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去澳洲的澳洲墨尔本工作式留学留学,需不需要自居带电饭煲?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dc35b3a5b2bde8ec06d6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dc35b3a5b2bde8ec06d6_r.jpg&&&/figure&&p&废话不说,直接手把手上干货,去年写的网申解析奈何已经找不到,刚帮学生申请完,再来一遍。(个人信息已经马赛克)&/p&&p&请大家把需要准备的材料准备起来,并且都要pdf格式&/p&&p&清单如下:&/p&&p&&b&1,个人简历、(中英版本,PDF)&/b&&/p&&p&&b&2,个人陈述、(动机信,pdf,中英版本)&/b&&/p&&p&&b&3,大学成绩单、(7个学期最好)其中还要在网申完成后寄给学校&/b&&/p&&p&&b&4,大学的课程描述、(中英版本,pdf)&/b&&/p&&p&&b&5,语言证书&/b&&/p&&p&&b&6,作品集(设计类相关专业需要提供)、&/b&&/p&&p&&b&7,两封大学教授或者老师的推荐信。(英文合并成一封pdf)&/b&&/p&&p&&b&8,在读证明(中英版本)&/b&&/p&&p&准备好了的小伙伴跟着我往下走&/p&&p&米兰理工官网:&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olimi.it/ho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olitecnico di Milano: home&/a&&/p&&p&首先,我们还是要进入官网先注册自己的id账号,主页右方UTILIZZA中的servizi online。&/p&&p&点进去以后就会出现登陆界面,需要注册的点击registra un nuovo utente&/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b463a52b4bd2e6ad31a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b463a52b4bd2e6ad31ab_r.jpg&&&/figure&&p&然后开始填写个人信息,名字,出生年月,国籍,出生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9dd5bce4ec0d212e10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9dd5bce4ec0d212e108f_r.jpg&&&/figure&&p&填好了以后,avanti进入下一个界面要填写邮箱和电话号码,这个邮箱地址将成为以后你们接收米粒信息的邮箱,所以要输入常用的邮箱哦。电话号码要注意前面加86,中国手机号都是+86 xxxxxx。都填写好了以后会出现个人信息的确认界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c84d7bef6b5240f80cfbb0bbdd3a18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c84d7bef6b5240f80cfbb0bbdd3a189_r.jpg&&&/figure&&p&&br&&/p&&p&都没有问题了以后提交就会让你设置一个个人账户的密码,自己设置一个方便记住的就好,接下来网页就会出现你的个人账户号码啦,并且米兰理工也会发送一封邮件到你的邮箱。&/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2c5fad1aa3c9f734b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2c5fad1aa3c9f734b7a_r.jpg&&&/figure&&p&&br&&/p&&p&现在我们返回最初的界面用刚刚注册的账户登录进去。&/p&&p&你的个人界面就扑面而来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2f67b5c205f339c827f0d40b2ac68e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2f67b5c205f339c827f0d40b2ac68e5_r.jpg&&&/figure&&p&申请界面中选择右侧的申请研究生课程一项,可以点黄星星标记起来,以后就方便进入。&/p&&p&会在一开始弹出一个&u&&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12.ceda.polimi.it/preappform_ms/preappform_ms/controller/DatiCandidato.do%3Fevn_dati_candidato%3Devento%26id_persona%3Daa%3D2018%26semestre%3D1%26jaf_currentWFID%3Dmain%26polij_step%3D3%26__pj0%3D0%26__pj1%3De9b4b3ffacfde7a9aedad4d6ee5b16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A. 2018 Semestre 1&/a&&/u&的选择,点进去就是申请秋季入学的系统入口。&/p&&p&接下来会让你补充你的具体地址,可以按照现居地填写,也可以按照身份证地址填写。&/p&&p&比较重要的一点出现了,开始填写学校信息。通常都是就读了&b&12年的教育+4年大学教育。&/b&&/p&&p&&b&学校名称,专业名称,所属学位类型,均分,成绩最低分,最高分。&/b&&/p&&p&&b&在输入学校名称以后,会有自动匹配选择,如果没有就手动填写提交即可。&/b&&/p&&p&&b&接下来就要上传最初我们准备的材料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337ddf7bf354d8a5d19d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337ddf7bf354d8a5d19d52_r.jpg&&&/figure&&p&&br&&/p&&p&填写好了以后保存起来下一步会让你再次确认&/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24ca0f4d52d1ee3da08b4f4289aced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24ca0f4d52d1ee3da08b4f4289aced0_r.jpg&&&/figure&&p&第二个大步骤是选择专业啦,全部截图上来给大家看,选择多多,校区多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887f5833c7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887f5833c73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70c34bae933a792ffabcd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70c34bae933a792ffabcd0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b901b16db14eeceb78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b901b16db14eeceb78a1_r.jpg&&&/figure&&p&米粒还是很良心的对不对,可以选择两个专业,有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这样的选择。&/p&&p&可以挑选跟自己&b&课程匹配&/b&的两个专业进行申请。&/p&&p&挑选过后进入确认界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6ad923ceca8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6ad923ceca8d9_r.jpg&&&/figure&&p&完成进入第三页补充语言证书和其他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要尽早提交语言证书,可以参加网申环节的奖学金申请。&/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2ba07c33bee966afd97aadc2ec45fb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2ba07c33bee966afd97aadc2ec45fb5_r.jpg&&&/figure&&p&都上传完毕以后进入无关紧要的第四步&/p&&p&在哪里知道的米兰理工,可以随意选择的啦,比如我就填写了机构名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a1aa6769fadd171489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a1aa6769fadd1714898c_r.jpg&&&/figure&&p&都保存好了会跳回主页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6a1ca0e4df4cc443f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64&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6a1ca0e4df4cc443f40_r.jpg&&&/figure&&p&==============================================================&/p&&p&附上今年网申时间:&/p&&p&第一轮 网申&/p&&p&01/09/2017 开放在线申请&/p&&p&&br&&/p&&p&23/11/2017 关闭程序/最后一天上传并邮寄材料&/p&&p&&br&&/p&&p&12/02/2018 最后提交语言证书时间(申请奖学金)&/p&&p&&br&&/p&&p&10/8 公布最终录取结果&/p&&p&&br&&/p&&p&15/02/2018 录取截止&/p&&p&&br&&/p&&p&第二轮网申&/p&&p&0/01/2018
开放在线申请&/p&&p&13/03/2018
关闭程序/最后一天上传并邮寄材料&/p&&p&10/04/2018
最后提交语言证书时间(申请奖学金)&/p&&p&01-04//2018
公布最终录取结果&/p&&p&15/04/2018
