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写一篇有关大学共青团改革革的新闻。要怎么写啊(要文章)

LZU Media Center:
[兰州大学报]共青团改革进行时
  本报讯 兰州大学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要求,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目标,围绕强化立德树人,提高共青团工作对党政工作的贡献度和强化以人为本,提高青年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满意度,聚焦六大改革,通过改革促使我校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回归 “立德树人”的根本,服务于学校育人工作大局,进一步践行 “学生为本”的理念,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聚焦优化机构设置。理清共青团现有各部门工作职能,探索实行 “职能部门+专业中心+分类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模式,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将“职能相近、内容相似、目标相同”的工作内容划归统一专业中心统筹指导开展,变“活动团”为“职能团”,构建专业化发展模式,以组织升级带动业务升级,扩宽联系青年渠道。
  二是聚焦优化团干部队伍结构。修订《兰州大学共青团干部管理办法》,制定《兰州大学共青团干部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团干部选拔、培养、管理、考核、监督制度,拓宽团干部来源领域,建立一支“专、挂、兼”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培养相结合,促进团干部的职业发展,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团干部队伍。
  三是聚焦优化工作内容与方法。着眼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双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爱校荣校教育、深化“青马”工程教育、扩大青春励志教育,推进立德树人的主责主业;着眼素质培养和特质培养“双培养”,出台《兰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提升测评办法》《兰州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分级分类实施办法》,全力打造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提升测评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创优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育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着眼学生普遍性利益诉求和发展性利益诉求“双诉求”,打造综合权益服务中心,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机制,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合理的诉求,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聚焦优化基层组织和网络平台建设。加快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深入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计划,巩固团支部主阵地,探索“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新格局,鼓励实验室建团、公寓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等建团方式,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格局。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指导学生组织和社团有效开展工作。
  五是聚焦优化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共青团工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培训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激发团组织的内生动力和组织活力,有效服务于学校一流人才培养;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众创众筹众评”制度,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用“程序瘦身”换“效率提升”;充分发挥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的重要职能。
  六是聚焦提升工作效果。充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首创精神,破解思维定势,实现精准供给,打造实施思想政治引领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育人质量提升和团组织活力提升四大工程,推动共青团实现价值重塑、组织重塑、制度重塑、内容重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关链接:
编辑:张玉爽
来源:兰州大学报
版权声明:兰州大学新闻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兰州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兰州大学&.大学生走进高大上的国家机关是什么体验?-中青在线高校共青团改革针对“学生官”:克服“官僚主义”-中新网
高校共青团改革针对“学生官”:克服“官僚主义”
日 09: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就高校共青团改革答记者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立红
  近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部署和安排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共青团推进改革的相关任务。日前,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同志就有关高校共青团改革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方案》是指导今后高校共青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请介绍一下《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答: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共青团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和高校青年师生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保定学院等高校青年师生,和西部支教志愿者、青奥会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回信;在2014年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大考察时,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争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期望,让高校师生和高校共青团深感温暖、备受鼓舞和鞭策,也倍增做好工作、深化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因此,在共青团全面推进改革过程中,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要求,团中央书记处明确要求高校共青团要专题研究改革工作,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力争走在全团改革的前列。在团中央书记处的具体指导下,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去年下半年启动了《方案》起草制定工作。团中央学校部牵头成立专项起草小组,成员包括上海、重庆等改革试点省份团委负责同志、部分省级团委学校部同志及部分高校党政负责同志、团学干部、学生代表、青年教师等,其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的框架及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征求意见座谈会40多次,实地征询200余人意见建议;通过书面和新媒体等方式征求了32个省级团委学校部、学联和70多所高校团委意见;团中央书记处也两次专题研究了《方案》初稿和征求意见稿。今年6月,我们专门就《方案》征求了教育部意见,教育部高教司、思政司等相关司局对《方案》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对于各方的意见建议,起草小组认真梳理总结、系统归纳后,已充分吸纳在《方案》之中。日前,《方案》经报中央领导同志审批后,已由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可以说,《方案》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群策群力的过程,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对中央精神的坚决贯彻,集中代表了对共青团改革的具体落实,集中汇聚了高校共青团战线的实践探索。
  问:这次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整体考虑是什么?
