贷款偏高,1年内到期贷款占比30%,而1年内到期存款高达95%。得益于公司成员良好的流动性管理,中核财务期限错配压力相对较小。除一般贷款外,公司配合公司融资需求,通过发放自营贷款与委托贷款,盘活集团货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综合来看,中核财务有限公司多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功能相对单一。作为集团资金枢纽,其收入来源也绝大部分集中在利息收入,通过外部渠道盘活资金还未充分利用。
2、海尔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配合集团战略,打造产业链金融
发挥基础功能同时,与集团战略配套,主动服务产业链。海尔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财务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充分完善和发挥资金调节的基础功能,88%资金来自于集团成员,资产占比中67%为信贷投放。为配合集团发展,海尔财务公司制定&集团资金集约管理中心、金融集成服务中心、产品协同利润中心、集团信用增值中心&,打造产业链服务模式。由于海尔集团上游客户多集中在以家电为核心的产业链,下游客户多为专卖店等经销商。海尔财务公司针对产业链上客户类型的差异,制定大单金融模式和微小贷相结合的方式服务产业链。
采用买方信贷模式,实现大单金融。所谓大单金融其服务对象为产业链中其他集团大型客户,该类客户资金需求量大,对金融产品的要求较高。海尔财务公司针对客户需求特点,设计金融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放贷额度、担保方式及利率等(该模式为卖方向买方提供的信贷,又称为买方信贷)。集团旗下企业与大型客户签订合约后,大型客户办理抵押,财务公司按照约定进度放款。贷款到期还款后,根据合同解押。该模式的执行实际上缓解了集团与客户之间的应收账款问题。
适应上下游微小客户需求,开展微小贷。海尔集团构建的战略布局中,三四线城市专卖店和经销商拥有重要的地位。通常在销售旺季阶段,该类中小型经销商会从海尔销售分公司进货储备。而该行为实际上会消耗经销商短期流动资金。掣肘于资产规模偏低和信用资质的问题,该类企业短期融资较差。海尔财务公司基于中小型经销商需求,开发信贷产品,并开发历史征信系统,对小微客户资金需求及还款进行跟踪。
综合对比中核财务公司及海尔财务公司来看,除资金调剂均为基本职能外,两者差距还在于:1)是否配合集团战略。海尔财务公司之所以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展信贷业务,打造产业链金融,与集团发展战略有关。而中核财务公司作为公司唯一金融机构,并未赋予战略地位,定位亦集中在基本功能;2)行业属性有关。海尔集团以家电零售为主,上下游对应客户零散,对资金需求亦有规模小,分散性强的特点。海尔财务公司通过&因客制宜&投放资金,通过整合资源,最大化集团效益。中核集团以核电投资及开发为主方面,集团子公司资金需求相对集中。因此,财务公司基本职能一致,但受集团和行业属性影响,操作实务当中仍存较大差异。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30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26
文/ 投行圈子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09
文/ 诸海滨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05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1.29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总篇数 199 粉丝 1331泉州搭建11个产业融资合作平台 金融改革撬动 全产业链发展-泉州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泉州搭建11个产业融资合作平台 金融改革撬动 全产业链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www.qzwb.com
泉州搭建11个产业融资合作平台 金融改革撬动 全产业链发展 “经济转型的产业生态链的核心配套企业,一定要做好资金保障”、“希望有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日前,在省委书记尤权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上,金改、产业金融成为企业家热议的话题。
企业家的期许,也是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我市积极发挥产业圈、专业市场和行业协会的主导引领作用,已搭建晋江鞋业协会、石狮布料市场等11个产业融资合作平台,设立石材、海洋等产业金融专营机构和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下一步,我市将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提升产业融资合作平台,继续促进银行业机构定制特色专属营销服务方案,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泉州网-泉州晚报记者 游怡冰
探索开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试点”
2012年民生银行石材产业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成为泉州全面推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去年,继组建全省首家茶业专业支行——农行安溪茶都支行,探索和推广全产业链服务茶产业的“安溪模式”等创新举措之后,安溪又围绕现代茶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开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推动企业成长全过程、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和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金融服务,涌现了一批创新举措。
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集群优势,我市创新商圈金融合作、银村联姻和综合授信等金融服务模式,在专业市场、产业集聚地拓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探索试行应收账款质押、标准工业厂房按揭等多种抵押担保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产业链融资业务。
同时,我市推动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等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优势产业集群,开展“科技小巨人”企业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立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服务石化基地建设,加快金融与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去年,全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五个重点行业新增贷款293.29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5.56%。
