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泰国男女比例失衡原因到了60,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的图书馆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主讲人:王晋斌
今天我们讲一个汇率问题。汇率问题是一个焦点问题。
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之后,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非常重要。以美国为代表的说人民币要升值。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天没有什么可说的,反反复复,不知疲倦,天天这么说。我们认为我们的汇率是在均衡汇率下变动的。那么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汇率问题争议那么大?
一、我国汇率问题概述
(一)中国货币汇率概况
从人类经济史的角度来谈,经济好的时候,贸易摩擦、汇率摩擦都比较小。经济不好的时候,贸易摩擦、汇率摩擦马上就浮出水面,而且愈演愈烈。道理很简单,就是每个国家为了国内的就业,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外部需求环境。考虑外部需求环境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逼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鼓励自己国家的出口。二是反其道而行之,减少别国进口。
我今天要讲的是“防御性人民币汇率管理策略”。可能大家觉得讲人民币汇率,还没有听过“防御性”的概念,我讲的防御性概念是我自己的理解。
中国的货币在国际市场是一个小货币,虽然我们经济是大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GDP全球第二,但是从货币角度来讲绝对是小国。在全球贸易投资的货币中,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占有的比例不到1%。中国的战略是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在过去十年中,至少黄金十年,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1999年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至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中国的汇率政策应该说做得非常成功,是比较好的经济增长模式战略政策,不单纯是一个资产价值。汇率并不单纯作为一个资产价格处理,而是把它放在整个国民经济或者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战略上来看待的问题。前段时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之间,人民币汇率扩大了三项战略,千分之零点五扩大到千分之一。给我们一个感觉,汇率问题从过去历史角度来讲,永远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战略经济问题,有时候它往往是和政治问题相互交融。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普遍汇率逻辑
下面讲逻辑问题。逻辑汇率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大家天天在搞逻辑测算。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所,美国国会在做对华政策的时候,有一个安德森研究所,他们专门做了一个东西。做完了这个东西之后,美国政府拿来利用它来测算人民币汇率,应该是1:5美元或者是1:4.5美元,人民币应该升值多少。举一个例子,一个披萨在美国卖1美元,在中国卖4元钱,那人民币兑美元就是1:4。但是反过来,比如一辆汽车,像帕萨特在美国市场卖几千美金,在中国市场卖20万人民币,这么一算,1美元能换10几元人民币,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所以,作为资产价格角度来说,汇率是衡量一般的价值,不是衡量单个商品,单个商品供求影响非常大,所以扣除物价水平。中美逆差大,去年达到2950亿,创历史新高。美国现在逆差有五六千亿美金,在中国占了一半。汇率问题讨论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跟政治息息相关。
对于美国过去几十年每年的汇率是怎么形成的,专门做了一个PPT,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人讲汇率问题从来都不是讲经济问题,讲一个典型案例。60年代以前,美国是顺差的,美国在经济领域是怎么统治世界的?靠资产输入,贸易换来顺差,然后贷款给你。70年代的时候,美国靠逆差,就是靠借别人的钱,然后再回去占有。60年代的时候,当美国大量顺差的时候,美国人说其他国家逆差的时候怎么讲的?美国人讲,你们储蓄不足,因为你们天天消费,不储蓄,当然逆差了,没钱就要跟人借。2005年,美联储怎么讲的?美国说,东亚过渡储蓄了,储蓄那么多钱干什么?要多消费。美国人讲话,总是站在自己有利的方面讲。所以,汇率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跨国之间的贸易,在很多场合,它的政治敏感性可能比经济还要高,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经典案例。
但是,讲汇率为什么这么重要?或者汇率摩擦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最根本的问题是,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打一个比方,假如今年人民币升值10%,对中国经济到底产生哪些影响?要非常清楚每一个路径,看影响力有多高,才会知道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10%的汇率升值。所以汇率政策选择的基础,就是一个国家的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经济影响很深入,或者它的具体传统途径到底有哪些?要先明确这个,再讨论其他问题,这是一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人民币汇率为什么如此重要、经济机制的理解进行了归纳。这个归纳很全面,如果将来看到人民币汇率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有些渠道里没有,可能很小,应该说梳理的比较清楚,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到底有哪些渠道。
我们先讲升值,人民币贬值就是反过来考虑了。假如人民币升值,它的直接影响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为货币的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是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层面。首先讲直接效应,其次就是间接效应。
直接效益是什么?假如人民币升值,第一个最典型的变量是最终进口比价格下跌。过去到岸,这个杯子价格10美金,人民币升值了,换了人民币根本没有过去的多,所以进口比最终下降了。进口比下降很显然,CPI也下降了,这就是国内很多知名学家讲的,要靠人民币升值来降美国的通胀,实际上这个观点值得商榷。需要仔细的研究,到底人民币升值多少,对中国的国内物价降多少?这中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复杂的问题是什么呢?假如人民币升值10%,外国进口商把东西卖到中国来,在中国的价值降了10%,道理很简单,他不会卖。但是外国人一看降了15%,假如这个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或者它的市场有耐性,这时候外国出口商一看人民币升值,我在中国卖的钱少了,不干,就要提高价格。提高了价格,即使人民币升值了,在国内价格可能不是降10%,可能降5%甚至3%。这时候人民币升值起不到大幅度降低进口价值。这中间的过程叫什么?把它叫做微观定价政策,企业的定价机制,跨国公司定价机制。所以汇率升值,从逻辑角度来说,首先是最终物品、最终性价值下降。最终物品就是直接进行消费过程。
第二个是最终投入品价格。投入品就是进入生产国的,这跟一个国家的贸易有很大关系。中国的进口结构里,最终比例占多少?大概30%-40%,中间这个比例占多少?大概60%-70%。进口比例里60-70%是要进入再生产过程,比如一些大宗商品等等都是中间品。这就导致了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中间物品日价格下降,那就是成本下降,成本下降PPI就下降,PPI下降了,很显然物价也会下降。这是最基本的观点,一是两者共同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中间会涉及到外部的出口商的定价问题。
讲一个典型案例。过去几年,中国人民币比如每年以3-5%的速度升值,但是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会以1倍——3倍的速度在增长。也就是说,即使人民币升值了,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还在上涨,为什么?因为升值的幅度吸收不了国外物价涨的成本。这就是从一般角度上来讲人民币升值一定会降低国内物价水平的。
在跨国领域里,大家知道遇到一个非常典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为什么各国要搞浮动汇率制度,最典型的就是要阻隔美国的高增长。创新使美国的金融品下降,对国内通胀压力减缓,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各国家采取浮动汇率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最后我们看到,价格效益效应能反映直接效益,为什么?因为汇率就是价格体系,所以代表直接效益,直接跟价格有关的,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间接效益。人民币升值,反过来中国的商品在国际上卖贵了,比如过去出口价格是10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升值了,换更多美元,跑到国际市场上,价格就上升了。价格上升,产品竞争力就下降了,当然是一般商品价格上升都使竞争力下降,除非有一点,你的商品别人没有,那你上升照样有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规,就是议价力,议价力基本含义是同样的商品在全球只能在最便宜的地方生存,这是基本的国情。比如一个苹果手机真的值那么多钱吗?但是你们生产不出来,我就卖那么贵。相反,如果我生产一个纸杯,卖贵有人要吗?没有人要,为什么?因为别人也在生产。所以,如果从一般商品角度来讲,人民币的升值,由于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卖价变高了,需求就会下降,需求下降就会导致国内就业机会下降。
中国的外贸经济高的时候达到60%以上,当然我们是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以大国的角度来讲,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唯一跟中国PK的有外贸依存度,我讲的含义就是把进出口总值加起来,除以GDP。德国高点的时候,进出口也占了75%,德国是一个出口非常强劲的国家。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出口减少,外贸需求下降,国内就业就会下降,就业下降,很显然劳动力市场结构出现变化,工资下降,实际上也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当然工资水平下降,需要很长时间去进行调整。比如一般的国家来讲,如果带来外部需求下降,就业下降,工资下降,一般会支持一年多的时间,大家会看到工资水平下降。出口需求下降很显然GDP就下降,就业也下降。这是第一个我们看到的间接效益,为什么是间接效益,是需求导致的,不是用价格直接来导致的,我们叫做间接效益。
第二个间接效应是什么呢?国内产品相对国外产品变得更贵。人民币升值了,更值钱了,有人讲,人民币升值之后,我们划外汇到国外去,到国外去买东西,那就说明国内东西变得更贵了。相对地讲,外国进出口品可以变便宜。所以当你国内东西变贵的时候,国外东西变便宜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外部需求替代。很多人买进口品而不买国产品,因为一人民币可以换更多的美元,那种美元到国内就变少,进口就下降,我当然买进口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会出现通常讲的国外需求替代,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是鼓励本国人买外国商品,不买本国商品,因为本国商品变得更贵,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买外国商品的时候,不买本国商品的时候,很显然也会导致国有物价水平下降。
