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为什么还要移民,难道觉得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比不上加拿大吗

余丰慧:李嘉诚为何不赚“最后一个铜板”_网易财经
余丰慧:李嘉诚为何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来,85岁的李嘉诚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数百亿资产跨洋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11月22日,李嘉诚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再度对撤资传言予以反驳:真是天方夜谭,是一个大笑话!
作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作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的地区之一,经济自由度常年高居世界前列。但是大多数人提到香港,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这里的一个人——有被誉为“超人”的亚洲首富李嘉诚;《彭博市场》杂志刚刚不久列出了星球上最富有的100个人,在前25名富豪中,亚洲仅有李嘉诚一人上榜。足以证明李嘉诚在香港这个最自由经济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在欧洲也是仅有的能呼风唤雨的中国商人。本期《商业传奇》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超人”多年“行走”于香港、内地、欧洲等地的投资路线图。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600x450_9M6JC2DF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9M6JC2DF5BN40025.jpg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任何举动,都会引来万众瞩目。更何况,最近一两个月来,85岁的李嘉诚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数百亿资产“跨洋转移、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创立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15P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15P5BN40025.jpg
李嘉诚与香港的关系,一直被外界解读为互相成就。不过,李嘉诚的商业帝国远比想象中庞大:他的动作不仅仅涉及到香港,还有内地、国外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等西方国家。李嘉诚一面大举抛售香港和内地资产,一面又在“购买”英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商业项目,这种“内卖外买”的背后原因究竟为何?又意味着什么?李嘉诚买卖之间折射出的信息,不禁在商业领域内引发各种担忧,也让市场开始产生躁动不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jpg
一直以来,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商界精英领袖,多视李嘉诚为其投资动作风向标,而长和系每年三次的股东会,都会变成以李嘉诚为采访对象的“港情咨文”。  本是业绩发布会,可真正涉及长和系公司的问题却凤毛麟角,大家多数是问李嘉诚对香港各种事情的看法,如楼价会不会涨、该不该修第三条机场跑道。这种感觉,就好像迷茫的人们在寻求万能的神明指点。如此看来,李嘉诚买卖动作要引发的市场波动自然不言而喻。日,长和系股东大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嘉诚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计划。根据李嘉诚的安排,实业部分即未来长和系旗下所有资产,将会交予长子李泽钜管理。他将得到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权;这三块业务也是李嘉诚旗下最值钱、权重最大的资产(约2000亿港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BGF6J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BGF6J5BN40025.jpg
“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应该是广州)、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中国知名企业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其新浪微博上发了一句评论。很快,王石的警告引来了大量转发,许多人惊呼,中国地产的末日要来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A9KI9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A9KI95BN40025.jpg
日,在各项撤资买进动作之后,李嘉诚家族又动手抛售A股。长园集团日前公告披露,李嘉诚旗下长和投资已累计减持其股份15%,套现超过9亿元。据了解,这是李氏家族控股的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其持股时间已近20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51U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51U5BN40025.jpg
尽管有分析人士认为,李嘉诚这是在为布局欧洲做准备,市场不必过分悲观,但李嘉诚此前的买卖动作却隔不住外界各种猜想,也不能使外界的躁动平息。台湾《工商时报》甚至刊文,认为李嘉诚在布一个很大的局,是要等得到大陆经济危机见底之时回头抄底。文章还认为,李嘉诚最擅长的就是危机入市,长线筹划。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5QI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5QI5BN40025.jpg
那么,最近几年来,李嘉诚究竟卖掉了什么,又买了什么?每个项目经营状况如何?买卖之间,我们又能否理顺李嘉诚的投资路线图,并从中窥探这位“超人”对香港、内地经济形势的研判呢?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李嘉诚旗下公司买进和卖出的资产。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6I6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6I65BN40025.jpg
