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菌铜和腐霉利多菌灵使用方法能混用吗

当前位置: >>
农药学课程-杀菌剂
农药学课程---第四讲杀菌剂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2009年秋季 ? 《读者》2009.18期,42页 “感谢启发过你的教授,尤其是那些上不好课 的教授,因为他们迫使你自学。从长远看, 自学能力…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 ----不被重视的忠告(朱棣文,1997 诺贝尔物理奖) 颜色标志带农药类别 杀虫剂、杀螨剂、杀 软体动物剂 红色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黑色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深黄色蓝色 内 容?前言 ?杀菌剂发展历史、作用方式?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前言?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杀菌剂? ?,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 由于爱尔兰岛上居民的主要食物马铃薯发 生了严重的疫病而绝产,饿死了几十万人, 150万人逃荒移居美洲。 ?年,印度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由于遭受水稻胡麻斑病而大幅 度减产,200万人饿死。 你会选择什么杀菌剂?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大发 生,导致酿酒业濒临破产。 ?1910年,美国南部柑橘树溃疡病流行,大 面积销毁病树,烧毁25万株成树。 ?1950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发生,造成小 麦减产60亿公斤。 植物病害的种类由植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 因素所引起? 非侵染性病害卵菌病害 真菌病害? 侵染性病害细菌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2009年,山东寿光,番茄黄花曲叶病毒 病征类型? 菌 脓: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霉状物:马铃薯晚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粉状物:小麦白粉病? 锈状物:小麦锈病、萝卜白锈病? 菌核: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 小黑粒和小黑点:小麦白粉病症状: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由于爱尔兰岛上居民 的主要食物马铃薯发生了严重的疫病而绝产,饿死了几十万人,150 万人逃荒移居美洲。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 ? ? ? ? ? ? 代森锰锌、代森锌; 百菌清、 波尔多液 甲霜灵、甲霜? 锰锌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烯酰吗啉 三乙膦酸铝、 年,印度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由于遭受水 稻胡麻斑病而大幅度减产,200万人饿死。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的药剂? ? ? ? 福美双 乙蒜素 丙环唑、 苯醚甲环唑等开封 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导致酿酒业濒临破产。防治葡萄霜霉病登记的部分杀菌剂品种? ? ? ? ? ? ? 代森锰锌、丙森锌 克菌丹、百菌清 氧氯化酮、氢氧化铜、硫酸铜钙、波尔多液 烯酰吗啉、氟吗啉、丁吡吗啉 嘧菌酯、 氰霜唑 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精甲霜灵+代森锰锌、f唑 菌酮+代森锰锌 1910年,美国南部柑橘树溃疡病流行,大面积销毁病树,烧毁25万 株成树。防治柑橘溃疡病登记的杀菌剂? 氢氧化铜、络胺铜、乙酸铜、氧氯化铜、 松脂酸铜、波尔多液等; ? 中生菌素 ? 农用链霉素 ? 春雷霉素 1950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发生,造成小麦减产60亿公斤。防治小麦锈病药剂? 丙环唑、三唑酮、环唑醇、戊唑醇、粉唑 醇、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 ? 硫磺 ? 百菌清 ? 醚菌酯 ?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一、杀菌剂的历史与趋势 杀菌剂发展历史 杀菌剂发展历史 杀菌剂发展历史V ,1996~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近年来崛起并迅速成长的一类新颖杀菌剂,它对杀 菌剂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超高活性和广谱性 嘧菌酯 醚菌酯 肟菌酯 唑胺菌酯等 二、杀菌剂的作用方式1.作用方式常见的为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2.杀菌剂对菌类毒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影响菌丝生长、孢子生长、各种子实体和附着胞的形成、细胞膨胀,细胞原生质和线粒体的瓦解以及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等。有的影响到菌的生物合成,有的影响菌的生物氧化。这些中毒症状,有的是由于杀菌剂起了杀菌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起抑菌作用。 静菌作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使用杀菌剂,使菌类 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受抑制,使其不能正常地进行代谢,当取消了杀菌剂或加入生理活性物质后,菌类又可恢复正常。 ?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杀菌剂,如铜汞等制剂, 主要是起杀菌作用的,它们可以破坏菌体的细胞结 构,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 ?有人把能够影响菌体内生物氧化的,抑制孢子萌 发的认为是起杀菌作用的杀菌剂,而把能影响菌体 内生物合成的,抑制菌丝生长的认为是起抑菌作用 的杀菌剂,但是这两种作用不是能截然分开的。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一旦进入菌体之后,就进行一系 列的代谢反应,其活性结构在其他因素的配合下,寻找作用点,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种类 一、含铜杀菌剂? 1761年,硫酸铜开始用于防治小麦黑穗病; ? 1905年法国开始进行氧氯化铜的工业化生 产,意大利每年使用的氧氯化铜在世纪 30~40年代就已达吨。 ? 目前,全世界每年需要消耗20万吨的硫酸 铜,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农用杀菌剂的生产。 我国登记应用的铜素杀菌剂无机铜杀菌剂 硫酸铜 碱式硫酸铜 硫酸铜钙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铜氯化钙重盐 氧氯化铜 氧化亚铜 乙酸铜 波尔多液 有机铜杀菌剂 硝基腐殖酸铜 去氢枞酸铜 喹啉铜 络氨铜 噻菌铜 混合氨基酸铜 琥胶肥酸铜 松脂酸铜 壬菌铜 含铜杀菌剂的优缺点? 由于铜素杀菌剂低毒、安全,杀菌谱广,对真菌 和细菌均有效,环境安全,在无公害水果生产中, 都把铜素杀菌剂列为推荐药剂。目前,我国每年 硫酸铜在农业上的消耗量超过万吨,主要用于水 果病害的防治中。 ? 虽然铜素杀菌具有杀菌谱广、防治效果好,不易 引发病原菌抗药性等诸多优点,但铜素杀菌剂并 不是完全安全可靠的,滥用、乱用,也会造成果 树药害、害螨猖獗、土壤污染等问题。 含铜杀菌剂的药害? 铜素杀菌剂的药害症状 ;? 铜制剂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或连用 ; ? 天气对铜素杀菌剂的影响 硫酸铜(copper sulfate)的使用? Cu++杀菌 ? 植物容易产生药害? 硫酸铜用于果树病害防治,对可能带菌的苗木或 接穗,可以采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种后用清水 冲洗干净再定植,能够防治果树根癌病(葡萄、 李、杏、梅、苹果、梨、枣、板栗、柑橘等), 切记用硫酸铜浸泡苗木后,一定要用清水把苗木 清洗干净。防治柑橘树脂病,刮除病部后,涂抹 1%~2%硫酸铜溶液。河北药害 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CuSO4? xCu(OH)2? yCa(OH)2? 2O zH表1 波尔多液各式用料配比及适用作物 配比 原料 硫酸铜 生石灰 水 1%等量式 1 1 100 1%半量式 1 0.5 100 0.5%倍量式 0.5 1 100 梨、苹果, 柿树 0.5%等量式 0.5 0.5 100 0.5%半量式 0.5 0.25 100适用作物梨、苹果葡萄梨、苹果葡萄原因某些品种对 铜离子敏感易受石灰伤 害某些品种对 铜离子敏感某些品种对 铜离子敏感易受石灰伤 害 铜素杀菌剂? 在果品中的残留(MRL):5mg/kg? 果园导致红蜘蛛猖獗问题 ? 对果园土壤污染问题:果园中铜离子是对 照土壤的3~10倍 ? 避免污染鱼塘 二、无机硫和有机硫杀菌剂? 硫磺(Sulfur)及其无机化合物:无机硫杀菌剂在气温高于30℃时,要适当降低施药浓度和 减少施药次数,对硫磺敏感的作物(如瓜类、豆类、苹果、 桃等)最好不要使用。? 有机硫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代森系列S H2C NH C H2C NH C S S S Mn x Zny福美系列H3C N C H3C S S S C N SCH3 CH3 S H2C NH C H2C NH C S S S Mn x Zny代森锰锌(mancozeb)? 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和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 毒性:微毒,原药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 10000mg/kg, ? 生物活性: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其杀菌原理主要 是抑制菌体丙酮酸的氧化,常与多种内吸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复配混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制剂:80%、70%、65%、50%可湿性粉剂,43%、 42%、30%悬浮剂,75%水分散粒剂。 ? 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 柑橘疮痂病、x果炭疽病 ? 蔬菜病害: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 ? 蔬菜、作物、棉花等多种病害 ? 代森锌(zineb)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S H2C NH C H2C NH C S S S Zn n代森锌曾是杀菌剂的当家品种之一,但由于代森锰锌用途的不断开发,以及其他 高效杀菌剂品种的不断问世,代森锌的用量逐渐下降(药效短)。? 代森铵(amobam)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S CH2NHCSNH4 CH2NHCSNH4 S代森铵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具有内渗作用,能渗入植物体内,所以杀菌力强,兼 具铲除、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可作种子处 理、叶面喷雾、土壤消毒及农用器材消毒。杀菌谱广,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 持效期短,仅3~4天。? 丙森锌(propineb)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S Zn S C NH CH2 CH3 S CH NH C S n H3C N C H3C S S S C N SCH3 CH3福美双(thiram)? 