所以我们看上面四个渠道,不管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人民币升值都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国内总需求下。这就是我们讲的为什么我们一深接触,有时候非常怕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怕的问题可能除了物价水平以外,如果物价水平本身比较低的话,再下降的话,就会过冷。另外最高时候会带来出口需求下降,会减少GDP增长,或者说减少外资对GDP的拉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实体经济的四个渠道,两个直接、两个间接。
(三)人民币升值间接效应的复杂性
人民币升值间接效应在实际意义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渠道。在过去很多年,中国国内比如做宏观财报都讲过,出口对中国GDP核算里把它叫做进出口,实际上是一个需求,实际上出口和投资有很强的关联性。出口越好,投资就会上升。最近出口很差,投资下降的也比较厉害,是不是外部需求不好投资减少了。实际上这个机制非常复杂。由于国内的产品相对于国外可能变得更贵,或者是进口比例下降,出现了国外需求替代,对国内的投资实际上将会出现非常复杂的现象。复杂在什么地方,首先是升值带动内部需求下降,外部需求减缓。但是如果你升值,实际上进口比价格下降,如果进口比价格下降,如果进口比是中间投入品的话,意味着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就会鼓励企业进行投资。但是外部需求减少,几乎东西都能卖掉,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人民币升值对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不同行业差别非常大。
非常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我没有见过一篇关于汇率对国内投资影响的论文,让我觉得是有理有据。最近我下很大的功夫做这个工作,非常遗憾的是在国内数据的可获得性有很大的困难。我要做到行业的层面,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财务数据,做起来比较困难,我相信是非常值得的,没人做。一方面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成本下降。实体经济的影响因素两个东西,出口下降,国内物价走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如果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大致的方向就应该是出口的下降,国内物价下降。我们在通胀高的时候,像去年CPI达到6.4、6.5、6.7的时候,经济学家就站出来说,中国人民币要升值。为什么说是?透明的逻辑就是通过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的价格,从而达到降低物价水平。
这个不靠谱,这取决于国外厂商的定价原则。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出口价格肯定的,出口之后产品在国外卖得更贵了,尤其是中国出口现在有几大策略。第一大策略是出口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过去大家知道,有一些机械产品,这个出口的问题很高。当很高的时候,大家知道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中国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按照2010年底的数据来算,占全球数的10.4%。是世界第一大,现在差不多10.1%左右。国际上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除非你提供一种非常差异化的产品,升值对我们整个经济影响很显然是负面的影响。两个直接比,价格比,三个间接比,这个间接的比较复杂,总体带来的是出口品下降,国内物价水平是下降的。
如果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做一个归纳,人民币升值与国内产业的发展的道理是这样的。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出口减少,调结构实际上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如果改革过去,出口导向型结果,只要干一件事就可以了,就是人民币不断升值。
日本就是个例子,日本这样的情况太多了.1985年一直到1991年日元升值了50%,带来了日本大萧条,出口企业大量倒闭。这个升值太猛了,这是日本难以承受的。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有利于产业发展。人民币升值除了对实际意义有一个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对金融部门的影响。它对金融的影响我把它归纳成两个方面的东西,第一个叫物质效应,我们把后面做一个分类,会出现汇率暴露风险。所谓会出现汇率暴露风险,实际上它起资产负债的作用,我们先讲企业再讲央行。道理很简单,假如我是个出口企业,换了10美金,按照过去的汇率来换,我把10美金东西拿过来之后,现在人民币升值到6点多,我发现换了十美金,10乘上6.0,只有60块钱,原来是65块钱.企业现金流量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减少就会恶化企业资产负债表。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就是很多跨国企业为什么要做汇率管理策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比如在外汇市场上,我锁定一个汇率水平,比如人民币对美元今年是6.5,我想锁定到6.4。即使后来升到6.0我还是拿6.4来结算,这就是金融工具在起作用,就是防范汇率风险。汇率暴露实际上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讲还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出口的很多企业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都会存在汇率暴露,而且我们没有防范汇率暴露风险的金融工具,是缺乏的。
汇率暴露到底对中国企业有多大的汇率暴露风险。我曾经遇到一个研究生写过一篇博士论文,写完之后很不理想,就是找不到一个企业财务数据。打个比方,上层公司假如今年卖了100,我是个出口企业,财务报表上看到,有30块钱出口的,70块钱是国内的,我就能大体比较精确的算出他的汇率暴露总比是多高。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财务报表并不提供这个,搞不懂多少钱是国内出口来的,多少钱是国内市场销售的。基础工作和基础数据的不足,也是我们看待汇率的存贷比缺陷。
二、我国汇率问题与政策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分为两项,一项是国内资产,一项是国外资产。打个比方有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在资产负债表现是一万美元和对应的6.5万亿人民币,这是初始的资产负债表。今年年底不一样,年底之后人民币升值6万亿,这时候央行到年末一看,我的资产负债表国外资产还是1万亿,把6万亿这样的资产换成人民币的话只能换6万亿,这就是典型的估值效应。原来年初的时候是6.5万亿,中间差0.5万亿,由于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或有负债,不一定要还,但是存在的。央行拿了这么多钱干什么,可以投资。投资收益如果能超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很显然是赚钱的,但是如果小于升值的幅度是不行的。
大家知道我们投美国长期国债平均收益是3.5,央行每年资产负债表,如果人民币升值3.5的话恰好投资收益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恰好平了,不用填补。如果投资的国债收益率是3.5%,但是人民币升值5%的话,央行资产负债表就存在1.5的债率,把1.5乘上一万是很大的数字,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为什么央行资产负债表本身会承受不起,后面有很多案例,像新加坡,这些国家自己的货币打死都不能升。因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美元资产太多了,相对规模量比例很高,升的时候对他带来损失很大。
如果人民币不断升值会出现两个估值效应,一个是企业的,一个是央行的。企业的现金量减少,出口减少,财务状况不好,央行也是一样的。
如果说有一天人民币汇率,比如我说的外围资产不是由央行统一管理的。比如说每个银行、每个企业或者每个居民都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外汇,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是把这个估值效应的风险增加了,就是这样的概念。现在国家统一管理,国家承受这个风险。这就是我们讲的估值效应与汇率和金融部门的影响,这个影响冲击是非常大的。
升值的预期会带来国际性的资金流动。跨国领域的货币,把非贸易拿掉,我们都统称为大额带息资本,最近我们大家知道外资流出比较严重。2011年的八九月份开始外资流出,主要是由于不利的房产调控,中国经济出现下行区间。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在升值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带来资本。
中国人民银行很清楚,不但要对冲外币量。外资流入一个国家实际上只干三件事。第一是套利。打个比方,人民币的存款利率是3点几,假如中国利率高,中美之间汇率不变动,所以要套利。第二是套汇。我知道中国利率高,人民币升值,赚双向的,将来我出去之后发现利差赚了,汇差也赚了。在中国的资本账户里面40多个账户现在还有十几多个账户不开放,短期资本的流入来流出成本还是困难的,突然想一夜之间把钱弄出来,那很难。那么就是第三个,套资产价格。
套资产价格套什么呢?在中国放眼一看股市不行,估值的时间差不多。那只能套房地产,所以国内为什么要控房产套。外资在中国房地产,按2009年内的复苏比,外资踏空中国房地产。2008年以后,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实际上通过4万亿次级的复苏。那年复苏是两个重要的,第一个是重工业复苏,第二个是房地产复苏。那一轮房地产价格的飙升速度是很快的,那一轮恰好外资看走眼,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的数量不断下降,但是国内方面价格不断上。所以2009年末的时候房地产涨得很高了,这时候才有外资大量进入,导致2011年中国商业住房率20%是商务住房,商务住房就是写字楼。20%是被外商买走的,其实外商在中国房价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不高的,平均水平2—3%。他为什么来,不就是靠资产价格,一个很好的好处是,当资产价格很高的时候卖掉之后钱可以慢慢走,不用套利套汇,外资进入干三件事,我讲的是套利套汇,套资产价格。
短期资本的流入实际上对国内的货币政策形成挑战,国际资本流入有一个非常强的特点,叫顺周期特点。顺周期特点是什么呢?你好的时候他还来,不好的时候他就跑。假如中国经济很好的时候外资大量进入,经济很好的时候国内货币流动性本身就要参与,央行没办法,不断冲销外汇帐款。冲销外汇账款无非是几种办法,央行最拿手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存款准备金率又快成本又低。过去90年代到2000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基金。央行票据要付利息付3%,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短期资本大起大落,对一个国家外汇市场的汇率功能影响非常大的。很多国家外汇市场崩溃,瞬间贬值,实际上都是国际资本大起大落。像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这都是典型的案例。都是一夜之间贬值20%——30%,一个国家的货币一夜之间贬值开始,必然带来国内物价水平上升,那就是高通胀。
所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在那一年中,物价指数,像泰国、越南都是8%、9%,亚欧是10%几高通胀,因为货币下调20%、30%,而且他们也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进出口比物价大幅度增长。所以金融的影响最主要是两个渠道,一个是货币效应,第二个是短期资本的大起大落。大起大落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尤其是我刚才讲的国际资本流通有很强的顺周期,顺周期让人很头疼,逆周期最好,我不好的时候你来,我好的时候你走。恰恰反着,你好的时候他来,你不好的时候他走。现在中国经济就是这样,你经济不好了,外资也走。央行最近降准备金,外资流出太快。所以这个应当讲国内以外汇市场来讲,实际上是比较大的。
