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左右的东西.日本亚马逊会不会被税税啊

杭报集团主办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海机场人挤人排队开箱检查,超5000交税!” 网上热传的这个是不是真的?
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在浦东机场拍的照片,实际上是入境旅客排队接受X光机检查行李。
一位去韩国进货的杭州姑娘讲述被开箱检查补交税的经历 杭州萧山机场的情况如何?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赶去杭州萧山机场实地采访。 下午两点半左右,一架来自韩国首尔的航班到达,陆续有乘客从到达口出来。 本报记者看到,两位女生到达出口时,东张西望像在找人,后来从几个人手里接过行李,数了数,没少,似乎松了一口气。她俩说,这次去韩国血拼回来,带的东西装满三大行李车,不少是从韩国著名的乐天免税店买的。上飞机前,在手机上看到上海机场严查的消息,担心东西多会被查,于是下飞机时还托了其他乘客帮忙,结果顺利过关,“没有开箱”。 有乘客推着一大堆行李出来,见到接机朋友后明显松了口气:“没有开箱啊,哪有传说的那么严重?” 这趟航班记者问了十多位乘客,他们都说,没有要求开箱检查。 一位男乘客说:“和以前感觉差不多,我只看见有两个人被留下来开箱检查了。” 下午三点多,一趟日本大阪飞萧山机场的航班降落,我看到不少乘客行李车上都有日本特产,比如生巧克力、电饭煲等等。本报记者又问了十多个乘客,没有一个说被开箱检查的。 一位刚下飞机的机组工作人员说:“最近好像是严了一些,不过也没有传的那么夸张,我看有些乘客带了很大的行李箱,也没有被要求打开检查。” 杭州“芳”小姐讲述开箱检查经历: 我家是开店去进货的
昨天,本报记者听说一位杭州网友“芳”九月初从韩国回上海,曾被海关扣住,开箱检查。昨天联系上“芳”,她讲了事情经过。 “芳”说,她坐的是9月1日晚上的航班,从韩国首尔仁川机场到上海浦东机场,在上海降落已经凌晨一点多。 这么晚都被开箱检查? 是啊,我和老公一共带了四个大包裹和两个行李箱。我先拿着两件,顺利过关了,我老公被海关拦下,他带的四件行李全部被要求打开检查,里面全是衣服啊、鞋子啊、包包什么的。 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 当时海关的人也是这么问的,虽然都不是名牌,也肯定超过5000元限额了。我们也是第一次遇上这事,很老实地说是进的货。他们就要求我们报关,东西先扣留。 进的货? 哦,我们家开了间店,做和韩国女装相关的生意,货都是从韩国首尔“东大门”(“芳”说这是韩国一个著名的服装批发市场,相当于杭州四季青)进的,一个月进一次,以前我们都走物流,八月底九月初,全国物流都比较慢,正好我和丈夫这一段有时间,算了一下,自己带进来,行李不会超重,就决定自己去韩国进自己带。没想到买到的廉价航空能带的行李限额少了一半,这一次光行李超重部分就有50多公斤,超重费花了将近四千块钱。 后来呢?税补交了吗? 还是要先报关,我们这么多货,规定不能以个人名义报,要找一家报关公司。我们没经验,网上找了一家,不但事情没办好,还白白损失一千多块钱。后来朋友介绍了另一家报关公司,前后花了四天,我那几天杭州上海两头跑,报关以后又补交了一万多块钱的税,这才拿回被扣的货。 “芳”还说,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像她一样开店做代购的朋友,都感觉最近这一个月(9月)来,海关查得明显比过去严了。 我一个开网店代购的朋友,每个月都要去一趟日本或者韩国,昨天她在朋友圈说,做了两年都没查过一次,就是今年9月12号从韩国回来被开箱了。 朋友圈很多原来打算十一去迪拜血拼的,这两天都在担心,因为上海机票便宜嘛过去她们都是去上海坐飞机,现在发现上海查得紧,大家都在议论,是不是换个别的机场? 杭州旅游界资深人士说: 过X光机和开箱检查是两回事 人人开箱肯定不可能 昨晚记者还采访了杭州旅游界资深人士韩女士,请她就网上疯传的“上海机场人人开箱”情况谈下个人见解。 “人人开箱是不可能的,”韩女士说得斩钉截铁。 “机场海关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工作,一是检验检疫,检查违禁品,这个要通过X光机检查行李,看看是不是有水果象牙燕窝这些违禁品。有些航班查得非常严,比如从非洲登革热疫区国家回来,几乎每个人大大小小的行李都要过X光机。海关的另一个工作,是检查买的商品是不是超过5000限额,我觉得前一项工作肯定是最重要的,查得也应该更严。 “网上的文章和照片我昨天就看到了,两张照片里,排那么长的队,好多人觉得现在突然严了,我觉得蛮正常,赶上几个航班落地,每个人每件行李都过X光机,排长队当然正常。 “但是过X光机和开箱检查又是两回事,过X光机发现有明显疑点了,才会要求开箱检查,而且主要也是针对违禁品。想想看,一般人的箱子里装了一些衣服和化妆品,机器影子照一照,能不能看出来是不是超过五千块钱?除非里面东西一看就不对,比如都是化妆品,好几个苹果手机,人家一看就知道不是你给自己用的。” 韩女士说,10年前她还当领队时,记得那时就是5000元限额了。那时远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出国,远没有这么多人出国是为给自己购物,或者是为了开店代购做生意。她当领队那几年,只遇到过一位客人进海关被查,因为他带了一只大牌手表,箱子里还有发票,后来补了20%的税才进来。 “我估计最近查得严,主要针对的还是代购和进货,毕竟这两年吃这行饭的人太多了!一般个人买来自己用用,以前管得没那么严。” (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实施监管的主要依据是海关总署2007年72号公告及2010年54号公告。居民旅客在境外获取的总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并依法纳税。) 记者 姜晓蓉 昨天,一则“上海海关已开始开箱检查!超5000就要交税!”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得火热。网上更有人传出:24日起,上海虹桥、浦东机场部分航班所有旅客和机组都需接受检查(开包率几乎100%),过关需要一小时左右。还有网友在微信上晒出机场入关口人满为患排起长龙的照片,称“今天上海海关每人都开箱检查”,“24号就看到海关这一人挤人排队开箱检查的画面了”。 马上就到十一长假的当口,这条消息引发了网上强烈反应。 “为中秋国庆假期出境血拼装货的麻袋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搞这个?” “打算假期从国外带肾6S或者大血拼的小伙伴们,哀嚎着做好准备吧。” 前天,上海《新闻晨报》记者赶到浦东机场核实。 在T1航站楼,记者遇到旅客张先生,他刚从英国转机荷兰回国,走的是无申报通道,张先生手推车上放着28寸行李箱和双肩包。 张先生告诉《新闻晨报》记者,所有旅客都被要求行李箱一一过安检仪器检查,但对于双肩包、斜挎包等随身包并没有强制要求。 《新闻晨报》记者又去了T2航站楼,这里的国际航班比T1航站楼多。旅客们源源不断地从出口出来,手推车上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行李,但据他们反映,并没有被特别要求过X光机。 对于有些旅客称“从上海浦东机场入境,行李需挨个通过安检仪,海关检查比过去更严”的说法,上海海关回复说:并未出台任何新政,目前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管工作。
[] [] [] []& 杭州海关严不严格?买了快10000,机场免税店提了5000左右的东西。会不会被税啊!
杭州海关严不严格?买了快10000,机场免税店提了5000左右的东西。会不会被税啊!
明天下午4点半到杭州,刚刚济州岛回来。想问下杭州海关严格吗现在!我大概买了快10000的样子了,其中济州机场新罗免税店提货有5000的东西。一个箱子,一个书包,再一个大的背包。济州岛上免税店的东西好多拆了包装了,这行被税几率高不高啊?
