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求解释这其中的原理,最好画个简易射击学原理图分析一下。问题二:220V的

当前位置:
>>>阅读并解答下面问题:(1)如图所示,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在l上..
阅读并解答下面问题:(1)如图所示,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在l上求作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和证明)(2)如图A、B两个化工厂位于一段直线形河堤的同侧,A工厂至河堤的距离AC为1km,B工厂到河堤的距离BD为2km,经测量河堤上C、D两地间的距离为6km.现准备在河堤边修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为使A、B两厂到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道最短,污水处理厂应建在距C地多远的地方?(3)通过以上解答,充分展开联想,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请你尝试解决下面问题:若y=x2+1+(9-x)2+4,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2分)(2)由(1)知:A′与A关于CD对称,点P为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由题知:AC=1,BD=2,CD=6,设PC=x,由△A?CP∽△BDP得A′CBD=PCPD,(4分)∴12=x6-x,解得x=2,∴污水处理厂应建在距C地2km的河堤边.(6分)(3)设AC=1,BD=2,CD=9,PC=x,则PA?=x2+1,PB=(9-x)2+4,(7分)由(2)知,当A?,P,B共线时,PA?+PB=y最小,(8分)这时,x9-x=12,解得x=3,当x=3时,y=x2+1+(9-x)2+4值最小,(9分)最小值为310.(10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并解答下面问题:(1)如图所示,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在l上..”主要考查你对&&尺规作图&&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尺规作图:是指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画图。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看似不能做什么,画一个圆又不知道它的半径,画线段又没有精确的长度。其实尺规作图的用处很大,比如单用圆规找出一个圆的圆心,量度一个角的角度,等等。运用尺规作图可以画出与某个角相等的角,十分方便。 尺规作图的中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还有:已知一角、一边做等腰三角形已知两角、一边做三角形已知一角、两边做三角形依据公理: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一般分为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等,作图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等。 注意:保留全部的作图痕迹,包括基本作图的操作程序,只有保留作图痕迹,才能反映出作图的操作是否合理。 尺规作图方法:任何尺规作图的步骤均可分解为以下五种方法:·通过两个已知点可作一直线。·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作一个圆。·若两已知直线相交,可求其交点。·若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相交,可求其交点。·若两已知圆相交,可求其交点。尺规作图简史:“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在我国古代甲骨文中就有“规”这个字.“矩”就像现在木工使用的角尺,由长短两尺相交成直角而成,两者间用木杠连接以使其牢固,其中短尺叫勾,长尺叫股.矩的使用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发明,山东历城武梁祠石室造像中就有“伏羲氏手执矩,女娲氏手执规”之图形.矩不仅可以画直线、直角,加上刻度可以测量,还可以代替圆规.甲骨文中也有矩字,这可追溯到大禹治水(公元前2000年)前.《史记》卷二记载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赵爽注《周髀算经》中有“禹治洪水,……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乃勾股之所由生也.”意即禹治洪水,要先测量地势的高低,就必定要用勾股的道理.这也说明矩起源于很远的中国古代.春秋时代也有不少著作涉及规矩的论述,《墨子》卷七中说“轮匠(制造车子的工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孟子》卷四中说“离娄(传说中目力非常强的人)之明,公输子(即鲁班,传说木匠的祖师)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规矩已被广泛地用于作图、制作器具了.由于我国古代的矩上已有刻度,因此使用范围较广,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古代希腊人较重视规、矩在数学中训练思维和智力的作用,而忽视规矩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作图中对规、矩的使用方法加以很多限制,提出了尺规作图问题.所谓尺规作图,就是只有限次地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古希腊的安那萨哥拉斯首先提出作图要有尺寸限制.他因政治上的纠葛,被关进监狱,并被判处死刑.在监狱里,他思考改圆成方以及其他有关问题,用来打发令人苦恼的无所事事的生活.他不可能有规范的作图工具,只能用一根绳子画圆,用随便找来的破木棍作直尺,当然这些尺子上不可能有刻度.另外,对他来说,时间是不多了,因此他很自然地想到要有限次地使用尺规解决问题.后来以理论形式具体明确这个规定的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由于《几何原本》的巨大影响,希腊人所崇尚的尺规作图也一直被遵守并流传下来.由于对尺规作图的限制,使得一些貌似简单的几何作图问题无法解决.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几何三大问题的三个古希腊古典作图难题:立方倍积问题、三等分任意角问题和化圆为方问题.当时很多有名的希腊数学家,都曾着力于研究这三大问题,虽然借助于其他工具或曲线,这三大难题都可以解决,但由于尺规作图的限制,却一直未能如愿以偿.以后两千年来,无数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1637年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关于尺规作图的可能性问题才有了准则.到了1837年万芝尔首先证明立方倍积问题和三等分任意角问题都属于尺规作图不可能问题.1882年林德曼证明了π是无理数,化圆为方问题不可能用尺规作图解决,这才结束了历时两千年的数学难题公案.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并解答下面问题:(1)如图所示,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在l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959036150337335515893535123989785217.如图11所示是家庭电路中造成电线燃烧的两种常见情况.其中图①所示的情况是 .图②所示的情况是 .——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17.如图11所示是家庭电路中造成电线燃烧的两种常见情况.其中图①所示的情况是 .图②所示的情况是 .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拟题七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44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该小题不得分)&  1、下列四个单位中,属于压强的单位是 (??)  2、家庭用电中,电能表通常用来测量的是 (??)  3、通常情况,下列各物质属于绝缘体的是 (??)  4、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有 (??)   (??)  6、跟液体蒸发快慢无关的因素是 (??)  7、以下四种事例中,属于电能完全变成内能的是 (??)  8、制造发电机利用的是 (??)  9、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某人用一个焦距为f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应该使放大镜到邮票的距离 (??)  11、下列四种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12、关于磁场的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自行车在沿斜坡滑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14、当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15、如图1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个电阻并联起来,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R,则 (??)  17、要使电磁铁具有磁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18、重100牛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力的方向前进了10米。此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  &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两个符合题意(共6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漏选,该小题不得分)&  23、如图5所示,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切成相等的两块,取走右半块,则剩下的砖对地面的 (??)  