录取截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3b78fe46fc7fd717d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45& data-rawheight=&8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3b78fe46fc7fd717d3b_r.jpg&&&/figure&&p&&br&&/p&&p&================================================================&/p&&p&再附上米兰理工英语要求&/p&&p&TOEFL CBT: 210&/p&&p&&br&&/p&&p&TOEFL IBT: 78 &/p&&p&&br&&/p&&p&TOEFL PBT: 547 &/p&&p&&br&&/p&&p&* Our TOEFL code is 9795 * &/p&&p&&br&&/p&&p&TOEIC (only listening and reading): 720 &/p&&p&&br&&/p&&p&IELTS (Academic): 6 &/p&&p&&br&&/p&&p&Cambridge Proficiency: C &/p&&p&&br&&/p&&p&Cambridge Advanced: C &/p&&p&&br&&/p&&p&Cambridge First Certificate: B &/p&&p&&br&&/p&&p&Trinity College: ISE II&/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dbbead1885a7cfbf27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dbbead1885a7cfbf2792_r.jpg&&&/figure&&p&&br&&/p&&p&================================================================&/p&&p&&br&&/p&&p&已然手把手教大家网申啦,关于米兰理工的专业问题可以留言探讨,希望大家都可以申请成功,谢幕撒花。&/p&&p&&br&&/p&&p&&b&————————————————&/b&&/p&&p&&b&曾留学在意大利,喜欢语言,喜欢文化,喜欢分享。如有意大利语或者意大利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邀我~~&/b&&/p&&p&&b&现在我已经开通了意大利留学专栏,不定期的会发一些文章,点击下面可以直接进入,喜欢的话就关注!! &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yidali-liuxue& class=&internal&&我们的意大利留学&/a&&/b&&/p&&p&&/p&&p&&/p&&p&&/p&
废话不说,直接手把手上干货,去年写的网申解析奈何已经找不到,刚帮学生申请完,再来一遍。(个人信息已经马赛克)请大家把需要准备的材料准备起来,并且都要pdf格式清单如下:1,个人简历、(中英版本,PDF)2,个人陈述、(动机信,pdf,中英版本)3,大学…
&p&这是我2014年玩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过去四年对职场多了点认识,更新一下。&/p&&p&毋庸置疑,&b&德国就业形势对法国呈压倒性优势&/b&,有以下几点表现:&br&&br&因为我本科同济,留德留法都是主流,参照样本会多一点。同济来法80%毕业找不到工作,我认识同济留德的限于同济汽车系,感觉至少一半都能在德国就业。换而言之,法国职场对毕业生及其不友好。工作六年来,屡次看到中国人从法国向德国流动,反向几乎没有。这个流动也分为三个方面&/p&&blockquote&1.读书时候法国找不到实习,去德国实习的不少(因为只会英语)&br&&br&2.毕业第一份工作,后法国投完全没有消息,投了德国立马面试,几次下来找到个还凑合的。此外在萨尔科齐晚期,法国大幅压缩毕业生工签,以至于GDF/Total这样的法企招个中国人,还要先通过德国分公司招聘,然后派调法国.&br&&br&3.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德国跳槽更为明显。因为德国薪资涨幅远大于法国。法国如果在一家企业工作3-5年,增长范围多数在10--20%,而在德国的一些大牌工业企业,在30出头的时候,年薪可以达到7-8万欧元(待指正)。而法国除了投行鲜有达到这个数目的,只是工作时间和压力会略微低一点。&/blockquote&&p&&br&&/p&&p&此外,法国职场的工作天花板比德国更为严重。华人在法国做到unit manager的都很少,senior manager级别都是极少数八九十年代来的前辈;而德国党则有万钢/孟凡辰等一系列前辈做到N+4左右的高层。&br&&br&法国的国企和大型家族企业对外国人开放有限,国企主要是福利好,例如EDF有相当好的住房福利,SNCF有火车免费卡等旅游便利,此类福利对法国人吸引力大,竞争激烈,但是对中国人并不能变现。而法国的家族企业例如雷诺、达索、米其林等等,要么会防范核心技术泄漏,要么企业管理模式过于传统,靠市场垄断硬撑,中国人入职比例远不如国际化的企业,而且发展也较为受限。&br&&br&此外,博士点就业环境在法国远不如德国。这对于博士确实很坑爹,因为法国的工程师教育跟企业链接太紧密,职场上博士向来不受重视。即使多读了三年书,在多数企业面不仅起薪没有提高,而且还不如刚毕业的Ingenieur更有竞争力。HR不傻,他们知道Ingenieur更年轻,可塑性更强。而博士除非研究领域恰好更企业需求对接,否则的话,你做了三年的理论物理。企业让你去开发JAVA/C++,你心理舒服么,至少HR有数.&/p&&p&&br&同时,在法国找到工作的留学生比例低,或许是因为专业差异导致的。抛开学校好坏不说。法国经济管理文学传媒+商科生已经占了中国人的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不好就业的领域,工程师学校人数相对要少得多,而留学德国的中国人,理工科专业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留法党。&br&&br&可以从一个大使馆统计数据来侧面说明,2012年起,留法华人的女生比例达到67%,此后愈加失衡;而德国就不同此前一直是男多女少,直到2015年,德国留学生女生人数才首次超过男生。这一点不仅说明德国理工科比例大,同时由于职场性别歧视,也使得留法党就业率低于德国。&/p&&p&&br&&/p&&p&同时安利一个法国留学的劝退live&/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黄秋古:法国留学的坑与陷阱,不合适的及时撤退,合适的四两拨千斤&/a&&p&以下为2014年版本的原答案&/p&&hr&&p&&br&&/p&&p&&br&&/p&&p&因为个人经历,两国都在早年计划之列,也分别留学(交换)过,所以知道这个问题要考虑的方面太多,我先给个目录,如果对哪个细节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对应章节,看完了别忘点赞。注意以下内容&b&不涉及博士教育&/b&,因为博士专业化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和老板,有时在研究所公司等非教育机构,隶属工作范围,已不是国家层面上可以比较的。&/p&&p&语言方面:&/p&&ol&&li&德国法国能否英语授课教学?&br&&/li&&li&德法语学习难度比较?&/li&&li&德法语和英语的影响?&/li&&/ol&&p&教育体制方面&/p&&ol&&li&德国与法国教育理念的本质区别&br&&/li&&li&入学容易,毕业困难,在两国的体现&/li&&/ol&&p&德法之间选择抉择的标准&/p&&ol&&li&从个人成绩能力分析&/li&&li&从所学专业类别分析&/li&&li&从两国生活细节分析&/li&&/ol&&p&国家以及国际层面的民族影响力对比&/p&&ol&&li&军事对比&/li&&li&文化对比&/li&&li&国际影响力对比&/li&&li&工业经济形势&/li&&li&对华影响力以及对华人态度&/li&&/ol&&p&其他方面&/p&&ol&&li&就业难度&/li&&li&签证以及移民政策&/li&&/ol&&p&&br&&/p&&p&&u&&b&L语言问题(L代表language话题下所有问题)&/b&&/u&&br&24岁是我这两种语言的巅峰时间,均有1500学时以上的学习,都在B2和C1水平之间,读完了加缪的局外人和半本鼠疫,茨威格的几部短篇。ps如果你对这些二外的学习感兴趣,细节技巧可以参见这个问题&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母语是汉语的人同时掌握英法德日四门语言,不会弄混吗?&/a&&/p&&p&L1:&i&&b&英语是否可以在两国留学?&/b&&/i&这两个国家英语都不是主流教学语言,也存在英语项目。在法国最好的项目都不是全部的,几所高商英语教学不差,但是某些课程也还是要法语的;德国的英语项目也有,但是相比法国的英语项目差点。&/p&&p&L2:&b&&i&德语法语那个更容易&/i&&/b&。多数派都认为法语简单,但是我只觉得入门和初级阶段,德语难度远大于法语。但是到达B1-B2阶段以后,德语就开始得心应手了,因为这是一门逻辑化和structured语言;相反&b&法语在这个时候就会进入瓶颈,以至于留法多年的人都难以达到C1水平&/b&,尤其是因为音节连诵的原因,代表的quel-age-a t-elle?一句话五个词有三处相邻的词都要连拼。但是德语即使很多援引开头的词在一块Die ehemalige erringerung habe ich 也不需要和上一个辅音词连读,因此听力简单很多。虽然说德语语法复杂,但是留学导向下的语言学习跟应试不同,这时&b&法语的听说难度比德语的语法难度更明显&/b&,因为平时说话中即使有语法错误,人家也能听懂,但是法语的难点在于人家一说快你就不明白了。&/p&&p&L3:&i&&b&这两种语言对英语的影响如何&/b&&/i&?一般来说,他们都会让你的英语退化,个人觉得影响点不一样,德语更严重。法语只是3000个词跟英语同根,这样辅助记忆,但是极其容易混淆发音,导致你学会franglais(frenglish);德语的影响在于其框型结构的句式,就是其语言顺序不一定是中文类似的主谓宾,因此问你从哪里来的时候,很多德语学习者第一反应是where come from you?--Woher kommst du的逐字翻译,这不像法语的口音影响,会导致你说一句话连句子结构都要先思索几秒。&/p&&p&&br&&/p&&p&&br&&/p&&p&S&b&两国教育体制的根本差别(这里用S代表System)&/b&&/p&&p&S1&b&&i&德国“大众教育” VS 法国“精英教育”&/i&&/b&&br&如果只回答lz问题,明确是法国。但是有必要提一下两国高教体制的理念区别,因为德国的“大众教育”跟法国丧心病狂的“精英教育”对比太明显了。我们姑且这样定义,大众教育就是让所有人尽可能均分教育资源,避免中国这样小学入学都要买学区房,所以德国不搞排行榜这种概念,这也是威廉三世皇帝开始的洪堡改革,努力了200年的结果,避免优势集中。而法国恰恰相反,最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上,按成绩或者排名招生掐尖录取,以致中学时期就有了一枝独大的现象,比如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自己出了历史上三分之一的总统,以及雨果、伏尔泰、罗曼罗兰上百位文哲大师,还有一批雪铁龙、米其林这样的工业创始人。&/p&&p&S1.1&i&丧心病狂的法国“精英教育”&/i&&br&然后法国的大学分为两种,一是lz所说的公立大学universite,另外就是“私立”的grande ecole(“精英”大学校,下面简称GE),这里我把“私立”打引号是因为GE主要分两类,商学院(Ecole commerciale)和工程师学院(Ecole Ingenieur),商学院基本全是私立,学费高昂,但是工程师学校排名顶尖的十几所全是国立。而法国高等教育垄断就在grande ecole。每所GE都有自己独立的入学考试concours,一般你如果录取了top1就不会再去top2,这根中国高考录取区别很大,比如北大的学生比复旦强的不会太多,但是法国第一名可以把第二名甩出很远。&/p&&p&可是还不仅仅体现在学校里,而是影响学生长久的职业轨迹,第一份工作薪水,乃至前几年的发展都跟学校排名严格挂钩。而后来在工业商业军政文化领袖都只出在屈指可数的几所GE (HEC;ENS;Polytechnique;Science PO)。而这些GE规模只有数百学生,精英垄断更加登峰造极的一点在于,理工类的等到毕业再按总成绩,把全国最优秀的几十人挑出来,像中国古代科举进士一样,进入corp d'etat的机构,储备为国家技术型公务员,或成为以后核电空客等央企的领导,&b&进而让他们成为整个民族仰望星空的领航员&/b&。