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萨满苟活能力于乱世 下句是什么

不求拔刀相助,只求什么写下句_百度知道
不求拔刀相助,只求什么写下句
不求拔刀相助,只求什么写下句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求拔刀相助,只求肝胆相照。
不求拔刀相助,只求不背后插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一代名妓柳如是从良嫁人后却又为何红杏出墙
一代名妓柳如是从良嫁人后却又为何红杏出墙
明朝末年,兵连祸结,眼见社稷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人们只求能苟活于乱世中,哪还有闲心去卿卿我我、风花雪月。可偏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饱读诗书的风流名士,或为沦落风尘的美丽女子,在乱世的烽火硝烟中逆风飞扬,肆意张扬着不羁的个性与旺盛生命力。有关明末名士与歌妓之间的传奇事迹很多,最出名的有冒辟疆与董小婉,侯方域与李香君,吴梅村与卞玉京等。其中命运最跌宕起伏、经历最最传奇、堪称一波三折的当属东林大儒钱谦益与名妓柳如是这对老少配。
钱柳之恋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是名满天下之人,钱谦益自不必说,他被誉为明末文坛领袖,是名士中的翘楚。柳如是艳冠群芳,用今天的话形容是“颜值爆表”,更难得的是精通诗词音律,是名妓中的花魁。钱谦益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59岁高龄迎娶时年23岁、青春靓丽的名妓柳如是,而且是明媒正娶纳为正室,此时他的大老婆尚在,此事已招致时人特别是士大夫们的非议,乃至婚礼当天迎新的花船被人砸了无数石块瓦片,弄得老新郎官端的是好生狼狈。谁料婚后两人倒是相敬如宾,每日在绛云楼中谈诗论画、品茗读书,很是投契。二人逍遥快活地厮守了二十年,还育有一女,让不看好这段忘年孽缘的人大跌眼镜。在那个年代,名士兼官员者讨几个老婆本非啥稀罕事,稀罕的是国破家亡时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面对山河破碎,面对风雨飘摇,面对生死考验,一介名士的节操居然不比一位名妓,这倒是一桩让人意想不到的奇事。
钱谦益,少年时即有才名,堪称学霸。他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崇祯元年(1628)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遭温体仁弹劾被革职。钱谦益饱读诗书,被誉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然而其人却不善为官,所有任上皆政绩平平。清军入关后,他任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清顺治二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率八旗兵南下,围困南京城,南明岌岌可危。清兵围困南京城时,柳如是劝丈夫和自己一起舍身取义,投水殉国,钱谦益沉呤半响,以手试水道:“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闻言大失所望,围观者更是一片哗然。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钱谦益见势不好,急忙死命拽住她。看似凛然的钱老夫子一句“冷极奈何”,竟成千古笑料。
商女亦知亡国恨,反而是身被皇恩的博学名士节操碎了一地。柳如是见丈夫贪生怕死,于是退而求其次劝他归隐山林,永不仕清,也算报答大明故国养士之恩。钱谦益听后不置可否,默不作声。日,大雨滂沱,钱谦益率南明诸文武大臣开门跪地迎降,短命的南明弘光小朝廷覆亡。在社稷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代知识精英比青楼女子还不知亡国之恨,钱谦益和柳如是分别给出的态度已经足以得出此说的论据。事后,钱谦益主动剃发留辫,柳如是以及家人见之错愕。他仕清后被任为礼部右侍郎,受命北上赴京担任编纂《明史》的副总编辑。钱谦益“一‘ 女’事二夫”,被人讥为“两朝元老”。性子刚烈的柳如是拒绝随夫北上,独自一人留在了南京。
就在满清大军将南京围得密不透风之时,钱谦益的好友河南兵备道袁枢拒绝降清,绝食数日而亡。再往前看,东林党创始人高攀龙遭魏忠贤迫害,已削籍在家的他听闻魏阉欲赶尽杀绝,不愿受辱,于是效仿楚大夫屈原投水而亡。自古艰难惟一死,我们无权苛求钱谦益必须以死殉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钱谦益想苟且偷生,也属人之常情。但他冒着大雨跪地献城以降多铎,又立即接受清廷的赐封,屁颠颠赴京做官,如此速忘对之有恩之故国,如此功名心热,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与宽宥了。
为何说某些读书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操守不如妓女,从二者身份反差之悬殊就可得出答案。明朝前期善待士人,士人知恩图报,甘愿共赴国难似乎理所当然。明晚期权阉当道,朝纲废弛,正人君子迭遭摧残,忠直正派的读书人的下场往往很凄惨,阿谀奉承的奸诈小人却春风得意,这样的吊诡状况让士人心寒齿冷,类似夏完淳这样甘愿殉国的义士又有几人?钱谦益学问渊博,加之少年得志,很年轻时就金榜题名,后官至侍郎,即便是遭贬斥后闲居在家的日子也过得富足安逸,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这样人生几乎一帆风顺的人自我了断,有那心也没那胆啊。柳如是自幼堕入底层,操持的又是倚门卖笑的皮肉营生,她尝尽了人世间万般艰苦、见惯了世态炎凉、看轻了虚名伪善、不屑那从一而终的贞节牌坊,这样的人却为何自愿投水殉国呢?妓女也讲节操?这岂不太扯!
