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处不是应该先得出行列式=0从而再得出降秩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线性代数(经管类)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线性代数(经管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14|
上传日期: 08:02: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线性代数(经管类)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留言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谢谢!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线性代数(经管类)串讲【PPT】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线性代数(经管类)串讲【PPT】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5:26: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线性代数(经管类)串讲【PPT】
官方公共微信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原题在经济数学-线性代数50页问a为何值时.奇次线性方程组 (5-a)x+2y+2z=0,2x+(6-a)y=0,2x+(4-a)z=0.习题册给出了解答 不过红线部分看不懂怎么得出来的 我知道行列是为零&是问那个行列式是怎么化为红线部分的&就是问行列式计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5-λ 2 22 6-λ 02 0 4-λ= (4-λ)(5-λ)(6-λ)-4(6-λ)-4(4-λ) --直接对角线法则得= (4-λ)(5-λ)(6-λ)-4(10-2λ) --后两项合并得因子(5-λ)= (4-λ)(5-λ)(6-λ)-8(5-λ)= (5-λ)[(4-λ)(6-λ)-8]= (5-λ)[λ^2-10λ+16] -- 十字相乘法分解= (5-λ)(2-λ)(8-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秩的行列式为零红线部分就是此行列式的值,等于零就行了
我知道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
系数矩阵秩的行列式为零 是问那个行列式是怎么化为红线部分的 就是问行列式计算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线性代数-(周勇)文档
线性代数第一章行列式 第一节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一、 二元线性方程组与二阶行列式 对于二元线性方程组a11 x1 + a12 x2 = b1 a21 x1 + a22 x2 = b2(1.1)使 用 加 减 消 元 法 , 当a11a22 ? a12 a21 ≠ 0 时 ,
方 程 组 (1.1) 有 解 为 ,x1 =b1a22 ? b2 a12 b a ?ba , x2 = 2 11 1 21 a11a12 ? a12 a21 a11a22 ? a12 a21.(1.2)(1.2)式中的分子、分母都是 4 个数分两对相乘再相减而得.其中分母 a11a22 ? a12 a21 是由方程组(1.1)的 4 个系数确定的,把这 4 个数按它们在方程组(1.1)中的位置,排成两行两列(横排称行、竖排称列)的数表a11 a21a12(1.3)a22表达式 a11a22 ? a12 a21 称为数表(1.3)所确定的行列式,记作a11 a21a12 , a22(1.4)数 aij (i=1,2; j=1,2)称为行列式(1.4)的元素.元素 aij 的第一个下标 i 称为行标,表明该元素位于第 i 行, 第二个下标 j 称为列标,表明该元素位于第 j 列. 上述二阶行列式的定义可用对角线法则记忆.如图 1-1 所示,即实线连接的两个元素(主对角线) 的乘积减去虚线连接的两个元素(次对角线)的乘积.图 1-1 例13 ?2=3×1-(-2)×2=7.21二、 三阶行列式 三、 定义 1.1 设有 9 个数排成 3 行 3 列的数表a11 a21 a31a 12 a22 a32a13 a23 a33(1.5) a11用记号a 12 a22 a32a13 a23 a33a21 a31表示代数和a11a22 a33 + a12 a23 a31 + a13 a21a32 ? a13 a22 a31 ? a12 a21a33 ? a11a23 a32上式称为数表(1.5)所确定的三阶行列式,即a11D= a21a 12 a22 a32a13 a23 a33a31= a11a22 a33 + a12 a23 a31 + a13 a21a32 ? a13 a22 a31 ? a12 a21a33 ? a11a23 a32 (1.6) 三阶行列式表示的代数和,也可以由下面的对角线法则来记忆,如图 1-2 所示,其中各实线连接的 3 个元素的乘积是代数和中的正项,各虚线连接的 3 个元素的乘积是代数和中的负项.图 1-2 例2 计算三阶行列式1D= 223?2 ?1 ?3 4 ?5解 由对角线法则 D=1×(-2)×(-5)+2×(-1)×(-3)+3×4×2- 3×(-2)×(-3)-2×2×(-5)-1×4×(-1)=46.a 1 0例31 a 0 &0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4 1 1解由对角线法则a 1 0 1 a 0 = a2 ?1 4 1 1 a 2 ? 1 >0 当且仅当|a|>1,因此可得:a 1 0 1 a 0 >0 4 1 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1. 第二节 n 阶行列式的定义一、 全排列及其逆序数 把 n 个不同元素按某种次序排成一列,称为 n 个元素的全排列.n 个元素的全排列的总个数, 一般用 Pn 表示,且 Pn=n! . 对于 n 个不同元素,先规定各元素间有一个标准次序(如 n 个不同的自然数,可规定由小到大 为标准次序),于是在这 n 个元素的任一排列中,当某两个元素的先后次序与标准次序不同时,就 说它们构成了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所有逆序的总和,称为该排列的逆序数,排列 i1i2 L in 的逆 序数记作τ( i1i2 L in ). 例如,对排列 32514 而言,4 与 5 就构成了一个逆序,1 与 3,2,5 也分别构成一个逆序,3 与 2 也构成一个逆序,所以τ(32514)=5. 逆序数的计算法:不失一般性,不妨设 n 个元素为 1 至 n 这 n 个自然数,并规定由小到大为 标准次序,设 i1i2 L in 为这 n 个自然数的一个排列,自右至左先计算排在最后一位数字 in 的逆序 数,等于排在 in 前面且比 in 大的数字的个数,再计算 in ?1 L i2 的逆序数,然后把所有数字的逆序 数加起来,就是该排列的逆序数. 例 1 计算τ[1 3 5…(2n-1)2 4 6…(2n). ] 解 从排列1 3 5…(2n-1)2 4 6…(2n)看,前 n 个数1 3 5…(2n -1)之间没有逆序,后 n 个数2 4…(2n)之间也没有逆序,只有前后 n 个数之间才构成逆 序. 2n 最大且排在最后,逆序数为 0, 2n-2 的前面有 2n-1 比它大,故逆序数为 1, 2n-4 的前面有 2n-1、2n-3 比它大,故逆序数为 2, ……………… 2 前面有 n-1 个数比它大,故逆序数为 n-1,因此有 τ[1 3 5…(2n-1)2 4 6…(2n) ]=0+1+…+(n-1)=n(n ? 1) . 2逆序数为奇数的排列叫做奇排列,逆序数为偶数的排列叫做偶排列. 二、 对换 在排列中,将任意两个元素对调,其余元素保持不动,这种作出新排列的方法叫做对换.将相邻 两个元素对换,叫做相邻对换. 定理 2.1 一个排列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对换,排列改变奇偶性. 证先证相邻对换的情形. 设排列为a1a2 K am abb1b2 L bn , 对换 a 与 b,变为 a1a2 K am abb1b2 L bn , 显然这时排列中除 a,b 两数的顺序改变外,其他任意两数和任意一个数与 a 或 b 之间的顺序都没有变.当 a>b 时,经对换 后,a 的逆序数不变,b 的逆序数减少 1;当 a<b 时,对换后,a 的逆序数增加 1,b 的逆序数不 变,所以新排列与原排列奇偶性不同. 再证一般对换的情形. 设 排 列 为a1a2 K am abb1b2 L bn c1c2 L c p , , 对 换a与b , 变 为a1a2 K am abb1b2 L bn c1c2 L c p , . 可 以 把 它 看 做 将 原 排 列 作 n 次 相 邻 对 换 变 成 a1a2 K am abb1b2 L bn c1c2 L c p , ,再作 n+1 次相邻对换变成 a1a2 K am abb1b2 L bn c1c2 L c p , .因此经过 2n+1 次相邻对换, 排列变为 a1a2 K am abb1b2 L bn c1c2 L c p , . 所以这两个排列的奇偶性不同. 三、 n 阶行列式的定义 为了给出 n 阶行列式的定义,我们先研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三阶行列式的定义为a11 a21 a31a 12 a22 a32a13 a23 = a11a22 a33 + a12 a23 a31 + a13 a21a32 ? a13 a22 a31 ? a12 a21a33 ? a11a23 a32 a33由定义可看出:(1) 上式右边的每一项都是 3 个元素的乘积,这 3 个元素位于不同的行、不 同的列;且每一项 3 个元素的第 1 个下标(行标)依次为 123,排成了标准次序,第 2 个下标(列标) 排成了 p1 p2 p3 ,它是 1,2,3 这 3 个数的某一个排列,对应上式右端的 6 项,恰好等于这 3 个数 排列的种数. 因此除了正负号外, 右端的每一项都可以写成下列形式:a1 p1a2 p 2 a3 p 3, , 其中 p1 p2 p3 是 1,2,3 的某一个排列,其项数等于P3=3! . (2) 项的正、负号与列标排列的逆序数有关.易验证上式右端带正号的项的列下标的排列 都是偶排列, 带负号的项的列下标的排列都是奇排列. 因此各项所带符号由该项列下标的排 列的奇偶性所决定,从而各项可表示为(?1)τ ( p1 p2 p3 ) a1 p1 a2 p2 a3 p3 ,综合(1)、(2)得:三阶行列式可以写成a11 a21 a31其中a 12 a22 a32a23 = ∑ (?1) a33a13τ ( p1 p 2 p3 )a1 p1 a2 p2 a3 p3 ,τ ( p1 p2 p3 ) 为排列 p1 p2 p3 的逆序数.∑表示对 1,2,3 这 3 个数的所有全排列 p1 p2 p3 求和.由此,我们引入 n 阶行列式的定义. 定义 2 ? 1 设有 n 个数,排成 n 行 n 列的数表2 a11 a21 M an1a12L a1na22 L a2 n M M M an 2 L ann作出表中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的 n 个数的乘积 a1 p1a2 p2 L anpn , 并冠以符号(-1)τ( p1 , p2 ,L , pn , ) , 即得(?1)τ ( p1 p2 L pn ) a1 p1 a2 p2 L anpn (2 ? 1)的项,由于 p1 , p2 ,L , pn , 为自然数 1,2,…,n 的一个排列,这样的排列共有 n!个,因而形如(2 ? 1)式的项共有 n!项,所有这 n!项的代数和∑ (?1)τ( p1 p2 L pn )a1 p1 a2 p2 L an pn .称为 n 阶行列式,记为a11 a D= 21 M an1 a11 a21 M an1a12 L a1n a22 L a2 n M M M an 2 L ann简记为 det(aij),其中数 aij 称为行列式 det(aij)的元素,即a12 L a1n a22 L a2 n τ ( p p Lp ) = ∑ ( ?1) 1 2 n a1 p1 a2 p2 L an pn . (2.2) M M M an 2 L ann按此定义的二阶、三阶行列式,与用对角线法则定义的二阶、三阶行列式是一致的.特别当 n=1 时,一阶行列式|a|=a,注意与绝对值记号的区别.a11例 2 按行列式的定义计算下三角形行列式:D=a21 M an1a22 , M O an 2 L ann??? 其中未写出的元素全为零(以后均如此). 解 由定义,n 阶行列式中共有 n!项,其一般项为(?1)τ a1 p1 a2 p2 L an pn ,其中τ=τ( p1 , p2 ,L , pn ) .现第 1 行除 a11 外其余元素全为零,故只有一个元素 a11 ,在第 2 行中除了 a21 , a22 外全是零,故应在 a21 , a22 中取一个,且只能取一个,因为 a22 是第 1 行第 1 列 的元素, p1 = 1 ,故 p2 ,L , pn 不能再取 1,所以 p2 = 2 ,即第 2 行取 a22 ,依此类推,第 n 行只a11能取 pn = n ,即取元素 ann ,从而有D=a21 M an1a22 = a11a22 L ann , M O an 2 L ann即 D 等于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同理可得上三角行列式a11a12 L a1n a22 L a2 n = a11a22 L ann . O M ann作为三角形式特例的对角行列式(除对角线上的元素外,其他元素都为 0,在行列式中未写出 来),a11 a22 O ann例 3 证明= a11a22 L ann .a1n a2, n ?1 N an1证由行列式的定义= (?1)n ( n ?1) 2a1n a2 , n ? 1L an1.a1n a2, n ?1 N an1其中τ=τ (n-1) [n …1] 为排列 n n-1) ( …1的逆序数, [n n-1) 又τ ( …1] (n-1)+(n-2)+… = +1== (?1)τ a1n a2 , n ? 1L an1.(n ? 1)n , ,所以结论得以证明. 