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文科跨专业考研专业,跨考经济学,考研难度大吗?需要报辅导班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主题帖子积分
一个上海财大老师的肺腑真言:金融考研要慎重考虑的!
按照我的看法,在中国进行金融学学习最好的地方是如下9所大学,分为两类,南开、厦大、财大一类,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一类。而复旦和上财相比,自然是复旦更好些。
这样列举和分类,是基于正规的金融学的意义上的两个主要方向。之所以用“正规”二字,是因为中国人对金融这个概念的传统理解,不论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与国际上所通行的不大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有很多人都不甚清楚,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除去少量的证券、保险等内容,主要就是货币银行学(Money & Banking)。这归属于货币经济学,以学术语言阐释,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这个意义上的金融学,可以称作为宏观金融,是很典型的货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比如研究国际汇率、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管理等等。国际上从不把这种东西叫做金融的。大家熟知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货币研究专家,但没有人会说他是金融学大师,只说他是经济学泰斗;最优货币理论之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不是金融学家;谢丹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学家。中国在这个方面最好不用说,自然是上财、复旦等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国家金融体系最初的一批人就是从这里培养的。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去那里了。说实在话,这里真正的理论是学不好的,但是能接触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实务,能搞好人缘,有利于将来的仕途。
那么国际上所通行的金融是指什么呢?学术上一种的主流观点,金融学是研究随机市场条件下的跨期资产配置。这可以相对的称为微观金融。事实上“金融”二字,顾名思义,本就是资金的融通配置(筹资、投资、分资)。经济学是研究资产配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金融学也从属经济学。当然,微观金融学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超出经济学所能承载的范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完全不同与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失效(供给需求两线竖直平行没有交点),取而代之的是无套利原理。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是资产跨期、条件随机。这下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比如利率结构、股利政策,又比如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微观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主要是在做理论模型的建构和推演,基础和工具是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的一大套随机数学及相关理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随机优化、随机控制等等)。还有一类,研究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其基础是会计与财务理论(这是我坚持在翻译Corporate Finance为中文时使用公司财务而不是公司金融的原因),除理论构建外,还大量进行相关数据支持下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涉及的数学理论虽然没有前一类那么深,但对数学功底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一点从1958年MM股利无关论的经典论文中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两类研究还是互有交叉的,也是相互支持的。比如,在公司内部风险研究方面可能需要很多金融市场风险计量方法,还可能需要借鉴保险精算的相关方法。
前面言及的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属于定价一类,南开、厦大,财大属于财务一派。当然这种分类绝不是说复旦北大的财务不好,南开厦大的定价很差,其实这9个学校两块都算在中国很好。当然了,在世界上能拿的出手的不多。具体来说,定价内的学校,都是数学、理工好,容易调整转型。事实上,南开、厦大的定价做的也不错,人家的数学本来就牛么。就连原本是没有数学基础的上财都在努力加强这个方面:现任院长黄明在硕士以前是学物理的,博士才转向金融,在美国都是很有声望的数理金融学家。这里要说一下中国金融数学方面的主要导师。首先是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迄今为止,他三个主要贡献(发现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概率理论和数理金融学的发展,也使得他成为世界级金融数学专家。他的学弟复旦数学系的雍炯敏、原来浙大数学系、现在贵大校长陈叔平、上财应用数学系的陈启宏全是出自中国著名数学家李训经老先生门下,现在除了纯数学方面外都在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交大是叶中行,同济是姜礼尚,北大是戴民。