[题主采纳]蜂友你好,
国内免税额5000元,您一个箱子,一个书包,再一个大的背包,目标稍有些明显,被抽查的几率的确会高一些,一旦抽查到虽然您提前拆了免税店的包装被税的几率也很高。G20峰会在9月初,目前的确肯定是越来越严的趋势。
我表妹在韩国读书,昨天上午刚刚放假回到表姨家,她带的东西不多,说同机的人她没有看到抽查的。这个往往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最好您还是可以找同行的人或者和同机的人在机场待机的时候看行李少的聊一下,最好能让对方帮忙分担一下,这样就基本没问题了。
本宝宝上个月木有被查,同行被查的都是2个以上大行李箱的,查的也不严,木有发现被税的。但是进入7月1日以后,现在是G20非常时期呀!建议分一些给同伴或者愿意帮忙的路人!祝题主好运!
LZ,查的严吗?8月中旬去韩国回来,朋友杂七杂八的也带了1万多的东西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财政部:个人回国携带物品免税额5000元未变 超出征税|财务部|免税额|征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财政部:个人回国携带物品免税额5000元未变 超出征税
  4月8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实施。没想到,一个针对跨境电商的税收政策,却掀起了阵阵涟漪,各种说法瞬间刷爆“朋友圈”。微信和网络上流传的一些个人出境购物的说法靠谱吗?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个人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5000元不变,超过部分按新行邮税标准征税
  “今天竟然被税了,海关告诉我领队没有免税额度,买一块钱东西也要缴税。”9日,微信“朋友圈”里这条消息被广泛转发,发布者表示,饼干、面膜、口红等随身携带的商品清点下来,货值6000元被缴税1916元。由于发布者以“亲身经历”叙述事情经过,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有缺化妆品的吗?去机场航站楼捡吧,现在宁可扔了也不愿被税。”新规实施的首日,网上还曝出了有人在入境时扔化妆品的事件,而且“有图有真相”。这些传言,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心:以后出国还要不要买买买?回国入境时会不会被高额征税?
  那么,4月8日以后是不是个人出境购物没有免税额度?买一元钱的东西真的也要缴税?
  “这个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无论是到境外旅游、出差还是探亲访友,回国时个人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5000元并没有变化。”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这次调整的主要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税收政策,以及行邮税政策。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合理数量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如购买的物品价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则对超出部分按行邮税征税。”这位人士解释说,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具体按照自4月8日起实施的新的行邮税税目税率征收。
  新的行邮税税率由原来的四档10%、20%、30%、50%调成三档,税率分别为15%、30%、60%。15%这档税率,商品包括计算机、照相机、食品、饮料、玩具、游戏品等;30%这档税率,商品则包含衣服、自行车、摄像机等;60%这档,商品包括眼影、香水、高档手表等。
  由此来看,按照那位“发布者”情况,随身物品6000元,如果个人自用、数量合理,扣除5000元免税额剩下1000元才需缴税,税款肯定到不了1916元。还有,化妆品中的护肤品行邮税税率30%,也是按随身携带物品5000元以上才征税。几百元一瓶的护肤品“宁可扔了也不愿被税”的说法,可信度也不是很高。
  当然,如果这位“发布者”携带大量不是自用的化妆品入境,可能也要面临高额缴税。去年10月,就有媒体拍到中国游客在韩国机场购买大量化妆品的照片,照片中化妆品成堆地放在地上,旁边还摆放着不少包装箱和包装袋,数量之大令人咋舌。这显然已经超过了“自用”范围,如果像现在海关查得这么严,当事人需缴的税款不是个小数。
  跨境电商单次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全年2万元,可享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打七折
  还有传言说,“居民旅客回国携带行李单次2000全年2万以上全额交税”。这个可能是以讹传讹,把针对跨境电商的税收政策跟个人入境的税收政策“混为一谈”了。
  跨境电商税收新政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行邮税征收,而是在购物限值内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税率可以享受七折优惠。单次交易限值为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万元。二是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不再设免征额。
  新政实施后,市场影响有多大?