2四、 n 阶行列式定义的其他形式 利用定理 2.1,我们来讨论行列式定义的其他表示法. 对于行列式的任一项(?1)τ ( p1 p2 L pn ) a1 p1 a2 p2 L aipi L a jp j L anpn ,其中 1…i…j…n 为自然排列,对换 aipi 与 a jpj 成 (?1)τ ( p1 p2 L pn ) a1 p1 L aipi L a jp j L anpn ,这时, 这一项的值不变, 而行标排列与列标排列同时作了一次相应的对换. 设新的行标排列 1…j… i…n 的逆序数为τ1,则τ1为奇数;设新的列标排列 p1 , p2 ,L , pn , 的逆序数为τ2,则(?1)τ 2 = ?(?1)τ ( p1 p2 L pn ) , ,故 (?1)τ ( p1 p2 L pn ) = (?1)τ1 +τ 2 ,于是(?1)τ ( p1 p2 L pn ) a1 p1 L aipi L a jp j L anpn = (?1)τ1 +τ 2 a1 p1 L aipi L a jp j L anpn这就说明,对换乘积中两元素的次序,从而行标排列与列标排列同时作了一次对换,因此行标 排列与列标排列的逆序数之和并不改变奇偶性.经过一次对换如此,经过多次对换亦如此.于是 经过若干次对换,使列标排列[逆序数τ=τ( p1 , p2 ,L , pn , ) ]变为自然排列(逆序数为 0);行 标排列则相应地从自然排列变为某个新的排列,设此新排列为 q1 , q2 ,L , qn , 则有(?1)τ ( q1q2 Lqn ) a q11a q2 2 L aqn n ,又若 pi = j 则 q j = i (即 aipi = aij = aq j j ), 可见排列 q1 , q2 ,L , qn , 由排列 p1 , p2 ,L , pn , 所唯 一确定. 由此可得 n 阶行列式的定义如下: 定理 2 ? 2n 阶行列式也可定义为D = ∑ (?1)τ ( p1 p2 L pn ) a1 p1 a2 p2 L an pn . (2.3)证 按行列式定义有D = ∑ (?1)τ ( p1 p2 L pn ) a1 p1 a2 p2 L an pn .记D1 = ∑ (?1)τ ( q1q2 Lqn ) a q11a q2 2 L aqn n ,按上面的讨论可知:对于 D 中任一项(?1)τ ( q1q2 Lqn ) a q11a q2 2 L aqn n , 总有 D1中唯一的一项 (?1)τ ( q1q2 Lqn ) a q11a q2 2 L aqn n , 与之对应并相等;反之 , 对 于 D 1 中 的 任 一 项 ( ?1)τ ( q1q2 Lqn )a q11a q2 2 L aqn n , 同 理 总 有 D 中 唯 一 一 项(?1)τ ( q1q2 Lqn ) a q11a q2 2 L aqn n , 与之对应并相等,所以 D=D1.更一般的有 n 阶行列式的定义如下: 定理 2 ? 3 n 阶行列式可定义为D = ∑ (?1)τ1 +τ 2 a p1q1 a p2 q2 L a pn qn , (2.4)其中 τ 1 = τ ( p1 p2 L pn ),τ 2 = τ ( q1q2 L qn ).第三节行列式的性质 记a11 a D= 21 M an1 a11 a12 M a1na12 L a1n a22 L a2 n M M M an 2 L ann a21 L an1 a22 L an 2 M M M a21 L ann将其中的行与列互换,即把行列式中的各行换成相应的列,得到行列式上式称为行列式 D 的转置行列式,记作 DT (或记为 D′). 性质 1 证 D= DT .记 D=det(aij)的转置行列式b11 b12 L b1n b b L b2 n DT = 21 22 M M M M bn bn 2 L bnn则 bij=aji(i,j=1,2,…,n),按行列式的定义DT = ∑ (?1)τ ( p1 p2 L pn )b1 p1 b2 p2 L bn pn = ∑ (?1)τ ( p1 p2 L pn ) a由定理 2.2 知 DT =D.p1 1ap2 2L a pn n .此性质表明,在行列式中行与列有相同的地位,凡是有关行的性质对列同样成立,反之亦然. 性质 2 交换行列式的两行(或两列),行列式改变符号. 证 设行列式b11 b12 L b1n b b22 L b2 n D1= 21 M M M M bn bn 2 L bnn是由行列式D=det(aij)交换第 i 和第 j 两行得到的, k≠i,j 时, 当 bkp=当 k=i 或 j 时, bip=ajp,bjp=aip. 于是D1 = ∑ (?1)τ ( p1L pi L p j L pn )b1 p1 L bi pi L b j p j L bn pn a1 p1 L ai pi L a j p j L an pn a1 p1 L ai p j L a j pi L an pn a1 p1 L ai p j L a j pi L an pn = ? D.= ∑ (?1) = ∑ (?1)τ ( p1L pi L p j L pn )τ ( p1L pi L p j L pn )= ∑ (?1)τ ( p1L p j L pi L pn ) 推论 1 如果行列式有两行(或两列)完全相同,则此行列式等于零. 证 把这两行互换,有 D=-D,故D=0. 性质 3 行列式中某一行(或列)的各元素有公因子,则可提到行列式符号的外面,即a11 M kai1 M an1a12 ML Ma1n Ma11 Ma12 ML a1n M Mkai 2 L kam = k ai1 M M M M an 2 L ann an1ai 2 L am M M M an 2 L ann推论 2 行列式的某一行(或列)所有元素都乘以同一个数 k,等于用数 k 乘此行列式. 推论 3 行列式的某一行(或列)的元素全为零时,行列式的值等于零. 性质 4 若行列式中有两行(列)的元素对应成比例,则此行列式等于零. 性质 5 若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如a11 D= a21 M an1 a11 D= a21 M an1′ a12 L (a1i + a1i ) L a1n ′ a22 L (a2 i + a2i ) L a2 n , M M L M ′ an 2 L (ani + ani ) L ann a12 L a1i L a1n a11 ′ a12 L a1i L a1n ′ a22 L a2i L a2 n . M M L M ′ an 2 L ani L ann则 D 等于下列两个行列式之和,即a22 L a2i L a2 n a21 + M M L M M an 2 L ani L ann an1′ 证 在行列式的定义中,各项都有第 i 列的一个元素 ( aki + aki ) ,从而每一项均可拆成两项之和. 性质 6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各元素乘以同一数 k 后加到另一行(列)对应的元素上去,行 列式的值不变. 例如把行列式的第 j 列乘以常数 k 后加到第 i 列的对应元素上,有a11 L a1i L a1i L a1i a11 L (a1i + ka1 j ) L a1i L a1i a21 L a2i L a2 j L a2 n a21 L (a1i + ka2 j ) L a2 j L a2 n = . M M M M M M M M an1 L an 2 L anj L ann an1 L (a1i + kanj ) L anj L ann以上没有给出证明的性质,读者可根据行列式的定义证明. 利用这些性质可简化行列式的计算,为了表达简便起见,以 ri 表示第 i 行,ci 表示第 i 列, 交换 i,j 两行(列)记为 ri ? rj(ci ? cj) ,第 i 行(列)乘以数 k 记为 kri(kci) ,第 j 行(列)的元素乘以 k 加到第 i 行(列)上记为 ri+krj(ci+kcj) ,第 i 行(列)提取公因式记为 ri÷k(ci÷k) .利用行列式的性 质将行列式化为上三角行列式,从而算出行列式的值. 例 1 计算行列式 D=2 ?5 1 2 ?3 7 ?1 4 5 4 ?9 ?6 2 1 7 2.解1 D = ? ?1 2 1 1 = 0 0 0 1 0 0 0 ?5 2 1 ?1 ?5 1 0 0?5 7 ?9 ?6 2 1 ?1 2 2 1 ?3 3 2 6 3 0 2 3 0 32 ?3 5 421?5 2 1 ?12 ?1 1 22 6 3 04 0 = ? 7 0 2 0==1 0 0 0?5 1 0 02 1 ?3 02 3 0 3= 1 × 1 × (? 3) × 3 = ? 9例 2 计算 n 阶行列式a b b L b b a b L b D= b b a L b.M M M Mb b b L a解 注意到行列式的各行(列)对应元素相加之和相等这一特点,把第 2 列至第 n 列的元素加 到第 1 列对应元素上去,得??? D =a + (n ? 1)b b L b a + (n ? 1)b a L bM M Ma + (n ? 1)b b L a 1 b L b 1 a L b = [ a + (n ? 1)b ] . M M M 1 b L a = [ a + (n ? 1)b ] .1 b L 0 a ?b LM Mb 0M00L a ?b= [ a + (n ? 1)b] .(a ? b) n ?1例 3 计算行列式a b c d a a+b a+b+c a+b+c+d . D= a 2a + b 3a + 2b + c 4a + 3b + 2c + d a 3a + b 6a + 3b + c 10a + 6b + 3c + d解从第 4 行开始,后行减前行,得a b D=cd0 a a+b a+b+c . 0 a 2a + b 3a + 2b + c 0 a 3a + b 6a + 3b + c c da b =0 a a+b a+b+c . 0 0 a 2a + b 0 0 a 6a + 3b + ca b c d 0 a a+b a+b+c = = a4 0 0 a 2a + b 0 0 0 a可见,计算高阶行列式时利用性质将其化为上三角行列式,既简便又程序化. 例4设a11 L a1k M M?D =ak 1 L akk c11 L c1k M M cn1 L cnkb11 L b1n M M bn1 L bnn,? a11 L a1k D1 = det(aij ) M M , ak1 L akk b11 L b1n D2 = det(bij ) M M , bn1 L bnn证明: D = D1 D2 . 证 对 D1 作运算 ri + krj ,把 D1 化为下三角行列式,设为P 11?? D1 = MPk 1O = p11 L L Pkk对 D2 作运算 ci + kc j ,把 D2 化为下三角行列式,设为q11 D2 = M O = q11q22 L qnn . qn1 L qnn于是,对 D 的前 k 行作运算 ri + krj ,再对后 n 列作运算 ci + kc j ,把 D 化为p11 M O D= pk1 L pkk c11 L c1k M M cn1 L cnk q11 M O qn1 L qnn = p11 L pkk q11 L qnn = D1 D2第四节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将高阶行列式化为低阶行列式是计算行列式的又一途径, 为此先引进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的 概念. 在 n 阶行列式中,划去元素 aij 所在的行和列,余下的 n-1 阶行列式(依原来的排法),称为元 素 aij 的余子式, 记为 Mij.余子式前面冠以符号(-1)i+j, 称为元素 aij 的代数余子式, 记为 Aij= (- 1)i+jMij. 例如四阶行列式 a11 a21 a31 a41a12 a22 a32 a42a13 a23 a33 a43a14 a24 a34 a44中元素 a23 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分别为a11 M 23 = a31 a41a12 a32 a42a14 a34 ; a44A23 = (?1) 2 +3 M 23 = ? M 23引理一个 n 阶行列式 D,如果第 i 行所有元素除 aij 外全为零,则行列式D = aij Aij .证 先证 aij 位于第 1 行第 1 列的情形,此时a11 D= a21 M an10L0a22 L a2 n , M M an 2 L ann这时第三节例 4 中当 k=1 时的特殊情形,按第三节例 4 的结论有D = a11M 11 = a11 A11 .再证一般情形,此时a11 L a1 j L a1n M M M D = 0 L aij L 0 . M M M an1 L anj L ann我们将 D 作如下的调换:把 D 的第 i 行依次与第 i-1 行,第 i-2 行,…,第 1 行对调,这样 数 aij 就调到了第 1 行第 j 列的位置, 调换次数为 i-1 次; 再把第 j 列依次与第 j-1 列, j-2 列, 第 …, 第 1 列对调,数 aij 就调到了第 1 行第 1 列的位置,调换次数为 j-1,总共经过(i-1)+(j-1)次对调, 将数 aij 调到第 1 行第 1 列的位置,第一行其他元素为零,所得的行列式记为 D1,则,而 aij 在 D 1中的余子式仍然是 aij 在 D 中的余子式 Mij,利用前面的结果,有 D1 = aij M ij于是D = (?1)i + j D1 = (?1)i + j aij M ij = aij Aij定理 4.1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即 D=ai1Ai1+ai2Ai2+…+ainAin(i=1,2,…,n), 或 D=a1jA1j+a2jA2j+…+anjAnj(j=1,2,…,n). 证a11 Ma12 MLa1n MD = ai1 + 0 + L + 0 0 + ai 2 + 0 + L + 0 L 0 + L + 0 + ain M M M an1 an 2 L ann a11 M = ai1 M an1 a12 L a1n M M a11 M a12 M L a1n M a11 M a12 L a1n M M 0 L ain , M M an 2 L ann0 L 0 + 0 M M M an 2 L ann an1ai 2 L 0 + L + 0 M M M an 2 L ann an1根据引理有 D=ai1Ai1+ai2Ai2+…+ainAin=∑nk=1aikAik(k=1,2,…,n). 类似地,我们可得到列的结论,即 D=a1jA1j+a2jA2j+…+anjAnj=∑nk=1akjAkj(j=1,2,…,n).这个定理称为行列式按行(列) 展开法则,利用这一法则并结合行列式的性质,可将行列式降阶,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例 1 再解第三节中例 1.