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哪科哪个科室的医生最吃香香

选考考了300满分 选专业却“尴尬”了 新高考改革后怎么选科目是一门大学问 06:38:24
今年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第一届高中应届毕业生升学。一直以来,高中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探索从未停步。昨日,“基于新课改,聚焦新高考”研讨会在杭二中举行。作为东道主,杭二中校长叶翠微分享了近年来学校在探索新高考方面积累的经验。
前段时间,一位家长找到叶翠微,满心欢喜地说自己儿子选考考了300分,选的是地理、化学、技术。“他问我,儿子想去读复旦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有希望吗?我看了下他的科目组合,觉得有点悬。”叶翠微问家长,你儿子那么聪明,怎么没选物理?家长的回复让人感慨:“物理那么难,二中牛人多,当然要避开‘锋芒’了。”
昨天,记者还在会场见到了全国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大教授林纯镇。他也表达了对很多学生不选物理的担心。“一个创新大国,没有物理学科在青少年的普及是非常不利的。更不能因为难而投机性地选课。”林纯镇说,现在很多理工科高校设置的优质专业最看重物理。
“新高考改革改变了过去大文大理的‘一刀切’,而是自主选科、专业优先。怎样让学生有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摆在面前的难点。”叶翠微说,有时候,即便能拿到300分,但在选科上出了问题,在之后的专业选择面上就受限制了。所以今后学生选科,首先应该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令人欣慰的是,二中目前大多数学生依旧选物理、化学、生物三门传统理科。叶翠微觉得,要想在大学获得高水平学习,理、化、生在高中学好,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很多学生的策略是全力攻3门选考科目,学考科目在临考前2-3个月突击一下,能拿A就行。这个想法很‘危险’。”叶翠微认为,学生要在高中有一个通识学习的习惯,这三年一定要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不要考一门放一门。
关于学考选考科目考完该不该放的问题,记者曾采访过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单就升学来说,学生升学除了通过高考,还可以通过‘三位一体’等形式入学。而这类自主招生中,学考选考科目的内容依然会考到。你放掉了,也就把升学限死在高考一条路上了。”该老师说。来源:杭州日报&&&&作者:通讯员 边玉臣 记者 王洁&&&&编辑:汪浩&&&&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您当前的位置 :
“新高考”选考科目如何选 专家:三方面入手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去年,市政府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仅明确提出了未来英语可以一年两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高考考试科目(采取3+3考试模式)。按照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从本学期开始,新高一学生迎来了“新课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什么特点?学生和家长的心态如何?在此背景下的“新课改”,又有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天津北方网讯:去年,市政府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仅明确提出了未来英语可以一年两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高考考试科目(采取3+3考试模式)。按照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从本学期开始,新高一学生迎来了“新课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什么特点?学生和家长的心态如何?在此背景下的“新课改”,又有哪些变化?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今年暑假,高一新生家长王欣过得很是惬意。15岁的女儿小岩在中考中发挥不错,考入了一所区属重点高中,“孩子比较争气,考得不错,也算对得起我的付出了。”回想起这些年,孩子爸爸由于工作繁忙,照顾家庭与孩子的重担只能自己一力承担,虽很辛苦但孩子的表现却让王欣甚感欣慰,“这所高中的升学率很高,希望孩子三年后可以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但是开学初的连续两场家长会,却让暑假里心情一直很好的王欣觉得有点郁闷:“老师讲了不少有关新课改和‘新高考’的事,特别是未来孩子要面对的‘3+3’这道多项选择题,我听得是云里雾里,散会后问其他家长,很多人也都说没太听懂。”对于这个学期已经开始的“新课改”,当时的王欣还不知道究竟会有什么改变,但有一点她很明白:以后的高考不再只是单纯地看成绩了,“3+3的确有很多种可能性,在我理解还不只是你喜欢什么就能选什么这么简单。至于怎么选,这事真得好好琢磨琢磨。”王欣说。
  选考科目
  不是喜欢什么选什么
  根据《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20年开始,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6门科目自主选3门,每门满分100分)组成。这就意味着高考仍由6门科目组成,其中的3门是必选项,即语文、数学、外语,而另外3门则是选考项,考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6门中任意选择3门。
  从6门中选择3门有多少种可能?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得出的答案是20种。
  可能有的学生和家长会认为,无论有多少种可能性,只要选择自己爱学的,或是相对强的3门学科就可以了。可事实上,这道选择题并不是如此简单,正如王欣说的那样,“并不是你喜欢什么就能选择什么”。
  看高校的专业要求
  “+3”科目怎么选,首先要看高校的专业要求。“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对报考学生的专业要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报考时还要根据自己所报高校的专业来选择‘+3’考试科目。”天津二中校长孙方说。
  其实,天津并不是我国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4年,浙江、上海两地率先成为国家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三年后的今年,两地的学生已率先采用“3+3”模式应试。目前,针对天津、北京等第二批试点地区的高校专业要求还没有公布,我们先以上海为例,来看看高校的专业要求与学生“+3”科目的选择关系。