2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  25、如图6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比较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经验表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7、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米/秒。&  28、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度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度。&  29、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0、科学上规定__________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1、当电车突然向前启动时,人会倒向电车的后方,这是由于人具有__________。&  32、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___和横截面积。&  33、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实验。通常把__________毫米汞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3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  35、在空中运动的球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内能。(填“具有”或“不具有”)&  36、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135千米,某次特快列车从北京到天津共行驶了1.5小时,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时。&  37、完全燃烧10千克的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焦的热量。(木炭的&  38、某电热丝的电阻是10欧,接在电压为24伏的电源上,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是__________安,通电5秒钟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焦。&  39、图7所示的是一个电灯泡上印有的字样,该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欧。1千瓦时的电功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__小时。四、作图题(共8分) 40、球重12牛,在图8中用所给的标度画出重力的图示。 (1分)    42、在图10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1分) 43、图11中,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用箭头标明它的传播方向。(1分) 44、在图12中完成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成像光路图。 (2分) 45、吊在起重机钢索下的集装箱处于静止状态。在图13中画出集装箱受力的示意图。(2分)    &五、实验题(共12分)&  46、如图14所示,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____牛。(1分)  47、图15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1分)  48、(1)请在图16中按照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滑动变阻器要用C端)(1分)  49、根据杠杆原理,如果不计横杆自重,则图17中的横杆__________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1分)  50、在测量砖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8是托盘天平和量筒在测量时的示意图。由图可以读出砖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体积是(3分)  51、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伏安法测电阻。六、计算题(共10分)  53、如图20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物重均为G的物体提   54、一个电热器接在电压是220V的电源上,电热器的功率为25W。在使用时发现它生热太快,需将它的功率降为16W。如果电源电压不变,且电热器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新课标2007年中考模拟综合测试卷(一)附答案物&理&试&卷说明:1、本卷分第I部分(选择题)和第II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 & 2、第I部分(选择题)用规定的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 & 3、第II部分(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一度电可以A.使80W的电视机工作25h & & & & & & & & & B.使40W的日光灯工作60hC.使100W的电烙铁工作10h & & & & & & & & &D.使1000W的碘钨灯工作5h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 & & & & & B.广州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 & & & & & & & & & & &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 & & & &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4.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1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C.只有甲正常工作D.只有乙正常工作5.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原子核、质子、电子& & & &B.质子、原子核、中子C.质子、原子核、原子& & & & &D.原子、原子核、质子6.如图2所示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B.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C.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D.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转动7.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8.下列现象中,发生能量转化的是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 & & & & & &B.往热水里加入冷水C.用热水袋焐手& & & & & & & & & & & & & &D.用电壶烧水9.潜水艇在水中可以自由地上浮和下沉,是靠潜水艇内水舱的充水和排水来实现。潜水艇在水中能够浮沉,你认为它主要是靠改变所受的浮力& & B.水的密度& & &C.自身的重力& & &D.水的压强10.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 & & & & & & & & & &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 & & & & & & & & &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11.关于力,有以下说法: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 & & & B.①③& & & & & C.②③& & & & & & D.③④12.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关于安培表的示数,伏特表的示数,小灯泡的亮度(设灯泡电阻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亮度变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的亮度变亮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共64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小红在厨房里帮妈妈煮鸡粥,妈妈说,待粥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就能将鸡粥煮好。小红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示例: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用图4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h。绳子移动的距离为& & &,所做的有用功为& & &&;假设所用的拉力为F,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对动滑轮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 & & & & & & & &&。(答出一条即可)15.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直接给水加热,它安全、环保,且节省能源。一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满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0℃升高到60℃,则水吸收的太阳能是& & & & & &J;设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60%,这相当于节约了热值为4.0×107J/m3的煤气& & & & &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6.