解2 ?5 1 2 0 ?3 7 ?1 4 ?1 D= = 5 ?9 2 7 1 4?10 2 1 ?10 31 0 ?1 6 2 3 1 0?62 1 1162?3 220 1= (?1)1+3 1 23= 1 3?1 0 ?1 0?1 0= (?1)1+1 × (?3)=-3×(-1)×(-1)×3=-9. 例 2 计算行列式 an 0 O a1 D2 n = 0 c1 N 0 cn按第 1 行展开有bn N b1 0 d1 O dn解an ?1 0 O a1 D2 n = an 0 c1 N cn ?1 0 0 an ?1 0 O a1 +bn × (?1)1+ 2 nbn ?1 N b1 0 d1 O 0 L d n ?1 00 M M M 0 dn bn ?1N b1 0 c1 d1 O 0 LM M M d n ?1 00 N 0 cn cn ?1 0= an d n D2( n ?1) ? bn cn D2( n ?1) = (an d n ? bn cn ) D2( n ?1) , ,以此作递推公式,得 D2 n = (an d n ? bn cn ) D2( n ?1) = (an d n ? bn cn )(an ?1d n ?1 ? bn ?1cn ?1 ) D2( n ? 2) = LL = (an d n ? bn cn )(an ?1d n ?1 ? bn ?1cn ?1 )L (a2 d 2 ? b2 c2 ) = (an d n ? bn cn )(an ?1d n ?1 ? bn ?1cn ?1 )L (a1d1 ? b1c1 ) = C (ai d i ? bi ci ),i =1 na1 c1b1 d1其中记号“∏”表示所有同类型因子的连乘积. 例3 证明范德蒙(Vandermonde)行列式1 x1 Dn = x 21 M n ?1 x 1证x 2 2 L x 2 n = ∏ ( xi ? x j ) (4.1) n ≥i f j ≥1 M M x n ?12 L x n ?1n1 x2L L1 x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2 时,D2 =1 x11 = ∏ (x ? x j ) x2 n≥i f j ≥1 i(4.1)式成立. 假设(4.1)式对 n-1 阶范德蒙行列式成立, 要证(4.1)式对 n 阶范德蒙行列式成立. 为 此,将 Dn 降阶,从第 n 行开始,后一行减前一行的 x1 倍得1 01 x2 ? x11 x3 ? x1L L1 xn ? x1Dn = 0 x2 ( x2 ? x1 ) x3 ( x3 ? x1 ) L xn ( xn ? x1 ) M M M M n?2 n?2 n?2 0 x 2 ( x2 ? x1 ) x 3 ( x3 ? x1 ) L x n ( xn ? x1 )按第 1 列展开,并提取每一列的公因子,有1 Dn = ( x2 ? x1 )( x3 ? x1 )L ( xn ? x1 ) x2 M x2 n ? 21 x3 M x3n ? 2L1 xn ML xn n ? 2上式右端行列式是 n-1 阶范德蒙行列式,由归纳假设它等于∏n≥i>j≥2(xi-xj) ,故Dn = ( x2 ? x1 )( x3 ? x1 )L ( xn ? x1 ) =n ≥i f j ≥1n≥i f j ≥ 2∏( xi ? x j )∏( xi ? x j ). 显然,范德蒙行列式不为零的充要条件是 x1,x2,…,xn 互不相等. 由定理 4.1 还可以得到下述推论. 推论 行列式任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即 ai1Aj1+ai2Aj2+…+ainAjn=0,i≠j, 或 a1iA1j+a2iA2j+…+aniAnj=0,i≠j. 证 作行列式(i≠j)a11 M ai1 M ai1 M an1a12 M ai 2L a1n M L ainM M ai 2 L ain M an 2 L ann则其第 j 行与行列式 D 的第 j 行不相同外,其余各行均与行列式 D 的对应行相同.但因该行 列式第 i 行与第 j 行相同,故行列式为零.将其按第 j 行展开,便得 ai1Aj1+ai2Aj2+…+ainAjn=0. 同理可证 a1iA1j+a2iA2j+…+aniAnj=0. 将定理 4.1 与推论综合起来得 ∑nk=1aikAjk=D,i=j, 0,i≠j, 或 ∑nk=1akiAkj=D,i=j, 0,i≠j. 下面介绍更一般的拉普拉斯(Laplace)展开定理. 先推广余子式的概念. 定义 4.1 在一个 n 阶行列式 D 中, 任意取定 k 行 k 列(k≤n), 位于这些行与列的交点处 的 k2个元素,按原来的顺序构成的 k 阶行列式 M,称为行列式 D 的一个 k 阶子式;而在 D 中划去这 k 行 k 列后余下的元素, 按原来的顺序构成的 n-k 阶行列式 N, 称为 k 阶子式 M 的 余子式.若 k 阶子式 M 在 D 中所在的行、列指标分别为 i1,i2,…,ik 及 j1,j2,…, jk,则 (-1)(i1+i2+…+ik)+(j1+j2+…+jk)N 称为 k 阶子式 M 的代数余子式.如在五阶行列式a11 a21 M a51a12 a22 M a52a13 a23 M a53a14 a24 M a54a15 a25 M a55中选定第 2、第 5 行,第 1、第 4 列,则二阶子式M=a21 a24 a51 a54 的余子式a12 N = a32 a42a13 a33 a43a15 a35 a45而代数余子式为 (?1) 2 +5+1+ 4 N = N . *定理 4.2(拉普拉斯定理)设在行列式 D 中任意选定 k(1≤k≤n-1)行(或列),则行列式 D 等于 由这 k 行(列)元素组成的一切 k 阶子式与它们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不证) 例 4 用拉普拉斯定理计算行列式1 2 0 ?1 D= 1 0 0 11 2 1 34 1 . 3 12解 若取第 1、第 2 行,则由这两行组成的一切二阶子式共有 C4 = 6 个M1 = M4 =1 2 1 1 1 4 , M2 = , M3 = , 0 ?1 0 2 0 1 2 1 2 4 1 4 , M5 = , M6 = . ?1 2 ?1 1 2 1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为A1 = A4 =1 3 0 3 0 1 , A2 = ? , A3 = , 3 1 1 1 1 3 1 3 1 1 1 0 , A5 = ? , A6 = . 0 1 0 3 0 1则由拉普拉斯定理得D=M1A1+M2A2+…+M6A6 =(-1)×(-8)-2×(-3)+1×(-1)+5×1-6×3+(-7)×1 =-7. 注 当取定一行(列)即 k=1 时,就是按一行(列)展开.从以上计算看到,采用拉普拉斯定理 计算行列式一般并不简便,其主要是在理论上的应用.第五节克莱姆法则 含有 n 个未知数 x1,x2,…,xn 的 n 个线性方程的方程组 a11x1+a12x2+…+a1nxn=b1, a21x1+a22x2+…+a2nxn=b2, …………………… an1x1+an2x2+…+annxn=bn(5.1)有与二、三元线性方程组类似的结论,它的解可 以用 n 阶行列式表示,即为下述的克莱姆(Cramer)法则. 定理 5.1(克莱姆法则)若方程组(5.1)的系数行列式 a11 a D = 21 M an1a21 L a1n a22 L a2 n ≠ 0, M M M an 2 L ann则方程组有唯一解,且可表示为x1 =D D1 D , x2 = 2 ,L , xn = n , D D D(5.2)其中Dj(j=1,2,…,n)是将 D 中的第 j 列元素换成常数项所得的行列式,即a11 L a1, j ?1 b1 a21 L a2, j ?1 b2 Dj = M M M an1 L an , j ?1 bn a11 a21 Dx j = M an1 a12 L a22 L M an 2 La1, j +1 L a1n a2, j +1 L a2 n . M M an , j +1 L ann a1 j x j L a1n a2 j x j L a2 n . M M anj x j L ann证 设 x1,x2,…,xn 是方程组(5 ? 1)的解,按行列式的性质,有再把行列式的第 1 列, …, j-1 列, j+1 列, 第 第 …, n 列分别乘以 x1, 第 …, xj-1, xj+1, …, xn 加到第 j 列上去,行列式的值不变,即a11 Dx j = a21 M an1 a11 a21 M an1因 D≠0,故 x j = 例1a12L∑j =1 nna1 j x jL a1na22 L M an 2 L a12 L a22 L M an 2 LDj∑j =1a2 j x j L a2 n M M L ann.∑j =1nanj x jb1 L a1n b2 L a2 n = Dj . M M bn L ann(j=1,2,…,n)为方程组的唯一解.D求解线性方程组 ? x1 ? x2 + x3 + 2 x4 = 1, ? x + x ? 2 x + x = 1, 3 4 ? 1 2 ? x1 + x2 + x4 = 2, ? + x3 ? x4 = 1, ? x1 ?解1 ?1 1 2 1 ?1 1 2 1 1 ?2 1 0 2 ?3 ?1 D= = 1 1 0 1 0 2 ?1 ?1 1 0 1 ?1 0 1 0 ?3?3 5 = 2 ?1 ?1 = 2 ?1 5 = = ?10 ?1 5 1 0 ?3 1 0 01 ?1 D1 = 1 2 1 1 1 0 1 2 1 1 1 2 ?2 1 1 1 ?2 1 = ?8 , D2 = = ?9 , 0 1 1 2 0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0 0 1 2 12 ?3 ?12 ?3 5D3 =1 ?1 1 1 1 1 1 1 1 02 1 1 ?1= ?5, D4 == ?3,故 x1 =?8 4 ?9 9 1 3 = , x2 = = , x3 = , x4 = . 2 10 ?10 5 ?10 10由此可见用克莱姆法则解方程组并不方便,因它需要计算很多行列式,故只适用于解未知量较少和 某些特殊的方程组,但把方程组的解用一般公式表示出来,这在理论上是重要的. 使用克莱姆法则必须注意:①未知量的个数与方程的个数要相等;②系数行列式不为零.对于不符 合这两个条件的方程组,将在以后的一般线性方程组中讨论. 常数项全为零的线性方程组? a11 x1 + a12 x2 + L + a1n xn = 0 ?a x + a x + L + a x = 0 ? 21 1 22 2 2n n ? LLLLL ? ?an1 x1 + an 2 x2 + L + ann xn = 0 ?(5.3)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而方程组(5.1)称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显然 x1=x2=…=xn=0是方程组(5 ? 3)的解, 称为零解, 若方程组(5 ? 3)除了零解外, 还有 x1,x2,…,xn 不全为零的解,称为非零解.由克莱姆法则,有以下定理. 定理 5 ? 2 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5 ? 3)的系数行列式 D≠0,则齐次线性方程组(5 ? 3)只有 零解. 定理 5 ? 2′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5 ? 3)有非零解, 则它的系数行列式必为零. 定理 5 ? 2′ 说明系数行列式 D=0是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必要条件,在后面还将证明这个条件也是充 分的. 例2 问λ取何值时,齐次线性方程组? ? (5 ? λ ) x + 2 y + 2 z = 0 ? ? =0 ?2 x + (6 ? λ ) y ? ?2x + (4 ? λ ) z = 0 ? ?有非零解? 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其系数行列式 D=0,5?λ D= 2 22 6?λ 02 0 4?λ=(5-λ) (6-λ) (4-λ)-4(4-λ)-4(6-λ) =(5-λ)(2-λ)(8-λ),由D=0得: λ=2,λ=5,λ=8.第六节典型例题 例 1 证明:ax + by ay + bzaz + bxay + bz az + bx ax + by az + bx ax + by ay + bz x = (a + b ) y z3 3y z xz x. y3证明 利用性质 5,把行列式拆成 2 个行列式的和,除两个外,其余均因有两行成比例而等 于零,即ax ay az by bz bx ay az ax + bz bx by az ax ay bx by bz x 左边 = a y z3 3y z x3z y 3 x +b z y x y z x z x. yz x yx y zx = (a + b ) y z例 2 计算行列式 Dn =α +β α 0 L β α +β α L β α +β L 0M M M00 0 0 M0 00 00 00 0 M L α +βLα α +β0 0 M L α +β L β 0 0 M解按第 1 列展开,可得 Dn 与其同类型的较低阶行列式的关系.α 0 L β α +β LDn = (α + β ) Dn ?1 + β (?1)1+ 2M 0 0M 0 0α α +β= (α + β ) Dn ?1 ? 2 β Dn ? 2 ,即 Dn-αDn-1=β(Dn-1-αDn-2), 或 Dn-βDn-1=α(Dn-1-βDn-2). 由此递推下去,得 Dn-αDn-1=β(Dn-1-αDn-2)=β?β(Dn-2-αDn-3)=…=βn-2(D2-αD1). 而 D2 =α +β α (α + β )2 ? αβ = α 2 + β 2 + αβ , β α +βn?2代入上式,得 Dn ? α Dn ?1 = βnβ 2 = β n . (1)同理,可得 Dn ? β Dn ?1 = α . .(2) 当α≠β时,由(1)式、 (2)式解得Dn =α n ?1 ? β n+1 . α ?β当α=β时,由(1)式或(2)式递推下去,得Dn = (n + 1)α n .