值得指出的是,corp d'etat不接受非法国籍的学生,只要录取corp d'etat的法国人基本是不屑于去常春藤的,因为比他们成绩差一个等级的也可以拿到美国任何一所大学的offer。&/p&&p&S1.2&i&理想化的德国“大众教育”&/i&&br&虽然说德国很不提倡“优势集中”,更不感冒英美排行榜,但是学校多少还是会参差不齐的。按门类也分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et和专业性大学Fachhochschulen,而中国比较出名的是technische hochschulen技术型大学,比如出名是慕尼黑工大柏林工大就是这种类型。但是对于lz我觉得那种都不合适。总体来说,有了test daf分数和本科成绩,你可以申请很多所学校,然后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而且德国学校差别相对较小。&/p&&p&那么说到这里是不是说德国真的“大众教育”呢?Ausgeschlossen!跟法国最大的差别就是,德国人也像中国人喜欢留学,&b&德国的精英是去美国深造的,以至于你在德国接触不到精英&/b&。(注释:见本文最后引文)和前面说的法国不一样,德国的精英不会选择留在本国,最好的是去美国,其次还有一些人也会选择瑞士。&/p&&p&S&i&2&b&入学容易,毕业困难,该问题在两国如何体现&/b&&/i& 德国学校如此,法国的公立学校universite也是这样,但是法国的grande ecole相反入学难毕业容易。另外德法两国好的universitaet(hochschule)/universite也不是入学容易,有时你甚至要等一两年才能录取。但是从毕业角度来说,德国大于法国,因为德国几次不过注定没有文凭,但是法国如果你一个好学校考不过,可以下一年申请一个好过的学校,或者换个简单的专业,退而求其次的文凭还是拿的到的。&/p&&p&&b&C 这里开始从具体的个人方面,来分析如何选择(Choice)&/b&&br&C1 从学生成绩学业能力角度出发&br&虽然德国留学生数量超过法国(2010年前,下文“留学生”均代指华人留学生),但是德国留学生质量普遍处于中游,不会有特别好和特别差的,法国的层次差距很大,&b&法国比德国多出一部分顶级学霸和一大波底层学渣&/b&。所以,如果只冲着文凭,就法国吧。&/p&&p&如果你是不太自信的顶级牛人,或者是一级牛人,想找个申请美国的保底,法国的巴黎高师,综合理工,巴黎高商保底,或者瑞士德语区的苏黎士联邦理工,但是德国所有的学校都不值得你申请,从华人留学生的群体来看,以上几所法瑞学校的顶尖超过德国所有学校的顶尖。说道这里,可能会遭到德国党的反对,那么我就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两国留学生上游群体分析一下。&/p&&p&根据个人所见,&b&德国留学生源最好就是同济大学&/b&,当然有一部分交大的和极少数更好学校的,但是西夏一品堂校友无疑占据了德国华人精英的最主体,德国最有名的学校几乎清一色都是同济党占多数。但是法国并非如此,14年前开始的巴黎高科9+9项目里,中国的九所同济恰好处于中等,但是ENS和Ecole Poytechnique(X)两所学校,其生源主体都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两个,其余就是交大中科大一类,但是对中国学生,&b&想进入这两所法国精英学校同济只是门槛,&/b&如果本科比同济差第一步材料就过滤,有必要提一下,这两所学校以及巴黎高科其他学校录取是有考试数学物理的,攻略上饮水思源搜吧。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ETHZ,苏黎世联邦理工,也是唯一生源质量上勉强能够与法国ENS和X贴近的德语学校。它的申请途径比德国学校往往多个面试,但是这个面试非常有趣,根据我的交际圈,一个小小的面试总是能把顶级牛人从一些二级牛人里挑出来,换而言之,我看过很多拿ETHZ好人卡的都轻松取得亚琛慕尼黑工大等的录取。如果阁下&b&可以达到同济东南一类本科生的前20%,就放弃德国拼法国精英吧&/b&。&/p&&p&C2从专业角度出发&br&常识性意见一般认为理工科去德国,经济艺术文科去法国,实则大谬。我丝毫不觉得法国的理工类比德国差,同时也看不出前者的艺术文学能比德国强,仅仅是有几所按英美模式复制的商学院而已。&/p&&p&如前文所说,法国的“巴黎高科”集团grande ecole汇集了各个理工领域的精英,只是录取困难,而不是像德国毕业困难,所以本身人数就少,所以显得不出名。而在专业细节里:&br&C2.1自然科学,生物我不了解,除了牙科以外的医学都强于德国,然后数学物理化学之类,ENS 和X对所有德语学校(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都是完全秒杀级的。&br&C2.2工程类,首先讨论力学机械,如果力学部分偏向理论,首推法国,因为这些严重依赖数学基础的,法国优势太大。然而偏向应用的则无一例外的选择德国,哪怕上面有人的答案是航空核电一类的选择法国,我对此持反对观点,原因将在就业分栏中追述,法国唯一可以考虑的只有地址类和IFP的发动机工程,因为德国没有石油和矿井类企业。电类专业,除了纯IT可以选择法国以外,所有涉及硬件哪怕middleware的都选择德国,原因也在就业分栏叙述。&br&C2.3经济管理类,选择法国或者瑞士德语区,这方面德国的选择余地太小。&br&C2.4文法类,这个不是我的强项,况且也没有什么对比性,而且选这个方向的本身语言基础就很扎实了,该去哪里早就定了。&br&总之,&b&理工科一切依赖数学基础的都是法国&/b&。&/p&&p&C3从留学过程的生活角度分析&br&这里追加奖学金问题,因为笔者本科的时候非常关心这个话题(但是我的信息只停留在2007年),对于德国方面而言,完全没有全奖可能,但是根据我2010年的信息,有些学校有每月200左右的补贴。苏黎世联邦理工有每月1750瑞郎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但是名额只有几十个。但是法国完全不一样了,像德国那种部分奖学金的项目,很多学校都有;此外在10个一流的grande ecole里面,每年至少有300个月入1000欧上下的全额奖学金名额,这样你将不会有任何家庭负担,以至于有中国本科学费靠贷款的贫困生都可以走上这条路,而且这一类项目在申请阶段理论上可以做到零经济成本,无语言要求,无申请费。当然也许今天信息有所更新,德国也出现了全奖机会,但是根据其大众化教育的传统,感觉全奖机会远不如法国,因为他们的模式不侧重把顶尖的精英挑选出来奖励。&/p&&p&经济开销来说:德国物价小于法国。如果你想勤工俭学呢,两国机会对等,但是法国只有universite假期长可以打工,grande ecole就别想了,而且这个多半还是要学费的。但是租房方面,法国政府对于学生有房租补助,就是说你只要付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房租。要说玩呢,法国的旅游地位是全世界无可抗衡的。&b&如果你是一个吃货&/b&,答案不要我说了吧。从留学生数量来说,一直是德国大于法国,可是近几年因为法国各种野鸡大学丧心病狂的中国招生,这一趋势有可能扭转。最后一个十分关键的男女比例问题,请大家对号入座,如果你是女生,到了德国就是女神,男生太多;可是法国呢,哪怕你是女神,可能也会落入ds之手,因为法国是&b&女生数量大于大于男生&/b&。&/p&&p&&br&&/p&&p&&br&&/p&&p&&br&&/p&&p&&b&I回答两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华态度&/b&(目录I表示International influence):&br&这个问题跟留学基本无关了,既然楼主提了么,而且留学关心一下目的国综合实力也是正常的。这里主要拨正国内舆论影响,德国没有鼓吹的那么强,法国也没有黑的那么弱。出了经济数字略微差一点,法国不论在军事实力、文化传播、国际影响还是世界地位方面,都是强过德国的。&br&&b&I1军事&/b&:法国核武器储备世界第三,有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从年间都是脱离北约独自单干的。以达索塞峰为主的几家公司,保证了其军火产业的巨大利润,导弹战斗机军舰潜艇就是寡头垄断啊。举个例子,俄罗斯很多方面自认不如,也有购买法国设备;80年代阿根廷战争,一开始就用法国导弹击沉三艘英国军舰。&/p&&p&&b&I2文化:&/b&文化上两国很难PK,总的来说不相上下,各有千秋。语言上法语使用人数两倍于德语,遍布全球,而德语仅仅在其邻国,当然这个跟法国的殖民历史有关。如果把饮食也算作文化的话(偷笑)作为吃货,我不该卖萌的黑德国。文学哲学艺术呢,应该都差不多吧。可能德意志人的音乐影响力大,而法国人视觉艺术逼格爆棚。&/p&&p&&b&I3国际政治&/b&:法国始终以超级大国自居,这源于对其前殖民地的影响力,和非洲的驻军,甚至戴高乐活着的时候可以怂恿魁北克独立,而且自二战以来一直干涉他国内政,扶植各种宗教势力,霍梅尼是代表。&/p&&p&&b&I4工业经济&/b&: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德国远强于法国,而且发展势头也不会逆转。但是在遇到重大政治危机国际形势突变的情况下,法国或许更坚挺(个人意见)。因为法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尤其是石油核电能源这种工业基础和硬通货上有绝对的优势,另外航空航天军工高铁等高科技方面,优势绝对不会低于德国,所以稳定性好。但是在和平时代的自由市场经济之下,法国的氛围不及德国活跃,尤其是德国小企业多,遍地开花,出口贸易额远超法国,甚至偶有超过中国。&/p&&p&&b&I5跟中国的关系&/b&:与以上四点不同的是,德国对中国影响力更大。有这些原因:&/p&&p&中德关系历史悠久,从康熙开始就启用汤若望;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经济殖民首选登录中国以制衡英国;插一张俾斯麦李鸿章合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ba990e6b0d544a39e6b848d900a33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figure&&p&&br&&/p&&p&&br&&/p&&p&&br&&/p&&p&两战期间,kmt跟德国的蜜月简直如同搞基,举个栗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d05dfe9dc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d05dfe9dca_r.jpg&&&/figure&&p&&br&&/p&&p&看看孔夫子第73代孙和人类史最大战争的发起者,孔祥熙乐得大门牙都露出了兔八哥的风范,而我们的伟大元首虽然忍俊不禁,但是从那紧锁眉头下的眼神,依然若隐若现内心的羞涩和欲拒还迎的春心荡漾,这不是搞基,是熟马?当然两战期间的德国在欧洲大陆倍受孤立,因此这三十年间和中国的合作达到顶峰,直到汪伪政府成立以前,一直有陶德曼调停拉贝援手南京这样的故事。&/p&&p&&br&&/p&&p&改革开放后,以大众博世为代表的汽车行业抢滩中国市场极其成功。然而法国就相对后知后觉一点,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液化气公司100年前上海设厂,但是因为二战期间国民政府外交失败,殖民地越南对中国的封锁,一直走下坡路。冷战期间较早跟中国建交,直到密特朗当政(其地位好比中国邓小平)期间,才显著与中国恢复经济联系。但是因为08年奥运和西藏issue上,近十年与中国间隙不断。当然由于其化妆品奢侈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确是倍受中国女性同胞青睐。&/p&&p&至于对华人的友好程度,只能从他们对外国人generic的态度说起,和欧洲传统国家一样,显然都不如美国开放。