而财务的三所学校,都是在财务方面本来就很好的,财大和厦大的会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50%以上都是这个两个学校毕业的。财大的汤云为、张为国、厦大的葛家澍都是权威。厦大和复旦都有专门的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心,财大是财务与会计研究院(隶属会计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而定价派在财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毕竟都是名校,只要工资高,自然有人愿意来。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阐明中国大学的金融跟国外的有些不同,但正在快速的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期间,各大高校金融方面的老师(未必在金融学院)有搞资产定价的,有搞公司财务的,还有搞货币银行的。面对这个充满生存压力的社会里,你一定要清楚的考虑好上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去做学问,至少是在期望上要定下来;然后,你再进一步选择要学习金融里的具体哪个方面。如果将来要工作,学习哪个更有利,更适合自己?如果准备做学问,那么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是数学功底扎实还是财务知识广泛?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要过一遍,否则你考上以后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学、到底在学什么一头雾水。比如你想去当投行(IB, Investment Banking)、私募(PE, Private equity)中的宽客(Quant, Quantitative Analyst),那得选择学资产定价;如果你讨厌外表冰冷的随机分析,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错,又想做点学问,那么可以考虑学公司财务。但不管什么目的、如何选择,在学的时候要好好学,学扎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否则,仅靠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绝不能一直混饭吃的。同样,如果你现在就发现对金融的三个方面一个都不感兴趣(包括功利性的兴趣),那就趁早不要选择考金融的研究生,既然到了来年毫无学习动力,何苦今日拿需要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考研开玩笑呢?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金融,有优势劣势并存。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所在,比如学电子信号的,随机过程基本上应该是过关的,以后学习要比省心省力不少;但劣势在于没有受过金融学的专业训练,缺少长期的熏陶,金融直感不够。要知道金融经济都是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直感。看不见的手是最重要的经济学直感,无套利原理是最重要的金融学直感。我想,也许在金融学的课堂上睡四年觉的学生,都比一个理工科背景通过大半年考研时间猛学硬灌金融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金融学直感。前天我还在跟一个到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上司把相关需求交给软件部门的人去做,那些学软件工程出生的员工根本就做不好。为什么?决不是那些人软件编程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他们的银行业务不熟,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他们不甚了解,编写的程序就非常死板,开发的软件使用起来不够友好,有的甚至完全不能用。借用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直感的重要性,尽管这和学习金融学还有些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还有,要靠金融联考的话还要要问问人、取取经,怎么看书、如何做题,在时间不多的约束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现有应试资源值得细细思量。我没有考过,但是我有一个建议可供参考:经济学的部分的宏观经济学应当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如曼昆或多恩布什编写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中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是经典,把这部分内容进行货币演绎,就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主要内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然,弗里德曼的理论另当别论。至于国际金融等科目也大体类似。
总之,在金融学的学习和考研的事情上,还是韩老先生的一句古话说的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考虑清楚,多加勤奋,自然成功。
QQ截图28.png (69.85 KB, 下载次数: 5)
15:51 上传
谢老师点播
谢老师指导
还有,要靠金融联考的话还要要问问人、取取经,怎么看书、如何做题,在时间不多的约束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现有应试资源值得细细思量。
,享受额外返利。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 &&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址被大量用户举报,可能含有恶意信息。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没有刻意设定考研门槛,更不允许有地域、院校的歧视。各大科研院所在招生简章中除特殊专业外,也没有过多的限制。然而,考生数量逐年递增,保送名额逐年增多,考研竞争依然激烈,特别是一线城市、名校、热门专业的竞争更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考生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跨考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跨地域、跨院校
  衡量跨考的难度关键要从地域、院校和专业三个方面衡量。相比较而言跨地域的壁垒较少,我国按照院校集中程度和地域发展水平,将全国复试分数线分成两区。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多数高校资源丰富的地区及浙江、山东、河北等教育资源次丰富地区都属A区,西部教育资源较匮乏地区属于B区。两个区域院校的初试国家线有一定的梯度,各学科分数线相差三到五分,总分相差十几分。
  在院校方面,拥有自主划线权的34所名校由于报考人数众多,分数线普遍偏高。同时,跨院校存在一个重要的壁垒,那就是信息。考生中有一种说法叫做&信息为王&。与本校、本专业的&土著&相比,跨考生在专业、导师、考试信息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1.导师信息
  导师的科研方向、近期研究成果无形中影响着出题的思路、评阅的标准。考生如果不研究导师重要科研著作、研究方向,那么极有可能事倍功半。