我们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可以看到,为什么讲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此重要,我们看它的渠道。它既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冲击,也对金融部门产生很大的冲击。所以,中国的汇率问题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汇率问题出问题了,中国经济一定出大问题。因为在过去的角度来讲,太高的外贸基数,这样的资产价格带来对整个经济的冲击实际上非常大。
(二)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很重要,就是想让各位领导了解一下,我归纳了几个方面。就这些东西,当然这么多渠道,有没有好的,人民币升值以后我们看到好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我们进出口比率下降,同时汇率升值有很长期的一点好处是可以鼓励国内的发展,小范围的发展,纠正过去的那种经济结构。这样看来有好处。
国内不想要的是什么?首先,我们的出口会大幅下降,降低外需,这点我们看得非常明显。其次,从金融角度来讲,我们的估值效应带来了损失很大。所以汇率的升值和贬值是双刃剑,没有绝对的好处,也没有绝对的坏处,主要取决于特定的时期宏观经济面临什么形势。比如说有一天,当中国面临的形势是什么?我们很多程度是靠内需,外需作用比较小了,国内的高通胀,很显然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就是这样的结果。假如今天我们需要外需来保增长,通胀压力不是很大,那么你升值,我就不想要。所以不同的时期,我们有一个金融组合,估值效应加假期资本。我们把两个图放在一起,实体经济的速度下降,物价水平下降。金融组合就是估值效应加假期资本。这就是估值效应,人民币升值之后,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所有渠道就有了。当然,人民币贬值恰好就是一个反向。
所以当我们看清楚人民币汇率重要的时候,我们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过去一个汉堡在美国卖4美元,在中国卖4人民币,就是1美元换4人民币.我们看下面这个图,接着这个问题讲,我们可以看一下人民币汇率政策带来的合理性。讲完这个,我再给大家讲我们防御政策的基本含义。
人民币汇率政策为什么具有合理性?实际上汇率衡量两个物价水平。两个物价水平里最典型的是相对购买力评价。其实道理很简单。假如过去说1:6或者是1:7的水平,突然有一天我的通胀水平很高,通胀水平高,货币就会贬值,同样会买的东西更少。物价水平上升,我的通胀率比你高,我的货币从趋势来讲一定是贬值的。最后我的物价水平比你的物价水平高,我的货币在不断贬值,从长期趋势的角度来讲,我的货币就是贬值的。
我们看这张图,中国是1994年汇改,汇改的结果是什么呢?1993年大概是3.8、3.9,我们先看右边的图,5.8、5.6,红色的线看右边的图。我们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到什么水平,当时贬值到8.4、8.7,这是1994年的汇改记录。如此相对应的是什么呢?上面的蓝色的线是左边的图,那个图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减去美国的通货膨胀。90年代初期中国的通胀率大概是20%几,美国的通胀率很低,中国的通胀率减去美国的通胀率,中间的差从5.0一下跳到25%。中国的通胀率比美国高25%。很显然,对应中国的货币必然是大幅度贬值。所以1994年的汇改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恰好碰上中国的高增长,20%几的通胀。而美国那个时间的通胀率很低,中国的通胀,货币就应该贬值。从购买力的角度来讲,打得比方,过去大概是差不多,而现在通胀率很高,一次性贬值。
贬值完之后,大家看这个图,这个蓝色的线仍然代表中美之间的通胀率差别。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围绕着零在上下浮动,波动率很小。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物价水平本来就比较稳定,我们的货币本身也应该比较稳定。所以对应人民币兑美元相对就比较稳定。但到这个地方,大家看得非常清楚,中国的通胀率比美国高,按道理讲人民币应该贬值,但实际上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讲,人民币汇率政策实际上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我的通胀率很高,按道理讲货币应该贬值,我为什么要升值。实际上是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但有一个逻辑,1994年汇改当时贬值幅度太大了,可以这样理解吧。但至少这中间充满争议,不能讲不合理,我一会儿会讲为什么不合理。人民币汇率,当今全世界测汇率,没有一个人测得准,这是问题所在。我可以用十个模型测出十个结果,为什么我讲理论研究的汇率不能作为政策制定的唯一参照,它的原因是汇率模型非常复杂。每个人测的都不一样。从物价水平来定,相对比较合理,这是大家相对能够接受的逻辑。
如果从这个图本身来看,从中美的通胀率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看,人民币兑美元还是想对比较合理,我个人认为。当然,还有很多人主张人民币升值要一次到位,升到什么水平呢?一步到位,升到1比1到4.5。如果是人民币兑美元不要说1到4.5,升到1.5都对中国经济都有毁灭性,对出口不利。首先是出口行业毁灭性,其次是央行资产负债表那是毁灭性。
央行现在6.5,这个幅度升了20%多。我们的外汇投资的收益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汇率负债是一个大幅度,这个大幅度怎么填?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发货币,重新发货币,或者是铸币支出。中国现在M2除GDP快200%,再发货币就是高通胀,根本接受不了。第二种办法是节衣缩食,用财政资金去冲、用税收去冲。但你想过没有,好不容易税收的钱怎么能够拿来冲,不是太可惜嘛。辛辛苦苦收的税,实体经济很容易,老的东西怎么拿来仅仅因资产价格变动而带来的窟窿,那是绝对不能干的事情。
所以刚才我为什么讲新加坡坚决本币不愿意升值,升值了,新加坡就没有办法,新加坡要么发货币,要么就是财政支出,两者都承受不了。这就是我刚才讲的人民币兑美元相对比较合理。七八年以来,我坚决反对一次到位的提法,包括社科院有三个研讨会,天天讲一次到位,但我坚决反对。我一会儿会给大家讲防御性人民币管理策略,最后我给大家讲基本含义。刚才说到是一个小货币,用不着自己去调整,调整之后对自己是毁灭性的,因为对中国经济前面的需要根本承受不了。从相对购买力来讲,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合理的。不要觉得美国人说你这个东西的差别,到了什么水平,不是这样的。
当一个国家实行的汇率政策,当今世界有分工,这个分工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实际上就参与了全球共同经济体。全球共同经济体就是每个人干自己的事儿,中国在2001年的时候,主要靠低劳动力成本,便宜的资源、价格,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地位。美国是干什么?美国就是金融创建中心,德国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业中心,我们是中低档制造业中心。可以这么理解吧。不是说我们没有技术含量,但你说技术含量达到德国的水平,那是不现实的。从制造业的水平来讲,我个人认为德国的制造业是最好的。我们可以看一个案例,实际上全世界从机床技术角度来讲,德国人对机床实行了最好的机床。机床这个工作,能够生产出最好的机床,就代表着世界上最精的技术业。做很多东西都需要机床。
在这种分工体系下,就形成了中西方国家的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中心国家,另一方面是外围国家。外围国家大调,从早先的角度来讲,从经济增长的起步来讲,外围国家经济起步的时候,总是得靠投资解决问题。打个比方,当我们过去人均GDP比较低的时候,政府要推动经济增长,靠消费,不行,因为我们都没钱。打个比方,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完全靠消费拉动GDP增长,可能吗?都没钱,消费什么啊。要真正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一定是进入了富裕国家、富裕层面的时候,才可能靠消费去拉。如果不靠消费,那只能靠政府推动这个改革问题,靠投资。政府推动力的增长模式下,因为消费本身跟不上,国内的市场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消化这些投资增长力,这样道理很简单。那就需要外需,很显然就需要汇率制度,我要鼓励出口,这就是一整套的逻辑。所以,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讲的东亚四小龙、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都是这个案例,无一例外。
我为了经济起飞,当时我很穷,我无法靠消费,我只能靠政府推动性的增长,我要追赶他。推动力增长,有供给,生产了很多东西,国内收入分配赶不上,就要靠外部需求。靠外部需求,就要靠汇率,我要鼓励对外出口,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实际上韩国几十年来这样的高增长,60年代初期的时候,韩国的GDP和中国的GDP相差无几,但今天韩国的GDP达到了人均2.5万美金以上,是OECD富人区。所以我特别希望看到中国人均GDP也能够达到2.5万美金以上,这就进入了一个富裕的国家。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讲,在全球的分工体系下,南北差异导致了这样的分工体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战略道路。很显然,我注意到发展模式,需要有政府配套。所以可以看一下,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对出口导向型的公共模式的本身所要求的必然结果。你不可能说出口导向型国家天天汇率升值,怎么可能呢,只有等我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汇率才会自然提上去。但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汇率对战略的问题。
如果大家知道,我们考虑到2003年、2007年,1978年到2002年,我们24年的增长,出口增长率是11.1%,超出物价水平。2002年到今年已经过去了十年,当然今年我们出口很差,再加上1982年,到现在已经32年了,32年还没有达到韩国的水平。韩国是35年,每年平均保持21%的增长。所以韩国奇迹是怎样产生。一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韩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都在7%、8%左右,好的时候也是9%、10%。只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暴露出韩国的产业结构有问题,后来它的GDP降到了4%、5%。
当你的GDP很高的时候,经济中投资的地方很少,GDP增长自然就慢。一个经济体只要能花钱,GDP就会无限增长。我们讲中国GDP,增长10%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拼命花钱就能够增长,这个路今天修,明天挖,挖了重新修,那不就是GDP嘛。但你要要求有质量的增长,那才是最合适的。为什么有人说中国GDP保持7%、8%的增长保持10年、15年,我觉得没问题,不是没问题,经济中可以花钱的地方太多。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比如说我们就拿韩国为例子。韩国每个农村每个路口,大家可以知道,马路口修到家门口,每个农村居民门口有一辆车,不管是卡车还是轿车,至少有一辆车。我们想象一下中国,如果我们把马路能够修到每个农村居民门口,每个农村居民有一辆车的话,中国还需要多少年。所以增长是没有问题,问题是怎样有质量的增长。
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出口导向,可以罗列出来,全球占出口导向型的并不是中国说就我们国家这一个模式,大家看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日本都是这样。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候,1美元兑多少日元呢?350日元。1美元兑350日元一直维持到什么时候?一直维持到1971年。这几十年恰好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几十年。
日本从二战时候打得那么惨的一个地方,到70年代他的汽车已经打败美国市场了,靠的什么?会使用行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初美国考虑到日本的出口导向战,那时候1美元350日元,我们今天看到的1美元兑70多日元,这个升值日本人受不了。为什么日本人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为什么泡沫会破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日元85年—90年升值了50%。
