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时,说唱韵脚大全必须是同一韵部的吗?还是只要是韵母相同就行?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_突袭网-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
来源:互联网 时间: 8:57:30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图1)
十、变通与拗救
上篇所举的五绝、五律、七律各四首,除一首五绝外,每首诗都有变通用字。作诗,按标准填入汉字,不
容易。因为有的汉字,义合适,声未必合适。有些字可以换,如"两"是仄声,如需平声可以换成"双";"
此"可以换"兹";"彼"可以换"他";"碧"可以换"苍","神州"可以换"赤县";"长安"可以换"日下"……。
但许多字、词很难换,如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余都是仄声。其中除"十"可以"旬"替代外,
别的字都难到找平声替代。于是古人想出个变通的办法。七言诗的顶节、头节、腹节,每个音节都两个字
,讲究的是第二字,它正在节奏点上,平仄不得通融,第一字好商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不是无
条件)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脚节只一个字,硬碰硬,通融不得。通融的规则有深有浅,先讲浅的,深
的"拗救",后面再讲。&&&&&& 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
字、第三字、第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
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不提第七字,因为脚节只一个字,尤其要"分明",自不待言。由
此推断,五言诗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好记,但是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式不适用。初学者如果仅凭这口诀来作
近体诗,定会在平仄上犯规,乃至犯诗家之大忌。&&&&&& 在近体诗句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乙2句式上,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
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
授找遍《全唐诗》,只找到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仄平仄仄平&&&&&&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仄仄仄平仄仄平&&&&&& 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的疏忽,也许他们是盛唐初期人,当时诗律未细,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
仄。但是,"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
王力《汉语诗律学》100页)&&&&&&& 这里顺便提一下,现在报刊上某些诗集中发表的近体诗,常有孤平出现,可能是受了"一三五不
论"的误导,也可能由于作者和编辑疏于检查。&&&&&& 不押韵的诗句,即五言甲1、乙1句式,若只有一个平声,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这不"孤平
",算"拗句",可以用,但最好有补救,这留待"拗救"中再讨论。&&&&&& 大忌之二是"三平调"也称"三平脚"。三平调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甲2
句式上,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
第五字,绝不可将仄声通融为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结尾在古体诗中并不少见,
在初唐、盛唐的五言近体诗中,也偶尔见之,但诗律渐细之后,因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则视为诗之大忌了。&&&&&& 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小忌呢?&&&&&& 一是"三仄脚"也称"三仄调"。三仄脚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乙2句式上
,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
,尽可能不要把平声通融为仄声,变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诗的出句才会出现三仄脚,古人并
不像对三平调那样视为大忌,不时可以见到,以五言为多:&&&&&& 城中十万户& 平平仄仄仄 (杜甫《水槛遣心》)&&&&&& 相看两不厌& 平平仄仄仄 (李白《独坐敬亭山》)&&&&&& 七言诗三仄脚较少,下面举唐诗中一句:&&&&&& 朝罢须裁五色诏& 仄仄平平仄仄仄&&&&&&&&&&&&&&&&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可见唐人并不以三仄脚为诗病。但诗尾接连三个短促的仄声,会使诗句节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
相间的音乐美,后人作诗没有特别好的诗句,是不轻易用它的。陆游《夜泊水村》颔联:"老子犹堪绝大
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出句是三仄脚。"绝大漠"引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诗人隐然以霍去病自
比;"泣新亭"引自《晋书》的典故:晋室南渡,过江贵族常在新亭饮宴,受王导批评,大家相视流泪。这
一联的大意是:我年近花甲,倘有用武之地,还能像当年年富力强的霍去病那样横渡大漠;诸君大权在握
,又何至于束手无策,像晋朝南渡诸人对泣新亭呢?这一联用典精当,充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激情、献身
豪气,并痛斥南宋朝庭屈膝投降、偏安一隅的政策。这样的好诗句,出现了三仄脚,也不以为疵。又如毛
主席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行天遥望一千河"。出句也是三仄脚。诗人"浮想联翩"从农村的灾
难转到天上同牛郎谈话。地球赤道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
,一日走了八万里。诗人以现代科学与飞腾的想象相结合,写出大气磅礴的诗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教香菱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说的这段话,是有
根据的,历代大手笔不乏此类出奇之句。但是对初学者来说,还是谦逊点为好,所以应尽量避免三仄脚。&&&&&& 除了三仄脚之外,其他两种不规范的三字结尾也应尽量避免。不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标准的三
字结尾共四种:&&&&&&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初学者在未学会"拗救"之前,应按上面四种规范的三字结尾作诗,除了避免三平调、三仄脚之外
,还应避免其余两种拗字尾(三仄脚亦属拗字尾) ,即: 平仄平 仄平仄&&&&&& 所谓"一三五不论",这三个字可以通融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完全可以不论的,只有七言的第一字
。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凡属乙2句式,平声不能通融为仄声,否则就犯了大忌----孤平。至于
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平仄一般比较固定,不宜随意机动。如若机动,最好有拗有救。一三五-
---这三个不在音节点上的字,同脚节越近,其机动性越小。&&&&&& 浅的平仄通融规则大致上就是这样。下面用表格来标示。懂得七言诗的平仄配置规则,五言诗的
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五言比七言少一"顶节";懂得律诗的平仄配置规则,绝句的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
律诗是绝句的重叠。所以下面只列出七律诗律式表,其余可以触类旁通。附录格律诗律式表说明:表中以"."表示平声可以通融为仄声或仄声可以通融为平声;以" "表示押韵;以"|"表示音节界
限。1型 七律首句平起仄收&&&&&&& 五律首句仄起仄收 2型 七律首句平起平收&&&&&&&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型 七律首句仄起仄收&&&&&&& 五律首句平起仄收 4型 七律首句仄起平收&&&&&&& 五律首句平起平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的律式表,供初学者写近体诗时备查,不必全部死记硬背,你只要搞通句中、句间、联间的
音节平仄交替、连环的规则就行了。为便于记忆,我把这规则编了个《三三诀》:&&&&&& 三字----一三五可通融;二四六音节中。&&&&&& 三相----句中平仄相间;联中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黏。&&&&&& 三避----孤平句是大忌;三平调一定避;拗字尾尽量避。&&&&&&&& 拗救&&&&&&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有拗有救,才为不病。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
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
来了,这叫仄拗平救。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
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拗救"。拗救基本
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本句下个
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
声,平拗了,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 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对句该用仄声
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
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 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
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 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现在分别介绍上述拗救形式。&&&&&& (一)本句自救。有两种大拗是必须救的。&&&&&& 第一种是救孤平。前面讲了孤平是诗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须救的。若是你作诗时,用乙2句