  小林是西部某高校的数学系学生,在班里学习成绩出色,并对经济学感兴趣,在大学期间旁听了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经济学专著,大四考研决定报考北京某重点大学的宏观经济学专业。小林提前一年按照参考书目购买了相关专业书籍,专心备考,结果却在初试中由于专业课而最终没有过线,但小林的数学、政治、英语都是高分。原因是小林的复习思路和考题方向大相径庭,考的都是复习盲点。经与录取的师兄师姐沟通,小林才发现自己在备考时对导师的科研方向、学术专长等信息一无所知,而专业考题中的很多题都与导师近期的学术论文、课题情况紧密相关。这说明,即使自身有着勤学苦练的决心、扎实的基本功,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导师没有足够的了解,仍难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2.参考资料
  近些年,一些重点大学特别是名校取消了参考书目,初衷是不限制考生思路,提高考生的创新意识、拓宽考生的知识面,但实际上是为外校考生设置了障碍。许多本校、本专业的考生由于熟悉导师、教材、教学模式,在备考过程中占尽优势,而外校的跨考生却如同大海捞针,没有目标、没有策略,像无头的苍蝇,备考全当碰运气。
  3.院校歧视
  目前,部分院校对考生本科就读院校表面上没有要求,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院校歧视。非&211&不录、非&985&不取,在许多高校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跨专业难度因人而异
  1.文史类考生跨考
  经过四年的训练,文史类考生往往拥有出色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英语基础普遍较好,文史知识储备雄厚,擅长回答主观性的大题,在文史大类的相关专业中选择跨考,难度较低,成功率较高。如哲学跨考中文、中文跨考新闻学,这些专业需要培养的能力、要求都是相通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然而,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所以想要跨考经济管理、理工类专业,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备考难度较大。此外,随着近些年专业硕士的兴起,很多专业硕士考试不考数学,如教育学硕士、国际汉语硕士等,其考试内容与文史类专业内容还有很多重叠之处,非常利于发挥文史考生优势,跨考成功率较高。
  2.经管类考生跨考
  经管类考生拥有较强的案例分析和语言逻辑能力,拥有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储备,相比较文史类考生跨考有一定的优势。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考,如会计跨考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跨考金融学等。相近专业间的跨考成功率高。比如,同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彼此之间跨考难度较低,同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跨考成功率较高。如果在数学方面不擅长,又对文史方向感兴趣,跨考文史类专业也有一定优势。因为经管类专业的许多延伸读物涉及文史哲的内容,考生在大学学习中多少都会有所涉及。此外,专业硕士中的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由于没有数学,且部分专业课经济管理类考生有所涉及,会降低备考难度。而对于理工类专业,除非有特殊的兴趣和特长,否则很少会有经管类考生涉及。
  3.理工类考生跨考
  理工类考生往往拥有较强的数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其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可以在理工大类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经管类专业。在理工大类中,理学和工学可以互相跨考,如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互相跨考,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互相跨考等,彼此都有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储备相近,思维习惯相近,成功率较高。此外,理工类考生跨考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目前,经济管理类的诸多前沿性问题都需要借助数学、逻辑等理工科思维,需要考生有非常强的数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致使诸多科班毕业生都无法满足学科要求,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理工类考生在这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逐渐开始抢占科班生的读研机会。
  4.医学类考生跨考
  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独立、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考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
  考研备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跨考成功率,关键在于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和优势,选择与自身专业相近,最起码是有交集的专业报考。千万不要盲目从众,争相报考所谓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自己前三年的知识储备和已经建立起的专业技能,人为地提高备考难度。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最新资料下载
2017考研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我的本专业是计算机可是我对编程很是头疼,想换个专业那位好心的大侠帮我一把,给我指一条路
顺便告知该专业的课程
谢谢
如果跨专业考研,最好考自己所在的学校。如果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
研究生院,就不要跨专业考研。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我建议你
考电子信息工程。他的考试科目是这样的
专业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还有
电路分析(至少考两科,按专业的不同)。
其他答案(共18个回答)
呵呵,我也是计算机系,当初的大学与专业都是我爸妈的“志愿”。我真的也是对
这专业深恶痛绝的,所以暗暗决定跨系考(呵呵,不过考研也是我爸妈的意愿)。
像我们这样的真的很痛苦,不喜欢还得硬撑着,所以,为了我们光明的明天,那就考吧。我是决定考旅游管理的,因为对它还有些兴趣,并且一直也在辅修这个专业,虽然很累,但是想想也没什么的。高三都过来了还怕那点吗?
