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一下关于军官外派面试问题学习的问题

关于外派与出差的差别?_百度知道
关于外派与出差的差别?
我在老家找个份工作,在公司没多久因外地工程缺少人手,于是去了那工程帮忙,回来结工资的时候出问题了,我认为我这是出差,应该按公司规定的出差补助算,但是老板说我这是外派工作,另外算(比出差补助少了很多)。这个工程已经4个月了,至少还要2个月以后才...
出差的意思是你去学习还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但是外派就回不来了,是单位派你到其他单位的,而那个单位是和你们单位有合作关系的。
采纳率:87%
是帮忙解决别人单位(属于一个总公司)的问题这种情况在我以前的公司和现在的公司都有,不过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两个单位都认为这是外派。出差一般认为是出去办自己单位的事,解决自己的问题。外派就是借用或支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外派是长时间到外面工作,出差是短时间这个还是算作出差比较好外派的话暂时还不能算
在古代官制中,有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官员之分。中央政府官员每经一段时间就要派到地方上去做一阵地方官,这就叫做“外派”,而出差呢想当于钦差大臣。
外派是要参与和组织各种俱体事务,执行的是职员任务,出差就只是过问一下工程的情况,执行的是监督与监查职能!
字面意义大体上是这样理解的,但这与做官的不同,这是雇佣关系,影响到薪资补贴问题就不能再那样单纯解读了!外派与出差的说法只是老板的一种剥削手腕而已,如果之前没有相关约定,那你只能认了,社会就是这样子,祝你开心!
外派属于岗位调换,出差是本职工作需要,确实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公司都会有相关规定。
找个律师咨询一下呗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外派员工:今天你培训了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外派员工:今天你培训了吗?
你可能喜欢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关于武警特招军官的问题,今年是武警总部面试,我大学的时候成绩不太好,挂了几门课(多_百度知道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关于武警特招军官的问题,今年是武警总部面试,我大学的时候成绩不太好,挂了几门课(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特招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
你如果在部队有什么关系
当然还得要硬一点 就什么事都好说了!~
采纳率:2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武警总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外军退役安置情况,值得借鉴! 家国情怀文章
外军退役安置情况,值得借鉴!
内容概要:
1. 在退役军官就业安置方面,罗马尼亚国家和军队均不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集中办理。
2. 这种退役制度的特点是就业方式灵活,可满足国家、退役军官和用人单位的多方面需求。
3. 由于国情、军情不同,我国与其他各国的军官退役制度存在明显差别。
由于国情、军情不同,我国与其他各国的军官退役制度存在明显差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退役安置制度,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在此,梳理了一些外军的退役安置制度,希望能对完善我国军转安置制度有所借鉴。
美国:机构与制度为安置铺路
美军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安置管理体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退役军人得到妥善安置,不仅在政府部门有负责退役军官安置管理的常设机构,而且在军队内部也设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退役军官的就业、就学、培训、抚恤等事宜。美国设有直属总统的退伍军人管理局,负责处理退役军人的福利事宜,各军种均设立退役服务办公室,为退役军官提供指导和帮助。
目前,美军普遍按级龄、军龄和年龄的综合条件,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退役制度。如降低服役年限的美军,从年龄上看,中尉29 岁、上尉35 岁、少校42 岁、上校或准将52岁、少将56 ~ 60 岁,如果得不到晋升,就必须退役。中将、上将不受军龄限制,但最高服役年限不得超过64 岁。从级龄上看,上校、准将、少将军官,从获得正式军衔之日起,5 年内没有得到晋升,在满5 周年后的30 天内,必须退役。中校以下军官,如两次得不到晋升,在期满后的1 年零30 天内必须退役。美国的退伍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职业与训练处,专门负责退役军人就业和就业培训以及军官退役前的指导、咨询。培训的方式穿插在日常培训中,使军官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退役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美军十分重视军官退役后的生活待遇,在很多方面都给予照顾,使退役军官特别是退休军官的生活水平不致于降低。美国军官退役后,本人及其家属可享受军队医院的免费治疗,住院只交少量生活费。美军少校以上军官一般均可享受退休待遇。在退休金方面,美国按《国防军官人事管理法》规定,军官服役20 年,可以享受退休待遇,终身领取退休金;满30年军龄者可领取原基本薪金的75%。退休金的数额依据服役时间计算,随服役年限的增长按照一定比例递增,并同现役军人的基本工资一样随物价浮动。如军龄满24 年、27 年、30 年的退休军官,其每月领取的退休金分别可达最后3 年平均月薪的54%、64.5%、75%。此外,退休军人还可享受现役军人的大部分福利待遇。军官退休时均举行相应的仪式,名单刊登在军报上。在退休仪式上,校级军官由部队颁发军种部长签署的荣誉证书。将级军官则举行更盛大的仪式,并授予“优异服务勋章”。美国退役军官协会可代表退役军官向政府和国会交涉有关退役军官事宜, 还有各类“军人之家”帮助退役军人解决生活困难。美国的退役军人还有获得政府资助上大学的机会,并且这些退役军人上大学不受年龄的限制。1992 年,美国就有约19 万退役军人享受助学金,到美国的大专院校或技术院校学习。
