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场上谁来守护抗战20多年老兵重回战场?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acc1ed31ef43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抗战老兵拜访手记:前人之事 后人之师
作者:张月红
  C114讯 北京时间6月15日早间消息(张月红)日至9日,笔者有幸跟随中兴的志愿者们到保山市以及下辖区县村庄看望滇西抗战老兵。  保山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战争。70年前,这里发生过惨烈悲壮的抗日战争,连同平民、民工和官兵死了几十万人。  今天,这里还幸存着102位抗战老兵,笔者仅看望了几位,印象深刻。  卢彩文  抗战老兵卢彩文,云南省腾冲人,1925年11月出生,现为云南省黄埔同学会腾冲分会负责人。滇西抗战中,在第11集团军参谋处第二科别动队任少尉情报员。现在,上搜索卢彩文,可以看到很多他讲述的历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是所有老兵里最精神的一位,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书法、作画样样精通,编书立着,据志愿者们介绍,他也是老兵里,唯一一位会讲普通话的。他腰杆挺直、精神矍铄、记忆清晰,他记得当年在滇西做情报工作的很多细节,主编了《腾冲黄埔人》这本书。  翁家贵  翁家贵老人,1914年出生,今年已经101岁,祖籍海南。15岁出国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打工,1939年25岁的他,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吉隆坡报名参军,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翁家贵会开车、会修车,负责运输修路需要的石料。修筑滇缅公路的物资条件异常缺乏,山区道路崎岖惊险,下雨天路滑更容易翻车,据老人回忆,当年一起回来的战友们有三分之一牺牲在修筑滇缅公路的过程中。  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保山统战部的一名干部介绍,这位老先生属于归国华侨参军,很可爱,至今还保留着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早上要喝咖啡、吃面包。  蒋有能  蒋有能老人,1931年7月出生,家里五兄弟,夭折三个,因为抽壮丁,11岁就参军,连枪都拿不动,在部队当勤务兵。  老人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出去打工,两位老人独自生活。  老人一见到志愿者就开始絮絮诉苦,腿上长了疱疹,特别疼,已经住过两次院,吃了药也不见好。老伴也是一个耋耄老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外打工,老俩口在家生活,一日三餐由蒋有能老人拖着病体做。老人的情况让人心酸,要是他腿痛到不能动,或者他再老一点,怎么办?志愿者们赶紧把捐款交给他,嘱咐老人先把捐款拿来看病,把疱疹看好。  陈国栋  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老人老家在四川,11岁或是12岁,因为三丁抓一政策被迫参军作战。在一次战役中,受重伤,被施甸县当地一户人家救起,身体恢复以后,在当地做长工。后来和当地一名姑娘成家,留在施甸。  随志愿者们到老人家中的时候,他躺在床上,寿衣寿鞋已摆在床边。老人的儿子介绍,老人已经90多岁,病在床上一个多月了,两三天没怎么进食。  据老人的儿子介绍,老人一生的梦想能回老家看看,盖上几间漂亮的房子。多年前,老人在四川的侄子找到了他,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志愿者们到访时,老人家的房子也已经修建完成,干净亮堂。  李梦麟  抗战老兵李梦麟,黄埔军校四期的老兵,20岁就参军作战,他和战友主要负责守护边境。战争结束后,他教了几十年的书,家里几代人也都是老师。  他与二女儿生活在一起,也算晚年生活安逸。  后人能够感悟到的  这些八九十岁、过百岁的老人们,他们经历过战争、饥荒与文化大革命,看尽了世间沧桑,也是人生的一本本活教科书。后人通过探访老兵们的人生轨迹,从中也能感悟自己的人生。  通过向志愿者们了解,晚年生活条件不错的老兵们,他们年轻时都有一技在手,比如情报侦察兵,会开车、修车的运输兵、还有神枪手。也难怪当地统战部基层干部感慨:“一技在手,无论什么朝代更替,都能过得比一般人好一些。”  老兵们的晚年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整日坐在家中,或是到家门口看人来人往,记忆力和叙述都不清楚;有的则书法画画、着书立说、精神奕奕。也许是巧合,前者基本上是没机会读书,很小就被迫卷入战争的老兵,后者多是黄浦军校的学生参军。他们是知识改变人生的例证。  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老兵们,人生愿望都非常简单,能够置起一个家、能够吃好穿暖、能够把孩子养活大,已经很满意了。  “老人家,您这一生也近百年,您想一想,最苦的是哪一段日子,最开心的是哪一段?”答案也没有例外,战争是最不堪回首的过去。