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首词还是一阙词,上下阙分时间段描绘了三个画面,好像是分别写早上白天和月下所见之景,求题目和作者,谢谢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1届诗词鉴赏全国各地试题分类汇编.doc 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1届诗词鉴赏全国各地试题分类汇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
参考答案:
8.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9.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安徽铜陵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清代文学家, 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
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9、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摸底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 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8.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 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 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 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8.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9.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8.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 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9.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鉴赏】这里作者变换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2页25页40页41页30页27页30页110页24页24页1.词前小序中点明这首词作描写了“乘月 所见.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词的上阕中品味出的月下美景. 答:——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1.词前小序中点明这首词作描写了“乘月 所见.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词的上阕中品味出的月下美景. 答: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③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④为什么会这样?&&&&&&&&&&&&。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小题2】分析文章①-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首先&&&&&&&&&,其次&&&&&&&&&,接着&&&&&&&&&,然后&&&&&&&&,最后提出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小题3】请依据第④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2分)答:&&&&&&&&&&&&&&&&&&&&&&&&&&&&&&&&&&&&&&&&&&&&&&&&&&&&&&&&&&&&&&&&&&&&&&&&&&&&&&&&&
  ①读过《核舟记》的人,都会为文中所描述的那艘核舟的精巧而诧异不止。一颗小小的桃核,,舱________(xu1n)篷________(j0)一应俱全,苏子等五人须眉了了(注:清晰)。四百年来,这一核舟被誉为“绝世珍品”,似乎无有再出其右(注:超过它)的了。
  ②但是,不久前,一位艺人却雕出了一艘更为复杂精巧的核舟——鉴真东渡古海船。
  ③这艘用一枚广东橄榄核雕________(l^u)的古舟,首尾长38毫米,高16毫米。船身如弓,双帆似箭,重楼叠宇,芝麻大小的人物星星点点,径寸之间,巨舟巍然之势尽展。
  ④如果要对核舟细观详瞩,那就得借助高倍放大镜。透过镜片,你将会看到,在小小的核舟上竟是如此复杂生动的画面:船首甲板上的“芝麻”似乎都活起来了,有的  a  天际风云,有的  b  碧海潮流,有的正解缆起锚,有的在合十祈祷……哦!这些原来都是水手,正在作启航前的准备。细细一点,竟有11人!
  ⑤核舟中间是三进二层的船舱,格局造型与真船无异。甚至弧形舱顶上覆盖着如针孔大小的瓦片,都历历可数。舱楼周围设有走廊花栏,船舱两旁各有5扇小窗,高2毫米,宽3毫米。窗格细如蚊足,更使人惊异的是,用绣花针轻轻一拔,窗户竟豁然而开。  c  窗内,居然还有十一名和尚,或站或坐,谈笑风生。而舟中的主要人物——鉴真大师,则端坐在舱楼中央,表情从容慈祥,两旁各有弟子侍坐。
  ⑥船艄上却是另一番闲情逸致。一名小僧在炉前执扇鼓风,煮茗烧茶;两位长者在一边对________(y@)(注:下棋),一人正蹙眉凝思,棋盘中几颗残子,看来搏杀已到了最后阶段;又有两人俯盘观战,兴趣盎然。
  ⑦核舟四周舷边皆围以栏杆,五名僧侣在一旁凭栏闲望。核舟的船身、舱壁刻着精美的水潮变形图案。两片樯帆另有核片雕出,薄如蝉翼,高帆鼓风,气势倍增。
  ⑧这艘设计奇妙、凑刀精工的核舟作者,名叫董兰生,是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一位年仅26岁的微雕新秀。董兰生的从艺生涯已有十年。他的作品多次被送往国外展销。这艘核舟的设计制作,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真个是“艺海无涯苦作舟”。