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阻称为热敏电阻。图5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小明同学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设计了一只测量范围为0~100℃的水温表,图6是这个水温表的原理图,图中的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lOOΩ。当水温达到100℃时,要求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小明根据图象知道,该热敏电阻在100℃时的电阻值是& & & &&Ω,由此可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 & & &V。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请画出图7中动力F1的力臂。18.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请在图8中画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的光路。19.小明连接好了一个电路,如图9所示。但是小红认为此电路有缺点,因为没法只让灯L2亮,而灯L1不亮。小红想将此电路改为由S1、S2分别控制灯L1、L2的并联电路,应该如何改?请你帮她想个解决的办法,要求改动的导线不超过两条。请在图上改动,先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然后再画出改动后的导线,并在方框内画出改后的电路图。四、计算题(第20题7分,第21题8分,共15分)20.已知桑塔拉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54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发动机的牵引力;发动机的功率(g取10N/kg)。21.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电阻R1与R2以某种方式连接后接在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9V;当两电阻以另一种方式连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1)请你在图10中虚线框内画出电阻R1与R2的两种连接电路;(2)求电阻R2的阻值;(3)求出电阻R1在两种连接方式中的较大功率。五、问答题(共5分)22.如图11是司机在驾驶汽车时的照片。(1)汽车方向盘表面为什么做得比较粗糙?请简单解释。(2)根据照片,请再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简单解释。六、实验与探究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第25题6分,共19分)23.(1)(5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①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②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 &&。A.向左调平衡螺母& & & & & & & B.往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 & & & & & & D.向右移动游码(2)(2分)图13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在第20min时,物质是固体状态。24.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14所示。R0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1。请你写出小明同学测Rx的表达式。Rx=& & & & & & & & & & &小红设计了一种不同于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15所示。请你将图16中的器材按图15电路连接起来(用笔连线表示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右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比较两个电路图,请你说一说小红设计的电路的优点。25.(1)(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图17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红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 & & & & & & & & &图17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①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 & & & & & & & & & & & & & & &.②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 & & & & & & & & & & & & & & & &.(2)(2分)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流线型汽车& & & & & &战机着陆打开阻力伞& & & &&模仿鲔鱼体形的核潜艇& & & & & & & & & & & & & & & &图18小明同学在仔细观察如图18所示的应用实例后,对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提出一种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③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请你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只需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OO八年佳木斯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你所答的这张物理试卷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C.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静止在桌面上2.下列图中的现象和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3.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 & & & & & & & & & & &B.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C.学生书桌高约200cm & & & & & & & & & & &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4.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5.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6.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C.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D.跳高运动员跳过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7.对于下列四幅图中解释错误的是(& &&)8.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9.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 & & & & &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10.把标有“6V 3W”和“12V &3W”字样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在15V的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正常发光 & & & & & & & & & & & & & & & &B.灯L2正常发光C.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 & & & & & & & & & & &D.两灯都不能正常发光11.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2.下图各实验现象揭示发电机原理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项不全但都正确的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3.北京奥运游泳场馆“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此外,即便是冰雹撞击薄膜的巨响也不能传递到场馆之内,此建筑材材料的特点有(& &&)A.密度小 & & & & & & & &B.分子间无斥力 & & & & & & & & & & & &C.熔点高 & & & & & & & & & & & &D.隔音性较强14科.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16.把装有水深为10cm的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_______Pa。现要使水对杯低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g取10N/kg)l7.某导体的电阻是2Ω,当通过1A电流时,导体的功率是_______W,通电1min时,导体上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Jl8.如图所示,我省运动员王濛在年国际短道速滑世界杯的比赛中收获了两枚金牌.滑冰时,冰面在冰刀压力作用下,稍有熔化,由此,你能猜想到冰的熔点可能与_______有关,这层水的作用跟润滑油的作用一样,减小了_______19.有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雷电是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的_______可达十几万安,会对建筑物等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北京奥运场馆安装了防雷电定位系统,它由多个定位仪器组成,可以根据接收到闪电产生的_______达到不同定位仪的时间差,精确地测定闪电发生的位置.21.