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有办法
: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
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简称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简称三拗五救)。下面举例说明之。&&&&&& 五言一拗三救:&&&&&&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仄平平仄平&&&&&& (字下面的 表示该平用仄, 表示该仄用平,下同)&&&&&& 这句恰在第一个字(头节上字),该用平声的字眼上,用了仄声"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
于是就在本句第三个字(腹节上字),该用仄声的字眼上,用了平"天"字,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又如:&&&&&&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怀》)&&&&&& 仄平平仄平&&&&&& 这句的头节上字该用平声,而"北"是仄声,为避免孤平,就将该用仄声的腹节上字,用平声的"江
"来救。&&&&&& 七言诗的三拗五救,也是用腹节上字(第五字)的平声去救头节上字(第三字)的仄声。就是第
三字该平而仄,第五字该仄而平。例如:&&&&&&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句头节上字(第三字)"晓"该平而仄,于是就用腹节上字(第五字)该仄而平的"犹"去救。又
如:&&&&&& 一任晚山相对愁(程颢《题淮南寺》)&&&&&& 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句头节上字"晚"该平而仄,用腹节上字该仄而平的"相"去救。&&&&&& 七言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仄拗了,能不能用第一字的平去救?不能,即使第
一字用了平声(平仄仄平仄仄平),还算"孤平"句,必须用第五字的平去救。那为什么?原来救孤平是以
五言为准的,五言必须在第三字上救,七言就必须在第五字上救。&&&&&& 第二种大拗是"特拗"句。&&&&&& 不是说"二四六分明"吗?可是在近体诗中的乙1句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的
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该用仄声的偏用平声,成了: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恰恰在重要的节奏点
上平仄不合,乃至句中音节相间,联中句间音节相对,诗中联间音节相黏的规则统统不管。这似乎大大违
反了平仄规则,成了平仄上的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五言称之为四拗三救,七言称之为六拗五救。拗者,不
顺也,违反常规也。可是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
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
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故王力《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 "特拗"例句:&&&&&& 五言:&&&&&& 仍邻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用于其他联的出句也有,但
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常用这种句式。 鲁迅诗:&&&&&&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哀范君》)&&&&&&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无题二首》)&&&&&&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毛泽东诗:&&&&&&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喜闻捷报》)&&&&&&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答友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用这种本句自救方式,必须注意的是:五言的第一字平声,通融不得;七言的第三字平声,通融
不得。一般不能把五言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平仄平仄;把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仄仄平仄
平仄。如果这样通融,五言成了平仄间等,七言三仄当头后面又平仄间等,吟起来拗口,听着不顺。&&&&&& 第二种是锦上添花式的本句自救。在前面介绍的律式表中,平仄可以通融的字眼,一般无须拗救
。可是许多人在作诗时,有意无意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上更和谐,节奏更鲜明。例句如
下:&&&&&& 1.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 镜湖流水漾清波(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只研朱墨作春山(鲁迅《赠画师》)&&&&&& 曙光初照演兵场(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2.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 亭脊太高君莫拆(白居易《高亭》)&&&&&& 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牡《泊秦淮》)&&&&&& 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 班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答友人》)&&&&&& 这种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的甲1、甲2、乙1三式,若用于七言乙2式就成了孤平句了(平仄仄平仄
(二)对句相救
&&& 第一种是腹节上字前拗后救,或后拗前救。前面曾说过,写诗时,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
腹节上字),尽量按标准句式写,最好不用拗字,若是腹节上字拗了,要尽量用对句相应的字去救。所谓
小拗,就属这一类。例如:
&&&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恩量移宰江邑》)&&&&&&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歌声袅袅出清漠,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诗人写诗,有时对句腹节上字非
用平声不可,于是就将出句腹节上字的平声改用仄声,来个平拗仄救。&&&&&& 这种拗救方式只适用于出句是甲1句(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是乙2句(平平仄仄
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联。其他联式都不适用。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脚。&&&&&& 若是乙2句作为出句,也就是入韵诗的首句,腹节上字该仄而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怎么样救?不用救。因为对句是甲2句(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腹节上字正好是仄声
,平仄相对,若是以平相救,则成为三平调了。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多,前人以乙2句为首句,第五字用拗
字的不少。例如:
&&& 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离家别湖上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庭院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
&&& 所谓一三五不论,其中第五字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即乙2句作为入韵诗的首句时,仄改平而不用抵偿
。&&&&&& 写近体诗时,腹节上字尽量不用拗字,如用了,应尽量去救;当然,不救也勉强合辙,故云"小拗
可救可救不救"。&&&&&& 第二种是为了将诗句的声调调整得更和谐的前拗后救,同第二种本句相救一样,属锦上田花之列
。例如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才见吴州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皇甫冉《送陆澧、郭郧》)&&&&&&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附马》)
& 前仄拗后平救:
&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其一)&&&&&&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其五)&&&&&&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前拗后救: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王昌龄《道郭司仓》)&&&&&&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张说《蜀道后期》)&&&&&&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燕子楼》)&&&&&& 井转辘轳千树转,门开阊阖万山秋(许浑《秋日候扇》)
&&& 这种头节上字的前拗后救,只能用于仄拗平救,若是平拗仄救,这一联的对句就犯狐平了。&&&&&& 第三种是一拗双救。就是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并用,是自救和相救的复合方式。这也属锦上添花
之列。例如七言的第一、第三字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丈拥千官(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这种拗救,出句和对句平仄字字相对,声调极为和谐,故诗人最喜爱用它。在唐宋人的七言律诗中,出现
这种双救句式是很多的。据王力教授考据,中晚唐以后,使用这种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
,一联中字字平仄相对,成为一种时尚,比使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准句式的还多。&&&&&& 一拗双救常常与救孤平结合在一起,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
这一联对句腹节上字"难",该仄而平,既救了本句头节上字该平而仄的"故",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腹
