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那些荒谬的往事叫青春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新文阁公众号
知乎日报: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 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来源:新文阁
编辑:jian
导读 : 既然没人提到杰文斯困局『Jevons Paradox』, 我就简单说一下。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种现象:当某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上升时,人们对于这种资源的需求却随之上升。这其实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举个例子。你换了一辆小排量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比你上一辆车低很多。根据常识,你每月在油...
  既然没人提到杰文斯困局『Jevons Paradox』, 我就简单说一下。
  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种现象:当某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上升时,人们对于这种资源的需求却随之上升。这其实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
  举个例子。你换了一辆小排量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比你上一辆车低很多。根据常识,你每月在油钱上的花销应该更少了,不是么?可实际情况可能是,你花的油钱比之前还要多,因为你每月驾驶的时间变长了。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生活用水的单价下降后,人们增加了用水量,每月的水费账单反而金额更多了。再如,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逐年降低,可是消费者每年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却越来越多。或者,安全带的发明使驾驶更加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可是事故的『发生率』却升高了。
  英国经济学家 Jevons 在他 1865 年的书『The Coal Question』里面提到一个例子。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提高了煤的使用效率,可是市场对煤的需求不降反升。Jevon 在书中不解地写道:『It is a confusion of ideas to suppose that the economical use of fuel is equivalent to diminished consumption. The very contrary is the truth.』这也就是我开头说的杰文斯困局.
  这个现象看起来荒谬,在经济学里却有很直接的解释。技术进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和单价。根据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上升。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 1,那么上升的需求会超过下降的单价所带来的影响,导致总花销上升。
  备注:什么是需求弹性?粗略地讲,如果商品价格上升 1%时,需求下降了 x%,那么需求弹性就约等于 x。严谨的定义我过几天再补充上来。
  用具体数字举例。上图蓝线代表需求曲线。假设每次开车出行的油价从 100 元降至 80 元,下降了 20%。因为出行变得便宜,人们倾向于增加出行的次数。假设人们的出行次数从每月 10 次变成每月 14 次,上升了 4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弹性大于 1。我们计算总成本的变化是:
  『原来』:100*10 = 1000 元
  『现在』:80*14 = 1120 元
  总成本上升,杰文斯困局出现了。
  现在我们分析另一种情况。假设每次开车出行的油价依然是从 100 元降至 80 元,下降了 20%,可人们的出行次数不是从每月 10 次变成每月 14 次,而仅仅变成 11 次,上升 10%。需求弹性小于 1,我们计算总成本的变化是:
  『原来』:100*10 = 1000 元
  『现在』:80*11 = 880 元
  总成本下降,符合人们的直观判断,杰文斯困局未出现。
  你看,其实道理很简单。
当前栏目: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知乎日报
外国人喜欢熊猫都有点疯狂了。比如美国天天年年地求熊猫租借。苏格兰...
张文斌,男,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徐州睢宁县作家,歌手。20...
李宇春从超女出道,多年来勤勤恳恳的做自己的音乐事业,从无绯闻。...
&当我走在这块球场上的时候,我明白这里不仅是一块球场,这里是我...
本周热门排行46,811被浏览4,639,858分享邀请回答2.5K2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Managershare:这事M君也想过。这次有人给解释了。
人类的消费文明是如此荒谬和不合理,比如人们去吸烟、喝酒,而这明明损害了我们的身体。现实生活中垄断厂商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垄断厂商理论上的最优价格。
为什么我们会做一些明明对我们有害的事情?
杰拉德·戴蒙德在《第三种黑猩猩》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发现人类的消费文明是如此荒谬和不合理,比如人们去吸烟、喝酒,而这明明损害了我们的身体。他认为,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也在发生。
例如,雌性的天堂鸟喜欢拖着大尾巴的雄性天堂鸟,然而这尾巴严重阻碍了天堂鸟的运动,大大增高了被吃掉的可能性。雌性天堂鸟喜欢这种对个体有害的特征。这岂不是很奇怪?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这种累赘释放了一个信号:我有这个累赘我还能活下来,可见我多牛!