黄金成道商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B4NRS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B4NRS5BN40025.jpg
古北御翠豪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B4N32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B4N325BN40025.jpg
古北御翠园林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B4NEM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B4NEM5BN40025.jpg
上海世纪商贸广场位于位于上海市长乐路989号,近常熟路,是一幢40层高的甲级写字楼。2005年,和记港陆以3亿美元的代价购入该物业,转手之间预计收益为21亿港元。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C4Q0A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C4Q0A5BN40025.jpg
香港·百佳超市(暂停出售)
2013年7月底,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发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超市。不过,10月18日,和黄再次公告暂停出售。新的方案是:百佳业务仍与屈臣氏捆绑,并研究将屈臣氏整体零售业务打包上市。  百佳为香港第二大连锁超市,市场占有率达33.1%,270家门店位于香港,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只有56家。百佳大股东和记黄埔的年报显示,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尚不及内地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香港有舆论认为,出售百佳,李嘉诚反而可以赚更多,因为百佳所处地点,很多是和黄(百佳母公司)物业,通常都是黄金地段,人流畅旺,尺金寸土。不管是哪家公司收购百佳,和黄都可以继续做“包租公”。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7DP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7DP5BN40025.jpg
香港嘉湖银座商场
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已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有分析员认为,长实今年卖楼成绩不太好,故出售嘉湖银座,有助长实的现金流及盈利表现。  此属系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市场视为“左手交右手”,但实际上则是李嘉诚将长实持有的资产,转售给置富的股东。主因是嘉湖银座商场,原为长实持股98.47%的巍城有限公司直接全资拥有,而长实目前持有置富30.83%股权。换言之,长实变相减持嘉湖银座近70%的股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jpg
香港·香港电灯
国庆长假前,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李家打算分拆港灯上市,并打算出售港灯最多70%的股权,套现约380亿港元。  香港电灯是香港两家电力公司之一。在另一家竞争者中华电力创立之前,香港电灯一家独大,一直垄断香港电力照明市场。1980年代中期,在英资企业纷纷撤离香港的背景下,李嘉诚买下了港灯。早在这桩收购两年前,李嘉诚就开始“不停地研究港灯这家公司,老早便详细考虑到投资港灯的各个优劣点”。  李嘉诚曾表示,“港灯是我心目中的公司,一早已掌握全部资料,机会来时就知道怎么做。”如今,李嘉诚打算分拆出售,外界分析原因认为,是港灯即将到期的利润管制协议。(港府为了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公共事业,同时又避免价格过高影响民生,对类似于港灯这样的企业进行利润管制)。2018年后,这一协议将到期,市场预测,届时各界给予的压力可能更大,准许利润可能还要调低。李嘉诚拆售港灯,可能是提前应对。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8RK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8RK5BN40025.jpg
广州·西城都荟
西城都荟是李嘉诚在广州看中的首个项目,一直捂盘到2005年才开发。该项目地处广州地铁一号线与六号线交会点,是典型的“地铁上盖物业”。不过,这个看起来前景不错的物业,发展颇为不顺。  早在2006年4月,和记黄埔就宣布西城都荟将开业,但由于地铁工程等缘故,一直延迟到2012年才开始试业,但直到现在,仍然有近1/3的铺位尚未租出去。在广州地产界,这个项目曾被称为广州商业地产“三大难”之一。究其原因,业界普遍认为,是其定位与周边商圈不匹配。  李嘉诚从未承诺对项目坚持“长期持有”,而是善于低买高卖的李嘉诚选择将这样一个项目出售,似乎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这个项目还是赚钱的,从1997年入手到现在,李其实已在这个项目上赚了不少钱,到2011年,最后一批住宅的售价已高达2.5万元/平方米,粗略估算,住宅部分为整个项目创收至少达20亿。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9HA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9HA5BN40025.jpg
上海·东方汇经中心
东方汇经中心是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在2006年10月联合以8.32亿元从富都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手中购得。这栋甲级办公楼,位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原计划于2014年落成投入使用。  2012年10月,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就曾对外界透露,长实将长期持有该项目,暂时没有分割出售的打算。彼时媒体报道,东方汇经中心的租金水平很高,或在每平米15-20元/天。在上海业内人士看来,倘若持有,项目收益不低。至于李嘉诚为什么抛售这一项目,外界十分疑惑。一种可能的猜测是,资金盘整,套现后投资别的项目。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A75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A755BN40025.jpg
另一面:李家在欧洲的频频收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AQ9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AQ95BN40025.jpg