节上字该平而仄的"得"。它兼任两种职能,既救本句孤平,又救出句腹节上字。又如:
&&&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归》)
&&& 这一联出句和对句,既各自本句自救,又相互而救,既救了对句的孤平,又调整音节更和谐。这种一
拗双救在七言诗中较常见。例如:
&&&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第四种是特殊的一拗双救句。一般对句相救是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字相救。如出句第一字拗,
对句第一字救;出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这种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
位相救,用对句的第五字去救出句的第六字。不仅可救一个拗字,还可救第五第六两个拗字。这个对句必
须是孤平自救句,即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许浑《旅怀作》)
对句的"人",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白"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日一"双拗字。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有万"双拗字。
下面是以对句五平救出句六仄的例句: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客"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苦"字。
霜林染出云锦灿,春色并归风露秋(元好问《游友泉寺》)
对句的"风",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并"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锦"字。&&&&&& 前面曾讲过写近体诗应尽量避免三仄脚,若非用不可,也可以救,但不能在对句同一位置的字眼
上救,因为对句腹节上字仄拗平救,就成了三平调。碰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对句错位相救。即用对句头节
上字该仄而平去救出句腹节上字的该平而仄。&&&&&&&&&&&& 例如: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望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 拗救是近体诗调节平仄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面讲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现在旧体诗仍沿用的一
些规则。除此之外还有所谓"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诗,例如崔颢的《黄楼楼》:
&昔人已剩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这种"拗句格"是
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变体。&&&&&& 还有所谓"拗律",就是律诗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例如杜甫的《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气爽相新鲜。&&&&&&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为何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这首"拗律"是"老节渐于诗律细"的诗圣刻意用古风的格调写的近体诗。这种"拗律"有条规矩,就是必须句
句皆拗,不能有一句律句。若是你还不辨平仄,给自已写的诗标上"拗律",那可不行。因为难免不"瞎猫
碰死毫子",冒出句把两句律句来,这就闹笑话了。有的同志因不辨平仄,就想学古体诗,其实,不辨平
仄,学古体诗也有困难。因为唐宋以后的古体诗讲究古朴风格,讲究"避律",就是在诗中尽量避免出现律
句。&&&&&& 这些"拗句格"、"拗律",宋以后很少有人做了,这里所以举例说明一下,目的是使大家读旧体诗
时,碰到这种情况,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例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里有一首《咏贾谊
》,就是拗律: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诗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影响较大,是的,在他一些作品中借用或化
用了不少三李的某些诗句。但窃以为,他在声律上,更多地步杜工部,除前面曾指出,在他律诗中很少出
"上尾"之外,还有这首拗律为证。&&&&&& 同样还要说明的是,唐人近体诗中有所谓失对、失黏的现象。失对就是一联中平仄不相反,这在
五言诗中较多,七言诗中较少;失黏就是两联之间平仄不相同,这在五言诗七言诗中皆有,七言诗中居多
。王维的两首有名的七绝,一首失对,一首失黏。
&&&&&&&&&&&&&&&&& 少 年 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诗首联失对)
&&&&&&&&&&&&&&&&& 渭 城 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诗首联尾联失黏)
在律诗中失黏的更多,有首联与颔联失黏,有颔联与颈联失黏,也有颔联与尾联失黏的。这种失对、失黏
,也叫拗对、拗黏,拗者,不顺也。这些是古体诗向近诗转变中出现的,所以也有叫作变体或变例的。但
宋以后科场中不准有失对、失黏的诗,于是黏对就成为律诗的金科玉律。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图2)十一 近体诗的押韵
&&&&&&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民歌、诗、词、曲无不押韵,所以诗歌又叫韵文。押韵是把
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子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记得住、传得
开。押韵的方式,古体诗比较自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用平声押韵,也可以用仄声押
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又有多种。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方式,则有定规。&&&&&& 一、一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言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
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 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 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
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用
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一的标准。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分成若干部,作为做
诗押韵的依据。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广韵》
。《广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到了金代,以《平水韵》为官方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
是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为该书刊行于此城,故名《平水韵》(一说为南宋时代平水人刘
渊根据前人韵书修编而成,故名《平水韵》)。该韵书将宋代《礼部韵略》(官方颁布的科考标准韵书)
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合并,共106韵,上平声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各声韵目
第八章已经开列,不再重复。元、明、清各代,都以《平水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现
在。&&&&&& 前人做诗押韵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生作
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韵部。科场"试帖诗"大部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若是诗出了韵(又
称"落韵"),无论诗作得怎么高超,只能算不及格。旧时作"分韵诗"用韵也很严格。若干文人相聚,作诗
或填词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或填词。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紫壁联
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就是描写文人聚宴分韵作诗的。作分韵诗一般要求押本韵,不能出韵,即
使窄韵、险韵也不例外。《红楼梦》48回载:"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
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故旧时代学作诗,特别是考生学作"试帖诗",必须牢记106个
韵部,尤其是30个平声韵部。&&&&&& 另一种情形是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虽不在同一个韵部,可以通押。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
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
等形式。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定规,如"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
用甲韵(如"东"、"寒"、"虞"等),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冬"、"删"、"鱼"等);
"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葫芦韵"和"
进退韵"差不多,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但它要求先小后大,像葫芦似的,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第
四、第八句押"二冬",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这些"变体"并不普遍。在
晚唐、宋代作诗形成一种时髦风气的,是"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