但是法国比德国要闭塞很多,关键是法国的自我民族中心论,和沙文主义(沙文本人就是拿破仑帐下士兵,也是此主义思潮渊源)的影响,对外国人远没有德国那么open minded(后者也不是开放的典例)。要说起歧视方面,法国对第三世界的歧视更为严重,甚至其前殖民地的移民所造成的治安暴力,华人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p&&p&但是尽管相对而言,法国对中国人更不友好,可是&b&从社会人情风俗习惯来说,法国与中国更加相似&/b&。根据国内主流观点,外国人比中国耿直,说话不爱拐弯抹角,也相对诚实,遵守秩序规则,那么这一点形容德国人更加贴切,法国完全相反。&br&在德国一般行人乱穿马路见的不多。但是法国,红灯照样闯或者根本不看灯,过十字口马路可以直接走对角线,跟中国几乎别无二致,只是司机相对客气一点。&/p&&p&法国人的处事方式,尤其是缺点方面比中国的伪善两面派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话必然拐弯抹角,从不点破,尽可能避免冒犯对方。这从很多法语电影里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提出一些馊主意的时候,甚至只是暗示启示对方,而免于承担责任。各种针对人的负面评价,如果是当面说,那一定会有很多礼貌性的说辞当铺垫,有时是旁敲侧击,有时甚至只是用一个形容词副词的程度变化,让你感觉到自己那些方面不足。要不怎么说法语是最精确的国际公约语言呢。当然这种微妙的相处方式,也侧面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难度高度。&/p&&p&从职场上说,德国人比法国人规矩的多,后者也比中国稍微规范化一点。但是所谓的人情至上,关系逢源在法兰西也是及其常见,托关系找后门什么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是一些重要的岗位还是量才录用的。当然这个话题太大,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也与问题相关不大,有兴趣的话评论交流吧。&/p&&p&&br&&/p&&p&&br&&/p&&p&======================================================================&br&其他一些无法具体区分的问题&/p&&p&&b&就业问题&/b&:这个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德国容易就业。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经济形势较好,尤其是小公司比较多,而且移民政策积极,鼓励外国留学生留下工作,这一点在全欧洲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法国有个CDI(无限期工作合同政策)好比中国20年前的铁饭碗,就是说企业不得随意解雇员工,只要没有严重错误。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招聘的时候,不敢轻易雇人,因为一旦用错人就不变辞退,因此宏观上每年工作合同的签署和解除数量都远小于德国。只要一旦录取,工作压力也小,即使混饭也没有失业危险。以至于很多人工作稳定,一辈子只效力一家公司。但是这对于留学生而言,并不是好事,你要的是找到第一份工作,这个难度在法国远远大于德国。我见过n多法国毕业去德国工作的,但是反向闻所未闻。另外法国毕业生找工作时间只有6个月,现在增加到一年,德国好像是18个月。&/p&&p&&b&居留问题&/b&:从长期居留(永久居留)获得难度来说,两国一样,都是工作五年才可以申请。但是德国比法国多了一个蓝卡制度,就是说你即使不能申请长居,但是有可能获得多于一年(可以到三年)的蓝卡居留,不必每年定期更新。&/p&&p&&b&入籍问题&/b&:这个对比差别可就大了。&b&法国籍是丧心病狂的容易,或者说是我见过全世界最容易的&/b&。当然两国入籍都有语言要求,这个在所难免。印象中德国好像要居住满8年才可以,但是有文凭可以减少到六年。法国要求是居住满五年,但是有法国文凭,可以缩短到两年。就是说你去法国&b&读两年书,混到学士学位,就可以拿法国籍了&/b&。这个仅仅是理论上,如果你连语言都不过关,他也不会给你,如果你是牛人(学生),我也见过一同学来法一年七个月就拿国籍的。&/p&&p&这里有人要问,拿了国籍以后不就放弃中国国籍了么?这个取决于你在哪里发展,拿了德法国籍回中国是有困难,但是这个可以通过中国配偶规避。而且有了欧盟国籍以后,你的职业发展也会更加宽广,如果你想去英国或者瑞士摩纳哥这样的顶级富国,一张德法护照会为你打开绿灯,否则你可能在CV到达HR法眼之前,就直接被招聘信息系统数据库的nationality选项自动过滤了。&/p&&p&&br&&/p&&p&按照题主要求的部分,我就先回答这么多,当然德法两国其他的差异,以及跟其文化附属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的环境同样大相径庭。如有需要,可以在评论回复,我们继续相互交流学习。&/p&
这是我2014年玩知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过去四年对职场多了点认识,更新一下。毋庸置疑,德国就业形势对法国呈压倒性优势,有以下几点表现: 因为我本科同济,留德留法都是主流,参照样本会多一点。同济来法80%毕业找不到工作,我认识同济留德的限…
&p&之前正好写了一篇《中荷文化差异》,希望能对要来荷兰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p&&p&初来荷兰时,对于文化差异的感受非常深刻。但是在荷兰待了一年多,加上平时跟国际学生打交道比较多,除了上街购物几乎没什么机会接触荷兰本地人 ,好像都忘了那些曾经以为很震撼的差异。&/p&&p&连续三年应邀参加一个本科生课程,要我分享下所感受到的中荷文化差异。很感谢这些机会, 让我能够好好整理下之前零碎的感受。&/p&&p&先后同我一起的还有西班牙人、印度尼西亚、拉丁美洲、厄瓜多尔、巴基斯坦人、和乌干达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国家,但是感受到的差异倒是很类似,所以下面也会参杂他们的叙述。&/p&&p&细说起来,差异有很多,为显得有些逻辑,就分为两大块,一块生活,一块思想。生活方面按照衣食住行四部分。&/p&&p&一、生活&/p&&p&1:衣&/p&&p&说到衣服,就不得不说到荷兰人的身高了。荷兰男生平均身高185.5 cm,位列全球第一。本来在中国就被淹没在人群中的我,到这里就只能在学龄前儿童面前找找自信。所以,买衣服、鞋子等就比较麻烦,码数合适的,款式太幼稚;好看的又没有号。很尴尬。最痛苦的一点是:来了荷兰以后,镜子里面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脸了,只能瞥见黑黑的头顶。不过,也是因为这个身高优势,我们刚来荷兰时三个女生可以横睡在气垫床上一周,毫无压力;也能在UGG买到便宜的童鞋,与成年人款一样,价格一半。老天还真是公平的。&/p&&p&跟穿衣相关的另一点就是,雨天时候大家都不打伞也不穿雨披。荷兰经常下雨,一天下个十几次也是家常便饭,所以经常被雨浇。记得我第一次出去遇到雨天时,着急忙慌地把雨披拿出来,等我穿完,发现周遭人都很淡定地走在雨里,没有采取任何防雨措施。当时那个震惊。后来才得知,大部分的荷兰人都穿防雨服,哪怕没穿防雨服的,也无所谓,习惯了。不得不感慨,荷兰空气真好,雨也干净。如果让荷兰人感受下北京下雨,看到白衣服变成灰衣服,就知道雨披和雨伞的必要性了。&/p&&p&我看荷兰人下雨不打伞奇怪,同样的他们对于中国人夏天打伞也感到奇怪。在他们的文化里,特别喜欢晒太阳,晒成小麦色是最棒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如果你没有出去晒黑,那么说明你穷,没钱去旅游享受日光浴。但中国人发而反其道而行。我的同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夏天要打伞?我说是为了防晒,我们不喜欢被晒黑。接着她问了个更神奇的问题,难道雨伞防晒吗?待我解释后,她才知道我们用的是太阳伞,或者太阳伞在荷兰是个非常诡异和稀少的存在,所以她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人夏天撑雨伞,何其怪哉?
&/p&&br&&p&2:食&/p&&p&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一部分。跟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相比,荷兰人的饮食显得太粗糙。他们对于吃饭的态度很随意,讲究快捷和方便。之前住在一个荷兰朋友家,她早饭吃面包片,中午是酸奶加坚果或者三明治,从开始做到吃完,半小时不到。晚饭稍微丰盛些,但是无非就是意大利面、土豆或者芝士,烹调也略简单。冷食为主,炒菜油烟也少,油烟机根本不像中国的那么强劲,所以每次中国人做饭就是国际舍友门的灾难。特别是炒菜时随意加点辣椒对于外国友人的杀伤力都可以到达生化武器的级别。&/p&&p&来到荷兰,没有任何去餐厅吃荷兰菜的冲动。除了难吃,当然最重要的是贵。不过这样也让我提前体验家庭煮妇的生活,进入了烹调的油烟世界。&/p&&p&另外,我想中国人重视吃饭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我们习惯利用吃饭的契机做很多事情,比方说:谈生意、谈恋爱、侃大山、各类庆祝......一次饭局或许就能改变人生,它的作用远远大于满足人们口腹之欲。所以我们花大量时间做饭、吃饭,还乐此不疲。荷兰人,或者是欧洲人并没有这个习惯,吃完就撤。有时候也会有晚餐会,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几个小时,但是频率不多并且一般不会喝太多酒。而我们中国的饭桌文化一般都和酒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掺杂一起,什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等等。荷兰人类似的场合就是派对,他们会参加派对去结实朋友,但是我想应该不会在派对上谈生意吧。这个派对,我还真是没什么好感,参加过荷兰国王日的大派对,学校的新生派对以及一些小型的宿舍派对,但是,感觉略单调,就是啤酒加上震耳欲聋的音乐以及不明原因很快乐的人们。&/p&&p&想要在朋友生日的时候蹭一顿大餐,也是不可能的。厄瓜多尔的朋友分享了他在荷兰过生日的经验。他告诉他的荷兰朋友们,明天是他的生日。朋友门就说好啊,那就带蛋糕来,我们一起吃。他无语了,不是朋友们给他做蛋糕,给他送礼物吗?没办法,入乡随俗。第二天,他来到办公室,大家围着蛋糕坐一圈,他要和朋友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根本不像国内过生日,享受寿星的待遇。我想这点在欧洲或许是类似的,之前捷克舍友过生日,提前用了两个晚上做了生日那天要吃的饼干,虽然不太好吃,但也是付出了很多汗水的。等到生日当天,要去购置大量啤酒,以及两三包薯片和糖果。千万不要期待能在欧洲人生日派对上吃饱,除了薯片、饼干、糖果类的小东西,无限量供应的只有啤酒。&/p&&p&吃的方面真是蛮失望,但是喝的就很满足。荷兰的牛奶全世界闻名,质量好,关键还便宜,也养成了我早餐喝牛奶的习惯,乳糖不耐症貌似也好了,这点还是很可喜的。这边的水质也特别好,今天刚听一个水利工程的博士说,荷兰自来水管的水比矿泉水瓶子里的水干净卫生,因为水源一样。但是瓶装水做了很多处理,而自来水没有,完全可以放心直饮。此外,这里的酒品种也特别多,各式各样的红酒和啤酒,据说光啤酒就有几百种。对我来说,无法分辨,只能尝出来有些啤酒甜,有些苦;有些看起来黑,有些看起来黄,如此而已。&/p&&p&关于食,我最后还想分享一个乌干达朋友的经历。她刚来荷兰,在市中心到处逛,觉得有点冷,看到很多coffee shop,于是进去准备买一杯咖啡,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他们不卖咖啡。