日本:退役安置走市场化轨道
日本在1979 年延长了中校以下军官的服役年限,实际“定年制”,即各级军官达到其规定年龄时必须退役。日本军官的最高服役年龄为少尉至中校53 岁, 上校54 岁, 少将56岁,中将58 岁,上将60 岁。其理由是可以保留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此举还解决了军官退休早、经济负担重、生活困难的问题。日本退役军官的就业不负责安置,而是直接纳入市场配置轨道,由退役军官自谋职业,但政府可为退役军官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日本退役军官的就业管理由防卫厅人事局负责,并取得国家劳动省对就业训练的支援与协助,使退役前的自卫队人员就业训练和再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样,就为退役军官参与市场竞争、谋取满意的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日本防卫厅的人事局及自卫队的各级司令部都为退役的自卫队人员开设了就业支持方面的课程。
俄罗斯:退役保障稳定军心
近年来,俄罗斯在军队改革中加快了改革军官待遇的办法,先后出台了《军人地位法》等规定。俄罗斯有陆军、海军、空军以及防空、战略火箭军5 个军种,120 多万官兵,1993年俄联邦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役制,2000 年又取消义务兵役制,开始转向合同兵役制,并计划2005 年完成建立职业化军队目标。目前,每年约有4 万名军官退役。俄安置退役军人的领导机构为“俄联邦军人社会问题委员会”。委员会直属总统委员会领导,成员由国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发展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副总理兼任。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研究解决政策和经费等重大问题。国防部、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还具体组织实施退役军官的安置工作。国防部总干部部主要依据法律拟制军官退役和培训计划,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退役军官的专业培训,协调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俄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设置退役军官社会保障司,下设计划、培训、住房、福利、事务、老战士等处室。俄军最高服役年限是:俄联邦元帅、大将或相当军衔者为60 岁;中将、少将或相当此军衔者为55 岁,上校或相当此军衔者为50 岁;其他军衔为45 岁;女军官最高服役年限为50 岁。《俄联邦武装力量军人签订服役合同书和退役办法暂行条例》规定,达到最高服役年龄的专业技术军人,可以签订为期5 年的服役合同,未签订合同书的军官,在编制军衔规定职务内总服役期超过5 年,有权自愿退役。在国家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银行和保险公司优先拨款,支付军人的保险赔偿金。政府和军方还提高了抚恤标准,拨出专款优先解决军人的住房困难等问题。
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退役、退休军官的住房,基本上由军队负责解决,或者由国家负责提供;如果自建住房,划拨给建房用地,并提供建房贷款。如俄军规定,军龄满25 年的将、校级军官退役后,可保留住房。俄罗斯规定,退役军官及其配偶可在军队医院免费就医,每年可到外地疗养一次,在居住地乘坐交通工具一律免费,住房、水电、煤气、电话等费用均按当地居民的50% 的标准收取。还可享受每年一次的公费疗养,路费和住院费均由军队承担。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对退役军官的一种安抚,实际上对现役军官安心服役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增强军人职业的吸引力。退役军官的培训,主要是俄军与地方院校、大型企业签订合同,开设退役军官职业培训班,实施联合培训。
俄罗斯对退役军官的培训,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国有培训体系和非国有培训体系,具体形式有以下四种:一是国家出资培训,二是军队培训,三是社会协助培训,四是利用外资进行培训。国有培训体系,通过训练中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00 小时,可获得职业证书。培训机构可从政府获得预算,用国家财政拨款雇佣人员来执行培训任务。非国有培训体系,通过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学术机构下设的企业性质的非官方培训中心,专门从事退役军官培训,这种培训中心需获得国家的许可。目前较大的城市都设有这样的培训中心。培训的目标,转向潜在的劳动市场,面向未来需求,形成专业对口体系。培训一般分为职业定向、职业培训,就业跟踪培训3个阶段。为保障军人退役后顺利就业,俄罗斯在莫斯科等城市成立了“退役军人培训中心”,为即将退役的军人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申请国家援助和贷款,提供法律援助等。俄政府和军队在退役军官的培训和就业方面规定,国家对因健康原因或减编而退役的军人提供免费职业教育,退役军官享有进入国家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预科学习的优先权。就业上,退役军人提出申请,社会就业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团体根据其个人特长协助就业,入伍前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军人,退役后3 个月内保留回原单位工作的权利,义务制军人和应征现役2 年的预备役军官,退役后保留拥有不低于入伍前职务的权利,退役军官所在单位缩减工作人员编制时,享有留职的优先权。 俄退役军官的培训,由国防部教育工作总局干部培训部负责。培训可分为退役前培训和退役后培训。退役前有2 年培训时间,军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向所在部队提出参加培训的申请,国防部教育工作总局干部培训部可根据军官的具体申请,为其联系培训教育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退役之后3年内可享受培训的权利,受训期间有休假的权利。