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20余项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发展升温,农村金融发展也生机勃勃。我市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去年共创新20余项,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
去年年底,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启动办理的“农村小额意外险”业务就受到农村地区的欢迎。“农村小额意外险” 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险种,具有保费低廉、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截至今年1月1日,共为全市40多万农民办理“农村小额意外险”、保额500多亿元。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经济作物种植保险(安溪县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试点,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我市还设立了农业贷款风险增信资金池3150万元,金改以来通过资金池发放贷款15.42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4万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面,去年末各类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余额9.24亿元。&&&&(来源:)【责任编辑:林嵘】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温陵社区用户,点击“”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泉州网联系的,请致电4,或E-mail至: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全产业链模式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创新研究:唐人神集团案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首页 &三农热点&&&农业
刘西川: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典型案例与理论含义
发布时间:发布人:网站管理员浏览量:3320次
农业融资问题和小农户贷款难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小农户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经济活动以小规模种养业为主,解决了他们的贷款难问题也就解决了农业融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点并不相同:小农户贷款难问题关键在于其缺乏抵押担保以及高交易成本等约束条件,而农业融资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农业产业特殊性即风险较大且收益较低。我们认为,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会增加解决它们的难度。为此,在揭示传统农业融资模式诸多局限的基础上,本文将单独从农业产业发展角度探讨中国农业融资问题的出路。
农户小额贷款是我国解决小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主流模式。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主要机构。前者的信贷产品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它运用小组联保、分期还款等机制来筛选客户和降低信贷风险。后者的贷款产品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它们可视为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贷款产品的“翻版”。上述贷款产品的共性是借鉴了孟加拉格莱明模式的核心要素,即利用农村社会广泛存在的社会资本来降低小农户贷款的高交易成本和监督贷款合约的有效实施(何广文和李莉莉,2005)。不可否认,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有助于克服小农户缺乏抵押担保难题,提高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但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将小组联保等微型金融技术应用于农业融资领域,全球范围内尚无成功先例,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它不能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社区关系构建的微型金融的产品、技术与组织难以有效抵御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Fernando,2007;Malcolm,2005)。此外,小额信贷中常用的“整借零还”设计思路不适合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小规模种养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和及时的现金收入来满足定期还款的要求(刘西川,2008)。
事实上,小额贷款已难以跟上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随着农户分化和土地流转的加快,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业融资需求特征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资金需求额度增大、期限延长等。显然,额度小、期限短及利率较高的农户小额贷款难以适应这些需求上的变化。为此,一些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中央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从农业产业链角度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两个案例——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模式”与四川省资阳市“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基于这两个案例,本文试图概括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特点,总结其创新及优势,并对以往三种农村金融理论范式,即农村金融新、旧范式及微观金融革命进行反思。
一、传统农业融资模式的局限
