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只有肿块,未见去毛刺机,钙化及结构扭曲,严重吗

双乳腺呈多腺体型。双乳腺体呈不均匀多量斑片状及絮片状致密影。双乳未见明确肿块,钙化及结构扭曲。双乳co
来自于:广东|
提问时间: 06:24:18|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双乳腺呈多腺体型。双乳腺体呈不均匀多量斑片状及絮片状致密影。双乳未见明确肿块,及结构扭曲。双乳coO卩er,S韧带未见明显增厚。双乳未见明显增粗的血管及增生的导管影。双乳晕和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双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295收到了:
有点的,但是问题不大,坚持定期复查,每年至少一次,这个年龄段要注意一下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9265收到了:
根据报告显示您有乳腺增生现象,建议您可以定期复查就好,不用担心。不要经常用手触摸。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结构扭曲”,一个不容忽视的征象
我的图书馆
“结构扭曲”,一个不容忽视的征象
来源:飞利浦医疗保健(Philips_Healthcare)病史简介女性,48岁主诉:发现右乳肿块20天现病史:·20余天前无意发现右乳肿块,无明显疼痛,无乳头溢液,无红肿发热,无乳晕区皮肤脱屑。查体:·右乳肿块,质硬,界欠清。辅助检查结果超声:·右乳腺体回声减低,结构较紊乱伴周围腺体纠集,无明显血流。乳腺MR:·右乳不规则肿块,边缘毛刺,明显不均匀强化。乳腺X线:·右乳外上结构扭曲伴致密。诊疗过程初诊备选·A、浸润性癌·B、硬化性乳腺病·C、炎症·D、原位癌乳腺X线摄影表现(病灶局部放大图像)(病灶局部放大图像)MRI影像表现诊断·浸润性导管癌,2级,ER-, PR-,HER2+++诊断依据·结构扭曲若无明确手术外伤史,均需活检,此例乳腺MR征象典型,强烈提示恶性,而超声表现不典型。诊断方法及设备·乳腺X线摄影:采用木兰量子计数乳腺X线摄影系统。·技术背景:木兰量子计数乳腺DR,将应用于深空探测的量子计数成像引入到医学成像中,使乳腺X线摄影发生重大变革,降低辐射剂量达60%以上,同时基于量子计数的能量成像方式,使得图像层次更丰富,有效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馆藏&2642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CR钼靶X线与病理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1期
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CR钼靶X线与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类型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CR钼靶X线征象及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与肿瘤组织类型进行对照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肿瘤CR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99例,毛刺征62例,钙化48例,结构扭曲、紊乱16例。肿块样表现见于浸润性导管癌55例、单纯癌34例、黏液腺癌2例、髓样癌6例、混合癌2例,其中并钙化40例;毛刺征见于浸润性导管癌41例和单纯癌21例;结构扭曲、紊乱多见于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其中并钙化6例,仅表现钙化2例。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表现不同的CR钼靶X线影像,组织类型与其影像表现具有相关性,诊断乳腺癌应综合分析肿瘤各种X线征象。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7.9【正文快照】: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或第2位[1-2],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nonspecific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NSIBC)占80%以上[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NSIBC患者CR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对NSIBC影像表现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友福;陈宏;;[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6期
安向红;张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2期
解建军;任玉波;梁凤泉;马广贞;陈冰;马青松;周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09期
赵颖如;刘佩芳;赵玉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年02期
何贵林;杨化云;门传武;刘英刚;吴云宝;李文博;;[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08期
刘江;历玲玲;王蓓;吴晓明;胡望远;周绍斌;;[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萍;朱四清;;[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吴素英;毛秀娟;;[J];安徽医药;2007年02期
邱晓光,刘永平,蒲庆田,顾庆焕,韩建军;[J];癌症;2002年11期
王曦,梁卫江,朱振宇,杨名添,曾益新;[J];癌症;2004年S1期
陈捷鑫;林鹏;樊卫;吴秋良;肖平;王军业;张旭;李小东;解明然;;[J];癌症;2007年02期
孙太明;王芳;张征;;[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郑健,李海如,陈亚明,唐桂红,胥亚兰;[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年02期
逯乐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刘胜,孙霃平,陆德铭,唐汉钧;[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1期