  采访中,有校长为记者提供了一份来自“高考宝典”整理的有关上海“+3”科目对专业选择范围的影响图(表1)。在这份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种不同选择可以报考高校的专业比例。比如,如果考生选择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学+历史”的组合,可以报考99.9%的高校专业;如果考生选择了“政治+历史+地理”组合,那么只能报考52.9%的高校专业。
  “开学后,也有不少家长在班里的家长群发了这张表格,看完之后,我这心里更慌了。”王欣告诉记者。因为如果针对天津地区的高校专业要求与上海相似的话,那么文科表现较强的小岩,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这个纯文科组合,就意味着有近一半的高校专业无法报考,“现在我每天都盯着孩子,必须在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上下更多功夫。”王欣说。
  看高中的综合实力
  “+3”的选择,除了要看高校专业要求外,很大程度也要看高中校的开课情况与综合实力。“6门选3门共有20种可能性,估计天津很多高中都不可能按照这20种可能开设选课走班。”来自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高齐(化名)表示。
  这个学期,随着今年高一新生的开学,本市高中新课改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如今这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还是以前的行政班教学模式,老师们也在按部就班地授课,总体感觉上,校园里的一切如昨。但作为学校的当家人,校长们过得却并不平静,“最迟下个学期,也要把选课的基本框架定下来,明年高二一开学,所有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选择上课了。老师够不够、课表怎么排、教室如何安排……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考虑。”本学期开学后的高齐可谓忙得焦头烂额,但至今还有很多事没有理出头绪。“新高考下,选课走班是趋势,也是必然,但是这对学校老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非常高。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难度很大。别说20种教师配置,就是10种我们做起来也很难。”高齐直言。
  采访中,与高齐一样正在为“新高考”和“新课改”头疼的校长人数不少。不管是重点校还是普通校,很多校长都表示,开齐20种组合选课的可能性很低。“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到时候会先让学生拟报志愿,看看报名最多的组合课程是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高齐说。而另一位来自重点校的校长张海峰(化名)则表示:这样的做法也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老师是否够用,自己学校的老师是否可以支撑起学生的选择。“现在的家长很现实也很精明,他们会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更多的还是会考虑这个学科是否可以考出好成绩。这种情况下师资的配备就很重要。比如物理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但校内物理老师的教学水平也的确存在差异。这个时候把好老师分配在哪个组合,不仅是家长比较关心的,作为学校我们也会综合考虑。”张海峰说。
  新高考注定是场博弈
  提到现在的家长,校长张海峰用到了这样两个词:现实与精明。对此,王欣虽然不太接受,但也承认事实的确如此,“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一所好大学,作为家长这样的想法有错吗?”不过她认为,新高考下,对于家长的要求非常高,“精明”真的不是所有家长想做就能做到的,因为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看起来更像一场博弈。
  以浙江为例,今年在浙江招生的有1400余所高校,在高考改革启动之初,就针对总共2.3万多个专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选课科目中,物理是受多数高校与专业青睐的,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一。经过统计,如果考生选考了物理,则91%的高校专业不受报考限制。但真正考试时,选考物理的考生比例却排在了倒数第二位。作为曾经高考中颇为重要,而且新高考下最受高校“欢迎”的科目,物理学科竟遭受了这样的冷遇,这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在张海峰看来,这正是“精明”家长们的杰作。
  据了解,在浙江的新高考中,选考的3门学科最后的考试成绩并不是传统的百分制,而是等级分(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每个选考科目共分为21个等级,每个级差为3分。考生最后的学科得分并不是实际卷面分数,而是根据在所有考生中的成绩排位,对应等级得出计入高考的总成绩。“不少家长仔细分析过后,会觉得报考物理学科的一般都是学霸级人物,比如来自市重点,甚至是重点校里实验班的学生。与这些学生比,自己孩子的成绩排位不可能太靠前,这样对应的等级也不可能靠前,计入分数自然不高。而且物理这一学科需要的综合能力的确很强,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天赋的。所以与其付出很多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不如转战其他学科。”张海峰分析说。
  对于张海峰的分析,高一学生家长李旭非常认同。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早在女儿上初三时就开始关注上海、浙江两地的新高考,“这注定就是一场博弈,博弈的基础是孩子成绩的好坏,如果孩子的基础不行,那么博弈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如果在孩子还比较优秀的条件下,通过博弈能够锦上添花,那么作为家长也算是对得起孩子了。”现在,李旭正在密切关注着在津招生的高校专业要求,“虽然还没有对外公布,但我估计应该与上海、浙江两地的差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孩子好好筹划筹划。”李旭说。
  开展生涯规划指导 学校提前“动手”
  对于未来的选择,家长们心里没底,但不少学校却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现在很多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老师身上,我们肩负着学生的教育工作,自然也希望学生们最后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很多学校都在尽其所能地想办法,给学生和家长予以帮助。”张海峰表示。连日来通过走访,记者发现,面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成为目前部分学校的共同选择。
