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硫酸亚铁水解会水解还是会沉淀

AGCL是难溶性物质,为什么在水中可以水解出离子
AGCL是难溶性物质,为什么在水中可以水解出离子
氯化银是难溶物质,但是是强电解质,溶解多少就电离多少,还有溶解性是指物质能溶解多少,而电离能力指电离的占总溶解的百分含量 再问: 什么事强电解质? 再答: 就是溶解就100%电离再问: 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加入到:1.》10ml水 2》.30ml0.1mol/L稀盐酸 3.》50ml0.5mol/L食盐水 4》50ml0.3mol/L氯化铝溶液中,得到 饱和 的溶液中银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是:1》2》3》4》 为什么? 再答: 这个是指AgCl中存在溶解平衡Ksp(AgCl)=c(Ag+)*c(Cl-)为常数,溶液中Cl-浓度的增加Ag+的浓度就减少
与《AGCL是难溶性物质,为什么在水中可以水解出离子》相关的作业问题
沉淀,过滤,吸附都可以去除难溶性物质,具体效果看你的选材和你要求的精度!水中的易溶性物质看是什么?反渗透或蒸馏就可,具体效果看你的选材和你要求的精度!你说的太笼统,无法准确回答!
溶解度〉10g为易溶溶解度1g 再问: 也就是说不溶物质并不是真正的不溶咯? 再答: 嗯,只是溶解度很小而已
①先把物质容于水中②折滤纸把折好的滤纸放进漏斗内,用手压紧,并用水润湿用玻璃棒末端斜靠三层滤纸一边烧杯紧靠玻璃棒中部,让滤纸沿玻璃棒缓缓的流入漏斗内漏斗下端紧靠接液烧杯内壁③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直到出现大量固体为止,息灭酒精灯,用杯底余热蒸干剩余液体,(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V^望采纳哦 再答: 很幸苦的,我
硼酸,化学式H3BO3,无色略带珍珠光泽的三斜晶体或白色粉末,无臭,密度1.435g/cm3,熔点149±1℃,沸点300℃.用硫酸分解硼镁矿可制得硼酸,也可用硫酸与硼砂的热溶液作用冷却结晶制得.硼酸微溶于水,随温度增高溶解度增大,0℃时的溶解度为2.6g,107℃时的溶解度为37g.它可以采用重结晶法提纯.硼酸加热至
老师总结的所有的酸:硝酸盐 钠盐 钾盐 铵盐都溶与水碱中只有NH4OH NAOH CA(OH)2 BA(OH)2 可溶外,其余不溶盐酸盐中只有AGCL不溶,其余都溶硫酸盐中只有BASO4不溶 CASO4 AGSO4微溶外,其余都溶碳酸盐中只有NA2CO3 K2CO3 (NH4)2CO3溶之外,其余不溶
谁说硫酸镁是沉淀?硫酸镁是可溶于水啊!难溶的很多,AgCl、BaSO4、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铵外)、碱(除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石灰水和氢氧化钡外),最重要的4种应是碳酸钙、氢氧化铝、氯化银和硫酸钡!其他就不讲了,说说氢氧化铝吧!它重要就重要在它是两性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所以很重要!
这个问题太大了.在这我只能给出一些常见和推理中出现多的沉淀.BaSO4,BaCO3,CaCO3,Fe(OH)3,Mg(OH)2,Al(OH)3,AgCl.
记溶解规律歌,记住了这些,中学的常用物质就知道了溶盐钾钠铵,还有硝醋酸(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醋酸盐均可溶)盐酸除银汞,硫酸除钡铅(盐酸除了AgCl、HgCl2不溶,硫酸除了BaSO4、PbSO4其余均可溶)溶碱有五位,钾钠钡氨钙(K+、Na+、Ba2+、Ca2+对应的碱,以及一水合氨是可溶性碱)碳硅磷硫亚硫酸,只
选A,B,D.世界上没有绝对不溶解的物质,就算是沉淀(如D),也有它自己的沉淀溶解平衡,溶解的那部分也是完全电离的,因为它是离子型化合物.楼主做这类题首先分清这种化合物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离子型的,那么溶解的部分就完全电离.如果是分子化合物,就要记了,特别是一些有机物.酸都是会电离的.其次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离子.有的
在粗盐中含氯化钠78%,还有其他一些盐类,如MgCl2 MgSO4 KCl MgBr2等和难溶性物质.依次可用Cl2\NaOH\BaCl2\NaCO3等试剂除去.1.先加适量Cl2,目的是除去溴离子2.再加适量NaOH,目的是除去镁离子3.然后加过量BaCl2,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4.最后加适量Na2CO3,目的是除去
三价铁会双水解,二价铁水解程度较小 再问: 就算程度小 有碳酸根的存在 应该会促进水解啊 再答: 会双水解,但不会完全水解掉,主要还是碳酸亚铁
能的,例如:难溶物CaCO3和稀盐酸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a2+ +H2O+CO2↑
不全是促进了,而是它们本身就可能成为体内生化反应的反应物
因为难溶物质只有溶于那部分才解离成离子,所以溶液中只有极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难溶物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写成化学式,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电解质在溶解于水以后都能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主要有:酸、碱、盐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离子化合物)但以上物质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譬如:硫酸钡等!