化学名称: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 ? 毒性:中等毒杀菌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 378~865mg/kg,对鱼有毒,对虹鳟鱼LC50为0.128mg/L (96小时 ? 生物活性:保护作用强,抗菌谱广,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 土壤,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和多种作物的苗期立枯病,也可 用于喷雾防治一些果树、蔬菜病害。可与多种内吸性杀菌 剂复配,并可与其他保护型杀菌剂复配混用。 ? 制剂: 70%、50%可湿性粉剂,80%水分散粒剂,10% 膏剂 ? 应用:由于对种传和苗期土传病害有较好的效果,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目前也已用于 叶面喷雾。 ? 福美锌(ziram)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锌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068mg/kg 生物活性:杀菌剂,驱鸟剂,驱鼠剂。主要作用机 制是抑制含有Cu2+或HS-基团的酶的活性,作为 杀菌剂主要是叶面喷雾保护作用,。H3C N C H3C S Zn S S C CH3 N CH3 S 其他有机硫杀菌剂乙蒜素(ethylicin)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 其他名称:抗菌剂402C 2H 5 O S O S C 2H 5? 毒性:中等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40mg/kg,急性经 皮LD50为80mg/kg;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 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 ? 生物活性:是大蒜素的同系物,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其 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S-S=O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 SH基的酶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对植物生长具 有刺激作用,经它处理过的种子出苗快,幼苗生长健壮。 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铲除作用和内吸性,对多种 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甘薯黑斑病、水稻烂秧病、水稻稻瘟病、棉花炭疽病 H二硫氰基甲烷(methane dithiocyanate)? 甲叉二硫氰基酯H CSCNSCN? 毒性:中等毒(接近高毒),小鼠急性经口LD50 为50.2mg/kg,急性经皮LD50为292mg/kg; ? 生物活性:保护性种子消毒剂,可杀灭种传的多 种细菌、真菌及线虫。作用机理为药剂中的硫氰 基先被病原微生物体内的酶氧化成-S和-CN, 这两个毒性基团主要干扰和抑制病原微生物呼吸 作用的末端氧化电子传递过程,阻止正常的能量 产生,导致病原微生物死亡。该药易光解,不宜 在田间喷雾使用,目前主要用于处理农作物种子, 防治种传病害如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大麦 条纹病、坚黑穗病和网斑病。 ? 制剂:10%、5.5%、4.2%乳油,1.5%可湿性粉 剂。 三、三唑类杀菌剂N R1 NN R1 N N60年代末比利时合成了系列咪唑化合物 对人类真菌有效 随后发现对植物真菌有效N R1 N N1-取代1,2,4-三唑的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大大增加 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1)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 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能有效防治的病害达数十种,其中包括一些 重大病害。 (2)高效,由于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 1/10~1/5,麦类拌种用药量(有效成分)从每100千克种子用药100 克降到30克,叶面喷施用药量减少到6~10克。从而用药成本、药剂 残留等问题均有所下降。 (3)持效期长,一般是叶面喷雾的持效期为15~20天,种子处理为80 天左右,土壤处理可达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 加而延长。 (4)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一般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 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作物叶片局部吸收三唑酮后能传送到叶片的 其他部位,但不能传至另一叶片,因而茎叶喷雾时仍应均匀周到。作 物根吸收三唑酮能力强,并能向上输导至地上部分,因而可用种子处 理方式施药。 (5)多种防病作用,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还有 熏蒸和铲除作用。因此,可在作物多个生长期使用,可拌种、叶面喷 雾,也可加工成种衣剂。 (6)生长调节作用,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都有生长调节作用,浓度控 制得当,可以显著刺激作物生长,浓度过大(如小麦用三唑酮高浓度 拌种),也可能造成药害。 28 22 21 24 18 11 12 13 14 2 3 HO 1 5 4 6 10 9 8 7 17 16 15 20 23 25262719麦角甾醇(Ergostenol)? 麦角甾醇是组成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具有稳定细胞膜分子结构的作用,是真核 生物体必不可少的。 ? 在真菌细胞中缺少了麦角甾醇,细胞膜的 结构消失,导致细胞死亡。 ? 28个碳原子的多环带支链的化合物 三唑类杀菌剂(2003年)? 2003年,三唑类杀菌剂销售额12.48亿美 元,占世界农药市场的4.7%; 占杀菌剂市场的21.7%。 最早上市三唑类杀菌剂,1976年三唑酮; 先后开发了33个品种; 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种有3个。? ? ? 三唑类杀菌剂品种 戊唑醇 上市年份 销售额/亿美元 份额 3.60 2.80 1.10 0.80 0.70 0.55 0.32 &0.10 &0.10 28.8% 22.4% 8.8% 6.4% 5.6% 4.4% 2.6%
氟环唑 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 1986 氟硅唑 1988 腈菌唑 1994 氟喹唑 2002 硅氟唑 1976 三唑酮 O (CH3)3C C CH O N N N Cl三唑酮(triadimafon)?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α-丁酮? 毒性:低毒,原粉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 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 990~1070mg/kg,兔急性经口LD50为250~500mg/kg,大 鼠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鱼有一定毒性,对虹鳟 鱼LC50为17.4mg/L,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未见致畸、致 突变和致癌作用。 ? 生物活性:三唑酮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的强 内吸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内传导, 对锈病和白粉菌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熏蒸等作用。其 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 生长和孢子形成。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 草剂等现混现用。 ? 制剂:20%、15%乳油,25%、15%、10%可湿性粉剂, 15%热雾剂 ? 防治多种植物病害 OH (CH3)3C CH CH O N N N Cl三唑醇(triadimenol)? 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 基)丁基-2-醇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约为700mg/kg,小鼠急 性经口LD50约为1300mg/kg,大鼠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鱼有一 定的毒性,对虹鳟鱼LC50为21.3mg/L(96小时),对翻 车鱼LC50为15mg/L(96小时);对蜜蜂无毒。 ? 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对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 作用,能够被作物根系和叶片吸收。三唑醇的杀菌谱与三 唑酮大体相同,能杀灭附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也能杀死 种子内部的病原菌,主要供拌种用,也可用于喷洒。 ? 制剂:25%、15%干拌种粉剂,1.5%悬浮种衣剂,15%、 10%可湿性粉剂 ? 主要用于种子处理 ? 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1-(联苯-4-基氧)-1-(1H-1,2,4-三唑-1-基)3,3-二甲基丁-2-醇主要用于防治果树黑星病,花生和香蕉等叶斑病, 以及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粉病等。OH O CH CHC(CH3)3 N N N? 烯唑醇(diniconazole)(E)-(R,S)-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1-戊烯-3-醇 中等毒烯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其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治疗、 铲除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 向顶输导;抑菌谱广,除能有效防治白粉病、锈病,对玉米丝黑穗病、 梨黑星病有高效。 制剂:12.5%、2%可湿性粉剂,5%拌种剂,25%、12.5%、10%乳油, 5%微乳剂等 ClOH CH3 Cl CH C CH C N N N CH3 CH3 OH Cl C CH2 Cl N N (CH2)3 CH3己唑醇(hexaconazole)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 N ? 己唑醇的生物活性与杀菌机理与三唑酮、三唑醇基本相同,抑菌谱广,对子 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病原菌有强抑制作用,但对卵菌纲真菌和细菌 无活性。渗透性和内吸输导能力很强,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 制剂:5%悬浮剂,5%微乳剂,10%乳油OH? 粉唑醇(flutriafol)FCCH2 N F NN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 ? 生物活性:粉唑醇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许多 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的孢子具有铲除作用,并兼有一 定的熏蒸作用;但对卵菌和细菌无活性。粉唑醇的内吸性强,可被作物根、 茎、叶吸收,根部的吸收能力大于茎、叶,进入植株内的药剂由维管束向上 转移,输送到顶部各叶片,但不能在韧皮部作横向或向基部输导。粉唑醇对 麦类的白粉病的孢子堆具有铲除作用,施药后5~10天,原来形成的病斑可消 失。 ? 制剂:12.5%悬浮剂,25%悬浮剂,50%乳油。 腈菌唑(myclobutanil)Cl(CH2)3CH3 N C CH N2 2-(4-氯苯基)-2-(1H,1,2,4-三唑-1-甲基)己腈 N CN ? 