后来才知道,这种店是卖大麻和合法吸大麻的场所,跟咖啡没有半毛钱关系。&/p&&br&&p&3:住&/p&&p&很羡慕荷兰人良好的居住环境:空气好、绿化好、独门独户还带小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房子都有硕大无比的窗户,几乎一面墙就是窗户。貌似是因为以前荷兰的税按照门大小来收,所以荷兰人就缩小门的尺寸,扩大窗户面积。家具什么的大件都是从窗户运进去。不过,神奇的是这么大的玻璃窗户外面没有防盗窗,无论是不是底楼,一律裸着。这或许说明荷兰治安好,这要是摆在中国,那就是引诱小偷犯罪。当然,最神奇的就是荷兰人很少用窗帘,即使有,也是摆设,从来不关上。所以,走在路上,不小心就看到某家在吃饭,某人在看电视,某人光着膀子走来走去.....谁说西方人重视隐私?家家门口都标着自己的名字,这也无关隐私?&/p&&p&说到这个,我还想分享个好像一点都没有隐私的活动,就是荷兰很多桑拿都是男女混蒸,德国的桑拿也是混蒸。朋友去德国蒸桑拿,一进换衣间就看到个脱光衣服的女性,当时都震惊了,但是看到大家都很神态自若,也就放得开了。进桑拿房是不能穿内裤的, 有个中国朋友穿了泳裤进去,有正义感的德国朋友还会告诉他必须脱掉...我问同事们是不是也会去这种公共的桑拿室,有些说不在意,有些说看情况。如果比较在意的,一般会和一群很熟的朋友租个带桑拿房的房子,这样就只和朋友赤裸相见,但是,就算这样,我也无法接受啊!&/p&&br&&p&4:行&/p&&p&这方面,我想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荷兰是自行车王国。在出国之前也略有耳闻,但是来到这里,看到红色塑胶的自行车高速道以及专门的自行车红绿灯,感觉真是名不虚传。最神奇的是,在荷兰骑自行车也是需要学习交规的,而且和汽车的交规是一样的。在荷兰会看到一群穿着安全警示服的小朋友们骑着自行车跟着老师们在街上骑车。对,他们就是在学习交规。所以,在荷兰,自行车和汽车相撞,警察判定责任是谁并不是看车,而是看车主是否违反了交规。如果自行车违反了交规,那么汽车也是一点责任都没有的。更恐怖的是,荷兰的交规还很复杂,红绿灯分车子、自行车以及行人,还有各种箭头标示优行驶权,每个城市的还会有些不同,真是需要系统学习。&/p&&p&自行车在荷兰是完全可以达到公交车速度的。当然,在路上威风的不是我,我就是骑着后轮晃动的童车慢悠悠地挪动,一不留神,就有一道身影&嗖&一声经过,不愧是高速!虽然自行车出行有很多优势,但是自行车要是坏了,修理费用就很有点高。我居住的小村庄,修理自行车的地方9欧起修,有次我自行车就换了根辐条,就要20欧。&/p&&p&荷兰的公共交通与中国相比,品种就少了很多。没有地铁,也没有高铁。一般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能坐火车,200公里在国内高铁也就一小时不到,这里最快两个半小时。索性荷兰不大,不然出行真是很不方便。&/p&&br&&br&&p&二、思想&/p&&p&1:直接&/p&&p&西方人都普遍偏直接,直抒胸臆,不掩饰。厄瓜多尔的朋友提到一个小例子:&/p&&p&有天,他问他的荷兰朋友要不要和他一起去看电影。人家回到:&不,我不想去。&&/p&&p&他愣住了,因为在他的文化里,拒绝一般比较委婉。如果不想去,一般就推脱自己有事情。但是,这哥们这么直接,让他以为自己肯定是哪里做的不对,惹到人家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人家说话的方式。&/p&&p&另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A做了可颂,然后把照片发在群里。第二天,另一个荷兰朋友B问:“你昨天做的可颂如何?”A回答“挺好吃的。” 然后B说:“是吗?但是看起来并不好吃嘛!”我听到这个对话差点尴尬症都犯了,但是A就很淡定,习以为常毫无反应。&/p&&p&西方人直接,而荷兰人又是其中最直接的。有些法国或者英国人来到荷兰都被荷兰人粗暴直接的交流方式震惊到。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我们为了不伤害对方,往往会说些违心的恭维话。在这里,我不想说我们虚伪或者荷兰人太冒失,这只是不同文化的人价值观不同,荷兰人认为诚实往往比礼貌更重要。&/p&&p&关于这种直接,我问了在场的荷兰女生们,如果一个男孩子表白,但是她们不喜欢这个男孩子,会直接说:&不,我不喜欢你!&还是说:&你很好,但是我们不适合,你会找到更好的&。她们一致的回答是后者。&/p&&p&一个奇怪的直接+含蓄的例子就是收到礼物时,荷兰人(或者说西方人)都会当面直接拆开礼物,然后无论喜不喜欢,都会说很好,谢谢等。我们中国人好像都是收到礼物等到客人走后迫不及待打开,以免看到礼物失望等情绪伤了客人面子。&/p&&p&我想直接也是分情况看对象的 。对于陌生人,直接是最有效的方式,也体现诚信。但是,对于涉及感情的事情,说话还是需要些技巧的。&/p&&br&&p&2:等级意识淡薄&/p&&p&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偏重,在家有长辈晚辈之分,在外有领导下属之别,都需要记住自己的位份,不要越级。荷兰人貌似不太在意这些,我们可以直接喊教授的名字,而不是,&X教授&。&/p&&p&关于这个,我就闹了一次笑话。有次给老师发信,因为初来乍到,也摸不清老师是怎么样的性格,为了显示自己的尊重,抬头就是 professor + 姓。老师回复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叫过他,要么喊他的名字,要么就是X先生;而且,荷兰人也没有中国人那么在意头衔,所以不要加上教授了,他觉得很别扭。&/p&&p&不过我奇怪的是,在中国老师们如此威严,但是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等各种不“尊师重道”的现象都有。在荷兰,老师们不是神,但是他们的课堂上,无论几百人的课还是几个人的小班,几乎都看不到睡觉的,玩手机、电脑的人也很少。这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对老师做工作的尊重,就像他们尊重清洁工一样,而不是因为社会等级而形成的长幼尊卑。&/p&&p&在荷兰读博期间,我越来越体会到这种平等的关系。可以直呼导师的名字,开各种玩笑,跟导师一起做饭玩耍,亦师亦友。然而我对大多数国内导师的印象都是他们高高在上,我尊敬他们、崇拜他们,很想多了解老师一些,巴不得给老师们提鞋,但是有时连跪舔的机会都没有。目前为止,我比较喜欢这种平等关系,不仅让我自我意识更强,还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那么复杂。当然,当我听到导师的儿子直呼他名字时,我也是有点受不了的,至少我无法想象如果我直呼我老爸名字时,他老人家是什么反应。
&/p&&br&&p&3:时间观念强&/p&&p&在中国,我们的时间观念比较机动,说好三点见面,要是晚了会也是可以的。特别是长辈或者领导,晚到半小时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荷兰,无论身份如何,无一例外都要遵守时间。特别是商店关门非常准时,毫不拖延。和人约会,要是晚到五分钟以上,通常都是让人难以理解的。&/p&&p&不过,和舍友们的相处就没有这个感觉。说好7点做饭,9点才陆陆续续来,11点才能开始吃,真是墨迹到让人抓狂。&/p&&br&&p&4:计划性强&/p&&p&西班牙的博士说,几乎每个荷兰人都用日历来规划他们的行程。有天,他想约一个荷兰博士出去吃饭,人家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看日历,翻了半天说,我明天上午没空、下午没空、后天没空......下周六吧。他瞬间无语,不就是出去吃个饭嘛,犯得着吗?&/p&&p&就在刚才出去了一阵,听到一个对话 &would you like to come?& &Yeah, but I need to check my agenda&
&/p&&p&这么说来,我想到了每次跟荷兰老师约时间,他都是立马坐到电脑旁边,开始查自己什么时候有空。不像国内老师都是立马能给出个时间,或者是约个大致时间,倒时候再看。&/p&&p&或许是他们喜欢事情按照计划来,不喜欢没有规划杂乱的生活。&/p&&br&&p&5:自由&/p&&p&荷兰是个自由的国度。套用之前听到一个导游说的话:&许多别的国家还在讨论的事情,荷兰已经通过了,比方说:同性恋、卖淫、吸大麻以及安乐死&。&/p&&p&在荷兰,你可以选择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正常的生活。社会并没有混乱,因为它可以自己调节。&/p&&br&&p&6.Go Dutch&/p&&p&西方有名的go dutch起源于荷兰。荷兰人在欧洲也是出了名的抠和斤斤计较。这里有个荷兰人自黑的说法,“知道铜丝是怎么发明的吗?,这起源于两个荷兰人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硬币,都认为是自己最先发现的,于是相互争抢,最后拽成铜丝的”。(参考&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5321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 dutch_百度百科&/a&)&/p&&p&荷兰的银行APP上,有一个功能是分摊账单(Split bills),我刚来不知道这个是干嘛的,还单纯以为是分期付款。后来知道以后,才明白AA在荷兰人生活中太司空见惯了。
&/p&&p&巴基斯坦朋友说起一个经历,他刚来荷兰的时候,上完一节课,有个荷兰学生邀请大家去他家玩,他很开心地去了,感觉是个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他们吃了些荷兰食物,侃大山,玩游戏,玩得非常开心。最后离开的时候,他朋友说,”每个人4欧“。他就懵逼了,感觉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在他们国家,哪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p&&p&在中国,也是一样的,如果请客人来,让客人掏钱那估计就是友尽的节奏。不过,我跟荷兰朋友说起这个区别时,他就问我,那么穷人岂不是都没法邀请朋友来玩,哪里请得起啊?这么说来,好像的确有这种弊端。不要说穷人负担不起这种昂贵的社交,可能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被请客吃饭、送礼和各种份子钱所累。其中涉及的不仅是花钱,还要费劲心思去琢磨各种规则。&/p&&p&在荷兰,送礼和随份子没那么可怕。朋友生日不用送礼物,只要说句生日快乐,再谢谢TA带来的生日蛋糕就好。哪怕是闺蜜结婚、生子,寄个卡片就能表达心意。如果要去吃饭,份子钱也是有明码标价的,如果全天参加给25欧,只吃晚餐15欧。成年以后,哪怕跟爸妈出去吃饭,AA制也是不足为奇的。&/p&&p&我有时挺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交往模式,不被关系所累,大家相处也没有那么多负担。不过,要是跟最亲的人还AA,我感觉还是有点接受不了。&/p&&p&我感觉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肯定有冲击,比如说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种AA。但是并不是代表我们完全西化,完全个人主义了,只是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定义更加狭窄了。以前可能一个村的都是自己人,然后变成一个宗族的人需要维持,现在可能这个亲密圈子更小,只限于自己的一小家子。&/p&&br&&p&小贴士之礼貌&/p&&p&1.电话礼仪&/p&&p&是生活小经验,是给陌生人打电话时候需要注意的电话礼仪。&/p&&p&今天我给校医院打电话,打完以后,我同事问我,&/p&&p&“在中国,是不是打电话都不需要说自己名字呢?”&/p&&p&“是啊,我为什么要跟一个陌生人说我的名字啊?”