根据注音写汉字。
舱________(xu1n) 篷________(j0) 雕________(l^u) 对________(y@)
文中第①段应填的一句话是(  )
竟然刻成苏轼泛游赤壁的古舟
居然刻成苏轼泛游赤壁的古船
竟然刻成苏轼乘船泛游赤壁
居然刻成苏轼乘船泛游赤壁
文中加横线的a、b、c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遥望  俯视  窥视
仰视  俯视  瞥见
俯瞰  仰视  窥探
眺望  仰视  窥视
第⑦段加粗的“更”与上文呼应的词是________。
本文第④⑤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介绍核舟中间部分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本文介绍的核舟与《核舟记》中所介绍的核舟相比“更为复杂精巧”。请举二、三例说明。
结尾套用的名句原名是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共8分)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③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④为什么会这样?&&&&&&&&&&&&。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小题2】分析文章①-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首先&&&&&&&&&,其次&&&&&&&&&,接着&&&&&&&&&,然后&&&&&&&&,最后提出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小题3】请依据第④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2分)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燕京城像一个武士,虽是极尽雄壮与尊严,但不免有几分粗鲁与呆板;芙蓉城像一个文人,说不尽的温文,数不完的雅趣。这城在一个高原的盆地中央,四围环绕着“蓊郁千山峰”。西望灌县的雪岭犹如在瑞士望阿尔卑斯山的雪影一般光洁。春天来时,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洪水暴发,流到一个极大的堰内;堰边筑着一道长堤,防范这水泛滥。这堤比黄河的堤防还更坚实,还更紧要,特派一员县令治理;倘若疏心一点,那座城池顷刻就会变作汪洋。堰内的水力比起奈阿格拉瀑布的还强:磨成水电,全省可以不烧柴炭。这儿的土壤很肥沃,一年计有三次收获;今天割了麦,明天便插秧,眼见黄金换成翡翠。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儿云多,云多是这儿的光彩: ① ,所以南边的邻省叫做“云南”。
  芙蓉城对穿九里半,周绕四十里。从孟昶开端,城上遍植芙蓉,硕美鲜艳。 ② 。中央有少城,也有一座煤山。西南角石牛寺旁有块“支机石”,高与人齐,略带青紫,相传是织女的布机坠下人间;还有一块尖锐的“天涯石”,生在宝光寺,象征远行人的壮志。城中古迹要数文翁兴学的“石室”,君平算命的卜肆,扬雄的“子云亭”和他抄太玄经的洗墨池。
  西郊外可寻访相如的古琴台,在市桥西岸,也就是文君当垆涤器的地方。北门外可望凤凰山,满生着青蔚的梧桐。山旁有驷马桥,相如当日豪语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附近有昭觉寺,寺大僧多,古柏苍翠。明代的“和尚天子”曾在那儿选高僧辅佐诸王,可知名气的隆重了。
  东关外有望江楼,不亚于黄鹤楼的举目空旷;前人有半边对字,缺少下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旁有一口古井,每个名士,每个游人都要取点井水来品尝:因为多才多色的薛涛的香魂潜没在井中,所以这水就香艳名贵了。江上顶好玩是端午的龙舟竞渡:名士,美人,观客,重重叠叠聚在江边;耳听火炮一响,龙舟鸣金击鼓奔向彩舫;忽然一只酒醉的水鸭从舫上飞下,群龙怎样奋勇也擒不住它。江水流到峨眉山麓,转变黑了,特产一种美味的墨鱼,相传东坡洗砚台染黑了的。
  南郊不远就到武侯祠。祠有几抱大的古柏,传说是孔明亲手植的,恍惚像孔林的枯桧。这老柏有些灵怪,不逢盛世,不发青枝。祠内竹林修茂,气象森威;先帝的衣冠坟像一个山头,横斜着楠木几株。正殿上有副匾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殿旁古式的草亭里存放着空城计弹用的古弦琴,亭周题满了名句,还记得几字:“问先生所弹何调,居然退却十万雄兵”?想司马氏见了,当如何懊恼。到如今依然祭祀隆重,时有过客瞻拜;庙宇重修,正梁是千里外运来的一根“乌木”。
  南门口有一道长拱的石桥,很像颐和园的十七洞桥。 ③ ,逆流西上,行过很长的芦花小径,直通“草堂寺”。寺门很古雅,两旁题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见了也必心中荣幸,充满了无边的诗意。石砌上的苔痕,垣墙外的野草,虬干的古梅,清幽的竹径,都是杜公从前的诗料。堂前有一方很深的池塘,塘内养着许多鱼鳖,有的白鲤已长到“丈大丈长”。如果你抛下一块面饼,那些鱼会成团起来吞食,嘴皮伸到水面有茶碗样大,吞起东西来“通通”地响。一个暮春晚上,杜公在池畔吟诗未成,忽觉青蛙叫得烦腻,他用朱笔在蛙的头上点了一点,封它到十里外去唤“哥哥”:所以如今草堂寺的青蛙头上有一点红痣。逢到四月十九“浣花节”,你可邀约良朋,泛舟到草堂,摆一台“浣花宴”,醉酒赋诗,极尽雅人雅事。
  出寺不远就到百花潭,又叫浣花溪:水涯竹木丛生,天然幽韵;这溪水用来灌锦,格外鲜明,薛涛曾取这水制造十色笺。“百花潭水即沧浪”,后人因爱慕这名句,在溪边的柏林里年年春天举办“花朝会”。全省的花卉宝器都送到那儿赛会,远近的人都爱到那儿观赏。城内的戏园、茶社、酒肆、商场和音乐、武艺、球戏等娱乐都移到花会去。见天有成千成万的游客观花玩景:会场内笑声与管弦合奏,美色与名花斗艳。妇女们更有别样的心事,进青羊宫道院去摸弄青羊,许下求嗣的心愿。你可以到处游玩,有何首乌,有灵芝草,江安的竹器,精巧玲珑,峨眉山的“嵋尖”,清甜适口。倦了,你踏进酒家酌饮几杯,别忘了当垆的美人。醉后,你醺醺的在十里花圃中息芳香,看美色,这艳福几生修到!