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例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第一句的"峰"字属冬韵,"同"和"中"属东韵。这叫"以冬衬东"。又如欧阳修的《行云》:&&&&&& 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首句"思"属支韵,"围"、"归"属微韵,这叫作"以支衬微"。&&&&&& 用"衬韵"的在律诗中更多见。如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老夫上下蓼花滩,每过君家辄系船。&&&&&& 尊酒灯前山入座,孤鸿月底水连天。&&&&&&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竞秀主人文似豹,不应雾隐万峰边。&&&&&& 首句"滩"属寒韵,"船"、"天"、"年"、"边"属先韵,这叫作"以寒衬先"。又如刘禹锡《酬朗州崔
员外》: 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橘树鹧鸪声。&&&&&& 一辞御苑青门去,十见蛮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阖闾城。&&&&&& 何人万里能相忆?同舍仙郎与外兄。&&&&&& 首句"亭"属青韵,"声"、"生"、"城"、"兄"属庚韵,这叫作"以青衬庚"。&&&&&& 前面介绍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都称之谓"出格体",不是正格。而这种"衬韵"不算出
格,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叫作"孤雁出群"。"原来诗的首句可不用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古
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王力《汉语诗
律学》53页)诗人从这多余的韵脚上,讨取点自由,借用邻韵也就不算出格了。&&&&&& 前人作近体诗用韵是偏严的,邻韵通押只限于诗的首句。现代人写近体诗,却在突破这个樊篱,
邻韵通押已不限于诗的首句,而是扩展到其他押韵的句子,如绝句的第二、第四句,律诗的第二、第四、
第六、第八句。这种突破也见之于传统文学形式古为今用的导师们的作品中。这里以鲁迅、毛泽东的旧体
诗为例:&&&&&& 鲁迅青年时代写的近体诗,现在保存下来的,如《别诸弟》、《莲蓬人》、《庚子送灶即事》、
《惜花四律》等,共十二首,每一首用韵都属同一韵部,"衬韵"也不用,是严格按照旧时的试帖诗用韵的
。但当他赋与旧体诗以历史新质之后,服从于表情达意,将前人"衬韵"、移植过来,而不限于首句。例如
《悼柔石》:&&&&&& 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幻变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里的"时"、"丝"、"旗"、"诗"属支韵,"衣"属微韵,按陈规,邻韵只可用于首句,而这首
诗却用在最后一句。又如《无题二首》其一:&&&&&&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酒卮食河豚。&&&&&& 这首诗里的"云"属文韵,"春"属真韵,"豚"属元韵。三个押韵的字分属于相邻而又不同的韵部,
这在古人近体诗中是很难找到的。但现在保留下来的鲁迅近体诗,多数还是用同一韵部的。这少数几首通
押的近体诗,你总不能认为是他不懂韵律,或者一时疏忽,应该认为是对近体诗用韵的合理解放。&&&&&&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平仄是非常工整的,大都用标准句式,可以变通的非关键字,也尽
量拗而有救,调整得节奏鲜明、和谐,连不押韵的句子的脚节,上、去、入三声掺合着用,邻近的脚节不
用同声字,力避"上尾",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于此可见他对声韵学造诣之深,运用之严谨。然而他的近
体诗的押韵,同鲁迅一样,突破前人的樊篱,运用了邻韵通押。例如《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的"难"、"丸"、"寒"三字属寒韵,"闲"、"颜"二字属删韵。再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锺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黄"、"慷"、"王"、"桑"四字属阳韵,"江"属江韵。又如《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班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飞"、"微"、"衣"、"晖"属微韵,"诗"属支韵。再如《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锦战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五个押韵的字,分别属三个韵部,"飞"、"违"、"非"属微韵;"题"属齐韵;"谁"属支韵。&&&&&& 郭沫若近体诗很讲究平仄,但押韵也不"率由旧章"。例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这首诗五个押韵的字也是分属三个韵部,"淆"属肴韵,"刁"属萧韵,"遭"、"毛"、"曹"属豪韵。&&&&&& 对于近体诗的邻韵通押,诗词界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近体诗的形式既然是仿唐宋人的,还得
合乎前人绳墨,一首诗的韵脚应该属同一韵部,若要邻韵通押,也只限于诗的首句。他们的作品也是严格
遵守这个规则的。对鲁迅、毛泽东等近体诗的邻韵通押,可"为尊者讳",只说"在前人诗中难找",或"不
合于唐宋诗人的格律",并无苛责之词。&&&&&& 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体诗,在尚不能突破古四声平仄樊篱的条件下,把押韵的宽限适当解放些,
也是合理的。而且,这种解放,并未背离仿古的原则。前面提到唐宋人的"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
、"衬韵"等,早就邻韵通押。在宋词中,韵域很宽,邻韵通押更自由。为近体诗开辟了古为今用道路的导
师们,既已合理地解放了押韵,我们何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 我赞成第二种意见,但也不反对第一种意见。王力教授在50年代出版的《汉语诗律学》中说:"近
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字下面加了着重点)但是在
1977年出版的《诗词格律》中,则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
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可见这位研究诗词曲格律的著名专家
,也是赞成合理解放诗韵的。其实,邻韵通押在前人诗中也并非难找,在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就指
出刘长卿、杜甫、李隆基、李商隐等作品中邻韵通押的韵脚,并"唐人不以为嫌也"。窃以为作诗讲究一韵
到底,还是受了历代官方科考的影响。&&&&&& 邻韵通押,无疑给我们写近体诗用韵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初学写作还须具备有关韵部的一些基本
常识。&&&&&& 首先是对《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尤其30个平声韵部,及每个韵部包括哪些常用字,有个大致的
了解。&&&&&& 旧时学童学诗韵是和学对偶一起学的。学法很简单-----背诵《笠翁对韵》(清李渔著)、《声
律启蒙》(清车万育著)、《训蒙骈句》(明司守谦著)等韵对书。这些书以平声30个韵部为纲,把作诗
押韵常用的同一韵部的字,编成歌诀。譬如:在《一东》条目下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
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
商两曜斗西东。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浸浸朔雪冷渔翁。……"自小把这些背熟了,既懂得
哪些词儿可以相对,又记得风、空、穹、蒙、中、红、东、翁等常用字属东韵。现在要求像过去学童那样
背得滚瓜烂熟是很困难的,也不必要,但是,你要熟悉各韵部的常用字,读这些书比读《诗韵》有趣,因
为后者如同辞典,读起来枯燥无味,记不住,而且许多生僻字也用不着记。但是《诗韵》还是要购置一本
的,以供查对。现在重印出版的《千家诗》,后面附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也有
重印出版的,有兴趣,可以看看。&&&&&& 下面是《平水韵》30个平声韵所包括的字数:&&&&&& 上平声一东包括风、空、虫、弓、东等174字二冬包括冬、钟、松、龙、蛩等120字三江包括窗、江、缸、邦、逄等51字四支包括诗、儿、丝、鸶、縻等464字五微包括稀、飞、微、肥、衣等72字六鱼包括虚、书、车、驴、鱼等123字七虞包括珠、乌、凫、须、朱等305字八齐包括溪、堤、鸡、西、霓等133字九佳包括淮、崖、喈、鞋、谐等55字十灰包括开、苔、台、莱、灾等111字十一真包括真、麟、椿、人、秦等171字十二文包括文、军、芬、薰、闻等97字十三元包括喧、源、暄、轩、魂等161字十四寒包括难、蟠、鸾、鞍、滩等123字十五删包括攀、菅、颜、潺、删等64字&&&&&& 下平声一先包括天、川、田、弦、钱等235字二萧包括骄、遥、谣、雕、消等183字三肴包括爻、蛟、蛸、哮、胶等107字四豪包括刀、高、袍、醪、猱等110字五歌包括河、罗、歌、磨、荷等115字六麻包括麻、衙、鸦、茶、花等167字七阳包括长、香、王、塘、妆等270字八庚包括轻、声、酲、生、行等190字九青包括青、灯、经、亭、星等90字十蒸包括升、鹰、冰、昆、灯等114字十一尤包括忧、游、牛、愁、头等247字十二侵包括心、琴、砧、森、参等70字十三覃包括三、南、庵、蓝、潭等96字十四盐包括嫌、蟾、尖、甜、帘等86字十五咸包括咸、缄、帆、喃、杉等41字&&&&&& 上面每个韵部列出的五个字,不是韵书上排列的前五字,而是从《声律启蒙》上选摘出来的。这
样可以避开一些生僻字;同时可以选出一些同一韵部而古今读音有差异的字。使读者了解,有些字按普通
话音读,韵母完全一样,却不属同一韵部;有些字按普通话音读,韵母不一样,却属同一韵部(吴、闽、
粤等某些地方语中还保留些古音,可能属同一韵部)。这告诉我们:学近体诗押韵,不能完全按普通话音
、觉得差不多来押韵,不能靠查《新华字典》找同韵母的字来凑韵脚,而是要好好读点韵书。诗写完了,
觉得押韵没有把握,要查查韵书,看看是否合辙。&&&&&& 王力《汉语诗律学》根据这30个韵部各包括的字数多少,分为宽韵、中韵、窄韵、险韵四类:&&&&&& 1、宽韵:&&&&&& 包括四支、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一东、十一真、七虞。作诗用这些韵,有较多的韵脚可
供选择。&&&&&& 2、中韵:&&&&&& 包括十三元、十四寒、六鱼、二萧、十二侵、二冬、十灰、八齐、五歌、六麻、四豪。作诗用这
些韵,有次多的韵脚可供选择。&&&&&& 3、窄韵:&&&&&& 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较少。&&&&&& 4、险韵:&&&&&& 包括包括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作诗用这些韵,可供选择的很少。&&&&&& 上面所分宽窄,是按用韵从严的要求来说的。即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不许通
押。古时和现在,都有些文人,故意用窄韵、险韵来作诗,以显才华。对于我们初学的同志来说,知道这