“那你不觉得很不礼貌吗?你不说自己的名字,好像就是表示你不在意对方是不是个人,只要他能提供你需要的服务就好了,这样更人性化”。&/p&&p&对于说不说我自己的名字,我从来没想那么多,我认为的礼貌,就是说个早上好,最多会说,你好,我是某某大学的学生,我想问个问题。通常我都选择不说全名,逼不得已再说自己的姓,因为总感觉对方没必要知道我的名字,而且一个陌生人喊我的名字我也觉得不舒服不安全,或许这只是我个人感觉。&/p&&p&这让我想起我去参加的一个课程,都是中国博士,很多都有海外经验,在提问环节,老师说先介绍自己,再说问题。绝大多数,我可以说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介绍自己都是这种形式:老师,你好,我是来自【某机构/某大学】的一名【学生/职位名称】,基本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的,所以造成十天左右下来,我也只知道几个玩得好的人的名字,其他人叫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我们中国对于名字的私密感比较强,是亲人朋友间的称呼,属于关系的一环,与陌生人无关。&/p&&br&&p&2.打喷嚏&/p&&p&外国人对于打喷嚏还是很重视的,以下三点比较重要:&/p&&p&-在安静的氛围下,打喷嚏前可以说下 Sorry, 以表示因打扰别人而抱歉&/p&&p&-打喷嚏时一定要背对人,捂住嘴。(打喷嚏不捂住嘴是荷兰人最讨厌的行为之一)&/p&&p&-别人打完喷嚏要说下&Bless you&(上帝保佑你) 或者荷兰语 &Gezondheid&(祝你健康),这好像是西方人的习惯,知乎上已经有了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美国人打喷嚏以后别人会说Bless You?&/a&&/p&&br&&p&3.礼物&/p&&p&这个在上文有部分提到过,再提出来重申下。&/p&&p&荷兰人非常直接,所以如果想送礼物,又想不出来合适的,完全可以直接问对方想收到什么,因为他们更不想收到自己不喜欢的礼物。&/p&&p&无论再小的礼物,最好都包装下,再附上卡片。&/p&&p&收到别人送的礼物,要当面拆开并感谢。如果不当面拆开,人家会觉得你不喜欢。&/p&&br&&br&&br&&p&除了这些文化差异外,在讨论环节,荷兰学生们问了两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在此也分享下。&/p&&p&第一个就是问我如何看待荷兰的&黑彼得&。这是传统与人权相争。黑彼得是帮助圣诞老公公派发礼物的助手,形象是个黑人。&一些人认为黑彼得这个人物给人们灌输了有关黑人的刻板印象,有丑化和戏弄黑人的嫌疑。另外,黑彼得的起源很可能和荷兰当年从事的奴隶贸易有关,大肆庆祝这样一个有着这种历史背景的节日,让生活在荷兰的几十万奴隶情何以堪?&(摘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elanonline.cn/article/65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传统为人权让路?荷兰节日传统被指种族歧视遭联合国调查&/a&)。&/p&&p&在场的荷兰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传统,他们从来不认为跟歧视或者人权有任何关系。这让我想到了前阵子沸沸扬扬的玉林狗肉节,这算不算是传统与动物保护之争?&/p&&br&&p&第二个就比较无语了,一个荷兰男生问:&中国经济水平如何?每个人都有电脑吗?&我淡淡一笑,说:&中国现在发展很迅速,几乎每个人都有电脑;另外,手机什么的,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拥有一部以上的手机。苹果在中国就是街机.....&我笑,是因为想不到还真有人问这么傻的问题,还是一个大学生。跟一个印度小弟聊天,他说也有荷兰人问他印度人吃不吃得饱饭类似的问题。的确,西方文化目前是强势文化,貌似也不需要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什么东西,但是这么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有时也是很危险的。&/p&&p&虽然有些人会问一些关于中国负面的问题,但是,能感觉到大家对中国非常关心,非常多问题,从中国特有的节日、特有的姿势、颜色的含义、年假多少、独生子女等等。对于来自其他国家得两位朋友就没那么多疑问。课后,还有学生要我联系方式,希望以后咨询关于中国的问题。瞬间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p&
之前正好写了一篇《中荷文化差异》,希望能对要来荷兰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初来荷兰时,对于文化差异的感受非常深刻。但是在荷兰待了一年多,加上平时跟国际学生打交道比较多,除了上街购物几乎没什么机会接触荷兰本地人 ,好像都忘了那些曾经以为很震撼的…
本人就是神奇的“欧盟硕士”毕业。。。&br&该项目准确来说叫Erasmus Mundus,也有译作欧盟奖学金的。基本上就是欧洲为了对抗美国强大的留学生争夺,大力推出的一个留学品牌项目。&br&EM项目非常庞大,除了硕士留学之外,还有博士项目和研究学者项目,参加的学生和学校都能从欧盟领到一大笔经费,不一定如题主所说一月1000欧(我的项目就超过这个数字),每个项目不一样,但是相当多了,完全涵盖学费、旅费和生活费。&br&下面说一下题主信息中的错误:&br&1 费用方面:学费是要交的,而且相当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奖学金的一半都是充当学费了,保险当然也是要交的,而且一般学校会给你选择最高档(在欧洲生活不交保险,你心里不发憷么)。但是要记得,如果拿到全奖,这些统统都可以被涵盖!真的做什么都够了!&br&2 申请上就全奖:有全奖和无奖之分。一般来说会有一个waiting list,那上面的人如果愿意放弃奖学金,是可以直接上的,不然就要等前面的人放弃。另外欧洲的学生(不止是欧洲籍哦,只要在申请之日往前算两年内在欧洲呆过的,都算是欧洲学生)奖学金只有非欧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我觉得我的欧洲同学们日子都过得蛮紧巴的。&br&&br&题主说的其他部分,虽然听起来很神奇的样子,但是——&br&都是真的!&br&&br&那么这么美好的项目为什么知名度不高呢?&br&我觉得原因有三点:&br&1 欧洲学校毕竟还是比英语国家要不那么出名一点,除了国际地位、学术话语权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EM项目的课程几乎都是用本国语言授课的,而一个硕士一般要跑2-3个国家!我硕士期间就愉快地使用了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就别说其中有多少堂课是双眼迷茫地过来的。&br&2 EM中很少传统专业,一般都是跨学科的新学科,例如历史系、建筑系合开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什么的。我在给欧洲人介绍专业时,他们都是一脸迷茫,别提回国来以后了,简直解释不清楚。&br&3 流动性太快导致归属感不强。EM系统太庞大,不同项目的人几乎碰不到(有时候一个项目的人因为选择的学校都不一样也碰不到)。而因为在每个学校只呆半年到一年,和本校学生以及当地华人圈也没时间深入接触,于是回国之后连要去找哪个校友会都不知道。。。&br&&br&不过我申请的那年(2010)开始,EM每年都会在全国一流大学中做巡回演讲,中国EM校友会也在努力(尽管我从来没看见他们组织活动),EM其实也越来越被学生和业主所熟知了。总的来说EM是一个很高质量的留学项目:&br&1 参加的都是欧洲老牌高校,在该专业领域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真正的强强联合&br&2 学生挑选很严格,对名校和语言分高的同学有加分,对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同学有加分。反正我认识的EM同学都是国内一流名校的。而我们班里三分之二的同学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其中还有大学老师(和他做小组作业时亚历山大)。&br&3 文科学生非常难得的拿奖学金的机会。作为纯文学生拿个奖学金有多难就不赘述了(泪)&br&4 真正的全外语环境。出于地域公平的考虑,一个班基本上不可能多过2个中国学生。我就是班上唯一的亚洲学生,真的是做梦都说法语。。。(话说这真的是优势吗?)&br&&br&总之,我以前申请时看到有人这么比较美国学校和EM学校的档次:美国TOP50&EM&美国TOP100。别人说的,我不负责啊~(我觉得在某些领域,比如我大索邦的工业历史系,不可能比美国TOP10差)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br&&br&最后,各项目申请的deadline基本都在每年12月到1月之间,学弟学妹们抓紧了啊~&br&&br&---------------------------------1月31日更新分割线-------------------------------------&br&收到许多询问这个奖学金项目的私信,切实感受到这个项目的人气有所上涨,内心还是有一点小激动的~~&br&——呜呜呜,一直以为我们是一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项目——&br&许多私信是问我报名的技巧和录取的条件,这些恕我无法回答,一来我申请也是五年前了,往事已随风已随风已随风,二来EM项目太多,各校要求不一,实在无法概括回答。&br&所以,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个官方答疑阵地,微博上的欧盟ErasmusMundus奖学金校友会。学弟学妹们,快将这些有关截止日期啊报名材料啊选哪个学校好啊之类的问题向加了V的小谟头上砸去~&br&&br&关于选项目,我只有一点其实已经表达过了的建议,那就是项目里一定要有个好学校。其实求职时HR未必有精力去听你解释什么是欧盟奖学金,你只要说你是这家学校毕业的,同时还拿了全额奖学金就好了。还记得当年一个有伦敦政经参与的项目厮杀得有多么惨烈~~&br&&br&至于求职的优势,毕竟EM做的都是交叉学科,多数偏research,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本来就不是香馍馍。我认识的EMer们留下来做博士的很多,选择就业的也是看个人的素质,有进全球500强做高管的,有回自己祖国做学科带头人的,有用两年奖学金攒下的钱回家买地盖楼的,有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的,也有为了留在欧洲去Hotel打工的(是个单亲妈妈)。如我所说,EM招的学生很多都是已有工作经历的,生活经历也很丰富,和他们做同学其实也是另一番奇妙的体验。&br&&br&最后就是问读EM是怎样一种体验的了。其实很多辛酸苦辣都和普通留学生一样,从一开始对欧元没概念以至于付个打印费拿出50欧,到后来被银行骗买保险,交涉了大半年才退了一半钱;从牙疼得要死却被告知要两个星期才能约到专科医生,到坐在地铁上痛哭,旁边的东北阿姨递来一张纸巾,叹息说唉谁都不容易;从一点听不懂非洲同学的法语口音,到渐渐发现非洲法语比法国法语更严谨更好听,再到有一天收到该同学写的情诗。。。&br&EM不同的体验就是,你走的地方会更多,有一些甚至是不在中国人认知范围内的城市。你的同学会更有故事,有一些可能是你永远想不到会有联系的人群。你的老师会灰常多,全欧洲同领域的大牛会因为各种合作课程而来到你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把握。&br&&br&如果真的只在意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说真的,商校比较适合呢,摸摸大~