例 3 计算 n 阶行列式x1 a1 Dn = a1 M a1 a1a2 x2 a2 M a2 a2a3 L an ?1 a3 L an ?1 x3 L an ?1 M M a3 L xn ?1 a3 L an ?1an an an ( x ≠ ai , i = 1,L , n), M i an xn解 x1 Dn = a1 ? x1 M a1 ? x1a2 x2 ? a2L Oan 0 xn ? an0x1 x1 ? a1 ?1 M ?1 1+ ∑n k =1= ∏ ( xi ? ai )i =1na2 x2 ? a2 1Lan xn ? an 0O 0 ak xk ? ak M a2 x2 ? a2 1 O 1 1 L an xn ? an 0= ∏ ( xi ? ai )i =1n= (1 + ∑k =1nn ak )∏ ( xi ? ai ) xk ? ak i =1例 4 计算行列式1 x1 1 x2 Dn = M M 1 xn ?1 1 xnx 21 x2 2 M 2 x n ?1 x2nL Lx1n ? 2 x2 n ? 2 M L xn ?1n ? 2 L xn n ? 2x1n x2 n M . xn ?1n xn n解 只需在 Dn 中加上最后一行和最后第二列,就变成 n+1 阶范德蒙行列式的转置行列式的转置行 列式1 x1 1 x2 Dn +1 = M M 1 xn 1 y于是有x 21 x2 2 M xn 2 y2nL x1n ? 2 L x2 n ? 2 M L xn ?1n L y n?2x1n ?1 x2 n ?1 M xn ?1n y n ?1( xi ? x j )x1n x2 n M xn ?1n ynDn +1 = DT n +1 = ∏ ( y ? xi )i =1n ≥i f j ≥1∏= ( y ? x1 )( y ? x2 )L ( y ? xn )n ≥i f j ≥1∏( xi ? x j )= ? y n ? ( x1 + x2 + L + xn ) y n ?1 + L + (?1)n x1 x2 L xn ? . ? ?n ≥i f j ≥1∏( xi ? x j ) 若把 Dn+1 按最后一行展开得Dn +1 = an y n + y n +1 (?1) n +1+ n Dn + L + a0 = an y n + (? Dn ) y n ?1 + L + a0 .而yn ?1的系数恰好是(-Dn).比较上式两边 ynn ?1的系数,便得Dn = (∑ xi )i =1n ≥i f j ≥1∏( xi ? x j ).例51 2 3 4 5 5 设 A = 3 2 4 5 2 2 6 5 5 2 5 3 4 1 2 3 2, 1 3求(1) A31 + A32 + A33 ; (2) A34 + A35 . 解将 A 中第三行的元素依次换成 5,5,5,3,3. 则 第 二 行 与 第 三 行 的 对 应 元 素 相 等 , 于 是 行 列 式 的 值 等 于 0. 按 第 三 行 展 开 , 则 有5( A31 + A32 + A33 ) + 3( A34 + A35 ) = 0 (1)同理,将 A 中第三行的元素换成第四行的对应元素,按第三行展开则有2( A31 + A32 + A33 ) + A34 + A35 = 0 (2)解(1)(2)联立方程组,得 ,A31 + A32 + A33 = 0, A34 + A35 = 0.第二章矩阵第一节矩阵的概念 引例 1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当坐标轴逆时针旋转θ角时, 新旧坐标之间存在如下的变换公式: x=x′cosθ-y′sinθ, y=x′sinθ+y′cosθ. 显然,这种新旧坐标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由公式中的系数所构成的数表? cos θ ? ? sin θ? sin θ ? ? cos θ ? 确定. 引例 2 线性方程组? a11 x1 + a12 x2 + L + a1n xn = b1 , ? a x + a x +L + a x = b , 2n n 1 ? 21 1 22 2 ? ? ? LLLL ? ?am1 x1 + am 2 x2 + L + amn xn = bm , ?(1.1)其中 xi (i=1,2,…,n)代表 n 个未知量,m 是方程的个数, aij (i=1,2,…,m;j =1,2,…,n)称为方程组的系数,bi(i=1,2,…,m)称为常数项.为了便于研究和求 解线性方程组,我们把系数和常数项取出并按原来的位置排成下列数表:? a11 ? ? a21 ? M ? ? am1a12L a1na22 L a2 n M M am 2 L amnb1 ? ? b2 ? M ? ? bm ?(1.2)这样的数表称为矩阵 定义 1 ? 1 由 m×n 个数 aij (i=1,2,…,m;j=1,2,…,n)排成 m 行 n 列的a11 a21a12 a22L a1n L a2 n MMam1Mam 2 L amn称为 m 行 n 列的矩阵,简称 m×n 矩阵.为了表示它是一个整体,总是加一个括弧(中括弧 或小括弧),并用大写黑体字母表示它,记作? a11 ? a A = ? 21 ? M ? ? am1a12 a22 M am 2L a1n ? ? L a2 n ? , M ? ? L amn ?(1.3)其中 aij 表示矩阵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矩阵(1 ? 3)也可简记为 A=( aij )m×n 或 A=( aij ) ,m×n 矩阵 A 也记为 Am×n. 元素是实数的矩阵称为实矩阵,元素是复数的矩阵称为复矩阵.本书中除特别声明外,都是 指实矩阵 .当 m=n 时,A 称为 n 阶方阵. 只有一行的矩阵 A=( a1a2 L an ) 称为行矩阵, 为了避免元素间的混淆, 行矩阵一般记作 A=( a1 , a2 ,L , an ) 只 . 有一列的矩阵 ? a1 ? ? ? a A=? 2? ?M ? ? ? ? an ?称为列矩阵. 两个矩阵若行数相等且列数相等,则称它们是同型的.若 A=( aij )m×n 与 B=( bij )m×n 同型,且它们的对应元素相等,即aij = bij (i=1,2,…,m;j=1,2,…,n),则称矩阵 A 与 B 相等,记为 A=B. 元素全为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为 O.注意不同型的零矩阵是不相等的. 显然, 当未知量 x1 , x2 ,L , xn 的顺序排定后, 线性方程组(1 ? 1)与矩阵(1 ? 2)是一一对应的, 于是可以用矩阵来研究线性方程组. 例 1 设一组变量 x1 , x2 ,L , xn 到另一组变量 y1 , y2 ,L ym 的变换由 m 个线性表达式给出:? y1 = a11 x1 + a12 x2 + L + a1n xn , ? y = a x + a x +L + a x , ? 2 21 1 22 2 2n n (1.4) ? LLLL ? ? ym = am1 x1 + am 2 x2 + L + amn xn , ?其中常数 aij (i=1,2,…,m;j=1,2,…,n)为变换(1 ? 4)的系数,这种从变量 x1 , x2 ,L , xn 到变 量 y1 , y2 ,L ym 的变换称为线性变换.线性变换的系数构成 m×n 矩阵(1 ? 3),称为线性变换(1 ? 4)的系数矩阵. 例 2 将某种物资从 m 个产地 A1 , A2 ,L , Am 运往 n 个销地 B1 , B2 ,L , Bn . 用 aij 表示由产地 Ai(i=1,2,…, m)运往销地 B j (j=1,2,…, n)的物资数量, 则调运方案可用矩阵(1 ? 3)表示. 下 面介绍几个重要的 n 阶方阵. 例 3 由 n 个变量 x1 , x2 ,L , xn 到 n 个变量 y1 , y2 ,L yn 的线性变换? y1 = x1 , ?y = x , ? 2 2 ? ? LL ? yn = xn , ?称为恒等变换,它的系数矩阵 ?1 ? 0 E=? ?M ? ?00 L 0? ? 1 L 0? M M? ? 0 L 1?称为 n 阶单位矩阵,简称单位阵.n 阶单位矩阵的特点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直线(称为主 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 1,其他元素都为零.也就是 , E=(δij) 其中 δij=1,当 i=j 时, 0, 当 i≠j 时. 例 4 线性变换? y1 = λ1 x1 , ?y = λ x , ? 2 2 2 ? ? LL ? yn = λn xn , ?对应的系数矩阵? λ1 0 L 0 ? ? ? ? 0 λ2 L 0 ? A= ?M M M ? ? ? ? 0 0 L λn ?称为对角阵.对角阵的特点是:不在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零.当λ1=λ2=…=λn 时, 称此矩阵为数量矩阵.? a11 ? 0 A=? ? M ? ? 0a12 L a1n ? ? a22 L a2 n ? M M ? ? 0 L ann ?称为上三角阵.上三角阵的特点是: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全为零,即当 i>j 时, aij =0.类 似地,方阵? a11 ? ? a21 ? M ? ? an1称为下三角阵.0 a22 M an 20 ? ? L 0 ? M ? ? L ann ? L第二节矩阵的运算 一、 矩阵的加法 定义 2.1 设有两个 m×n 矩阵: A=( aij )m×n,B=( bij )m×n,那么矩阵C = (cij )m×n = (aij + bij ) m×n? a11 + b11 ? a +b = ? 21 21 ? M ? ? am1 + bm1a12 + b12 a22 + b22 M am 2 + bm 2a1n + b1n ? ? L a2 n + b2 n ? ? M ? L amn + bmn ? L称为矩阵 A 与 B 的和,记为 C=A+B. A B 注意: 只有同型矩阵才能进行加法运算. 设 A,B,C,O 均为 m×n 矩阵,容易证明矩阵加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 , , (i) 交换律 A+B=B+A; (ii) 结合律(A+B)+C=A+(B+C); (iii) A+O=A. 设矩阵 A=( aij )m×n,记-A=(- aij )m×n,称为 A 的负矩阵,显然有 A+(-A)=O, 由此定义矩阵的减法为 A-B=A+(-B) . 二、 数与矩阵的乘法 定义 2 ? 2 设λ是常数,A=( aij )m×n,则矩阵λ A = Aλ = (λ aij ) m×n? λ a11 λ a12 L λ a1n ? ? ? ? λ a21 λ a22 L λ a2 n ? = ? M M M ? ? ? ? λ am1 λ am 2 L λ amn ?称为数λ与矩阵 A 的乘积. 设 A,B 为 m×n 矩阵,λ,μ为数,由定义可以证明数与矩阵的乘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i) (λμ)A=λ(μA)=μ(λA); (ii) (λ+μ)A=λA+μA; (iii) λ(A+B)=λA+λB;(iv) 1?A=A,(-1)A=-A. 三、 矩阵与矩阵相乘 定义 2.3 设矩阵 A = ( aij ) m×s , B = (bij ) s×n , 则 m×n 矩阵 C = (cij ) m×n , 其中cij = ai1b1 j + ai 2b2 j + L + ais bsj = ∑ aik bkjk =1s称为矩阵 A 与 B 的乘积,记为 C=AB. 由定义可以看出:C=AB 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 cij 等于 A 的第 i 行与 B 的第 j 列的元素的乘 积之和.必须注意:只有当第一个矩阵(左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右矩阵)的行数时, 两个矩阵才能相乘.其行数与列数之间的关系可简记为 (m×s) (s×n)=(m×n) 例 1 设矩阵? 4 1? ?1 0 3? ? ? A=? ? , B = ? ?1 1 ? , ? 2 1 0? ? 2 0? ? ?求乘积 AB. 解 因为 A 是 2×3 矩阵,B 是3×2矩阵,A 的列数等于 B 的行数,所以矩阵 A 与 B 可 以相乘,AB=C 是 2×2 矩阵.由定义 2.3 有? 4 1? ? 1 0 3?? ? AB = ? ? ? ?1 1 ? ? 2 1 0?? 2 0? ? ? ? 1× 4 + (?1) × 0 + 3 × 2 1× 1 + 0 × 1 + 3 × 0 ? =? ? ? 2 × 4 + 1× (?1) + 0 × 2 2 × 1 + 1×1 + 0 × 0 ? ?10 1 ? =? ?. ? 7 3?设A =?例3?1 1? ? 1 1? ?,B = ? ?, ? ?1 ?1? ? ?1 1 ?求 AB 与 BA. 解 AB = ?? 1 1 ?? 1 1? ? 0 0 ? ?? ?=? ?, ? ?1 ?1?? ?1 1? ? 0 0 ?? 1 ?1?? 1 1 ? ? 2 2 ? BA = ? ?? ?=? ?. ? ?1 1 ?? ?1 ?1? ? ?2 ?2 ?一般地 AB≠BA.乘积 AB 有意义时,BA 不一定有意义,即使 BA 有意义,由例 2,AB≠ ≠ BA.由此可知,在矩阵乘法中必须注意矩阵相乘的顺序.AB 通常说成“A 左乘 B” ,BA 称“A 右乘 B” .因此,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即在一般情况下,AB≠BA. 对于两个 n 阶方阵 A,B,若 AB=BA,则称 A 与 B 是可交换的. 由例 2 还可看出:当 A,B 都不是零矩阵时,但 AB=O,这是矩阵乘法与数的乘法又一不 同之处.特别注意:若 AB=O,不能推出 A=O 或 B=O 的结论;若 AB=AC,A≠O 也不能推出 B=C 的结论. 可以证明,矩阵乘法满足以下运算规律,其中所涉及的运算均假定是可行的. (i) (AB)C=A(BC)(结合律); (ii) A(B+C)=AB+AC(分配律); (B+C)A=BA+CA; (ii) λ(AB)=(λA)B=A(λB)(其中λ为数). 以上性质可以根据矩阵运算的定义得到证明. 用矩阵乘法的定义,线性变换(1.4)可表示为 y=Ax, 其中 A 为矩阵(1.3),? x1 ? ? y1 ? ? ? ? ? ? x2 ? , y = ? y2 ? . x= ?M ? ? M ? ? ? ? ? ? xn ? ? yn ?例 3 设有两个线性变换? y1 = a11 x1 + a12 x2 , ? ? y2 = a21 x1 + a22 x2 , ?y = a x +a x , 31 1 32 2 ? 3与(2.1)? x1 = b11t1 + b12t2 + b13t3 (2.2) ? ? x2 = b21t1 + b22t2 + b23t3试用矩阵表示从变量 t1,t2,t3到变量 y1,y2,y3的变换[这个变换称为线性变换(2 ? 