我当它是我的第二次高考,是我 真正的高考。
其实不管选什么专业,只要自己不后悔就是最好的了。
我也同样上面有位“学妹”的说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时候还得自己拿主意哦
还有就是快点定下来
晚了就来不及了啊:)
其实我觉得你这样太可惜!我建议你不要轻易放弃计算机专业.]
怎么说呢,不管你换什么学科,相对于考研来讲,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有一个客户朋友,考医学研究生(外科)接连考了四年,今年才考上.用他的话说,为了这个目标什么苦都吃过,就是怪难考.
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感觉无论什么,,都有让你头疼的地方.你应该解决问题,让头疼的事不再头疼,而不是逃避现实.
我是信奉基督教的,我坚持自己的所有东西,该不要做的永远不去伸手,那么肮
脏的东西就永远都沾不上你。我喜欢和任何人交流,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美丽的,
我期待着更多的人好好认识自己,认真洗净自己,我也盼望着能有更多的人共同
携手,净化世界,完美人生。有意和我交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
我将随时恭候。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考研专业选择:跨专业有原则 选专业有学问
  至于考本校本专业,自无需赘述。本文着重谈跨专业,在选志愿时,专业绝对是“熊掌”一个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在求职时会有差别,但只是在具体待遇等方面。而同样是北大,不用说文理之间,就是化学系与生命科学之间都有天壤之别的人生道路。就差别而论,后着显然更明显。另外有许多学校实力雄厚的专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武汉测绘大学的测绘专业在亚洲都是一流的,类似的还有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吉林工大的汽车专业。
  跨专业有以下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
  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支柱理论,这也是中学“打基础”的目的。所有专业大致根据基础理论不同专业可做以下划分:
  数学分枝:计算机,信息管理类,统计类,交通运输,金融,系统工程类。
  物理分枝:电学,力学,控制类,机械类建筑类,通信类土建类,各种工程类。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
  至于文科,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
  化学分支:化工类,食品造糖类,纺织,医学,生命科学,农,林。至于文科,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
  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象控制类,对数学要求很高,农林对数理统计要求高。中医,建筑学的支柱理论游离于前几者之外。每个分支之间差别也大,如计算机与数学。
  选志愿最忌讳不管自身特长,条件钻“热门”造成专业间差别悬殊,一边是:“独木桥”一边是无人问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不是太冷的哲学,考古,核工程(这类专业国家已严格控制数目)只要有兴趣,能发挥特长,都能干出名堂。相反,热门专业不是自己擅长的,也只能平庸一生。以前高考有许多数理化很好的同学报考医学,建筑学,殊不知前者强调背书,后着更象艺术工作,结果他们就象鸟被捆扎翅膀一样,根本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而只能委曲求全。而相反有些人数理化奇差但就会编程,现举几个热门的专业:
  计算机:只适合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同学都知道基础数学与离散数学的差别之大。当然这里排除象BILL GATES的编程天才,其他所有专业均不适合。
  经济管理类:许多人都认为这类专业容易,也难怪,伏明霞等许多奥运冠军退役后都选择此类,殊不知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因为前者离散现象多,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热点,后者多是连续现象,理论已相当成熟。真正学通数学的同学都有概率,线数远难于高数的体会,道理也在于此。但这类专业分应用和理论两种,后者只适合数学类,统计类转。