点常识就行了,无须深究。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哪些是邻韵,哪些可以通押。所谓邻韵,一般指诗韵排
列次序相近而音又相似的两韵,或两韵以上,如上平声的一东、二冬,四支、五微、八齐等,这些邻韵可
以通押;有些韵排列次序不相近,而音相似,如上平声三江、下平声七阳,上平九佳、下平声六麻,也可
以通押。这里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诗韵目录》、《诗韵新编》及王力《汉语诗律学》,参
照现代人作近体诗通押的情况,把可以通押的韵目试列如下:&&&&&& 1.一东二冬&&&&&& 2.三江七阳&&&&&&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4.六鱼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8.二萧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面括号中注明"半"的,表明该韵目一半与这(些)韵目通押,另一半与别的韵目通押。其实在
前人和现代人诗词中,6与11、13,7与14也常常通押。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新编》,在1978年修
订重印时,又将十八个韵部和十三辙相对照,指出哪些韵还可以通押,实际上只有十四个韵部,同上面所
列邻韵通押,稍有出入,大致相同。这本书无疑给初学旧体诗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作近体诗押韵很有讲究,开始可先学简单的,按《诗韵新编》的韵目押韵,以后再学复杂的,慢
慢熟悉《平水韵》,逐渐按30个平声韵目押韵,做到一韵到底,不用邻韵,或者做衬韵诗。&&&&&& 古时有所谓"限韵",就是限定用某韵目的字做韵脚,或者固定某几个字作韵脚。这种限韵诗主要
是科考场的试帖诗;另外就是文人集雅作分韵诗、限韵诗等。科考早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集雅做限韵诗也
早已不时兴了。但是"和诗"的遗风尚存---诗词爱好者之间你来我往,一唱一和。和诗用韵有三种:一种
是不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如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柳诗用寒韵
,毛诗用阳韵,郭诗用肴、萧、毫韵,毛诗用灰韵。第二种是用对方的韵脚,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
子先生》,原作韵脚为"天"、"跹"、"园"、"阗"、"前",和作也用同样的字依次作韵脚。第三种只用对方
的同韵目中的字,如对方用东韵,和作也用东韵,可以全部不用对方韵脚字,也可以部分用,部分不用。
如朱德《和毛泽东同志〈登庐山〉原韵》,毛诗的韵脚是"边"、"旋"、"天"、"烟"、"田";朱诗的韵脚是
"边"、"旋"、"天"、"巅"、"前"。韵脚有两个字不同,但都属先韵。这种和诗用韵比第二种限制小些。后
两种都叫做"步韵"或"次韵"。&&&&&& 还有所谓"用韵",就是套用古人某首诗的韵脚作诗,实际上等于步韵和古人的诗。如聂绀弩1946
年讽刺国民党政府滥猎熊猫赠送美国,写了首《吊熊猫》:"**人间何处寻,汶川四境柏森森。可怜弱土
藏殊色,竟有强邻慕好音。万里和番天下计,一身报国女儿心。专机未发香先泯,顿使洋奴泪满襟。"这
首诗的韵脚全部套用杜甫《蜀相》一诗。&&&&&& 如果步自己诗的原韵写诗,叫作"叠韵";如果连叠几次,就称为"再叠"、"三叠"等。&&&&&& 下面讲一讲押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前人作诗押韵有所谓八戒,这里只把初学作诗时容易出毛病
的几点说说:&&&&&& 一是平仄混。初学诗的人往往用韵母相同而平仄各异的字押韵,尤其是现代语中读平声而古时读
入声的字,如"石"、"国"、"激"、"昔"等字押韵。有的在不押韵的单句末尾用了平声字,这都是不合撤的
。辨四声不但是学平仄的基础,也是学押韵的基础。&&&&&& 二是凑韵脚。就是在押韵的字眼上随便拈一个押韵的字凑数,其意思与全诗毫不相干。这在顺口
溜、莲花落和戏剧唱词中是常见的,但如出现在格律诗中那就显得俗气了,并对表情达意有妨碍。&&&&&& 三是出韵。有的人由于读字发音不正确,或受方言影响,又不熟悉诗韵,作诗往往会出韵,例如
有的方言中,"魔"、"谋"二字读音差不多,可是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五歌、十一尤,二者不通押;
在《诗韵新编》中分别属二波、十二侯,二者也不能通押。如果这两个字在一首诗中同时作韵脚,那就出
韵了,这也叫落韵。所以初学作诗时,凡叶韵用字,过去未见过先例的,须和韵书查对一下。&&&&&& 四是窜韵。有的人由于不知道异义、异音的同一汉字分属不同的韵部,作诗就会窜韵。例如"分"
字,若用在"新旧两平分"句中,属平声十二文;若用在"你我有缘分"句中,则属去声十三问。所以作诗时
,对押韵的字要好好辨认其字义和读音。&&&&&& 五是倒韵。就是把一些习惯性搭配词组,前后颠倒过来迁就韵脚。例如:"花葩"、"嫩凉"、"崎岖
"等,不能为了押韵而把它颠倒过来,成为"葩花"、"凉嫩"、"岖崎"。如果颠倒过来意思也讲得通,对诗
的表情达意没有妨碍,不能算倒韵。如"明月"、"归鸟"、"川流"、"尧舜"、"秦汉"等。&&&&&& 六是重韵、复韵。诗中出现过的韵字,再次出现,并用来作韵脚,叫做重韵。同义又同韵的字,
如"芳"、"香"同属阳韵,"忧"、"愁"同属尤韵。这类字在同一首诗中作韵脚,叫做复韵。重韵和复韵在诗
中出现,意思重复,显得单调乏味,必须避免。
诗词入门十八讲!【12-15讲】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图3)
十二、近体诗的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
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
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
,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
,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
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
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
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
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
、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
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
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
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首句入韵者&&&&&&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泪》)&&&&&& 前三联对仗者,首句不入韵的,五律多于七律;首句入韵的,七律多于五律。&&&&&& 律诗首联不用对仗,颔联、颈联、尾联用对仗。这种形式的律诗罕见,因为一般尾联是全诗的结
束语,用散行比较容易画龙点睛,用对仗较受束缚,故诗人不喜用尾联对仗。杜甫诗中时有这种形式,后
人模仿者较少。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悲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泗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律诗中也有四联全部用对仗的,这种形式出现得较早,如唐初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时,王维、杜甫作品中有不少四联全对仗的律诗,其后也有诗人仿效的,故这种形式虽比较
罕见,但较后三联对仗的稍多些。下面五律、七律各举一首:&&&&&&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一)&&&&&&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旗列紫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排律的对仗和律诗同,首联、尾联可用可不用,但中间不论有多少联,必须全部对仗。例如:&&&&&&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贼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之一)&&&&&&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 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 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挂小青旗。&&&&&& 剩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 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 (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律诗以颔联、颈联对仗为正例,上面介绍的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颔联、颈联、尾联三联
对仗,以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对仗,称为变例,也有书上叫做别格、变体的。这些变例,唐宋以
后,以至现代人写旧体诗也有仿效的。还有两种变例,中唐以后就很少有人仿效了。这两种变例是在近体
诗形成过程中,尚未完全定型时出现的,起于齐梁,延至中唐。一种是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又对的
形式。如梁简文帝的《夜听妓》:&&&&&&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如何明月夜,流动拂舞腰。&&&&&& 朱唇随吹动,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余娇。&&&&&& 这首诗首联、颈联是很工整的对仗,而颔联却不对。在平仄格式上也有后来所谓"失对"、"失粘"
之病,带有不少古体诗的痕迹。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平仄完全合律,而对仗尚存古法。在近体诗定型之后,也有诗人偶然仿古。如李白《挂席
江山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这种变例后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偷春体",意思是:律诗应该在颔联对仗的,却抢先在
首联对仗了,"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诗人玉屑》卷二)&&&&&& 还有一种仿古的变例,就是首联、颔联都不对仗,全诗只有颈联一联对仗。例如盛唐的王维《送
岐州源长史归》:&&&&&&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又如中唐的元稹《归田》:&&&&&&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这两种仿古的对仗,多见于五律,七律很少,但于名作中亦偶然见到。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两首七律的颔联似对非对,与颈联相比,其工整程度就差得多了。第一首颔联平仄失对,第二