荷兰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BLO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BLO5BN40025.jpg
爱尔兰电讯公司O2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CG4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CG45BN40025.jpg
亚洲货柜码头控股公司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D82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D825BN40025.jpg
奥地利orange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DVQ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DVQ5BN40025.jpg
英国配气网络WWC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EML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EML5BN40025.jpg
以色列水务和洁净能源科技
近期,以色列投资项目主要是业务种子基金投资公司kinrot。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FFI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FFI5BN40025.jpg
阿联酋阿吉曼港10年运营权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G8N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G8N5BN40025.jpg
英国水务集团Northmbrain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DLR5R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DLR5R5BN40025.jpg
加拿大ExxonMobil部分石油与天然气资产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HLR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HLR5BN40025.jpg
英国EDF能源电网资产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LQO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LQO5BN40025.jpg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中西部天然气资产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IBD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IBD5BN40025.jpg
与悉尼港务公司签约经营澳洲博塔尼港三号码头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J16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J165BN40025.jpg
“超人”:那些与政坛有关的投资
事实上,每有跨国投资,耐心一流的李嘉诚都会声明:是“投资”,而不是“走资”。 整理李嘉诚在每个关键时点的抉择,发现在此前的几十年中,他从来没有真正撤离过香港,但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世界扩张的脚步。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消息传来,香港工商界震动。两年之后,香港最大的英资洋行——怡和宣布: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将迁册(改变注册地点)百慕大。彼时,香港信心危机爆发,移民潮汹涌而起。在此时期,怡和迁册之后,各大移民国就盯上了李嘉诚。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JI5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JI55BN40025.jpg
李嘉诚开始大举海外扩张,频繁接触加拿大官员,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国的投资,曾引起轰动。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股权已经增至95%。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也都加入了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于1987年应邀加入香港加拿大会所,成为会员。而早在1967年,李嘉诚就已经加入新加坡国籍。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K08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K085BN40025.jpg
当时香港舆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说一套,做一套”,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是隐形迁册。  就在李投资加国之后,他的好友,同样是世界级华人富豪的郑裕彤、李兆基等,竞相进军加拿大,投资领域遍及豪宅、酒店、公共设施等,足见李嘉诚之影响力。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KCP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KCP5BN40025.jpg
邓小平南巡掀起改革开放巨浪
中国内地被看成最具潜力的投资市场。李嘉诚当时决定,把港外投资的轴心,放到内地市场,其干将马世民因为在投资方向上与李嘉诚发生了严重分歧而辞职。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KP9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KP95BN40025.jpg
香港回归前夕
1995年,《财富》杂志把“香港已死”作为封面,认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但此时,李嘉诚与内地交缠至深,仍在继续加大在港和中国内地的投资。不过,这并不是说李嘉诚停下了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的步伐。  1992年,李嘉诚和香港商界巨头郭鹤年,携60亿港币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引起日本商界震动。李嘉诚表示:“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L5J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L5J5BN40025.jpg