严格地讲,中国尚无公认的主流农业融资模式,这与我国农业生产及经营模式的特点有关。自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我国农业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单个农户及其融资约束问题自然成为考察农业融资问题的起点。针对小农户贷款难问题及其原因,人民银行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政策文件,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是政策层面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两个主要农贷产品,它们构成了我国农户小额贷款模式的核心内容。实质上,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关注的是小农户贷款难问题,而不是农业融资问题,其背后的政策设计思路是试图运用农户小额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农业融资问题。为了行文中便于比较,我们姑且将这种旨在缓解小农户贷款难题的农户小额贷款看作是我国传统农业融资模式。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它汲取了格莱明模式的有益成分,利用农村社会资本,针对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实行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服务区内居民组成联保小组,贷款人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以“信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信用联系,以及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共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某种程度上都起到了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何广文和李莉莉,2005;赵红岩和何广文,2007)。
可以看出,上述两种贷款关注的核心是小农户贷款难问题以及小农户缺乏抵押担保困境,它们没有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新型主体、农产品生长周期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具体特征进行设计,并未真正触及与农业融资有关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问题。具体来说,首先,两种贷款缺乏有效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的控制机制。两种贷款的小额度、多用途以及较高利率等产品设计主要针对的是非系统性风险问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与之配套的农业担保体系、农贷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保险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仅以信用为基础的农户贷款的安全性问题仍十分突出(江成会和吴楚平,2006)。有研究发现,农业经营本身所存在的较大风险是导致农户联保贷款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赵红岩和何广文,2007),例如刘峰等(2006)发现农户不还贷款的首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其次,两种贷款在额度、期限设计上与农业生长周期及经济发展并不适应。例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数额较小,通常在1万元之内,比较适合农户小规模、多样性的农业生产。但随着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大户对大额贷款的需求越来越多,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已难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并且,以短期(通常为一年或半年)贷款为特征的期限设计与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药材、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至少两年以上)也不匹配。
最后,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两种贷款的运营成本非常高。主要表现在:在审核环节,银行需要与每个客户分散谈判,要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在发放环节,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手续大致相同,不论具体涉及的金额有多小,银行都要付出相同的运作成本;在监控环节,由于客户群体庞大、居住地点分散,贷后监测非常困难(王益和黄良赳,2006)。
总之,尽管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在支持“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以小额信贷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融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信贷需求的变化,小额农贷出现了萎缩的迹象(尹峰等,2006)。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亟需新型农业融资模式的出现。
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能够提供更大额度的、供给成本更低的、更有效管理农业风险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以解决单个小农户贷款难问题的思路难以真正应对农业产业融资问题,中国农业融资问题的出路不应再局限于单个小农户,而应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可以说,现阶段及今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应是从农业产业角度出发,既要克服金融服务农业的固有矛盾即农业高风险、低收益特征与金融资本追求利润、规避风险属性之间的矛盾,更要应对农户分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带来的新挑战。
首先,农户分化带来农业贷款需求的变化。农户分化后,出现了两大类农户:一类是兼业小农,除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以满足自己家庭食物需要外,他们的经济活动以外出务工与经商为主;另一类是以规模化经营为特点的专业种植与养殖户(即专业大户)。整体来看,兼业小农对农业生产的贷款需求在下降,而专业大户对贷款的需求在上升。越来越多的证据(例如,江成会和吴楚平,2006)表明,专业大户正在成为农业贷款的主体。
其次,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改变了农村金融的性质和结构。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由分散经营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链上其他参与者的出现改变了农业融资需求的性质与特征。从性质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的融资需求是商业性的,其偿还以盈利性项目为支撑,这与补贴小农户的传统农贷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特征上看,大额农贷需求在不断增加,且贷款期限变长。
针对上述变化,农业贷款产品和服务方式需大胆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在总结各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抵押担保、交易成本与风险控制等方面前瞻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业金融创新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例如,在抵押担保方面,农业部和农业发展银行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扩大龙头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