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22.通电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a端是电源的_______极,c端为通电螺线管的_______极.23.如图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125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0m.则有用功是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24.为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小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0的阻值已知早电源电压不变,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Rx的阻值,因为_______。25。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26.小星家电能表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他家一个月用了120度电,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应为,他家本月应交电费._______元(当地电费价格为0.5元/kW.h)27.小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她用电源电压恒为3V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等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中,小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小灯泡却不能正常发光.请分析: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情况下,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为0.3A,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四、实验与探究题(28题5分,29题5分,30题8分,共18分)28.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今年6月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法定放假一天.早晨小星正在吃妈妈煮的鸡蛋,忽然想到熟鸡蛋的密度有多大呢?他决定利用身边现有的弹簧测力计、水、水杯、线等器材,自己动手进行测量.请你简述他的实验步骤.鸡蛋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请对小星的实验过程提出两点注意事项:①_______②_______30.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______A.(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和_______.(5)有同学想利用图甲的实验原理测“220V 40W”的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如果要使实验可行,请对原理图中实验器材的规格提出一条合理的要求.【答题示例】:电压表的量程至少要220V.答:_______.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和_______测量更方便.五、分析与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日l8时05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卫星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奔月之旅,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里程。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到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51000公里的轨道,星箭分离后,先在这条轨道运行两圈,在这个期间将在远地点作一次小的轨道变轨,将近地点抬高到600公里,在16小时轨道上运行第三圈到达近地点进行第一次大的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变为24小时。在轨道上运行三圈,再次到达近地点,作第二次大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增加到48小时。嫦娥一号卫星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7天,当它在调相轨道运行结束到达近地点时,再做第三次大的轨道变轨,使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1)就你观察图片和文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答题示例】问题: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为什么会越来越快?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1:_______回答:_______问题2:_______回答:_______(2)卫星与火箭脱离后,嫦娥一号卫星打开太阳能帆板,其作用是什么?32.“炖”菜是佳木斯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六、综合运用题(33题8分,39题7分,共15分)33.如图,质量为800kg的小轿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1)小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2)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8krn,用了10min.如果小轿车的功率为60kw,求它的速度和牵引力各是多大?(3、行驶的车辆对环境产生哪些污染?(至少写一条)(4)为了减小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34.我们生活的佳木斯地区,到了冬季,因日照时问短,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达不到所需温度,为此人们研制了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大鹏家最近就安装了一台这样的两用热水器,如图所示,铭牌如下:××牌热水器型号V-55额定容积100L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功率1500W防水等级△·(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20℃加热到5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L=10-3m3)(2)大鹏将水箱装满水,只使用电加热器将水从20℃加热到50℃时,需加热器正常工作多长时间?(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3)在上述(2)情况下,加热器正常工作实际用了3小时,则此热水器的效率为多少?(4)仅就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日(儒略历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1661年6月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考试被选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  在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牛顿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及经典力学方面的成就详见本手册相关条目),这里着重从数学、光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成就作一些介绍。&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确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1/89000英寸(即现今2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物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中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把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分、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可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牛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的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被爱因斯坦赞为“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纲领”。这是一个指引着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的纲领。但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这是科学处于幼年时代的最高成就。牛顿当时只对物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研究,并且把时空、物质绝对化,企图把粒子说外推到一切领域(如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他所发现的“牛顿环”),这些都是他的致命伤。牛顿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机械的”时,提出了“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地井井有条……是否好像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问题,(《光学》,疑问29),并长期转到神学的“科学”研究中,费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顿的历史局限性和他的历史成就一样,都是启迪后人不断前进的教材。选自:《物理教师手册》打印本文
