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pdf下载:人类认知过程的问题!请教老师!

吾师|这个学科教你探秘人的认知与行为
本文是通识联播独家栏目“博雅GE微访谈”对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老师的访谈稿。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通识教育、《普通心理学》的授课理念、心理学对我们的重要性。方老师还特别细致地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们推荐了两本非常有代表性的心理学书籍,为大家了解心理学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
其次,关于自己如何与心理学结缘,方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求学经历,并且为我们解读了心理学的特别魅力;
最后,小编请教了有关利用心理学方法操纵人的心理和认知的可能性、我国目前的心理学科普以及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展望等问题。方老师给出了简明的回应。
在推送的最后附上方老师纸质版回应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帮助大家对心理学这个学科和《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进一步了解。
在访谈中,方老师经常提及的就是心理学教会了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每个人都经常身处在社会和自然对我们的无形影响中而不自知。希望这次访谈记录的推送也能带你走进心理学的世界,让你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
通识联播小编与方方老师
首先想请问一下您对于通识课的认识是什么?
方方:我觉得通识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对自我、自然、社会及其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升批判性思考、开拓创新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今年《普通心理学》加入了通识核心课程,想问问您对于通识课里面加设心理学的课程有什么看法?
方方:以前这门课程是给心理学院本科生和选修心理学双学位的同学开设的必修课,每年秋季开设,每次有超过200位同学选课。今年这门课变成了核心通识课。与这门课类似的课程是一门大类通选课“心理学概论”,每个班是300个人,每年开四个班,一共1200个人。所以普通心理学的相关课程每年有超过1400个学生选。这和美国的大学类似,在北美,心理学是授予博士学位最多的学科,授予学士学位人数位居第二,是大学里选学课程人数最多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这门通识课是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了解社会和自然对其影响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因为无论你以后想做什么事情,你首先要了解人是什么。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他人,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很重要。普通心理学帮你解释了自然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人作为一个主体,如何把物理世界给映射成一个心理世界。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叫社会心理学,它研究社会中的人,看他人怎么影响你,你和他人的互动。所以心理学充分反映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您是根据什么教育理念来设计这门课程的?是怎么平衡心理学专业知识和面对非专业学生之间的关系的?
方方:心理学院选用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作为课堂讲授的教材,这是一本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兼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想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学,我和心理学院的三位老师还开设了普通心理学讨论班的小班教学课,使用的教材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以及最新的科研文献,通过小班教学,让学生从科研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心理学。
由于《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所以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学生,只要投入,都可以学的很好。
《心理学与生活》书影
那您授课以来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方方:心理学是一门似乎很神秘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也就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由于心理学教育在大学才开展,我们的学生在此之前对科学心理学了解甚少。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会经常结合自身的感受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
我们周围可能有非常多的非专业的同学会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您有比较推荐非心理系同学阅读的心理科普类的书籍吗?
方方:以下是挺有代表性的两本书:
1. Gazzaniga, Ivry 和Mangun 撰写的《认知神经科学》(周晓林、高定国等翻译)
《认知神经科学》就是讲我们的脑是怎么运作,来实现感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决策、语言、情绪等心理和认知过程。
2. 迈尔斯撰写的《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翻译)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具体领域包括社会思维、社会信念判断、态度和行为、群体影响、从众与说服、偏见、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等等,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同学都会觉得非常有用和有趣。
结缘心理学
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初衷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在心理学方面学习和教学的经历?
方方:我在读大三的时候对人脑的信息加工特别感兴趣,在沈政教授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接受本科科研训练。为了弥补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的不足,在智能科学系攻读了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的硕士。然后,去明尼苏达大学攻读视觉认知和脑成像方向的博士。
那么您本科的时候选择心理学作为专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呢?
方方:进入北大之后才开始逐渐系统的了解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一个有趣的、有很多重要科学问题的学科。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这说明心理学也是一个很难研究并取得突破的学科。
您在国外读博的时候有没有觉的国外的心理学教学和国内的有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差异?或者说您有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方方:心理学在美国很流行,是美国本科生选修人数第二多的专业,仅次于经济学。
您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脑成像技术、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神经机制,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心理学方向呢?