1) 和(2 ? 2)的乘积] . 解 记? a11 ? A = ? a21 ?a ? 31a12 ? ?b b ? a22 ? , B = ? 11 12 ? b21 b22 ? a32 ?b13 ? ?, b23 ?? y1 ? ? t1 ? ? x1 ? ? ? ? ? x = ? ? , y = ? y2 ? , t = ? t 2 ? , ? x2 ? ?y ? ? ? ? 3? ? t3 ?则线性变换(2.1)和(2.2)可分别表示为: y=Ax, x=Bt, 所以 y=Ax=A(Bt)=(AB)t. 以上说明, 线性变换的乘积仍为线性变换, 它对应的矩阵为两线性变换对应的矩阵的乘积. 在 线性方程组(1 ? 1)中,记? a11 ? a A = ? 21 ? M ? ? am1a12 a22 M am 2L a1n ? ? L a2 n ? , M ? ? L amn ?? x1 ? ? b1 ? ? ? ? ? x b x = ? 2 ?,b = ? 2 ?, ?M ? ? M ? ? ? ? ? ? xn ? ? bm ?利用矩阵乘法的定义,则该线性方程组可记为 Ax=b, 上式称为矩阵方程. 特别地,对于单位矩阵,容易验证 EmAm×n=Am×n, Am×nEn=Am×n, 简记为 EA=A, AE=A. 有了矩阵的乘法,就可定义 n 阶方阵的幂.设 A 是 n 阶方阵,定义 A = AA L A (k 为非 1 24 4 3k负整数), k个 我们有A k A l = A k +l , ( A k )l = A kl . 其中 k,l 为非负整数,但一般地 ( AB)k ≠ A k B k .例 4 求证? cos θ ? ? sin θ ? cos θ ? ? sin θ? sin θ ? ? cos nθ ? =? cos θ ? ? sin nθn? sin nθ ? ?. cos nθ ? ? sin kθ ? ?. cos kθ ?证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1 时,等式显然成立.假设当 n=k 时等式成立,即? sin θ ? ? cos kθ ? =? cos θ ? ? sin kθkk +1要证当 n=k+1 时成立,此时? cos θ ? ? sin θ? sin θ ? ? cos θ ?? cos θ =? ? sin θ? sin θ ? ? cos θ ? ? cos θ ? ? sin θk? sin θ ? ? cos θ ?? cos kθ ? sin kθ ? ? cos θ ? sin θ ? =? ? ? ? ? sin kθ cos kθ ? ? sin θ cos θ ? ? cos kθ cos θ ? sin kθ sin θ ? cos kθ sin θ ? sin kθ cos θ ? =? ? ? sin kθ cos θ + cos kθ sin θ ? sin kθ sin θ + cos kθ cos θ ? ? cos(k + 1)θ =? ? sin(k + 1)θ ? sin(k + 1)θ ? ? . cos(k + 1)θ ?所以当 n=k+1 时结论成立.因此对一切自然数 n 都有? cos θ ? ? sin θ四、 矩阵的转置? sin θ ? ? cos nθ ? =? cos θ ? ? sin nθn? sin nθ ? ?. cos nθ ?定义 2.4 将 m×n 矩阵 A=( aij )m×n 的行和列依次互换位置,得到一个 n×m 矩阵称为 A 的转置,记为 AT(或 A′). 例如矩阵?1 2 0 ? A=? ? ? 3 1 ?1?的转置矩阵为 ?1 3 ? ? ? A = ? 2 1 ?. ? 0 ?1 ? ? ?T矩阵的转置也可看做是一种运算,满足下列规律: (i) (AT)T=A; (ii) (A+B)T=AT+BT; (iii) (λA)T=λAT(λ为数); (iv) (AB)T=BTAT. 性质(i)~性质(iii)可直接按定义验证,下面只证明(iv). 证设 A=( aij )m×n, B=( aij )n×p, AB=( cij )m×p.(AB)T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 即 AB 中第 j 行第 i 列的元素,由乘法定义,即为∑ak =1njk kib(j=1,2,…,m; i=1,2,…,p).而 B 的第 i 行为(b1i,…,bni), A 的第 j 列为(aj1,TTT T T T T aj2,…,ajn)T,因此 B A 的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为 ,表明 ( A B) 与 A B对应元素相等.且 ( A B)T 是 p×m 矩阵,也是 p×m 的矩阵,所以 ( A B)T = AT BT 性质(ii)、 性质 (iv) 还可推广到一般情形:( A1 + A2 + L + An ) = A 1 + AT T T2+ L + AT n ,( A1 A2 L An )T = AT n AT n ?1 L A1T ,定义 2.5 设 A 为 n 阶方阵,如果满足 AT =A,即aij = ? a ji (i,j=1,2,…,n),那么 A 称为对称阵,其特点是它的元素以主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相等. 例如?2 1 3 ? ? ? A = ? 1 ?1 ?4 ? ? 3 ?4 0 ? ? ?即为对称阵.定义 2 ? 6 若 n 阶方阵满足AT =-A,即aij = ? a ji (i,j=1,2,…,n),则称 A 为反对称阵.据此定义,应有 aii = ?aii (i=1,2,…,n),即 aii = 0 ,表明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零.例如 ?0 1 3? ? ? A = ? ?1 0 ?2 ? ? ?3 2 0 ? ? ?为反对称阵. 例 5 设 列 矩 阵 x = ( x1 , x2 ,L xn )T满足x T x = 1, E 为 n 阶 单 位 矩 阵 ,H = E ? 2 xx T 证明 H 是对称阵,且 HH T = E .H T = ( E ? 2 xxT )T = E T ? (2 xxT )T证= E ? 2( xx T )T = E ? 2 xx T = H ,所以 H 是对称阵.HH T = H 2 = ( E ? 2 xx T )( E ? 2 xx T ) = E ? 4 xx T + 4( xx T )( xx T ) = E ? 4 xx T + 4 x ( x T x ) x T = E ? 4 xx T + 4 xx T = E .五、 方阵的行列式 定义 2.7 由 n 阶方阵 A 的元素所构成的行列式(各元素的位置不变),称为方阵 A 的行列式, 记为|A|. 注意 方阵与行列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n 阶方阵是 n2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成的数表, 而 n 阶行列式则是 n2个数按一定的运算法则所确定的一个数. 方阵的行列式有下列性质: (i) (ii) (iii)AT = A (行列式的性质 1);λ A = λn A ;AB = A B其中 A,B 为 n 阶方阵,λ为数. 性质(i)和性质(ii)由行列式的性质容易验证.下面我们证明性质(iii). 证 设 A=( aij ) ,B=( bij ) ,记 2n 阶行列式a11 L a1n M M D=oan1 L ann A O = , ?1 b11 L b1n -E B O M M ?1 bn ?1 L bnn 由第一章第三节中的例 4 可知 D=|A||B|,而在 D 中以 b1j 乘第 1 列, 乘第 2 列, b2j …… bnj 乘第 n 列,都加到 n+j 列上(j=1,2,…,n)有D=AC-E O,其中 C = (cij ), cij = b1 j ai1 + b2 j ai 2 + L + bnj ain , ,故 C=AB. 再对 D 的行作 rj ? rn + j (j=1,2,…,n)有D = (?1) n-E O A C.由第一章第三节中例 4 有D = (?1)n ? E C = (?1) n (?1) n E C = C = AB ,所以|AB|=|A||B|. 对于 n 阶方阵 A,B,一般来说 AB≠BA,但总有|AB|=|BA|=|A||B|. 例 6 利用行列式证明(a 2 + b 2 )(a12 + b12 ) = (aa1 ? bb1 ) 2 + (ab1 + a1b ) 2 .证(a 2 + b 2 )(a12 + b12 ) = = aa1 ? bb1 ? a1b ? ab1b a1 ?b a ?b1 ab1 a1ab1 + a1b bb1 ? aa1= (aa1 ? bb1 ) 2 + (ab1 + a1b ) 2 .第三节 逆矩阵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问题. 设有从变量组 x1 , x2 ,L xn , 到变量组 y1 , y2 ,L yn , 的线性变换? y1 = a11 x1 + a12 x2 + L + a1n xn , ? y = a x + a x +L + a x , ? 2 21 1 22 2 2n n ? LLLL ? ? yn = an1 x1 + an 2 x2 + L + ann xn , ?(3.1) ? a11 ? a A = ? 21 ? M ? ? an1则(3.1)式可记为a12 a22 M an 2y=AxL a1n ? ? x1 ? ? y1 ? ? ? ? ? ? L a2 n ? ? x2 ? , y = ? y2 ? , ,x= ?M ? ? M ? M ? ? ? ? ? ? L ann ? ? xn ? ? yn ?.(3.2) 表示 x1 , x2 ,L xn , 的线性表达式若|A|≠0,则可用克莱姆法则解得: y1 , y2 ,L yn ,? x1 = b11 y1 + b12 y2 + L + b1n yn , ?x = b y + b y +L + b y , ? 2 21 1 22 2 2n n ? LLLL ? ? xn = bn1 y1 + bn 2 y2 + L + bnn yn , ?(3.3)这就是从变量组 y1 , y2 ,L yn , 到变量组 x1 , x2 ,L xn , 的逆变换,记? b11 L b1n ? ? ? B=? M M ?, ?b L b ? nn ? ? n1则(3 ? 3)式可记为 x=By. (3.4) 把(3.4)式代入(3.2)式有 y=A(By)=(AB)y, 这个线性变换是一个恒等变换,于是 AB=E(E 为 n 阶单位阵). 把(3.? 2)式代入(3.? 4)式有 x=By=B(Ax)=(BA)x, 这也是一个恒等变换,于是 BA=E, 因此线性变换(3 ? 1)与其逆变换(3 ? 3)的矩阵 A 与 B 满足 AB=BA=E. 定义 3 ? 1 设 A 为 n 阶方阵,若存在 n 阶方阵 B,使得 AB=BA=E, 则称方阵 A 是可逆的,称 B 是 A 的逆矩阵或逆阵. 由定义 3 ? 1 可知: (i) 若 B 是 A 的逆矩阵,则 A 也是 B 的逆矩阵. (ii) 若线性变换(3 ? 1)有逆变换(3 ? 3), 则(3 ? 3)的矩阵必定是(3 ? 1)的矩阵的逆矩阵. (iii) 若方阵 A 有逆矩阵,则 A 的逆阵是唯一的. 事实上,若 B,C 都是 A 的逆矩阵,则 AC=E,BA=E,于是 B=BE=B(AC)=(BA)C=EC=C. A 的逆矩阵(如果存在)记为 A?1 ,依定义 3.? 1,有AA ?1 = A ?1A = E, . 下面给出方阵存在逆矩阵的条件及逆阵的求法. 定理 3.1 n 阶方阵 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且当 A 可逆时,有A ?1 =其中1 ? A ,? A? A11 ? A A? = ? 12 ? M ? ? A1nA21 L A22 M A2 nAn1 ? ? L An 2 ? , M ? ? L Ann ?称为 A 的伴随矩阵,其中 Aij 是|A|的元素 aij 的代数余子式. 必要性.设 A 可逆,即 A ?1 存在,则证AA ?1 = E ,于是 AA ?1 = A ?1 A = E = 1 ,所以|A|≠0. 充分性.设|A|≠0, 注意到ai1 Aj1 + ai 2 Aj 2 + L + ain Ajn= a1i A1 j + a2i A2 j + L + ani Anj?A, ? = A δ ij = ? ?0, ?因此,i = j, i ≠ j,A(1 ? 1 1 n A )= ( AA? ) = (∑ aik Ajk ) n×n A A A k =1=1 ( A δ ij ) n×n = (δ ij ) n×n = E, A(1 ? 1 1 n A )A = ( AA? ) = (∑ Aik a jk ) A A A k =1=1 ( A δ ij )n×n = (δ ij )n×n = E, A所以 A ?1 存在,且A ?1 =1 ? A, A 推论若 A,B 都是 n 阶方阵,且 AB=E,则 BA=E. = 证 因为 AB=E,所以|AB|=|A||B|=|E|=1,由此可知|A|≠0,|B|≠0,于 是根据定理 3 ? 1,A,B 都可逆,从而AB = E ? A ?1 ( AB) A = A ?1EA ? ( A ?1A)(ΒΑ) = A ?1A ? BA = E.这个推论说明,要验证 B 是 A 的逆矩阵,只需验证 AB=E 或 BA=E 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 定义 3 ? 2 设 A 为方阵,若|A|≠0,则称 A 为非奇异方阵;若|A|=0,则称 A 为奇异 方阵. 由定理 3 ? 1 知,可逆方阵即为非奇异方阵. 方阵的逆具有以下性质: (i) (ii) (iii) 若 A 可逆,则 ( A?1 ) ?1 = A; ; 若 A 可逆,数λ≠0,则λA 可逆,且 (λ A )?1=1λA ?1 ;若 A,B 为同阶方阵,且 A,B 都可逆,则 AB 可逆,且( AB)?1 = B ?1A ?1(iv) 若 A 可逆,则 AT 可逆,且 ( AT ) ?1 = ( A ?1 )T ; 若 A 可逆,则 A?1(v)=1 ?1 = A . A我们只证明性质(ii)、性质(iii),其他结论读者可以自己证明. 证(ii) 设 A 为 n 阶方阵, 因为 A 可逆, λ≠0, 所以|λA|=λn|A|≠0, 从而λA 可逆, 且由1 1 (λ A )( A ?1 ) = λ × ( AA ?1 ) = E, ,λλ所以( λ A ) ?1 =1λA ?1 .