初中物理电现象和电路阶梯训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人类最早认识电现象是从摩擦起电开始的。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 & & & & & & & & & & & &和& & & & & & & & & & & & & & & &&两种情况,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只有& & & & & &&种电荷;为便于区别,规定& & & & & &叫正电荷,& & & & & &叫负电荷。*2.当人类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结构后发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 & &&,失去电子的带& & &&电,得到电子的带& & & &电。物体带电的多少叫电量,它的单位是& & & &&。*3.电荷的& & & &&形成电流,规定& & & &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 && & &&的装置,它把& & & & &转化为电能.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 & &极流向& & &极。*4.蓄电池在充电时,把& & &能转化为& & &&能;在放电(供电)时,把& & & &能转化为& & &能。*5.由& & &、& & &&、& & &&、& & &&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称为电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 & & & & &&,另一是& & & & & & &。用& & & & &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知识的应用**6.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你所熟悉的导体有& & & & & & & & & & & & & & &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你所熟悉的绝缘体有& & & & & & & & & & & & & & &。(分别写四个以上)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也会变为导体,你所熟悉的例子是& & & & & & & & & & & & & & & & & & & & & &&。**7.关于图13-1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2都断开时,三只灯泡是串联B.Sl、S2都闭合时,三只灯泡是并联C.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灯泡L3亮D.S1、S2都闭合时,三只灯泡都不亮***8.根据图13-2所示电路图,将图13-3中的电路元件连成电路。知识的拓展****9.现有四只轻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则球丁( & )。A.一定不带电 & & &B.不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10.有一位同学留心观察一条街上的路灯.他发现,这些灯有一齐亮一齐熄的特点,于是他认为这些灯是串联的;但他又发现,其中有一盏路灯不亮时,其他的照常亮,于是他又觉得这些灯应该是并联的.他拿不定主张;请你给他一个确定的回答,并说明理由让他信服。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用& & & &摩擦过的& & & &&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 & & &摩擦过的& & &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 & &&,异种电荷互相& & &&。[1.5]*2.& & & & & & & &&叫电量,单位是& & & &,单位的符号是& & &。[1.0]*3.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1.0]*4.验电器的原理是& & & & & & & & & &,验电器的作用是& & & & & & &。[1.0]*5.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 & & &电,电子带& & &&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电量为& & & & &,称为& & &&电荷,常用符号& & &来表示它。[1.5]*6.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 &&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 &&电。[0.5]*7.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 & &从一个物体& & &另一个物体,使& & &&分开。*8.电子是物体里最小的带电微粒,& & & &&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 & & &库仑。[2.5]*9.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 &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 &&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 &&性,也就是对外不显& & &的性质。[1.5]*10.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 &&电荷。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 &&。[1.0]*1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 &&。能够持续供电的装置叫& & &&。[0.5]*12.我们把& & &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可知: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 &&。[1.0]*13.电源是把& & & & &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 & & &&,使负极聚集& & & &。[1.5]*14.把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将发生相互& & &&的作用,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将发生相互& & &&的作用。[1.5]*15.电流是电荷的& & & & &&形成的,规定& & &&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1.0]*16.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能够提供持续& & &&的装置叫电源。[1.0]*17.蓄电池充电时,是& & &&能转化为& & &能,放电时是& &&能转化为& & &能。[1.0]*18.& & & & &&的物体叫导体,& & & & &&的物体叫绝缘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 & & &。所以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19.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有& & & & & & &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内部的& & & & & & & & & & & & &&。[1.5]**20.一个同学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来,这说明经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 & & & & &。[0.5]**21.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一带电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0.5]**2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 &&电,也有可能& & & &&。[1.0]**2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就会带电。这种使梳子带电的方式叫& & & &&。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 & & & & &。[1.0]**24.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 & &&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 & &&电荷互相& & &&而张开。从金属箔的张开可以断定,跟金属球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1.5]**25.指出下列能量的转化[2.5](1)干电池放电时,& & &&能转化为& & &&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时,& & & &能转化为& & & &能;&(3)发电机发电时,& & &&能转化为& & &&能;(4)蓄电池充电时,& & & &能转化为& & & &能;(5)燃料燃烧时,& & &&能转化为& & &&能。**26.图13-4中箭头所示的是什么电荷移动的方向?答:& & & & & &&[1.0]**27.判断题[2.5](1)( & )蓄电池是可以多次充电,重复使用的电池(2)( & )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才叫电源(3)( & )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4)( & )蓄电池向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 &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28.