生物活性:腈菌唑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杀菌谱 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喷洒,也可处理种子。 该药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 ? 制剂:25%、12.5%、105%、5%乳油,12.5%、5%微乳剂,40%、12.5% 可湿性粉剂,40%、20%悬浮剂,40%水分散粒剂Cl? 丙环唑(propiconazole)N Cl O C CH2 N O N1-[2-(2,4-二氯苯基)-4-丙基-1,3-二氧戊环-α-甲基]-1-氢-1,2,4-三唑 C 3H 7 生物活性:丙环唑的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 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 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在田间持效期1个月左右。 制剂:50%、25%、15.6%乳油,50%、45%、20%微乳剂,30%悬浮剂。 SN N三环唑(tricyclazole)NCH3 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 ? 中等毒,LD50为314mg/kg ? 生物活性:是一种具有较强具有内吸性的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剂,能迅速被水 稻根、茎、叶吸 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一般在喷洒后2小时水稻植株内的 三环唑含量达到最高值。三环唑抗冲刷力强,喷药一小时后遇雨不需补喷药。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胞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 成,从而有效地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 制剂:75%、20%可湿性粉剂, CH3 N? 氟硅唑(flusilazole)双(4-氟苯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亚甲撑)硅烷 生物活性: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FSi CH2 N NF OH (CH3)3Si CH2 C CH2 N N N硅氟唑(simeconazole)? ? ? ?硅氟唑是最近研究开发的含氟的三唑类杀菌剂, 其杀菌活性2000年首先报道,2001年在日本获得农药登记, 登记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 F 目前,该药用于防治苹果树黑星病、苹果花腐病、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的 应用技术正在研究开发。也可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小麦散黑穗病 OH Cl CH2CH2 C N N C(CH3)3 CH2 N戊唑醇(tebuconazole)?(RS)-1-对-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醇?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约为4000mg/kg,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一般只对皮肤和眼有刺激作用;无人体中毒的报 道;对虹鳟鱼LC50为4.4mg/L(96小时),对翻车鱼LC50为5.7mg/L (96小时);在推荐浓度下喷洒对蜜蜂安全。 ? 生物活性:戊唑醇杀菌性能与三唑酮相似,由于内吸性强,用于处理 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 灭作物体内的病菌;用于叶面喷雾,可以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 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其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 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 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其生物活性比三唑酮、三唑醇 高,表现为用药量低。 ? 制剂:2%干拌剂,2%湿拌种剂,5%、2%、0.2%悬浮种衣剂,2% 干粉种衣剂,25%、12. 5%乳油,25%水乳剂,43%悬浮剂,6%微 乳剂。 苯醚甲环唑 (亿美元)2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7 0.45 1.1 1.95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CH3 Cl O Cl O CH2 N N O N? 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内吸作用 ? 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453mg/kg ? 对作物安全,用于种子包衣,对种苗无不良影响, 表现为出苗快、出苗齐,这有别于三唑酮等药剂。 ? 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均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 质量。 ? 苯醚甲环唑对鱼类有毒,勿污染水源。对虹鳟鱼 LC50为0.81mg/L;氟硅唑鱼毒最高(0.043mg/L); 苯醚甲环唑登记产品单剂: ? 30 g/L 水分散种衣剂; ? 10% 水分散粒剂、15%水分散粒剂 25%、30%、37%水分散粒剂 ? 10% 微乳剂、15% 微乳剂; ? 5% 水乳剂、20% 水乳剂; ? 20%乳油、25%乳油 ? 混剂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大豆锈病、水稻纹枯病) 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 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苹果炭疽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小麦散黑穗病,种子处理)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西瓜炭疽病、西瓜蔓枯病) 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黄瓜炭疽病) 苯醚甲环唑登记对象? (1)10%苯醚甲环唑WG: 菜豆----锈 病; 荔枝树---炭疽病; 大白菜---黑斑病; 柑橘树---疮痂病; 大蒜---叶斑病; 梨树---黑星病; 番茄---早疫病; 苹果树---斑点落叶病; 黄瓜---白粉病; 石榴---麻皮病; 辣椒---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 芦笋---茎枯病; 西瓜---炭疽病; 芹菜---叶斑病; 茶树---炭疽病; 洋葱---紫斑病; 香蕉---叶斑病、黑星病; ………………………………. 种子处理已登记用途? (2) 30 g/L 水分散种衣剂: 小麦全蚀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纹枯病 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 苯醚甲环唑种子处 理,安全性明显好 于三唑酮 ? 2006年河南某县因 三唑酮种衣剂造成 大面积药害。三唑酮苯醚甲环唑 麦类病害防治 (7.5-10g/100kg种子)苯醚甲环唑对种传病害及土传病害均有效, 每l00千克麦种用3%悬浮种衣剂: 200~400毫升(小麦散黑穗病)、 67~100毫升(小麦腥黑穗病)、 133~400毫升(小麦矮腥黑穗病)、 200毫升(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和颖枯病)、 1000毫升(小麦全蚀病、白粉病), 100~200毫升(大麦条纹病、根腐叶斑病、 网斑病)。 小结试验2.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 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低温胁迫环境条件下,苯、戊悬浮 种衣剂对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存在 安全性问题:1出苗率、株高、鲜重、可溶性糖含量等与 对照相比均明显受到抑制,以15℃/0℃ 处 理作用最为明显 安全性比较:苯&戊(丙二醛含量、电解质外渗情况和根系 呼吸速率变化)2图A1 戊唑醇处理(15℃/0℃)图A2 无药剂对照(15℃/0℃)图A3 苯醚甲环唑处理(15℃/0℃) ? 试验结果与分析1)低温胁迫下两药剂对玉米出苗情况及形态指标的影响表2-1低温胁迫下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Table 2-1 Effect of tabuconazole and difenoconazole on emergence of maize seeds at chilling stress 活性成分 Active ingredient 包衣剂量 Dosage 出苗率 Emergence(%) 25℃/20 ℃ 88 a 91 ab 92 a 89 a 89 ab 92 b 17℃/ 6℃ 70 ab 69 ab 66 b 75 ab 72 ab 71 ab 15℃/0 ℃ 60 c 58 c 59 c 72 ab 69 ab 67 b 10℃/0 ℃ 39 bc 38 bc 34 c 55 a 50 ab 48 abc(ga.i./kg)0.6戊唑醇 tebuconazole0.12 0.24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 le ck0.10 0.20 0.30―88 a78a74 a62 a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包衣处理与对照相比在25℃/20℃下对玉米种子出苗没有不利影响,但随 处理温度的降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均表现出,抑制玉米种子出苗的作用,且在相同的包 衣剂量下胁迫温度越低,对玉米种子的出苗抑制越严重;在相同胁迫温度下与对照比较,戊 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包衣处理玉米种子能加剧降低玉米种子的出苗率。 表2-2 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Table 2-2 Effect of tabuconazole and difenoconazole on growth of chilling stressed seedling of maize形态指标 活性成分 Active ingredient 戊唑醇 株高 Height (cm) tebuconazole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ck 包衣剂量 Dosage (g a.i./kg) 0.6 0.12 0.24 0.10 0.20 0.30 ― 0.6 0.12 0.24 0.10 0.20 0.30 ― 0.6 0.12 0.24 0.10 0.20 0.30 ― 0.6 0.12 0.24 0.10 0.20 0.30 ― 25℃/20℃ 20.01 19.95 19.64 20.28 20.07 20.06 20.03 1.73 1.72 1.55 1.66 1.68 1.72 1.71 1.73 1.81 1.82 1.53 1.45 1.41 1.56 17.01 16.94 16.89 18.53 18.35 18.30 16.73 9.31 8.17 7.8 9.75 8.85 8.83 9.86 0.97 0.95 0.90 1.03 1.00 0.98 1.13 2.73 2.39 2.32 2.50 2.25 2.23 2.69 9.27 9.55 8.83 10.51 10.68 11.31 11.75 处理温度 Temperature 17℃/6℃ 15℃/0℃ 7.05 6.44 5.99 7.12 6.93 6.84 8.23 0.90 0.85 0.79 0.96 0.92 0.84 1.06 2.84 2.57 2.51 2.53 2.46 2.42 3.06 8.76 8.49 8.04 9.74 9.21 8.79 10.41 10℃/0℃ 6.24 5.93 5.73 6.73 5.87 5.84 6.63 0.78 0.77 0.74 0.78 0.78 0.76 0.83 2.97 2.90 2.46 3.07 2.92 2.49 3.37 3.52 3.43 3.26 3.89 3.61 3.51 4.33与空白对照相比: 1)在25℃/20℃下戊唑醇和苯醚 甲环唑对玉米幼苗株高和植株 鲜重均无显著影响,戊唑醇促 进中胚轴生长,苯醚甲环唑对 中胚轴长度起抑制作用; 2)在17℃/6℃、15℃/0℃、 10℃/0℃下对株高、根长、植 株鲜重及中胚轴长度(戊唑醇: 低浓度处理除外)则有显著的 抑制作用(?