今天美国对中国也是类似,90年代初期,美日的状况也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一个权力的要求。配合国际分工,当然我强调2006年伯南克说60年代美国的经济,美国人讲去年中美之间2950亿美元的顺差。美国人讲你对我们是顺差,其他人都是逆差,人民币要增加消费,不能高储蓄,实际上伯南克的讲话对60年代的讲话,自己讲话完全是相反的,完全站在有利的角度。他顺差的时候说你过度消费,他逆差的时候说你过度储蓄。所以这种言论,很多学者居然在网上还站在他的角度去看,伯南克造了一个英文单词,叫过度储蓄,反复用,实际上看别人讲的话,要从两个角度看。但是是储蓄偏高,但偏高也不见得是过度储蓄。老百姓为什么储蓄?你说我有钱不想花吗?我当然要花。我为什么要储蓄,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带来我要储蓄。当然我们说得稍微有点远,但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这样。所以是出口导向的战略。
如果按照这个去研究,汇率是出口的20—25%,劳动密集型受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前段时间纺织业协会,就是劳动密集型,他们测算,实际汇率升值3%吃不消,为什么?升值3%,说白了就是每换回一美金,人民币就少了3%,根本承受不了。
为什么讲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技术含量比较低,产品就同质化,所以主要靠低价格竞争,靠成本。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法定其价格。如果说我是资本密集型的,我生产能力和别人不一样,升值了可以承受,我有自己的专利,有自律性,在国际市场上施展空间,相应提高销售价格就可以了。
所以10%的升值率大体测算出来是18%,最后用的是外国人的研究,他作出这种判断还是比较客观的。还有就是对一般贸易也有影响,现在的贸易按大类分两类,一类是加工贸易,一类是一般贸易。所以加工贸易只是国外进口,在中国加工,销到美国。如果是一般贸易,指原料是中国的,在中国设计生产,所有都在中国,然后出口到美国,订单贸易,实际上就是产业全部在国内。所以衡量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不是加工贸易,是一般贸易。
2009年,次贷危机是2009年六七月份开始,中国的一般贸易都是逆差,这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中国可能会出现外贸顺差大幅度缩减的时代。过去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都是顺差,现在完全靠加工贸易顺差,一般贸易顺差数现在挺大的。产业链在国内形成的外需,产品竞争力在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的上升,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的发展,使你不能够出现差异化的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成本的上升实际上削弱了你的竞争力,包括价格、劳动成本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的影响也非常大。现在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是多少呢?差不多各占一半。所以我们将按照现有的研究,应该说还是比较突出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出口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实际上对一般贸易的影响也是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的,但是它的劳动密集程度要相对小一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论据。
(三)人民币升值要考虑多方面利益
人民币升值为什么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利益。我们可以对照一下,其他的国家是怎么做的。亚洲的一些出口导向型国家,在过去几年,从2000年开始,全球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这个新现象是什么呢?这些国家的货币特别怕升值。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前,他们怕货币贬值,贬值会带来高通胀。97、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泰铢之所以被搞垮,泰铢一夜之间贬值了30%,一两年贬值了50%,带来的是什么?国家调控非常害怕汇率大幅度贬值。但是从2000年之后,泰国恰恰反过来,他们不是怕贬值,而是怕升值。
为什么怕升值,回忆我们前面讲的,升值带来的结果有两个:一、出口下降。二、估值效应。当怕升值的时候,说明升值带来的成本很高,贬值带来的成本是什么?贬值带来的成本就是高通胀。为什么2000年之后到2007年这段时间为什么会出现怕升值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过去,07年次贷危机的时候通胀国家不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2007年,我们潜水20年,西方社会实际上叫做大缓冲时期。就是说经济生长很好3%左右。通货膨胀也不高,那就是没有进口的这些国家,没有进口通胀的这些压力,为什么还要升值?升值不就是要今后有机会通胀吗?出口导向型。所以通胀不高,没有进口通胀的压力,就贬值,贬值带来出口的最大化,带来外汇储备的增长,正好相反,带来国际金融业的增长,所以他特别怕升值。
2000年—2007年的现象是全球国际货币市场过去到今天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时候,储备累计越来越多的时候,靠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时候,在外面通胀压力不高的情况下,我就特别怕升值,就是这样的逻辑。因为升值带来的成本很高,我们讲过了,这种现象都会被研究出来的。所以分别研究了这样几个例子,韩国、菲律宾、泰国,发现他们升值是他们最怕的。就是升值5%和贬值5%带来的损失是不一样的,升值5%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大的,贬值5%带来的损失是比较小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宁可贬5%也不想升5%,所以是非对称的。
按道理讲,升值和贬值如果从中央银行损失的角度来讲,如果给一个弹性的话,这两个是一样的,升5%、贬5%结果不是一样吗?但实际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谈非对称,作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而且结论会非常好。我升值5%会带来出口下降,会对资本造成干扰,这个成本很大。但如果贬值5%,损失什么呢?就是通胀,但通胀的损失没有那么大,不用担心贬5%会带来很大的通胀。有人讲央行害怕人民币升值,是有道理的,因为升值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大幅升值。
这是我们把过去的增长描述,现在开始到2010年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些内容,作为民意效率,就是贸易下降。通过和几个国家进行贸易,我把民意汇率通过贸易的速度加上一个平均值就可以,反映产品带来的竞争力。这个越大就升值,越小就贬值,它的民意汇率是反向的,在统计上是这样,大就升值,小就贬值。看最下面蓝色的虚线,次贷危机之后,韩币贬值的幅度非常大;如印度的,也是贬的;黄色的是泰铢,至少没有升,也是往下走;但看人民币,实际上是升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讲人民币只升不能贬,对比一下其他国家,这些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我们做得还不够吗?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人干得是什么?一看泰国货币贬了,自己贬得比他还快,跟泰国一比,马来西亚这些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去抢占出口市场。一看你贬了,我马上就贬。其实97年、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实际上对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声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今天看,为什么人民币过去在国际上是零,我们现在通过十多年慢慢的沉淀,至少接近1%了,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像英镑,到今天国际市场上就3%、4%的,国际市场美元接近70%,欧元20%,剩下的分享10—15%。所以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货币被人接受,中间需要很多领域。我们一会儿讲人民币国际化,有人讲我们现在是不是要人民币国际化,我觉得完全是操之过急,毫无必要,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大家说日元的国际化走得那么好,走到今天,日元在国际市场部还是3%、4%的比例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汇率并没有相对考虑到多方利益。
为什么他们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升值,不需要通过升值来降低国内的通胀。同时升值之后,拥有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企业给央行资产负债不够大,所以他不愿意这么干。作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本币大幅度升值对他的发展模式来讲影响是负面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为什么这些国家都不愿意升值,道理就在这里面。
这是我们讲的人民币民意汇率。过去是不断升,今年还在升,所以我们并没有这么做,实际人民币从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这样一个数量的角度来讲,要干预外汇市场使人民币贬值,走一段时间的贬值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地方是民意效率,往上走,往上走以后也往下走,不能老升,有升有贬,是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做过一个测算,2011年我们专门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测算,把非定性审查拿到中国来做中国人民央行的概率性。这个行为让我做的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民意有效汇率的基础上,实际上也存在着不愿意升值的倾向,但是程度比较小,参数只有0.5。因为参数越小,表达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不喜欢人民币升值,但是不喜欢的程度没有那么高。不像他们做的数据,他们做的是2—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汇率做得是比较好的。我确实不愿意升级,但是我没有那么强烈。实际上就是也能接受,因为中国从贸易总量来讲是一个贸易大国,所以汇率政策不能做到像别人那么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测算,因为人民币汇率数据的变化,国内测算的文章并不多,我记得我做的是最早的一篇,做完之后投了一个很好的杂志。那时候印的特别不好。我没有办法,就找了一个大学学报随便发了,我说我好不容易做了,费了半天劲。实际上这就是我原来做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央行显示出来的特征是缓和的,确实不愿意它升值,但是厌恶程度没有他们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做一点解释。在国内经济结构合理调控进程中,央行需要汇率政策有外部需求,并期望比实际需要多一半的需求,来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行缓冲试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作为一个汇率大幅的申请来把结构硬转过来,我觉得根本转不过来,必须是渐进、缓慢的过程。所以我讲避免结构性过大调整带来的对经济结构的冲击。这是中国目前的情况。
1997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1999年1月到2011年民意汇率升值了12%,中央有升有降,并不完全是升值。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中国的民意汇率是贬值的。因为是特殊时期,当时出口大幅下滑,重新把人民币汇率来盯美元,盯美元之后美元贬值了,我们跟着贬,一揽子货币。这是我们讲的,特定的时期,美元不断贬值,为什么?美元不断贬值对全球经济来讲,应该说都不能说好,只能说对美国利益是不错的。