宋芳;;[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倩;张聪建;熊彦;董婷;;[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高春晖;张文清;贾岩峰;于洋;刘杰;;[A];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靖博;陈宝文;王小丽;孙燕;李澄;孙红光;;[A];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洪宋贞;朱华宇;林毅;;[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殷玉琨;李静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卓睿;;[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马红梅;楼丽华;;[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许美凤;王苹;;[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薛晓红;;[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姚暄;程志强;;[A];西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瑞平;[D];天津大学;2003年
范志民;[D];吉林大学;2004年
刘晓安;[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贺青卿;[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刘晓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金雪瑛;[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孔令泉;[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霍志军;[D];中南大学;2007年
宋昌龙;[D];吉林大学;2009年
贺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歌;[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牟洁;[D];山东大学;2010年
蒋越峰;[D];浙江大学;2001年
林勤;[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王慧玲;[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陈鹏;[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徐彬;[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马双慰;[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王朝杰;[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煌辉,王维,罗贤明,叶斌,刘君;[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9期
郇金亮,王强,蔡清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庄晓明;谢敏;毕永春;;[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09期
赵亚平,周世英,刘荣波,许崇永;[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1期
丁华野,皋岚湘;[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郁武,章龙娇,袁立新,殷国玮,竺平,吴雪梅;[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03期
谢坪;何远智;付凯;黄灵敏;;[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3期
马博文;[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阮秋蓉;刘聪;李力;葛晓娜;邓仲端;;[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余小蒙,王卫东,张长淮,黄受方;[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江;历玲玲;王蓓;吴晓明;胡望远;周绍斌;;[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3期
杨志刚;郑会海;张明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王晓华;李振芝;林治恩;宿秀峰;楚庆速;;[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6期
崔春玲;陈颖;辛玲玲;濮杰;;[J];黑龙江医学;2008年12期
梁海毛;蔡曙耘;肖文依;董延江;;[J];罕少疾病杂志;2008年04期
胡玉兰;黄召金;;[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宁平;张勇;刘泽宇;温全;陈军;;[J];西部医学;2011年04期
李艳琴;;[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赵丽;;[J];中国优生优育;2009年03期
李文革;;[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民;傅海东;戴宇文;王亚萍;汤宏峰;;[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黄秋穗;王乐丹;周伶俐;刘洋;陈文兵;;[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方创琳;;[A];中国地理学会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陈晓娜;;[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窦坤;刘齐贵;熊德顺;曹伟;姚建忠;王跃力;周庆余;张文滔;;[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传燧;王双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吴克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翟志芳;杨希川;郝飞;钟白玉;叶庆佾;;[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王艳侠;张爱平;丁尧海;姜晓宇;张磊;石书梅;李宏栋;;[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杨明;刘正;傅少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本力;[N];中华读书报;2007年
徐风;[N];吉林日报;2006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鹏;[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姜剑;[N];温州日报;2011年
杨益波;[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区倚 刘恒;[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胡永平 王荣森 周仲成;[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晨曦;[D];天津大学;2012年