  芙蓉,你的自然美妙,你的文艺精英,我还不曾描出万一。愿你永葆天真,永葆古趣,多发几片绿叶,多开几朵鲜花;别给楼高车快的文明将你污秽了,芙蓉!
(1)这篇文章的线索非常明显,你能不能根据提示找到这些词语?
西郊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提示,你知道武侯祠是纪念谁的吗?
A.孙权B.刘备C.诸葛亮D.周瑜
(3)下列诗名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按顺序选择可放回横线的诗句。
①(  ) ②(  ) ③(  )
A.“万里桥西一草堂”
B.“锦屏云起易成霞”
C.“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
(4)浣花溪边年年举办“花朝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一段用了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句话很有特色,你能不能模仿它自己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燕京城像一个武士,虽是极尽雄壮与尊严,但不免有几分粗鲁与呆板;芙蓉城像一个文人,说不尽的温文,数不完的雅趣。这城在一个高原的盆地中央,四围环绕着“蓊郁千山峰”。西望灌县的雪岭犹如在瑞士望阿尔卑斯山的雪影一般光洁。春天来时,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洪水暴发,流到一个极大的堰内;堰边筑着一道长堤,防范这水泛滥。这堤比黄河的堤防还更坚实,还更紧要,特派一员县令治理;倘若疏心一点,那座城池顷刻就会变作汪洋。堰内的水力比起奈阿格拉瀑布的还强:磨成水电,全省可以不烧柴炭。这儿的土壤很肥沃,一年计有三次收获;今天割了麦,明天便插秧,眼见黄金换成翡翠。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儿云多,云多是这儿的光彩: ① ,所以南边的邻省叫做“云南”。
  芙蓉城对穿九里半,周绕四十里。从孟昶开端,城上遍植芙蓉,硕美鲜艳。 ② 。中央有少城,也有一座煤山。西南角石牛寺旁有块“支机石”,高与人齐,略带青紫,相传是织女的布机坠下人间;还有一块尖锐的“天涯石”,生在宝光寺,象征远行人的壮志。城中古迹要数文翁兴学的“石室”,君平算命的卜肆,扬雄的“子云亭”和他抄太玄经的洗墨池。
  西郊外可寻访相如的古琴台,在市桥西岸,也就是文君当垆涤器的地方。北门外可望凤凰山,满生着青蔚的梧桐。山旁有驷马桥,相如当日豪语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附近有昭觉寺,寺大僧多,古柏苍翠。明代的“和尚天子”曾在那儿选高僧辅佐诸王,可知名气的隆重了。