韩国:自谋职业和国家安置相结合
韩国退役军官采取自谋职业和国家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这种退役制度的特点是就业方式灵活,可满足国家、退役军官和用人单位的多方面需求。韩国军官退役安置以军官自谋职业为主,少部分由国家负责安置。服役20年以上的军官由国家发放退役金,不负责转业安置。服役10年以上的退役军官,符合一定条件的,国家依法保障其就业,通常安排在与国防有关的预备役部队,也有一部分改文职,另外一部分进入政府机关或国企任职。其余不符合条件的退役军官,国家为其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其就业。韩军规定,内定转业的军官必须接受再就业培训。通常根据个人择业需求,分别在军队院校、地方有关学院、劳动部认定的职业培训所接受培训。
印度:多种渠道做好退役培训工作
为使退役军人顺利就业,印度政府开办了多所就业指导学校,每个即将退役的军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进入各类学校学习,为退役后就业打好基础。
在解决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上,印度为了使大约65%没有就业机会的退役军人能自谋职业,银行为他们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其创业所需原料及产品销售,国家给予方便。印度退役军官教育培训经费来源十分宽泛灵活,除军费开支、政府补贴外,还有各类基金、民间协会会费、企业赞助等多种渠道。印度在国防部设立了退伍军人安置总监处,统管退伍军人的就业和训练,各军种的总部都设有相应的机构。
英国:动员社会机构帮助退役军人就业
英军规定,服役16 年或服役到38 岁以上的军官,退休金最高额都在本人退伍前年薪的50% 以下,但由于免交个人所得税,退休金实际上仍占原来实际工资收入的60%-80%。英国国防部人事部门负责或协助政府财政、社会保障等部门发放退役军官的年金、残废金和其他各种补助费,解决退役军官的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宜,陆、海、空军还分别在人事部门设立退役军官安置与就业联络办公室,负责为本军种准备退役的军官提供就业咨询,组织有关培训。英国政府每年拨款几十万英镑给皇家退役军人协会,用于提供职业培训和帮扶救困工作。通过设立有政府参与的“谋职服务处”,来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也动员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如由各种慈善机构出面为退役军人提供帮助。英国有受政府和军方资助的军官协会, 为退役军官就业等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是英国非官方退役军官“人才交流中心”。
澳大利亚:各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澳大利亚军人退役分为法定退役、自愿退役和伤残退役三种。澳大利亚退役军官的安置主要由退伍军人事务部负责,该部属于联邦政府内阁的一个部,各州、地区均有相应的机构,由联邦退伍军人事务部垂直管理,主要负责政策制定研究,不直接从事退伍军人的服务工作。澳大利亚三军协会、预备役军人服务协会,主要负责照顾退役军人身体康复、帮助获得政府补偿、协助就业、举办退役军人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协会在政策建议上代表全部退役军人的利益,提供个体服务则采取会员制,会员费20 澳元/ 年,举办活动一般另有企业赞助,政府每年会成立评估小组对协会的工作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制定了针对退伍军人的转业协助计划,内容依据服役时间的长短不同。退伍军人服务机构负责为他们“恢复心理与身体健康”和融入社会提供辅助服务。服务机构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定期在各地召开有关退役问题的专门介绍会,向准备退役的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讲解应考虑的问题,包括转服预备役、个人税务和寻找新工作等。澳军设有专门的“国防资助学习项目”,所有服役满1年的现役军人和部分预备役人员均可享受。该项目对军人进行与军队工作相关的培训教育,其中包括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准备退役的军人可自费学习。军人可以参加社会行业和教育知识训练,军龄20 年以上的军人报销全部学费,军龄不足20 年报销75%学费。军人服役期间所掌握的技能,均可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和证书,军队在专业技术方面尽可能采用与地方一致的标准,军人退役后到地方申请认可书,即可从事该专业的工作。澳大利亚军人服现役期间视同公务员享受工薪福利待遇。退役后主要享受退役金和退休金,伤残人员享受补贴。同时,享受医疗保障、丧葬费、抚恤金。军官退役后,国家不负责安排工作,但根据其服役年限发给退役补助金。退役补助金由一次性退役补助金和退休金两部分组成。一次性退役补助金,也称退役军官安家费,其标准是:军龄不满10 年者,发给5 个月本人军队工资;军龄10 至15 年者,以给10个月本人军队工资;军龄16 至20 年者,以给15 个月本人军队工资;军龄超过20 年者,发给20 个月本人军队工资。服役期间荣获国家勋章的,再增发两个月本人军队工资。退休金的标准是:军龄满20 年的,每月发本人军队工资的50%,军龄超过20年的,军龄每满一年,增发本人军队工资的3%,但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军队工资的85%。退休金发至终生,由退役军官到当地银行逐月领取。
罗马尼亚:军地协作做好退役安置工作