方方:首先这是有趣的科学问题,我研究的是人脑中的视觉系统是如何从双眼视网膜上的二维图像构建出对三维世界的表征,并识别出其中的物体。这个过程并不是物理刺激到心理事件的一一映射,它受到注意和意识的调节,非常精巧和奇妙的反映了人类丰富的心理世界。同时,这些研究为机器智能感知系统提供了重要的脑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算法约束。
您觉得学习心理学,从事心理学教学,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您认为心理学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方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才能更好的理解“人何以为人”。
关于心理学的最大魅力,这和心理学的学科特色有关。我们试图去理解行为的内在规律,试图去揭示心理活动的脑神经基础,试图去探索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艰深有趣的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看似触手可及,但又如此遥不可及。这个矛盾体吸引着一代代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走近心理学、走进人们心中的汪洋大海,探索人们神奇而又美丽的内心世界。
还有就是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科学发现,对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比如说,智力和性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人为什么会无条件服从邪恶的命令?人为什么面对弱者或伤者不施以援手?2011年在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小悦悦被车碾压好多次却没有人去救助的类似事件在美国也发生过。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个案件,一位女性在午夜回家的路上,被人刺了好多刀。她一直在高喊求救,虽然当时有38人看到了这个场景,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心理学家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基于一系列实验,提出了一个叫“责任分散”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群人面对一个急需帮助的人,这个群体的人越多,责任越分散,实施帮助行为越迟缓。
责任分散效应漫画
心理学:研究、科普与应用
您对于一些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中涉及到的心理学问题有什么看法?很多电影和小说中都会有用心理学操纵人的行为的情节,是否有过度夸大的嫌疑呢?在这里想请问您在现实中,有没有用心理学完全操纵人的行为的可能性?
方方:用心理学来操控人是当然可以的。比如说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用电刺激或磁刺激兴奋或抑制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一个例子是让被试闭上眼睛,用穿颅磁刺激仪(TMS)刺激他的大脑的正后方,也就是初级视皮层,他会觉得看见很多亮点。然后你把穿颅磁刺激仪向前移动,刺激大脑的颞中回,他就会觉得这些亮点在动。电磁刺激不仅能改变人的感知觉,还能改变你的决策,同情心,注意力,甚至治疗抑郁症。
除了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控制别人的行为。比如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举出的访谈者利用问话方式改变被访谈者对首相候选人的态度的例子。英国大选之前,访谈者问被访谈者“你能列举出布莱尔的四个缺点吗?”如果被访谈者对布莱尔没有太多了解,最后只能想出两三个缺点。提出这个问题会导致被访谈者对布莱尔产生好感,因为他会想,哦,这么一个人,挺好的,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他的四个缺点,只能想出来三个。在被访谈者投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支持布莱尔。但是如果反过来问,“你能列出布莱尔的四个优点吗?” 被访谈者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他就会觉得布莱尔并不优秀,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布莱尔的四个优点,那么就很有可能不投布莱尔的票。
您对我们国家目前在心理学方面的大众科普水平满意吗?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状?
方方:不满意。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心理学的科研和教学队伍的体量太小。而且,在中国,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很多原因,许多科研工作者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做科普工作。
大家了解到方老师您曾经作为嘉宾参加过“最强大脑”的节目录制,能简单谈谈您参与节目的感想吗?请问您认为这种科学型竞技真人秀节目在科普意义上有多大的作用呢?
方方:我在该节目播出几期后接受了一次访谈,谈了自己对节目的看法。还有,在一次年度总决赛之后,我作为颁奖嘉宾去给冠军颁奖。我的实验室联合魏坤琳老师的实验室,对一些脑力超强的人做了行为学和脑成像测试,相关测试情况也在“最强大脑”上播出了。
我觉得“最强大脑”在科学普及上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该节目向大家宣传了脑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回答了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参加“最强大脑”比赛的选手的某些认知能力很强,那么这种强认知能力,是先天的还是通过训练获得的?是通过长时间训练获得的还是短期训练即可?结合心理学知识和必要的测试,我们可以给出答案。
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在社会上的实际运用和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期待?可不可以就着您研究的方向详细谈谈这些技术在现在和未来在哪方面会有所应用呢?