溶质在溶剂里面不是原来的溶质了,会有水合和水解,这样子的结果就会有离子存在了.但是自己本身不能够释放出离子,必须通过溶剂的这个介质来实现.
不一定.比如说hcl,可以电离出h+和cl- 但它是共价化合物但一般离子化合物都能电离出离子
乙醇是分子晶体 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它的-OH中的极性不强 所以它在水中是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它是中性液体
1.不是,胶体有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比如一束光照进来你看到在光的照耀下全是灰尘,这也是一种胶体,叫气溶胶,所以胶体不都是液体.2.能导电的物质不都是电解质,比如石墨可以导电,但石墨不是电解质,石墨连化合物都不是,如何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不都是非电解质,比如陶瓷不导电,但是不是非电解质,因为陶瓷是混合物,不是化合(2)Fe2O3、Fe3O4、FeO用稀硫酸溶解;①检验加入铁粉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②(NH4)2SO4溶液加入KCl后得到无氯钾肥;③实验室煅烧FeCO3(s)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3)根据装置图可知,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故答案为:比较亚硫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用pH计可;18.氨和
(2)Fe2O3、Fe3O4、FeO用稀硫酸溶解,再用铁还原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铵反应得到碳酸亚铁和硫酸铵,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所需仪器有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坩埚、坩埚钳;根据硫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钾, ①检验加入铁粉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硫酸亚铁溶液与NH4HCO3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2++2HCO3=FeCO3↓+CO2↑+H2O,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Fe2++2HCO3=FeCO3↓+CO2↑+H2O; ②(NH4)2SO4溶液加入KCl后得到无氯钾肥应进行的操作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 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NH4)2SO4+2KCl=K2SO4↓+2NH4Cl; ③实验室煅烧FeCO3(s)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坩埚、坩埚钳, 故答案为:玻璃棒、坩埚、坩埚钳; (3)根据装置图可知,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能产生二氧化碳,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二氧化硫被吸收,品红可以检验二氧化硫被吸收干净,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说明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有二氧化碳产生,所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比较亚硫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证明亚硫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为:用pH计可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用中和滴定法,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知溶液中亚硫酸的浓度,比较亚硫酸的浓度和氢离子的浓度,若亚硫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则亚硫酸为弱酸, 故答案为:比较亚硫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用pH计可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用中和滴定法,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知溶液中亚硫酸的浓度,比较亚硫酸的浓度和氢离子的浓度,若亚硫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则亚硫酸为弱酸;
18.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1)希腊化学家提出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实现了高温常压下的电解法合成氨.则装置中B电极连接电源 正 极,A电极反应式为 N2+6e+6H+=2NH3 . (2)把氯气通入稀氨水中,NH3分子上的一个H被Cl取代生成氯氨,然后加入过量的氨和氯氨作用,得到联氨(N2H4).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NH3=NH2Cl+HCl、NH3+NH2Cl=N2H4+HCl . (3)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 HN3 .该氢化物可置于安全气
囊,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4.30g该氢化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 L. (4)联氨与盐酸反应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盐酸肼(N2H6C12),盐酸胼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溶液呈酸 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请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2H62++H2O[N2H5?H2O]++H+ .下列盐酸肼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 (填序号). a.c(Cl)>c(N2H62+)>c(H+)>c(OH) b.c(Cl)>c(H+)>c([N2H5?H2O]+)>c(OH) c.c(N2H62+)+c([N2H5?H2O]+)+c(H+)=c(Cl)+c(OH) d.c(Cl)=2c(N2H62+)+2c([N2H5?H2O]+)
【考点】电解原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6页 【分析】(1)B电极上氢气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阳极,A为阴极,氮气在阴极获得电子,与SCY陶瓷传递的H+结合生成氨气; (2)由题意可知,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NH2Cl与HCl,氨气与NH2Cl反应生成N2H4与HCl; (3)氢化物中,N原子数=43.0×0.977÷14=3,H原子数=43.0×0.023÷1=1,故分子式为HN3,撞击发生反应:2HN3=H2+3N2,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气体体积; (4)因水解与NH4Cl类似,则N2H62+水解结合H2O电离生成的OH得到[N2H5?H2O]+;