柳如是慷慨决绝的性格,和她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有关。柳如是幼年即被卖入窑子,经历颇为坎坷,她曾经被一位内阁大学士赎身为妾,却差一点死在他家里那位凶悍善妒的“河东狮”的刀下。她不得以再次流落江湖,周旋在各路士大夫之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场面没经历过,什么苦没吃过,因此她的胆魄、果决、坚毅绝非那个锦衣玉食惯了的钱谦益所能比。柳如是身为妓女,按理说没有沐浴过大明浩荡的皇恩,却愿意以死报国,这亦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现象,值得玩味。柳如是性格独立,绝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柔弱妇人。钱谦益北上做官,柳如是留在南京,这似乎是一个信号。按理说,大明换作大清,只不过换个名称而已,侍候谁不都是一样吗。柳如是不愿陪夫君北上,已经亮明态度:自己虽然出身微贱,但亦有其底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对于丈夫投降清朝一事她似乎耿耿于怀、不愿原谅,于是独留南方,免遭身后万众唾骂。
柳如是留居江南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比较八卦的桃色新闻,她和一位姓郑的书生好上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史料是这样说的:“当谦益往北,柳氏与人通奸,子愤之,鸣官究惩”。钱谦益在北京当官时,柳如是和一个姓郑的书生有了奸情。钱的大公子认为柳如是此举有辱门风,愤而告官,那官儿竟然将郑生杖责而死。柳如是从事过朝秦暮楚的娼门职业,和陈子龙等江南才子有过同居关系并留下诸多一夜情,这是职业性质使然,亦无可厚非。但自嫁给钱夫子以后,妓女从良,比贞妇还守节,她死心塌地的守着钱老夫子,再未闹过绯闻。如今她再度红杏出墙,大约是宣泄对钱谦益失节降清的不满吧。
钱谦益回家省亲时,得知自己被戴了顶绿帽子,老先生对儿子的行为不仅不褒奖,还破口怒骂其子,甚至不愿见他。钱说“谓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钱谦益毕竟是大知识分子,是非善恶、羞耻心尚未泯灭,和阮大铖等无耻之徒不是一路货色,对自己失节降清一事,他似有愧疚,因此并不愿苛责妇人应守身如玉,因为妇人失身比起士大夫变节来说简直不堪一提。钱谦益虽遭众人耻笑,但这事做的也算公平。在这一点上钱谦益还有自知之明,不像有些不知廉耻的士大夫,自己道德沦丧、毫无气节,却要求妻妾为自己守贞,简直混帐透顶。清顺治三年(1646)钱谦益告老还乡,携柳如是返回常熟定居。后来钱两次受牵连下狱,多亏柳如是上下奔走营救,花钱将他捞出。晚年的钱谦益很不得志,经常牢骚满腹、卖痴耍骄,他老嚷嚷着活着无趣、要死要死。柳如是揶揄他:“乙酉国亡时你不敢死,今天却寻死觅活,岂不晚矣”?