闫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王瑞;[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杨华锋;[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戴儒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王振兴;[D];中南大学;2011年
刘勇;[D];天津大学;2011年
雷雪飞;[D];东北大学;2009年
王倩;[D];浙江大学;2010年
王磊;[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贝贝;[D];湖南大学;2010年
杜旭峰;[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孔朝志;[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赵媛霞;[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张月梅;[D];东北大学;2008年
贾明畅;[D];湘潭大学;2011年
李航彬;[D];中南大学;2011年
赵大伟;[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张芬;[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原;[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CR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马发鹏,张小占,王春桃,孔寒离&&&&作者单位:河南焦作,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探讨不同组织类型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NSIBC)CR钼靶X线征象及与组织学类型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的影像学表现,并与肿瘤组织类型对照研究相关性。结果
肿瘤X线表现为肿块99例(82.5%),毛刺征62例(51.7%),有钙化68例(56.7%),有结构扭曲、紊乱21例(17.5%)。肿块并钙化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62%)、单纯癌(30%),肿块样表现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81.6%)、单纯癌(80.3%)、黏液腺癌(87.5%)、髓样癌(83.3%),毛刺征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73.3%)和单纯癌(70%),结构扭曲、紊乱多见于浸润性小叶癌(86.1%)、浸润性导管癌(33.5%)。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的非典型浸润性癌表现不同的CR影像改变,组织类型与其影像表现具有相关性,诊断乳腺癌应综合分析肿瘤各种X线征象。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钼靶X线;病理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或第二位[1,2],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nonspecific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NSIBC)约占 80%以上[3],不同类型的NSIBC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存在差别,本组120例,通过分析NSIBC钼靶X线表现与组织病理学之间关系,以加强对NSIBC影像表现的认识,从而根据影像表现判断组织类型,对防治乳腺癌及预测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收集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12月行CR乳腺钼靶X线摄影并经病理证实的NSIBC患者1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39岁以下8例,40~60岁86例,80岁以上1例。
&&& 1.2& 方法& 所有病例的钼靶X线摄影采用芬兰Planmed微焦点专用乳腺摄片机,KONICA高分辨乳腺专用IP板,常规摄取双乳上下轴位及内外斜位,根据需要加摄其他位置。X线图片由二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分析,意见不一致时讨论后统一意见。对病变的征象详细分析、记录。
&&& 所有病例病理标本经福尔马林液浸泡保存,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和弹力纤维染色,由两位病理医生以双盲法进行病理诊断和分型,意见不一致者讨论后统一。
&&& 2& 结果
&&& 2.1& 组织类型& 本组120例中,浸润性导管癌63例,所占比例最多;单纯癌36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髓样癌7例,黏液癌2例,混合型2例(单纯癌+髓样癌、单纯癌+硬癌)。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2例为双侧性病变。本组中没有单独硬癌。
&&& 2.2& 不同组织类型CR表现& 肿瘤X线表现为肿块99例,毛刺征62例,有钙化68例,有结构扭曲、紊乱21例。浸润性导管癌CR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肿块影,伴毛刺征和分叶,多伴钙化,钙化呈短棒状样、泥沙样;亦表现为结构扭曲。单纯癌最常出现的征象是边缘不清的肿块,分叶较轻,伴钙化多为泥沙样,血管增多征高于其他(本组3例)。浸润性小叶癌多表现为局部结构扭曲、紊乱,较少形成肿块,有时为星芒状肿块,钙化少见。髓样癌多为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缘较清,常有晕圈征。黏液癌表现为密度较低肿块,有时见微钙化。
&&& 2.3& 病理类型与X线表现的关系& 肿块并钙化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62%)、单纯癌(30%)。肿块样表现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81.6%)、单纯癌(80.3%)、黏液腺癌(87.5%)、髓样癌(83.3%),毛刺征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73.3%)和单纯癌(70%),结构扭曲、紊乱多见于浸润性小叶癌(86.1%)、浸润性导管癌(33.5%)。病理上,浸润性导管癌病变主要在导管内生长,向导管外浸润,并沿导管蔓延,病灶内常有多量钙质沉积。单纯癌实质与间质的比例接近,周围常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病灶内可有钙质沉积。浸润性小叶癌肿瘤组织比较散在,纤维间质丰富,病变可以为多个瘤灶。髓样癌病灶富含实质成分,病变边界常较清楚,周围常有纤维假包膜形成。黏液癌大量黏液呈囊状或弥漫突入间质中,偶有沙粒样钙化。NSIBC各型病理特点决定了其CR表现的特征。
&&& 3& 讨论