有一段时间,网上很多消息讲,美元不断贬值,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竞争中会动摇。实际上当初我们就判断,美元不断贬值,在金融危机中不但不会降低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竞争,还会增加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竞争力。为什么这么讲?是因为他贬值后,首先倒台的不是他,是外围国家,我讲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假如美元不断地贬,反过来倒逼你不断地升,美元不断贬值,倒逼欧元不断升值,欧洲经济出口受打压,欧洲经济雪上加霜,欧元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不是很现实的吗?美元不断地贬,倒逼人民币、日元不断地升值,打压你的速度,减缓经济的增长,你的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不断下降。突然有一天,美国经济稍微走好一点,大家突然发现,美元还是避风港,所以美元国际货币体系是增加,不是减少。
那段时间推出Q12之后,网上炒得很多,说美元国际货币体系会崩溃。会吗?不会。事实证明,在美国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交易最低降到62%,今天再看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了68%。所以他贬值是倒逼你升值,最终拖垮的是其他的国家,带来的是全球高通胀。他本来是通缩,他不怕通胀,而且他的汇率不断贬值,会鼓励他的出口,货币不断贬值会减缓过去占的实际价值。我不是欠钱嘛,我现在不断地贬,我欠你的实际上越来越少。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你逼我不断地贬,但我特定的时间采取盯你的政策,但本身不能贬太多了,我们升值压力太大。
(四)我国进出口比率仍需10%增长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说在现在,今天商务部带来的“十二五”规划,我们进出口比率保持在10%。在这么困难的时期,欧债危机持续,一直会持续到2020年。大家知道未来十年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要解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按照现在这个层面来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十二五”规划中,外贸出口的规划中,进出口比率每年增长10%,为什么还需要10%?道理就是在大背景,经济高增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增产。在国内自消费体制或者是收入分配体系,或者消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么多生产资料在国内消化不了,确实需要外部市场。所以出口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1981、1982年开始到今天,我们看一下数据,我们把中国的三个部分:出口、进出口、消费投资,加起来就是GDP。GDP有三个,进出口拉动力,消费拉动力,投资拉动力。年,当进出口拉动力从1.0下降到-8.9的时候,出口非常不好的时候,我们看我们是靠什么拉动GDP的增长的?85年我们消费拉动力从5.9上升到11.9,投资拉动力2.2上升到10.9,所以我们把10.9+11.5-8.9,就是85年的GDP。在那个环境我们看看,外部环境不好,我们完全是靠内需。
消费占了很多,投资增长低,为什么消费能占那么多,两个原因:一、8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时候,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就是居民贫富差距还没有那么大,大家差不多。二、那时候老三件、新三件,老三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后来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是拉动消费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经济要靠消费保,实际上只有两个东西能够做到:一是增加收入,或者说降低成本。我们现在搞社会保障建设,就是降低个人成本。比如看你比较有钱了,让你增加消费,再是有新的差异化管理,刺激消费,提高消费。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二是提供新产品刺激消费。80年代的消费实际上就是生产者自己消费,收入分配差距当时没有那么大。
再看91年,进出口从1降到负5.3的时候,我们的消费力拉动从6上升到8.3。为什么上升那么多,大家知道,那就是提供的新产品数量,90年、91年,高通胀的时候,电冰箱商场坏的都被人买回家,所以消费就提高。但是投资项目从2.0提高到11%,基本上投资是主导型。1994年—2001年,可以看出来,3.4降到1.0的时候,2001年的时候是通过大宗期货类,我们的消费拉动从4变成了4.1,投资从5.7变成了4.2。很显然,GDP的增速明显下降。为什么?大家知道,94—2001年的时候,没什么可消费,该有的都有了,你说提供什么产品给别人消费?这个过程中,90年代到2000年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的年份。所以导致群众想消费,没钱花,但投资从5.7到4.2,这也带来了2002年的基础。
08年、09年的数据,从0.8降到负3.9是09年,当然了,消费拉动从4.1到了4.6,为什么?确实是很困难。我们这个4.6是非常不容易的,靠什么?靠刺激性补贴下乡计划,各方面的刺激,半成品的刺激才调了这么多。发现没什么东西能够促进人民消费,就是说收入分配体制有问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没有新产品促进消费,这就导致消费力很差,唯一的办法是把投资从4.1干到了8,这个投资是四万亿的刺激,09年、2010年10.4的GDP增长都是四万亿刺激的结果。
我周三给大家讲四万亿刺激的副作用,我们可以看见,所有的进口都是有副作用的,就像吃药似的,比如我今天感冒了,吃了什么药,药实际上也有副作用,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外需保持,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做了一个CPI,说明GDP增长的波动性。外需不好,通胀率波动很大,GDP波动也很大,这就是我们的经济结构,过去出口导向型的结构,国内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当你把坏的那块拿掉之后,要么是通缩,要么就是靠强烈的货币刺激带来的通胀,如此反复。所以几十年从来没有摆脱过这个规律,年,2001年,大概30年,我们把30年的工作做到一张图上,不是看得很清楚嘛,每次都是这样的,外需不好的时候通胀要么高,要么通缩,波动力很大。所以今年恰好是一个反向的,外需不好的时候,通胀就高,经济就下行,因为成本太高。所以这就是我刚刚讲的,出口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出口不好,中国经济的波动实际是非常大的。
(五)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第五,出口对中国经济带来又快又好的发展,这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前面讲的人民币,还是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从全球分工的角度来讲,中国的汇率政策实际上做得很成功。如果将来写经济史,就会发现中国的汇率政策是很亮丽的。再过几十年写中国近年经济史,写到汇率政策内容的话,是较好的服务了中国经济的模式,同时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利益,考虑到贸易管理,同时也体现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贸易体系国内市场这样的一个现实。就是说,在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汇率体系下采取这种策略,本身实际上也是可以存在的。
进一步去看,这种分工体系在过去形成这样出口导向模式中,实际上我们讲过,为什么换来这么多的外币储备,实际上我们还是既靠进口技术,又靠自主研发,同时最重要的是靠这样低成本的劳工,靠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实际上是我们很多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从而逐步形成了参与国际循环,形成了这样制造业分工的地位。
我讲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给大家两个概念,是什么呢?中国的出口企业里实际上并不是生产东西都要来做。有一份研究,在华很多企业平均集资、外资或者是三资企业平均水平,它们生产的产品60%到70%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国内销售,30%-40%是往国外销售,这又代表什么呢?每一个企业面临两个市场,既有国内市场,又有国外市场,就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实际上就会带来成本流失,这跟其他东南亚国家有很大差别。
大家知道,韩国的制造业转型,我们讲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什么外部市场不好抽,突然感到比较困难,就是因为国内的市场规模相对比较严比较小,所以它做不到那种规模经济的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一旦实行的话,实际上有很强的钢性,暂时无法改变。我刚才讲了主要是外包,发达国家从80年代开始,劳工成本上升,把很多东西就外包,像很多制造业。大家知道,美国的制造业80年代形成了去工业化,去制造业化,现在奥巴马说要实施了再工业化,事实上再工业化对他难度非常大,为什么?这个东西在全球分工格局如果生产同样一个产品,那就必须只能是在成本最低的地方去生产,你要给劳工成本,给劳动成本,我给劳动生产力,这是现实的问题吗。如果说你的生产力,你的技术进步没有那么快,你的成本上升很高,你再工业化也是很难,因为你的产品价格太高,没有竞争力,这种分工有一定的钢性。
三、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外贸政策
(一)日美贸易博弈
我刚讲人民币汇率政策为什么具有合理性,我们讲了几个方面。第二个问题,我讲为什么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叫外贸政策。再讲这个的时之前,简单看一下历史上的案例。
1986年,美国对外贸出口达到GDP的3.8,是美国历史的高点,美国历史的另一个高点是什么呢?是2006年美国的外贸出口占到GDP的多少呢?6.2,那是历史最高位。在80年代的时候,当它的外贸出口占到GDP3.8的时候,美国人承受不了。为什么美国人承受不了,美国一看,日美之间,美国的逆差40%-50%是日本的生产导致的。大家知道,这个时候美国人要跟日本人谈,你就得升值啊,你不升值,老在我这儿,我对你影响太大。
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当美国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时候,在美国顶盛期的时候,在1990年、1989年,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三菱公司买下了,历史上有这样的记忆。日本人跟美国过去的地缘政治关系,日本资金在美国市场可以买美国的银行,可以买美国的证券公司,所以日本就买了很多的美国银行和美国证券公司。这样很显然,日本这种做法,从美国角度来讲,从美国美元国际货币体系角度来讲,美国说我是世界金融中心,我是世界信贷中心,日本人买了美国的金融机构,日本人买了美国的证券公司,不就是说日本人有大量的美元储备买我的企业,你不就充当了国际信贷的角色嘛。美国人一看不行,我不管是什么日本人挑战美国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日美之间大的顺逆差关系来看。所以美国人在1995年的时候,当时找G5,所谓的G5是什么呢?美国同时找了几个国家,意大利、英国、法国再加上日本在洛克菲勒广场跟日本人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是什么呢?谈判的结果是以日本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大家知道,四个人压他一个人,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双基础,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候是360日元,搞到80年代的时候还有100近200超额代币,日元还要升值,实际上在你前期过程中,日本人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仍然没有降低美日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