  答: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和重大考验,更是高校共青团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谋划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一是聚焦核心目标。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引领广大大学生群体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高校共青团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和最根本的遵循保证。二是解决突出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积极主动融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的形势下,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团组织和团工作脱离青年学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层组织活力不足、“二八现象”等老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等等。这次就是要通过改革,有效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三是实现根本重塑。就是要通过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凸显学校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使命,实现高校共青团的价值重塑;通过改革,重构学校共青团在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基层组织等方面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实现高校共青团的组织重塑;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高校中党与团、团与教、团与学校、团与团员、团与学生、上级与下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实现高校共青团的制度重塑。
  总的来说,这次的改革,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团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整体节奏中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仅立足当下,更为高校共青团事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这次高校共青团改革具体举措的聚焦指向主要有哪些?
  答:这次高校共青团最核心的关注点主要有五个,概括起来讲就是二十个字“优化机制、活跃组织、创新工作、打造队伍、强化保障”。一是优化机制。机制创新是改革的先导,发挥着抓总、管长远的重要作用。《方案》中提出要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比如,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成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分类型、分区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加强工作统筹指导;比如,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注重工作部署的统筹安排;比如,推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切实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问题。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将成为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破解难题的重要牵引。二是活跃组织。组织体系的完善和组织活力的彰显是改革的关键,《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确保共青团在各类学生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方案》特别提出要注重巩固和创新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巩固完善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工作和组织格局。要在高校要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等,这些有力举措必将对基层组织建设起到实质性改变和促进。三是创新工作。要通过改革使高校共青团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深化。《方案》重点在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等方面有新的部署,比如,在思想引领方面,提出要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在素质拓展方面,提出借鉴高校“第一课堂”的模式和机制,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权益服务方面,提出进一步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同时,要大力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建设好“青年之声”平台,开发精品内容产品,建设网络工作队伍,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四是打造队伍。团干部是推动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关键少数。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构成合理、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高校共青团干部对于书写好改革大文章至关重要。《方案》一方面提出要打造高校共青团“专、挂、兼”相结合干部队伍,逐步建立科学可行的工作绩效考评机制,逐步完善分级培训体系;另一方面还强调要关注高校团干部的职业发展,为高校团干部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提供平台、支撑和资源。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五是强化保障。寻求各方的保障与支持,是增强高校共青团改革发展内动力的必要保证。《方案》提出要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和资源条件保障机制,比如,要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建工作总体格局,团的工作成绩纳入高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等;比如,高校要保证校级团委单独设置,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校级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在团干部编制数、工作经费、活动阵地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问:高校中“学生官”的现象一定范围内存在,本次改革对此有何对策?
  答:学生骨干是“火车头”、“发动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所谓“学生官”现象的存在,反映出的是部分学生骨干的作风问题。此次高校共青团改革,在“从严治团”的大背景下,对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提出诸多举措。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学生骨干健康成长教育,不断强化学生骨干的宗旨意识、表率作用和严实作风,教育引导学生骨干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三是探索实行学生干部签订自律公约等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干部严格自律,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坚决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脱离广大同学的倾向。四是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完善全国、省、高校三级培养机制,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学生骨干坚定理想信念,并将作风建设作为各级大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要内容。
  问: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青年大学生将有哪些获得感?
  答:共青团做的是青年工作,工作和服务对象是青年,改革必须惠及青年,让青年有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让青年学生有信仰获得感,现在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国家和未来的前途,我们希望通过改革,站上青年学生精神领域的制高点,把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贯穿各项工作和建设,帮助青年学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精神力量的指引和理想信念的支撑。二是让青年学生有发展获得感。时代的飞速发展呼唤也需要更多综合素质强的青年,我们希望通过改革,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深化创业就业、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平台,着力拓展和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技能,普遍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三是让青年学生有帮扶获得感。高校共青团工作是有感情、有温度的,我们希望通过改革,真心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和学生的普遍利益诉求,不断完善学生需求服务、权益维护的渠道和机制,把党的关心和团的温暖送到青年学生身边,送到青年学生心里。四是让青年学生有组织获得感。高校的团学组织是温馨的家园,广大团学干部是可亲可爱的“青年友”,我们希望通过改革,打破横亘在青年学生和团学组织之间的“玻璃门”,真正让青年学生成为主角而不是配角,真正让我们的工作成为青年学生迫切希望参与的,而不是被迫强制参加的。
  总的来说,让青年大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既是郑重承诺,更要看实际行动,高校共青团一定要抓住改革的契机,使这份获得感愈发充实、强烈。
  问:据了解,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在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先行探索,请介绍一下目前的相关情况。
  答: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我们这次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是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切实加强高校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扩大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增强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具体行动,也有人称之为高校共青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3月,我们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发布活动及工作座谈会;9月中旬,我们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确立了38家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试点工作。同期,团中央学校部印发《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在课程设计、系统开发、制度构建、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厘清“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科学内涵、工作内容、运行逻辑,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在未来2~3年,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为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经历和成果的品牌载体,成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此外,高校共青团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团学组织机构设置和治理机制、基于“青年之声”平台构建学生权益维护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项目也都在稳步的推动过程中,后期我们也将加强阶段性的评估总结工作。
  问:结合《方案》,下一阶段将如何推进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有关工作?