方方:我的研究方向(视知觉、注意和意识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及其理论意义在上面的访谈中已介绍,可能的应用方向包括智能视觉系统和视觉认知增强。我和北大信科的老师联合做过无人驾驶自动车的场景检测项目。在行驶过程中,无人驾驶自动车会接收大量的动态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中选择具有高优先度的信息加工,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注意”所关注的问题,如何把心理学的知识和实验发现转变成计算机算法,是我所关注的问题。
如何增强视知觉及相关的注意力是我的另一个兴趣和应用方向。在机场安检过程中,旅客把行李放进安检设备后,安检人员要一直盯着一个彩色的屏幕,看有没有危险品藏在行李中。安检员需要长时间的坐在那里从复杂的图像中检测目标,是一个辛苦而且责任重大的工作,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和注意倦怠。如何让安检员长时间的保持甚至增强视觉和注意力? 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心理物理学训练方法和电磁刺激大脑来实现。
附:方老师提供的纸质版回答摘录
关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普通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及其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其目标是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预测将会发生的行为、最后控制行为以提高生活质量。正如“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这一命题所描述的那样,心理学体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整合,它从分子、细胞、脑区、脑网络、个体和群体多个层面探索正常和异常心理行为的规律和机理。
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入门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包括感觉与知觉、意识、学习与记忆、语言、问题解决与决策、智力与心理测量、人的毕生发展、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人格与动机、心理障碍与治疗及社会心理学。课程首先介绍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并从生物、进化、认知和社会文化等视角对各个子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理论和发现进行介绍。
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学生将提升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以及自然和社会如何影响人类个体的精神和行为,非常契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大学中,普通心理学是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
关于心理学的四个重点方向: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学科方向设置根据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涵盖了以下四个重点方向:
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意识、社会认知等大脑高级功能的认知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
工业与经济心理学:主要研究组织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开发、职业健康与职业生涯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岗位涵盖企业管理咨询、市场分析与用户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的发生、发展与老化问题,包括儿童与老年人的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儿童与老年人社会性发展和特殊儿童的发展与干预。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人人格特征、社交焦虑、应激和压力管理、人格障碍、自闭症等,在推广和应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建设心理健康信息化管理平台、自闭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等方面做出了出色成绩。
本文转自“通识联播”公众号
编辑:维阳、未小名
校对:明矣
摄影:君佑
美编:安桂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心理学:探索人类的心灵(第3版)”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8.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40.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2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5.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8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2.35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67.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46.75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75八五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AUTOCAD绘图、熟悉办公软件以相关的常用的软件。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智力与创造力 《学与教的心理学》教学课件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学与教的心理学》教学课件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6:33: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智力与创造力 《学与教的心理学》教学课件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数学模型 - 简书