反倒是传奇女子柳如是,身为下贱,却有仁有义,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让多少仁义道德不离口的士大夫蒙羞。柳如是曾经深爱着的前男友陈子龙,也是极富盛名的江南才子,最后奋起抗清,虽兵败身死,却称得上一条铮铮硬汉。柳如是引为人生知己的两个亲密爱人,其人生抉择却如此不同,想必她的内心亦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吧。康熙三年(1664年),钱谦益于八十三岁高龄卒于杭州。旬月后,忠贞义烈的奇女子柳如是突然自缢身亡。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一代名妓柳如是从良嫁人后却又为何红杏出墙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就爱阅读的支持!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当前位置:>>>>
北欧神话--但求苟活于乱世
北欧神话--但求苟活于乱世
当今的北欧 狼多羊少
以前的大多数的路子已经渐渐不适合新人所走了
无论你在强国在弱国,你如果不做好良好的防卫,那结局真的会很悲惨
首先我们建国要在以下一个指导思想下发展
这是前人总结出的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公式,那就是:你的防御力=领土*40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有时候新人并不太可能达到
所以在国土达到600以前,你可以把标准下调到领土*30
接下来偶给大家推荐3种下一轮将会被削弱的组合
洛基+盗贼 克瓦希尔+术士/商人 弥米尔+术士(这神个人感觉选盗贼似乎也大有可为,这个容我等下细说)
1)克瓦和弥米的发展比较相似可以放一起说
两者前期发展很简单也很枯燥,只需要黄金公式的指导下均衡增长自己的领土
其中克瓦是以科技见强的神明,所以一般人都多造学院(弥米尔也需要多造,为后期加持做准备),同时也有另外一种思路
克瓦的特殊兵种学者在这一轮是一种非常强势的兵种,特效:每小时产1科技点
所以有人就在初期神力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多造房舍。1房舍有35人口,那35学者就比一学院的产量高的多,但是这种发展有个 前提,你必须有大量的资源!
克瓦初期想要有大量的资源的话周边环境很重要,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果你处于东部某国同时国家很安全的话,可 以大幅度的降低自己的防御,快速抢地盘!当然风险越大回报越大这就看大家的把握能力了
最后当你的国土慢慢累积到8-900的时候,克瓦已经能有1W左右科技点而弥米尔也可以开始量产男巫准备加持了
此时的你基础已经打好,接下来的路已经有很多种,在乱世中已经很好的生存下来
2)洛基+盗贼组合一般人们提其他们都会自然而然的带上猥琐二字......确实,这个组合灰常的猥琐!
洛基间谍可以全地图6小时盗窃,并且一出生就有6级窃取:木材+铁矿这极为实用的技巧
另外最为特殊的是,洛基是所有神里面抢夺别人土地同时还能掠夺资源的!
一看到这很多人眼睛一亮,抚掌大笑这神果然是当狼的不二选择......
错了,洛基当狼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早期大家实力均等你才有机会靠走攻击路线胜出
现今的洛基走的是比克瓦和弥米更极端的龟缩防守路线!(其实弥米如果选择了盗贼也可以这样走)
指导思想就是盗贼全点+潜行,资源完全靠偷,英雄拿武器出门抢劫死羊
这其实是现在发展最快的一种组合了,这点主要还是归功于大量的无主死羊
只要你看见那种250地出了保,国力又低的要命的,派间谍出去就算级别再低少则3-5W多则7-8W甚至10多W
12个间谍一次的偷窃完全可以让你的国力有一次综合的飞跃,只要你早期辛苦一点,6小时偷一趟
你会发现你的发展完全是火箭式的!同时,为了以后的发展建议在400土地之前压制一下的土地
多偷几天200-300的死羊远远胜过你看似好看的一下到了5-600地落的无羊可偷的境地
其中土地的抢劫也比较容易,毕竟500以下地防御不高的还是很多的,靠英雄拿武器再加上少量兵一般都能把啃下来,碰上裸 防的还能多抢几回。
这里要谈谈偷盗的两大群体:
1就是无人的死羊那个最肥,这些羊大多数聚集在200-300这段
2就是那些土地上1000的商人或者加持流成型的SS
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在500-700这段土地呆太长时间,上了400+就靠早期累积的大量资源一举冲上700+
还有就是洛基的特殊兵种:变形怪 2500Sil 725Ore 攻3防6.5 比长矛贵30%左右 但是属性强上不少
所以在大量资源的前提下用他来取代长矛的地位,毕竟复合兵种在很多关键时刻还是蛮有用的
最后告诉大家几个比较有用的心得
A.早期兵种建议尽量使用弓手+剑兵,因为人口比较富余不怕不够
而且这两种兵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兵种,多造点总是不会有坏处的,后期资源多了人口不够也可以随时解散不心痛
剑兵更是可以靠频繁的打仗把消耗掉
B.科技点建议一开始使用在建筑和征兵的时间减少上,两样都缩减到8小时至少(也就是你一次攻击返回的最少时间),当然 是越快越好,我个人是把都点到了6级。
C.出生在西部诸如49/46/33/30等等这一类紧邻47/31这些人口畸形聚集的国家最好使用迁移王国
玩个游戏天天被人虐待那叫招罪,没人回喜欢那滋味的~
最新最全网页游戏资讯,尽在
最新最酷最炫网页游戏,尽在
最Q最有人气网页游戏,尽在
新热好玩的安卓游戏/苹果ios游戏推荐,尽在
关注“iweb4399”微信号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 (09-21) · (09-21) · (09-21) · (09-21) · (09-21)
02-0102-0102-0101-3101-3101-3101-3101-31&曹操杀杨修后羞辱他爹:“老杨啊,你怎么瘦成这样啊?”,杨彪只回了一句话…
曹操杀杨修后羞辱他爹:“老杨啊,你怎么瘦成这样啊?”,杨彪只回了一句话…
日09时54分来源: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人追求长寿,或许是本能所致吧!