罗马尼亚规定, 凡年满55 岁、军龄30 年以上者可以申请退休。对有特殊贡献或因工作需要的军官可延长服役年限。对军龄已满30 年,但年龄不到55 岁,本人要求提前退役的,也予以考虑,但年龄不能小于50 岁。对不到规定退役年龄,强制其提前退出现役的,发给退役保障金。在退役军官就业安置方面,罗马尼亚国家和军队均不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集中办理。罗马尼亚在政府和军队专门设有管理退役军人的常设机构,采取以政府为主、军地共同管理的办法来做好退役军人退役安置工作。对较年轻的退役军人,则多借助于公益性的群众组织,进行必要的协助和指导,使之在社会中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如罗军定期组织一些座谈学习,向退役军人介绍新的军事技术和再就业方面的信息,对退役军人就业进行指导。退役军官的退休金由国家拨给军队,然后再由军队有关部门负责计算和发放。罗军把培养军人的综合素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军地两用知识的培训上下功夫,要求军人必须学习地方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职业的特点、规律,把就业培训渗透于军人日常培训之中,在整个服役期间,使他们有意识地学习相当比重的军地通用知识,增加通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训练,从而又为其再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专业和技能基础。罗军规定,每位军官都要学习外语,而且必须达到英语三级水平,否则就不能晋升或外派执行任务。在士官的选取上,罗军规定从地方优秀高中毕业生和部队士兵中各选拔50%,经过2—3 年的士官学校培训,达到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后方可任命。为提高军官军地通用能力,罗军专门设置了各种应用学校,用于对拟提升职务的军官,各军种学院、士官学校毕业后的学员及预备役军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相应民用知识。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和安置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各基金会和社团组织的捐款以及国外援助,虽然他们的国力不是很强,但国家制定了《军费预决算法案》,使经费投入得到了国家的法律保障。罗军每年的军费只占国家GTP 的2-3%,但罗军的国防预算还是按每年2 亿美元的幅度增加。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罗军规定:退役军官的定居地可以自由选择并按照军队标准分配住房,并由部队报销军官退役搬家的费用。罗马尼亚虽然国力有限,但在退役军官的工资、津贴、退休金、医疗、住房、保险、交税等方面都给予了特殊待遇。罗军在各大、中城市和主要旅游点都建有“军人之家”或“疗养站”,现役和退役军人每年都可以携带配偶和子女免费休养20 天,并报销往返路费,平时军官(含退役军官)及其家属可到“军人俱乐部”进行就餐、购物等消费性活动,只按成本收费。在薪金优待方面,罗马尼亚有关法律和政府决议都明确规定,军人薪金要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且经常加薪,使军人的生活在全社会始终保持在中上等水平,以此保持军人职业的吸引力。
本文「外军退役安置情况,值得借鉴!」转载自网络,作者家国情怀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帖子主题:[原创]关于军队情报系统人员的编制着装问题。。。
共&7268&个阅读者&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关于军队情报系统人员的编制着装问题。。。
唐国强出演的英雄无名算得上是国产谍战剧中的经典之作,抗战时期的军统局长戴笠身着中将军服的照片随处可见,然而当时戴笠的正式军衔据说仅为少将,直到1945年死于飞机失事后才被“蒋”追授中将军衔。。。。。 请问抗战时国民党军委会下属的军统局到底算什么编制级别的部门?该剧中军统局内上校、少将一堆、军统特务外勤人员能穿绣有个人信息布章的军服吗?是否符合史实?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关于军队情报系统人员的编制着装问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33楼& 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分为职务军衔和军委会铨叙厅按资历、考绩、时间、年龄等授予、晋升、追赠的正式军衔,这样达到少将以上军衔的国民政府会登报发出公告,而且正式军衔是终身的。而职务军衔只要担任了上将中将级的职务,如担任绥靖公署主任、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就可以挂上将中将军衔,但是实际上铨叙厅的正式军衔有可能是少将甚至上校。如邱清泉当军长时的职务军衔是中将,实际上铨叙厅编制的军衔只是上校!杜聿明当军长时的职务军衔是中将,实际是铨叙军衔是上校,后来当集团军总司令时才晋升为少将军衔。当时很多杂牌军地方军队的师长都是中将,集团军总司令都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或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也可以直接授予军衔,比如马占山在黑龙江抗日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就授予他上将军衔。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当过兵的人,蒋介石可以直接授予将级军衔。阵亡的可以追赠军衔,比如张自忠牺牲时的铨叙军衔是中将,牺牲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戴笠在当军统局长时的铨叙军衔很长时间都是上校,到了43年才晋升为少将,死后蒋介石追赠他为中将军衔。这种职务军衔高铨叙军衔低的情况主要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杂牌军,地方军阀军队那里,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开始走上了正规化了。那戴笠生前任命的那一堆军统少将还有上校岂不都是职务军衔?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327 工分:242298
/ 排名:5005
左箭头-小图标
军统内最高军衔是少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07496 工分:224714