【“东退西进”背后】理由1:抛售不那么赚钱的业务
  回顾历史,李嘉诚的投资似乎总是伴随着风波,也与政治局势、社会环境变化密不可分,而结果是:每一次,李嘉诚都赌赢了。  于是,从经验主义出发,人们开始瞄准李嘉诚,剖析他到底为何做出现在的选择,坊间传言和猜测不一而足,有商业、政治、社会变化等多重维度:【理由1:抛售不那么赚钱的业务】从和黄财报中可知,零售业务近年来赚钱能力明显不如能源等新的业务。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MMC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MMC5BN40025.jpg
理由2:资产重组,优化布局
李超人以财技高超著称,低买高卖是拿手好戏。经过危机洗礼后的欧洲,资产价格正处于低位。英国为什么成为重中之重?因为相比其他国家,李嘉诚对英联邦国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国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国比较类似,在港英政府时期,李嘉诚就积累了诸多人脉,很早就在英国有了业务。同时,英国也是法律比较完善的市场化国家,投资有保障。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N4Q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N4Q5BN40025.jpg
理由3:忧虑香港和内地楼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楼市“辣招”,使香港楼市坠入冰峰时刻。香港不仅要面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压力,还要面对内地的竞争压力,发展前景堪忧。与此同时,内地楼市也处于高风险之中。提前离场,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600x450_9M6IKGKQ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9M6IKGKQ5BN40025.jpg
理由4: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发展之需
大鱼必须在大海里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对李氏帝国来说,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和7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满足其扩张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选。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28/600x450_9M6IKGUM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28/t_9M6IKGUM5BN40025.jpg
理由5:用脚投票, 离开正变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香港社会仇商仇富情绪上升,而李嘉诚处于争论靶心。2013年3月,李嘉诚旗下的货柜码头发生大罢工,工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他,视其为奸商、吸血鬼、万恶的资本家。这很可能给李嘉诚造成很大心理打击。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OCN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OCN5BN40025.jpg
理由6:投资环境恶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在《证券时报》发表《李嘉诚撤离昭示中国市场环境恶化》一文称,最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就是“企业家指数”,即一个国家的企业家在资源整合方面作出的选择。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在某个市场投资,那么,说明这个市场经营环境相对较好;反过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抛弃某个市场,那么,说明这个市场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P10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P105BN40025.jpg
理由7:为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李嘉诚今年已经85岁了,处于这个年龄段,他不得不考虑后人对自己的评价。将一些容易引发社会尖锐矛盾的业务出售,以为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PDR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PDR5BN40025.jpg
理由8:与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选举,李嘉诚一开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对手唐英年。在香港,许多评论认为李家与现届政府“不咬弦”(不和)。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DF50J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DF50J5BN40025.jpg
理由9:人脉难以传承
家产易分,人脉难承。李嘉诚虽然已将商业帝国传给了儿子,但其在香港和内地的政商人脉和资源却不易传承。选择去一个法律完善,规则相对清晰,相对不那么需要依赖关系和人脉的地方投资,更有利于家族基业长青。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PV55BN4002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PV55BN40025.jpg
理由10:接班者李泽钜的选择
李嘉诚2012年明确了自己两个儿子的财产分配计划后,大儿子李泽钜作为长和系的实际掌控者,已经开始从低调的幕后走向幕前。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能出自李泽钜,而不是李嘉诚。  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多个学位的李泽钜,在投资上极具国际视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战场,大多在欧洲,接班之后,进一步加大开拓这一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H9IQL3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H9IQL3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600x450_9DIEG2UT5BN40025.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3/t_9DIEG2UT5BN40025.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相关图集】李嘉诚的投资线路图