在一系列开创性探索中,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与强调小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顺应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链的扩展与深化所带来的农业金融需求的深刻转变,并捕捉到了农业融资模式创新的关键点与条件。例如,一些金融机构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平台,利用农业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来设计贷款产品和监督客户。
三、两个典型案例
在农业产业链融资方面,黑龙江省龙江银行和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率先探索出了“五里明模式”和“六方合作+保险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对应种植业与养殖业中的两种典型农产品——玉米与生猪,具有反映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主要特点的代表性。下文将在描述两种模式的发展背景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概括其主要特点。&&&&&
(一)案例1:五里明模式
1.发展背景
五里明镇是产粮大镇,主要农作物为玉米。2008年以来,该镇以规模化发展为方向,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特别是集约化经营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1)探索出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1+8”运营模式。镇里成立1家胜利农业公司,该公司下设2个农机作业合作社、5个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个米业专业合作社。(2)实行统分结合、以分为主的管理方式。总公司对合作社各项事务实施总控、监督;各合作社分别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3)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比如,在5个玉米种植合作社的利润中,总公司提取5%作为公司运行管理费用,其余60%分给入社农民,35%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此外,合作社还确定了包括收入保底、盈利分红、权益保障等三项惠民机制。
农业集约化经营所形成的产业链条为银行开发信贷新产品和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与平台。龙江银行在五里明镇的金融创新活动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政府+科技”阶段。2009年,龙江银行针对五里明镇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大规模资金需求,设计了新型农业产业链信贷产品,将农户、玉米种植合作社(简称“合作社”)、镇政府、龙江银行、科研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等)及中粮集团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简称“中粮公司”)等多个主体纳入产品的设计当中。(2)“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信托+政府+科技”阶段。2010年,龙江银行在五里明镇土地集约化经营范围扩大的背景下为其量身设计了新的融资模式,引入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粮信托”),利用信托隔离功能摆脱土地流转权难以抵押担保的困境。
上述金融创新活动将银行、收储加工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等各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多方共赢。截至2011年2月末,龙江银行对该试点已累计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已从2008年最初的1万亩扩大到7万余亩,农民每亩纯收入增加300余元,每亩粮食增产600斤,为肇东中粮公司稳定粮源5万吨。
2.运行机制
依托五里明镇建立的农业产业链,龙江银行开发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信托+政府+科技”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被称为“五里明模式”,其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1)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2)镇政府将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农机设备收益权以及鱼塘承包经营权委托给中粮信托,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3)中粮信托将上述信托收益权质押给龙江银行,作为合作社的贷款偿还担保。(4)龙江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协议并向合作社发放贷款。同时,合作社全体股东及镇领导干部与龙江银行签订个人保证合同,为贷款承担联带责任。(5)合作社与中粮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生产出来的玉米销售给中粮公司。(6)龙江银行与中粮公司签订协议,由中粮公司协助银行将玉米种植合作社贷款本息从粮食收购款中扣除。(7)龙江银行与科研机构对玉米种植、收割、病虫害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3.主要特点
第一,引入信托公司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创新了抵押担保机制。中粮信托利用信托的财产隔离功能,将不能直接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鱼塘承包权进行资产信托化,将信托收益权质押给龙江银行,为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解决了合作社贷款没有合适资产用于抵押的问题。
第二,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行订单收购,有效解决了农业信贷的高风险问题。五里明镇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科研机构对粮食生产进行全程指导,大大降低了农业的自然风险;中粮公司对合作社的产品实行订单收购规避了由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中粮公司委托龙江银行结算划账,这种货款自动回笼机制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
第三,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大降低了单位贷款交易成本。“五里明模式”使合作社成为承贷主体,改变了过去面向小规模农户的一对一的金融服务方式,降低了信贷服务成本。