/ 排名:55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分为职务军衔和军委会铨叙厅按资历、考绩、时间、年龄等授予、晋升、追赠的正式军衔,这样达到少将以上军衔的国民政府会登报发出公告,而且正式军衔是终身的。而职务军衔只要担任了上将中将级的职务,如担任绥靖公署主任、战区司令长官、集团军总司令就可以挂上将中将军衔,但是实际上铨叙厅的正式军衔有可能是少将甚至上校。如邱清泉当军长时的职务军衔是中将,实际上铨叙厅编制的军衔只是上校!杜聿明当军长时的职务军衔是中将,实际是铨叙军衔是上校,后来当集团军总司令时才晋升为少将军衔。当时很多杂牌军地方军队的师长都是中将,集团军总司令都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或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也可以直接授予军衔,比如马占山在黑龙江抗日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就授予他上将军衔。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当过兵的人,蒋介石可以直接授予将级军衔。阵亡的可以追赠军衔,比如张自忠牺牲时的铨叙军衔是中将,牺牲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戴笠在当军统局长时的铨叙军衔很长时间都是上校,到了43年才晋升为少将,死后蒋介石追赠他为中将军衔。这种职务军衔高铨叙军衔低的情况主要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杂牌军,地方军阀军队那里,到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开始走上了正规化了。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0733 工分:1411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29楼&文强应该是正式军衔少将吧,他的身份是够的。戴笠必须找这种人才很容易被任命为少将。31楼&找这种人,等于说想成为军统外派基层部队的监军官首先得在军统内部或加入军统以前就已具备一定资历和军阶(至少正式军衔为中校以上)?能否这么理解? 军统前身是隶属于侍从室的一个情报组,成员地位很低,后来转化为复兴社特务处,成员流品依然很杂,多是从事下层的打打杀杀的事情。等升格为军统后,有了正式的预算和编制,情况就不同了。为了搞上层情报,需要组员有一定的军队或者社会地位以及身份,因此军统在各个机构重点培养或者发展了一些高级特务,文强就是其中之一。文强应该是抗战前后加入军统的,此外唐生明(唐生智的弟弟)也被戴笠多次邀请入军统,但是唐怕军统纪律太严格,好进不好出。一直不肯正式加入只肯“帮忙”。这些人因此成为军统的客卿。此外抗战期间军统大规模扩张,也从作战部队以及警察宪兵中发展一部分军士身份的人员加入军统。和高级间谍后来多转向国防部,警察局这样机构不同,这些新入的军士在战后军统缩编中大部分被裁撤,有些干脆被编入“交通警察大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29楼&文强应该是正式军衔少将吧,他的身份是够的。戴笠必须找这种人才很容易被任命为少将。找这种人,等于说想成为军统外派基层部队的监军官首先得在军统内部或加入军统以前就已具备一定资历和军阶(至少正式军衔为中校以上)?能否这么理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23楼&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24楼&中国武警的支队一般是团级单位,而副营职以上就包括正团、副团、正营、副营四个职务等级。但以一个团级作战单位的员额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那么副营以上干部应该不会有上百人。除非他将周围一些武警所属单位的文职干部也算上,比方武警医院,那就有可能了。25楼&武警支队医院一般算什么级别编制?副团?那医务人员如果留在医院工作而不是调往上级部门的话最高一般能干到什么级别?28楼&支队没有医院,医院是总队下属的。支队只有卫生队,当然也是有几个床铺可以看看小病什么的。卫生队是营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0733 工分:14112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 文强应该是正式军衔少将吧,他的身份是够的。戴笠必须找这种人才很容易被任命为少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6984
/ 排名:7698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23楼&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24楼&中国武警的支队一般是团级单位,而副营职以上就包括正团、副团、正营、副营四个职务等级。但以一个团级作战单位的员额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那么副营以上干部应该不会有上百人。除非他将周围一些武警所属单位的文职干部也算上,比方武警医院,那就有可能了。25楼&武警支队医院一般算什么级别编制?副团?那医务人员如果留在医院工作而不是调往上级部门的话最高一般能干到什么级别?支队没有医院,医院是总队下属的。支队只有卫生队,当然也是有几个床铺可以看看小病什么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0450 工分:13205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23楼&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24楼&中国武警的支队一般是团级单位,而副营职以上就包括正团、副团、正营、副营四个职务等级。但以一个团级作战单位的员额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那么副营以上干部应该不会有上百人。除非他将周围一些武警所属单位的文职干部也算上,比方武警医院,那就有可能了。25楼&武警支队医院一般算什么级别编制?副团?那医务人员如果留在医院工作而不是调往上级部门的话最高一般能干到什么级别?支队应该是大队级营级。现在提了半级副团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0450 工分:13205
左箭头-小图标