7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日本人为了减少对美国的汽车出口,日本实行了自愿限制出口。大家知道日本的汽车非常有竞争力,它的竞争力是70年代电子产品性价比非常好,所以当时大家看到美国的很多企业想通用福特汽车,都竞争不过他,日本人发了大量的顺差。资源性的出口还是不行,为什么?人家还是喜欢买日本车,还是喜欢买日本东西,性价比好,所以不但累计了顺差,实际上最后导致了美国人1985年拉了其他五个国家共同压制日本,逼迫日本。我觉得在签定协议的当天,日元一夜之间升值了多少呢?大概是17%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实际上是从1995年开始的,为什么讲这一条,日元全面升值,就是这次美日之间的谈判没有触动任何美国的利益。
美国在80年代实际上是赤字开头,按道理讲,很显然,政府财力要消减财政赤字,不能导致借钱。美国人不愿意放弃自己扩张对财政政策,同时大家知道,因为扩张的前提不愿意放弃,是因为他认为被人扩张的产品是在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的时候,恰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那个时期,美国经济急需要投资。这样一个状况之下,美国人不对自己财政政策施加任何约束,也不调自己的货币政策,完全单方面的压制,说你的货币要升值,所以日本迫于地缘政治的压力,日元主动大幅度升值。实际上这次美国是全胜的。
日元从1985年到1991年,日元升值了50%,美日之间的贸易出现了逆差,一直到1990年,美国差不多外贸出口降到0,到1991年的时候,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这几十年当中唯一的一年出现了略有顺差的格局,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纠正了美日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
所以那一年的谈判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不对自己施加任何约束,我也不调整自己的财政政策,也不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我也不愿意走自己的财政支出,我就强制你压迫你要升值。你升值了20%,我的出口自然大幅度降下来,所以是顺差,日元兑美元的顺差,自然出现。所以在历史上这个升值对日本经济来讲是致命的。为什么这么讲?为了维持日本升值利息,1985年到1991年长达五年时间日元对美元升值,日本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外汇市场的维持日元升值预期,因为它的市场是开放的。80年代初期70年代末期的时候,美国人曾经敦促日本改革经济市场,全方位向美国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国际上有资金在日本可以自由进出。这样一个结果在资金可以自由进出的条件下,按照我们讲的汇率评价办法,一个国家的货币维持升值预期的话,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必须压低自己的低利率,维持低利率的预期,维持低利率的预期结果是带来了付储蓄的负利率水平。
比如一年只有1.1,但通胀2.1,储蓄不是负利率嘛,储蓄负利率带来银行储蓄“搬家”,储蓄“搬家”拿来干什么?拿来的钱在通胀压力下,一方面是维持经济利益,一方面是通胀,那就是搞泡沫。中国现在也是一样的,储蓄是负利率,老百姓不愿意储蓄,钱就要“搬家”,很显然拿来干什么,要不断进入再循环,再借贷,再借贷每借一次成本高一次,当借的越来越高的时候,最后高成本的钱拿来干什么?比如我借的成本有15%,我同时造一个制造业不可能搞到15%利润。我就投资房地产,投资泡沫,所以1990年,日本泡沫之前,一个东京的房价就相当于全美国所有的房价,那就是泡沫。
我刚才讲过,这个泡沫跟外汇市场的升值维持低利率的预期是有紧密相关联的。在那种情况下,大家都炒房地产。当时的制造业,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三菱公司是1991年破产,破产是因为被迫拍卖了自己在80年代买下的洛克菲勒广场,当时的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带来整个经济的紧缩、泡沫破灭、资产大幅度缩水、财产大幅度缩水、消费跟不上,出口受到打压,日本经济到2000年才终于缓过劲来。所以2000年日本经济学家写出了“失去的十年”,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2011年的时候,日本经济学家还得写“失去了20年”,当然我刚才讲这个就是跟那个时候的货币政策,跟日元大幅度的升值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连锁反应。
(二)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为什么要讲这个,人民币单方面升值是美国最想要的结果。可以看到,日本1985年广岛协议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政治角度来讲,美国把中国视为新的潜在的挑战者,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毋庸置疑。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出口成为第一大国,这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因为中国每年的GDP的增长如果每年保持8%、9%的增长,我们多少年翻一番呢?大概七八年翻一番。今天中国的GDP总量大体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多少呢?假如是15万亿,按照现在购买力算一下,1:6左右,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再过七八年翻一番的话,现在美国经济总量看,总量跟美国持平,如果美国经济保持3%左右的增长,中国经济保持8%、9%的增长,我相信是翻两番,大概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十年左右,中国的GDP总量大体跟美国差不多。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经济大国,这里面要讲的经济大国,希望大家进一步理解经济大国的含义。
经济大国的含义,严格意义上不是说你要靠多少外需拉动自己的增长,而是说你能拉动世界增长多少,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比如现在总量很多,但是50%是要靠你们消费,这不是大国。真正的大国是,我是一个经济大国,你们都要靠我消费,刺激你们的增长,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封闭经济增长,实际上它对其他人角度来讲,是靠它的,外需作用是很小的,但是你要靠它,是这样一个逻辑。
第二,人民币升值,重要原因是抬高美元价格,人均GDP。所以你想按照这样的算法,把人民币升值4%,那中国的GDP总量估计相当于美国的2/3还要多,我们很富余,是不是这个问题。这是数字游戏,没有意义。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人在外国买东西不是更便宜了吗?大家知道,中国人在外国买更便宜,实际上你首先拉动的是外需,别人对你的影响是间接影响,有多大影响还不知道,而且你升值本身带来的出口打压,物质效应是难以承担的,难以承受的。所以人民币升值,抬高美元价格的人均GDP,实际上中国这样一算的话,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人均GDP4000多美金,接近5000多,人民币升一半升一倍,人均GDP不就1万美金了吗,人均GDP1万美金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你想过没有,到中国农村去看看,中国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数字的游戏,货币升值的这样的换算本身没有意义,但从国际角度来讲,如果说你抬高美元价格,让人民币不断升值来说,按美元来算,人均GDP1万美金,那就是比较发达的国家,你就要承担更多的意义。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包括这次大家看到国债危机,包括很多国外反复讲中国一定要扮演更多更重要的角色。如果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己的问题,欧洲的问题自我不节制,自己不储蓄,过度消费,你必须要对自身约束加以改革。包括希腊、西班牙这些国家,高福利国家,税收跟不上,没钱怎么办,发债。他们发债都是统一发的,因为大家知道欧洲统一欧元区的话,每一个国家发债后是由其他欧元区的国家共同承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中央银行,这个欧洲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是欧元,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发展,为什么?发展的成本,自己不承担,其他人共同承担。
比如说我是希腊,希腊发债,我在欧元发,发完债之后,很显然,把钱收回来,市场的钱少,这不是很现实的嘛,钱少了,利率水平上升。利率上升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首先一,整个欧元区经济水平的上升带来的结果,对欧元区的投资有负面影响,利率上升就不愿意投资了,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利率上升不愿意进行消费。利率的上升还带来什么结果呢?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讲,利率上升带来了欧元计息市场要上升,打压了欧洲的经济。
所以是一个人发债,全部人承担,所以才有1994年的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整个欧元区的财政赤字当年不能超过GDP的3%。但是那些国家清楚地看到了外部性的问题,大家都承担,所有人都有动力偷偷发展。所以希腊问题爆发之后,西班牙、意大利全出来了。欧洲都有一个监督欧洲统一的债务机制而缺乏。这种问题最主要是要靠自身解决。
第三,人民币升值,缓解了美国的政治压力。美国每年要大选,就是要鼓励出口。最近奥巴马又提出美国出口翻一番的政策。出口翻一番无非是两点,一个是自己贬美元,另一个是让你升。
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全球技术进步的本身在递进,技术进步的速度比以前减缓了很多,这个经济有一个很强的特征,我们把它叫做无技术创新经济复苏。我讲的技术创新可能就是从无到有,爆发性的。比如说信息技术革命,过去推动了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增长。
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很多政治压力,每次都是在大选之前,或者是一到速度不好的时候,增加就业岗位,大家知道美国制造业要增加岗位就是150万到200万的岗,它有政治的作用。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从国内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升值对缓解国内的债务压力是有作用的。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升值是不是不能够长期形成美国的外汇,大家知道道理很简单,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主要是跟美国限制对华出口有很大的关系。
我讲一个例子,中美之间的贸易,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是逆差,每年400亿到500亿的逆差。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东西,我从中国进口的高新技术比起来,进口的还要多。这不符合逻辑,不符合经济水平现状、技术水平现状。美国的技术总体比中国的先进,不用讲先进二三十年,技术水平肯定比我们先进。按道理来讲,你们应该出口更多的高新技术给我们。但恰恰相反,他们从我国这儿拿走比他们给我们的还要多。高新技术就有400亿、500亿的逆差。那你想过没有,美国和中国相比还有什么产品优势呢?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你又不愿意给我出口高新技术。我讲的高新技术包括电话通信设备、武器装备、制造业。这些东西在中国生产成本更低,所以它外包。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怎么能够减少。去年是2950亿,前年是1980亿。限制对华的出口高新技术,这种状况只能是顺差,顺差变大,逆差也变大。如果这种贸易方式不改变,人民币汇率不能纠正。
另外,短期是否能够纠正中美之间的贸易顺逆差问题,这值得研究。因为人民币即使升值之后,实际上对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是否能够大幅度缩小,也很难说。因为道理很简单。人民币不升值,拿外包的制造业,不从中国进口,人家从其他国家进口。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如果中国劳动力成本足够低,即使升值,也还有竞争的优势。所以这个东西的研究,需要仔细研究。但我这里讲的汇率问题,绝对不是解决中美贸易顺逆差问题的关键因素。这和贸易政策有很强的关联性。
