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李泰伯父母为什么会被美国11所大学全拒

当年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北京高考状元,七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我的图书馆
当年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北京高考状元,七年后的他怎么样了?
本文来源于3P党,“美国高中留学”获授权转载。来自于人大附中的2010年北京高考状元李泰伯被誉为“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然而在同年填报高考志愿前,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在内的11所美国排名前20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他,没有收到一封offer ,全部被拒...七年了,他现在怎么样了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012010年高考结束以后,我就记住了李泰伯这个名字。&他简直拥有一个高三考生梦想的一切。北京市高考状元,清华北大招生办的殷切问候,港大全额奖学金,还有,被美国11所大学拒绝的黑历史。&是的,这个黑历史也是荣耀,它并没有讽刺到李泰伯,相反,它讽刺到了美国这11所著名高校。反而把这个人托的更像神话了。而我最羡慕的还不是这些,我羡慕他来自人大附中一班。&想当年我从小学三年级起,为了考到人大附中,周末参加各种奥数、华数补习班。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听过华校了——华罗庚数学学校。人大附中为了小升初选拔开的比奥校b格再高一点的数学学校。&然而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虽然在华校的7班,擦着一点点临界线,还是与人大附中失之交臂。&人大附中一班,它不仅仅意味着100%的清华北大录取率,还意味着一个充斥着才华、热血、梦想的集体。即使在中学这样的豆蔻年华,你的同学有出版书作家,有拍电影的,有各种比赛金牌,各种电视曝光,更别提各种二代。&我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我本以为上了清华以后,我会见到各种奇人异事,各种天纵奇才,真正进了园子才发现,人大附中实验班里面的天才、鬼才、人才的密集度也许更高一点也说不定。于是更加懊悔。&这次能在波士顿清华校友会的徒步活动里偶遇李泰伯,也算圆了我一个小小的英雄梦想。02也许所有的英雄放到你面前,都不过是凡人。初见李泰伯,他很内敛,很低调,只有说到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变得健谈起来。&听他的经历,他的变化,即使不像幻想中的英雄那样跌宕起伏,也无愧于北京市状元的这个头衔。大一因为港大的政策在清华代培了一年,大二到港大,之后因为不喜欢香港的环境,申请转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为此多读一年。来了MIT还不消停,又去英国剑桥大学交换。本科经历过的学校简直丰富。&毕业又在MIT读了硕士,恰巧跟我这个建筑5年本科的落后生一年毕业。但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个电子专业的高材生,现在要转行去学医了。马上就要去美国最好的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医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这可是一个至少8年的学位啊!&而我却因此更尊敬他了。要知道,我们这种高材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转行去金融啊、咨询啊、码农啊,这种来钱快的行业的数不胜数,不管你曾经学的什么方向。能抵抗金钱的诱惑、社会的压力,去选择一个劳神劳力又前途未卜的行业,我想,一定是出于热爱吧。或者,就像扎克伯格在今年哈佛毕业典礼上说的,个人的使命感。不然,就像库克在今年MIT毕业典礼上说的,为人类服务。&李泰伯将要研究的方向,是用电脑技术解码基因组,搞清楚人类的每一段DNA到底搭载了什么信息,或者组合表达了什么信息,至少作为一个学术渣,我是这样理解的。&也许以后我们可以控制基因,不要得癌症,不要残疾,不要邪恶,不要丑陋。我不知道李泰伯具体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但是我能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与价值。03哈佛商学院有一个理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甜蜜点”(Sweet Spot),想要找到它,你需要找到三件东西的交集。这三件东西,分别是:你的强项(Strength),你的外在驱动力(External Motivation),和内在驱动力(Internal Motivation)。外在驱动力很简单,金钱、地位、声望、别人的尊重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比较明确。强项也能够找到,只要你结合周边各个不同领域但了解你的人,对你比较中肯的评价,以及你对自己比较深入的认知,都能总结出来。&难的是内在驱动力。你是谁?你到底想要什么?什么事情你坚持做一辈子,就可以让你安然的面对死亡?这个冥冥之中的个人的使命感,来源与你,又高于你。你穷尽一生,都无法达到,但追寻的过程,就能带给你任何外界的事物都无法带给你的满足。&我相信爱因斯坦有,马丁路德金有,特蕾莎修女也有。它们各不相同,但是都接近于伟大。&内在驱动力——这个非常个人、非常内化的使命感,很多时候需要穷尽一生去探索。除非你是幸运儿,不然即使你有意的探索它,它大概也会在各个阶段改变。在这条探索的路上,我刚起步,李泰伯应该比我走得远。我佩服他。也许与更多的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会反过来让我看见自己的心。我不敢说这是我开始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我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深刻。但我希望,它最终会为我带来类似的价值。今天给各位小伙伴们介绍一个有意思的视频公众号【3P党】,由哈佛MIT的毕业生创办,喜欢找周围的学霸和奇葩闲聊天再录成视频,为大家揭秘大神们的所思所想和日常趣事3P党看一期节目,就像和许多神奇的人聊天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12 &查看:1735 &