  东关外有望江楼,不亚于黄鹤楼的举目空旷;前人有半边对字,缺少下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旁有一口古井,每个名士,每个游人都要取点井水来品尝:因为多才多色的薛涛的香魂潜没在井中,所以这水就香艳名贵了。江上顶好玩是端午的龙舟竞渡:名士,美人,观客,重重叠叠聚在江边;耳听火炮一响,龙舟鸣金击鼓奔向彩舫;忽然一只酒醉的水鸭从舫上飞下,群龙怎样奋勇也擒不住它。江水流到峨眉山麓,转变黑了,特产一种美味的墨鱼,相传东坡洗砚台染黑了的。
  南郊不远就到武侯祠。祠有几抱大的古柏,传说是孔明亲手植的,恍惚像孔林的枯桧。这老柏有些灵怪,不逢盛世,不发青枝。祠内竹林修茂,气象森威;先帝的衣冠坟像一个山头,横斜着楠木几株。正殿上有副匾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殿旁古式的草亭里存放着空城计弹用的古弦琴,亭周题满了名句,还记得几字:“问先生所弹何调,居然退却十万雄兵”?想司马氏见了,当如何懊恼。到如今依然祭祀隆重,时有过客瞻拜;庙宇重修,正梁是千里外运来的一根“乌木”。
  南门口有一道长拱的石桥,很像颐和园的十七洞桥。 ③ ,逆流西上,行过很长的芦花小径,直通“草堂寺”。寺门很古雅,两旁题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见了也必心中荣幸,充满了无边的诗意。石砌上的苔痕,垣墙外的野草,虬干的古梅,清幽的竹径,都是杜公从前的诗料。堂前有一方很深的池塘,塘内养着许多鱼鳖,有的白鲤已长到“丈大丈长”。如果你抛下一块面饼,那些鱼会成团起来吞食,嘴皮伸到水面有茶碗样大,吞起东西来“通通”地响。一个暮春晚上,杜公在池畔吟诗未成,忽觉青蛙叫得烦腻,他用朱笔在蛙的头上点了一点,封它到十里外去唤“哥哥”:所以如今草堂寺的青蛙头上有一点红痣。逢到四月十九“浣花节”,你可邀约良朋,泛舟到草堂,摆一台“浣花宴”,醉酒赋诗,极尽雅人雅事。
  出寺不远就到百花潭,又叫浣花溪:水涯竹木丛生,天然幽韵;这溪水用来灌锦,格外鲜明,薛涛曾取这水制造十色笺。“百花潭水即沧浪”,后人因爱慕这名句,在溪边的柏林里年年春天举办“花朝会”。全省的花卉宝器都送到那儿赛会,远近的人都爱到那儿观赏。城内的戏园、茶社、酒肆、商场和音乐、武艺、球戏等娱乐都移到花会去。见天有成千成万的游客观花玩景:会场内笑声与管弦合奏,美色与名花斗艳。妇女们更有别样的心事,进青羊宫道院去摸弄青羊,许下求嗣的心愿。你可以到处游玩,有何首乌,有灵芝草,江安的竹器,精巧玲珑,峨眉山的“嵋尖”,清甜适口。倦了,你踏进酒家酌饮几杯,别忘了当垆的美人。醉后,你醺醺的在十里花圃中息芳香,看美色,这艳福几生修到!
  芙蓉,你的自然美妙,你的文艺精英,我还不曾描出万一。愿你永葆天真,永葆古趣,多发几片绿叶,多开几朵鲜花;别给楼高车快的文明将你污秽了,芙蓉!
(1)这篇文章的线索非常明显,你能不能根据提示找到这些词语?
西郊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提示,你知道武侯祠是纪念谁的吗?