a.N2H62+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b.N2H62+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微弱,溶液中氢离子源于N2H62+离子水解及水的电离; c.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d.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解:(1)B电极上氢气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A为N2+6e+6H+=2NH3, 阴极,氮气在阴极获得电子,与SCY陶瓷传递的H+结合生成氨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正;N2+6e+6H+=2NH3; (2)由题意可知,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NH2Cl与HCl,氨气与NH2Cl反应生成N2H4与HCl,反应方程式为:Cl2+NH3=NH2Cl+HCl、NH3+NH2Cl=N2H4+HCl, 故答案为:Cl2+NH3=NH2Cl+HCl、NH3+NH2Cl=N2H4+HCl; (3)氢化物中,N原子数=43.0×0.977÷14=3,H原子数=43.0×0.023÷1=1,故分子式为HN3,撞击发生反应:2HN3=H2+3N2,4.30g该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n==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共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为:HN3;4.48; (3)因水解与NH4Cl类似,则N2H62+水解结合H2O电离生成的OH得到[N2H5?H2O]+,盐酸肼第一步水 [N2H5?H2O]++H+, 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62++H2Oa.N2H62+水解显酸性,水解的程度很弱,则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Cl)>c(N2H62+)>c(H+)>c(OH),故a正确; b.N2H62+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且水解程度微弱,溶液中氢离子源于N2H62+离子水解及水的电离,则c(Cl)>c(H+)>c([N2H5?H2O]+)>c(OH),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c(N2H62+)+c([N2H5?H2O+])+c(H+)=c(Cl)+c(OH),故c错误; d.根据物料守恒c(Cl)=2c(N2H62+)+2c([N2H5?H2O]+)+2c([N2H4?2H2O]),故d错误,
[N2H5?H2O]++H+;ab. 故答案为:N2H62++H2O
1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时,需加少量硫酸,目的是 抑制Fe2+水解 . (2)加热到沸腾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SO4)2Fe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 . (3)向盛有草酸亚铁品体的试管中滴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溶液变为棕黄色,同时有气体生成.已知反应中MnO4转化为无色的Mn2+,则该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碳和铁 .若反应中消耗l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n(KMnO4)= 0.6 .
17页 (4)草酸亚铁品体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图所示(TG%表示残留固体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2O4?2H2OFeC2O4+2H2O . ②精确研究表明,B→C实际上是分两步进行的,每一步只释放一种气体,第二步释放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较第一步大,则第一步释放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CO ;释放第二种气体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O3FeO+CO2↑ .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在稀硫酸溶液中配置硫酸亚铁氨,加入草酸沉淀沉淀亚铁离子生成草酸亚铁,静置倾去上层溶液后处理得到草酸晶体, (1)配制(NH4)2Fe(SO4)2?6H2O溶液时,需加少量硫酸的目的是抑制其水解; (2)加热到沸腾时产生草酸亚铁沉淀、硫酸和硫酸氨; (3)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CO2生成,说明草酸亚铁被氧化为铁离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被氧化的元素,草酸亚铁具有还原性,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得到消耗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 (4)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化学式; ①过程A→B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 ②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产生气体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第二步释放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较第一步一氧化碳的大,据此来回答. 【解答】解:(1)配制(NH4)2Fe(SO4)2?6H2O溶液时,溶液中亚铁离子水解显酸性,需加少量硫酸的目的是抑制其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Fe2+水解; (2)沉淀时发生反应硫酸亚铁氨溶液中加入草酸反应生成草酸亚铁沉淀、硫酸和硫酸氨,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依据原子守恒配平写出为:(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故答案为:(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 (3)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CO2生成,说明草酸亚铁被氧化为铁离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铁元素和碳元素被氧化,根据离子方程式5Fe2++5C2O42+3MnO4+24H+=5Fe3++3Mn2++5CO2↑+12H2O可知,消耗1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0.6mol; 故答案为:碳和铁;0.6; (4)①通过剩余固体的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可知,过程A→B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故答案为:FeC2O4?2H2OFeC2O4+2H2O; FeC2O4+2H2O,
18页 ②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产生气体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第二步释放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较第一步的大,所以第一步释放的气体化学式为:CO,第二步是FeCO3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O;FeCO3FeO+CO2↑. FeO+CO2↑,释放
20.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日在巴黎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1)处理CO2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反应合成甲醇. ①已知氢气、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g)+O2(g)=2H2O(1);△H=283.0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1);△H=726.0KJ?mol1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液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CO2 (g)+3H2 (g)=CH3OH(l)+H2O (l)△H=61.5kJ?mol1 . ②图1是科学家现正研发的,以实现上述反应在常温常下合成甲醇的装置.写出甲槽的电极反应式 CO2+6e+6H+TCH3OH+H2O . (2)将CO2和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工业合成气: CH4(g)+CO2(g)?2CO+2H2(g)△H.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 mol CH4与,n mol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d . a.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H4)=2v逆(CO) C.CO与H2的物质的量比为1:l d.容器内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②据图可知,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P4>P3>P2>P1 ,理由是 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甲烷的转化率降低