=0.05),且随处 理剂量的增加,对株高、根长 和植株鲜重及中胚轴长度的抑 制也相应增强 。 3)在相同剂量下比较不同胁 迫温度的影响,可以发现 15℃/0℃时戊唑醇和苯醚甲环 坐对玉米幼苗株高、根长、植 株鲜重和中胚轴长度的抑制作 用最严重。单株鲜重 Fresh weight per plant(g)戊唑醇 tebuconazole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ck中胚轴长 度 Length of Mesocotyl (cm)戊唑醇 tebuconazole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ck戊唑醇 初生根长 Primary root(cm) tebuconazole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ck 摘要--《农药学学报》? 玉米属于低温敏感型作物。本研究发现戊唑醇和苯 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在适宜温度(25℃/20℃)下对 玉米种子出苗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玉米幼苗植株 的叶绿素含量,对玉米幼苗的形态生长没有抑制作 用。 ? 但在17℃/6℃、15℃/0℃、10℃/0℃低温胁迫下,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均能抑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 加剧低温胁迫导致的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叶绿体 的分解。 ? 但苯醚甲环唑相比戊唑醇处理玉米种子更安全,苯 醚甲环唑能抑制低温胁迫导致的叶片细胞内电解质 外渗,戊唑醇却加剧电解质的外渗。 ? 比较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也可以发现苯醚甲环 唑相比戊唑醇更有利于玉米幼苗补偿和修复低温胁 迫所致的伤害。 2 )戊、苯悬浮种衣剂在抽雄期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表4-2 戊、苯悬浮种衣剂在抽雄期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Table.4-2 Control effects of tebuconazole/difenoconazole suspension concentratesfor seed dressing on Head Smut of maize 有效成分 Active ingredient 包衣剂 量 Dosage (ga.i./ kg)0.1 0.2 0.3 戊唑醇 tebuconazole 0.06 0.12 0.24 接菌对照 空白对照 0 0株高 Height (cm)株高抑制率 Inhibitory rate of plant height (%)-3.97 -9.2 -6.08 -6.7 -9.45 -0.2 ― ―病株数 Disease plant numbers6.06 5.15 5.05 8.08 8.08 7.07 27.44 24.79防治效果 Control effects (%)77.92 81.23 81.60 70.55 70.55 74.23 ―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 le255.7±6.52bc 268.62±5.28a 260.95±4.31b 262.48±0.70b 269.25±1.97a 246.48±3.21c 246.00±3.15c 244.38±2.72c 四、苯并咪唑类杀菌剂H? 多菌灵(carbendazim)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N NHCO2CH3 N? 毒性:微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6400mg/kg,大鼠急性经皮 LD50?10000mg/kg;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动物试验未见致癌 作用;鱼毒,对虹鳟鱼LC50为0.83mg/L,对鲤鱼LC50为0.61mg/L; 对蜜蜂低毒, ? 生物活性: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对许多子囊菌和半 知菌都有效,而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几乎各类植物都可用多菌灵防治其病害 ? 制剂:20%可湿性粉剂,25%可湿性粉剂,40%可湿性粉剂,40%可 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8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等 多菌灵盐酸盐(carbendazim hydrochloric salt)与多菌灵相比,多菌灵烟酸盐能溶于水, 使用时易配成均匀的喷洒液, 配成的药液对作物体表有较强的渗透力; 实际使用时,药效好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H N NHCO2CH3 N HCl 2H2O多菌灵磺酸盐(carbendazim sulfonic salt)H N ArSO3H N NHCO2CH3多菌灵草酸盐 ? 增效多菌灵? ? 生物活性:增效多菌灵是多菌灵与水杨酸、冰醋酸复配而成,其能增强多菌 灵在棉株体内的输导作用,从而抑制发病,表现有很强的内吸治疗作用 制剂: 12.5%可溶剂 H C3H7S N NHCO2CH3 N丙硫多菌灵(albendazole)? 化学名称: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 ? 其他名称: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施宝灵 ? 理化性质: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乙醇、 氯仿、热稀盐酸和稀硫酸,在冰醋酸中溶解,在水中不溶, 熔点206~212℃,熔融时分解。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287mg/kg,急性经 皮LD50为608mg/kg;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表现为眼 结膜轻度充血。 ? 生物活性:本品原为医用药剂,现开发用于农业,据已有 实验结果表明,它是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有效 地防治霜霉菌、腐霉菌、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其杀菌作用 机理与多菌灵相似。 ? 制剂:20%、10%悬浮剂,10%水分散粒剂,20%可湿性 粉剂 ? 稻瘟病、烟草炭疽病、黄瓜霜霉病、西瓜炭疽病 O C NH C4H9 N NHCO2CH3 N苯菌灵(benomyl)? 化学名称:1-正丁氨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 其他名称:苯来特, benlate ? 毒性:微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大 鼠急性经皮LD50?10000mg/kg;一般只对皮肤和眼睛有 轻微刺激症状,经口中毒低,无中毒报道;鱼毒,对虹鳟 鱼LC50为0.27mg/L;对蜜蜂无毒。 ? 生物活性:本品是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进入植物体后容 易转变成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的异氰酸丁酯,是其主 要杀菌物质,因而其杀菌作用方式及防治对象与多菌灵相 同,但药效略好于多菌灵。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等作用, 可用于喷洒,拌种和土壤处理。 ? 制剂: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H NS N噻菌灵(thiabendazole)N? 化学名称:α-(4-噻唑基)-1H-苯并咪唑 ? 其他名称:硫苯唑,特克多,涕必灵,噻苯灵,霉得克, 保唑霉 ? 毒性:低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100mg/kg,兔 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 无中毒报道;对鱼低毒,对虹鳟鱼LC50为0.55mg/L(96 小时)。 ? 生物活性:噻菌灵有内吸传导活性,根施时能向顶传导, 但不能向基传导。杀菌谱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多 菌灵、苯菌灵等苯并咪唑类的品种之间有正交互抗性。 ? 制剂:40%可湿性粉剂,50%、45%、432%、15%悬浮 剂,3%烟剂,水果保鲜纸等。 SONHCNHCOCH3 NHCNHCOCH3 S O甲基硫菌灵 (thiophanate-methyl)? 化学名称:1,2-双-(3-乙氧羰基-α-硫脲基)苯 ? 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Topsin-M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00mg/kg,大鼠急 性经皮LD50?10000mg/kg;无全身中毒报道,皮肤、眼 结膜和呼吸道受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炎症消退较慢; 对虹鳟鱼LC50为7.8mg/L(48小时);对蜜蜂无毒。 ? 生物活性:甲基硫菌灵在自然、动植物体内外以及土壤中 均能转化成多菌灵,当甲基硫菌灵施于作物表面时,一部 分在体外转化成多菌灵起保护剂作用;一部分进入作物体 内,在体内转化成多菌灵起内吸治疗剂作用,因而甲基硫 菌灵在病害防治上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7~10天。 ? 制剂:80%、70%、50%可湿性粉剂,50%、36%、10% 悬浮剂,4%膏剂,3%糊剂 五、咪唑类杀菌剂? 咪鲜胺(prochloraz)N-丙基-N-[α-(2,4,6-三氯苯氧基)-1H-咪唑-1-甲酰胺ClCl OCH2CH2 O N Cl CH3CH2CH2 C N N生物活性:咪鲜胺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甾 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咪鲜胺不具 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制剂:45%、25%乳油,45%水乳剂,0.5%悬浮种衣剂, 0.05%水剂 咪鲜胺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及种子处理 Cl咪鲜胺锰盐(prochloraz-manganese chloride comple)NO CH2CH2O N C N C 3H 7 ClClMnCl24? 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 咪唑-1-甲酰胺-氯化锰 ? 其他名称:施保功 ? 生物活性:咪鲜胺锰盐又叫咪鲜胺锰络合物,是由咪 鲜胺与氯化锰复合而成,其防病性能与咪鲜胺极为相 似,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咪鲜胺。 ? 制剂:50%、25%可湿性粉剂 水果保鲜 蘑菇病害防治 蔬菜炭疽病 NO CH2 CH CH2 N CH2 CH Cl Cl抑霉唑(imazalil)? ? ???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2-(2-丙烯氧基)乙基}-1H-咪唑 其他名称:烯菌灵,戴挫霉、万利得、仙亮 毒性:中等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27~343mg/kg,狗急性经口 LD50?640mg/kg,急性经皮LD50为 mg/kg;鱼毒,对虹鳟鱼 LC50为1.5mg/L(96小时),对翻车鱼LC50为4.04mg/L(96小时);对蜜 蜂无毒。 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是优良的果蔬防腐保鲜剂,对柑橘、桩果、香蕉、 苹果、瓜类尤为有效,对抗多菌灵、噻菌灵的青绿霉菌有特效,也可用于防 治谷类作物病害。 