  “同学们,请大家看我手里的这本杂志,它的封面设计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来为它设计一款不同风格的封面,你会怎么设计?”上周三下午3点,11门专业解析课在天津第二南开学校同时开课。在一间美术专用教室,美术教师陈健琳正在为学生们讲解“创意与设计”。“这个学期我们一共开设了包括高考必考三科,可选考6科,以及工程、美术等11门学科在内的专业解析课。每门课程,授课老师会讲授三个课时,从专业分析、对应高考专业要求、学科综述等方面,全方位解析该学科。这个学期我们计划开设三轮专业解析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在这三轮中,学生们共有三次选择机会。”二南开学校副校长璩巍介绍说。
  在这间美术教室里听课的共有4名学生,来自该校高一七班的齐志鹏是唯一的男孩,也是这轮专业解析课选课中,唯一一个自愿选择“美术课”的学生。“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但是每门课程也有名额限制,有个别没有抢到课程的学生就会被随机分到其他科的课堂上,这3个女孩子就是这样。不过听过一节课之后,她们倒是觉得这个专业也不错。”陈健琳介绍说。
  下课后,记者与齐志鹏进行了交流。对于自己坚定地选择“美术解析课”的原因,他表示,曾经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影视导演,或是一名设计师,或者能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这三个领域的确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我要利用三轮专业解析课这个机会,一个一个专业地试,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齐志鹏说。
  连日来的走访,记者与多名高一学生进行过交流,但像齐志鹏这样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说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对于记者的这种感觉,二南开学校教务处主任范庆双深有感触,“这一轮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事实上,学生们多数处于迷茫中,家长们也是如此。在不知道孩子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时,多数家长可能会怀着一种‘田忌赛马’的心态,更关注哪个学科对以后的升学有帮助,孩子是否能在这个学科上拿到更高的等级分。其实这样的心态万万不可取,在所有人都无法掌握学生报考大数据的条件下,家长们怎么可能算得准?既然如此,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范庆双说。
  随后记者了解到,从开学至今,二南开学校针对高一新生已做过三轮问卷调查,对于今后打算“选考”的科目和“肯定不选”的科目,很大比例学生的选择一直在变,“不过令我们比较欣慰的是,第一轮专业解析课结束后,能够定下来的学生数量在增多,我们相信随着第二轮和第三轮课程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正视自己的未来。”二南开学校生涯教育课程项目组组长郑志平说。
  同时,她告诉记者,除了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学校还针对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成绩制作了大数据报告。“选科之前,我们会给每一个学生出一份学科报告,根据所有的测评详细分析他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此外,学校还引进了一套学生性格分析系统,也会为每一个学生出具一份完整的性格与心理分析报告。这些测评与报告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对于他的选科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业。”
  专家建议
  三方面入手
  提前做规划
  天津市教科院副研究员肖庆顺表示,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学生需要从6门选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自己的考试科目,这给学生带来了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同时,也使很多学生和家长陷于迷茫之中。
  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实际上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与博弈,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1.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从6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作为一名高中生,首先要了解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了哪3门课作为选考科目,意味着将来在学术兴趣、专业选择上就要以此为依据,作为今后将要学习的专业或者从事的职业,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作出最佳选择。如果偏离自己的兴趣爱好,仅仅从功利出发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到了高中需要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了解高校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做好比较分析。学生选择选考科目,首先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也受到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考试科目要求也不一样,有的专业至少列出一门必考项目,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因此,学生在选择3门选考科目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对必考项目的要求,减少盲目性,做好比较分析,在保持自己兴趣的前提下,作出高校要求的选择。
  3.积极接受指导和建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面对新高考选课的新形势,学校一般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学术性向,对高校的相关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进行介绍,帮助家长和学生作出选择,并提供指导和建议。高中生一定要积极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必要时请老师和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进行分析判断,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适当作出灵活的调整,最终作出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又满足高校专业需求的选考科目,在丰富的课程中体现自主性和选择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理想。(“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