证(iii) A,B 均可逆,可知|A|≠0,|B|≠0,从而|AB|=|A||B|≠0,所以 AB 可逆.因为( AB) ( B ?1A ?1 ) = A(BB ?1 ) A ?1 = AEA ?1 = AA ?1 = E, ,所以 ( AB) ?1 = B ?1A ?1 性质(iii)可推广为: 设 A1 , A2 ,L , An 都是 n 阶可逆阵,则 A1 , A2 ,L , An 可逆,且 .( A1 A 2 L A n )?1 = A n ?1A n ?1?1 L A1?1 .例1设 ? 1 ?1 2 ? ? ? A = ? ?2 ?1 ?2 ? , ? 4 3 3? ? ?求A 解?1经计算1?12A = ?2 ?1 ?2 = 1 ≠ 0, 4 3 3已知 A 可逆,且A11 = A31 = A22 = A13 = A33 =故?1 ?2 = 3, 3 3 ?1 2 = 4, ?1 ?2 1 2 = ?5, 4 3 ?2 ?1 = ?2, 4 3 1 ?1 = ?3, ?2 ?1A21 = ? A12 = ? A32 = ??1 2 = 9, 3 3 ?2 ?2 = ?2, 4 31 2 = ?2, ?2 ?2 1 ?1 = ?7, 4 3A23 = ?? 3 9 4? 1 ? ? ? A = A = ? ?2 ?5 ?2 ? . A ? ?2 ?7 ?3 ? ? ??1例2 设? 1 ?1 2 ? ? ?2 0 ? ?2 4? ? ? ? ? A = ? ?2 ?1 ?2 ? , B = ? ?,C = ? 0 1 ?, ? ?3 ?5? ? 4 3 3? ? ? ? ? ? 1 ?3 ?解矩阵方程 AXB=C =C. =C 解 因为|A|=1≠0,|B|=2≠0,所以 A , B ?1 存在,分别以 A , B ?1 矩阵方程的两边,得?1 ?1左乘与右乘A ?1 ( AXB)B ?1 = A ?1CB ?1 ,于是X = A ?1CB ?1. . 由例 1 有4? ? 3 9 ? ? A ? 1 = ? ?2 ?5 ?2 ? , ? ?2 ?7 ?3 ? ? ?? 5 ? ?5 ?4 ? ? 2 1 ? 1? ?1 B = B = ? =? B 2? 3 2 ? ? 3 ? ? 2 ?所以? ?2 ? ?, 1? ? ?4 ?? ?2 0 ? ? ? 5 ? 3 9 ? X = A ?1CB ?1 = ? ?2 ?5 ?2 ?? 0 1 ? ? 2 ? ?? ? ? ?2 ?7 ?3 ?? 1 ?3 ? ? 3 ? ?? ?? 2 ? ? 1 ?? 2 ? 7 = ?? ? 2 ? ? 1 ? ? 2例 3 已知方阵 A 满足? ?2 ? ? 1? ? ?? 1? ? ?3 ? . ? ? 0? ? ?A 2 ? 2 A + 3E = O,试证 A 与 A-3E 都可逆,并求 A 与 证?1( A ? 3E) ?1 .由 A2 ? 2 A + 3E = O, 得 A(A-2E)=-3E,故? 1 ? A ? ? ( A ? 2E) ? = E, ? 3 ?因此 A 可逆,且 A?11 = ? ( A ? 2E). 3又由 A 2 ? 2 A + 3E = O, 得(A+E)(A-3E)=-6E,故? 1 ? ? ? 6 ( A + E) ? ( A ? 3E) = E, , ? ?因此 A-3E 可逆,且 ( A ? 3E) 例 4 设P = ??11 = ? ( A + E). 6?1 2 ? ?1 0? n ?, Λ = ? ? AP = PA 求 A . 1 4? 0 2? ? ? 解|P|=2, P?11 ? 4 ?2 ? = ? ?. 2 ? ?1 1 ?A = PΛP ?1 , A 2 = PΛP ?1PΛP ?1 = PΛ 2 P ?1 ,LL A n = PΛ n P ?1 ,而易验证?1n Λ =? ?0n0 ? ?1 ?=? 2n ? ? 00? ?, 2n ? 2n ? 1 ? ?. 2n +1 ? 1?故?1 2 ?? 1 0 ? 1 ? 4 ?2 ? ? 2 ? 2n An = ? . ? ?? ?=? n? n +1 ?1 4 ?? 0 2 ? 2 ? ?1 1 ? ? 2 ? 2最后,我们给出以下结论,而把证明留给读者. (1) 设? λ1 ? ? ? λ2 ? ? (未写出的元素都为零), Λ= ? ? O ? ? λn ? ?则? λ k1 ? ? ? k λ 2 k ? ? (k 为正整数); Λ = ? ? O ? ? k ? ? λ n? ?(2) 当|A|≠0 时,定义A 0 = E , A ? k = ( A ?1 ) k (k 为正整数),设λ,μ都是整数,有A λ A ? = A λ + ? , ( A λ ) ? = A λ? .第四节分块矩阵一、 分块矩阵 定义 4.1 用若干条纵线和横线把 A 分成若干个小块,每一个小块构成的小矩阵称为 A 的子块;以子块为元素的矩阵称为 A 的分块矩阵. 例如? a11 ? A = ? a21 ?a ? 31a12 a22 a32a13 a23 a33a14 ? ? a24 ? , ? a34 ? 可如下分块:? a11 ? A = ? a21 ?a ? 31其中 Aij 是子块的记号.a12 a22 a32a13 a23 a33a14 ? ? ?A a24 ? = ? 11 A ? a34 ? ? 21A12 ? ?, A22 ?一个矩阵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块,上述矩阵 A 也可如下分块:? a11 ? A = ? a21 ?a ? 31a12 a22 a32a13 a23 a33a14 ? ? ?A a24 ? = ? 11 A ? a34 ? ? 21A12 A22A13 ? ?. A23 ?又如 A = ( aij ) m×n 按行分块得? a11 ? a A = ? 21 ? M ? ? am1a12 a22 M am 2L a1n ? ? A1 ? ? ? ? L a2 n ? ? A1 ? = , M ? ? M ? ? ? ? L amn ? ? A m ?其中 Ai = ( ai1ai 2 L ain ), i=1,2,…,m.A = (aij ) m×n 按列分块为? a11 ? a A = ? 21 ? M ? ? am1a12 a22 M am 2L a1n ? ? L a2 n ? = (B1B 2 L B n ), M ? ? L amn ?T其中 B j = ( a1 j a2 j L amj ) ,j=1,2,…,n.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分块,要根据矩阵的具体运算来确 定. 二、 分块矩阵的运算 分块后的矩阵,把小矩阵当作元素,按普通的矩阵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1) 设 A,B 是两个 m×n 矩阵,且用相同的分块法,得分块矩阵为? A11 L A1r ? ? B11 L B1r ? ? ? ? ? A=? M M ?, B = ? M M ?, ?A L A ? ?B L B ? sr ? sr ? ? s1 ? s1其中各对应的子块 Aij 与 Bij 有相同的行数和列数,则? A11 ± B11 L A1r ± B1r ? ? ? M M A± B = ? ? (4.1) ?A ±B L A ±B ? s1 sr sr ? ? s1 设λ为数,? λ A11 L λ A1r ? ? M ? . (4.2) λ A = Aλ = ? M ? ?λA L λA ? sr ? ? s1(2) 设 A 为 m×l 矩阵,B 为 l×n 矩阵,分块为? A11 L A1r ? ? B11 L B1r ? ? ? ? ? A=? M M ?, B = ? M M ?, ?A L A ? ?B L B ? sr ? sr ? ? s1 ? s1此处 A 的列数的分法与 B 的行数的分法一致,即Ai1 , Ai 2 ,L Ait 的 列 数 分 别 等 于B1 j , B2 j ,L Btj 的行数,则? C11 L C1r ? ? ? AB = C = ? M M ? , (4.3) ?C L C ? sr ? ? s1其中 Cij =∑Ak =1tikBkj (i=1,2,…,s;j=1,2,…,r).(3) 设 A 分块为? A11 L A1r ? ? ? A=? M M ?, ?A L A ? sr ? ? s1则? AT 11 L AT s1 ? ? ? AT = ? M M ?, T ? ? AT ? 1r L A sr ?(4) 若方阵 A 分块为(4.4)? A1 ? A=? ? ? ?A2? ? ? (未写出的子块都是零矩阵), ? O ? As ?其中只有在对角线上有非零子块,其余的子块都为零矩阵,且在对角线上的子块都是方 阵,此时称 A 为分块对角矩阵,则有 1°|A|=|A1||A2|…|As|; 2°当|Ai|≠0(i=1,2,…,s)时,有 ? A 1?1 ? ?1 A =? ? ? ? ??A?1 2? ? ?, ? O ? ? A s ?1 ?若? A1 ? A=? ? ? ?A2? ? B1 ? ? ? ? B2 ? ,B = ? ? ? ? ? O O ? ? ? As ? Bs ? ?是两个分块对角矩阵,其中 Ai 与 Bi 是同阶方阵,则? A1 ± B1 ? A±B =? ? ? ? ? ? A1B1 ? AB = ? ? ? ? ?A2 ± B2? ? ? (4.6) ? O ? ? As ± Bs ? ? ? ? (4.7) ? O ? ? AsBs ?A2B2由以上可看出,对于能划分为分块对角矩阵的矩阵,如果采用分块来求逆阵或进行运算是十 分方便的. 例1 设?1 ? ? 0 A=? 0 ? ?1 ? ?2 ?求 AB. 解0 0 0 0? ? ?1 2 ? ? 1 0 0 0? ? 4 0 0 1 0 0?, B = ? 0 1 ? ? 2 0 1 0? ? ?2 0 ? ? 2 ?1 0 0 0 1? ?1 0? ? 0 1? 0 0?, ? 0 0? ? 0 0??1 ? ? 0 A=? 0 ? ?1 ? ?2 ?0 1 0 20? ? 0? ? E2 0? = ? A1 ? 0? ? ? 0 0 0 1? 0 0 1 0 0 0 0 1O? ?, E3 ? ? ?1 2 ? ? 4 0 B=? 0 1 ? ? ?2 0 ? 2 ?1 ?1 0? ? 0 1? ? B1 0 0? = ? ? ? B2 0 0? ? 0 0?E2 ? ?, O??E AB = ? 2 ? A1O ? ? B1 ?? E3 ? ? B2E2 ? ? B1 ?=? O ? ? A1 B1 + B2E2 ? ?, A1 ?? 0 1? ? 0 1 ? ?4 1 ? ? ? ? ?1 2 ? ? ? ? ? A1 B1 + B2 = ? 1 2 ? ? ? + ?2 0 ? = ? 5 2 ? , 4 0? ? ? ?2 0 ? ? ? 2 ?1? ? 4 ?5 ? ? ? ? ? ? ?所以? ?1 2 1 ? ?4 0 0 AB = ? 4 1 0 ? ?5 2 1 ? 4 ?5 ?2 ?例2 设0? ? 1? 1 ?. ? 2? ? 0??3 ? ?0 A = ?0 ? ?0 ?0 ?求 A ?1 .0? ? 0? 0?, ? 0? ? 0 0 0 1? 0 0 2 0 0 1 5 0 0 0 0 1解 将 A 分块如下:?3 ? ?0 A = ?0 ? ?0 ?0 ?其中0 0 0 0? ? 0 1 0 0 ? ? A1 ? 2 5 0 0? = ? ? 0 0 1 0? ? ? ? 0 0 0 1?A2? ?, ? ? E2 ?? 0 1? ?1 0? A1 = (3), A2 = ? ? , E2 = ? ?, ? 2 5? ?0 1?由于?1 1A? 5 1 1 ? 5 ?1 ? ? ? ?1 = ( ), A2 = ? ? ?= 2 3 2 ? ?2 0 ? ? ? 11? ?1 2 ? , E 2 = E2 , ? 0? 所以? A1?1 ? A?1 == ? ? ?A2 ?1?1 ?3 0 ? ? ? 5 ? ?0 ? 2 ?=? ?1 ? 0 1 E2 ? ? ?0 0 ? ?0 0? 0 0? ? 1 0 0? ?. 2 ? 0 0 0? 0 1 0? ? 0 0 1? 0例4设 A,C 分别为 r 阶和 s 阶可逆矩阵,求分块矩阵? A B? X =? ? ?O C ?的逆矩阵. 设逆矩阵分块为解?X X ?1 = ? 11 ? X 21即X12 ? ? A B ? ? X11 ?1 ? , XX = ? ?? X 22 ? ? O C ? ? X 21 AX12 + BX 22 ? ? E r ?=? CX 22 ? ?O O? ?, Er ?X12 ? ? = E, X 22 ?? AX 11 + BX 21 ? CX 21 ?比较等式两边对应的子块,有? AX 11 + BX 21 = Er , ? AX + BX = E , ? 11 21 r . ? CX 21 = O, ? ? CX 21 = E s . ?注意到 A,C 可逆,可解得X 22 = C ?1 , X 21 = O, X11 = A?1 , X12 = ? A?1 BC ?1.所以X?1? A?1 ? A?1 BC ?1 ? =? ?. C ?1 ? ? O第五节 矩阵的秩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 矩阵的秩 定义 5.1 在 m×n 矩阵 A 中,任取 k 行 k 列(k≤min{m,n},位于这些行列交叉处的 k )k k2个元素按原来的次序所构成的 k 阶行列式,称为 A 的 k 阶子式.矩阵 Am×n 共有 CmCn 个 k 阶子式. 例如? 1 1 ?1 2 ? ? ? A = ? 3 0 2 1?, ? ?1 ?2 3 4 ? ? ?从 A 中选取第 1、 2 行及第 2、 4 列, 第 第 它们交叉处元素构成 A 的一个二阶子式 再如取 A 的第 1、第 2、第 3 行及第 1、第 3、第 4 列对应的 A 的三阶子式为1 2 =1 0 11 3 ?1?1 2 2 3 1 = 40 . 4显然 A 的每一元素 aij 都是 A 的一阶子式,当 A 为 n 阶方阵时,其 n 阶子式为|A|. 定义 5.2 矩阵 A 中不为零的子式的最高阶数称为矩阵 A 的秩, 记为 rank(A),简记为 r(A). 零矩阵的秩为零:r(O)=0. 由定义,设 A 为 m×n 矩阵,则 (1) r(A)=r( AT ), (2) r(A)≤min{m,n}. 例如? 1 ?2 1 ? 1 ?2 ? ? A = ? 2 1 0 ? , 易看出 A 有一个二阶子式 = 5 ≠ 0, 而 A 的所有三阶子式, 只 2 1 ? ?2 4 ?2 ? ? ?有|A|=0,所以 r(A)=2. 按定义,非奇异方阵的秩等于它的阶数,故非奇异方阵称为满秩矩阵,而奇异方阵称为 降秩矩阵. 定理 5.1 若矩阵 A 中至少有一个 k 阶子式不为零, 而所有 k+1 阶子式全为零, r(A)=k. 则 证 由 A 的所有 k+1 阶子式全为零,有 A 的任一个 k+2 阶子式按行(列)展开知其必为零, 进而全部高于 k+1 阶的子式皆为零,所以由定义有 r(A)=k. 