  前者适合对数学感兴趣且擅长的所有专业考生,因为他对数学的要求毕竟没有那么高。许多理工类考生都认为自己数学“好”,其实不然,要不怎么每年数学一二都考分如此低。其实考研数学对数学系而言再简单不过了,在数学系,“高数”要分成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几门课学,在数学系有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对应工科“线数”)为“低等数学”而高深的泛函,群论,拓扑,李代数才是“高等”的说法。真正在数学有优势的专业是数学,统计,控制,力学,电学,系统工程类,处于劣势的是建筑类,地质类,材料类,土建类,机械类,海洋类,测绘类,化工类,生物类,医学。大家只要大致翻一下各专业的教科书就能很清楚地看出。这里要提的是:MBA另当别论,严格来说,MBA不是研究生,只是一个硕士头衔。
  另外,纯文科如法律,中文等由于理论不多,更侧重于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但有一重要前提:必须真正感兴趣而不是为考上而考上。
  讲了这么多,看来最适合跨专业的确实是数理化专业,他们在大学主要学习理论而没学技术,他们找工作较难,但学习的理论与工科的水平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理论学习才是研究生最主要的要求,有许多本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研究生读得很辛苦,就是不适应抽象的理论学习,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更强调“定量”要用数据说话(再不可能是象本科那样,毕业还用初等数学方法了,对研究生说,微积分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许多在校学得好考生考数学纷纷落马,就是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行,这也是教育部设置考数学的目的。数理化考研时专业选择空间是最大的,而其他专业理论学得浅,基本已定型,要转的可能性很小,毕竟隔行如隔山。
呵呵 我也计算机专业的。 是女生,对编程厌倦, 不喜欢。
考研如果是转专业, 是相对难一些的,在竞争上面处于劣势。
不过,工科的功底报半文的还是可以的, 至少在数学上会有优势。
我觉得你可以报 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里面有信息管理, 是用到一些计算机知识, 但是又是 经管院的我觉得比较好。
儿那些经管院的学生一般又不敢报这个分支, 因为要求数学高,是数1的。
可以试试。
或者, 报考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网络方面的分支,这个编程上不会那么烦人。
不过, 最后还是要你自己分析你的长处还有爱好。
祝你好运。
计算机跨专业是最好跨的,我认为除了医学,生物,艺术,体育,物理,化学这些方面的专业,其他都可以跨的
如果你数学比较好,可以选择有数学的经济类,管理类的研究生
跨专业考研如何准备
  陈磊罗红跨专业考研变数大,无定规,但就大体而言,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
  就考生而言,自学能力是跨专业的必备素质。其次,就是要有...
我今年是第三次考了,09,10年两年考试我都参与过了,我考的也是计算机 对于计算机考研 我有自己的话要说
首先,说政治都能通过的说法会害你的,越是简单的科目应该...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是报考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课,满分是150分,其中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具体的考试题...
我觉得要看你本科专业与你想跨的专业究竟哪个更有前景,如果想跨的专业确实比较好,我建议你跨,哪怕用一年的时间准备也是值得的。要是本科专业比较冷门而且自己也没什么兴...
答: 我现在在深圳,想做纹绣,做了宝妈后感觉好苍老,没有时间打理自己,深圳纹绣那里好呢?
答: 嗯,还不错啊~~我同学去年报的他们的班
答: 哦!我去年的!我面试前一星期就去了,找到导师,就拿了一点土特产,表表心意,表示会努力好好学习.
导师很善意,不会为难学生,问我带专业书没,拿出来,给我大概讲了一...