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数学模型
2013年开始,“人际”成为一个主题,需要我在工作中进行科学管理。所以,我一直在探索“人际关系”的模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形而上的学科:“行为统计”,到逻辑分析的学科:“心理学”,以及“信息学”、“哲学”等学科逐步被我借鉴。
最终,我将“人际关系”的模型,建立在“人的认知结构”上。一切历史,都是人类认知的堆砌。
认知科学在最近的三十多年里(1980年起)已经走出了“心理学”范畴,融合了许多“强大的科学”,并且在“信息学”的实用领域(IT行业)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The Cognitive Hexagon,From H.Gardner, The Mind’s New Science(1985)》
从1985年的“认知六边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认知科学”的体系,凝聚了这个世纪人类知识的精华。——All knowledge is, in final analysis, history.——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All sciences are, in the abstact, mathematics.——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All judgements are, in their rationale, statistics.——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C.Radhakrishna.Rao:《统计与真理》
在人类对“科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上,对于“知识”、“数学”、“哲学”的共识,已经达到了非常璀璨的高度。
如此一来,新生的“认知科学”,恰好可以借鉴牛顿先生的态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遵从与运用已有的科学结果,为人类探索“自然”创造新的“知识”。——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认知”都是历史;基于对“知识与历史”的哲学逻辑的认可,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推断出:认知的基本公式:新的认知=f(已有认知结论 + 新的感知)认知=f(认知 + f(感觉))
感知:人体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而“感觉”是原始的“神经电信号”,只有运用已有的“认知结论”进行判断后,变成“感知”。
“感觉器官”的“神经电信号”,等同于人类“测量世界”的方法,“测量结果”可以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由于“已有的认知结论”不同,对于“真实的存在”的判断也不同,所以,同样的一个“存在”,会有千差万别的“认知结论”。
关于基本的“认知结论获取的方式”,可以参考前文:
基于这样一个逻辑情况,通过对人类已有的科学研究的结果的借鉴,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的认知的逻辑规律:第一个规律:不确定原则
在前文:中,我提到,“人类在数学和物理学的领域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挖掘,终于挖到了一个“科学的边界”。这个“边界”,最早出现在“量子物理学”领域。”
关于这个“边界”的争论,或者说探讨,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核心的论点就是,“我们的世界究竟是波还是粒子”。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当,电子枪,发射电子,通过双缝,在底片成像,连续发射电子流的时候,底片上会呈现很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典型的“波”的行为 特征,“波的波峰与波谷的叠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但是,如果只发射一个电子,却只能在底片上呈现一个亮点,这又是典型的“粒子”行为。如果在两条缝上安装精密的测量仪器,会发现,不论怎么精密的监测,一个电子只能通过一个缝隙,而不是同时通过两个缝隙,这完全不同于“波的行为”
后来,以波尔为首的“粒子派”,名将海森堡,通过对“动能*位置”的矩阵计算,得出了电子的分布特征,同样符合实验观测的结果。而以爱因斯坦为首的“波派”,名将薛定谔,发布了优美的超出“智慧”的“波动方程”,同样也用数学的方法演算了观测的结果(这个方程先问世)。
但是,最终“粒子派”的大将波恩,一阳指戳中波动方程的“Ψ”实际上是“粒子的运行概率”。
1926年,这个怪兽被波恩放出来以后,“上帝掷骰子么?”就成了量子物理学界头疼不已的难题。
这个难题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由于电子的体积和能量过于微小和原始,现在还没有方法能够“观测”电子的结构而不影响电子的状态。
同样的难题也困扰着“认知”的观测。由于信息的“非物质特征”,我们要观测“认知”,就必须使用“认知”去衡量,这就相当于,用一个电子去观察另外一个“一摸一样”(“大小一样”,现在的科技还不知道细节到底怎样)的电子。能够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还是我,他还是他”!那么,认知的不确定原则包含了哪些含义呢?一、思维的不可观测
在现有的科技能力下,人类的观测工具对于“思维”的观测,还没有合适的工具。虽然有大量的“神经科学”运用“脑电波”、“经颅磁刺激”等方法读取神经电位变化,并绘制脑、神经节的活动。
但是这类观测方法,仅仅类似于我们以数值标记“颜色变化”,却不能将“颜色变化”变成“信息承载”的符号,更不能解读“符号”所代表的内涵。就像“读天书”。
经颅磁刺激
二、已有观测方法的主体不可独立性
当我们要观测一个人的认知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或者“这个人没有任何行为”,我们是无法从静止的人的脸上读出这个人的“认知结果”的。
一般的观测方法,是通过“刺激”、“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方式,去观测人的“认知”,或者“心理活动”。
但是,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刺激”,新的“信息”。即便是最简单的“观察一个人吃饭”,这个人也会在吃的过程中,被新的因素干扰。三、观测者、观测主体的独立分隔