矩阵秩是一个重要概念, 它刻画了矩阵的本质属性. 按定义求矩阵的秩需要计算行列式, 故此法只适用行、列较少的矩阵,对于行、列较多的矩阵计算量较大,一般采用下面介绍的 方法. 二、 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 5.3 对矩阵施行下列 3 种变换称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i) 互换两行(记为 ri ? rj ); (ii) 以非零数λ乘某一行的所有元素(记作λ×ri,λ≠0); (iii) 将某一行各元素乘λ后加到另一行的对应元素上去(记作 ri+λrj).将 “行” “列” 换成 , 称为矩阵的初等列变换(所用记号把“r”换成“c”).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 变换,统称初等变换. 定理 5.2 对矩阵实施初等变换,矩阵的秩不变. 证 只要证明每一种初等行变换都不改变矩阵的秩,对初等列变换同理可以证明.下面证 明作一次初等行变换时,矩阵的秩不变,由此,对 A 实施多次初等行变换时,矩阵的秩也 不变. (1) 设对 A 实施一次行变换(i)后成为矩阵 B,则因行列式交换两行仅改变正、负号, 知 B 的每一个子式都与 A 中对应的子式或者相等,或者仅改变符号,故秩不变. (2) 设对 A 实施一次行变换(ii)后成为矩阵 B,则因行列式某一行乘以λ≠0 等于用数 λ乘此行列式,知 B 的子式与 A 中对应子式或者相等,或者是其λ倍,故秩不变. (3) 设 A 经初等行变换(iii)后成为矩阵 B,且 r(A)=r,下面证明 r(B)≤r(A),同时 r(A) ≤r(B),便有 r(A)=r(B). 设? a11 ? M ? ? ai1 ? A=? M ? a j1 ? ? M ?a ? m1a12 M ai 2 M a j2 M am 2L a1n ? M ? ? L ain ? ? M ?, L a jn ? ? M ? ? L amn ?不失一般性,假定将 A 的第 j 行乘以数λ加到第 i 行后成为 B,? a11 ? M ? ? ai1 + λ a j1 ? B=? M ? a j1 ? M ? ? a m1 ?L a12 a1n ? ? M M ? ai 2 + λ a j 2 L ain + λ a jn ? ? M M ?, L a j2 a jn ? ? M M ? ? L am 2 amn ?设 M r +1 是 B 的一个 r+1 阶子式,这时有 3 种情况: ① M r +1 中不含 B 的第 i 行,则由于 A 与 B 除第 i 行外彼此相同, M r +1 也是 A 的一 故 个 r+1 阶子式,因 r(A)=r,故 M r +1 =0; ② M r +1 含 B 的第 i 行且含第 j 行,由行列式的性质, M r +1 的值等于 A 中含第 i 行和 第 j 行相应元素对应的子式,故 M r +1 =0; ③ M r +1 只含 B 的第 i 行而不含第 j 行,则由行列式的性质有M r +1 = N r +1 +λ Pr +1 ,负号, M r +1 = 故 其中 N r +1 和 Pr +1 是 A 的 r+1 阶子式或与 A 的 r+1 阶子式相差一个正、 0. 由于 M r +1 只有上述 3 种情况, B 的任意一个 r+1阶子式都为零, 故 因此 r(B)≤r=r(A). 另一方面,我们将 A 看做是由 B 经第 j 行乘以(-λ)加到第 i 行得来的,由以上证明应 有 r(A)≤r(B),故 r(A)=r(B). 据定理,可以用初等变换将矩阵化为较简单的形式,从而可直接看出矩阵的秩.例如 限定只施行初等行变换总可以把矩阵变为一种“行阶梯矩阵” ,其中不全为零的行的行数就 是矩阵的秩.下面举例说明. 例 1 求矩阵? 1 ?2 ?1 ? ?2 4 2 A=? ? 2 ?1 0 ? ? 3 3 3的秩. 解0 2? ? 6 ?6 ? 2 3? ? 3 4?A? 1 ?2 ?1 ?0 0 0 ? ?0 3 2 ? ?0 9 6 ? 1 ?2 ?1 ? ?0 3 2 ?0 9 6 ? ?0 0 00 2? 6 ?2 ? ? 2 ?1 ? ? 3 ?2 ? 0 2? ? 2 ?1 ? 3 ?2 ? ? 6 ?2 ? ? 1 ?2 ?1 0 2 ? ? ? ? 0 3 2 2 ?1 ? ? 0 0 0 ?3 1 ? ? ? ? 0 0 0 6 ?2 ? ? 1 ?2 ?1 0 2 ? ? 0 3 2 2 ?1 ? ? ? ? 0 0 0 ?3 1 ? ? ? ?0 0 0 0 0 ?上式中最后一个矩阵称为行阶梯矩阵,它具有的特征是:每个“阶梯”上只有一行,任 一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的左方和下方的元素均为零.从行阶梯矩阵中容易看到:行阶梯矩阵中有 3 行不全为零,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三阶的上三角形行列式为它的子式不等于零,如1 ?2 0 0 3 00 2 = ?9, , ?3 而所有四阶子式都为零, 所以 r(A)=3, 即矩阵 A 的秩等于行阶梯矩阵中不全为零的行的行数. 若对行阶梯矩阵再施行初等行变换,则可将其进一步化为更简单的形式:行阶梯矩阵?1 ? ?0 ? ? ?0 ? ?0 ? ? ?1 ? ?0 ? ? ?0 ? ?0 ??2 ?1 0 2 2 1 3 3 0 0 0 1 0 0 1 3 2 3 0 0 0 0 0 1 02 ? ? 1? ? 3? 1? ? ? 3? ? 0 ?16 ? 9 ? ? 1? 0 ? 9? ? 1? 1 ? 9? ? 0 0 ?上式中最后一个矩阵具有下述特征:非零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为 1,且含有这些“1”的列 的其他元素都为零,这个矩阵称为矩阵 A 的行最简形阶梯矩阵,简称行最简形. m×n 矩阵 A 经过初等行变换总可以化为行阶梯矩阵和行最简形,若再经过初等列变换,还 可以化为如下的形式:?1 ? ?0 ?M ? I = ?0 ?0 ? ?M ?0 ?0 L 0 L 0? ? 1 L 0 L 0? M M M? ? 0 L 1 L 0? . 0 L 0 L 0? ? M M M? ? 0 L 0 L 0?矩阵 I 称为 A 的标准形, 其特点是: 的左上角有一个 r 阶单位阵(r(A)=r), I 其他元素都为 0. 由此可以看出:所有 m×n 阶矩阵,若秩相等,则它们有相同的标准形. 定义 5.4 若矩阵 A 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化为矩阵 B,则称 A 与 B 等价,记为 A~B. 等价是矩阵间的一种关系,满足: (1) 自反性:A~A; (2) 对称性:若 A~B,则 B~A; (3) 传递性:若 A~B,B~C,则 A~C. 由定理 5 ? 2,若 A~B,则 r(A)=r(B). 三、 初等矩阵 对矩阵实施初等变换,可用矩阵的运算来表示. 定义 5.5 由单位阵 E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方阵称为初等矩阵. 3 种初等行变换对应 3 种形式的初等矩阵. (1) ri ? rj ,得到 ?1 ? ? O ? 1 ? 0 L L L ? ? M 1 ? E(i,j)= ? M O ? M 1 ? 1 L L L ? ? ? ? ? ??1 M MM0? ? ? ? ? ? ? ? ? ←第 i 行 ? ? ? ? 1 ? O ? ? 1?←第 j 行.(2) ri ×λ(λ≠0) ,得到?1 ? ? ? ? O ? ? ? 1 ? ? E(i(λ) ? )= λ ? ←第 i 行 ? ? 1 ? ? O ? ? ? ? 1? ?.(3) ri + λ rj ,得到?1 ? ? ? ? O ? ? ? 1 L λ ? ? E(i,j(λ) ? )= λ M ? ←第 i 行←第 j 行. ? ? 1 ? ? O ? ? ? ? 1? ? 同样 3 种初等列变换 ci ? c j , ci × λ ,ci×λ和 ci+λcj 也分别对应着 E(i,j),E(i(λ), ) E(j,i(λ). ) 可以直接验证(证明留给读者)得到. 定理 5.3 设 A 是一个 m×n 矩阵,则对 A 实施一次初等行变换,相当于用相应的 m 阶初等 矩阵左乘 A;对 A 实施一次初等列变换,相当于用相应的 n 阶初等矩阵右乘 A. 由 逆 矩 阵 的 定 义 及 定 理 5.3 , 知 初 等 矩 阵 都 是 可 逆 的 , 且1 E (i, j ) ?1 = E (i, j ), E (i (λ )) ?1 = E (i )), E (i, j (λ )) ?1 = E (i, j (?λ )). 所以初等矩阵的逆矩阵仍然λ为初等矩阵. 定理 5.4 设 A 为可逆阵,则存在有限个初等矩阵 P1,P2,…,Pl,使 A=P1P2…Pl. 证 A 是满秩矩阵, A 的标准形为单位阵, A~E, E 经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可变成 A, 则 即 故 也就是存在有限个初等矩阵 P1,P2,…,Pl,使p1 p2 L pr Epr +1 L pl = A, ,即 A = p1 p2 L pl . 推论 m×n 阶矩阵 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 m 阶可逆方阵 P 及 n 阶可逆方阵 Q, 使 PAQ=B. 请读者自己证明. 由定理 5.4,下面给出一种求逆阵的方法. 当|A|≠0 时,由定理 5.4 有 A = p1 p2 L pl . ,所以有pl ?1 p ?1l ?1 L p ?12 p ?11 A = E , ,及(5.1)pl ?1 p ?1l ?1 L p ?12 p ?11 E = A?1.(5.2)(5.1)式表明 A 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可变成 E, (5.2)式表明 E 经同样的初等行变换就变成了A?1 ,即 pl ?1 p ?1l ?1 L p ?12 p ?11 ( A, E ) = ( E , A?1 ),所以我们得到用初等变换求逆阵的方法是:作 n×2n 矩阵(A E),当用初等行变换(仅用行变 换)把左边的矩阵 A 化为 E 的同时,右边的矩阵便化为 A?1 ,即 (A E)初等行变换 (E A-1). 例2 设? 1 2 3? ? ? A = ? 2 2 1? , ? 3 4 3? ? ??1 求A . 解?1 2 3 1 0 0? ? ? ( A E) = ? 2 2 1 0 1 0 ? ?3 4 3 0 0 1? ? ??1 ? ?0 ?0 ? ?1 ? ?0 ?0 ? ?1 ? ?0 ?0 ? ?1 ? ?0 ?0 ? ?1 ? ?0 ? ?0 ?所以2 ?2 ?2 2 ?2 0 2 ?2 0 0 ?2 0 0 1 00 0? ? ?5 ?2 1 0 ? ? ?6 ?3 0 1 ? 3 1 0 0? ? ?5 ?2 1 0 ? ? ?1 ?1 ?1 1 ? 0 ?2 ?3 3 ? ? 0 3 6 ?5 ? ? ?1 ?1 ?1 1 ? 0 1 3 ?2 ? ? 0 3 6 ?5 ? ? ?1 ?1 ?1 1 ? 0 1 3 ?2 ? ? 3 5? 0 ? ?3 2 2? ? 1 1 1 ?1 ? 3 1? 1 ? 3 A?1 = ? ? ? 2 ? 1 ??2 ? ? 5? ?3 . 2? ? 1 ?1 ? 3对于矩阵方程 AX=B,若 A 为 n 阶可逆矩阵,也可以用初等变换求解,因 A 可逆,A = p1 p2 L pl . 则 A?1 = pl ?1 p ?1l ?1 L p ?12 p ?11 ,其中 Pi ?1 (i=1,2,…,l)也是初等矩阵,于是pl ?1 p ?1l ?1 L p ?11 A = E , (5.3) pl ?1 p ?1l ?1 L p ?11 B = A?1 B. (5.4)上面两式说明: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将 A 化为 E 的同时,就将 B 化为了 A?1 B ( = X ) ,即pl ?1 p ?1l ?1 L p ?11 ( A B ) = ( EA?1 B ), , 这样, 得到矩阵 AX=B的解法是: 先作一个矩阵(A B),?1 通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将左边的 A 化为 E,同时右边的矩阵就化为了 A B = X ,记作 (A B)初等行变换(EA?1 B ).例 3 求解矩阵方程 AX=X+A,其中 X A? 2 2 0? ? ? A = ? 2 1 3 ?. ?0 1 0? ? ?解 矩阵方程变形为 (A - E) X=A,|A-E|=1≠0, A A E?1 ? ( A E A) = ? 2 ?0 ? ?1 2 0 ? r2 ?r3 ? 2 0 3 ? 0 1 ?1 ?2 00 3 2 2 2 1 0 11 ?12 2 0? ? 2 1 3? ? 0 1 0? 0? ? 3? ? 0??1 2 0 2 2 0? r3 + 4r2 ? ? ? 0 0 ?1 ?2 1 3 ??1 2 0 2 2 ? r2 ?r3 ? 0 1 0 2 0 ? 0 0 ?1 ?2 1 ? ? 1 0 0 ?2 2 ? r1 ? 2r2 ? 0 1 0 2 0 ? 0 0 1 2 ?1 ?所以0? ? ?3 ? ? ?3 ? 6? ? ?3 ? , ? ?3 ?? ?2 2 6 ? ? ? X = ? 2 0 ?3 ? . ? 2 ?1 ?3 ? ? ?第六节典型例题例1已知矩阵 A 满足关系式 A + 2 A ? 3 E = 0 ,求 ( A + 4 E ) ?1 .2解设法分解出因子 A + 4 E ,由 A + 2 A ? 3 E = 0 ,有(A+4E)(A-2E)+8E-3E=0 ?2(A+4E)(A-2E)=-5E, 即 2 1 ( A + 4 E )( E ? A) = E , 5 5得( A + 4 E ) ?1 =2 1 E ? A. 5 5?1? ? ? 100 例 2 已知矩阵 A = PQ ,其中 p = 2 , Q =(2,-1,2),求矩阵 A, A, A . ? ? ?1? ? ? ?1? ? 2 ?1 2 ? ? ? ? ? A = PQ = ? 2 ? (2,-1,2)= ? 4 ?2 4 ? , ?1? ? 2 ?1 2 ? ? ? ? ? ?1? ? ? QP =(2,-1,2) ? 2 ? =2 ?1? ? ?A2 = ( PQ)( PQ ) = P (QP )Q = 2 PQ = 2 A A3 = A2 A = 2 A A = 2 A2 = 22 A.一般地,设 Ak ?1 = 2k ? 2 A ,则.解Ak = Ak ?1 A = 2k ? 2 A A = 2k ?1 A.