(3)下列诗名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按顺序选择可放回横线的诗句。
①(  ) ②(  ) ③(  )
A.“万里桥西一草堂”
B.“锦屏云起易成霞”
C.“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
(4)浣花溪边年年举办“花朝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一段用了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句话很有特色,你能不能模仿它自己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011年各地诗歌题
我的图书馆
2011年各地诗歌题
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
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答:
参考答案:8.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9.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安徽铜陵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①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注】①陈维崧(),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8、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9、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摸底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不见(唐)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8.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9.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8.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9.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8.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9.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鉴赏】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来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来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北京密云二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共7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③。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 ③咨嗟:叹息。
①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 “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 C. 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②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4.①B(春水、春花、蒙蒙烟雨触动了作者的乡思,引出了下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应当是黯然的苦闷的)②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烟雨暗千家”隐含了淡淡的郁郁之情;蒙蒙烟雨又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酒醒却咨嗟”,这里的叹息正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思归却又不能满足,因此他只好“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于是用“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一切,珍惜年华,借诗酒来自娱,以摆脱苦闷的心情。
北京清华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3.阅读王冕的两首咏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墨& 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白& 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元末著名诗人、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①从整体上看,两首诗都使用了&&&&&&&&&&&& 的手法,借咏梅赞美了&&&&& &&&&&&&&&&&&&&&& 的品质。(3分)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点。(4分)答:&&&&&&&&&&&&&&&&&&&&&&&&&&&&&&&&&&&&&&&&&&&&&&&&&&&&&&&&&&&&&&&&& &&&&&&&&&&&&&&&&&&&&&&&&&&&&&&&&&&&&&&&&&&&&&&&&&&&&&&&&&&&&&&&&&&&&&&&& &&&&&&&&&&&&&&&&&&&&&&&&&&&&&&&&&&&&&&&&&&&&&&&&&&&&&&&&&&&&&&&&&&&&&&&& 参考答案:①托物言志&& 不媚流俗、秉持高洁的美好品质和操守。(3分)②略(4分)
福建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6分)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6.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7.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
参考答案:6.B(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7.“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一点1分)
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秋 蕊 香张耒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⑴ 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2分)答:&&&&&&&&&&&&&&&&&&&&&&&&&&&&&&&&&&&&&&&&&&&&&&&&&&&&&&&&&&&&&&&&&&&&& ⑵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4分)答:&&&&&&&&&&&&&&&&&&&&&&&&&&&&&&&&&&&&&&&&&&&&&&&&&&&&&&&&&&&&&&&&&&&&& 参考答案:6.(6分)(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1分)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1分)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共2分)(2)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2分);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时间了。(2分)(共4分)
福建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蝶恋花 暮春苏 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答:&&&&&&&&&&&&&&&&&&&&&&&&&&&&&&&&&&&&&&&&&&&&&&&&&&&&&&&&&&&&&&&& &&&&&&&&&&&&&&&&&&&&&&&&&&&&&&&&&&&&&&&&&&&&&&&&&&&&&&&&&&&&&&&&&&&&&&&&&&&& &&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答:&&&&&&&&&&&&&&&&&&&&&&&&&&&&&&&&&&&&&&&&&&&&&&&&&&&&&&&&&&&&&&&& 参考答案:8.(6分)(1)“点”或“破”(1分);突出了青山的高峻(1分,言之成理即可)。&& (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
福建龙海浮宫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南宋]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作品名),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___(事物)。(2分)(2)请感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4分)&&&&&&&&&&&&&&&&&&&&&&&&&&&&&&&&&&&&&&&&&&&&&&&&&&&&&&&&&&&&&&&&&&&&&&&&&&&&&&&& &&&&&&&&&&&&&&&&&&&&&&&&&&&&&&&&&&&&&&&&&&&&&&&&&&&&&&&&&&&&&&&&&&&&&&&&&&&&&&&&&&& 参考答案:6、(1)这首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2分)(2)这首宋词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喻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这首词还运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4分)