例如,羚羊遇见了狮子,如果羚羊奔跑得很快,狮子是追不上的,但是狮子不知道哪只羚羊跑得快,所以它还是要追,结果追了半天都追不上,浪费了体力,还不如一开始不追。这就要求跑得快的羚羊能释放一个信号,让狮子知道不必追它。
这个信号又必须是激励相容的,也就是跑得慢的羚羊没有能力释放同样的信号。那么羚羊应该怎么做呢?
跑得快的羚羊遇见狮子了,非但不跑,反而一边慢跑一边弹跳,故意浪费逃跑的时机。这样狮子就知道,这只羚羊有恃无恐,看来我是追不上它,所以算了。跑得慢的羚羊呢?如果他们也敢这么做,狮子过去就把它们吃了。
这些动物故意做一些有害的动作,就是想释放一个信号,我都这样了还活着,可见我有多牛逼,你不服,你敢吗?
这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这其实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里的信号释放模型。这种模型也大规模出现在经济学中。例如斯宾塞讨论了文凭作为信号释放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高学历能够带来高工资,这是因为学历能提高人的生产力水平吗,还是高学历的人本身生产力就高?斯宾塞证明,即使学历本身不能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它也可以起到把高能力人和低能力人分别出来的作用。
前提是学习是一件有害的事情。就像天堂鸟的大尾巴和羚羊的弹跳。逻辑也是一样的。如果学习是有害的,那么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能够承受更大量的学习,就像跑得快的羚羊比跑得慢的羚羊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弹跳。这样能力高的人总能选择一个学习量,使得能力低的人选不起——即使他为了假装自己能力高选择了这个学习量,学习带给他的负效用如此之高,以至于他由于假装而获得的高工资也弥补不了因为学习而带来的损失。
这样的现象在经济学里是非常普遍的。例如一个厂商一旦获得了垄断地位,就想要阻止其他厂商进入,一种方式就是打价格战,也就是威胁说,一旦你进入,我就降低价格,从而整个市场价格也就降低了,让你进来也无利可图。
这种威胁有可能是不可置信的,但也有可能新厂商进入了,老厂商发现,我打价格战的成本太高,还不如和它共存呢。这取决于于老厂商的成本,如果老厂商成本低,就有打价格战的余地。
人们观察到,现实生活中垄断厂商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它理论上的最优价格,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要做明明对自己有害的事情?答案是这些厂商要给想要新进入的竞争者释放一个信号:我是低成本厂商,我有跟你打价格战的余地,你可千万别进来。
另外一个例子是高质量的企业往往有较高的负债率,但是企业的负债率越高,破产的概率也越高。企业为什么要做这种明明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呢?原因仍然是信号释放。由于企业质量越高,破产概率越低,那些低质量的企业已经有很高的破产率了,如果你让它再去提高负债率,破产率就更高了,它们玩不起。
投资人不知道企业到底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的,高质量企业为了获得投资,必须释放信号,让低质量企业无法模仿,而负债率就是这样一个信号。
上述现象广泛出现于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在这种博弈里,一方有不同的类型,而另一方并不知道他面对的是哪种类型,只能给类型赋予一个先验的概率分布,也就是信念,博弈的结果可能是分离均衡,也就是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策略;也可能是混同均衡,也就是不同类型选择相同的策略——低质量的参与人也打肿脸充胖子。
在看到戴蒙德那本有趣的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博弈论的思想已经应用在对动物的研究中了。
臧成伟经济学在读博士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
(请在微信搜索“经理人分享日志”或“manashare”关注公众号,或者下载iPhone应用“经理人分享”,与45万职业人一起,畅享一份阅读、思考、实践的快乐。)
作者:臧成伟
文章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知识点: 激励相容不完全信息博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下载经理人分享APP,不买彩票,也赶超王思聪,迈向人生巅峰。
经理人分享:新锐商业社交团队用品位和智商打造的移动。
今日搜狐热点46,811被浏览4,639,858分享邀请回答25710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为什么很多宗教都有种种百般的禁忌?凭什么不克不及饮酒,凭什么要饮食干净,凭什么要克制本身的欲望,凭什么要把头发剃光?Iannaccone1992年颁发的文章SacrificeandStigma给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表明,成为其...