金属中的电流是由& & & & &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电荷实际移动的方向& & &。[1.0]**29.验电器主要是由(A)金属杆 (B)金属球 (C)金属箔 (D)玻璃外壳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 & & & & & & & &是导体;& & & & & &是绝缘体。[1.5]**30.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 & &;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 & &。[1.0]**31.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电子从带& &电的物体转移到带& &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 & &&。[1.0]**32.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 & &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 & & & & & &&的范围内,不能& & & & & &。[1.5]**33.下列物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导体后面打“√”,绝缘体后面打“〇”)[3.5]①空气 &②煤油 &③稀硫酸 &④人体 &⑤陶瓷 &⑥塑料 &⑦水银 &⑧干纸 &⑨大地& &&**34.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 &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 & &上,因此玻璃棒因& & &&了电子而带上& & & &电荷。[2.0]知识的应用**35.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则B、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 &)。 A.正电,负电,负电 &B. 负电,正电,正电C. 负电,负电,负电 & & & & & & & & &D. 正电,负电,正电**36.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 &)。[A. 一定带了正电 & B. 一定带了负电C. 一定是不带电 & D. 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37.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 & &)。[1.0]A. 同种电荷 &B. 异种电荷 &C. 等量同种电荷 &D. 等量异种电荷**38.两个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吸引,由此可判定( & &)。[1.5]A.一定是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 B.至少有一个小球带电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 &D.两个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39. 穿化纤的衣服容易吸灰尘,这是因为化学纤维容易& & & & & & &&的缘故。[1.0]**40.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C.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41.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5]A.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才会发生带电现象B.相互摩擦的两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电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质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4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开,结果是( & )。[0.5]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电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都减小 & & D.以上说法都不对**43.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1.0]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44.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它们带电的情况是( & )。A.玻璃棒和丝绸都带正电 & & & & & & B.玻璃棒和丝绸都带负电C.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D.玻璃棒带负电,丝绸带正电&**45.在摩擦起电现象中,造成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 & )A.摩擦的速度快 & & & & & & & & & & & & & B.摩擦的速度慢C.该物体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强 & & & D.该物体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46.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0.5]A.摩擦可以产生电荷 B.摩擦时原子核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时核外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时原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47.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因为物体( & )。[0.5]A.物体只有电子 &B.物体没有质子 &C.物体得到了电子 &D.物体得到了质子**48.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和乙,已知甲球带负电,乙球不带电,将它们用金属线相连时( & )。[1.0]A.有电流从甲流向乙 &B.有电流从乙流向甲&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 D.没有电流49.关于电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荷,就有电流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C.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 &D.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50.要在闭合电路中形成持续的电流,必须有( & )[0.5]&A.验电器 & & & &B.电灯 & & & &C.电源 & & & & D.开关**51.图13-5中,& &&为干电池的正极,开关闭合后,电流将由& & & & & & & & & & & & &&回到& & & &&极,自由电子的移动路径是& & & & & & & & & & & &&。[2.0]**52.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个小球,它们相互吸引,那么该轻质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 & & & B.一定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 &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电源 B.干电池是把内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源&C.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D.能贮存大量电荷的装置都叫电源**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5]A.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 B.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55.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A.金属是导体,非金属是绝缘体& & & & B.固体是导体,液体是绝缘体C.人体是导体,大地是绝缘体 & & & & &D.以上都不对**56.金属是一种良导体,是因为金属内部()A.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 B.有大量的原子核C.有大量带正电的原子& & & & & & & & D.有大量带负电的原子**5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 )。[0.5]A.橡胶棒失去了质子 & & & & & &B.橡胶棒失去了电子C.橡胶棒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 & &D.橡胶棒得到了多余的质子**58.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 & )。[0.5]A.有电子 &B.有质子 & &C.有大量自由电子 &D.有大量自由电荷**59.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 & )。[0.5]A.没有电子 & B.没有质子 & & C.没有自由电子 &D.几乎没有自由电荷**60.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绝缘体,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 &B.只有导体才能做电工材料 & C.纯净水是绝缘体 & D.水银不易导电**61.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线的铜芯或铝芯是导体,塑料或橡胶包皮是绝缘体B.