甘肃天水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8分)浣溪沙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4分)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答:                                    参考答案:12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甘肃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15.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①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4分)&&&&&&&&&&&&&&&&&&&&&&&&&&&&&&&&&&&&&&&&&&&&&&&&&&&&&&&&&&&&&&&&&&&&& &&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4分)参考答案:15.(8分)&& (2)(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各2分)&& (3)(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广东常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分)参考答案:10.(7分)(1)“湿” (或“漏”)与“深”。每张床都被漏下的雨水打湿了,河流上涨使所有的河流(“岸岸”指“条条河流”)变得更深,这些都反映出雨势之大。(关键字答对2分,分析合理1分)(2)因为雨下得又大又及时,有利于禾苗的生长。反映诗人与民同乐(关心百姓、体察民情也可)的思想。(每问2分,意思相近即可)
广东潮州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寄公度舒宣&&&&&&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这首词上下阙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2)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10.(6分)(1)(3分)上阙写的实景(眼前之景),下阙写的是虚景(想象之景),手法是虚实结合;答深秋之景和冬景亦可。写出了深秋苍茫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每问1分))(2)(3分)“涵”字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的苍茫开阔和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犹如云去,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以景写心,使人联想到“高处不胜寒”; “满”写出了雪之大,暗寓见友之难,行路之难,突出了思友之情。(每分析一个得1分,对两个字分析都合理的可得3分)
广东番禺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虞美人&&&&& 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景象有什么特点?(4分)(2)结合下片描写的景物,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10.(1)(4分)写如丝杨柳、绵绵细雨(1分)、小楼、云朵(1分),一派迷蒙景象(2分)。(2)(3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1分)衬托诗人凄凉的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2分)。
广东罗定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水口行舟& 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②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每点1分)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或: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不用惧怕,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意思对即可)
广东培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10.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7分)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1)“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1分);“跳”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2)上阙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到的是满湖烟水,闻到的是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忽然一阵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命名诗人午梦初惊,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抱怨之情;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更加美妙的境界,感情由急雨惊梦之遗憾变为咏荷上雨之欣喜,变化自然,水到渠成。(每种感情1分)
广东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分)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10.(1)答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2)答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籍,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适当得分)。
广东珠海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考试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如梦令 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3分)
&&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4分)
参考答案:10.(7分)(1)辞别黄州东坡,之后苏轼想没有人再去东坡。词人采用设问句的形式,用“雪压小桥无路”这句景语作答。这个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3分)(2)用“一蓑烟雨”既可表现渔人,也可表现农人;既可表现劳动,也可表现行路:仍不具体。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过后的耕作,与前“东坡”相应,而且饱含词人归耕农亩(或:黄州东坡)的轻松愉悦的情感。(4分)广西桂林十八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来源:高考资源
&&&&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句写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答:
参考答案:12、(1)此句描写寒秋时节夜晚,秋叶纷纷坠地的景象,营造了寂寥悲凉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孤寒处境的感受。(2)这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
广西桂林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8分)w_浣溪沙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高考资源网w_w*w.k*s 5*u.c o*m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4分)答: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答:                                        参考答案:12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w_w w. k#s5_u.c o*m(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高考资源网w_w*w.k*s 5*u.c o*m
广西玉林高中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9月联考1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雄共午瓯茶?&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 (1)诗人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 参考答案:12.古诗(8分)&& (1)①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_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一酌情扣分)
贵州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2.(8分)&&&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5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河北保定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8月模拟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每小题4分)春 阴朱弁①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在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天才回到故国。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的时期。②迢递,高远的样子。(1)诗中的金国之春有怎样的特征?请做具体分析。(4分)                                        (2)请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⑴具有阴冷萧瑟的特征. 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的荒凉凄惨!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⑵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 “诗穷莫写愁如海”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见愁之多之深; “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可酒薄无力;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何其深沉。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1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1.周德清(),号廷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3分)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2、(8分)(1)(3分)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4分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                                        参考答案:3. (8分)(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枧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分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4分                                        参考答案:4. 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河北唐山一中2011届高三9月调研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水调歌头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4分)