现在能吃饱穿暖的太平日子很好了。  “唉,以前的日子苦啊,不像现在。”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饥荒,民不聊生,他们饥一口、饱一口,艰难地活着,能够在重重劫难中生存下来,相比战死沙场的战友们,他们算是幸运的。  抗战纪念馆的一张张可怕的历史照片、老人们眼含热泪的回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平是最幸福的日子。  被触动的志愿者们  这次参加关爱抗战老兵活动的志愿者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缅甸、等国外的中兴员工。他们有70后、80后,也有年轻的90后们。  一位来自武汉的70后员工叫志,他对二战以及国内两党内战历史相当了解,一路上向90后的组员们讲述着课本上学不到的历史。他了解历史,同情这些被遗忘的民族英雄。  有些90后的志愿者们和我一样,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学生时代的教科书,他们又怀着什么样的情怀来到这西南边陲?  “我们一直说要做更好的自己,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做更好的人,比如说排队遵守秩序、主动为老人让座等等。现在公司提供了一个做好事的机会,我没有多想,就过来了。”  “我是云南本地人,我过去看了很多滇西抗战的故事,通过这次亲自探访,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自己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我是中兴缅甸代表处的员工,我在缅甸工作,知道有远征军,所以报名参加志愿行动,这次拜访让我对公益有了新的体会。公益要靠行动、公益要有结果、公益要有传承。”  中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让人欣慰的是,(,)的十年坚持,带动了很多社会团体关注老兵,很多老兵的家中珍藏着深圳特安公司、北京及深圳一些抗战老兵论坛赠送的纪念章,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对自己为国作战而自豪过。  腾冲县和龙陵县政府对辖区内的健在老兵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并将这部分资金纳入了每年的财政预算。保山市统战部的干部们经常看望老兵,说到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下施甸县统战部何光耀主任,为了带路他跟着志愿者们去每一户老兵的家里,为听不懂本地方言的志愿者们翻译,每一位老兵的家人都认识他,感谢保山市其他不知姓名的基层干部们。  腾冲县、施甸县以农业为主,财政收入不高,专为老兵们拨出财政补贴,确实难得。老兵们的生活境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路上我们也看到,农村里有很多老人生活贫困、儿女出外打工,他们独自生活。去翻一翻中国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报道吧。我们只看到城市化让农民们涌向城市,产生了很多城市病问题。但农民们,他们有的农地被征,越来越少的土地无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很多人离开父母、留下孩子去大城市打工,住在拥挤的群租房里,境况稍好一些的农民工,有能力将留守在老家的孩子接到大城市里念书,但大城市里昂的生活成本,让更多的人不得不把老父母留在家乡独自生活。老人们有的因为观念,有的因为财力所限,极少人选择去养老院享受被人照顾的生活。  当然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话题,这些问题需要当政者用时间和智慧去耐心解决。对于老兵们来说,今天的生活已是他们一生中最好的时代,愿他们的余生再也没有苦难。
(责任编辑:HN666)
05/13 06:30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九旬抗战老兵的戎马岁月:上战场就是打&不怕死
&&&&来源:&&&&
原标题:九旬抗战老兵的戎马岁月:上战场就是打 不怕死
抗战老兵李有才(右一)给邻居讲述当年的抗战故事。 徐海 摄   中新网郑州7月14日电(记者 门杰丹)“上战场没啥想法,就是打,不怕死,战争比电影电视真实,一场战役下来,遍地都是死人,都是血,草呀地呀都染红了。”7月14日,河南93岁抗战老兵李有才回忆起当年的戎马生涯,仍然义愤填膺:“身边战友都倒下了,自己都没时间去看,只是对敌人恨,朝他打,继续打仗。”   14日,记者赶赴郑州市文化路一住宅小区探访李有才时,他正坐在树荫下和几位老邻居聊抗战的事,只见他举起右手比划着,眼睛望着前方,神情凝重。   老人说,自己1922年出生,小时候家里穷,自己推磨卖面时,被保长当壮丁抓走。17岁那年在郑州入196师工兵营,师长刘朝欢。从1940年开始部队辗转郑州、潼关、陕西、四川重庆,在广西河池和日军交火,部队伤亡惨重,在贵州重新整编,编入13军89师搜索连。   “在广西打了好几天,一个山头你来我往的,一场战争下来,两边遍地都是死人,都是血,草呀地呀都染红了。身边战友都倒下了,自己都没时间去看,只是对敌人恨,朝他打,继续打仗。”李有才回忆说,一场战役下来没剩几个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下场战争开打时,又补充新的战士,彼此都不认识。   