北京高考状元被美国11所大学拒绝的原因探讨--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
11045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高考状元被美国11所大学拒绝的原因探讨--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
李泰伯是我国教育方式的受害者。我国教育造就的是人云亦云、做表面文章和缺乏社会责任心。李是解题高 手,崇尚的是高分,偏重的是包装的技术手段。李在考场上运刃有余,得心应手。直到落选,他事后反思,对自己不足的认识仍停留在“起步晚”、“分数不够 高”、“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 “全部要了全奖”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美国人更注重的是考场外的个性特长、实干、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心。
李在美国人倚重的方面反而有欠缺。这表现在三件事上。其一,李在理解个性特长和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份”时将之简单地等同于“好奇心”、“兴趣”和“ 心路历程”。从中很难看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点。
其 二,李泰伯或者是没有证实“独立思考能力”,或者是表达不当。李的信条是“我爱我做的每一件事,我做我爱的每一件事”,他甚至在美国大学的申请中写下了这 句话:I love rything I do,and do everything I love,并把它当作“主题”。
但可能坏 就坏在这句貌似双关,实为同义反覆;看似机智,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话上。这句点题的话恰恰透露出他对语言词藻的兴趣,反而忽略了对自己真正所爱的事业的专 注。同时,这句话似乎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独特,而非实质意义上的独到见解。也就是说,这句话表面的华丽大于内涵的深刻,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也没说,说了也白 说,白说不如不说。
其三,李泰伯的整篇“说明”没有提及社会责任心和对社会回馈的问题。相反,他反覆强调的是“我”和“一切靠自己”。最后 结束语也是:“祝大家都能快活地为自己的前程奔波,能始终不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奋进的动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不仅仅缺乏胸怀,更与美国名校希 望毕业生能承担大业,同时回馈母校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在美国人看来,“大人物”总是与社会责任心联系在一起的。而名校想收拢和培养的是各界潜在的“大人 物”。李泰伯缺乏社会责任心无疑是其落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Dream Box is Dream box,open it
[每日热点]:
爱车:暂无
46577 爱卡币
来自: 海外|亚洲
10000米前禁止大姐。。,。。。
[每日热点]:
笑看正在轮回的社会
1453 爱卡币
来自: 海外|大洋洲
据说该生被港大录取了,奖学金64万
[每日热点]:
7387 爱卡币
来自: 海外|北美洲
这点准备申请美国名校被拒很正常,因为人家根本不考虑高考成绩嘛。
他要是花三年好好准备报美国学校的要求,一定能上。
美国人思维简单的,要考虑项目的考虑,不考虑的东西你怎么牛也没用。
我以前申请都是几十所这样的。。。等去了港大,搞清楚人家看什么,这种牛人再去哈佛一点不难。
[ 本帖最后由 OSC 于
21:54 编辑 ]
[每日热点]:
626749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应该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到国外好好调教下
[每日热点]:
44922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直辖市区
screen.width*0.62)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62;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62)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62;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cn/bbs/attachment.php?aid=7403951');}"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每日热点]:
888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在美国人看来,“大人物”总是与社会责任心联系在一起的。而名校想收拢和培养的是各界潜在的“大人 物”。李泰伯缺乏社会责任心无疑是其落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人其实很虚伪的,而且在很多问题上一直使用双重标准→对低端人才与高端人才、对美国人与中国人标准不同。李还年轻,未吃透美国,“追求个性,强调自我”的答卷不能令美国人满意→一:不符合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二:可能认为李不是内心表白: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娃娃,怎么说话像个美国娃娃?