答: 教育硕士没出成绩呢,其他的差不多了。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不是学经济学类的,最好不要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不然吃亏【山东财经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8,495贴子:
不是学经济学类的,最好不要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不然吃亏收藏
一些人,也许为了满足高考情节,也许为了“旧业”,本来学的是理工类或其他类别的专业,也非得考经济类研究生,结果,导师不乐意要---要么让你高分才行,还得加试其他专业课;国考或省考有时不认可!&&
比如:本科是材料学的,或医学的,考研报了经济学类--区域经济学或金融学研究生,到了报考国家公务员某些职位时,人家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学历都是学的同一专业--区域经济学,或金融学才行。&&
他着急的问:我当初本科学的材料学,硕士是区域经济学,为何不行呢。人家回答:按职位要求报考。你可以报考要求学历是本科的材料学专业职位,或本科是区域经济学的职位--研究生三年,相当于学了本科专业。档次降了许多。呵呵。&&
企事业单位招聘,大多也是要求,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都是相同专业的优先。&& 如此看:跟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很不值得!
财经大学自考专科,选择尚德学院_大机构,南京资质认证助学单位,大机构提供万无一失的,尚德学院--南京报考咨询中心,流程咨询,专业院校,详询
有些跨专业的考生还是很厉害的
如果二专是经济学类的呢?想问下。谢谢。
不能因为有难度就望而却步
回复:4楼-是滴。但毕竟是少数。--尽管考试厉害,但是到了就业就不太厉害了。呵呵-详情可查阅有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简章--就可知!
回复:5楼--那可报跟二专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吧--但是不如报跟一专相同的研究生专业好!
回复:6楼--想法很好。 但真的猛士,需要直面人生。
此标题--伏笔:本科不是经济学类专业的,最好不要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经济学类研究生,不然,将来录取,就业费劲。
我质疑楼主发帖的目的是不是自诩的那么单纯
沈阳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是原沈阳电缆厂
回复:11楼--相信,就做。不信,按照你的意志去做。这里是提醒。跟是否单纯,没多大意义。
嗯,信不信我还是我,是不是你还是你
楼主说跨专业问题,也不一定比如区域经济学本来就没有本科设置,只有经济地理这一专业。所以不可能有单位要求区域经济学本硕一致。
另外经济学跨专业,也不是很难。好多学理工科的,比如学电学的,学化工热力学的,经济学的专业课简直太简单了,那点数学,太简单了。恩,太简单了。
回复:14楼--这里说的是--尽量不要报考跟自己本科专业不同的研究生专业。如果考研,报考专业没有被录取,而又不想 再复习,可调剂同类专业,为好。&&
其他专业的,尤其是理工科的--报考经济类研究生,考数学倒是容易,考英语有点费劲。考经济学专业课有点麻烦-到大学读研,需要补学本科没有学过的课程,费劲。&&
又不怕费劲,不怕将来找工作,费劲的,自己选择好了--这里是提醒。不是劝你,费什么不可。
回复:16楼--大家会自己看的--理工类的英语分数,不如经济类英语分数台阶高。
回复:15楼-莫非你是高人,能超过2011年跨专业报考经济类,到4月中旬还没有“白条鸡”以下几位考生:2011年考研某人信息: 总分&&
经济学&&388&&
108&&毕业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考学校:&&
上海财经大学&&报考专业:&&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调剂意向:&&
本人有核电领域3年设计工作经验,辞职跨考上财产业经济学,英语4,6级都过了,计算机国家2级,本科专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另一个跨专业考研-到现在调剂为成的例子:394&&
123&&&&姓名: xxx性别:&&
男&&年龄:&&
24&&毕业院校:&&
河南大学&&&&&报考学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考专业:&&
经济学-金融学&&调剂意向:&&
经济学类专业,经济类专业硕士&&
发布时间:&&
信不信由你,做不做也是由你。
上海财经、复旦大学、经济类很难考,所以挑剔一些。这些学校没有超人的毅力、智力和运气是考不上的。不管跨不跨专业。相对央财、东财则好考些。 理工科跳到经济学的人很多,很多学校导师欢迎学理工科的考经济学,当然也有很多不愿意,关键是考生自己的实力能否打动导师,比如很多老师尤其是金融学老师喜欢学数学的学生。
回复:19楼这个说的比较客观。&&
但是,如果是经济类换专业,考研,读研还比较好。&& 如果是理工类换学科考研--考经济类研究生,到了大学需要补课--补本科没有学过的课程。人家相同专业的考研,读研是往深处研究--是真研究生。&&
而理工跳槽考经济类读研,去了补课了---呵呵。&&
早先,有个中国石油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考了山东某大牌国际金融专业,但是,报考公务员有许多限制,只能报考-本科、硕士相近专业职位,考银行,也费劲。最后,靠关系,去了油田工作了--非国际金融专业可用的。浪费了专业知识。&&
相近专业的,考公、找工作都费劲, 何况那些理工类--换专业的报考经济类研究生?