第四,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多方协调保障了“五里明模式”的有效运行。五里明镇政府推动成立的胜利农业公司是其发挥协调和监管作用的纽带。该公司对内管理其下辖的8个合作社及入社社员,对外则负责与金融机构、中粮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调工作。
& & (二)案例2:“六方合作+保险”模式
1.发展背景
资阳是四川省典型的农业市,生猪产业是该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在大力推进畜牧业及肉食品加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资阳市遇到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两个普遍问题:一个是风险问题,即养殖户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弱;另一个是资金问题,即养殖户缺乏购买仔猪、饲料的流动资金。
为解决上述问题,资阳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该市农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可分为两个阶段。(1)“六方合作”阶段。2005年,为应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依托资阳市政府主导推进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了参与主体激励相容的“六方合作”融资新模式。所谓“六方合作”是指担保公司(资阳市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饲料加工企业(四川正东农牧集团有限公司)、金融机构(资阳市农业发展银行)、种畜场(资阳市七环种猪改良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企业(四川四海发展事业有限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上述六方构成了“政府引导、金融支持、仔猪繁育、生猪养殖与饲料及肉食加工联动”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在该阶段,“六方合作”模式的运作平台是资阳市生猪养殖协会,该协会是由全市辖区内的养殖户、养殖企业、肉食加工企业及相关单位或个人组成的行业性非盈利组织。(2)“六方合作+保险”阶段。随着“六方合作”的推行,农户生猪养殖规模扩大,市场风险加剧。为此,资阳市在“六方合作”基础上提出了“六方合作+保险”新模式。新模式的最大亮点是,引入保险公司全程保障,并成立了资阳市生猪养殖合作社,进一步稳定和强化了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
“六方合作+保险模式”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缓解了农业产业化融资难问题。截止到2010年10月,资阳市涉农贷款余额达245.1亿元,使当地生猪产业走向了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2.运行机制
以资阳生猪养殖产业链为依托,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畜场、合作社、肉食品加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共同组成的新型农业融资模式,被称为“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其运行过程如图2所示。(1)政府将有经营资质、经济实力强、信誉度高的饲料企业、种畜场和肉食品加工企业纳入政府的饲料储备计划。(2)金融机构向上述发放饲料储备贷款及流动资金贷款。(3)担保公司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担保。(4)饲料企业按每吨低于终端市价100元的优惠价向养猪农户赊销、配送饲料;种畜场按低于市价3%-5%的价格向养猪农户赊销、配送仔猪。(5)生猪合作社按标准化生产要求饲养商品肉猪,订单交售给肉食品加工企业。(6)肉食品加工企业订单收购农户养殖的肉猪,并代饲料企业和种畜场扣除合作社养殖户赊销货款。(7)保险公司以生猪养殖保险为重点,全程参与六方合作。保费由农户、政府与风险保障金分担,其分担比例为3:1:1。(8)政府、企业、合作社按照“共同出资、财政补贴”的原则建立风险保障金(其中财政补贴每头生猪2元),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
3.主要特点
第一,担保公司的引入解决了支农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在“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中,由财政注资成立的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了信用担保。
第二,由各主体共同建立的综合风险补偿共担机制有效规避了融资风险。“六方合作+保险模式”通过以下途径在各个主体之间分摊农业贷款风险并借助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管理风险:①担保公司提供贷款保证担保;②保险公司提供保险;③由政府、企业、农户共同出资成立风险保障金;④设计“两低一高、两赊一销、一保障”的利益联系机制;⑤生猪养殖合作社与肉食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种畜场均签订产品购销协议,实现现金和物流的封闭运行。
第三,养殖协会与生猪合作社这两个组织平台能够更好地协调养殖户与其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养殖协会与合作社在企业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也稳定了生猪的质量和价格,有效地防范了生猪产业化经营风险。
第四,政府的积极参与是“六方合作+保险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首先,资阳市政府积极推动“六方合作模式”的建立并提供政策支持,为“六方合作+保险”风险防范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牵头组建信用担保公司,增强了产业链上关键主体的融资能力;最后,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农业保险。
四、关于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般而言,盈利性、交易成本、风险控制、抵押担保及政府作用是分析农业融资模式的五个重要维度。本文将从这五个维度比较“五里明模式”与“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理论含义,同时借助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中国经验以及与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局限性的对比,反思农村金融新、旧范式及微观金融革命三种理论范式。
(一)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理论含义
表1描述了“五里明模式”与“六方合作+保险”两种模式在盈利性等五个方面的异同,基于此,我们从理论上总结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含义。
1.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基本前提是农业盈利水平的提高