制剂: 50%、22.2%乳油,0.1%涂抹剂(仙亮)(1)防治柑橘贮藏期的青霉病、绿霉病,采收的当天用浓度250~500毫克/升药液(相当 于50%乳油倍液或22.2%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1~2分钟,捞起晾干, 装箱贮藏或运输。单果包装,效果更佳。 (2)柑橘果实可用0.1%涂抹剂原液涂抹。果实用清水清洗,并擦干或晾干,再用毛巾 或海绵蘸药液涂抹,晾干。尽量涂薄些,一般每吨果品用0.1%涂抹剂2~3升。 (3)防治香蕉轴腐病,用50%乳油倍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贮藏。 (4)防治苹果、梨贮藏期青霉病、绿霉病,采后用50%乳油100倍液浸果30秒,捞出晾 干后装箱贮存。 CF3 Cl N C CH2OCH2CH2CH3 N N氟菌唑 (triflumizole)? 化学名称:(E)-4-氯-α,α,α-三氟-N-(1-咪唑-1-基-α-丙 氧亚乙基)邻-甲苯胺 ? 其他名称:特富灵,三氟咪唑 ? 生物活性:氟菌唑杀菌谱广,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内吸性强,主要用于水稻、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 的病害防治。 ? 制剂:30%可湿性粉剂 SO2N(CH3)2 H3C Cl N N CN氰霜唑(cyazofamid)? 化学名称:4-氯-2-氰基-N,N-二甲基-5-甲苯咪唑-1-亚磺酰氨基 ? 其他名称:氰唑磺菌胺,科佳 ? 毒性:微毒,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大鼠急性经 皮LD50?2000 mg/kg;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兔试验);对蜜蜂 无毒。 ? 生物活性:新型咪唑类杀菌剂,为保护性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 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以及根肿菌纲的芸薹根肿菌 具有很高的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 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 用。由于它的这种作用机理不同于其他杀菌剂,因而与其他内吸杀 菌剂间无交互抗性。具有保护作用,持效期长,叶面喷雾耐雨水冲 刷,具有中等的内渗性和治疗作用。 ? 制剂:10%悬浮剂 ? 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亩用10%悬浮剂53~67毫升,对水 75升,即稀释倍液,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隔7~ 10天喷1次,一般共喷3次。防病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CH3 CH3 O CH C O CH3 N C CH2 O CH3 CH3 O六、苯基酰胺类 杀菌剂? ? ? ?甲霜灵(metalaxyl) 化学名称:D,L-N-(2,6-二甲基苯基)-N-(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 其他名称:瑞毒霉,阿普隆,雷多米尔,甲霜安 生物活性:甲霜灵对植物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有很强的双向内 吸输导作用,渗透以及在植物体内传导很快,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可向任何 方向传导,即有向顶性、向基性,还可进行侧向传导。甲霜灵持效期较长, 选择性强,仅对卵菌纲病害有效,对其中的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有特效。 甲霜灵易引起病菌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叶面喷雾,连续单用两年即可发现病 菌抗药现象,使药剂突然失效。 甲霜灵单剂一般只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不宜作为叶面喷洒用。叶面喷雾 应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或加工成混剂,实验证明,混用或混剂可以大大延缓 耐药性的发展,尤其是与代森锰锌混用效果最好。甲霜灵混剂有甲霜铜(甲 霜灵+琥胶肥酸铜)、甲霜铝铜(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琥胶肥酸铜)、甲霜 锰锌(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 注意事项: ? 该药单独喷雾容易诱发病菌抗药性,除土壤处理能单用外,一般都用复配制 剂。 O CH3OCH2C N H 3C NO O CH3f霜灵(oxadixyl)? 化学名称:2-甲氧基-N-(2-氧代-1,3-f唑烷-3-基)乙酰-2',6'-二甲基替 苯胺 ? 其他名称:f酰胺,杀毒矾(混剂名) ? 生物活性:与甲霜灵生物活性相似,被作物内吸后很快转移到未施药 部位,其向顶传导能力最强,因此根施后吸收传导速度快;施在叶片 的一面后向另一面传导能力很弱,因此在做茎叶喷雾时要均匀。仅对 卵菌纲病害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施药后持效期13~15 天。其药效略低于甲霜灵,与其他苯基酰胺类药剂有正交互耐药性, 属于易产生耐药性的品种,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有明显增效作用和延 缓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 制剂:多以混剂使用,64%f霜? 锰锌可湿性粉剂(f霜灵+代森锰锌) ? O CH3 CH2 C CHCO2CH3 N H3C CH3苯霜灵(benalaxyl)? 化学名称:N-苯乙酰基-N-(2,6-二甲基苯基)-DL-α-氨基丙 酸甲酯 ? 生物活性:防治卵菌纲病害的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细胞核 RNA聚合酶,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能被植物的根、 茎和叶吸收,向顶传导到整个植株。通过能够抑制病原菌 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菌丝生 长发挥治疗作用;通过抑制游动孢子产生发挥铲除作用。 ? 制剂:72%苯霜? 锰锌可湿性粉剂(8%苯霜灵+64%代森 锰锌) ? 用于防治葡萄、烟草、瓜类、大豆和圆葱等作物的霜霉病, 马铃薯、番茄、草莓、观赏植物上的疫病。苯霜灵可以单 用,也可与保护剂代森锰锌、灭菌丹等混用。由于苯霜灵 为易引起病原茵产生耐药性的品种,宜采取混用、轮用或 复配成混合杀菌剂。 CF3 N H 3C S C NH Br OCF3 O Br噻氟酰胺 (thifluzamide)? 化学名称: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唑-5-羰 酰代苯胺 ? 其他名称:噻呋酰胺,噻氟菌胺,满穗 ? 生物活性:噻氟酰胺对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 效果,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三羧酸循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 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 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 制剂:24%、23%悬浮剂 ? 生产企业: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上海泰禾(集团)有限公司 ? 应用 ? 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由于它的持效期长,在水稻全生长 期只需施药1次,即在水稻抽穗前30天,亩用23%或24%悬浮剂15~ 2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 ? 噻氟酰胺也可用于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小麦、草坪病害。 CH3 C NH OOCH(CH3)2灭锈胺(mepronil)? 化学名称:3'-异丙氧基-2-甲基苯酰替苯胺 ? 其他名称:纹锈灵,纹达克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兔和大鼠);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鱼毒, 对虹鳟鱼LC50为10mg/L(96小时),对鲤鱼LC50为8mg/L(96小 时);对蜜蜂有毒,蜜蜂急性经口LD50?0.1mg/蜂。 ? 生物活性:灭锈胺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能有效的防治担子纲真菌引 起的作物病害,具有阻止和抑制纹枯病菌侵入,达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同时还具有耐雨冲刷,对紫外光稳定,对人、畜、鱼类安全等特点。 ? 制剂:20%乳油,20%悬浮剂 ? 灭锈胺能阻止和抑制纹枯病菌侵入稻株,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 各施药1次即可。如果水稻生长茂盛、遇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时,可增加施药次数,隔7~10天施1次。每亩次用20%乳油200~ 275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 O C NH CF3? ? ?OCH(CH3)2氟酰胺 (flutolanil)?? ? ? ? ? ?化学名称:3'-异丙氧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苯胺 其他名称:望佳多,氟纹胺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晶体,熔点102~103℃,蒸气压1.77mPa(20℃),相对密度 1.32(20℃);水中溶解度9.6mg/L(20℃),己烷3g/L,甲苯65g/L,甲醇606g/L, 氯仿238g/L(20℃),丙酮656 g/L,苯104g/L(25℃);酸碱中稳定(pH3~11),对光、 热稳定。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对皮肤 无刺激性,对兔眼睛有轻微的刺激性;鱼毒,对鲤鱼LC50为2.4mg/L(48小时),对 虹鳟鱼LC50为5.4mg/L(96小时);对蜜蜂无毒,即使直接把药喷到蜜蜂身上也没有 影响。 生物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担子菌纲中的丝核菌有特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 新药剂,药效长,对水稻安全,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使水稻提高结实率。 制剂:20%可湿性粉剂 应用 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用20%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亩用20%可湿性粉剂100~ 125克(亩用有效成分20~25g)对水喷雾,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破口期,各喷1次,重点 喷在稻株基部。 注意事项 氟酰胺对鱼类和蚕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O SCH3 C NH O萎锈灵 (carboxin)? 化学名称:5,6-二氢-2-甲基-1,4-氧硫杂-3-甲酰替苯胺 ? 其他名称:卫福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820 mg/kg,急性经皮 LD50?8000 mg/kg(兔);长期接触时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眼睛受刺 激而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炎症消退较慢,但能完全恢复;无全身中 毒报道;鱼毒,对翻车鱼LC50为3.6mg/L(48小时),对虹鳟鱼 LC50为2.3mg/L(96小时);对蜜蜂无毒。 ? 生物活性:萎锈灵为内吸剂,主要对由锈菌和黑粉菌起的锈病和黑粉 (穗)病有高效,对棉花立枯病、黄萎病也有效。它能渗人萌芽的种 子而杀死种子内的病菌,对作物生长还有刺激作用,并能使小麦增产。 ? 制剂:20%乳油,20%悬浮种衣剂,混剂:40%萎锈? 福美(萎锈灵+ 福美双)悬浮种衣剂,75%福? 