③用n和P4列式计算X点的平衡常数Kp= =P4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工业上可用CO2与NH3合成制尿素的原料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氨基甲酸铵
极易发生:H2N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反应酸性条件下更彻底. 25℃,向l L 0.1mol?L1的盐酸中逐渐加入氨基甲酸铵粉末至溶液呈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共用去0.052mol氨基甲酸铵.若此时溶液中几乎不含碳元素,则该溶液中
c(NH4+)= 0.1mol/L ,NH4+水解平衡常数Kh= 4×109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1)①2H2(g)+O2 (g)=2H2O (l)△H=283.0kJ?mol1 ①
19页 2CH3OH(l)+3O2(g)→2CO2(g)+4H2O(l)△H=726.0kJ?mol1 ② 依据盖斯定律①×3②得到:2CO2 (g)+6H2 (g)=2CH3OH(l)+2H2O (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进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图2,甲槽为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3OH,据此书写反应式; (2)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据此解答.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②由图可知,温度一定时,甲烷的转化率α(P1)>α(P2)>α(P3)>α(P4),据此结合方程式判断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解答; ③反应在图象中X点的甲烷转化率为50%,结合化学三行计算列式计算平衡状态物质的量,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 (3)根据氨基甲酸铵极易水解成碳酸铵,即反应式为NH2COONH4(s)+H2O?(NH4)2CO3,将氨基甲酸铵粉末逐渐加入1L0.1mol/L的盐酸溶液中直到pH=7并且溶液中几乎不含碳元素,所以溶液中只有H+、NH4+、OH、Cl,根据电荷守恒计算c(NH4+),根据NH4++H2O?NH3?H2O+OH结合K=进行计算. 【解答】解:(1)①2H2(g)+O2 (g)=2H2O (l)△H=283.0kJ?mol1 ① 2CH3OH(l)+3O2(g)→2CO2(g)+4H2O(l)△H=726.0kJ?mol1 ② 依据盖斯定律①×3②得到:2CO2 (g)+6H2 (g)=2CH3OH(l)+2H2O (l)△H=123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为:CO2 (g)+3H2 (g)=CH3OH(l)+H2O (l)△H=61.5kJ?mol1; 故答案为:CO2 (g)+3H2 (g)=CH3OH(l)+H2O (l)△H=61.5kJ?mol1; ②根据图2,甲槽为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3OH,反应式为CO2+6e+6H+TCH3OH+H2O,故答案为:CO2+6e+6H+TCH3OH+H2O; (2)对于CH4(g)+CO2(g)=2CO(g)+2H2(g),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①a.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 b.υ正(CH4)=2υ逆(CO),则υ正(CH4):υ逆(CO)=2:1,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未处于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进行,故b错误; c.CO与H2的化学计量数为1:1,反应数值按物质的量比为1:1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 d.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总的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②由图可知,温度一定时,甲烷的转化率α(P1)>α(P2)>α(P3)>α(P4),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甲烷的转化率降低,故压强P4>P3>P2>P1,故答案为:P4>P3>P2>P1;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进行,甲烷的转化率降低;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 mol CH4与,n mol CO2,反应在图象中X点的甲烷转化率为50%,
CH4(g)+CO2(g)?2CO+2H2(g), 起始量(mol)
0 变化量(mol)
n 平衡量(mol)
n 则P(CH4)=P(CO2)=×P4=P4,P(CO)=P(H2)=P4=P4
20页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2016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70等内容。 
 山东省烟台市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  2016 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16 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_高三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练习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1...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化学试卷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学年度高三期末自主练习 化学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PDF_高三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三化学一模拟考试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练习 高三化学参考...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试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年度高三期末自主练习 化学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1- -2- -3- -4- -5- -6- -7...  山东省烟台市 2016 届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48 分.1~16 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 1.化学....(2)写出沉淀池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必须控制的反应条件是.(3)检验沉淀池I中Fe2+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4)酸化的目的是.(5)在沉淀池II的反应中,为使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可在反应过程中加入.a.(NH4)2SO4&&&&&&&&&b.KCl&&&&&&&&&&c.丙醇&&&&&&&d.水(6)N、P、K、S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滤液A可做复合肥料,因为其中含有等元素.