(四)由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几个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的国内情况。美国的国内情况,直到2012年,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美国GDP的实际速度的增长。在美国经济下滑的一段时间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非常大。为什么?天天要鼓励出口,创造就业岗位。对中国这样一个贸易摩擦,除了双反之外,还有汇率的摩擦。
实际上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是不错的。即使在不错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汇率摩擦并没有减轻。美国GDP是这样的,它的GDP还可以,但相对来说还不那么乐观。失业率已经降到什么水平呢?降到了8点多。因为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失业率接近10%,现在降了2个点。GDP是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勉强还可以,按照美国过去的情况来看,也算不错的。
这是一个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不断下降,实际上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就多了一个武器,就是货币贬值。假如我就不想跟你比高,我跟你比低。现在我物价水平低,我就有贬的资本。我需要走出通缩。就会很显然,美元的贬值,过去作为一个外源政策工具,每次的配合,都是在美国经济处于通缩的时候、物价水平不高的时候就拿这个政策出来了。
逼日本,也是这样的。但他讲的很明白,你不升,我就贬。但日本人发现美元不能贬,贬了受不了。为什么?一看,手上大量的美金,贬完之后就不值钱了。中国现在几万亿外汇储备拿到手上,外汇储备管理局有一个重大的问题,美元在不断地贬,实际上大家知道,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的角度来讲,中国平均是2倍的国际市场的价格。你不要以为国际市场大,美国人买这样一杯铁矿石,需要1美金,中国人买这一杯铁矿石也是1美金。那就错了,中国在国际上买这杯铁矿石需要2美金。为什么?根据对比定价不一样,个别谈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元不断的贬值,实际上我们拿在手上的外汇购买力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这是美国的CPI,这是美国的失业率,美国现在基本上降到8.1%,3月份降到8.1%,所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我们今年还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但也不是非常好,因为它的失业率还是比较高。
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人民币升值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不愿意放松对中国的高新技术进口。我们把美国从90年代到2012年3月份的数据统到一张表上,我们简单看一下这个表,代表着美国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看这个数据,技术的周期性、长期性带来了美国不愿意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来纠正外汇储备,2001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高新技术的比例是18.3%,2008年降到6.9%。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比例越来越少。这是我们看到的贸易系统。
下面这个图是服务业的顺差,美国的贸易货物,大家知道美国的服务业是很先进的,包括专利、金融服务等等。服务业的顺差按道理来讲,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贸易逆差接近100%,那就是说美国服务业的顺差刚好弥补货物项下的逆差。
到今天来看,美国服务业的顺差占贸易逆差的比重20%,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只能抵补货物项下20%的逆差,80%的顺差抵消不了。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美国是第一大进口国。美国人不愿意节衣缩食,也不愿意储蓄。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负储蓄的案例。全年是负储蓄,意味着什么概念?我有100块钱,我要花102块钱、103块钱,我要借钱来花。这种状况,服务业是强项,服务业的顺差抵补不了货物顺差,因为都不愿意消费。因为全世界进口商品普通商品比美国国内生产价格要便宜,所以美国人要进口商品。
刚才在课间我们聊到的,实际上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中国对美国是双补性。首先是金融补贴,拿到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到美国市场上买国债。买国债之后推高了国债的价格,价格上升,美国利率水平下降,利率水平下降降低了美国的投资增长。实际上,有利于美国的投资和消费,美国人愿意借贷、低利率。其次,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再加上中国的出口补贴低,实际上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相对是比较便宜的,所以美国人享受低产品,享受中国出口的低物价产品。
所以,美国对中国研究,经济学家、发改委说,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进口商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美国国内的物价每年要涨2%。美国家庭主妇的清单。50%都是中国制造,便宜、质量又好,所以大家出国有一种感觉,到美国买东西比较便宜,就是这样的概念。所以我刚才说到,不愿意对美出口高增长,实际上是中美负差的核心原因,造成了那么大的顺差。我们从这个图上看得非常清楚。
为什么不愿意出口,实际上是有几方面重要原因。大家知道尤其是1994年东亚金融危机,一直到2000年,全球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所以美国更不愿意把技术性的成果出口给你。如果说技术进步速度很快,我就把进口技术出口给你,明年我又更新换代,用更新的技术。因为现在技术进步比较慢,所以他更不愿意出口。这是我们看到的中美贸易的格局。
我们看第四个方面,为什么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最大的乐趣。从长期来看,实际上2002年美元开始贬值。当然美元贬值,鼓励了美国出口,当然美元贬值对外部环境角度来讲,实际上存在着复杂性。因为当美金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它越贬就越不行。所以美元贬值的话,我刚才讲到,如果说在美国高通胀时期,美元的贬值实际上是会加大通胀率,因为它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的上涨。今年全球金融有一个很大的国际油价问题,大家都很关注。美国是一个进口原油非常多的国家,如果美元贬值,油价上涨,从美国的角度来讲,美国就进口通胀。
70年代是一个典型,大家知道1973年、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国际市场的油价当时只有3美元,战略危机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回原油价定价权,国际物价水平3元/桶涨到10.45元/桶。1978年伊朗革命革命,国际油价从10.45元一下涨到30美金/桶,所以五年期间,国际油价涨了十个点。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整个西方社会十年的滞胀,高通胀经济不涨,因为油价太高,成本太高。所以才有我们叫做减税计划,从宏观经济学上讲,才使我国的企业渐渐走出了困境。所以美元不断贬值,油价对我们是有压力的。所以它不愿意贬,但我贬,社会就不用贬了,这样美国就降低了出口。
第五个问题,特殊情况下,持续性的贬值一定有相应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美元的国际性问题。就像我刚才讲的,贬值的美元倒逼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拖垮其他国家。那就是看谁能拖。大家知道,美国Q1到Q2,前段时间还说Q3。Q3从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可能性还是比较小。但假如经济不好,美国人还是一样。因为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争夺历史中,尤其是当它的GDP超过英国,一九一几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的宏观政策基本上全部是国内为主、外部为辅。美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千万不要觉得它完全是给你带来负作用,它首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顺便带来很多负作用。为什么?这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它国内经济不好,流动经济不足,拼命出货币,外围货币倒逼你升值,所以对你产生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所以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宏观战略。
后面讲到一句话,对要求人民币升值,成为美国对中国最佳对外政策。所以我们之所以讲这么多渠道,就是因为不管是政治原因还是从经济逻辑来讲,人民币单方面升值实际上都是最想要的东西,在中美这样的贸易政策中,实际上都是美国最想要的结果。当我们看清这个问题,我们人民币汇率政策为什么要始终坚持渐进、可控、自主的原则,实际上是有道理的。
(五)中美汇率政策前景
再看一下,除了汇率摩擦以外,货币和贸易紧密关联性很强。因为我刚才讲过,全球经济好,贸易摩擦就减少,汇率摩擦更减少。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经济不好的时候,贸易摩擦会增加,汇率摩擦也增加,通常在学术下叫做逆周期的贸易政策。新周期不好的时候,后续问题的出现,带来了2006年11月美国赶上了20多年的反补贴现象。2008年、2011年、2012年中国都是平安之夜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最近包括欧盟、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退税要展开调查。大家知道现在的调查和过去是不一样的,过去是传统概念,现在的调查涉及到恰恰是中国的制造业,比如说前段时间的芯片。大家应该知道,应该看到消息了,实际上都是将来中国有经济增长点的地方,它会有反补贴调查,进行双反调查。
双反规模实际上并不大,每年算这个数额,几十亿美金,但你要知道这对一些行业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有些调查的行业恰恰是中国未来想增长的,这就是他做的很决的地方。你说那个东西快长大、特有新生命力量,等你还差一点儿的时候,我就开始折腾你。所以逆周期的“报道”让我们看到此起彼伏。所以从次贷危机之后,国际贸易摩擦一定会持续到全球经济都走出衰减,步入正常周期的时候,这种摩擦才能减少。所以,一日经济没有走出这样的复苏的状况,它就会愈演愈烈。好的时候,我刚才已经讲了,大家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活国内经济。
大家看第三个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汇率政策,很多人都很担心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爆发,我认为不会。从当今角度来说,不会大规模的爆发,这是根据经济周期来讲。从政治上的角度来讲,美国单边主义,自己的货币不断贬值,它是凌驾于周边国家。你做,其他人不跟你,像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多大,不像过去那样,我能够把你找来,像专门对日本看。现在经济增长多极,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你很难一个人来强迫其他人做什么事情,因为是多极化的。包括像经济增长,包括全价的分配来讲,实际上多极化的社会。这是我们看到的问题。政治上要看到这个问题。
在外交上,大家知道,中美贸易摩擦货币很强烈的时候,搞不好和相关国家的外交关系,要缓解压力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到今天,可以“以喜忧天”,那种非理性的贸易货币政策实际上会两败俱伤。非理性的贸易货币政策是什么呢?典型的例子是1929年到1934年的大萧条。1929年大萧条中,美国出台了一个(听不清)法案,这个法案使美国进口3千多种商品,每个商品征60%的关税。如果你要出口,我不让你出口,保护国内产业、保护国内就业,结果是整个欧洲发达的国家,都帮它出台报复性的政策,你征我一个、我就征你一个。结果是1929年到1933年这四年的时间,世界贸易量下降了50%。跟1929年以前相比,到1933年下降了50%。主要的原因就是以邻为壑,你争我争各不相让,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我相信今天次贷危机,人们从大危机中吸取了教训。所以,贸易政策或者是货币政策摩擦不断,但总体是在理性的框架下加以讨论。包括贸易战,双方虽然在争,虽然有摩擦,但从来没有进行过磋商,只有信任。这就是刚刚所讲的,今天人类的经济史,以史为鉴,实际上可以看出当今的贸易摩擦、汇率摩擦不会带来大规模的“暴乱”。