李有才说,当年有敌人追赶,所以几乎每天都在路上奔波,走过很多地方,有时甚至一夜走100多里地,基本全是沿铁道走,有时身上受伤了自己也没察觉,一心想着往前冲。   时隔数十几年,回忆起来,李有才老人仍然情绪激动:“当年恨死日本入侵者,心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打仗没啥想法,就是打,不怕死。”   老人凝视着自己从军时少量的照片感慨说,那时候当兵不是享福的,吃得差不说,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填不饱肚子,露天睡在荒野,跟现在条件没法比。   1952年,30岁的李有才回到郑州,当了一名普通工人,1982年退休。退休以后,跟儿子一起生活的他安享晚年,没事打打牌,跟老友聊聊天,和别人说说之前抗战的故事。   “平时也经常听俺父亲讲一些他战争时候的故事,心里觉得挺难受的。”李有才女儿李志萍说,当兵给父亲带来“闲不住”的毛病,没事他喜欢去外边义务劳动,打扫街道,把不平整的地面用土铺平,但最喜欢的还是向别人讲那些抗战的事。   “现在和以前生活差距很大了,以前那标准低,是不是?合着一个人多少面、多少粮食,现在你随便买,随便吃,对不对?经济条件好了,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李有才自问自答。   采访中,这位老人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不要忘了日本侵略咱中国,不要忘了历史的教训。生活中不要计较,要团结,要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完)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抗日老兵时吉才:和平需要强大的国防来守护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徐乐乐
当99A坦克方队、两栖突击车方队等各式精良装备方队缓缓从天安门前开过,93岁的时吉才眼里闪烁出一丝泪光,他竖起右手大拇指,声音微颤地说道:“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先进的装备,多威风,多了不起!和我们抗日那会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南方日报讯(记者/徐乐乐) 当99A坦克方队、两栖突击车方队等各式精良装备方队缓缓从天安门前开过,93岁的时吉才眼里闪烁出一丝泪光,他竖起右手大拇指,声音微颤地说道:“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先进的装备,多威风,多了不起!和我们抗日那会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大早,时吉才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阅兵式的开始。为了迎接这一刻,他还特意佩戴上了刚刚由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70周年纪念章。阅兵式上,整齐威武的士兵方队、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精尖装备一下子把他拉回当年艰苦抗战的岁月。 “我最初入伍抗日时,手里拿的只有一支79式步枪,经常打不响,其实就是个摆设。”
1945年1月,23岁的时吉才在山东威海加入八路军的一个区中队。三月份的一天,日本兵出威海城采取行动,时吉才所在独立营4连等部队接到命令进行阻击。双方交火不到一个小时,敌人最终被击退。 此时,时吉才和一名战友还埋伏在一角侦查。当他俩准备撤退时,一个日本兵突然出现眼前,枪上上着刺刀对着他们。“战友的枪有刺刀,就和这个日本兵僵持对抗,可是我的枪不但打不响,还没有刺刀。”
时吉才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在这种紧张气氛下,他迅速绕到日本兵后面,使出全身力气用枪柄砸了过去,日本兵应声倒下。 就这样,时吉才缴获了敌人的一支“三八大盖”,第一次使用上了不哑火的武器,这位“新兵蛋子”还为此得意了好几天。
时吉才一边谈这段经历一边指着电视说:“和现在相比,我们那时候的武器都不好意思提!” 时吉才虽然参加抗日战争不到一年,但与日本兵有过多次交锋,一直表现突出。解放战争期间,多次受枪伤,还曾在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8师112团2营6连任过连长。现如今的他,身体依旧健朗,每天散步下棋。这次阅兵式让他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他说:“没人喜欢战争,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用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守护。”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谢检秀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多年老兵重回战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