高考改革选考科目怎么选 这个寒假要慎重考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从去年开始,本市开始启动高考改革新方案,取消文理分科。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自主选择三个科目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成为此次高考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
天津北方网讯:从去年开始,本市开始启动高考改革新方案,取消文理分科。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自主选择三个科目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成为此次高考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没有了文理科划分的&规定动作&,选考科目将与专业志愿选择紧密相连,因此学生要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认真思考。而如何安排好学生对六个学科不同层次的需求,调整好教学与师资安排,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考验。
现场 老师一对一咨询服务
上周,第二南开学校面向高一学生举办了一对一生涯选科现场咨询活动。在咨询会现场,该校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个学科的12位老师&坐镇&,共有160多名高一学生通过信息平台预约咨询,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跟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老师们耐心地回答学生们在选择高考科目、报考专业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老师,我对地理很感兴趣,但是又担心将来报考大学的专业受局限,现在有些为难。&一名高一学生拿着自己的T分数报告单,说出自己的担心。而坐在对面的咨询老师并没有立即回答这名学生的问题,而是微笑着接过学生的成绩单,同时拿出一道地理题让学生作答。
几分钟后,老师对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的地理基础还是不错的,可以把地理作为选考的科目,但是还要在读图和拓宽知识面上下功夫,如果确定了地理为选考科目,可以利用寒假的时间多看看地理方面的书籍和纪录片,对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选考地理的话,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也不少,像海洋工程、水文水利、测绘工程、建筑工程、建筑桥梁等很多专业都是跟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除了专业报考上的考虑,你还要好好想想自己今后的职业志向是什么。&
&同学,选考科目一共有三个,除了地理学科,你还有哪两科是喜欢和擅长的,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
现场咨询会上,老师们细致地帮学生分析、解惑。该校教务主任范庆双表示,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学校从多个方面做好了准备。比如学生手里的T分数报告单,是基于学生六个选考科目的两次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四次成绩,进行了分析转化,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报告单了解自己单科的学习状况;老师根据这份报告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指导。另外,学校还对每名学生进行了脑AT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等。在现场对学生进行咨询的老师都经过了严格的三轮培训,从T分数报告单分析、职业生涯的分析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参与咨询的老师们都做好了周密的准备。而且为了保证作为数据依据的试卷更具说服力,学校对老师出试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张试卷不仅仅停留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求老师熟悉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吃透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还要均衡难度系数,注重对学生学习力的考查。
发现 不少学生心里有数
耀华中学高一年级组长李妍平老师说,为了帮助学生选课,老师除了要给学生打好学识基础,更得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多了解大学专业和职场生活。
在去年期末考试前,我们举办了关于选科的学生座谈会和家长研讨会。对于选科,学生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茫然,学生们不但提出了&选什么&&为什么选这几个科目&的想法,还提出了对选课走班的设想、疑问和建议。通过期末考试后的二次选课调查,学生们还把自己的个人兴趣、对未来报考专业的设想和未来职业的理想等,都跟老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此外,在寒假之前,学校还邀请了北大、清华、天大、南开等多所著名高校的名师做客耀华卓越讲坛,不但激励学生们勤奋向学,更是为学生们在专业选择上答疑解惑,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今年,高一学生还有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思考自己的专业爱好,写出自己的生涯规划,希望学生通过卓越讲坛上大师们的启发,能在假期里跟家人好好沟通,找到自己的志向所在。
经验 以人为本 不同学段解决不同问题
新华中学教务主任赵焱老师表示,学生要确定哪几个学科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一定是要经过充分体验才能确定的。作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不能催促而让学生匆忙下决定,更不能一味倾向在分数最高的三科。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最终是以专业优先填报志愿,因此学生选择报考科目时,除了考虑分数因素,还要尊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