商业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进入农村地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盈利水平太低,难以保障贷出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方式以及引进科技支持,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链各参与主体的盈利性。此外,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证了农户参与产业链的稳定性以及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可持续性。例如,“五里明模式”中的惠民机制及“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中的利益联系机制。
2.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突出优势是降低了传统农业融资的高交易成本
通过行业协会与合作社对农户的有效组织,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一对一服务小农户的传统方式,采用批量放款,降低了单位交易成本。此外,金融机构通过产业链上其他主体完成对客户的甄别和监督,降低了整体交易成本。以“五里明模式”为例,龙江银行利用中粮公司与合作社签订销售合约了解合作社及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减少了贷前搜寻信息和识别客户风险的成本,同时又利用各方相互制约的关系和信贷资金封闭式运行降低贷后管理的成本。
3.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农业融资涉及的各类风险
农业融资的信贷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农业和农业产业链有关的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二是与金融机构有关的风险(信用风险)。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通过设计共同风险防范机制控制上述风险,确保产业链各主体收益稳定性。在本文两个案例中,“五里明模式”主要采用信托隔离、信贷资金封闭运行等措施,来防范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贷风险。而“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应对风险的首要措施是建立风险保障金,其次是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产业化经营,再次是注重对借贷主体的贷前甄别。另外,两种模式都根据产业链各主体间的紧密关系,充分发挥各个结点如合作社等的风险监督和约束作用。
4.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必要条件是创新农业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缺乏传统的抵押品。与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寻求抵押替代(例如,基于社会关系的小组联保)的思路不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围绕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通过引入信托公司和担保公司来解决了农村融资抵押担保不足问题。在本文两个案例中,“五里明模式”通过引入中粮信托,利用信托资产的隔离功能巧妙地化解了目前农村土地不能用于抵押的制度困境。而“六方合作+保险模式”则通过农业担保公司基于农业产业链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为种畜场与饲料企业提供担保,再由二者为养殖户提供实物赊销。
5.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根本保障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固有的风险和盈利问题表现更加明显,单靠金融机构和农户难以有效应对。从农业的弱质特性和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必要的政府财政投入是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比如,五里明镇政府推动成立胜利农业公司,以此来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并利用政府下拨资金兴修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而资阳市政府直接注资建立农业担保公司。而且,两地的政府都承担起了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应有责任,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所扮演的“保险人”角色,即与农户、企业、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农业规模生产带来的各类风险。
(二)对三种农村金融研究范式的反思
&&&&&& 农村金融研究领域有新、旧、微观金融革命三种理论研究范式(江春和周宁东,2012)。农村金融旧范式强调补贴信贷和国有金融资本主导,其依据是商业化金融机构难以应对农业贷款金额小、风险大、缺乏抵押担保、监督成本高以及农业经济固有低盈利性等挑战;农村金融新范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市场竞争;而微型金融革命突破了以往认为贫困群体缺乏信贷需求、难以承受较高利率的短见,并运用一系列产品、技术与组织制度创新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缺少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地区与群体。
纵观农村金融实践与研究范式的演进,以市场化改革为主要政策主张的农村金融新范式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在农村金融微观层面,越来越多的机构、项目正在借鉴、复制和运用微型金融革命的理念及其成功经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就是农村金融新范式与微观金融革命,尤其是后者指导中国农村金融政策实践的结果。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不同,它不再关注原子式的小农及其社会关系,更加强调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以及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本文认为,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发展实践为反思以上三种农村金融范式提供了绝佳机会。
第一,三种范式对农业实体经济基础的提升重视不够。在三种范式中,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整体融资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盈利性的重要性被小农户贷款难问题所掩盖。三种范式均视农业低盈利性为基本假定之一,继而在农业低盈利性的静态条件下讨论金融支持农业和小农户的政策思路。事实上,现代化农业的盈利水平在逐步提高。可以说,固守农业低盈利性假定是农业融资创新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两个案例为提升农业盈利水平的可行途径及其之于农业融资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提供了具体注解。