[每日热点]:
11045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二:可能认为李不是内心表白: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娃娃,怎么说话像个美国娃娃?&&
我觉得李更中国些,更自私。对成绩和出人头地更渴望。
Dream Box is Dream box,open it
[每日热点]:
19619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
[每日热点]:
3310 爱卡币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图文:北京高考状元为啥被11所美国名校拒录
发布时间: 07:10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在接受新浪网采访间隙,李泰伯抽空玩起了足球&&&&
图为:这个分数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综合《东莞时报》《南方日报》报道以703分的成绩拿下今年北京理科高考“状元”的李泰伯,清华、北大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但申请美国11所著名大学却悉数遭拒,引来网上一片争议。&&&&
针对社会的质疑,李泰伯6月27日在博客中分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回应自己敢于从容面对这次挫折。这篇名为《为自己的留美申请说两句》的博文在48小时内点击量突破了10万,不过目前已从李泰伯的博客中消失。&&&&&&&&
【说法】&&&&
校长:他“德才貌兼具”&&&&&&&&
不少人猜测李泰伯是个“书呆子”,但人大附中校长沈献章称赞李泰伯说:“他是一位德才貌兼具,极富领袖魅力的人才”。&&&&
李泰伯从小学习钢琴,曾用自己的所学为父亲谱曲,制作成手机铃声。&&&&
他喜欢足球。他说:“我喜欢阿根廷队,最喜欢梅西,我欣赏他的大局意识。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李泰伯也秉承着这种团队精神,比如当他的同学获得好成绩时,他“为他们感到高兴”。&&&&
他没有选择上北京大学,是因为他爱好科技,他最喜欢上科普网站,因为“只有科技,才能改善人类生活”,而“清华有最好的工科专业。”&&&&
学习对于李泰伯来说是非常“简单和轻松”的事。他说,“从来没有想过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问题,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沉浸在学习中的感觉非常好,即使是高三这一年,我也过得很快乐。”&&&&&&&&
【观点】&&&&
美国人不相信“全才”?&&&&&&&&
今年的高考有很多热点人物,其中首推李泰伯和杨华,一位乃“全才”的理科状元,一位乃用文言文写就高考作文《士运论》得了满分而一鸣惊人的“偏科”生。他们成为热点还在于相类似的遭遇:都被名牌大学拒绝了!&&&&
其实,杨华被拒绝乃在国人的意料之中,因为“总分太低”。但高考状元被美国名校拒绝,这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很不解,更何况李泰伯是中国教育所喜欢的典型的“全才”呢?李泰伯总结自己的失败时说:“如果你每方面都很优秀,美国人是不会相信的(这或许是为什么有人会以为我的申请有斧凿之痕)。”&&&&
美国人不爱“全才”?甚至不相信“全才”?这点正好刺痛了中国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一直追求的就是培养“全才”。韩寒说:“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这番话,对于非基础教育的大学是不是要深思呢?&&&&据《南方日报》&&&&&&&&
众网友质疑“高分低能”导致被拒&&&&&&&&
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班长、学生会主席、校模拟联合国主席、三次全国数学竞赛冠军,这次又成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7月1日后发展成为党员。李泰伯的班主任汤步斌评价说:“他是个有领袖气质的人才,不仅成绩好,而且组织能力非常强。”&&&&
然而在高考前,李泰伯却在申请美国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11所顶尖大学时悉数被拒,连他自己也在博客中写道:“从留学申请道内人士角度看,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书呆子”、“斧凿”、“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活该!”……唱衰之声扑面而来,李泰伯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忍不住发表博文《为自己的留美申请说两句》。&&&&&&&&