  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天不少跨境电商的促销手段,已经开始从以前的“包邮”扩展到了“包税”,力图在新一轮税收政策调整面前吸引顾客、抢得先机。
  在新政实施之前,很多跨境电商平台都借此大打“税收牌”进行促销,吸引消费者提前囤货,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铺纷纷打出“再不买就涨价了”等“甩货”标语。
  蜜芽宝贝是一家专门从事母婴用品的综合性跨境电商平台,4月8日蜜芽宣布从上午10点起,平台上所有在售的跨境品牌奶粉将全部上线,且推出“奶粉包税专场”“纸尿裤包税专场”“服装满199减60”等促销政策,吸引消费者购买。另一家跨境电商波罗蜜也在8日宣布对用户提供过渡期补贴政策,所有用户通过保税区下单后即可获得一张“包税券”,该券可对税金进行全额减免,且单笔减免金额不设上限。
  综合性的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海购,则在首页推出了专门针对奶粉的“考拉不涨价”活动,针对不同品牌的奶粉发放不同额度的“省税补贴券”,如在海外版的美赞臣专场,用户可领取“满299减40”和“满399减50”的补贴券,一些销售更火爆的奶粉品牌如爱他美等,没有提供补贴券,却明确标明“本商品价格已含税”,同时要求“单次限购2件”。
  不过,虽然4月8日后不少网站宣传有“包税”的政策,但商品价格还是出现了一定的上涨,有些商品价格虽然没变,但原有的优惠券等促销手段不能再用了。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杨女士平时主要在网上购买母婴用品,奶粉和纸尿裤是她主要的采购商品。“4月1号,我给宝宝买的日本产花王纸尿裤3包一件的价格是309元,9号到网上一看,虽然不用缴税,但价格变成了330元。幸好上个月提前买了15包纸尿裤,够孩子用上几个月了。”
  “当前我国对一般进口消费品只征收17%的增值税,打七折后的最终税率等于11.9%,略高于之前10%的行邮税税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斌认为,此次跨境电商税收政策调整对普通居民影响不大,不会给消费者增加太大负担。但由于取消了免征税额, 500元以下的商品税负有所增加。像食品、保健品、奶粉、纸尿裤等,增加的税负是体现在价格上,还是会被跨境电商自行消化,仍有待观察。
  也有一些“剁手党”可能觉得额度不够用:个人年度交易限值才2万元,买一个包包就好几万元,“超标”了怎么办?实际上,超过这个限额消费者仍可以购买,只不过要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缴税,不能再享七折优惠。
  只有清单上的商品可实行跨境电商新税制,其他产品则需按照行邮或一般贸易进口
  日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向社会公布,并与税收新政同步实施。这意味着,只有这个清单上的商品能够按照跨境电商的税制来进口,其他产品则需按照行邮或一般贸易进口。
  清单共包括1142个8位税号商品,主要是国内有一定消费需求,可满足相关部门监管要求,且客观上能以快件、邮件等方式进境的生活消费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实施清单管理,主要是为了避免工业原材料等商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渠道进境,扰乱正常贸易秩序,同时便于日常征管操作。
  不过,也有跨境电商犯了难:像液态奶等一些之前已经进入了保税区仓库的商品,现在未被列入清单,面临无法清关销售的问题。还有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因没有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注册,也未被列入清单。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对于已经进入保税区而不在清单之列的商品如何处理,相关政策目前正在抓紧研究中。
  “对大多数海淘族来说,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商品固然省钱,国外商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也是重要因素。”张斌认为,在规范跨境电商发展、堵住税收漏洞的同时,更应当发扬“工匠精神”,花大力气把国货质量搞上去,把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建起来。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嘉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肉带回会不会被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