军统各个处长是少将,情报站一等是少将。问题是国民党部队少将不是指是师长,也指旅长。他们领章颜色也不一样。如果你有一本各国军衔的书就知道。否则你咋说自己是在铁血里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23楼&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24楼&中国武警的支队一般是团级单位,而副营职以上就包括正团、副团、正营、副营四个职务等级。但以一个团级作战单位的员额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那么副营以上干部应该不会有上百人。除非他将周围一些武警所属单位的文职干部也算上,比方武警医院,那就有可能了。武警支队医院一般算什么级别编制?副团?那医务人员如果留在医院工作而不是调往上级部门的话最高一般能干到什么级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5922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23楼&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中国武警的支队一般是团级单位,而副营职以上就包括正团、副团、正营、副营四个职务等级。但以一个团级作战单位的员额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那么副营以上干部应该不会有上百人。除非他将周围一些武警所属单位的文职干部也算上,比方武警医院,那就有可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 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592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民国的加衔制度类似国外的临时军衔,在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有不同的规定。最初北洋政府时称为“虚衔”,就是将官衔在正式授予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穿少将制服戴少将军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穿中将制服戴中将军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穿上将制服戴上将军衔。加衔者并未正式获得这一级军衔,只是获得了预备军衔,待这一级的军官有空缺后才能补办正式的晋衔手续。而且加衔者如正式晋升该级军衔,还必须经大总统批准。 国民政府后,为规范军阀时期军衔混乱的局面,对民国早期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按1936年2月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规定,加衔只适用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其余级别不在此列。中将加上将衔的前提是,本人中将衔龄已满四年,“并于国家建有殊勋”,符合晋升上将的规定条件,只是因为上将员额所限,可先授予“加衔”,待二级上将员额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所以,“特补”是择优而不是按加衔的时间顺序)虽然加上将衔的中将可以穿二级上將的军服戴二级上将的军衔,但“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5922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10楼&国军只有中将可以加上将衔。民国初期,民国军队有加衔制度,就是符合上一级将官标准但因为将官员额而未得到正式晋升前,可以佩戴上一级军衔。但这不是实际军衔,只能算是预备军衔,待有员额后才成为正式。但到了国军时期,除了陆军中将可以享受加衔,其它军种军阶都不可以。11楼&校和尉级不行吗?对,民国时期对加衔还是有严格规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15楼&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16楼&那他们机关人员的编制都怎么定的?临时军衔和正式军衔各定一批,然后所有人的临时军衔升得又比正式军衔快,这样不会搞乱了吗?17楼&关于临时军衔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小众,一般探讨这类问题的往往是对部队编制比较感兴趣的。我也只是一般涉猎,懂得不多,只能就自己知道的一点说说。我们以美军为例,美军是有临时军衔制度的。但这个制度并不是随时都在用,如我之前所述,临时军衔制只有在大型战争(如世界大战)时部队异常扩编的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和平时期或者只有小规模战事目前国家军队已经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临时军衔制度的,因此不存在您上面所说的情况的。18楼&那和我军以行政级别为主,军衔为辅的制度相比较,我军的制度是否略胜一筹呢?19楼&这个不好说吧,见仁见智,既有历史形成又有后天需要,谈不上谁更好,只有最适合。这个内容最好不要再讨论下去了,如果涉及到我军,有可能泄密。之前看了一篇抨击我军军衔制度的文章,有人评论说自己的单位里有个转业的前武警军官,称转业前自己所在的支队行政级别位居副营职以上的干部有上百人(注意,上尉副营、少校副营都有),可能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左箭头-小图标
......14楼&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15楼&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16楼&那他们机关人员的编制都怎么定的?临时军衔和正式军衔各定一批,然后所有人的临时军衔升得又比正式军衔快,这样不会搞乱了吗?17楼&关于临时军衔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小众,一般探讨这类问题的往往是对部队编制比较感兴趣的。我也只是一般涉猎,懂得不多,只能就自己知道的一点说说。我们以美军为例,美军是有临时军衔制度的。但这个制度并不是随时都在用,如我之前所述,临时军衔制只有在大型战争(如世界大战)时部队异常扩编的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和平时期或者只有小规模战事目前国家军队已经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临时军衔制度的,因此不存在您上面所说的情况的。18楼&那和我军以行政级别为主,军衔为辅的制度相比较,我军的制度是否略胜一筹呢?这个不好说吧,见仁见智,既有历史形成又有后天需要,谈不上谁更好,只有最适合。这个内容最好不要再讨论下去了,如果涉及到我军,有可能泄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14楼&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15楼&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16楼&那他们机关人员的编制都怎么定的?