回复:19楼&& 再比方说说,你本科阶段,没有学金融专业,你是理工类本科,即使考研跳槽成了--去了需要补学本科金融专业课程。&&
不然,英语你学不好,搞研究搞不好。&&
文科英语,比理工类貌似要求高点。再说金融专业性强,没有学过本科基础课程等,跳槽过来的理工类金融研究生,查阅英文原版资料--搞金融研究---专业术语不懂,研究起来,费劲吧?&&
人家本科是金融,研究生是金融专业的,基础好,去了学习专业英语后,就可直接查阅外国文献,搞研究。
回复:19楼--不是大多数导师,喜欢学理工类的、数学好的,跳槽过来读金融研究生。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么有被录取。&&
---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本科跟研究生阶段不是相同专业的人,读研,远远不如本科、研究生相同专业的人读研更好。&&
再说,即使导师喜欢数学好的非本硕一致的研究生,公务、事业单位不喜欢,银行等企业招聘老板不喜欢,不也是有点浪费吗?
回复:22楼--有一个例子:跨专业考研--至今未调剂成功的。
毕业院校:&&
山东交通学院&&
学生微博:&&
报考学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考专业:&&
经济学-金融学&&
调剂意向:&&
总分387 本科是计算机 考研是经济学 只要是相关的专业
能被录取的都可以&&
是否享受少数民族政策:&&
发布时间:&&
09:29:02&&
金融几乎是最欢迎理工科跨专业报考的了,事实上某些top级别的名校甚至一年大都是录取的理工类跨专业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数学基础以及严谨的思维方式,是理工类学生能脱颖而出的重要筹码另外调剂,目前较好的大学都会要求双985,即报考985,本科出身985.
回复:24楼--不是大都如此,喜欢理工科跳槽读经济类研究生。以上的些许例子,本科就是985、211的,报考的也是985或211院校。可是,仍然不能如愿。
回复:25楼-其中,石油大那个-是北京的院校,读的国际金融也是985,可找工作,考公……自己理会去吧
楼主的观点,很明了,也有些以偏概全,若奉为金科,或许也会让一些人抱憾。我周围和你说的不一样的太多了。
回复:27楼---不是以偏概全。 根据院校信息总结而来--西南财经大学--跨专业报考经济类的考生,每年录取人数占30%--详情,可查看该校公布的招考信息。--且大多数跟数学关系比较密切的专业--研究方向--如金融工程方向等。&&
再给你个今年的新例子:---分数不可谓不高,数学、专业课考得都好!都超过211院校西南财经大学的复试分数线,且过了录取线了。可报考天津财经大录取未果。
毕业院校:&&
天津医科大学&&
报考学校:&&
天津财经大学&&
报考专业:&&
经济学-金融&&
调剂意向:&&
经济相关专业&&
是否享受少数民族政策:&&
发布时间:&&
--截止昨天,还未调剂成。我在这里只是提醒考生,尽量不要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即使跨专业,最好不要跨出学科。不然,麻烦的。是好意提醒--信者可信。不信者由你而为。无他。
回复:28楼--她的分数,也过了天津财经大的复试分数线。
这种例子,太多了,用例子说明不了神马的。你总是提醒,就是吓唬别人哦。
适当提醒,适可而止。因为世界不是按照既定思想前进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科生跨专业考研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