萎可湿性粉剂(萎锈灵+福美双), 25%萎? 福悬浮种衣剂,16%吡? 萎悬浮种衣剂。 克? 多? CH3 N H 2N?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17 mg/kg,急性经皮LD50?3200 mg/kg; ? 生物活性:具有内吸性,拌种后可进入种皮或种胚,杀死种子表面及 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原菌;同时也可在种子发芽后进入幼芽和幼根, 从而保护幼苗免受土壤病原菌的侵染。 ? 制剂:拌种灵没有单剂产品登记应用;混剂:70%福美? 拌种灵可湿粉 种衣剂(35%拌种灵+35%福美双),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 拌种灵+20%福美双),10%福美? 拌种灵悬浮种衣剂(5%拌种灵+5% 福美双)等。 ? 应用: ? 拌种灵混剂产品主要用作种衣剂,相关应用技术请参见种衣剂应用部 分。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拌种灵+20%福美双)也可作喷雾 法使用。拌种灵 S O (amicarthiazol) 化学名称:2-氨基-4-甲基-5-甲酰苯胺基噻唑C NH Cl O NH C N烟酰胺(boscalid)Cl? ? ???? ? ? ? ?化学名称:2-氯-N-(4-氯二苯-2-基)烟酰胺 其他名称:凯泽 理化性质:白色无味晶体,熔点142.8~143.8℃;蒸气压7.2?10-4mPa;相对 密度1.381(20℃);水中溶解度4.6mg/L(20℃),甲醇中40~50g/L,丙酮 中160~200g/L;对光稳定。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 LD50 &5000 mg/kg,急性经皮LD50 &2000 mg/kg,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虹鳟鱼LC50为2.7mg/L(96小时)。 生物活性: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 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 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细胞形成等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 段。 制剂:50%水分散粒剂 生产企业: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允发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 植物叶片喷雾,可防治果树和蔬菜上的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害。 防治黄瓜灰霉病,每亩用50%水分粒剂33~47克,对水喷雾。 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快速成长的一类新颖杀菌 剂; ? 此类杀菌剂是天然的真菌代谢产物甲氧基丙 烯酸酯类化合物(strobilurins和 oudemansins)的仿生合成类似物。 ? 最早1996年,醚菌酯;广谱、高效 ? 阻碍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转移,是一 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 销售额成倍增长,亿$; 亿$; 品种 嘧菌酯 肟菌酯销售额/亿$ 上市日期 4.10 2.25 占本类杀菌 剂份额/% 43.2 23.7醚菌酯唑菌胺酯 啶氧菌酯1.650.85 0.48199617.48.9 5.0 N O CNN O CH3O CO2CH3嘧菌酯 (azoxystrobin)? ? ? ???化学名称:(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酯 其他名称:ICIA5504,阿米西达,安灭达 毒性:微毒,雄、雌大白鼠和小白鼠急性经口 LD50 &5000 mg/kg,大白鼠急 性经皮LD50 &2000 mg/kg,对眼睛和皮肤具有轻微刺激作用(兔),不是皮 肤致敏剂 (豚鼠)。 生态毒性:对环境生物安全,绿头鸭和山齿鹑急性经口 LD50 &2000 mg/kg, 饲喂山齿鹑和绿头鸭LC50 (5 天) &5200 mg/kg饲料。虹鳟鱼LC50 (96 h) 0.47mg/L,翻车鱼 1.1mg/L,鲤鱼1.6mg/L,红鲈 0.66 mg/L。蜜蜂(经口) LD50&25 mg/头,(接触)LD50&200 mg/头。在田间条件以田间施药剂量 (IOBC)的情况下,对包括捕食性的螨类和椿象、蜘蛛、草蛉、食蚜蝇、瓢 虫、步行虫和黄蜂等非靶标生物无害。 生物活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独特的作用机理,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 呼吸抑制剂,作用部位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 (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此类新杀菌剂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 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此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 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制剂:25%悬浮剂,50%水分散粒剂,32.5%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56%嘧菌? 百菌清悬浮剂(百菌清+嘧菌酯) CH3 O CH3O O N OCH3醚菌酯(kresoximmethyl)? 化学名称:(E)-2-甲氧亚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其他名称:苯氧菌酯,BAS490F,翠贝(商品名)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 LD50 &5000 mg/kg,大鼠急 性经口 LD50 &2000 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没有刺激性; 鱼毒,对翻车鱼LC50为0.499mg/L(96小时),对虹鳟鱼 LC50为0.19mg/L(96小时);对蜜蜂安全。 ? 生物活性:与嘧菌酯基本相似,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 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具 有很好的抑制孢子荫发作用,具有保护、洽疗、铲除作用, 渗透、内吸活性强。 ? 制剂:50%水分散粒剂,30%悬浮剂,30%可湿性粉剂。 ? 草莓\黄瓜白粉病 N Cl NO N CH3O CO2CH3吡唑醚菌酯 (pyraclostrobin)? 化学名称:甲基(N)-[[1-(4-氯苯)吡唑-3基)-氧]-0-甲氧 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 LD50 ?5000 mg/kg,大鼠急 性经口 LD50 &2000 mg/kg;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 (兔);对鱼高毒,对虹鳟鱼LC50为0.006mg/L;对蜜蜂 安全。 ? 生物活性:病原菌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剂,可阻止细胞色素 bc1电子传递,具有保护、治疗和内渗作用。 ? 制剂:25%乳由。混剂:60%唑醚?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吡 唑醚菌酯+代森联),18.7%烯酰? 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吡唑 醚菌酯+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烟酰胺 ? 生产企业: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O CH3 O N O O NHf唑菌酮 (famoxadone)? 化学名称:3-苯胺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唑啉-2,4-二酮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 LD50 ?5000 mg/kg,大鼠急性经口 LD50 &2000 mg/kg;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兔);对鱼高毒,对 虹鳟鱼LC50为0.011mg/L;对蜜蜂LD50为0.025mg/蜂。 ? 其他名称:易保 ? 生物活性:能量抑制剂,即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对复合体III中细 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 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 吸活性,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抗性. ? 制剂:没有单剂在市场上销售,我国登记的混剂见下表。 ? 生产企业:美国杜邦公司,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兴农药 业(上海)有限公司 ? 混剂 52.5%f唑菌酮? 霜脲: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荔枝霜疫霉病 206.7克/升f唑菌酮? 硅唑:苹果轮纹病\香蕉叶斑病 68.75%f酮? 锰锌:白菜黑斑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霜霉病\西瓜炭疽病 (CH3)2NCH2CH2CH2NHCOCH2CH2CH3 HCl?八、氨基甲酸酯 类杀菌剂 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b hydrochloride)O? 化学名称: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盐酸盐 ? 其他名称:普力克,霜霉威,丙酰胺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mg/kg,急性经皮 LD50?3000mg/kg;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鱼安全;对蜜蜂安全。 ? 生物活性:霜霉威为内吸性杀菌剂,能抑制卵菌类的孢子萌发、孢子囊 形成、菌丝生长,对霜霉菌、腐霉菌、疫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和叶部病 害均有好的效果,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 生物合成。适用于土壤处理,也可以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在土壤中持 效期可达20天。对作物还有刺激生长效应。 ? 制剂:72.2%、40%、36%、35%水剂,50%热雾剂。混剂:68.75% 氟菌? 霜霉盐悬浮剂(氟吡菌酰胺+霜霉威盐酸盐),50%锰锌? 霜霉可湿 性粉剂(霜霉威盐酸盐+代森锰锌) CH3CH2O CH3CH2ONHCO2CH(CH3)2乙霉威 (diethofencarb)? 化学名称: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 其他名称:万霉灵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对虹鳟鱼LC50?18mg/L(96小时)。 ? 生物活性:乙霉威属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但其防病性能与霜霉威不 同,其特点是对于已对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二羧酰亚胺类等杀菌剂 产生抗性的菌类有高的活性,也包括灰霉菌、青霉菌、绿霉菌。若病 菌仍然对多菌灵、腐霉利等敏感,则乙霉威的活性并不高。因而开发 乙霉威主要是作为克服病菌耐药性的轮换药剂或混合药剂。它与多菌 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等复配有增效作用,对抗性菌和敏感菌都有 效。 ? 制剂:50%乙霉?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乙霉威+多菌灵),60%乙霉? 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乙霉威+多菌灵),37.5%乙霉?