根据数学归纳法,有 Ak = 2k ?1 A ,于是A100? 2 ?1 2 ? ? ? = 2 A = 2 ? 4 ?2 4 ? . ? 2 ?1 2 ? ? ?99 99? 1 ?1 0 0 ? ?2 ? ? ? 0 1 ?1 0 ? 0 例3 设B =? ,C = ? ? 0 0 1 ?1 ? ?0 ? ? ? ?0 0 0 1 ? ?01 3 4? ? 2 1 3? , 0 2 1? ? 0 0 2?且矩阵 A 适合方程 AC T ( E ? BC ?1 )T ? 2 E = O ,求 A. 解先将方程化简,得A[( E ? BC ?1 )C ]T ? 2 E = O A(C ? B )T = 2 E A = 2[(C ? B )T ]?1 ?1 ? 2 2? ?3 ? ?4 0 0 0? ?1 0 0 ? ? 1 0 0? ?2 1 0 = 2? ? 1 ?2 1 2 1 0? ? ? 3 2 1? ? 0 1 ?2 ? 2 0 0 0? ? ? ? ?4 2 0 0 ? . = ? 2 ?4 2 0 ? ? ? ? 0 2 ?4 2 ??10? ? 0? 0? ? 1?? 1 1 ?1 ? ? ? 例 4 A = ?1 1 1 ? , 又 A? X = A?1 + 2 X , ,求 X. ? ? 1 ?1 1 ? ? ?分析如果由 A 求出 A*, A?1 ,再代入方程求解会很麻烦, 注意到 A, A?1 ,A *的关系, 方程两边同时左乘 A. 解 方程两边同时左乘 A,有 AA*X=E+2AX, (AA*-2A)X=E,即(|A|E-2A)X=E. 所以 X = ( A E ? 2 A) ,且|A|=4,所以?1? 2 ?2 2 ? ?1 1 0? ? ? 1? ? X = (4 E ? 2 A) = ? 2 2 ?2 ? = ? 0 1 1 ? . ? ?2 2 2 ? 4 ? 1 0 1 ? ? ? ? ??1例5设 A = ( aij ) n×n 为 n 阶非零方阵,且对任意元素 aij 都有 aij = Aij .证明 A 可逆.分析 证 A 可逆,可证 A ≠ 0, |A|与代数余子式有关系,联系到行列式按一行(列)的展开式. 证 因为 A ≠ 0,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为零,设为 aij ,则|A|按第 i 行展开,得A = ai1 Ai1 + ai 2 Ai 2 + L + aij Aij + L + ain Ain .又因为aij = Aij ,所以A = ai12 + ai 2 2 + L + aij 2 + L + ain 2 & 0, ,由于 A ≠ 0 ,所以 A 可逆. 例 6 证已知 E+AB 可逆,证明 E+BA 可逆,且 ( E + BA ) = E 因为-1B( E + AB )-1 A( E + BA)[ E ? B ( E + AB )?1 A] = E ? B ( E + AB ) ?1 A + BA ? BAB ( E + AB ) ?1 A = E + BA ? B ( E + AB )( E + AB )?1 A =E所以 E+BA 可逆,且.( E + BA) ?1 = E ? B ( E + AB ) ?1 A.例 7 讨论 n 阶方阵 A 的秩?a b L b? ? ? ? b a L b ? (n ≥ 2). A= ?M M M? ? ? ?b b L a?解 对矩阵 A 作初等变换? a + (n ? 1)b b L b ? ? ? A i = 2, 3,L , n ? a + (n ? 1)b a L b ? ? M M M? ? ? ? a + (n ? 1)b b L a ? 1 L 1 ? ? a + (n ? 1)b ? ? 0 a ?b L 0 ? ? j = 2, 3,L , n ? M M M ? ? ? 0 0 L a ?b? ?所以当 a≠b, a≠-(n-1)b 时, r(A)=n; a=b=0 时, 当 r(A)=0, 此时 A=0; a=b≠0 时, 当 r(A)=1; 当 a=-(n-1)b 时,r(A)=n-1. 注 只求矩阵 A 的秩时,既可作行变换,也可以作列变换.它们都不会改变矩阵的秩. 例 8 设方阵 B 为满秩矩阵,证明 r(BC)=r(C). 证 因方阵 B 为满秩矩阵,则 B 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初等矩阵 p1 , p1 ,L , pl 的乘积,即B = p1 , p1 ,L , pl ,从而 BC = p1 , p1 ,L , pl C .此式说明 BC 是由 C 经若干次初等行变换(用初等矩阵左乘 C) 所得,由于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所以 r(BC)=r(C). 例 9 设 C=A+B,其中 A 是对称阵,B 为反对称阵,证明下列 3 个条件是等价的: (1) CTC=CCT; (2) AB=BA; (3) AB 是反对称阵. 证(1) ? ?(2). 因 C = A + B = A ? B ,由 C C = CC ,得T T T T T (A-B)(A+B)=(A+B)(A-B), 由此可得 AB=BA. (2) ? ?(3). 由 ( AB )T = BT AT = ? BA = ? AB ,即得 AB 是反对称阵. (3) ? ?(1).C T C = ( AT + BT )( A + B ) = ( A ? B )( A + B ) = A2 + AB ? BA ? B 2 = A2 + BA ? AB ? B 2 = ( A + B )( A ? B ) = C T C第三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n 维向量第一节 一, n 维向量的概念 定义 1.1n 个有顺序的数 a1 , a2 ,L , an 所组成的数组α = (a1 , a2 ,L , an )称为 n 维向量,数 a j 称为向量 α 的第 j 个分量(或坐标).分量是实数的向量称为实向量,分量是 复数的向量称为复向量.本章只讨论实向量. 可以用 n 个数组成的有序数组(a1, 如一个含 n 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 a1 x1 + a2 x2 + L + an xn = 0 ,(a1 , a2 ,L , an ) 简单表示,这就是一个 n 维向量.在解析几何中,以坐标原点 O 为起点,以点 P(x,y,z)为终点的向量OP={x,y,z} ,就是一 个三维向量.为了区分点(x,y,z)与向量{x,y,z} ,用了两种不同的括弧表示,而线性代数中向量常用圆 括弧.n 维向量可以说是几何中三维向量的推广,不过三维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直观地体现出来,而 n 维向量(n>3)就没有直观的几何意义了. 向量可以写成一行α = (a1 , a2 ,L , an ) ,也可以写成一列? a1 ? ? ? a α = ? 2 ?. ?M ? ? ? ? an ?为了区别,前者称为行向量,后者称为列向量,两种向量的本质是一致的,其差别仅在于写法不 同.为了沟通向量与矩阵的联系,行向量亦可看做行矩阵,列向量可看做列矩阵. 设 n 维向量 α = ( a1 , a2 ,L , an ) , = (b1 , b2 ,L , bn ) 则当且仅当它们对应的分量都相等, ai = bi β 即(i=1,2,…,n)时,称向量 α 与 β 相等,记作 α = β . 分量是零的向量,称为零向量,记为 0=(0,0,…,0) . 维数不同的零向量是不相等的. 向量 (a1 , a2 ,L , an ) 称为 α = ( a1 , a2 ,L , an ) 的负向量,记为- α . 2 定义 1. . 设 α = ( a1 , a2 ,L , an ) , = (b1 , b2 ,L , bn ) , β 那么, 向量 ( a1 + b1 , a2 + b2 ,L , an + bn )称为向量 α 与 β 的和,记为 α + β ,即α + β = (a1 + b1 , a2 + b2 ,L , an + bn ) .定义向量 α 与 β 的差为α - β = α +(- β )= (a1 ? b1 , a2 ? b2 ,L , an ? bn ) .定义 1.3 设 α = ( a1 , a2 ,L , an ) 为 n 维向量,λ为实数,向量 (λ a1 , λ a2 ,L , λ an ) 称为向量 α 与数λ的乘积,记为λ α 或 α λ,即λ α = αλ = (λ a1 , λ a2 ,L , λ an ) .向量相加及向量的数乘两种运算合起来,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可以验证,它满足下列运 算规律(其中α,β,γ都是 n 维向量,λ,μ是实数): (i)α + β = β + α;(ii) (α + β ) + γ = α + ( β + γ ); (ii)α + 0 = α;(iv) α + ( ?α ) = 0; (v) 1 α = α; (vi) λ ( ? α ) = (λ? )α; (vii) λ (α + β ) = λ α + λ β ; (viii) (λ + ? )α = λ α + ? α. 二、 n 维向量空间 定义 1. 4 设 V 是非空的 n 维向量的集合, V 对向量的加法及向量的数乘这两种运算封闭, 若 则称 V 是一个向量空间. 所谓对运算“封闭”是指,对任何 α ∈V, β ∈V,有 α + β ∈V;对任何 α ∈V,λ∈R,有 λα∈V. 例 1 所有 n 维向量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 Rn是一个向量空间,它是 R2和R3的推广.例 2 集 合 V1 = {(0, x2 ,L , xn ) M x2 ,L , xn ∈ R}是一个 向量空间 .因为对 任意α = (0, x2 ,L , xn ), β = (0, y2 ,L , yn ) ∈V1,有 α + β = (0, x2 + y2 ,L , xn + yn )∈V1,对数λ∈R,有 λ α = (0, λ x2 ,L , λ xn ) ∈V1. 例 3 集合 V2 = {(1, x2 ,L , xn )M x2 ,L , xn ∈ R} 不是向量空间.因为对任意 α = (1, x2 ,L , xn )∈V2,而 2α = (2, 2 x2 ,L , 2 xn ) ? V2 . . 定义1.5 设有 m 个 n 维向量 α1 , α2 ,L , αm ,对于任给的实数 c1 , c1 ,L cm , 由向量线性运算构 成的式子c1α1 + c2 α2 + L + cm αm称为向量 α1 , α2 ,L , αm 的一个线性组合. 对于 n 维向量 α ,若存在实数λ1 , λ2 ,L , λm ,使得α = λ1α1 + λ2 α2 + L + λm αm ,则称向量 α 能由 α1 , α2 ,L , αm 线性表示(或 α 是 α1 , α2 ,L , αm 的线性组合). 例4 设 V={x= λ1α1 + λ2α 2 + L + λmα m |λ1,λ2,…,λm∈R} , 证明 V 是向量空间. 证 设α,β∈V,则存在λi,μi(i=1,2,…,m) ,使得α = λ1α1 + λ2 α2 + L + λm αm , ,β = ?1α1 + ?2α2 + L + ?m αm , ,于是 α+β= (λ1 + ?1 )α1 + (λ2 + ?2 )α 2 + L + (λm + ?m )α m ∈V, 又对任意实数 k 有kα = (k λ1 )α1 + (k λ2 )α2 + L + (k λm )αm , ∈V,因此 V 是向量空间.定义 1.6 设有 n 维向量 α1 , α2 ,L , αm ,它们的一切线性组合所成的集合V={x= λ1α1 + λ2α 2 + L + λmα m |λ1,…,λm∈R},称为由向量 α1 , α2 ,L , αm 所 生成的向量空间,记为 L( α1 , α2 ,L , αm ) ,即 . L( α1 , α2 ,L , αm )={x= λ1α1 + λ2α 2 + L + λmα m |λ1,…,λm∈R} 例6 设有三维向量 量空间 V1={ x = λ1α1 + λ2 α2 |λ1,λ2∈R} , V2={ x = λ1α1 + λ2 α2 + λ3α3 |λ1,λ2,λ3∈R} , V3={ x = λ1α1 |λ1∈R}. 验证: (1) V1=V2; V 证 有 (2) V3≠V1.α1 =(1,0,0) α2 =(0,1,0) α3 =(1,1,0)及向 , ,(1) 对? ?x ∈V1,存在λ1,λ2∈R,使得 x = λ1α1 + λ2 α2 ,取λ3=0,则x = λ1α1 + λ2 α2 + λ3α3 ∈V2,所以 V1? ? V2.显然 α3 = α1 + α2 ,对? x∈V2,存在λ1,λ2,λ3∈R,使得x = λ1α1 + λ2 α2 + λ3α3 ,有 x = λ1α1 + λ2 α2 + λ3 (α1 + α2 ) = (λ1 + λ3 )α1 + (λ2 + λ3 )α2 ∈ V1 ,所以V2?V1.因此V1=V2. V V (2) 设有 x = λ1α1 + λ2 α2 ∈V1,其中当λ2≠0 时,有 x∈V3.否则存在λ∈R, 使 x=λα1,于是(λ1-λ)α1+λ2α2=0,即 (λ1-λ,λ2,0)=(0,0,0) , 从而λ2=0,矛盾.由于 x∈V1,x∈V3,故V1≠V3. 如果把三维向量看做空间点的向径,那么例 5 中的V1,V2就是 xOy 平面上的向径的 全体所成的集合,而 V3是 x 轴上点的向径全体所成的集合.显然 V3 ? V1 ? R3.定义 1.7设有向量空间V1,V2,若V1?V2,则称V1是V2的子空间. V V V ? V V 如例 5 中,V3是V1的子空间,V3,V1都是 R 的子空间.又如任何 n 维向量所构 V V V V 成的向量空间都是 Rn 3的子空间. 特别若 α1 , α2 ,L , αm 是 n 维向量, L α1 , α2 ,L , αm ) R 则 ( 是n的子空间. 显然,若 V 是向量空间,0 是 V 中的零向量,则 V 与{0}都是 V 的子空间,这两个子 空间称为向量空间 V 的平凡子空间,V 的其他子空间称为非平凡子空间. 现在再回到例 5,由上面对例 5 的几何解释可知,xOy 平面上点的向径的全体所构成的向 量空间可以由α1,α2通过线性运算生成,也可由α1,α2,α3通过线性运算生成,但却 不能由α1通过线性运算生成.现在要问:一般的向量空间能否由其中某些向量线性生成?如果能 由某些向量线性生成,那么生成这个向量空间,最少需要几个向量?如果上述问题有肯定的答案, 那么只要把握用以生成向量空间的最少的几个向量,就把握了向量空间.要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