第二,三种范式难以真正解决农业信贷的高交易成本问题。旧范式借助行政系统的渠道和力量并没有降低向小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交易成本,相反,政府为维持信贷补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农村金融新范式在面对分散的小农户时同样面临高交易成本难题,其突出表现就是商业金融机构有选择地“放弃”了交易成本高的地区与客户群体;而微型金融革命则更多利用团体贷款、中心会议以及整借零还等手段将交易成本从机构转移到借款方,仅仅是承担的主体不同而已。与上述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路不同,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借助链条上的其他经济主体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管理技术来降低交易成本。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成为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
第三,因关注于小农户贷款难问题,三种范式都存在重个体风险而轻系统风险的倾向。而且,即使重视个体风险,在管理小农个体信贷风险的思路方面,仍局限于小农所在的社区及其社会关系。实际上,借助社会关系来管理信贷风险并非完全有效。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创新点就在于借助产业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合理的契约关系来共同分摊农业信贷风险,其信贷合约内嵌了保险元素,如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及建立风险保障金等。
第四,三种范式未能从根本上提出改善小农户资信状况的有效途径。旧范式直接采用政府介入信贷资金分配过程的做法,显得过于简单;新金融范式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过于笼统;微型金融革命从小农户社会环境(即社会资本)视角入手寻求破解之路,却有失全面。市场交易是平等的,市场机制不会自动提升小农户的资信水平。社会资本在社区小范围内有助于改善小农户抵押担保窘境,但对大范围的农业融资抵押担保问题却无能为力。本文两个案例表明,基于真实的交易关系以及市场契约治理机制并将信贷合约镶嵌于农业产业分工链条才是破解抵押担保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五,三种范式对政府在农业融资中的角色定位有失偏颇。在旧范式中,政府越俎代庖,代替金融机构在农村配置信贷资源,这显然有悖于市场精神。新范式与微观金融革命虽然批判政府直接干预,认可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鼓励政府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但并没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思路。本文两个案例为政府在农业融资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提供了明确的可选思路。政府在该模式中的作用有三:一是为了提升农业的盈利水平,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政府须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三是政府要担负农业风险的最后保险人角色。
基于对“五里明模式”与“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是借助产业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内嵌保险元素、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与农户小额信贷相比,它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该模式的产生得益于农业盈利性的改善,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链条上各交易主体盈利水平的提高。(2)改变了过去一对一的金融服务方式,借助合作社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大大降低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3)内嵌了保险功能,通过风险保障金与商业保险等手段缓解了农业贷款的高风险问题。(4)借助农户与公司或合作社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以及担保公司的担保,突破了传统农贷在抵押担保上的限制。(5)该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反过来也说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农业融资模式创新的根本保障。
比较而言,在解决农业融资问题的途径与条件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强调单个小农户及其社会关系,而农业产业链融资更加关注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与不同主体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正是这个显著差别,为反思已有三种理论范式提供了绝佳视角。反思的结果是:(1)重新考量社会资本的作用。农户分化、农业规模化与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正在消解农户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模式的社会基础,单纯依靠地缘关系、熟人网络的约束机制难以有效实现对农业信贷的贷前甄别和贷后监督。(2)再次验证保险元素对于金融服务农业的重要性。“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中保险公司全程参与农业融资,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贷风险问题。这也说明,信贷与保险两个市场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决定的。(3)重新明确抵押担保机制创新方向。缺乏抵押担保一直是小农户贷款难问题的症结所在,两个案例的启示是,围绕产业链条以及真实的交易关系给缺乏抵押担保的小农户增信更加可行。(4)积极审视政府的作用。本文案例表明,政府在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产生与运行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具体工作是协调各方的关系并充当最后“保险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有关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结论与启示仅适合于农业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并不适用。此外,本文只是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初步探索,有许多问题仍需做更深入的研究。未来一个重要方向是对农业产业链融资中风险识别、监控及防范技术的研究。这既需要积极总结国际上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先进经验,还需要借鉴其它行业,如工商业领域供应链金融的有益启示。
通讯地址:中国 · 安徽 · 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龙河校区主教学楼西403室|联系电话:1|传真: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链融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