新华中学面向高中三个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课时的发展指导课,已经坚持了多年。专职的心理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规划未来发展。老师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了解、熟悉高校的专业,探索分享自己对职业的认识。学校还会以学科为单位,为学生讲解与本学科密切联系的相关专业及其未来的发展。连续三年的职业发展课程,都是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加以细化解决,最终会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做出决定。
建议 专业优先 尝试到高校去体验
天津工业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全球职业规划师黄小清认为,学生都想选到最佳组合的三个学科作为参加高考的科目,但确定最佳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未来想走什么样的路。那么不妨先对自己做一个兴趣测评,在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后,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大学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的要求设置的,目前阶段不会根据高考改革的变化做出太大的调整。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不妨组织学生到大学体验一下,感受大学上专业课的氛围以及日常的生活节奏,都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不同高校氛围和专业课的感受,来确定自己的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比如工科学校学风严谨稳重,工科类的专业往往以物理学科为主导等,需要学生有清楚的认知。不管报考哪个专业方向,在选择科目时,都首先要明确一到两个核心科目;即便明确了专业方向,也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地域,不同地域和学风氛围的学校,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都是要予以充分考虑的。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一个高三年级组长眼中的新高考改革是这样的|新高考|高三|改革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一个高三年级组长眼中的新高考改革是这样的
  原标题:新高考进行时|一个高三年级组长眼中的新高考改革是这样的
  8日,大同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刘萍老师护送着她14年来的第四届毕业班,走上了新高考考场。
  今年与新高考“相遇”,这让刘萍和孩子们的高考记忆,变得与众不同。
  改革教会“选择”
  这一届的学生,和以往相比,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他们更早学会了选择。
  “他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刘萍说,比如“3+3”里加的3门科目,比如职业规划和发展,又比如,这些选择从高一就开始了。
  “3+3”中后一个“3”由学生在6门课中自选,至少产生20多种组合。“以往3+1好选,3+3的选择,就是对学生的第一次考验。”刘萍说,“这里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更要提前对接大学,考虑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她说,事实上,这就是把原来高三要面对的人生第一次选择,提前到了高一。
  选择远没有结束。今年的志愿填报,也从之前的“先填后考”变成了“先考后填”,志愿填报数量也从往年最多可填报10个“院校”志愿,变为最多可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院校专业组每个组有4个专业,对于学生而言,如何从96个机会中组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又将是一次人生选择。
  “这3年间,他们认识了自己,也学会了选择,这恰恰是新高考的初衷,也是学生踏入大学和社会必备的能力。”刘萍说。
  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迎接新高考的改革,从这届学生的高一第一学期末就悄然开始。语、数、外的分层教学加走班教学,各种“排列组合”,彻底打破了以往行政班稳定的格局,但却给了学生们更多“因材施教”的机会。
  回顾自己带过的3届毕业班,刘萍感受颇深:“以往高考采取3+1的时候,有明显的弊端:偏科的学生不少。文理两大类加一门,除此之外,其他的学科知识相对薄弱。”如今改革成为3+3,初衷就是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高中的基础学科,全面发展,同时又根据兴趣和特长,挖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在实践过程中,高一时候,有近1/4的学生除了语数外之外,选了5个科目,之后慢慢淘汰自己不擅长的,变成最终“+”的3项。“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了解自己,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刘萍说,“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已经不再是为考试而考试了。”
  课堂教学相应“变脸”
  在刘萍看来,新高考的改革,对于如何界定“优秀学生”有了新的标准。
  “以往我们可能只会看学生解题的能力,但是现在,我们会更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想法,思考力、合作能力和人格品质。”刘萍说,这些能力,不是光靠做题可以体现的。
  她以语文为例,高校在自主招生时,会测试学生的人文底蕴。这些个人素养,不能以分数体现。所以在分层教学时,学校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小说阅读、诗词鉴赏等补充教学。
  此外,刘萍提到,走班教学的模式出现之后,“行政班”的概念日趋淡泊,但学生接触到“导师”的机会反而增加。“教育的本质是‘教’和‘育’,不能因为走班了,就只剩下了‘教’,”刘萍说,“走班制度的出现,淡化了班主任的概念,但是却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变成‘全员导师’。”
  每一位任课老师都会认领8到10名学生,对学生的学业传授、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职业规划4个方面进行跟踪教学,这样反而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面对面的交流,对一名高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刘萍说。
  责任编辑:张悦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3221人已测试
88305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土局哪个科室最吃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