  答: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重在落实。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实施执行,推动改革全面覆盖、落实落细、取得成效。一是抓好学习宣传。注重扩大改革声音和影响,积极营造认知改革、投身改革、为改革出力的良好氛围。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研究《方案》的内容精神,既要向党政做好专门汇报,积极争取各方的指导、理解与支持,又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凝聚改革共识,同频改革步伐。二是抓好细化落实。《方案》下发后,学习宣传是基础,推动落实是关键。接下来,要推动各地、各学校认真依照《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抓紧启动和推进自身细化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既抓好《方案》中的“规定动作”也要结合实际做好 “自选动作”。三是抓好重点推进。要结合《方案》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重点解决聚焦脱离青年学生群体、先进性不足、吸引力凝聚力和有效覆盖面不够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试点工作。同时,也要注重改革过程的把握和改革经验的总结,通过确定改革示范点(学校)、互检互学、专项推进会等形式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扩大改革的影响面和实效性。四是抓好指导督导。团中央学校部将选择部分省级和大、中学校团组织,作为高校、中学共青团改革示范点(示范学校),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作用。各省级团委学校部发挥协调统筹本地区学校共青团改革的作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组织机制、工作机制,争取教育部门、学校党政等方面重视关心,为学校和基层团组织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大学新闻网---天津大学出台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天津大学出台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2016年底,天津大学党委在深入学习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团中央改革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起草《天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来津“驻校蹲班”期间赴天津大学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天津大学作为“推进团学改革团中央直接联系示范高校”所发挥的先锋作用。日,天津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天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在充分吸收了团中央、天津团市委等上级团组织的指导意见后,于日,以天大党发〔2017〕31号文件正式发布。
  集中智慧 起草天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多次组织校内党政部门、校院团干部、学生组织和社团、团支书等层面的座谈会,充分调研,发现问题,并听取青年对改革的意见建议。形成改革实施方案提纲,十易其稿,于今年2月,形成《天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地方政府联系共青团的相关负责同志,共青团老领导以及退休领导,校院党政领导、校内有关部门、青年教师、基层团干部、普通团员等各个层面广泛征求意见,校团委团干部深入到联系团支部宣讲改革精神,力争将制定方案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研究问题、集中智慧的过程。
  对症下药 梳理天津大学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共青团改革的过程也是对以前工作的“诊脉”,学校党委对症下药,重新梳理共青团工作体系。在总体要求中,结合学校工作传统提出“一体两翼一基础”的工作布局;聚焦办大学的根本问题,提出三大工作体系;结合“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和四维工作格局提出“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针对团组织、团员、团干部提出三个改革目标。在具体举措中,从体制机制、强基固本、方法创新、从严治团、支撑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18条举措,实现五位一体,共同发力,整体推进共青团改革。
  突出特色&凝聚天津大学共青团改革共识
  因势而新,突出“大局的观点”——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从严治团的规定出台。学校党委将思政会精神和从严治团精神融入改革实施方案。一是增加“方法创新”专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家国情怀”教育的课外实践教育方法,在服务青年成长中提升政治引领的实效。包括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统揽,推进共青团服务引领的“供给侧”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美育”,在服务青年成长中加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盐”,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进行思想引领。二是增加“从严治团”专项改革,抓住“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团员、团干部队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推行团干部听思政课、团干部工作坊、集体备课等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学习和问题导向的实践锻炼。
  继承传统,突出“历史的观点”——继承工作传统中形成的好做法好品牌,梳理校团委部门设置,设组织部、宣传部、权益部、双创部、美育部,下设青年研究中心、新青年媒体中心、舆情分析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青少年足球文化与发展中心等7个中心。夯实团支部建设,在坚持“达标创优”好传统的基础上,探索以年级团总支为突破口的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此外,深化社团建团,梳理明确“学生社团团委”的职能定位。再比如,聚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一心双环”。深化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校长需向学代会汇报工作,学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方案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出台前须经学生代表大会讨论。