第三,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实际上美国实施双补贴。它和你有摩擦,但也有磋商,所以便宜的成本、商品对经济的复苏或者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好处。所以,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2008年美国在华企业74%的盈利,6%的产品在中国的企业生产产品都是加工贸易,近两年也是如此。所以,大家返回去,经过次贷危机之后,2008年、2009年像通用、大众都纷纷关闭了在欧洲的汽车上厂。但在中国的汽车厂都是民营企业,为什么?中国有“栅栏”格局。
这样的利益格局放在这个地方,一定是理性的,肯定是有好处,有好处就是理性。没好处,那就很难说了。当我们看清楚这个贸易格局,不管我们从历史上还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当前的经济格局看,汇率之争,我从来不讲货币战争,我觉得没有货币战争,只有汇率争议。大家知道网上出来很多书《货币战》,实际上我坚决反对,为什么呢?自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之后,全世界就没有货币战了,只有汇率争议。什么叫战争?战争是你打垮别人,因为你不可能打垮它,最多只是争议。所以,我更多认为是汇率之争,汇率之争不会影响大国的贸易。我们要从三个角度看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政治的角度、经济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第四,从经济的趋势角度来看,刚才我们讲了政治、历史过去的角度,我们从未来的角度讲。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的时候,实际上中国人口工业化阶段有很大的获利性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讲,即使是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争,中国内需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说,底气还是比较足一点儿。所以当外国人看清这个问题的时候,说白了,它也不会给你大规模的爆炸。因为大规模的爆炸最后发现他不占便宜。所以我们从四个方面看到这样的结果,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因此当前的贸易政策就是过去所讲的有理、有力、有节,这样的贸易政策或者是汇率政策实现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就是这样。摩擦不大,但不断的沟通。所以这是问题不会导致爆炸的重要原因。
四、汇率之争引发的全球性思考
(一)当前货币争议对全球分工格局的影响
当前的货币争议是不是就会改变全球的分工格局。比如说美国,只要你汇率升值,美国再工业化,美国是不是就会成为全世界制造中心?我们认为,这种趋势不会改变。这种分工是刚性的,是过去20多年形成的,所以暂时不会改变。我们看美国进入外包的比例是在不断上升的,我们做了一些统计数据,大家看美国从每单位进口外包投入的外包、投入的年增长率来看,1997年到2006年的十年中,基本保持不变,年增长率6%。它每年的年增长率是6%,这大概是美国GDP的两倍。它外包的比例,很多是从国外进口,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外部商品便宜、成本低,这个格局不会变。不会因为汇率的影响全球的分工格局会大变,这个分工是过去20多年里具有很强的刚性,我们做了很多美国统计的数据,所以货币争议不会改变分工格局。
(二)汇率之争的影响
汇率之争不一定能够达到美国预期的介入,但肯是受益的。
因为美国人想汇率的争议逼迫某些国家单方面货币升值,降低这样的爆发,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但它肯定是受益的。为什么?你不升,我就贬。我贬完之后,我们看,美国现在存在一个什么问题?美国面临金融危机问题,周期性调整,美国次贷调整实际上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没有技术创新的,在双重压力下,美国现在面临着国内资产负债表和对外资产负债表双重压力期。
国内资产负债表是讲什么呢?美国政府欠了很多钱,老百姓欠了很多钱,次债危机之后企业欠了很多钱,我要重构资产负债表。对外来说,大量的逆差,我也要改变资产负债表,所以它希望建立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不断贬值,降低对外债务的价值,也降低美国国内的债务价值,来使美国经济逐步复苏。通缩率预期,在美国Q1、Q2没有“推行”之前,美国的通胀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负的,通缩的,通缩就会贬值,经济总数通缩。所以,它是一个受益者,不一定能够达到缓解的结果,但至少它给外围国家带来的成本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看一下一个最新的数据,美国国际贸易服务的顺逆差。2月份,美国进口、出口的顺逆差,这个幅度基本上是保持平稳,没什么风险。所以我们看到美元在不断贬值,美元的进出口逆差并没有减少,还是那么多。2月份还有460亿美元的逆差,美国全年的逆差,明年达到7千多亿,2006年达到高点是7500亿逆差。所以不一定能够达到外贸逆差大幅度缩小,但也很难受。
这是我们看到美国经常账目斥资占GDP最高点是2006年达到了6.2%,这是历史高点。还有一个高点,就是1985年、1986年广岛协议的时候,大概3.6、3.7,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高点。而3.6、3.7这个数恰好就是广岛协议签订的前期。所以今天达到2006年高点的时候。美国为了降低外贸赤字,美元开始大幅度贬值。实际上2002年、2003年,美元在这个里面是一个长期贬值的,导致了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高。今天美国的外贸斥资占GDP的多少呢?达到了3.1、3.2左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美国的进口大幅度减少。所以美国的经常经常贸易斥资要降到3%以下或者2%以下,尤其是降到2%以下恐怕会比较难。除非它改革对外贸易政策,允许它的服务业、高新技术出口。
第三个、汇率之争将出现一轮新博弈的开始。这样一个汇率争议,贬到什么水平?美国也不会无限地这样做,在预期非常不乐观的情况下,国际上是做空美元,这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即使贬,美国人自己非常清楚,他有自己的心里底线。它为什么有心里底线呢?就因为华尔街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华尔街那些大的投行、大的机构,他们对美国汇率的看法,美国政府是一清二楚。这是它独特的优势。所以,贬了之后,它自己心里是有底的。所以它不会是一个无限制的事情,它是一个理性的博弈,外国也是一样的。我刚才讲到,美元不断地贬,造成我的货币升值。外部国家也会用办法鼓励出口,你让我货币升值之后,我可以怎么对外补贴,同样可以鼓励出口,通过互惠的政策。所以会出现理性博弈的开始。这给双方带来的都是成本。
当前的汇率争议一定会增加新型经济体维持现有的国际分工的成本。现有的国际分工就像不断贬值的美元,我们知道美国的定量宽松的政策带来的美元贬值预期,在过去的几年中,它通过三个基本渠道,实际上增加了外汇流量和新型经济体。哪三个渠道?一是输入通胀的压力,不断贬值后,大家可以看到,逼迫你升,你买东西的价格会越来越贵。二是不断地贬,造成你升,降低你出口利润,打压你的出口。三是不断地贬,我使你的美元不断地贬值。像中东石油输出国,花了很多美金,打得比方说输出的是黑色的金属,换回的是绿色的钞票纸币,担心美元不断地贬值。中东地区在谋划什么呢?谋划湾元,搞统一货币,将来油价是不是可以以湾元定价,虽然这是目前的想法,有这样的一个意向,但肯定是很长的历史,毕竟上国际上大的方面定价都是美元定价的。所以,美元不断地贬,不管哪个渠道都难受。通胀,也难受;出口,也难受;物质效应,也难受。所以,尤其是中国维持现有格局是非常难受,道理就是你大量的外汇储备,你是靠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外汇储备太高,会进入通胀。我们看到的美国汇率问题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只有这三个渠道最重要。
我们简单看一下,我们做过一些研究。我们曾经做过关于中国2005年汇改之前,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胀压力的对比。我们发现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降低通胀的压力在明显提高,但这个系数有多少呢?也只有0.4几,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民币升值1%,实际上进口比价格只能下降0.4%几。还有50%多是做不了的,为什么?就是我前面讲的,实际上国外出口上有定价权。你不是伸张吗?你伸张我到你这儿卖得人民币少了,现在把出口价格提高了,现在是这样的状况。所以导致我们实际上通过汇率比升值来降通胀,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或者说不是特别干净,所以当时很头疼。
CPI去年严重的时候,达到高点是六七月份,6.5%,到那个时候,我宁愿讲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降通胀,我一直对这个观点是很反对的。我表过态,如果升值可以降通胀比较少,尤其是进口中间比。
这个是2010年中国进口主要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的对比,大家看一下,2010年中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15.1%,突破原油进口增长达到18%,但中国原油进口金额涨了大概50亿。国际铁矿石价格2010年涨了20.6%,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还降了1%,但进口总额数量涨了58%,相当于我们涨幅涨了两倍。国际上的铜矿价格上涨多少?涨30%,中国的涨了44%,进口数量没有变化。所以中国的大宗商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要贵。这就是企业定价权,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和出口到中国的定价是不一样的。怎么办?所以中国人就买,不买不行。铁矿石价格前一段时间下跌,因为中国进口比较大,因为国内钢铁产业急剧下降,所以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下降了三四十。这是我们没有办法的。
大宗商品,我们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报纸上讲中国的外汇储备应该单独拨出钱来,做大宗商品的品种基金。就是买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买来哪怕库存也行,有这些资源,大家知道,都是不可再生的,将来买只能越买越贵。
印度是人口大国,印度的工业化和中国今天比,大概差10—15年,如果印度走到中国这样一个水平的时候,印度对国际上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又会大幅上升。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大宗商品的价格会涨多高。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这么多美元前几年不用来买呢,现在你买别人警觉了,卖给你高价。实际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管理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就应该做这个工作,但是我们很多年在这方面没做,所以错过了这个机遇。
被升值角度,给大家看两个案例:一个是中国的案例,60%的企业认为,出口企业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问题。今年全年人民币升多少?去年我就讲,今年全年人民币升3%足够了,不要超3%。这实际上多很多企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过几年差不多是每年3%、4%的水平。
估值效应,这样一个数据大家看到,这是研究中国的一个案例。即使按照2003年的外汇储备来看,美元贬值10%,或者本地升值10%,都将是新加坡央行资产负债表资本储备达到GDP的10%,所以新加坡元升值10%,他的损失接近10%。外汇美元储备的水平现在他根本无法承受,这就是大家对新加坡元,宁可让他贬都不让他升。中国、韩国估值效应接近3%,我们大致测算一下,比如3万亿美元,升值10%,有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灾死亡原因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