近来,85岁的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资产跨洋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11月22日,李嘉诚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再度对撤资传言予以反驳:真是天方夜谭,是大笑话!
李嘉诚认为:内地楼市价格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经难以承受。现在投资地产的公司也有危险,要很谨慎,很小心,他一生的原则是不会去赚“最后一个”。他坦言,在外地赚的钱远远多于香港,过去两三年在香港买入的项目较少,香港地价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趋势,内地的地价也飞涨,也无法成功投得土地。这说明李嘉诚敏锐地观察到了内地和香港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严重不健康状况,高房价导致的、金融泡沫风险的严重程度。
李嘉诚表示,若地产业务继续艰难地经营,高价投地而亏本,就是对不起股东。笔者惊讶于李嘉诚经营公司的极度稳健作风。他说:“我们是一家小心经营的公司,今天的负债比例是4%,是21%。这是我做生意的原则,对于债务和贷款问题要非常小心处理,如履薄冰。”笔者认为,这种负债比例近乎于保守,更重要的是折射李嘉诚的雄厚实力。这很值得内地企业家们学习和反思。
到底内地和香港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可以说在泡沫破灭以前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赚得盆满钵满的开发商们异口同声说没有泡沫,没有风险。而一些经济学人士、国际人士以及大多数百姓认为,内地房地产泡沫巨大,风险很高。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曾警示中国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破裂风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直言中国房地产不靠谱。不过,这些言论却被国内一些房地产专业人员和开发商指责为对中国国情不了解。
然而,最了解国情的房地产大鳄——万科董事长认为:中国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风险,赞成克林顿和席勒的观点。更加值得重视的是,李嘉诚直言房价太高、泡沫严重,提醒投资者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王石和李嘉诚二位不能说不了解国情,不是业内人士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席勒和克林顿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目睹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国际“大腕”,对中国来说虽是局外人,但也许对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看得更加清楚。
总之,李嘉诚直言内地和香港房价太高,泡沫巨大,投资地产很危险,肯定有超乎常人的观察和预见。他将内地和香港房地产泡沫之大比喻成接近破灭的 “最后一个铜板”,内地房地产行业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铜板”的地步,这对投资房地产的公司、个人等所有投资者都是警示,一定要洗耳恭听。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李嘉诚全家入加拿大国籍综合媒体12月15日报道,目前李嘉诚商业帝国在欧洲的营收曾经接近了4成,而在大中华的营收曾经剩下了3成。李嘉诚的大部分资产确实正在进行重新规划,而且是从世界经济第二大体的中国转移到了低高地的欧洲。往前推四五年,李嘉诚卖掉上海北京等中国大陆的地产,把天量资金规划到欧洲国家,引发中国网友和官网的愤怒,于是媒体上“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大声讨不绝于耳;前段工夫,李嘉诚基金会在汕头大学的牌子被摘了,又惹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会李嘉诚要从汕头大学撤资,不过最后都被李嘉诚基金会跟汕头大学否认了。而最近音讯称,李嘉诚全家进了加拿大国籍。李嘉诚不只转移资产李嘉诚和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他们都早就入了加拿大国籍李嘉诚在1983年移民加拿大,并很快取得了加拿大国籍,之后李泽钜、李泽楷也都拿到了加拿大国籍。有分析认为,李嘉诚的匠心独运,不只体如今对于儿子们的良苦用心,更体如今运营家族的手腕上。如果说,李嘉诚的资产之大,触及之广,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那么他为保企业能够独立运营,避免股权转让会对其他资产形成影响,以及又能把控全局而design的复式组合类家族信托,更值得富豪们自创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李家至今都没有传出抢夺家产的旧事。并不是由于孩子少,家庭关系简单,而是李嘉诚为此做了太多规划,使得即便是本人去世,一切的资产运转也能够按照他的思想贯彻到底。有网友表示,在五年前大家一同声讨李嘉诚,别让他跑了,结果人家如今是真的跑了,而且跑得这么一无返顾,只留下愤青们的一地口水。李嘉诚是当代中国富豪们崇拜的偶像,他将清代儒将左宗棠题诗高悬在办公室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上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字里行间都流显露一切靠个人精心努力,步步为营。那么为什么中国富豪都躲去加拿大了呢?加拿大一年吸引近万名富豪在吸引全世界百万富翁移民这件事,加拿大做的不错!去年就吸引了8000名百万富翁!由于加拿大教育、安全、气候、保健和干净……根据新世界财富杂志New World Wealth最近的一份报告,加拿大去年吸引了大约8000名百万富翁,仅排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两个次要目的地名单之后,名列全球移民三大地狱!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吸引了11,000名百万富翁,而美国则有10,000名。新世界财富杂志表示,加拿大富翁的移民次要是大规模的中国富人移民到温哥华,以及欧洲富人移民到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一家位于南非的市场研讨集团New World Wealth表示,去年全球移民的百万富翁总数从2015年的64,000人增至82,000人。