  当好桥梁,突出“学生中心的观点”——在密切联系青年上,校团委专职干部施行“4+8” “2+3” “1+1+2+2+300”,建立青年教师、青年管理干部联系学生团支部、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机制。健全学生权益工作机制,推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负责人为学校理事会、招生委员会等学校咨询议事监督机构成员,学生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学校相关会议,合理表达学生利益诉求。此外,在成立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共青团工作咨询委员会,更广泛的凝聚力量。
  敢为人先,突出“育人的观点”——在人才培养上,先行先试、率先探索。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美育改革、通识教育探索、法治精神培养探索、兴趣导向的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比如,结合中国特色法治人才培养,在法学院以“博文班”为试点开展通识教育,包括礼乐、策论、博弈、科学史四个模块,共青团先行先试,探索成熟后交给党。遵循“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发挥兴趣社团在促进“学生勤勉乐学”、营造良好校风学风中的作用。
  立行立改&强有力推进改革实施
  《方案》出台之前,学校党委推动共青团立行立改。一是规范基层团支部建设。目前已颁布《天津大学团支部建设细则(试行)》、《天津大学团费收缴办法(试行)》等文件,制定《团支部工作手册》,严格团内政治生活,扎实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二是推行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开展“1+300”及“4个一工程”。即每名团干部每年联系1个院级团组织、2个团支部、2个学生组织或社团,直接联系不少于300个青年师生;每个月参与一次所联系支部(社团)的活动,每季度撰写一篇工作心得,每学期为所联系支部讲一次团课,每年撰写一篇工作总结和调研报告。三是建立团干部工作坊。目前成立9个工作坊,针对“四个正确认识”“纵览五年变化”“增强四个自信”等问题进行小组备课、集体备课,打造示范团课。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加强团教协同,统筹资源,对于重点改革项目,将亲自抓改革落实。李家俊希望,共青团进一步发挥优势,服务引领青年,在立德树人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彰显共青团的使命和担当。
微信公众号团中央第一书记:共青团改革要正本清源|共青团|团中央_新浪新闻
  原标题:秦宜智:共青团改革要正本清源,着力破解长期积累的问题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黄小希)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9日表示,共青团改革要正本清源,着力破解长期积累的问题,让团与青年的心贴得更近。
  秦宜智是在团中央机关举办的“青年与共青团改革”主题开放日活动上作出上述表示的。90余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代表参加了这项活动。
  秦宜智表示,现在共青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离团员青年比较远,主要表现为“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团青”不分,团员先进性不够等。
  关于“共青团改什么”,秦宜智从扩大团的领导机构代表性和广泛性,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建设专、挂、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建立直接联系、 服务、引导青年的工作机制,建设“网上共青团”,加强基层,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等方面,向青年代表介绍了共青团改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考虑。他说,有些工作 正在做,有些工作将要做,核心就是一条,通过改革的推进,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四化”现象,使共青团工作能够更好 地做到青年心坎里,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
  活动中,青年代表们表达了自己对共青团改革的新期待:“共青团作为‘青年大家庭’的带头人,要发挥组织优势为创业青年提供平台和政策信息帮 扶”“共青团要加强对青年的国情教育,引导青年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团组织要多为青年提供在工作之余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机会”“希望团组织以 后在吸引青年人才回国和帮助归国青年更好融入现实社会上多下功夫”……
  秦宜智表示,共青团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共青团改革需要青年的广泛参与。希望青年正确看待共青团改革,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包括共青团在内的党的 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的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到共青团改革是要刮骨疗毒、强身健体,确保共青团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 势下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希望青年积极为共青团改革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共青团怎么改,要听青年的意见;共青团改得怎么样,也要看青年的评价。只有青年 认可了,觉得有效果了,共青团改革才是成功的。(完)
责任编辑:王浩成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共青团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