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38万人文都考研英语万人讲解国家应录取多少

238万人考研是好是坏?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于今天开始举行,将于25日结束。据教育部网站报道,今年的的报考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可以说,用“火爆”二字形容不为过。
如此大数据的考研人数,到底是好是坏?
&说“好”,是反映出了了我国教育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才会有这么海量的人群来参加考研,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广泛的人才基础。
说“坏”,是担心在目前条件下,无论是研究生教育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时,如此泛滥的考研大军及其招生规模将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平庸化,反而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譬如,2018年招生人数排名前五的大学,都超过了7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达到8900人,华中科技大学达到8500人,吉林大学达到8030人,四川大学达到7558人,浙江大学达到7100人。即使招普通大学生达到如此规模,都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如此天量人数仅仅是它们的研究生招生。这些学校有那么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水平和教学条件来满足教学吗?
无论好坏,各有说法。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逼迫着更多的人走上了考研大道。2017年有超过800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人才市场则受到供给侧改革压产能、降库存,及其多行业迅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的关键点上,得有多少大学生要么找不到工作岗位,要么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不得不继续留校学习,不得不考研应对。
大学教育向来能反映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主题。就如前几年被炒得火热的“公务员招进考”,就很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分配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特点。做为现时的青年优秀,未来的社会精英,最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研究生招考热”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内生理由,不然,一年内也不会有超过238万人去参考。
&但是不管怎样,研究生招考也仅仅是社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希望能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但不应该被过高“热捧”。任何过“热”的社会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在消除了过“热”的基本条件后,自然要回归到正常普通的轨道上来。希望研究生招考的是那些有正常需要的人,而不是被社会条件逼迫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考研大军拉开大幕 238万人报考 比去年增加37万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3日至25日举行。来自教育部的消息,今年报考人数为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目前,各地教育、网信、工信、公安、工商等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教育考试部门正在有序做好各项考试准备工作,努力确保研考安全平稳。  近期,公安机关连续破获数起涉考诈骗案件,抓获一批违法犯罪嫌疑人。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听信一些辅导机构所谓“保过”“内部关系”等虚假不实宣传,不要购买所谓“试题”“答案”,谨防上当受骗。不要参与考试作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  又是一年考研季。今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的结构特点又折射出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哪些新情况?日前,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了《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一起来看。  考生人数上涨 女生比例增加  就业情况最受关注 工科招生比例最大  2018谁在考研?  1、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38万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上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上涨,达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  据统计,2018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为322897人,较2017年增加33402人,增幅达到11.5%,其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超过一半,占54.7%;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86.5%,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13.5%。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报名中应届生与往届生人数均不断增长,受非全日制改革等因素影响,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职求学大军。  从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来看,2018年报名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从2007年的36.1万,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59万,增长比例达到63.6%。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在2007年仅占到48%,到2016年已经增长至55%,提升近7个百分点。女生渐成考研群体主流。  近年来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报名人数不断上涨,而相应的招生计划增幅稳定,导致分数线不断上涨。工学类专业由于招生体量大,考生报考热度的转移,分数线不断下滑。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学位分数线,从2013年的155分上涨至分。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近几年持续下降,分,到2017年下降至265分,下降30分。单科满分小于100,分数线从40分下降至35分。  在考生考研动机方面,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日前发起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而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作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  2、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招生出现缺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年)》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招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招生考试领域的综合改革,而招生结构多元发展是提高人才选拔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在招生考试上,非全日制改革正式落地实施,全国研究生招生形势发生变化,大面积高校招生计划出现缺额。在专业类型发展上,我国已逐步实现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转变,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接近硕士招生总量的一半。  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非全日制学费昂贵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专业热度分化严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招生计划超额完成,而工程类硕士招生出现较大空缺。  “双一流”高校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差距较大,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仅完成60% 左右。名校由于录取难度导致大量非全日制招生缺额的同时,普通高校同样面临招生困难。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30名,拟录取68名,完成30%。