临时军衔和正式军衔各定一批,然后所有人的临时军衔升得又比正式军衔快,这样不会搞乱了吗?17楼&关于临时军衔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小众,一般探讨这类问题的往往是对部队编制比较感兴趣的。我也只是一般涉猎,懂得不多,只能就自己知道的一点说说。我们以美军为例,美军是有临时军衔制度的。但这个制度并不是随时都在用,如我之前所述,临时军衔制只有在大型战争(如世界大战)时部队异常扩编的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和平时期或者只有小规模战事目前国家军队已经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临时军衔制度的,因此不存在您上面所说的情况的。那和我军以行政级别为主,军衔为辅的制度相比较,我军的制度是否略胜一筹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13楼&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14楼&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15楼&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16楼&那他们机关人员的编制都怎么定的?临时军衔和正式军衔各定一批,然后所有人的临时军衔升得又比正式军衔快,这样不会搞乱了吗?关于临时军衔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小众,一般探讨这类问题的往往是对部队编制比较感兴趣的。我也只是一般涉猎,懂得不多,只能就自己知道的一点说说。我们以美军为例,美军是有临时军衔制度的。但这个制度并不是随时都在用,如我之前所述,临时军衔制只有在大型战争(如世界大战)时部队异常扩编的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和平时期或者只有小规模战事目前国家军队已经足以应付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临时军衔制度的,因此不存在您上面所说的情况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13楼&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14楼&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15楼&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那他们机关人员的编制都怎么定的?临时军衔和正式军衔各定一批,然后所有人的临时军衔升得又比正式军衔快,这样不会搞乱了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左箭头-小图标
......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13楼&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14楼&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美军有临时军衔制度,台军没有,韩军和日本自卫队不知道。说明:这里说的临时军衔制度,不包括预备役军衔。因为预备役军衔往往是高于某人退伍或转业时的实际军衔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13楼&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那请问一下现在的美军、韩军、日军还有台湾国军是否实行了临时军衔制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12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我该咋说您才能理解呢?就我个人所知,中国从未实行过临时军衔制度,无论是在旧中国还是新中国。在旧中国,有“加”制度,比如我之前所说的少将加中将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现行的军衔是少将,但因为立功可以进衔中将,但中将的名额是有限的,目前名额没有出缺,该人可以先带着中将衔直到中将的名额出缺可以优先进衔中将。这意味着只要中将军衔出缺,该人只要还没死且没有过失,是一定可以进衔中将的,也意味着该人只要带上中将军衔有享受中将的待遇和工资。 而西方的临时军衔制意味着该人实际上拥有两个军衔,一个低一点的是该人实际的军衔,高一点的是临时军衔。其实质是:由于军队的编制临时扩大,高级别的军官没有那么多,于是国家就从低级别的军官里临时选拔优秀分子临时提升军衔干高级别军官的活,这个制度属于能上必下,只要军队的编制恢复正常,该人还得打回原形戴原来的低级别军衔。像您回复里所说的文强,他的军衔就是少将,但因为在组织内(军统内部对军统的自称)的地位是低于戴笠的,所以即便他升到了二级上将(三星,比戴笠还高,戴笠是少将加中将衔,死后才追晋中将),他在组织内依然受戴笠领导,与军衔完全无关。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9楼&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等于说文强当时外派到孙部时挂的少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他的档案里面写的还是正式的军衔即上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10楼&国军只有中将可以加上将衔。民国初期,民国军队有加衔制度,就是符合上一级将官标准但因为将官员额而未得到正式晋升前,可以佩戴上一级军衔。但这不是实际军衔,只能算是预备军衔,待有员额后才成为正式。但到了国军时期,除了陆军中将可以享受加衔,其它军种军阶都不可以。校和尉级不行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6880 工分:25922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国军只有中将可以加上将衔。民国初期,民国军队有加衔制度,就是符合上一级将官标准但因为将官员额而未得到正式晋升前,可以佩戴上一级军衔。但这不是实际军衔,只能算是预备军衔,待有员额后才成为正式。