自称申请书过于全面地展现自我&&&&&&&&
“真正了解我的人是我自己。我自己的分析,应该是最权威的。”他在博客反思申请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一是自己起步晚,我做出申请美国本科的决定是在高二上学期,比别人晚很多;二是SAT分数不够高;三是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四是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五是过于全面地展现自我。最终导致“没有把握好美国人的胃口”。“如果说有其他原因,那就是美国的问题,美国人的问题了。”&&&&
对于网友直指他是“书呆子”的说法,李泰伯表示,“我还要感怀所有对此事发表见解的人 (无论什么见解),因为毕竟,你们对我的关注,见证了我的成长”。&&&&
尽管申请失败,但李泰伯依然坚持“这些拒绝并不能摧垮我对自己、对朋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因为毕竟申请只是一个经历。”&&&&&&&&
校友推测可能没过“美式政审”?&&&&&&&&
李泰伯谈到,“有某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张恒瑞)认为我的申请一定是有斧凿之痕,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而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
李泰伯的校友陈九在博客中回应说:“张执行长这段话可谓玄妙深远。内心世界?真心投入?这听上去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衡量呢?”&&&&
陈九同时认为,“如果美国大学敢以此为由拒绝一名当地学生,这名学生就敢把学校告上法庭,因为这涉嫌人格歧视。你既然谈的是心,是人格,那你凭什么说我不真诚?”“美国学校对中国学生之所以敢采取人格标准,只能说明他们对中国学生的衡量有其政治考量。”陈九认为,“现再看看李泰伯的个人经历,他的社会活动均在官方背景之下,起码西方人会这么认为,这才是李泰伯被拒的原因。”&&&&&&&&
专家表示国内外判断标准差别大&&&&&&&&
“国内是以分数论英雄。”郑州大学教育学教授王献玲说,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需要创新和发明来不断提高生产力,所以很早就开始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明。被国内看好的高分学生,不被国外高校认可也就不偶然了。&&&&
所幸的是,目前我国已在努力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推出了“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逐渐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式。当然,这种传统习惯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王献玲说,这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逐步改进。&&&&&&&&
【链接】&&&&
高考状元们的“滑铁卢”&&&&&&&&
今年四川理科状元杨山楷,曾于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大学期间因伤休学半年导致多门课程不及格,不得不肄业离开清华。他曾极度沮丧,在成都流浪一个月,最后在家人劝说下才选择重新参加高考。&&&&
去年身陷“少数民族身份造假事件”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坐拥659分的高分却被取消录取资格,不得不选择复读,“卧薪尝胆”一年后再度考出674分的高分,在重庆市排名文科第十名。&&&&&&&&
编辑:admin
多媒体报纸:
更多关于李泰伯;全才;美国人的新闻
请进入“”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
检查您浏览器中输入地址是否正确,如果您不愿意那么...
有时间的话
也是可以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高考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高考落榜生却被哈佛录取,为什么?(图)_网易新闻
高考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高考落榜生却被哈佛录取,为什么?(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马振翼  高考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
  高考落榜生却被哈佛录取,为什么?