为完成招生计划,普通高校纷纷采取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非全日制考生提供住宿、奖助学金等激励措施。  另外,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的考生支持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认为该政策体现公平正义。另外,从调查来看超过半数考生在支持该政策同时认为应该分开划线录取。  对于是否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52%考生选择“不接受”,超过半数。目前,不愿意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比例为67%,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和学习时间也是导致考生存在顾虑的重要原因,分别占到59%、55%。对于社会及招生单位来讲,积极调整相关人才政策、完善培养制度,才能更快缓解非全日制招生困境。  目前,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显著特点是院校及专业选择分布不均,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金融等专业是考生首选专业。相比之下,工程类硕士专业招生不容乐观,甚至出现多个专业零录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非全日制招生中被进一步放大。  从高校发布的录取数据上看,部分重点高校多个专业没有招满或招不到人。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录取人数为零的专业分别有7个、11个、12个、36个。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统一划线录取,从一定程度上增加非全日制录取难度,出现大量专业有报名但无人上线情况。另外,从报名热度上看,工程类专业报名在逐年减少,向经济管理类专业转移。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在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调减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其中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  相比2017年,湖南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700人,降幅达到29%,其中,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专业招生计划降幅达60%。武汉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2200多名,降幅达到56%。  近5年来,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达到279617人,占硕士招生总额的47.41%。与人相比,增幅达到79%。与此同时,学术型硕士不断调减招生计划,2016年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为310195人,与2011年相比减少5%。  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专业硕士的调查显示,近6成考生计划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  在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基本维持6%左右的增幅。  从硕士研究生各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工学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比34.4%,其次是管理学占比13.7%、医学占比11.7%。2016年仅有历史学招生规模下降,降幅为0.69%,其他学科均保持增长。  受就业形势影响,医学专业本科升学率远高于非医学类院校,中国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院校本科升学率接近50%。医学学科招生规模也不断增长,2016年达到6.9万人,占比11.7%,较2010年招生占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  2016年教育学共招生3.61万人,比2015年增加2502人,增幅为7.45%。教育学招生规模持续增加与女生读研人数持续上涨关系密切。中国教育在线考研志愿信息采集系统显示,在女生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中,学前教育学、学科教学(英语)、教育学(专业学位)均排在前十位。  工学招生从2010年开始大幅增长,2016年招生规模20.3万人,占招生总数34.4%。从研究生招生专业数量上来看,工学招生专业近200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量近30%。  近几年管理学专业报考人数在迅速增长,但招生增幅较小,2016年招生8万人,仅比2015年增长1.5%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录取难度。  从2016年招生数据看,各地研究生招生规模差异较大,其中,北京招生规模为9.96万人,占比15.1%;江苏招生规模5.29万人,占比8.0%;上海招生规模4.85万人,占比7.4%。北京、上海、江苏三地总数占比超30%。上述地区多数高校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招生产生影响,郑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明显增加了2018年招生计划。其中郑州大学2018年计划招收6600名研究生,比上年增长34.7%。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连续两年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包括2016年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和2017年新增学位授权审核。  在2017年拟新增学位授权审核中,31个省市公示的推荐名单显示,共拟新增近3800个博硕学位授权点,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近1400个,占总推荐数的比例为36.43%,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30个,占比24.11%。从新增博硕士学位授权点较多的学科来看,排在首位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拟新增154个,其次是数学91个,药学89个。  目前,全国366所推免资格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辽宁、上海等地区。而河南、山东这些生源大省占比仅有2.7%、4.6%。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观察近年来高校接收推免生数量,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  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推免生高校增加的调查显示,86%的考生认为,推免高校扩容至366所会影响研究生统考生选择机会。67%的考生认为,推免会成为名校研究生录取的趋势。  4、普通高校毕业生读研意愿更强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较2015年增加71万人,增幅9%。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成为许多学生会选择的路径。根据我们的统计,部属高校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国内升学比例超过30%,其中约20%的高校国内升学比例在40%以上。  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的考研人群调查,从不同维度揭示了这一人群的特点。  从性别分布上看,女生占考研报名群体的大多数,超过6成,这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女生占比逐年提高一致。  从就读院校性质上看,非“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8成,一方面跟非“双一流”高校学生总量有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读研意愿更强。从数据上来看,超过半数读研是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  从选择报考专业上来看,就业前景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本科就读专业,第三是兴趣爱好。显示出考研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理性。  在选择学校因素上,地理位置是考生首选因素,其次是学校知名度,第三是专业因素及录取难易程度。可见,更多考生将读研院校所在地作为毕业后就业所在地,首先有良好的就业环境。这种现象同时体现在高校招生上,部分在西部及非一线城市“双一流”高校,招生情况往往不如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同类高校甚至普通高校。  今年“双一流”公布时间早于研究生报名时间,但从研究生报名上来看,受“双一流”政策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有超过半数在选择院校及专业没有影响。可见“双一流”政策对于高校招生还没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预计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社会人才政策的调整,“双一流”对于考生选择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
责任编辑: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38万人&增幅18.4%