但到了国军时期,除了陆军中将可以享受加衔,其它军种军阶都不可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理解错误,这可不是临时军衔,是由于军统的级别较低,而且军统的人往往有双重身份导致的。比如,某人是军统的,但担任交警总队长,这时候他的军衔可能是中将,比戴笠还高,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受戴笠领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9145 工分:58853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7楼&正式军衔为主,临时军衔为辅,就和我军行政级别为主,军衔级别为辅一个道理。那个叫少将加中将衔,这种人是戴中将军衔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6楼&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正式军衔为主,临时军衔为辅,就和我军行政级别为主,军衔级别为辅一个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79155 工分:2877
左箭头-小图标
国军经常的军衔是如少将佩中将军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449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3楼&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 军统本身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就是说军统成员本身就是军事编制,局长由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任(后来则归军令部和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任)。军统源于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复兴社成立时,蒋介石明令复兴社不能和军队系统(指战斗部队的指挥官)混淆,而只能介入军事系统的政工,宣传等工作,双方不存在任何“平级”概念,如果按照军队系统的等级,军统的首脑戴笠都不过是少将,不过是个国军中旅长级别的干部。军统真正的力量是在其进行特务工作,负责监督作战部队指挥官,手眼通天,性质相当于二战是苏联军队中的“契卡”军官,军衔虽然很低(集团军军长和政委一般中将,集团军一级契卡官员即“特工处”处长不过是中校或者上校,但是后者可以直接秘密向军事委员会甚至向斯大林汇报检举主官的“政治不稳定”。此外,文强等人虽然是军统局成员,但是外派时是以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国防部少将高参身份。也就是说当军统局高级特务外派担任此类监事职务时,会被公开机构如军政部门,警察部门或则国民政府任命为相应的官员职务。譬如军统北美站站长肖勃,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驻美国的助理武官----也就是说因为工作需要,此人获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外交部的任命,成为正式的外交官(武官)。此类军衔一般都是临时的,但是这一级别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国民政府下属的军事委员会,警察系统,外交部任命军统特务时,这个特务必须要有一定的资历,如文强,是黄埔四期生(和林彪同学),在进入军统前,已经被任命为参谋本部的上校参谋。根据沈醉和文强的回忆录,戴笠局面扩大后,苦于军统干部资格太浅难以获得合适的任命。因此下了一定功夫搜罗了一批类似文强这样没有太大背景但是有足够资格的各种“高级特务”。文强去孙殿英处时,公开身份是“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以参谋本部上校提升为少将高参,是顺理成章的,虽然圈内人知道文强实际上是军统华北办事处主任,但是他的少将高参公开身份毫无瑕疵。而如果戴笠临时任命一个不够资格的,譬如沈醉去当什么公开机构的“少将高参”,很容易被人侧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5825 工分:281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人员分布在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敌后活动。综上所述,只要不是从事秘密行动,公开穿制服应该没啥问题吧!毕竟他是军队、警察等机构中的组成部分,当然人家欢迎不欢迎另当别论。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国防部,军统局的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这个完全是军队编制了,当然可以公开穿制服了;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就算穿制服,就算人家知道是保密局的,具体做什么还是可以保密的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0433 工分:32530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是否可以理解为军统单位编制等级和当时的国军战区平级,人员编制参照军队军衔编制等级制度管理,那些所谓的高级参谋派驻基层部队时挂的也是临时军衔;而非经过官方授予委任状的正式军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44943
左箭头-小图标
1,军统名义上接受国防部管辖,很多人是有军衔的,戴笠身份不是来自其军衔高,而是其“副局长”的实权。2,军统有公开和秘密两部分,公开部分的一些以军统某署,穿该部门制服,即便不穿制服也要佩戴军统徽章(内勤则在部门内佩戴,局外不得暴露身份,秘密机构不说也罢)。而一些军统大特务,是以国防部高参等身份派到给部队担任“监军”,如文强去孙殿英部“监督”,就是以公开的国军少将(还是上校)身份。当然是公开穿军装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5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关于军队情报系统人员的编制着装问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派面试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