  编者按
  持续多年的高考改革,终于迎来“破冰”推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这两种模式的高考将分开进行。
  在招生方式改革层面,一些省市也进行了大踏步地探索。比如浙江省将继续完善“三位一体”考试招生(高校根据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文化分等三项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扩大职业教育“32”、五年一贯制和单考单招招生规模,在单考单招中全面推行文化知识加技能测试,将招生院校由高职院校扩大到部分应用性本科高校及专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报转发这篇刊发过两年多的文章(本文原刊于《中国青年报》日12版),原因无他,只因这样的文章,在回应高考改革的同时,仍能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给予我们太多的启迪。
  表面上看,这篇题为《破解美国“高考”》的文章,着墨最多的,是如何开拓华人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适应美国顶尖大学招生的“游戏规则”,让他们能够成功进入梦寐以求的美国名校。而在差异与不同背后,我们更多看到、更多思考的,还是中美两国教育宗旨、教育理想、教育目标间的碰撞或者说是冲突。
  还是那个说过很多遍的老话题:仅以成绩导向的功利化教育,是泯灭个性、轻视素质、忽略启发、漠视梦想的教育,培养出的只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的“考试机器”,无法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强健体魄、美好心灵、现代意识、创新精神的未来一代。
  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是训练对于生活的探险,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所以,但愿所有的改革推进,都能承载起孩子和家长们的乐观期待,让教育真正回归启迪智慧、启发人生本身。不难想见,如果每个经受现代教育浸润与滋养的人,都能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勇于创新、拥抱梦想,成为合格康健的现代公民—这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幸运,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幸运。
  一个在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竟被全部拒录。
  “中国人民破解了美国的教育体系”,有人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并转发了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文中提到一个叫马振翼的美籍华人。
  10年前,马振翼在加州创办了一家叫“星腾科”的教辅机构,为高中生升大学提供咨询及考试培训服务。2009年,这家机构进入中国内地,在北京、深圳等地设立了分支。10年来,“星腾科”帮助数千华人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美国名校。
  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哈佛大学录取
  今年34岁的马振翼,在台湾出生,小学即到美国留学,大学读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在华尔街干过,还当过高中老师,后来自己创业。
  “跟大陆学生谈话,我最头痛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马振翼说。“差不多”、“马马虎虎”、“还行吧”,这些孩子回答问题时,大多三言两语,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交谈起来特别费劲。“我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面试100个学生,有80多个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想干什么。
  一天,一个从银川来的男孩,让马振翼眼前一亮。这个男孩姓杨,当时已经高中毕业快一年了,没有上大学。
  跟绝大多数高中生不同,小杨花了很多精力,忙乎一件喜欢的事:做NGO(非政府组织)。他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他还跑到大学征召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他甚至召集到100来个志愿者。
  小杨告诉马振翼,他想注册一家NGO,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开始特别不顺,跑了很多地方,找了许多人,都没办成。最后,是当地一家媒体出面,帮他挂靠在一个县级单位下边,才算注册上。
  小杨的另一段经历,也让马振翼很感兴趣。高中毕业后,小杨一个人去了西藏,在牧区与藏民生活了半年。“人生就好像旅行,重要的不是你都去了哪里,而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你都遇见了什么人,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小杨这么认为。
  马振翼问小杨,去美国上大学,最想读什么专业?他回答说:“中国经济改革30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受益最大。而西部,几亿人像是被忽略了。他的故乡,现在依旧落后、贫穷。”
  “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这番问答让马振翼很满意。
  “你们问,美国一流大学,有什么录取标准?这还真没有一个定律。如果硬要套的话,可以这样说:他们要的是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人,是具有这种潜力的人。”他飞快地说。
  小杨的考试成绩不理想,SAT(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分数满分是2400分,他只考了2000多点儿。哈佛对小杨的面试地就在北京。谈话结束时,面试官笑着对他说:“假如你被录取的话,你将是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
  最终,哈佛的经济系录取了他,并给了全额奖学金。
  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一天, 有对母子前来咨询。孩子妈兴冲冲地对马振翼说:我儿子的SAT,考了2370分,你一定要让他进哈佛或耶鲁!但是,马振翼跟她儿子接触后,感觉特无聊,很无奈。
  “No,我做不到!”他告诉孩子妈。
  最后,这个男孩果真既没去成哈佛,也没进耶鲁。得知北京那位高考理科状元被11所美国名校拒录的事,马振翼说他一点儿都不奇怪,觉得很正常。
  “在美国,即使是那些在高中全校排名第一、SAT满分的学生,许多也照样会被哈佛刷掉。排名越靠前的学校,挑选人才时,往往越不看重学业,而更看重素质。”这是马振翼的经验谈。
  有媒体报道说,普林斯顿大学拒绝了一半以上SAT成绩接近满分的申请者。其他美国顶尖大学,也都有类似情况。那是不是说,美国大学录取不看重成绩喽?