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乙霉威+多菌灵),28%霉威?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乙霉威+百菌 清),30%霉威?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乙霉威+百菌清),20%霉威? 百 菌清可湿性粉剂(乙霉威+百菌清),65%甲硫? 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乙霉威+百菌清),50%福? 霉威可湿性粉剂(乙霉威+福美双), 26%嘧胺? 乙霉威水分散粒剂(乙霉威+嘧霉胺),25%咪鲜? 霉威乳油 (咪鲜胺+乙霉威)等。 Cl NO CH3 C C C CH2 C O CH3九、二甲酰亚胺类 杀菌剂Cl? ? ? ???腐霉利(procymidone) 化学名称:N-(3,5-二氯苯基)-1,3-二甲基环丙烷-1,2-二羰基亚胺 其他名称:二甲菌核利,速克灵,菌核酮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800mg/kg,急性经皮LD50?2500mg/kg。 一般只对皮肤和眼有刺激作用,经口毒性低,无人体中毒的报道。 生物活性:内吸杀菌剂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孢子萌发抑制力强于对 菌丝生长的抑制,表现为使孢子的芽管和菌丝膨大,甚至胀破,原生质流出, 使菌丝畸形,从而阻止早期病斑形成和病斑扩大。对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 生的多种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有特效,对由葡萄孢属、核盘菌属所引起的 病害均有显著效果,还可防治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病原菌。 制剂: 50%可湿性粉剂,20%悬浮剂,15%、10%烟剂。混剂:10%百? 腐烟 剂(百菌清+腐霉利),10%百? 腐烟剂(百菌清+腐霉利),15%百? 腐烟剂 (百菌清+腐霉利),20%百? 腐烟剂(百菌清+腐霉利),10%腐? 霉威可湿 性粉剂(腐霉利+乙霉威),16%腐? 己唑悬浮剂(腐霉利+己唑醇),25% 福? 腐可湿粉剂(腐霉利+福美双),25%福? 腐可湿粉剂(腐霉利+福美双), 30%百? 腐悬浮剂(百菌清+腐霉利),50%腐霉?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腐霉利 +多菌灵)等。 ClO O N CH3ClOCH CH2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 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5-甲基-5-乙烯基-1,3-f唑烷2,4-二酮 ? 其他名称:农利灵,烯菌酮 ? 毒性:微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急性经 皮LD50?2500mg/kg;一般只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症状, 经口毒性低,无中毒报道;对虹鳟鱼LC50为22~32mg/L (96小时)。 ? 生物活性:对病害作用是干扰细胞核功能,并对细胞膜和 细胞壁有影响,改变膜的渗透性,使细胞破裂。是接触性 杀菌剂,能阻碍孢子形成、抑制孢子发芽和菌丝的发育, 具有优良的预防效果,也有治疗效果。茎叶施药可输导到 新叶,对果树蔬菜类作物的灰霉病、褐斑病、菌核病有良 好的防治效果。 ? 制剂:50%水分散粒剂,50%可湿性粉剂 Cl N ClO菌核净 (dimetachlone)O? 化学名称:N-(3,5-二氯苯基)丁二酰亚胺 ? 其他名称:纹枯利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mg/kg,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一般只对皮肤、眼有刺激症状,经口中毒低,无 中毒报道。 ? 生物活性:菌核净具有保护和内渗治疗作用,持效期长。对于油菜菌 核病、烟草赤腥病防效较好,对水稻纹枯病、麦类赤霉病、白粉病具 有良好防效,并可用于工业防腐。 ? 制剂:10%烟剂,40%、20%可湿性粉剂。混剂:10%百? 菌核烟剂 (百菌清+菌核净),11%百? 菌核烟剂(百菌清+菌核净),25%甲 硫? 菌核烟剂(菌核净+甲基硫菌灵),20%百? 菌核可湿性粉剂(百菌 清+菌核净),30%菌核?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菌核净+福美双), 48%菌核?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菌核净+福美双),40%王铜? 菌核可湿 性粉剂(菌核净+王铜),45%琥铜? 菌核可湿性粉剂(菌核净+琥胶 肥酸铜),65%锰锌? 菌核可湿性粉剂(菌核净+代森锰锌)。 CONHCH(CH3)2 Cl O N Cl N O异菌脲 (iprodione)? ? ? ??化学名称:3-(3,5-二氯苯基)-N-异丙基-2,4-二氧代咪唑啉-1-羧酰胺 其他名称:扑海因,咪唑霉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2000mg/kg,急性经皮LD50?2500mg/kg。 一般只对皮肤和眼有刺激作用,经口毒性低,无人体中毒的报道,对皮肤有 刺激作用。 生物活性:异菌脲是保护性杀菌剂,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杀菌谱广,对葡 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对 链格孢属、蠕孢霉属、丝校菌属、镰刀菌属、伏草菌属等引起的病害也有一 定防治效果。它对病原菌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可抑制孢子的产生 和萌发,也抑制菌丝的生长,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还能抑制蛋白激酶。适用 作物广。 制剂:50%、25.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混剂:15%百? 异菌烟剂(6% 异菌脲+9%百菌清),16%咪鲜胺? 异菌脲悬浮剂(8%咪鲜胺+8%异菌脲), 20%异菌? 多菌灵悬浮剂(5%异菌脲+15%多菌灵),52.5%异菌?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35%异菌脲+17.5%多菌灵),50%异菌? 福美可湿性粉剂(10%异菌 脲+40%福美双),75%异菌? 锰锌可湿性粉剂(15%异菌脲+20%多菌灵 多? +40%代森锰锌),60%甲基硫菌灵?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0%异菌脲+40%甲 基硫菌灵),30%环锌?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1%环己基甲酸锌+9%异菌脲), 16%咪鲜? 异菌脲悬浮剂(8%咪鲜胺+8%异菌脲)等。 CN Cl Cl CN十、取代苯类杀菌剂Cl Cl? 百菌清(Chlorothalonil) ? 生物活性:百菌清是一种广谱、非内吸性、适于施用于植 物叶面的保护性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 用。百菌清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的 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丧失生命 力。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真菌侵染,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 能从喷药部位及植物的根系被吸收。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 良好的粘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在常 规用量下,一般药效期约7~10天。 ? 制剂:90%、75%水分散粒剂,75%可湿性粉剂,72%、 50%、40%悬浮剂,45%、30%、20%、10%、2.5%烟 剂,5%粉尘剂,10%油剂。以百菌清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混剂很多。 敌磺钠 (fenaminosulf)? ? ? ? ? ? ? ? ? ? ? ? ?CH3 N CH3 N N SO3Na化学名称:对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钠 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Dexon 毒性:中等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75mg/kg,急性经皮LD50?75mg/kg。敌磺钠能 使食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部位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刺激皮肤、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出现嗜睡、萎靡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和昏迷。 生物活性:是取代苯的磺酸盐,是种子和土壤处理剂,具内吸渗透作用。 制剂:70%、50%可溶性粉剂,45%粉剂,45%湿粉,1.5%可湿性粉剂。混剂:60% 硫磺? 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6%敌磺钠+44%硫磺),46%敌磺?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20%敌磺钠+26%福美双),10%敌磺?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敌磺钠+5%福美双) 生产企业:辽宁省丹东市农药总厂,上海金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川东农药化 工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田丰生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省吉林市新民农药有限公司 应用: 防治蔬菜病害 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每亩用10%敌磺?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克,对水喷雾; 防治番茄猝倒病,每平方米用60%硫磺? 敌磺钠可湿性粉剂9~15克,与细土混匀后撒施 于番茄穴内或根部。 防治西瓜枯萎病,用46%敌磺?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 注意事项: (1)由于敌磺钠毒性较大,已被欧盟禁用。因此,尽量不要选用敌磺钠防治病害,特 别是对于蔬菜出口基地。 CH3十一、吗啉类杀菌剂? ? ? ? ? ? ? ? ? ?CH3(CnH2n)NO CH3十三吗啉(tridemorph) 化学名称:2,6-二甲基-4-十三烷基吗啉 其他名称:克啉菌,克力星 理化性质:此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于1969年被报道。 毒性:中等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80mg/kg,大鼠急性经皮 LD50?5000mg/kg;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眼睛无刺激作用(兔),无中毒 报导。 生物活性: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被植物的根、 茎、叶吸收,对担子菌、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效,主要是 抑制病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制剂:75%乳油,86%油剂 生产企业: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农 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蒲城县美邦农 药有限责任公司,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 十三吗啉对白粉病类有很好防效,目前主要用于橡胶和香蕉上。我国农药生 产企业把十三吗啉主要登记在橡胶红根病的防治上。 ( E )Cl Cl O C N C C H O( Z )-烯酰吗啉 (dimethomorph)CH3OH C=C C N O OCH O OCH ? 