&&&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NSIBC)是其中最多见的类型,有学者研究已占乳腺癌的80%以上。乳腺癌不同的组织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NSIBC不同组织类型CR钼靶X线征象,从X线征象判断NSIBC组织类型,对帮助临床防治乳腺癌及预测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乳腺内肿块是NSIBC最常见的基本X线征象,表现为单纯肿块或肿块并钙化。单纯肿块多见于黏液腺癌和髓样癌,其次为浸润性导管癌。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是髓样癌最常见的征象[2,3],但髓样癌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较年轻[4];病理上癌灶实质多,间质少,癌细胞体积大,排列紧密,CR上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不伴钙化肿块。本组髓样癌1例钙化。有研究以没有恶性钙化的边界清楚肿块作为诊断髓样癌的依据,敏感度71.4%,特异性98.3%[3]。黏液腺癌发病率较低,常见于绝经后妇女。病理上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单纯性多见,间质内含大量黏液,弥漫性细胞呈印戒状。CR上黏液癌密度较低,边缘清楚或分叶状肿块,弥漫性边缘具浸润性,多不发生钙化。肿块伴钙化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
&&& 钙化是浸润性非特殊性乳腺癌最常见的征象之一,本组资料中有68例出现钙化。钙化的形态有细小泥沙样、针尖状、短棒状、分枝状、小弧状等,钙化呈簇状分布。钙化不仅与肿瘤细胞代谢和肿瘤引起乳腺组织异常代谢有关,还与乳腺癌的坏死有关。NSIBC中恶性钙化发生率最高的是浸润性导管癌,其次为单纯癌,浸润性导管癌的钙化多为短棒样钙化或短棒样钙化合并沙粒样钙化,而单纯癌的钙化通常为细沙粒样钙化。本组中以短棒样钙化作为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主要依据之一。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有时钙化是唯一阳性依据。在所谓隐性乳腺癌中,有50%~60%是单凭钙化做出诊断的[1]。一些肉眼容易漏诊的微型钙化,随着数字化乳腺摄影的不断应用,利用计算机处理及放大功能,增加了微小钙化的发现几率。本组中有8例钙化是经加压点片、CR后处理及放大发现病灶。
&&& 毛刺征亦为浸润性非特殊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CR征象,是目前公认的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边缘。形成毛刺的原因是由于癌周的间质反应,癌瘤直接向外浸润扩展,或是癌周小梁结构向肿瘤方向牵拉等所致。它与恶性程度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毛刺征象意味着乳腺癌的侵袭力强,一般预后不佳。但也有学者认为,钼靶X线表现中有毛刺的乳腺癌易见于组织学级别较低者,侵袭性更低[5,6]。本组中有62例出现毛刺,其侵袭性还有待研究。毛刺征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癌。
&&& 浸润性导管癌是浸润性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本组占51.7%。病理研究发现肿瘤本身引起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先于肿瘤细胞生长而形成触角或毛刺状突起,癌细胞穿破乳腺导管或腺泡的基底膜向周围乳腺间质浸润,因此,CR征象常见为毛刺状边缘有分叶肿块(本组45例),肿块伴钙化(本组38例),结构扭曲伴钙化(本组21例),可有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单纯癌在本组居第二位,共36例,其病理特点是癌组织中实质与间质成分的比例相近,肿块硬度中等。CR征象边缘模糊肿块带有毛刺(本组25例),可有沙粒样钙化(本组11例),血管增多征高于其他[3](本组3例)。
&&& 结构扭曲、紊乱是浸润性非特殊性乳腺癌容易被忽略的征象,病理基础是人体组织对恶性肿瘤的纤维增生反应。在致密型乳房中,肿块常被腺体掩盖而显示不清,局部结构紊乱可能是恶性的惟一指征。有时易与慢性炎症、放射治疗及手术后形成结构扭曲相混淆。结构扭曲、紊乱最常见于浸润性小叶癌,其次是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间质成分数量与正常乳腺相似,不引起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因此在CR不易形成肿块;肿瘤组织比较散在,纤维间质丰富,病变可以为多个瘤灶。浸润性小叶癌在乳腺钼靶摄影以结构扭曲最常见,钙化出现率低于其他类型乳癌(本组1例钙化)。
&&& 本组中NSIBC各种不同病理类型,它们具有浸润性乳腺癌X线表现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各种组织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X线表现特征,不同病理类型NSIBC的X线特点文献已有较多报道[1,3~6],通过钼靶X线征象初步判断NSIBC病理类型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组通过研究NSIBC各种类型发病率、CR征象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分析,并根据CR征象的分析推测NSIBC的组织学类型,结果提示不同组织类型的NSIBC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其钼靶X线征象存在差别,通过征象分析有可能在术前对NSIBC的组织类型做出较为正确的初步判断。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触诊、临床症状等有价值的信息,可对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6.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
刘江,历玲玲,王蓓,等.浸润性非特殊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9-190.
何贵林,杨化云,门传武,等.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国实用医学,):51-52.
Lamd PM,Perry NM,Vinnicomber SJ,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mammographic findings and histological grade in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Clin Radiol,):40-44.
赵颖如,刘佩芳,赵玉梅.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32-133.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的位置: &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关系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肿块钙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