观测方法存在着必然的干扰。但是,观测者与观测主体之间,却又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认知载体”。
在观测的过程中“观测者”往往以自己的“历史认知结论”,去理解“新的观测结果”,这种“观测者”的认知结论,与“被观测者”的认知结论,是完全不同的。四、认知计算的递归特征
不论是“观测者”,还是“被观测者”,在认知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将新的“感觉”信号,代入认知基本公式:认知=f(认知 + f(感觉))
而这个过程中,新认知又被不断带入认知公式,成为历史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买之前觉得非买不可,买了以后觉得“就那么回事” :D)
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既有希望“不干扰观测者”的难度,又有不断扩大的“理解偏差”的风险。举个综合的案例去解释者四个含义:
目的:观测客人是否喜欢“宫保鸡丁”这道菜
方法:观察客人“回头点单”的比例,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意见分析:
1、从模型建立的角度,主观认为客人觉得好吃了,就会第二次“点单”,那么这里就已经忽略了许多“认为好吃,但是,我因为各种原因想吃点别的”,当然也忽略了“认为好吃,但是,因为其他原因:譬如环境、价格,而不再光顾”的客人。也就是很显然,这个模型很难获取“思维”的整体样本。
2、这个模型,是从经营者角度出发的,他没有能够洗掉除“口味好吃”这个标准之外的其他因素。譬如,有大量的客户,因为“历史认知结论”,导致“理性”约束她们不能摄入高热量食物,从而已经对饮食有了“除口味之外”的“偏见”。
3、在“调查问卷”这个环节,因为你要采集客户的意见,你就要有这个行为,但是这个行为如果过于“生硬”,就会干扰客户的“认知”,原本觉得“口味好”,但是由于这个调查,的打扰,反而觉得“就那么回事”,原本是普通的一次“就餐行为”,但是,因为的调查的加入,变成了“评价菜品”行为,是否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改变评价标准,发表意见的时候,表现出“公平、公正、更高标准”。
4、这一次调查行为,可能让客户改变了对餐厅品牌的评价,也就是这个认知成为历史认知,被带入到下一次就餐决定。甚至这里还会出于对下一次就餐的“表征认知(联想)”而改变这一次的评价行为。
很晕吧!哈哈,就像网络上讲的,波尔作为量子物理学的领袖,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第二个规律:多维平行认知
上个世纪中叶,对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讨论,甚至还出现了“平行”宇宙的观念,尤其上面我们提到的“双缝干涉”实验,当实验中再加入一个因素:观测者的时候,实验的“双缝干涉”结果就发生改变。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用一个精密仪器监控电子究竟从哪个缝通过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想弄明白,究竟电子是什么样的想法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消失了!
很多科学家提出,这个结果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多个平行的“世界”,电子的不确定,是因为它要为多个“世界服务”,但是,由于 观察者所处的世界是确定的,所以一旦观察者将设备对准电子的时候,电子的行为就表现为这个确定的结果。
这个理论直接吧“观察者”拉入了物理运算,结果导致了“意识”印象“存在”的悖论。这个悖论的一句最牛逼的话:“宇宙大爆炸恰好是这个速度,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因为一旦快一点、慢一点,都不会形成现在的结果,也就不会有你在这个时刻讨论大爆炸的问题。因为,不让你诞生,大爆炸就失去了意义!”还有一个文学一点的表达:“只为我在人群中望你一眼,宇宙准备了一百多亿年!”
显然,这个观点站不住脚。但是,直到几十年以后,才有学者发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原作者的意思是: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超过三维的时空里,但是由于各种局限,一旦这个具有多维特征的电子运动与我们的观测设备关联的时候,就只能表现出三维特点”
我们不管这个“量子物理学”的“逻辑坑”,因为和认知科学的“多维平行认知”比起来,这个“坑”算不上什么!多维平行认知是什么含义呢一、多可行性
在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点,这个时间点足够长,长到人能够有清醒的“认知结论”,一个人的“认知结果”中,即便是“同样的一件事”,也会有多个“候选结论”。
就像早上要吃早餐,在这个时间点,可有的选择很多:煎饼、汉堡……二、多结论参数
对于某个可行性的结论,也会有多个理由进行判断。
并且,这些理由,并不全是“可排序、可对比”的。
就像对于某个具体的电子走的哪个格栅。是随机的!三、观测影响 or 外因影响
就像用仪器检测电子的路线的时候,会影响电子的“双缝干涉”结果一样。这个时候,你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吃煎饼么?”就会打破随机规律。四、宏观分布
虽然每一次的决策具有随机性,不能由“观察者”推测出“绝对答案”,但是,对于一段时间、一批人的统计,会呈现出“潜在规律”。从以上含义,我们可以构建:多维平行认知的结构
首先,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单一类型答案,所以,认知结果会出现许多“结构并不相关的结果”。
多行为结果,多认知因素;离散不相关,无序
简单举例:如果问题是“周末干嘛?”,所约束的答案就非常宽泛了,包括“睡觉、学习、打球”等等,答案的分析结构可能毫无相关性,但是行为选择却与问题“周末干嘛?”相关。并且如此行为结果相关的“天气、老师、球友的时间”等因素,可能相关度非常低。
由于,不同的认知主体,所具备的“历史认知结果”并不相同,所以针对同一个“观点”进行判断的时候。各自的“认知结构”是相互“黑箱”的。
用自己的“观点”结构,重新构建他人的“观点结构”。
并且,进行“观点”判断的时候,都是用自己的“观点”结构,重新构建他人的“观点结构”。
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认知主体”(可以简单认为是人),互相沟通的时候,就具有一下的特征:
其中,甲乙双方就“同一个事物”,进行了6个观点的交流,但是,在交流的互动中,由于“表达、观察”的方向不同,还是存在区别的。
沟通、交流的计算矩阵
上表中的黄色代表“甲表达观点,乙观察理解”;绿色代表“乙表达观点,甲观察理解”;
其存在着:虽然是同一观点,但是:交流{甲,乙},并不等于交流{乙,甲}!