首首联、颔联平仄失粘,在声律上也都有古体诗的遗风。&&&&&& 上面介绍的那两种存有古风的律诗,中唐以后就很少见到了。晚唐以后,律诗颔联、颈联的对仗
,同平仄的对、粘一样,成了律诗的金科玉律。因此绝句后来也称截句,意思是:绝句是从律诗上截取下
来的。如果截下的是律诗的首联、尾联,那末这绝句两联都不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首联、颔联,
那末这绝句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颈联、尾联,那么这绝句,首联对仗,尾联不
对仗;如果截下来的是律诗的颔联、颈联,那么这绝句两联全对仗。
诗词入门十八讲全集【下篇10(图4)
十三对仗的种类
&&&&&& 关于对仗的种类,自古至今没有统一分类的标准,各种书上所列类格各异。《文心雕龙.丽词》
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类;《诗苑类格上》说,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
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唐代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弘法大师)之《文镜秘府论》称对仗有29种
类格。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认为"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诗词格律》38页)他在《汉语诗词律
学》中,按照传统的词的分类(主要是名词的细分)将对仗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分若干种,共28种。为
了初学者便于掌握,这里试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对仗的分类,一是以对仗的工整程度来分类,二是介绍至今
仍常用的几种对仗的类型。其中有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作些必要的说明,尽量避免费辞。&&&&&& 对仗按其工整程度来讲,一般分为两种,即工对与宽对。&&&&&& 工对要求对仗得工整严谨。不仅要求同类词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
对称,则对仗越工。古时并没有现代语法中那些词类术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时候,有人把
字分为实字、虚字,动字、静字等。王力教授按汉语现代词类系统(现在语法学界对词的分类意见还不完
全统一),根据律诗对仗的特点,把词分为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
虚词;9.代词。&&&&&& 所谓词的范畴最小、关系最亲近、字面最对称主要是名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
、器物、宫室、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鱼虫、形体、人事、人伦等门。各门中又分为若
干类。同一门相对便工,同类相对更工。例如毛泽东《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和"乌蒙",同属地理门中的山名对山名;"逶迤"和"磅礴",都是形容词连绵字;"腾"和"走
"都是形体动词"细浪"和"泥丸"都是细小的形象,亦属地理门。"金沙水"和"大渡桥"同属地理门中的专门
地名;"拍"和"横"都是形态动词;"云崖"和"铁索"同属地理门中的地形地物名;"暖"和"寒"同是形容气候
的。这两联都是极工的对仗。&&&&&& 有的名词虽不属同一门类,但是相邻,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器物对衣饰等,也能成为工对。毛
泽东《送瘟神》(其二):&&&&&&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雨"对"山",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邻类相对;"天"对"地",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
理门,也是邻类相对。其余"红"对"青","随心"对"着意","翻作"对"化为","浪"对"桥";"连"对"动",
"五岭"对"三河","银锄"对"铁臂","落"对"摇",都是关系亲近、字面对称的相同词类。所以这两联也是
很工的对仗。&&&&&& 有些词既不同门类,也不相邻,但在文学作品或言语中常常平列的字,如诗酒、花鸟、人地、金
玉等,也算工对。例如:&&&&&&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白居易《感春》)&&&&&&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 钱钟书说:"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着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并
例举了中晚唐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一联中的"潭"与"树"、
"影"与"身"皆不同类,但成为极工的一联。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谈艺录》185
页)可见这种"使不类为类"的对仗,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须得下番苦工的。&&&&&& 对仗用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可以为工整增色。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中的数词---"两"对"一","千"对"万";颜色词---"黄"对"白","翠"对"青";方位词---"
西"对"东"。所以历来被誉为对仗极工整的一首绝句。又如毛泽东《答友人》颔联:&&&&&&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这一联里的"竹"与"霞","泪"与"衣",都是名词,但不同门类,字面亦不对称;可是因为有了"斑
"与"红"颜色词对颜色词,"一"与"万","千"与"百",数词对数词,形成工整的气氛,这一联也可视为工
对。&&&&&& 工对中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名词连绵字,形容词连绵字,动词连绵字,副
词连绵字。相对的连绵字必须词性相同。连绵字用得好,也能为对仗的工整增色。例如:&&&&&&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诗思沉浮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戴复古《月夜舟中》)&&&&&& 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韩琮《霞》)&&&&&&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之一)&&&&&& 在一联对仗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
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对"心有","彩凤"对"灵犀","双飞"对"一点",都非常工整;而"翼"对"通",却
不怎么工整;"通"为不及物动词,在这里可作为名词用,整个对仗还是工整的。&&&&&& 有些对仗并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因它对仗的方式巧妙,也算工对,这些留待介绍对仗类型时,再
作说明。&&&&&& 旧时做诗学对仗,为追求工整,学童还要学两类书。一类是对韵书,就是前面提到的《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还有一类是辞藻对偶门类书,如《诗腋》、《词林典腋》等。前者
是要熟读背诵的;后者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抄写,既练小楷,又加深对各门、各类相对的辞藻的印象
,应用时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对韵书是以平声30韵为纲,把对仗编成歌诀,既学对仗,又记诗韵,还可
以学到不少典故。在《近体诗的押韵》一章中介绍了《笠翁对韵》一东韵的一段对偶歌诀,下面再介绍《
声律启蒙》中典故较多的六鱼韵三段对偶歌诀。&&&&&& 有对无,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戈雁对求鱼。分金
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绵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
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
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复高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
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
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
之山居。&&&&&& 这三段歌诀中有从《史记》、《汉书》、《晋书》、《说苑》、《天台山赋》以及传说中引出的
典故23个。翻翻这类对书,看看注释,查查原著,可能是蛮有味儿的。&&&&&& 下面再介绍《词林典腋》地理门中的"春山"、"秋山"条目,(为了醒目,酌改排列格式):&&&&&& 春山:送青/横翠 青帐/画屏 石横/林密 花香/泉韵 歌莺/戏蝶 绣岭/烟溪 红点杜鹃/白
分蝴蝶 白云四面/绿柳前头 千峰雷雨/百和花香&&&&&& 秋山:白云/黄叶 清高/碧瘦 朝爽/夕佳 断壁/疏林 云霞现/风月清 崖枫老/路菊香 螺黛
浅/画图宽 竹兼露密/藤与风长 削成青玉/截断碧云&&&&&& 上海书店出版社82年影印出版的清.汤文璐编著的《诗韵合璧》,附有《诗腋》和《词林典腋》
,可惜字太小,编排不醒目,没有标点符号,缺乏必要的注释。如果加以编排、标点、注释,重新出版,
也可以作为学旧体诗的工具书。&&&&&& 旧时学对仗除读上述两类之外,还要应对----老师出上句,学生应下句。童年跟一位老塾师学经
,附带学诗。他很重视应对。据他说,应对如何,不仅考核你对仗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你的志向、品德等
等。我的家乡---江苏南通---清末出了个状元---张謇(中国近代工业、教育的创办人之一)。幼时学诗
,老师出的上句是"人骑白马门前去",张应以"我踏金鳌海上来"。消息传出,乡里都夸这孩子将来大有出
息,父母大喜,于是倾家供其念书。我的那位老师,这故事不知讲过多少次。他给我讲的经,讲的诗,几
乎都忘光了,这故事还记得。旧时之所以对学童强调学对仗,还与八股文有关。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作文,
格式是固定的----八股。"八股文实骈俪之支流,对仗之引申。"(钱钟书《谈艺录》32页)&&&&&& 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的。它只要求词性相同,门类不必相同;意义基本相对,不要求逐字相对