然而自然的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一个人过了壮年开始走下坡路,即使秦皇汉武这般的强力者,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
活着要过有质量的生活,如果处于种种折辱之中苟延残喘,实在不能称为人生享受。
庄子说的“寿者辱”,汉魏之间的杨彪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在那个乱世他苟活了83岁(142年—225年)
辉煌的早年岁月
杨彪或许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他那个特别聪明的儿子杨修——拜三国演义所赐,老是在曹操面前显摆高智商的公子哥,知道的人就多了。
其实杨修在杨家真的不算根葱,和他的父辈、祖辈的那些大人物比起来,只有靠边站的份。
弘农杨氏,是东汉名门,和汝南袁氏一样,是超一流的门第世族。
杨彪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加上杨彪自己,都当过大汉朝的太尉,三公之一,位及人臣。
再往上追溯,汉昭帝时老杨家出过丞相杨敞、汉高帝时开山祖杨喜封赤泉侯。
这个家谱摆出来,人前人后,是可以吹牛下酒的。
杨彪带着这个光环出世,年纪轻轻就进入仕途。
先是参加东汉的修史,和蔡邕、卢植等大儒一块续写《东观汉记》这国家大书。
顺风顺水地一路提拔,先后担任过侍中、京兆尹、五官中朗将、南阳太守、卫尉等等等等一大串官职,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官职,都是绝大多数宦海沉浮的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京兆尹,京城洛阳的市长,南阳太守,总统一方的省部级长官。
而这些对杨彪而言,的确是唾手可得,这就是人和人的区别。
杨彪完全有资格撇着嘴,叹口气说:当官真是苦差事。
年轻的时候,正义感强,干劲大,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当时黄门令太监王甫贪污了几千万的钱财,就是杨彪站出来把他揭发,有关部门因此才逮捕杀了王甫,天下人无不拍手称快。
杨彪的名字就是正义和高贵的代名词。
乱世中挣扎
董卓掌握朝政时,杨彪已位列三公,为司徒。
山东袁绍、曹操他们起兵攻打董卓,董卓决定迁都到长安。
说,关中土地肥沃,秦国靠此兼并天下,稍事经营,就可以成为好地方。
杨彪反对说:“无缘无故放弃宗庙园陵,百姓一定大乱。天下动起来很容易,要安定就难了。”
董卓变色道:“小百姓算什么东西!你想阻拦国家的大计吗?”
太尉黄琬急忙说:“这样的国家大事,杨公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些吧?”
董卓脸臭臭地不说话。
司空荀爽看情况不对,这个董卓可是翻脸不认人的坏蛋,上前充和事佬:“董相国难道喜欢迁都?山东那些叛兵,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事。所以要迁都慢慢地对付他们,这是秦、汉以来掌控天下的招数嘛!”
这个马屁很及时很到位,董卓才干笑几下,不深计较。
下朝没多久,杨彪、黄琬就被免官。
俩人在别人劝说下,还是去向董卓认错,老董也知道这几个人在朝中的声望地位,就又给杨彪一个光禄大夫的官。
老杨已经明白在黑恶势力面前,有时也要低头。
又乱了一段,董卓的余党李傕、郭氾擅权朝政,又打了起来。
杨彪守护在汉献帝身边,极尽所能保护皇帝的尊严。
李傕的部下来劫持献帝到大营,杨彪说,哪有天子住到臣下的家里这种事!顶不住,只好去了。
杨彪去郭氾那儿为双方说和,又被郭氾给扣住,杨彪大义凛然地说:“你们俩个,一个劫持天子,一个质押公卿,你们想干什么?”