天啦!这不就是“量子力学”里面,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数学模型嘛!这下好多了,直接可以用矩阵算法来计算了!
到这里,我们介绍完了认知科学在走向“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数学模型。回到开头的引文:——All judgements are, in their rationale, statistics.——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到这里已经讲了:历史认知、认知计算的数学模型,最后用“统计学”来简单收个尾。其实,统计学的一些知识、工具,在之前的《人类认知的工具:漫谈大数据》系列中,已经有了详细的介绍。从第一篇:《人类认知的第一个模块:相信》开始,“概率”、“统计”这些词就一直和认知原理紧密相随。画外音:
人类究竟如何从数以亿计的“感觉”单元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决定”出“最重要的信息”,交给大脑皮层进行“判断”,是认知科学的终极探讨的内容。
认知科学,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最最前沿的科学之一了。是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顶级表现。
我曾经和小伙伴说过一个案例,在我的“销售学”(认知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结构中,有一个典型的运算公式:“销售人员和骗子,她们基本上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工作,这个方法就是’传递信息’。她们之间的方法区别并不大,技巧区别也不大。但,根本区别是,销售以客户正确理解信息为目的。骗子以客户错误理解信息为目的。使客户理解错误的方法有:缩短理解时间、使用偏见结论等”
认知科学是一个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大到“法律制定与解读”,小到“夫妻间甜蜜交流”,无处不在。
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认知学科在人类社会的数学结构,作为与人相关的一切工作和研究的基础:认知的数学结构,直接作用于工作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
我也多次犹豫,是否将这些结果写出来。甚至在考虑是和“中国的”还是和“外国的”公司合作,去实现这些数学模型。最近想开了,既然我所看到的这些结果,都是源自“互联网学习”,那我就放在互联网上吧。也算是,生于此、长于此。
而且,由于我没有很好的英语能力,认知科学的现有讨论很多都是英语背景的,我希望,其他能看到最新消息的网友,能和我分享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其他:对于思维和量子力学的很多观点的类比,还有多多很有意思的地方:1、自由的电子,和有立场的电子我们开头提到的双缝干涉实验,在没有“观测者干扰”的情况下,电子按照“波”的形式,在底片上呈现“干涉条纹”,一旦“观测者进行任何形式的观测”,甚至是,在电子通过格栅之后,再进行观测,底片上就只呈现“格栅的影子”。这就像我们的思想,当不考虑别人的想法的时候,思想(在本文中称为认知活动)是可以随意进行的。但是,一旦知道别人在“偷看”的时候,立即就变成了“乖乖仔”。2、除了观测到的结果,其他平行宇宙都是无意义的在平行宇宙的理论中,许多人认为,去关注那些“没有观测到的结果的其它宇宙”是无意义的,因为他在多维空间中与“主人公”所在的世界并不关联,是无意义的。同样对“另外一个宇宙里的主人公”来说,我们这个“宇宙”也是无意义的。这就像思想在大脑里,不论你怎么想,都不碍事,只要你没干出来,那些想法就都是无意义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周末干啥?”,你可能有N种想法,但是最终表现出来,与你的老爸、老妈、老婆、孩子、房子、车子、灰尘、一切一切相关的世界,你说表现出来的结果只有一个。而其他“平行想法”都是无意义的。3、难道“未来”真的能够影响“过去”么跟第一条类似的,有人故意设计了“坑电子的实验”,就是在电子通过格栅以后,快要接触到底片之前,去观察电子的路线。但是电子还是会跳出“干涉现象”。这就出现了问题,“观测”这件事情,其实是发生在电子通过“格栅”之后的,那电子怎么会提前知道呢?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在脑袋里面想的时候,可以想得任意复杂,任意“细节”,甚至可以想到“200年后”,但是,一旦回到现实,哪怕这个距离现实只有一亿分之一的尺度。一切幻想就都消失了。回到现实里成为“乖乖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我满怀好奇之心,探寻自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知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