。如毛泽东的《吊罗荣桓同志》的颈联:&&&&&&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长征"与"战锦"对,"不是"与"方为"对,但"难堪日"与"大问题",虽同是名词,却不同门类,亦
不逐字相对。又如《和柳亚子先生》颔联&&&&&&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三十一年"与"落花时节",除"年"与"节"同属时令门类,字面相对外,其余三字都不相对,但四
字都属时间概念,意义相对"还"与"读",都是动词;"旧国"与"华章",同为名词,但不同门类。跟上一联
相比,这一联工整的程度更宽一些,也可以叫做半对半不对;又因其上下两句中一些字虽不合对偶的条件
,但是意思是对称的,所以又叫"意对"。律诗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常见用半对半不对的,如
:&&&&&&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这类宽对也有人用于颔联的。如杜甫《月夜》颔联:&&&&&&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又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颔联:&&&&&&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前人律诗颈联大多较为工整。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散行)&&&&&& 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意对)&&&&&& 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宽对)&&&&&& 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散行)&&&&&& 工对在修辞美、和文字整齐美上有其优长,但其过于拘谨,往往束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
形式服从内容,作诗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损害内容,而是要在充分抒情达意、深化意境的前题下,该工则
工,该宽则宽。宽对虽然其工整严谨不如前者,但咏物抒情较前者方便,而且若对得好,别有风致。王力
"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底。"这是就总体而言的。但宋代苏轼
、陆游等诗人的许多律诗,诗风雄浑豪迈,想象丰富,善用比喻,艺术水平很高。这和他们善用对仗有很
大关系。尤其是陆游,沈德潜说他:"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诗话晬语》)现
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对其评价更高:"放翁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谈艺录》118页)钱先生对苏轼
的评价也很高:"唐人衰枫之语,一入东坡笔下,便尔旖旎缠绵,真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者也。"(同
上121页)苏、陆作品中的对仗,在深化意境的前提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前面介绍苏轼的《和子由
渑池怀旧》就是一例,"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由于用生动的比喻,阐发了人生哲理,语言
自然流畅,因而万口传诵,还被浓缩为"雪泥鸿爪"的成语典故,至今仍被广泛运用。陆游《游山西村》的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明花暗又一村。"是一联对偶极工的"就句对"(后面介绍对仗类型时还要说明"
就句对"亦是工对),状景委婉明丽,同时由于其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人们不论干事业、做学问,都会遇
到类似的境界,因而常被人引用,至今传诵不衰。陆游《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这首诗的颔联是宽对,出句三仄尾;颈联半工半宽,双拗一救。这两联用典精当,语言流畅,国
仇未报、壮士空老的激愤之情跃然纸上。这也就是《红楼梦》里林妹妹所说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的""奇句"。&&&&&& 初学者,最好先在工对上下点工夫,把各类词性搞清楚,把对仗的基础打好,然后再学宽对。宽
对做得好,很不容易,它虽然修辞美、整齐美不如工对,但它更讲究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
言流畅。钱钟书写道"律诗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谈艺录》185页)唐人贾岛,专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时称"苦吟诗人"。他写了一首题为《送无
可上人》的五律,其颈联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
见诗人撮合不类为类,下了多大的苦功。对仗除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之外,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下面分别介绍按不同标准分类
的常见的十一种类型:&&&&&& 甲.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例如:"五岭逶迤腾
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鲁迅《自嘲》)"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这类对仗虽然上下两句意思同一方向并立的,但
各具意义,内容并不相同。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须力避同义、近义。因为短小的近体诗中须包含丰富的
内容,若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诗作显得臃肿、苍白。&&&&&&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
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新
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这类对仗揭示矛盾尖
锐,表达爱憎分明,形象对比强烈,做得好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
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如"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鲁
迅《题三义塔》)"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前面介绍的苏轼《和子由渑池
怀旧》的颔联、颈联都是流水对。流水对用得好,一气呵成,语意连贯,如行云流水,亦可增强诗的艺术
感染力。&&&&&& 乙.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借义对: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相应的字相对。如毛泽东《
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上去,"牺牲"和"日月"不能相对,前者是动词,后者
是名词。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
对"日月"了(按上下两句的关系看,这一联还是流水对;按"牺"与"牲"相对,"日"与"月"相对,这一联又
是"就句对",所以这一联分属三型)。杜甫《曲江二首》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
常"怎么能对"七十"呢?原来古代八尺为寻,一丈为常,"寻常"作为数目,就可以对"七十"了。温庭筠《
苏武庙》中的"回日楼头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铠甲"的"甲"借"甲乙"的"甲","丁壮"的"丁"借"丙
丁"的"丁","甲"、"丁"同为天干,互为对仗,极为工整。&&&&&& 借音对: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
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字发音与颜色词"苍"字同,所以可与同
为颜色的"蓝"字相对。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的"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与"羊"同音,可与"
鸡"相对。杜甫《秦州杂诗》中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珠"与"朱"同音,可与"白"相对。郭沫若
《咏邱少云烈士》中的"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纸张"的"纸"与颜色的"紫"同音,所以与"
苍"字相对。&&&&&& 借对做得好,可为对仗工整增色,但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例如鲁迅《赠画师》
首联:"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是一联极工的对仗。意思是由于南京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文
化围剿,漫天白色恐怖,文坛百花凋零。原来南京在唐朝曾有"金陵"、"上元"、"白下"等名称。诗人巧妙
地选择了"白下"以代表南京国民党当局。这样,"白"对"苍",颜色对颜色;"下"(与"地"同义)对"天",
地理对天文,非常工整。&&&&&&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
对。例如毛泽东《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与"龙盘",
"天翻"与"地覆"分别构成工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又如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
日夜浮。"其中"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
仗。李商隐《二月二日》的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中的"花须"与"柳眼"、"紫蝶"与"黄
蜂"各自成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这种对仗,即使上下句相对的词类不同门类,因其既自对又相对,
虽宽亦工。例如杜甫《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粗看是宽对,细看,"卧龙"与"
跃马"人名对人名,"人事"与"音书"同属人事门,这一联既自对又相对,可列为工对。要学好就句对,须
掌握名词的门类系列,具备工对功底。&&&&&& (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
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句中的两个"