本人就是神奇的“欧盟硕士”毕业。。。 该项目准确来说叫Erasmus Mundus,也有译作欧盟奖学金的。基本上就是欧洲为了对抗美国强大的留学生争夺,大力推出的一个留学品牌项目。 EM项目非常庞大,除了硕士留学之外,还有博士项目和研究学者项目,参加的学生和…
&p&英国大多数学校一年的学费足够你在东京大学以及日本其他国立大学读完整个Master的学费加生活费了。&br&东京大学几乎所有留学生都能学费减半,一学期学费不到1万RMB。&br&东京大学专门为留学生提供了大量奖学金名额,留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机会接近日本学生的10倍了。&br&为什么不来呢..&/p&&p&因为你都没有想过去找吧。&br&那么这个世界又怎么会把机会留给墨守成规的人,留给跳不出尺寸眼界的人呢。&/p&&p&心里难受的话告诉自己,&这是我应得的结果。&
&/p&&p&留学早就成为稀松平常之事了,你依然默认了留学需要很多钱。你没有自己调查确认过这个结论。&br&因为你没有学过二外,所以就默认自己去不了非英语国家。你又没有去调查确认这个结论。&br&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奖学金,很遗憾的告诉你,日本所有专业都有专为留学生的奖学金,PhD和master都有。因为你缺少视野,缺少全局的思考,你错失了大量机会。&br&&b&看完我的答案你会不会以为只有日本才有这么多留学生福利呢。但愿不要。&/b&&/p&&p&&br&&/p&&p&【我都说了不要觉得只要日本有福利啊!没有安利日本的意思。就我知道的,法国等好几个欧洲国家也有的。以后我有空我专门写个答案好了..】&/p&&p&你去英国的同学或许不一定比你有眼界,但你再多一点自己的思考,再多一点宽阔的视野,你就不会进入一个比他们差的学校。&/p&&p&”GPA年级第一,拿过国奖,外语好,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经历较丰富。“&br&真的很不容易。&br&但这些东西都是标签啊。&/p&&p&”刷子心态“很可怕,千万别把自己当刷子使。&br&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遍又一遍地刷成绩,刷高考,刷GPA,刷托福,刷活动经历。这些低级任务很可能刷去独立思考的时间,却刷不出自己更强的实力。&br&&b&并不是刷的过程一点用都没有,只是肯定还有比刷成绩重要得多的事被你忽略了。&/b& &b&刷子心态会让人失去思考的能力,让人觉得那块小地方就是整个世界了。&/b&&/p&&p&可惜年级第一的GPA不能为你带来年级第一视野。早点确认这个事实。&b&请弥补。&/b&&br&未曾调查思考就盲目相信,这大概是你最大的弱点。&b&请修正。&/b&&br&(与此相比,其他倒是小事了。)&br&人生路还长。&b&请微笑。&/b&&/p&&p&&b&亲自去思考。年轻人还有数不清的夏天。&/b&;)&/p&&p&---------------------------------------------------------------------------&/p&&p&看,下面那么多答案说你因为家境就永远追不上他们呢。你信了么?&br&他们说,别人努力了几代才有好的家境,所以被你一代就超过太不公平了。你信了么?&br&他们又说,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生来就不该有精英思维,要让你留在中下层呢。你信了么?&br&信了你就输了。&/p&&p&你看到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在期待着你的平庸人生了么?他们就是那么预计着平庸家庭的平庸一生呢。看,他们多么希望你放弃抵抗。&br&你的生活的确Hard模式。这份困难的主要来源就是外界的诅咒。&br&就像女生学理科会是Hard模式,因为周围会不停地有人告诉你女生学不好理科。受此影响,遇到问题更容易怀疑自己天生不适合这条路。这种Hard模式就是这样被自我怀疑实现的。&br&他们大多也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是被诅咒的人,但是他们在互相诅咒和自我诅咒上是如此齐心协力。&br&你不能改变家境,但可以改变自己。&/p&&p&&br&&/p&&p&你会因为那些人的bullshits就认命了么?&br&还是打算拿出全部力量挣脱这个可笑又bitchy的诅咒呢?&br&拿出自己全部力量和智慧反手给他们所谓的“命运”一耳光吧。&/p&&p&好了,我也不拉出马云等人的鸡汤人生了。&/p&&p&&b&不管是抛弃还是被抛弃,夏天都会不断地来临。&/b& &b&在以后的每一个夏天都能回想起现在拼搏的自己,这就是你反抗过这种诅咒的证明。&/b&&/p&&p&&br&&/p&&p&&b&认错但不要认命。&/b& &b&认错是成长的开始,认命是成长的结束。&/b&&/p&&p&ps.我真的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一件让人难堪的事。&/p&&p&-----------------------------------------------------&br&最后再补充一下..&/p&&p&真的很对不起。&br&&b&我愿意向理解不了这份温柔的人致歉。或许凌厉的文意将它埋没了。是我太过分,未能驾驭好。&/b& &b&希望你们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b&&/p&&p&&br&&/p&&p&&b&&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取第一批次录取本科(一本)院校难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这也是我的答案。关于教育公平的。&/p&&blockquote&&b&&u&如果你获得成功,你同时就获得好运,而运气带来义务。你欠了一笔债,不只是欠你的神,你也欠那些没你那么好运的人的债。&br&&/u&&/b&&/blockquote&&p&&br&&/p&&p&我只是在此为题主略尽绵薄之力而已。&/p&&p&请海涵。&/p&&p&&br&&/p&&hr&&p&还有一个夏天的世界,留给喜欢Summer的你:summer-clover(个人公众号)。&/p&
英国大多数学校一年的学费足够你在东京大学以及日本其他国立大学读完整个Master的学费加生活费了。 东京大学几乎所有留学生都能学费减半,一学期学费不到1万RMB。 东京大学专门为留学生提供了大量奖学金名额,留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机会接近日本学生的10倍了。…
&span&&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ab8e9ce54f7f67b7cba113be8e1cc31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ab8e9ce54f7f67b7cba113be8e1cc31_r.jpg&&&/figure&&br&※作为新西兰working holiday一年后,回国4个多月的人。一直想好好整理这一年的见闻和感受,经验和教训,所以把长贴献给我挚爱的知乎吧。后期再想到还会补充整理。&br&※working holiday这种方式的生活经历跟旅游和留学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个人情感和特殊化的东西在里面,掺杂个人经历在里面,没有很大的普适性,但管中窥豹依然可以描绘出一个国家有大致的轮廓。&br&※单纯旅行时间会比较短,即使时间长再深度游也没办法体验日常生活,但新西兰真的是个很值得去的地方(后面会讲);留学的话,大多时间在学校,接触的圈子也有限,即使工作也是固定的圈子。但打工旅行由于签证限制,我们不允许为同一个雇主工作超过3个月,不停的换城市,换工作,换室友,换旅伴,所以流动性会比较大,信息交流也比较多。&br&※先说一下几个会经常提到的几个城市:奥克兰(位于北岛中部,最大城市最繁华城市,经济中心)、惠灵顿(首都,位于北岛最南端,便于中间位置管辖南北两岛,分分钟吹成傻逼的风城)、基督城(南岛最大城市,地震前被称为上帝后花园)&br&※纽币和人民币汇率大约5:1&br&&b&&u&1.吃&/u&&/b&&br&出国之前,我一直以为出了亚洲,世界2/3地方的味蕾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出国前最后一餐饭我土鳖的在上海把自己撑到睡不着。但事实证明,作为一个吃货(只要你乐于下厨),去了国外反而是你的天堂。食材多,国际化,奥克兰的亚洲超市几乎能满足你所有需求。天朝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啊啊啊啊,很多东西甚至出了这个县城你就买不到了。国内北方人就吃北方的食材,南方人就吃南方的食材,日常生活的超市甚少买到饮食文化完全异域的食材,除了令人咂舌的进口食品。出了国有各个国家的超市,能买到的食材大都是进口的,而且价格亲民,韩国的,日本的,越南的,泰国的,菲律宾的,印度的等等等等。。。。在奥克兰和基督城这种大城市,买的到油条煎饼果子叉烧包凉皮,墨西哥鸡,越南米粉,印度咖喱,希腊肉卷,德国肠,甚至还有摩洛哥料理。。。这种异国料理是在国内消费是分分钟破产的节奏,所以一枚可以赚当地货币的吃货去一个饮食国际化的城市其实是上天堂了!!!纽币的购买力还算比较高,尽管也是物价上涨但通货膨胀的水平跟天朝比还是差得远。前提是要工作赚钱,否则一换汇率吃什么也心疼(壕快来跟我做朋友)。&br&&b&&u&2.穿&/u&&/b&&br&鄙人虽是个妹子,却是个实打实的胖纸!不是那种体重刚过三位数就在叫唤自己好肥的那种绿茶哔--,是那种在学校见过本人但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可以以“就那个XX院很胖那个女的”来描述,而对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精准锁定目标的那种胖!!(摔!!捂脸!!)所以我本身不怎么爱美,衣服也一直将就,不注重穿着到了每次寒暑假回家我妈都要骂我像乞丐的地步!&br&去了新西兰才发现,尼玛!!他们的衣服好朴素呀呀呀!!给萝莉的配饰基本还停留在我国8年前风靡全国的两元店水准上。。。(感觉西方国家穿着都比较素,像在美剧里除了gossip girl和欲望都市那种时尚剧之外,其他的总体穿着都比较简单素朴,哪怕那些中产阶级,哪怕绝望主妇这种都是女人的戏,穿着也没有多么高大上,难道是因为主妇的设定??