日11:01&&来源:
原标题: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诚信研考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3日至25日举行,今年报考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目前,各地教育、网信、工信、公安、工商等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教育考试部门正在有序做好各项考试准备工作,努力确保研考安全平稳。
近期,公安机关连续破获数起涉考诈骗案件,抓获一批违法犯罪嫌疑人。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听信一些辅导机构所谓“保过”、“内部关系”等虚假不实宣传,不要购买所谓“试题”、“答案”,谨防上当受骗。不要参与考试作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维护研招考试公平公正。
(责编:韩亚召(实习生)、熊旭)
图解:一张"教育成绩单” 看砥砺奋进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一流”建设名单落地: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这次“双一流”高校遴选采取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的方式,是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不是确定“双一流”身份。“双一流”建设,从方案设计之初就强调不是终身制,不是固化的。
关注人民网微信238万人考研 十九大报告成热点-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238万人考研 十九大报告成热点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时间: 11:47:13
昨日上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走进中国人民大学考点考场。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报考人数同比增37万,再创新高;“新时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入考题新京报讯 昨日,2018年研究生考试开考,报考人数达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再创新高。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超过32万人,增幅达11.5%。在昨日的政治考题中,十九大报告成最大热点,“新时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进入考题。“一带一路”“雄安”进考题根据考试安排,昨日上午进行的考试为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为外语,今天则将进行两场业务课的考试。昨日7时50分许,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4楼门口已经排起长队,考生们手中大多拿着学习资料,在进行最后的复习。8时,考生陆续走入各个考场。3小时后,不少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多名考生告诉记者,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在政治考题中出现频率很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入论述题;“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则出现在选择题。此外,雄安新区等热点也出现在今年的考研政治题中。四川报考人数增幅达45.87%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报考人数238万人,相较于去年增长了37万人,增幅11.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增幅15.9%;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增幅21.6%。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湖北、辽宁、湖南等地考研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2018年湖北报考人数为120744人,比2017年增加13638人,增幅为12.7%。2018年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的报名增幅均超过20%,四川的增幅更是达到45.87%。另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信息,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超过32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3.3万余人,增幅达到11.5%。据介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一般会从明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公布。考生可通过网络、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招生单位公布的方式查询。 点评考研政治进入“新时代”与往年相比,今年政治的题目有何特点?北京新东方国内考试部考研政治教师桑宏斌分析认为,一句话来概括今年考研政治,就是考研政治进入到“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方位引领考研政治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等5个板块都在已有的知识点基础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地贯彻到考研政治命题当中。比如,“如何理解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性关键”这道题,就是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今天中国的实际情况、矛盾的变化。既有原理又有时事政治,既考察基础知识,又能考察最新国情的变化。“考研政治是选拔性考试,从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和难度系数来说,稳中略有提升,难度比去年还是难一些的。考生主观感觉押中了题,但其实考题中又有很多陷阱,增加了排除选项的难度。”桑宏斌表示。英语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昨天下午进行了英语考试,据新东方考研英语首席主讲王江涛分析,2018年考研英语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难度差别不大。今年写作题目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英语一要求写一封邀请外国专家参加大学典礼的信,大作文则是图画题,考的是大学生选课。英语二写作则是写一封道歉信给一名教授,因为自己取消旅行计划;大作文是一个图表题,要求描写2017年某个城市选择餐厅关注的因素。 分析毕业人数攀升带动“考研热”再创新高的报考人数背后,是年年攀升的高校毕业人数。2018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记者昨日随机采访多名考生,大多表示就业因素是考研的主要动因。此次报考统计专业的一名女生,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她对记者说,报考统计的原因是觉得这个专业和自己本科专业结合后,未来就业前景会更好。一名报考汉语国际教育的考生表示,选择考研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形势,本科生在就业方面压力大,就业机会少,研究生有更多竞争择业的机会,再者自己比较喜欢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受双重因素影响,一是就业因素影响,二是今年各个地方新增了学位点三千多个。记者了解到,2017年31个省市公示的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大幅增加,总数接近3800个。另一方面,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从2007年的36.1万,迅速增长至2016年的59万,增长比例达到63.6%。此外,研究生报名中应届生与往届生人数不断上涨,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提高,“往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就业感受和体验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就业质量不高,所以会出现往届考生大幅增加的情况。”储朝晖表示。 考题摘录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 )。A.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B.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C.探索沿海和内地对外开放新模式D.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答案:ABD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严峻复杂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攻坚战有( )。A.防范化解大风险B.污染防治C.产业结构调整D.精准脱贫答案:ABD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俊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录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