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江村》的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出句中的两个"
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相"字相对;《白帝》的颈联"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出句中的两个"
马"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家"字相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出句中的两个"峡"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阳"字相对。掉字对同时也是"就句对"。看:"桃花"与"杨花"对,"
黄鸟"与"白鸟"对;"自去"与"自来"对,"相亲"与"相近"对;"戎马"与"归马"对,"千家"与"百家"对;"巴
峡"与"巫峡"对,"襄阳"与"洛阳"对。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与"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
整的气氛,同时读起来朗郎上口,显示其音律美。还有一种"借音掉字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用音同义不同
的字作对仗,如白居易《放言》(其五)的颈联"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这一联出句的"世"
与"死",对句的"身"与"生"都是音同义不同的字,工仗更为别致。这类对仗也是比较难作的,作者须具有
相当的修辞素养。&&&&&& 丙.用调字遣词的方法,既增强对仗修辞美又增强音律美,除上述掉字对外,还有:&&&&&& (七)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例如毛泽东《冬云》的颔联"高天滚滚寒
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其中"滚滚"对"微微"便是。古诗中叠字对是常见的,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的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崔颢《黄鹤楼》的颈联"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
、或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但用得恰到好处却不太
容易。例如形容流水,有潺潺、汩汩、滔滔、滚滚、湍湍等叠字,用哪一组叠字最适合,则应视水流的流
量、速度、形态,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等而定,还要平仄合辙。&&&&&& (八)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例如"依稀"两
字的韵母都是"i",这连绵字就叫叠韵词;"彷佛"两字的声母都是"f",这连绵字就叫双声词。双声词互
对叫双声对;叠韵词互对叫叠韵对。如许浑《寻周炼师不遇》:"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零落"和"
参差"都是双声,这对仗就称双声对;朱淑真《元夜》"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缱绻"、"朦
胧"都是叠韵,这对仗就称叠韵对;鲁迅《悼柔石》:"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依稀"和"变
幻"都是叠韵词,这对仗也称叠韵对。学做双声叠韵对须掌握较丰富的连绵字和必要的声韵知识。&&&&&& 丁.结构特殊的对仗:&&&&&& (九)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
,第二句跟第四句相对。例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
&&&&&&&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 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字平仄相同的对联。又白诗《酬刘主簿》中的:
&&&&&&& 我随鵷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
&&& 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四字平仄相同的对联。扇面对在诗中不多见,而在词里面,如《沁园春》
、《望海潮》等长调中却是常见的。&&&&&& (十)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如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颈联:" 斥鷃
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一联中"大鸟"与"老鹰"对称,可是错了位置。刘禹锡《始闻秋风》首
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一联中"君"与"我"对称,也错了位置。有的对仗错位不只一
字、一词,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这一联中以"六
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都错了位。诗人所以用错综对,一是为了押韵,如第一例;二是为了
句顺,如第二例;三是为了迁就平仄,如第三例。&&&&&& 戊.虚词入对。虚词包括介词和助词,介词如:与、和、共、同、并、于、还……等字;助词如
:也、矣、焉、哉、乎、耶……等字。在《怎样读诗词》一章中曾说过:诗讲究省略,一般很少用虚词;
用滥了,那就散文化了。皇帝写诗之多,莫过于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他的诗里助语用得过滥,故钱
钟书批评"清高宗以文为诗,助语拖沓,令人作呕。"(《谈艺录》179页)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诗中虚词
用得恰当而巧妙,则别有风致。&&&&&& (十一)虚词对 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如:"贾公竟行矣,邵公泪泫然。"(张籍《奉和陕州
十四翁》)"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李群玉《春寒》)"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杨万里《虞
丞相挽词》)虚字对或直抒胸臆,慷慨悲壮,或太息底吟,委婉深沉,做得好,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元好问《卫州感事二首》之一中"离合兴亡遽如此,栖迟零落竟安之",数百年来人们用以慨叹朝代
的兴废,久咏不衰。林则徐《赴戍登程》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联,闪耀着顾全大局
和爱国主义的光辉,后来成了人们临危受命的赠言。&&&&&& 对仗有两种避忌。&&&&&& 一种叫做"合掌"。所谓"合掌",就是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意义相同,即同义词相对,例如:"千忧
集日夜,万感盈朝昏"。象这样的整个对仗都用同义词相对是罕见的,但同义、近义相对,例如:"日月如
梭逝,光阴似箭飞。"类似这样的对仗,在初学者的作品中却是常见的。这两句都是形容时光流逝的,"梭
逝"、"箭飞",形象没有什么差别,同前面讲比、兴章里说的博喻不同,博喻的各种喻体各有其特征,使
被形容的本体更丰满,更鲜明,更感人,而喻体同义、近义,徒增累赘。在介绍"正对"时曾讲过,作诗讲
究言简意赅,力避内容重复,故诗家视"合掌"为大忌。&&&&&& 另一种避忌是两联对仗结构雷同,即上一联对仗方式与下一联对仗方式完全相同。两联雷同,就
显得词语结构呆板,所以诗人极力避免,极少违反。但这种现象在当前出版的一些报刊、诗集上并不少见
。这里从一本诗集中的一首七律中摘出中间两联:红旗高举跨时代,观念更新促大潮。&&&&&& 法度常抓循轨道,宏篇续写领**。&&&&&& 这两联的第一第二字,"红旗""观念""法度""宏篇",都是名词仂语;第三第四字,"高举""更新""
常抓""续写"都是动词仂语;第五字,"跨""促""循""领"都是动词;第六第七字,"时代""大潮""轨
道""**"都是名词仂语。上下两联相对的词类完全相同,结构完全一样。这种诗家之忌,在报刊、诗集中
出现的频率,不比平仄上的"孤平"少。初学者出点差错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编者,或者不明此规,或
者疏于检查,未认真把关。由于报刊上常见,乃至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形成误导。希望旧体诗的编者们
对此能引起注意。&&&&&& 律诗的思想性、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颔联、颈联对仗的艺术枝巧体现出来。提高这种技巧
,主要靠多学古今优秀作品和自己的创作实践。被钱钟书誉为"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的陆游,"然亦
不无蹈袭之嫌者"。钱先生举出了不少例子,其中有著名的《游山西村》一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在其前,强文彦有:"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毛主席《答友人》中的"洞
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不是也有"蹈袭"杜甫《秋兴》中的"江天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的痕迹吗?律诗不避蹈袭,有的诗人,蹈袭前人作品,由于有自家的新意,更上一层楼,成为传世名篇。
在《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一章里,介绍了晚唐秦韬玉的《贫女》,这诗在许多唐诗选集中大都选上
了。而与秦韬玉同时代、年长几十岁的李山甫也有一首《贫女》,这诗除《全唐诗》录有外,在其他选集
中很少见到,诗曰:
&&&&&&& 生平不识罗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 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 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 两意定知无处说,暗垂泪珠湿蚕筐。
&&& 这两首诗都是写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惆怅抑郁的心情。非常明显,秦诗是蹈袭李诗的,但秦诗
语意双关、含蕴丰富,思想性、艺术性远超李诗。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就把一个
待嫁的贫女,不见媒人前来成全的哀怨和盘托出,浓缩了李诗的全篇;颔联和颈联同时用了两个反对:"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刻划出贫女高尚而自恃、能干
而鄙俗的鲜明性格,藉以鞭挞社会环境的不公,表达封建寒士独清独醒的情怀;尾联则画龙点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唱韵脚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