&&&&为什么很多宗教都有种种百般的禁忌?凭什么不克不及饮酒,凭什么要饮食干净,凭什么要克制本身的欲望,凭什么要把头发剃光?Iannaccone1992年颁发的文章SacrificeandStigma给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表明,成为其后宗教经济学研究的底子之一。&&&&明白这一题目的要点在于:宗教为信众提供很多俱乐部物品。不但有来世的快乐,另有现世的福利。比喻说,要是信众陷入困顿,教会要赐与帮助;要是对方也信教,和对方做买卖大概更放心;待在教会里可以结识很多朋侪、展开高兴的谈天。这些都是好东西。&&&&为什么说这些是俱乐部物品呢?说白了就一句话,“大家为我,我为大家”。你在教会里的付出,包括款项、时间和爱心,受益的都不止你本身,另有别人。同样,要是你享用教会的资源,你也在享受别人的付出。用经济学的话,这些付出是有正外部性的。&&&&但是,对应正外部性的词,是搭便车,缘故起因很大略——付出全部属于本身,受益却不完全属于本身。既然本身享受不到全部长处,那就干脆留点力;既然别人干的可以或许惠及本身,为啥不不劳而获?表明这个原理,最好的例子便是:宿舍一样平常都比较脏乱。&&&&禁忌怎么办理这一题目?按Iannaccone的思路,快乐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代指宗教之外的快乐;一种是宗教的,既取决于你本身的付出,也和其他教众的付出有干系。禁忌,相称于报告你:要是要入教,可以,请举高本身享受世俗快乐的价格。&&&&为什么举高享受世俗快乐的价格,可以办理这个题目?再用一个例子来说这件事。倘若之前有两种水果,橘子和梨。你平常买五个橘子,三个梨。但是,忽然有一天,橘子价格变贵了,那就只能少买点橘子,多买点梨。最得当的斲丧筹划,如今大概是四个橘子,四个梨了。&&&&宗教的原理是一样的。原来,一个人私家花活着俗和宗教上的时间大概是五五开;如今,宗教把享受世俗快乐的价格抬上去了。喜好尤物?不可淫邪;喜好物质?打烂你的高广富丽之床;贪口腹之欲?不让你吃很多多少肉。就算让你吃,也要折腾你半天。&&&&世俗快乐和宗教快乐,两者相对代价的变革有两个结果:一是一部分道心不敷刚强的道友,就本身退出了。这些人对宗教评价低,对世俗评价高,就算进来了,也不会为俱乐部物品付出太多;二是留下的这部分人,他/她要为宗教付出更多,由于宗教快乐如今相对更“自制”了。&&&&总之,禁忌相称于起了两个成果:一是筛选,筛失那部分“心不诚”的人,确保剩下来的都对宗教评价都比较高;二是办理外部性。通过相对举高世俗快乐的代价,低落宗教快乐的代价,确保你把更多精力花在宗教上。而这会加强教会提供俱乐部物品的本领,每位教众都因此受益。&&&&以是,有很多特别古怪的小教派,端正款式繁多,但进去以后教众之间纽带很强,确着实互帮相助;有些宗教教规渐渐崩坏,很容易就能绕已往大概“变通”,整个宗教也就渐渐衰落了。Iannaccone的原文有严格推导和一些实证,对理论和阐发细节感兴趣的可以参考。&&&&末了,大略阐明三点:起首,这个理论可以表明“为何禁忌遍及存在”,但详细教派的详细规定为什么是如今这个形态,必要详细环境详细阐发;其次,宗教经济学真的是个蛮故意思的分支。有兴趣的知友可以参考末了列的两本书。经济学理论,还是蛮强大的:)&&&&第三点是最关键的。这个理论对你和我答复这么一个题目很有资助:批评、排挤和抵抗一个宗教,原形意味着什么?要是到处遭遇抵触感情,实际上也起到了举高教众参加世俗生存本钱的结果。根据前面的阐发,一部分人会离开,可剩下的人也会变得越发虔诚。&&&&参考文献:Iannaccone,L.R.(1992).Sacrificeandstigma:Reducingfree-ridingincults,communes,andothercollectiv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71-291.&&&&两本风趣的书:Stark,R.,Bainbridge,W.S.(1996).Atheoryofreligion.RutgersUnivPr.&&&&斯塔克.(2005).基督教的鼓起:一个社会学家对汗青的再思.上海古籍出版社.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提问{{title}}
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提问{{title}}
1人关注了此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些荒谬的往事叫青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