我国红火的都市白领国产剧那一个个白骨精简直就是时装走秀嘛!!一整就淘宝同款,引领时尚潮流)如此看来我们城乡结合部的杀马特穿的好huai shen啊,什么美特斯邦威和阿依莲可以完爆他们几条街的好么!!!他们的warehouse,怎么定义呢?就是大型日用品百货衣物仓储型超市,经常就是纯色的衣服没有图案没有设计没有剪裁,然后同一个颜色分别做成吊带背心,无袖,短袖,长袖放在那里挂一排!!你好意思么!!然后专卖店最常见最大众的青春美少女和年轻女孩的品牌就是铺天盖地的荧光色和涂鸦豹纹,一进去就有一种一头扎进调色盘的感觉,总之就有种服装设计师不走心的feel。。。我们天朝有韩版!日范儿!欧美风!小清新!森女!萝莉!御姐!OL!广场舞!等不同风格的衣服,任君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繁华大街上那种穿着比较精致,比较会打扮的大多是留学生亚洲妹子。&br&&b&&u&3.住&/u&&/b&&br&新西兰地广人稀,总人口400多万,除了几个大城市(即使是最大城市国内三线城市也完爆妥妥)有高楼外,其余地区就是大聚居模式的house。他们的房子大多看上去简易,没有我们天朝那种在村里盖上三间大瓦房的气派!估计也不打地基什么的,我见过他们搬家的时候把房子连根拔起,一整栋房子放在大卡车上,整栋搬走买块地皮再放上去,货真价实的“搬家”啊!!房租论周缴纳,按照城市大小和地方房价一般四人间包含水电网一周90-140不等。令我非常不解的是,他们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太阳能丰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竟然除了去海边晒日光浴都没有利用起来!!我国农村地区普及广泛的太阳能热水器!他们竟然没有!!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大锅炉,烧电或者天然气!!痛心疾首!!&br&&b&&u&4.行&/u&&/b&&br&新西兰二手车便宜得很,基本车程在20万公里以内,90年代中旬的老车只要纽币1500左右,很好很新的二手车也几万而已。路税一年280多,#91汽油在近几年飙涨到2.2左右,据说他们前几年一升油只有一块多。路况好,开车礼让,按喇叭=骂人“靠!你TM怎么开车的”,所以我刚去时候在地下停车场遇到人在前面走路,就按喇叭警示她,旁边的移民朋友很紧张的说,不可以不能按,你要等他走过去!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过路费,高速我只去过一个地方要过一条隧道收费$4.4,可以在隧道口自助缴费,也可以在网上缴费,反正没有收费站没有岗亭,但他们人又少又懒,干活又慢挖个隧道投入太多太难了,所以交钱也觉得理所应当。即便是法定最低的工薪阶层,养一台私家车so easy。除了热门城市如奥克兰惠灵顿和皇后镇,市中心不好停车外,停车收费3刀/小时,全天12好像。其余地方都比较好停车。&br&公共交通方面,公车很贵,排队上车依次买票,奥克兰按路段收费,最低1.9,最高4.5。基督城好一些,刷卡一天4.6刀上限,一周内10次以后不收费。除了极热门线路,大部分班次少但是很准时,精确到分钟。公交的人性化,轮椅婴儿椅专用座,公车的上车门没有台阶,车子会根据上车乘客调节高低,遇到腿脚行动缓慢的老人可以低到跟马路牙子一样高,几乎是走平地上车。门口有个折叠的板子,轮椅使用者上车,司机就放下来做连接踏板把他推上去。基督城的公交车可以把自行车架在车头,所以我经常不自量力骑行后累得像狗一样,就坐车回去。&br&&b&&u&5.乐&/u&&/b&&br&几乎所有打工旅行的人,都会环岛旅行。我在新西兰时候纯环岛两次,一次冬天一次夏天,第一次是自驾,35天。第二次旅游大巴+搭车+自驾22天,那就是还没玩够,由于自然景观秀丽无比,风景好的不忍直视。几乎就是用很渣的相机随手拍分分钟都是明信片(回国后我朋友说照片可以做电脑桌面,父辈亲戚说可以做明信片,我奶奶说风景跟挂历似的,看来每个年代都有风景画的载体啊……)以前看指环王的时候,没去细想没觉得怎样,因为大片都那个样嘛!后来真去了就发现,那些景色是真实存在的,美得像假的一样。南岛的山壮丽秀阔连绵不断,尤其冬天的时候山尖上被白雪覆盖,地上是一望无尽的绿草原,配着锃明瓦蓝的天,怎么看都像假的,拍出来的照片就像是一副风景画把人突兀的P上去的,怎么看怎么不协调。&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9d0f6c36f4b059bf44ef0b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9d0f6c36f4b059bf44ef0b_r.jpg&&&/figure&某小镇的湖&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544f9c49db34ec6a247faa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544f9c49db34ec6a247faa_r.jpg&&&/figure&奥克兰市中心的公园&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408cfc86e8aab69d001c9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408cfc86e8aab69d001c9_r.jpg&&&/figure&基督城的春天&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f763e4ccbb3e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f763e4ccbb3e_r.jpg&&&/figure&过马路的企鹅&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a1b453fe36b9fce0f8275cb_b.jpg& data-rawwidth=&1630& data-rawheight=&10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a1b453fe36b9fce0f8275cb_r.jpg&&&/figure&途中偶遇的小教堂!&br&玩的东西也多,跳伞,蹦极,爬冰川,滑翔伞,空中秋千,皮划艇,黑水漂,温泉,探萤火虫洞,去世界最陡斜坡的街开车冲上去再冲下来!!开直升机(虽然由教练在旁边,操作也简单,但起飞降落都是自己拉杆,刺激)就是那种风景里即使徒步、爬山、游泳都爽翻了。&br&&b&&u&6.食品安全&/u&&/b&&br&我有三个月的工作是在三文鱼厂,小工厂30人左右规模。那也是我最开心的地方和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三个月里每天工作最长14小时,最短6小时。因为工种的关系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也比较幸运部门主管是最和善的奶奶。由于我们是包装工,在整条生产链上我们是最终端,烟熏好的三文鱼,包装后真空密封,就到消费者嘴里了。所以食品安全把控非常严格。因为是论小时付薪水,一天的工作时间起码有2小时是用在打扫清洁上。&br&&b&①服装&/b&我们要每天要换新的工作服,外边罩一次性消毒雨衣(一天一换),一次性头套(一天一换),一次性套袖和橡皮手套(这两样只要换产品就要换,出去操作间回来也要换,工间休息和午饭进来还要换),生病要戴口罩。&br&&b&②环境&/b&每次包装冷熏和热熏的产品交替时,都要彻底大清扫,所有的刀具,称,案板,都用专业药水擦洗,用清水冲,用橡皮刮刀刮净水,再蒙上一次性塑料布。每天下午下班前把所有的仪器设备,包括墙壁和地面,偶尔还有天花板,用消毒液全部擦洗,是擦洗,每个人手里要拿着抹布或者洗碗布擦设备和墙壁,用刷子蹭地面,然后清水冲洗,刮刀刮净。&br&&b&③装备&/b&每次进门先用消毒液洗手,一次性擦手纸擦干,再像擦护手霜一样擦消毒泡沫,然后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和套袖。进门时候在门口要给用消毒液清洗雨鞋,冲掉,鞋底还要踩在消毒液里。只要出去操作间,雨衣必须要脱掉挂在门口,套袖和手套要全部换掉,工作时候破掉也要换。抹布和那种摩擦力系数很大的绿色的洗碗布,每天工作结束都要清洗烘干,基本两三天全部换新。打喷嚏要用手捂住,然后又是一套严格的洗手和换装备程序!&br&&b&&u&④举个栗子&/u&&/b&有一次我们有一个批次的包装袋我闻着有点异味,找到一个老同事,她闻了闻上报部门主管,然后从主管又到经理助理,最后决定严谨起见把那批包装袋全部丢掉。而那批有一小部分,已经和好的包装袋混在了一次,被使用了。但都是装了鱼还没密封包装,于是我那天的工作就变成了闻包装袋,两箱子的鱼,我要拿起来一袋一袋闻,把有问题的包装袋筛选出来,我闻到后面都快缺氧了鼻子也快失灵了。选出来的包装袋,按理说重新包装就好了,结果我们闻了鱼,也尝了几块没发现异味,但boss还是下令把筛选出来的鱼都丢掉(苍天呀!!暴殄天物啊!!)&br&&b&总体来说&/b&,就是有那种不计一切成本,严苛审慎,保证食品安全的感觉。物资消耗的进度十分之快,一次性的橡胶手套成箱成箱的用,至于擦手纸和消毒液这种大量的消耗品一天的用量更是不计其数。三个月里,我没有遇到什么监察部门,所以一切的严格执行都是在自觉情况下完成的。&br&一年下来,遇到很多打工旅行的人,他们在食品行业的各个触角,鱼厂肉厂,蔬菜厂,果园,超市,不论工作内容和工种有多大的差异,只要跟饮食相关,都是自觉严格要求。交流下来大家的程序大同小异,从来没听过内幕和不为人知的消息。&br&话说食品安全这一项,我本来是要另开一文专门写给
&a data-hash=&b8ff435a550bcf4dd9375& href=&//www.zhihu.com/people/b8ff435a550bcf4dd937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b8ff435a550bcf4dd9375&&@吴恒也&/a& 的掷出窗外网的!!&br&======================================================================&br&&br&打了几个小时要吐血了,明天再更物价、劳佣关系和人际关系部分~~~~~&/span&
※作为新西兰working holiday一年后,回国4个多月的人。一直想好好整理这一年的见闻和感受,经验和教训,所以把长贴献给我挚爱的知乎吧。后期再想到还会补充整理。 ※working holiday这种方式的生活经历跟旅游和留学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个人情感和特殊化的东…
来抛砖引玉,下面是到目前为止的认识,希望大家帮忙补充指正一起交流&br&&br&&b&I. 全球格局&/b&&br&首先现在其实没有能称权威的,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世界排名。始终城市规划这个专业的跨学科属性太强,国内学校和UVa等国外院校将其设在建筑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洲墨尔本本科留学申请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