化学名称:(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 酰]吗啉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900mg/kg。 ? 生物活性:烯酰吗啉虽然分子结构中含有吗啉环,但对白 粉病类没有效果,是专一杀卵菌的杀菌剂,内吸作用强, 叶面喷雾可渗入叶片内部,具有保护、治疗和抗孢子产生 的活性。而是继甲霜灵之后防治霜霉属、疫霉属等卵菌类 病害的优良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马铃薯、蕃茄的晚疫病, 黄瓜、葫芦、葡萄的霜霉病等。烯酰吗啉与甲霜灵、嗯霜 灵等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很适合于苯基酰胺类 杀菌剂抗性病原个体占优势的田间进行耐药性治理,即在 对甲霜灵、f霜灵等产生抗性的病区,可以使用烯酰吗啉 来取代。 ? 制剂:50%、30%、25%可湿性粉剂,80%、50%、40% 水分散粒剂,20%悬浮剂,10%水乳剂。3 3OCH3 十二、有机磷类杀菌剂? ? ? ?C2H5O 三乙磷酸铝(fosetyl-aluminium) P O Al 化学名称:三-(乙基膦酸)铝 H O 3 其他名称:疫霉灵,疫霜灵,乙膦铝,藻菌磷 理化性质:无色粉末,蒸气压&0.013mPa(25℃),挥发性小,熔点大 于300℃;水中溶解度水为120g/L(20℃),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分别 为,甲醇920mg/L,丙酮13mg/L,丙二醇80mg/L,乙酸乙酯5mg/L, 乙腈5mg/L,己烷5mg/L(20℃),一般贮存条件下稳定,遇强酸水 解,能被氧化剂氧化,&200℃分解,无熔点。 ? 毒性:微毒,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800mg/kg,大鼠急性经皮 LD50?5800mg/kg。对蜜蜂及野生生物较安全,在试验剂量内,未见 致畸、致突变作用。 ? 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 作用。 ? 制剂:90%可溶粉剂,80%乳油,80%、40%可湿性粉剂,80%水分 散粒剂, ? 稻瘟净(EBP)C2H5O P C2H5O O S CH2? 化学名称:O,O-二乙基-S-苄基硫代磷酸酯 ? 毒性:中等毒。 ? 生物活性:稻瘟净是较早开发的有机磷内吸杀菌剂,对病害具有保护 和治疗作用,能阻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兼 治水稻飞虱、叶蝉。由于其容易产生药害,且容易使稻米产生异味, 现已很少使用。(CH3)2CHO? 异稻瘟净(iprobenfos)? ? ? ?P (CH3)2CHO OSCH2化学名称:O,O-二异丙基-S-苄基硫赶磷酸酯 其他名称:异丙稻瘟净 毒性:中等毒。 生物活性: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的细胞膜透性,阻止某些亲脂几丁质前 体通过细胞质膜,使几丁质的合成受阻碍,细胞壁不能生长,抑制菌 体的正常发育。异稻瘟净也具有内吸活性,对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 用,防治对象与稻瘟净相似。 Sn十三、有机锡类杀菌剂Sn CH3COO -? ? ? ? ? ? ?三苯基锡(fentin) 三苯基乙酸锡(fentin acetate) 三苯基氢氧化锡(fentin hydroxide)毒性:中等毒 生物活性:多位点抑制剂,主要是保护作用,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除了作 为杀菌剂应用外,也可以作为杀藻剂和杀软体动物剂使用。 防治作物病害,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每亩次用45%可湿性粉剂 30~40克,对水喷雾;防治甜菜褐斑病,三苯基乙酸锡对甜菜褐斑病效果好, 并能提高块根产量和含糖量。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用20%可湿性粉剂 125~150克,对水喷雾;对甜菜蛇眼病也有防效。 防治水稻田水绵,采用毒土法,每亩地用25%可湿性粉剂108~125克,与 一定量的细土拌匀,均匀撒于田间。 防治水稻田福寿螺,采用毒土法,每亩地用20%可湿性粉剂100~134克, 与一定量的细土拌匀,均匀撒于田间。?? CH3 CH3N C SS3As十四、有机胂杀菌剂? 福美胂(asomate)? 化学名称:三-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胂 ? 毒性:中等毒。 ? 生物活性:一种具铲除作用杀菌剂,残效期较长,在果树皮死组织部 位渗透力强,是防治苹果、梨树腐烂病、干腐病较好的品种,并对轮 纹病有一定兼治作用;还可防治苹果树、瓜类、麦类的白粉病。 ? 制剂:40%可湿性粉剂,10%涂抹剂,40%悬浮剂 O ? 甲基胂酸锌(zinc methanearsonate) O CH3 As Zn ? 化学名称:甲基胂酸锌 O ? 毒性:中等毒。 ? 生物活性: ? 制剂:20%可湿性粉剂 ? 甲基胂酸锌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其次用于防治水稻菌核病。由 于井冈霉素的广泛应用,现在已很少使用。 ClOH C Cl十五、嘧啶类杀菌剂N N? 氯苯嘧啶醇(fenarimol)? 化学名称:2,4'-二氯-2-(嘧啶基-5)二苯基甲醇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500mg/kg。 ? 生物活性:氯苯嘧啶醇的内吸性强,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原理 与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相同,是干扰病原菌甾醇和麦角甾醇的形成。 ? 制剂:6%可湿性粉剂 ? 登记用于梨树黑星病和苹果树白粉病的防治,也可用于其他植物病 害防治。? 嘧菌环胺(cyprodinil)? 化学名称: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 ? 毒性:低毒 ? 防治灰霉病NH NNCH3 O C CH3CH2NH NH C C CN NOCH3十六、脲类杀菌剂? 霜脲氰(cymoxanil) ? 化学名称:2-氰基-N-[(乙胺基)羰基]-2-(甲氧基亚胺基)乙 酰胺 ? 其他名称:清菌脲,菌疫清 ? 毒性:低毒 ? 生物活性:霜脲氰的杀菌谱与甲霜灵相同,对霜霉菌、疫 霉菌有特效,具有接触和局部内吸作用,可抑制孢子萌发, 对葡萄霜霉病、疫病等有效,与甲霜灵、f霜灵等之间无 交互抗性;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以延长持效期。 ? 霜脲氰单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突出,持效期也短,但与 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增效明显,因此市场上无单剂出售, 仅有混剂,如霜脲锰锌混剂广泛应用。 十七、其他类? f霉灵(hymexazol)? ? ? ?OH N H3C 化学名称:3-羟基-5-甲基异f唑 O 其他名称:f霉灵,土菌消,抑霉灵,立枯灵 毒性:低毒。 生物活性: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同时也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土壤中 的腐霉菌、镰刀菌有高效。 ? 制剂:30%、15%、8%水剂,70%、15%可溶性粉剂。 ? 拌种:干拌种,湿拌种药害 OCH2 N O S OCH CH2烯丙苯噻唑 (probenazole)? ? ? ?? ?? ?化学名称:3-烯丙氧基-1,2-苯并异噻唑-1,1-二氧化物 其他名称:烯丙异噻唑,好米得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640mg/kg。 生物活性:烯丙苯噻唑在离体条件下没有杀菌活性,但被植物根系吸 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刺激植物产生水杨酸,激活植物的水杨酸 防御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可广泛保护和根除大田作用、果树、 草场、蔬菜病菌。处理水稻,促进根系吸收,保护作物不受稻瘟病菌 和稻白叶枯病菌的侵染。 制剂:8%颗粒剂 生产企业:日本明治制果株式会社,江苏省苏州联合伟业科技有限公 司,天津市鑫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 烯丙苯噻唑用于水稻,可以防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也可以用于 蔬菜细菌病害的防治(如大白菜软腐病、黄瓜角斑病等)。 十八、抗生素类杀菌剂? 由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 制某些为害农作物的有害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将其加工成农业上可 直接使用的形态,这就是农用抗生素。 ? 最早的农用抗生素是将医用抗菌素引用到农业上来使用,且主要是 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所以就称之为农用抗菌素,如医用的链霉素、氯 霉素、土霉素等,都曾被引用于农业防治某些病害,目前仍有应用。 ? 由于许多新开发的抗生素,其防治对象已不只是菌类,也有害虫、害 螨、杂草,有些还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再将它们称做农用抗菌 素已很不合适,故现在均称之为农用抗生素,又根据其用途分为抗生 素类杀虫(杀螨)剂、抗生素类杀菌剂、抗生素类除草剂、抗生素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 ? 抗生素类农药虽然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但长时间、大面积应用同 一种农用抗生素防治同一种病害存在一定的弊端,出于对人类、动植 物和环境安全的考虑,欧盟2003年开始禁止井冈霉素在欧盟境内销售。 因此,建议不要在一个地区长时间使用同一类抗生素。 OH OH OH NH CH2OH HO CH2OHOHOOH CH2OH HO OH井冈霉素 (jinggangmycin)? N-[(1S)-(1,4,6/5)-3-羟甲基-4,5,6-三羟基-2-环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 糖基-(1→3)]-1S-(1,2,4/3,5)-2,3,4-三羟基-5-羟甲基-环己基胺 ?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2000mg/kg, 无中毒报道。 ? 生物活性:井冈霉素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用抗生素,它的产生菌为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是1973年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在江西井冈山地 区的土壤中发现的。井冈霉素由A~G7个结构相似的组分组成,其中 以A组分即井冈霉素A的活性最高,它是立枯丝核菌海藻糖酶的有效抑 制剂,具有干扰病原菌生长的作用,能使菌丝体顶端产生异常分枝, 进而停止生长。 ? 井冈霉素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当水稻纹枯病 菌的菌丝接触到井冈霉素后,能很快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内传导, 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井冈霉素也 可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稻曲病等。 ? 制剂:10%、5%、4%、3%水剂,20%、10%、5%可溶性粉剂; NH CH2 N OH OH O O NO O CH O O CH OCH3 O OH O OH武夷菌素 (Wuyiencin)OH? 其他名称:农抗BO-10, ? 生物活性:武夷菌素是含孢苷骨架的核苷类抗生素,其产生菌为不吸 水链霉菌武夷变种,本品为广谱性生物杀菌剂,低毒、安全。对多种 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抑制菌丝蛋白质的合成,使细 胞膜破裂,原生质渗漏;对黄瓜、花卉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 番茄灰霉病\叶霉病\小麦白粉病也有效。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菌灵能治白粉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