&& (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4分)
参考答案:12(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2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分)&(2)①对朝政的不满;(1分)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1分)③想以山水自娱,(1分)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1分)。
河北魏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满分7分)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4分)
参考答案:18、(1) 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2)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芳草离离,鲜花开放。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表达手法:衬托/烘托、比喻。
河北行唐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注:①贾岛因著名“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答:&& (2)全诗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a答:参考答案:12.(8分)&& (1)例:“悬”字,写盘山而上,望不到尽头的驿路,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际的峰峦上,将道路的险阻形象地表现出来。“浸”字,写海潮浸泡中地卑湮湿的城根,老树满是秋意,将处境的凄苦形象地突显出来。用景物烘托透露对韩愈的深切关心。(4分 ,一例2分,意思对即可)&& (2)心逐兰舟,直到岭南潮水尽头,写对韩愈的眷念和神往;读诗感慨,驰书驶过泷水,写对韩愈的牵挂和慰问;驿路艰难,到任地环境恶劣,写对韩愈的同情和关切;瘴烟尽净,皓月银光照在浪西楼上,写对韩愈的美好祝愿。(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河北张家口涿鹿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晚秋①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颔联和颈联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 答:&&&&&&&&&&&&&&&&&&&&&&&&&&&&&&&&&&&&&&&&&&&&&&&&&&&&&&&&&&&&&&&&&&&&&&&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2.(1)颔联中诗人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2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2分)(2)对比(1分)& 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1分)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2分)
河北正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                   &&&&&&&     &&&&&&&&&&&&&&&&&& &&&&&                   &  &&&&&&&      &&&&&&&&&&&&&& &&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答:                   &&&&&&&     &&&&&&&&&&&&&&&&&& &&&&&                   &  &&&&&&&      &&&&&&&&&&&&&& 参考答案:13. ⑴(3分)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因”“勒”各1分,句意1分)⑵(3分)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王”,“祖考”,“独”各1分)⑶(4分)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悉”“事”各1分,两个句式1分,句意1分)
河南长葛第三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10、根据这两首诗的背景,可以推断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 正是创作于这个时期,他的另一首有名的长篇叙事诗是&&&&&&&&&&&&&&&&&&& 。(2分)11、简要回答“惊坐”与“暗坐”的不同表达作用。(4分)答:&&&&&&&&&&&&&&&&&&&&&&&&&&&&&&&&&&&&&&&&&&&&&&&&&&&&&&&&&&&&&&&&&&&&&&&&&&&&&&&& &&&&&&&&&&&&&&&&&&&&&&&&&&&&&&&&&&&&&&&&&&&&&&&&&&&&&&&&&&&&&&&&&&&&&&&&&&&&&&&&&& 12、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请结合两诗分析“暗风”与“逆风”所表达的心情。(4分)答:&&&&&&&&&&&&&&&&&&&&&&&&&&&&&&&&&&&&&&&&&&&&&&&&&&&&&&&&&&&&&&&&&&&&&&&&&&&&&&&& &&&&&&&&&&&&&&&&&&&&&&&&&&&&&&&&&&&&&&&&&&&&&&&&&&&&&&&&&&&&&&&&&&&&&&& 参考答案:&答: (1)“惊坐”主要写动态,表现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消息时的震惊不安和担忧。“暗坐”主要写静态,表现作者读到友人诗句后,既怀友又伤己的复杂心情。12、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请结合两诗分析“暗风”与“逆风”所表达的心情。(4分)答:(2)“暗风”,即阴沉昏暗凄冷的风,表现作者身处垂死病中、挚友被贬的残酷现实中的悲凉凄冷心情。“逆风”,既实指行船的顶头风,也虚指蒙冤被贬、前途多舛的遭遇,表现作者对时局的悲愤不平和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注】坼: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8.“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所写的梅花与唐代诗人齐己笔下的“一枝”、宋代诗林逋所吟的“疏影”有所不同,请对这一句进行赏析。(5分)答:&&&&&&&&&&&&&&&&&&&&&&&&&&&&&&&&&&&&&&&&&&&&&&&&&&&&&&&&&&&&&&&&&&& 9. 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 参考答案:8 四周的山坡上一树树似雪般洁白的梅花迎着寒风盛开。诗人以雪喻梅,写出了梅花之白。以“堆”“遍”“满”写出了梅花开的繁盛,生动形象,景象开阔。(诗句解析1分,比喻分析2分,炼字2分。)9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写诗人愿化出千亿个自己,这样,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赏梅的放翁。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痴爱之情。 (想象或虚写、夸张的手法2分。结合诗句解析2分。表达的感情2分。)
河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9.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3分)答:&&&&&&&&&&&&&&&&&&&&&&&&&&&&&&&&&&&&&&&&&&&&&&&&&&&&&&&&&&&&&&&&&&&&&&&&&&& &&&&&&&&&&&&&&&&&&&&&&&&&&&&&&&&&&&&&&&&&&&&&&&&&&&&&&&&&&&&&&&&&&&&&&&&&&&&&& 10.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 &&&&&&&&&&&&&&&&&&&&&&&&&&&&&&&&&&&&&&&&&&&&&&&&&&&&&&&&&&&&&&&&&&&&&&&&&&&&&& 11.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 参考答案:9.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千秋节。10.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11.答案:有眼前景物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诗歌赏析】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月”:一作“湘江上”),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河南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8.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5分)答:&&&&&&&&&&&&&&&&&&&&&&&&&&&&&&&&&&&&&&&&&&&&&&&&&&&&&&&&&&&&&&&&&&&&&&&&& 9.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8.(5分)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寓景中,情景交融。乱云、老树、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将作者胸中的“悲国情”化作了眼前的“衰败景”,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点明感情2分,结合景物特点分析3分)9. (6分)对比(2分),将昔日的笙歌梦、罗绮香、铺锦池、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甃、破瓦等作了鲜明的对比(2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或黍离之悲)(2分)。