开关的金属刀口和接线柱是导体,胶木底座和外壳是绝缘体C.干电池的正极碳棒和负极锌筒是导体,薄膜纸是绝缘体D.包电缆芯用的油浸纸是导体,拉线用的陶瓷瓶是绝缘体62.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让甲球和乙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让乙球和丙球靠近时相吸引,则( &)A.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也一定相互吸引 &B.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一定相互推斥C.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一定没有相互作用 & D. 以上三种都可能***63.如图13-6是甲、乙两通草球相互作用的情况,由此可知( & &)。[1.5]A.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 &B.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至少有一个球带电 & & D. 无法确定***64.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使它们的金属球相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改变,这说明( & &)A. 两个验电器带的都是正电 & &B. 两个验电器带的都是负电 & &C. 两个验电器一定带同种电荷 & &D. 两个验电器一定带异种电荷***65.A、B、C、D四个带电体,如果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B缺少电子,则C带& &&电,D带& &&电。***66.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当用一个物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了,则这个物体( & ) A.一定带正电 &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6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如果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 & )。[1.5]&A.不变 & & & B.变大一些 & & &C.变为零 & & &D.变小一些,但不为零***68.三只悬挂的小球,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只球的带电情况是( & )。[1.5]A.三只都带正电 & & & & & & &B.两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C.一只带正电,两只不带电 & &D.一只带正电,一只带负电,一只不带电***69.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B球吸引A球,B球排斥C球,C球吸引D球,若C球带正电,则当A球和D球靠近时,将( & )。[1.5]&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 C.不发生相互作用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0.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用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金属棒上没有电流的条件是(& &)。[1.5]A.甲带正电,乙不带电& & &B.甲不带电,乙带负电C.甲和乙带等量异种电荷 & & D.甲和乙带等量同种电荷***71.用手直接拿一根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上将( & )。[0.5]A.带正电B.带负电 C.不带电D.带正电或负电不能确定***72.如图13-7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1.0]A.硬币和橡皮 & B.硬币和铅笔芯C.橡皮和塑料尺 & D.铅笔芯和塑料尺***73.金属导电时,在电源外部( & )。[1.0]A.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都是从正极流向负极B.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都是从负极流向正极C.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知识的拓展***74.关于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0]A.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核电站发电时,原子能转化为电能****75.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了,则能说明( & &)。[1.5]A.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B.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正电,后来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负电D.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正电****76.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再移开手,此时( & &)。[1.5]A.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不带电 &B.验电器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C.验电器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正电 &D.验电器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也带负电串联和并联电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电灯、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都叫& & &&。[0.5]*2.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 &,消耗电能的是& & & &,输送电能的是& &&,控制电能输送的是& & &。[1.0]*3.& & & & &的电路叫做通路;& & &&电路叫做开路;直接把导线连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 & &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 & & &。[1.5]*4.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 & & &&。[0.5]*5.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是:①& & & & & &&;②& & & & & & & &。[1.0]*6.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利用& & &&变化来供电的。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看,它们的作用都是把& & &能转化为& & &能。这样的电池又叫& & &&电池。[1.5]*7.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 )。[2.0]*8.不论电路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组成电路总离不开& & &&、& & & &、& & & &和& & &&这四种元件。[1.0]*9.在电路中,电灯、电铃等用电器是利用& & & &&来工作的设备;导线是把电源和用电器连接起来,输送& &&的;电源是提供持续& & &&的装置;开关是控制电路& & &的。[1.5]*10.电路接通时,电路中就有电流,接通的电路叫& & &&。电路断开时,线路中无电流,断开的电路叫& & & &。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叫& & & &。*11.要想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 & & & & & & &&;第二& & & & & & & &&。[1.5]*12.画出下列元件的电路符号:[3.5]&① 电灯 & & & ② 电铃 & & ③ 电池组 & & & & ④ 交叉相连的导线&⑤ 开关 & & & ⑥ 电池 & & ⑦ 电动机 & & & & ⑧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13.& & & &电路和& & & &&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0.5]*14.把电路的元件& & & & & & & & & &&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必定通过另一个元件;把电路的元件& & &&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不通过另一个元件。[1.5]*15.连接电路时,要按照一定& & & &进行。例如,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用电器、开关等,最后连到电池的负极。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 &&的,这样可防止电路接错,使电源因& & & &&而烧毁。[1.5]*16.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它的作用& &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控制& & & &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 & & & & &。[1.5]*17.下列几组材料中,哪一组都是导体( & )。[1.0]A.陶瓷、大地、人体 &&B.油、空气、金属 & &C.大地、金属、玻璃 & &D.金属、碳、碱*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B.与玻璃摩擦过的丝绸带正电C.