郭氾拨刀要杀他,杨彪怒道:“你们连陛下也不保护,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幸好好多人劝解,才从虎口逃得一条命回来。
在这一段黑暗的时光,杨彪表现出对大汉的忠心耿耿,多次差点就被蛮横的军阀给杀了,是一个骨气十足的汉子。
曹操的折磨
颠簸流离的汉政府,在曹操迁都到许昌后,终于安定下来。
曹操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要掌握住各方面的大权。
建安元年的一次宴会,曹操看杨彪脸色不对,或许感觉到这些汉家的旧臣有对自己不利的举动,借口上厕所,就提前开溜了。
当时袁术在淮南称帝,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杨彪和袁术是姻亲,曹操以此诬蔑杨彪勾结袁术,图谋不轨,下狱严刑逼供。
将作大匠(文化建设部长)大儒孔融朝服也没穿,一口气冲到曹操办公室,说:“杨公德高望重,天下景仰。周书说父子兄弟罪不牵连,怎么能因袁术的事归罪杨公?”
曹操说:“这个是陛下的意思嘛!”
孔融说:“如果成王要杀召公,周公可能不知道吗?大家拥戴曹公您,是以为您会正大光明,现在无缘无故地杀人,只怕人心就散了。我孔融鲁国男子,明天拍拍屁股就走!”
成王是周公立的,这个典故明白说所有这一切出自曹操。曹阿瞒一世奸雄,不会为了孔融几句话就放人,叫许昌令满宠好好审讯。
孔融、荀彧等重量级人士都给满宠带话,不要动刑,只问问话。
满宠没理这些,照样大刑侍候。
几天后,他对曹操说:“找不出杨彪反动的证据。这个人海内闻名,没有明确的罪证,不能动他。我劝主公三思。”
满宠是曹操的心腹,有名的黑脸,反过来也为杨彪说话,曹操这才放过了杨彪。
杨彪经过这一劫数,越发小心谨慎。
担任了几个平凡的职务后,建安十年起,就称身体差,老头我的脚老是抽筋,退休,再也不出门了。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人不惹事,事来找人。
又过了十年,杨彪的聪明儿子杨修风头太过,得瑟不得了。
又卷入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夺嫡之争。
曹操在确定曹丕为继承人后,立马动手削弱曹植的势力,第一个就干掉了曹植的高参杨修。
曹操碰上杨彪,再给他伤疤上撒了一把盐:“老杨啊,你怎么瘦成这样啊?”
杨彪回答:“惭愧啊!我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但还是有老牛舔犊的爱嘛。”
西汉的大臣金日磾看到儿子不成器,成为汉武帝的宠臣,又格外无礼,自己动手杀了这儿子。
老杨悲愤又有节制地告诉曹操,我没教育好我的儿子,但我还是有一个父亲爱子的心情。
曹操羞愧了,也许这一回有几分真心。
魏朝的“礼遇”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接受汉朝的“禅让”,建立曹魏帝国,改年号为黄初元年。
新朝要有朝气象,杨彪担任过大汉朝的三公,现在如果他再来担任大魏朝的三公,不正是说明大魏奉天承运,是上天的安排吗?
于是征召杨彪为大魏的太尉。
杨彪辞让了:“杨彪我曾经为大汉的三公,遭遇天下大乱,没有做出自己的贡献。暮年多病,岂可再成为新朝的元勋?”
曹丕比起他老爸曹操,少了武人的爆烈,多了文人的优雅。
就让他去吧!封了个荣誉的官职光禄大夫。
上朝时允许拄着延年拐杖,穿着布衣,戴着鹿皮帽(隐士的帽子)。待以宾客之礼,这个很了不起,没有算你是我的臣子。
原来担任过汉朝的大官如陈群、华歆都成为曹魏朝的开国元勋,当然脸上还是要比赛着悲痛几下。
曹丕故意问陈群:“朕上应天命而有天下,你为什么不高兴?”
陈群是个老滑头,回答道:“臣和华歆都为先朝服务过,今天虽然欣逢盛世,这个还是会义形于色。”
杨彪比起陈群之流要硬气的多。
只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硬是在岁月中遭受种种无奈的痛苦,被折磨得棱角尽去。
董卓的恐吓、曹操的毒打、儿子也被曹操拿来恐吓曹植…
他自己却折辱偷生,差点熬死了曹丕(早死一年)!
83岁的老头,回首一生,不知是悲是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苟活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