新世界财富研讨主管安德鲁·阿莫伊斯表示 ,改进的教育和更高的人身安全是这些富人寻觅新目的地的次要动力,&“他们希望为他们的孩子寻觅最好的学校及最安全的环境,” 另外,气候、保健和干净也是这些富豪们移民考虑的要素。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是富有移民的三大目的地,而法国、中国和巴西则是移民的最大来源国。新世界财富报告说,约有12,000名百万富翁离开法国,由于法国对富人征收的高税率和宗教的日益紧张。报告说,大约有9,000名百万富翁离开中国,8,000人离开巴西。报告表示,至少在中国,这些离开的百万富翁正在被更多的新的百万富翁取代。近半中国富人想移民雅虎报告说,这些人很少定居上去,所以他们不一定是为了获得移民国的财产或公民身份。该报告把百万富翁定义为排除本人住房后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2015年,加拿大开始了一项试点计划,以吸引60名百万富翁移民加拿大。但是,截至2016年1月,该方案只收到7份请求。澳大利亚于2012年启动了一个类似的计划,鼓励富有的移民的移民澳洲。新世界财富报告称,澳大利亚由于地球地位,成为在新兴亚洲国家中,如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越南和印度经商的良好基地。6月26日,加拿大联邦法院驳回1335名中国富豪集体起诉加拿大取消投资移民案,主审法官格利森(Mary Gleason)长达74页的书面判决,对渴望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富豪来说不啻桥断路绝。今年2月,加拿大联邦议会公布了年新预算,提出终止“投资移民计划”和“企业家移民计划”,6万请求中5万多来自中国,这一新决定令众多正在全力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富豪梦碎。情急之下,6月4日他们联名向加拿大移民局兴讼,网议纷纭。加拿大为何忽然叫停投资移民?加拿大社会对中国富人怎样看?中国富人何以会因不能移民加拿大做出如此激烈反应?不差钱的中国富豪,差什么?脚踏两条船的“中国式”投资移民中国富豪们严重怀疑加拿大终止投资移民计划是“排华”,而加拿大政府否认这一指控,他们认为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研讨发现这两个移民计划对加拿大经济正面影响非常有限。投资移民比其他移民交税更少,更倾向于离开加拿大生活,更缺乏言语等基天分力,也更不容易融入加拿大社会。其实,这一调查结论差不多就是中国富人投资移民后的真实写照。令加拿大当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以促进加拿大经济为目标所design的投资移民项目,会被“中国特征”的移民手腕彻底颠覆。中国富豪实行的是占尽两边便宜的“一家两制”。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里,中国人开出了另一道美好之门:在加国定居,回中国捞钱。从中国看,他们是“裸商”;从加拿大看,他们是“伪移民”。移民部内部数据发现,投资移民加拿大的富人,比技术移民少交税20万加元,甚至比从事家庭护理员工作的移民也少纳10万加元税。北美的“富人文明”里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但借投资移民来到加拿大的中国富豪却因不在加拿大而不必交税,他们的太太儿女享用加拿大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却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人认为“这缺乏公义。”加拿大现移民部长亚历山大(Chris Alexander)直言,应该让移民请求者“不只把公民身份看做是一个机会,更会把它当成是一种责任的意味”。华人的“机智”也不断败坏本身的信誉,加深加拿大对其移民诚信的怀疑。比如,那些不差钱的中国富豪,为满足“企业家移民”条款中对投资规模、雇仆人数和运营时限的约求,无不精确地按条件逐一落实。然而,理想上他们在加拿大投资实业只是幌子,是配合要求“作作样子”。他们会不计盈亏,开餐馆可以让菜价低得离谱——反正是花钱买路罢了——一旦移民成功,便马上关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中国式运作叫加拿大政府瞠目。中国富豪们喜欢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购房,留下老婆孩子后翩然飞掉,成为定期来往两地的“候鸟”。《环球邮报》指出,在飞往温哥华和多伦多的飞机上,有不少这样的中国富人,他们甚至因此结为“空中飞友”。比如在温哥华已有一个20人左右的探亲团,他们“结伴回温哥华看老婆孩子,每次大家都是在北京集合出发,然后过一个星期再结伴回来。”不难猜测中国富豪们“脚踏两条船”的缘由,他们成功某种程度上靠多年营建的关系网,在没有“关系”、“有关系”也再不灵光的北美,挥展腾挪本事受限。他们不熟习东方体制,言语能力弱;适用主义精神决定中国富人在选择去留上只以利益为权衡中心,只为择取两边好处,赚国内的钱,享用加拿大的医疗、教育和美好环境,对融入加拿大并无兴味。与中国经过技术移民、经验移民(留先生)留在加拿大的人相比,富豪们不只更难融入当地,同时也更不情愿入乡随俗。他们悬浮在两国之间——“东食西宿”。加拿大政府做出终止投资移民的预算里表示:“几乎无证据表明,投资移民者作为一个阶层,与加拿大保持联系,或给国家带来积极经济贡献。”加拿大政府抱怨说:“以贷款换取加拿大护照严重贬低加拿大公民的身价”。很多中国富人也压根没打算长住加拿大,他们要的只是一张“船票”在华人移民聚集的《加拿大家园论坛》里,常见的一类帖子就是诸如《加拿大不是地狱,中国不是地狱》、《来加拿大3年真实感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抱怨贴。很多移民对加拿大并不顺应,在加拿大过得不开心。而投资移民者不但会遇到那些抱怨帖中的成绩,而且可能会更感棘手。首先,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与中国不同。比如“一年7、8个月的冬天”就让很多移民叫苦不及。有的移民还戏言“加拿大是老人,小孩,妇女,狗的地狱,绝对是年青男人的噩梦”。加拿大寂寥的生活让很多华人移民受不了,其次,投资移民与技术移民、经验移民(留先生)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很多人过不了言语关(加拿大移民部门指出投资移民在一切移民类别中拥有最低的言语程度),所以更难融入当地。最后,很多投资移民者并不打算就此养老,他们还有事业要做,离不开中国。在各种移民论坛上,流传着不少“入籍加拿大后如何保留中国身份”的“秘籍”,可见很多移民并不打算从此“挥别故乡”,还想在中国频繁“活动”呢。而这些“其实我想留”的移民中,就是投资移民最多——加拿大的移民官员指出:“调查表明投资移民中期和长期在加拿大停留的可能性更低”。说白了,很多中国富人想取得加拿大国籍,只是要给本人创造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条件,他们要拿的是一张“船票”,而不是一个“归属”。而这张“船票”的次要作用,就是保障这些富人的两项最大财富:子女和财产——根据招行和贝恩的联合调查,打算移民的富豪中有58%的人为了子女教育、43%的人为了财富安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移民到加拿大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