  “也不是。只不过相对于国内高考来说,他们不只看分数,不绝对以成绩论。”马振翼解释道。他说,美国的大学录取,大致看三大块:一是学习成绩;二是学生自己写的申请信;三是课外活动。成绩不仅有SAT,还要看高中4年的平均成绩等。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当成绩过了录取门槛后,分数只能起30%的作用。
  “你要想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光是成绩好不行,分数达标的学生太多了。这些大学,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答案很简单:让人印象深刻、多才多艺和拥有特殊课外活动的学生。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
  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在国内,那些前来咨询、想报考美国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好多想法还是中国式的,还没跳出中国高考模式。
  马振翼总结说:“往往,这些学生的英语能力很差,而且,在自由时间里,除了功课,没做过什么有助于录取的事。但他们的爸妈,却要求他们入读常春藤盟校。”
  这些学生即使有课外活动,也很单一,大多是学校组织或安排的。马振翼常常无可奈何地对学生说:“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加之不懈地努力和坚持,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马振翼强调,大学考查课外活动,实际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假如你参加了3种社团,都是普通团员,不如只参加一个,但担任了主席职位,这代表你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美国的高中有各种社团,自己也可以申请组建新的社团,所以,参加了并不说明问题,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组织了哪些活动才重要。
  他反复提醒学生:你的课外活动,是否体现出你的个性?你做的事情,是否影响或改变了他人和环境?课外活动的参与和表现,会透露出学生的人格特质。正是这些特质,决定了名校作出是否录取的考量—甚至在你学科成绩并不突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录取。
  马振翼给一个特别不爱读书的学生做过咨询。聊着聊着,他发现这个男孩很喜欢玩电子游戏,“一谈到这,那家伙滔滔不绝”。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开发一款游戏?”
  男孩愣了一下,说从没想过。
  马振翼鼓动他试试,又说服孩子爸,给他投了几千块钱。接下来,男孩自己动手写出剧本,又跑到一所艺术院校找大学生帮他绘画。虽然他的游戏没有全部完成,但他把企划案,成功地卖给了一家游戏公司,获利两万元。整个过程,历时8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协调,如何跟人谈判,如何组织团队。他要管别人,给人发工资,要做企划,要掌管财务……经过这8个月,男孩说自己一下子长大,有了责任感。后来,他被美国排名15的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系录取。
  “我们会有意地,让刚进入高中的孩子,发掘出自己的社会意识和独立自主的态度。”马振翼强调道。
  教育的重点,就是启发人
  从自己读书、教书经历中,马振翼悟出的结论是:教育的重点,就是启发人!
  这些年,马振翼在中美两地,接触过的学生不下几万。聊到两地学生的差异,他的回答是: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没有梦想。
  美国的教育,从小开始就教你发现自我,鼓励小孩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只要你想到、你做到、你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中国的教育,没有给人理解梦想的空间。
  “难道高考,就是你的梦吗?可它除了分数外,关于你是谁,你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梦是什么,这些能看到吗?没有梦想,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吗?没有梦想,中国能出乔布斯吗?”
  《纽约时报》那篇报道说,“星腾科”去年在美国的营收有700万美元。至于在中国有多少,马振翼苦笑道:“我来大陆3年了,还没挣到钱。”但很快,他又乐了。
  “假如每年,我都能发掘出一两个,像银川男孩那样的学生,也值了!”
  他的想法是:当这些年轻人站在人生的拐弯处、梦想的道口前,自己能在他们身后,用力地推上一把。 据《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泰伯传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