教室里的日光灯,有串联,有并联D.并联电路中有一条支路断开,其它支路也不会有电流**19.如图13-8所示,正确的电路图是( & )。[1.0]**20.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1.5]知识的应用**21.绝不允许用电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是因为( & )。A.有触电的危险 &B.电路中没有电流& & &C.电流太小会损坏电源& & & D.电流太大会损坏电源**22.在电线的接头处,常常包有黑胶布,这是为了( & )。[0.5]&A.使电线导电& B.更美观一些C.起绝缘作用& D.使接头更牢固**23.指出下列电路图的错误:[2.5]& &①& & & & & & & && & & ②& & & & & & &&& & & ③& & & & & & & & &**24.画出门铃电路的电路图。[1.5]**25.在如图13-9所示的电路中,A表示& & & &,灯L2与A& &&联,A、L2与灯L1& &&联。要使灯L1发光,必须闭合开关& & & &&。[2.5]**26.市场上出售的装饰用的小彩灯,是由十几只彩色小灯泡& & &&&联而成的,它们只要其中一只灯损坏,其它的灯都& & &。(填“亮”或“不亮”)[1.0]**27.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都是& & &&联的,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0.5]**28.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1.0]A.串联的 &B.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29.两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另外一只灯仍然正常发光,那么这个电路是( & )。[1.0]A.一定是串联的 &B.一定是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30.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电冰箱和插座等电器,彼此间的连接方式是( & )。[1.0]A.串联的 & & & & & & B.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C.并联的 & & & & & & D.电灯与插座间是串联的,其它用电器是并联的**31.在图13-10所示电路中,用箭头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并用色笔描出干路部分。**32.画出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盏电灯和一个电动机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图。[1.5]**33.如图13-11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A.开关S控制灯L1& & B.电灯L1、L2是串联的C.只有L1、L2是并联的D.灯L1、L2、L3都是并联的**34.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5]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够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35.在图13-12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能使小灯泡L1和L2都正常发光的图是( & )。[1.5]***36.图13-13的四个电路图中,哪一个图的连接是不允许的( & )。[1.5]***37.如图13-14,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是( & )。[1.5]& & A.L1、L2都发光 & & & &B.L1发光,L2不发光& & C.电源损坏 & & & & & & D.L2的灯丝被烧断***38.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 )。[0.5]与玻璃摩擦过的丝绸 B.失去电子的塑料棒& C.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 &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39.下列的几个电路图中的用电器分别是何种连接方式?开关分别控制哪盏灯?如果是并联,请用色笔描出图上的干路部分。[5.5]图1-15中L1、L2是& &联,S控制& & &图1-16中L1、L2是& &&联中L1、L2是& &&联,S1控制& &,S2控制& &&图1-17中L1、L2是& &&联中L1、L2是& &&联,S1控制& &,S2控制& &&***40.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路中的三盏电灯的发光和熄灭。画出电路图(你能画出几种吗?)[3.5]***41.图13-18的电路图中,已经造成短路的是& & &图;闭合开关后造成短路的是& & &&图;由几盏灯组成串联电路的是& & & &图;由几盏灯组成并联电路的是& & & &图。[2.5]***42.如图13-19所示的电路中,L1、L2是& & &联,S1可以控制& & &&,S2可以控制& & &&。[1.5]***43.如图13-20所示的电路,当开关& & & &&闭合,& & &&断开时,灯泡L1、L2是并联的;当开关& & &&闭合,& & & &断开时,灯泡L1、L2是串联的。[1.5]***44.一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盏灯,那么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 )。[1.0]A.一定是串联 & &B.一定是并联 & &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45.教室里有六盏日光灯,每两盏日光灯用一个开关控制,则它们的连接情况是( & )。A.六盏日光灯与三只开关串联 B.每两盏日光灯并联后与一只开关串联,然后三组再并联C.六盏灯并联后与开关串联 & &D.每两盏灯和一个开关串联成一组,然后三组并联***46.一个电铃和一个电动机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1控制电铃,开关S2同时控制电铃和电动机,用电池组作电源。在虚线框内画出此电路图。[2.5]&***47.根据电路图,用笔线连接实物。[15]***48.根据图13-25实物,在右图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5]***49.如图13-26所示的电路,这时灯L1& & &,灯L2& & & &。(填“不发光”或“发光”)灯L1和L2是& & &联。在图中电流流过的导线上标出电流方向,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5]***50.如图13-27所示的某段电路中,A、B、C、D、E是四个接线柱。A接电源的负极,E接电源的正极。[2.5](1)用导线连接A、B,则电流通过灯& & & &,它们是& &&联的;& (2)用导线只连接C、D,则电流通过灯& & &&,它们是& &&联的。&&***51.按图13-28所示的电路,在右画线框内出相应的电路图。[2.5]&***52.用笔线代替导线,按左边的电路图,将右边所给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4.5]***53.如图13-31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S3都处于断开位置,若只闭合开关S2,则灯L1和L2& & &&联在电路中;若只闭合S1和S3,灯L1和L2& & &联在电路中的;此电路中不能同时合上开关& & & & &。[1.5]***54.在方框内画出图13-32所示电路的电路图。[3.5]***55.在如图13-3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亮着的灯是& & &&,此时它们是& & &&联的;如果开关S1、S2都闭合时,亮着的灯是& & & &,此时它们是& & &联的;若只闭合开关S1,亮着的灯是& & & &。[2.5]***56.对于图13-34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5]A.开关S1、S2、S3不能同时闭合B.开关S1、S2闭合时,只有L2工作C.开关S3不能控制L2的工作D.开关S1、S2闭合时,只有L2工作***57.如图13-35所示的电路中,要只使其中一个灯泡发光,应闭合的开关是( & )。[1.5]A.S1、S2、S3 &&& & & & B.S1、S2& & &&C.S2、S3& & & & & & &D.S3&知识的拓展***58.甲、乙两个办公室为了互相传呼方便,在两个办公室各装了一个电铃,要使两个办公室的任何一方按开关都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正确的电路图是(图13-36中的虚线表示房间的墙壁)( & )。[2.5]****59.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两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利用这些材料请为收发室值班人员按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并按设计电路将实物连接好。要求:红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前门来人;绿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后门来人。(在开关处标明所在的位置)[4.5]****60.按要求设计电路,在13-38中画出电路图。 要求:开关S1、S2都闭合,电动机转,电铃响;只闭合开关S1,电动机不转,电铃响;只闭合开关S2,电铃不响,电动机不转。[3.5]****61.如图13-39所示,箭头表示电路连接好后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三处接有电源和电铃,由此可判断电源( & &)。[1.5]只能在甲处 & & & & & &B.可能在乙处C. 可能在丙处 & & & & & &D.在任何一处均可****62.实验室有两盏电灯、一个电铃,它们分别接在同一个电池组上,恰好正常工作,另有开关两只,导线若干。请在图13-40中画出电路图。要求:只按开关S1,灯与电铃均无电流;只按下开关S2电铃响,灯一盏也不亮;同时按下S1和S2,电铃响,两灯均正常发光。[3.5]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调简易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