河南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8.“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先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出乡思离情。(2分)“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3分)9.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2分)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结合赏析2分)李词的抒情是委婉含蓄。(结合赏析2分)赏析:[范词: “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李词: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词人不说心情的转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黑龙江哈三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东岗晚步李弥逊①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注] ①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8.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5分)答:&&&&&&&&&&&&&&&&&&&&&&&&&&&&&&&&&&&&&&&&&&&&&&&&&&&&&&&&&&&&&&&&&&&&&&&&&&&& &&&&&&&&&&&&&&&&&&&&&&&&&&&&&&&&&&&&&&&&&&&&&&&&&&&&&&&&&&&&&&&&&&&&&&&&&&&&&&&& 9.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答:&&&&&&&&&&&&&&&&&&&&&&&&&&&&&&&&&&&&&&&&&&&&&&&&&&&&&&&&&&&&&&&&&&&&&&&&&&&& &&&&&&&&&&&&&&&&&&&&&&&&&&&&&&&&&&&&&&&&&&&&&&&&&&&&&&&&&&&&&&&&&&&&&&&&&&&&&&&& 参考答案:8.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2分)第二问:画面构成: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等。(3分)9.第一问:眼前江山如画,使诗人联想到中原故土战火纷飞,国土沦丧,深感自己人近暮年,闲居田园,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由感伤自怜。(3分)第二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结尾,(1分)前六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1分)第三问:鲜明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1分)(意思答对即可。)黑龙江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8、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9、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8、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9、可以有两种答案: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
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清溪行&&& 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时所作。(1)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时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4分)&&&&&&&&&&&&&&&&&&&&&&&&&&&&&&&&&&&&&&&&&&&&&&&&&&&&&&&&&&&&&&&&&&&&&&&&&&&&&& &&&&&&&&&&&&&&&&&&&&&&&&&&&&&&&&&&&&&&&&&&&&&&&&&&&&&&&&&&&&&&&&&&&&&&&&&&&&&&& (2)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14.(1)同意。(1分)李白虽化用了前人诗句,却更清新自然,人融于景,情景交融。(1分);以“明镜”喻清溪,以群山比“屏风”,比喻清新贴切,使用借喻增强诗歌意境。(1分)溪水清澈,周围的景物清晰地倒映在溪水中,周围山峰连绵,风景如画,人忘情在秀美清新的自然风景中。(1分)(若不同意,如抓住“虽有所袭”展开,可给1分。)(2)“清我心”的“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因为诗人在朝廷屡遭排挤和打击,实感官场污浊,今见清溪潺潺流水,认为可以“清心”,洁白自律,精神愉悦。(回答“清”,给1分,回答“清我心”的“清”,给2分。分析思路正确,表达合理,再给2分。回答“悲”,又言之成理,亦可。)
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1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人 日① 思 归&&&&&&&&&&&&&&&&&&&&&&&&&&&&&&&&&&&&&&&&& 【隋】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蜀 道 后 期【唐】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注】①人日:正月初七。(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3分)& 答:“才七日 ”,用“才”突出七日时间之短;“已二年”,用“已”表示两年之时间长。(1分) 以时间的长短对比表现在外时间之长,以入春时间之短,反衬离家时间之长,表达思归之切。(2分)(赏析时一要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二要分析这两个虚词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5分)&&& 答:相同点: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1分)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1分) 不同点: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的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2分)(如答薛诗使用对偶可给1分)&&&&&&&&&&&&&&&&&&&&&&&&&&&&&&&&&&&&&&&&&&&&&&&&&&&&&&&&&&& 。
湖北武汉重点高中2011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①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注]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1)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2)本词在表达艺术上,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愤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分& 析。(4分)参考答案:14.(8分)&&& (1)本词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和知音难觅的忧怨感情。(4分)&&& (2)作者以比兴、象征之法,用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出满腹的幽愤。(2分)作者连用芳菲、兰佩、蛾眉等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长期闲置,无用武之地。“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二句,用芳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能结合词作作出恰当的分析即给2分)
湖南道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1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野& 步& (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⑴第一首: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隐者形象。(2分)第二首:呈现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⑵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前者写出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 (1分)后者写出了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 (1分)
湖南临武县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8--9题。(5分)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八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8、“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      ,“幽居”的意思是        。(2分)参考答案:题”字的意思是 “写”,“幽居”的意思是  “幽僻的居处”。9、“僧敲月下门”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之。(3分)参考答案:(“僧敲”句,用了反衬手法。此联写在皎活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但突然发出了几下敲门的声响,这毕毕剥剥的声响进一步衬出了月下幽居的安静,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句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湖南祁阳一中2011届高三暑期阶段性考试1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赏析。(7分)玉楼春&&&&&&&& 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阙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