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验中,为什么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知识点 &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想应选择&,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 &.(2)第4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组12345678集气瓶容积2020202020202020进入水的体积43.54444.54-(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 &.(2)其中第三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第六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一)根据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物质的性质分析;红磷过量或足量能保证将集气瓶中氧气消耗尽.(三)(1)结合表中数据总结结论,从实验操作方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2)、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装置是否漏气;②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③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④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①止水夹有没有夹紧;②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一)(1)只有红磷既能消耗氧气,又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后产物是气态;(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足量或过量;(三)(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可能是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从而导致实验失败.(2)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因此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的;正确.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冷却时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的;正确;③实验前若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的;正确;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大于的;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一)(1)红磷;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后产物是气态.(2)足量或过量.(三);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从而导致实验失败.(2)D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与“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相似的题目:
[2014o牡丹江o中考]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红磷要足量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2014o武汉o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2个3个4个5个
[2014o铜仁o中考]下列各种物质中,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木炭红磷硫铁丝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3磷(包括红磷和白磷)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物质,化学小组的同学以“磷的燃烧”为主题设计并整理了以下三组实验,请你参与完成:(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Ⅰ和Ⅱ装置中,能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是(填序号)&&&&.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①通过实验Ⅰ得到: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②改进后的装置Ⅱ中可看到的现象是&&&&;③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装置Ⅲ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3)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实验过程气球的作用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想应选择____,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____.(2)第4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组集气瓶容积2020进入水的体积43.54444.54-(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____.(2)其中第三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第六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一)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1)第1组认为,药品的选择对实验的成败是一个关键.就铁丝、木炭、红磷这三种药品中,最理想应选择____,不选择另外两种的原因是:____.(2)第4组认为,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实验.(三)实验结束后,大家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组集气瓶容积2020进入水的体积43.54444.54-(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组的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只有第8组同学没能得到数据.原因是____.(2)其中第三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第六组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测定氧气含量时,如果未夹紧弹簧夹,那么实验结果为什么偏小?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燃烧后,带塞燃烧匙迅速塞上。
这时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瓶中气体受热将会部分溢出,进而导致后续的水倒流量变大,也就是测量结果偏大不是偏小吧。。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后果是______.如果操作正确,该_百度知道
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后果是______.如果操作正确,该
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燃烧时,没有夹紧止水夹,后果是______.如果操作正确,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所以若红磷燃烧时红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测量结果偏大,后果是测量结果偏大.如果操作正确,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没有夹紧止水夹
采纳率:7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夹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在用红磷测氧气分数实验中,测得氧气体积大于五分之一,为什么是由于弹簧夹没夹紧?1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没夹紧就会漏气,红磷又足量,肯定回消耗调瓶子里的氧气加漏进来的氧气,这样消耗得氧气就多了,气压问题就不用我讲了吧,所以水进来的就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时,若弹簧夹没有夹紧乳胶管,此时除红磷燃_百度知道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时,若弹簧夹没有夹紧乳胶管,此时除红磷燃
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问题:(1)红磷燃烧时,若弹簧夹没有夹紧乳胶管,原因是______,此时除红磷燃烧的现象,你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我有更好的答案
若止水夹没有夹紧,则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在此条件下,进入的水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故答案为:(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1)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使集气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由于红磷燃烧
采纳率:7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弹簧夹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