分析:(1)NH4HCO3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示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示碱性;(2)NH4HCO3和FeSO4之间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3)亚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不显色,但是三价铁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4)根据除杂的方法结合实验目的来回答;(5)K2SO4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有机溶剂,要想使K2SO4析出需加入醇类溶剂,降低其溶解度;(6)根据滤液A的成分来确定含有的元素,结合复合肥料的概念来回答.解答:解:(1)NH4HCO3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示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示碱性,NH4+的水解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NH4HCO3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NH4+的水解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2)碳酸氢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并放出二氧化碳,反映的原理方程式为:2NH4HCO3+FeSO4=FeCO3↓+(NH4&)2SO4+CO2↑+H2O,为防止较高温度下碳酸氢铵的分解,要注意温度的选择,故答案为:2NH4HCO3+FeSO4=FeCO3↓+(NH4&)2SO4+CO2↑+H2O;反应温度低于30℃;(3)亚铁离子可以被氯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亚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不显色,但是三价铁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检验沉淀池I中Fe2+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沉淀池I的滤液,滴加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若无红色出现,说明沉淀完全,故答案为:取沉淀池I的滤液,滴加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若无红色出现,说明沉淀完全;(4)沉淀池Ⅰ中,除了生成的碳酸亚铁之外,溶液汇总会含有过量的碳酸氢铵,加入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HCO3-,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HCO3-;&&&&&&&&&(5)由题目看出在Ⅲ反应中生成的K2SO4为固体,而K2SO4在无机溶剂中溶解度是比较大的,要想使K2SO4析出只能降低其溶解度所以加入醇类溶剂目的降低K2SO4的溶解度,故选:c;(6)滤液A的成分中含有(NH4&)2SO4以及KCl,即其中含有N、S、K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答案为:N、S、K.点评:本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大.
科目:高中化学
(2009?江苏)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1)反应I前需在FeSO4溶液中加入B(填字母),以除去溶液中的Fe3+.A.锌粉&&&&&B.铁屑&&&&&C.KI溶液&&&&&D.H2(2)反应Ⅰ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其目的是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2+的水解).(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降低K2SO4的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4)反应Ⅳ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地电极反应可表示为2SO42--2e-═S2O82-.
科目:高中化学
(2010?扬州模拟)工业上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可得到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铁红颜料等产品,该方法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1)基态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2)TiCl4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而FeCl3可用升华法提纯,则两种氯化物均属于分子晶体.(3)SO42-和&S2O82-(过二硫酸根)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由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SO42-中存在σ键和π键且与PO43-离子互为等电子体B.S2O82-中存在非极性键且有强氧化性C.S2O82-比SO42-稳定且两者的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4)KCl与MgO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KCl与MgO两者中熔点高的是MgO,原因是均为离子晶体,而Mg2+与O2-半径和小于K+与Cl-半径和且MgO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均比KCl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多,故MgO晶格能比KCl大,熔点高.(5)硫与氯可形成化合物SCl2,则该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折线形).(6)在一定条件下铁形成的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则图1和图2的结构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2: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已知:溶液呈碱性,30℃以上溶液中大量分解。(1)写出溶液中的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沉淀池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必须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检验沉淀I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沉淀池II中,为使晶体分离出来用到过滤操作,过滤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P、K、S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滤液A可做复合肥料,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等元素。(7)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在乙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乙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怕示。①该电池工作时,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已知:NH4HCO3溶液呈碱性,30℃以上NH4HCO3大量分解.(1)NH4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2)写出沉淀池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必须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3)检验沉淀池I中Fe2+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4)酸化的目的是______.(5)在沉淀池II的反应中,为使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可在反应过程中加入______.a.(NH4)2SO4     b.KCl     c.丙醇    d.水(6)N、P、K、S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滤液A可做复合肥料,因为其中含有______等元素.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亚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