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冷麻木无力,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病
“老杨打从60岁开始就患上了高血压,老杨从不规律体检,饮食烟酒也不控制,唯一的爱好就是每天出门打打牌。但从去年年初起,老杨觉得每天散步的时候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走上100米左右小腿肚子就开始抽筋还挺疼,但是停下休息三五分钟就好了,但是再走上一站地又开始抽疼而且必须停下来。
老杨决定上医院看看。经过咨询,老王来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就诊。经过询问病史以及系统检查,专家诊断他患上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专家向他解释,他走一段路就腿抽筋的症状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临床表现。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楼文胜介绍,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心、脑和下肢动脉都是最容易受累的脏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以下四个症状:
首先,早期仅表现为患侧肢体的乏力,比如感觉上楼、上坡或者上下公交车吃力等,之后还会出现腿脚怕冷、发麻,个别的还会抽筋。这一时期最容易被忽视,往往误认为是人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活了,或者误诊为其他疾病。
其次,运动后下肢酸胀疼痛:特点是行走一段距离后觉得下肢主要是小腿部疼痛乏力,同时伴有紧绷和束缚感,症状加重后可以演变为剧烈的疼痛,不得不停止行走,休息一会儿之后又能继续行走,行走同样的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如此循环。这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第三,休息时疼痛:医学上称为“静息痛”,同时伴有肢体皮肤温度下降和颜色苍白,下肢动脉硬化发展到静息痛阶段就标志着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缺血。这个时期就提示患者必须积极治疗了。
第四,溃疡或坏死:在这一时期,病人动脉严重闭塞且侧支循环不佳(所谓侧支循环,就是大路不通绕道小路),或并发动脉血栓形成。轻则皮肤破损渗液,重者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或者大面积坏死,并发感染者可有全身中毒和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同时会伴有剧痛,相当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楼主任说,下肢动脉硬化与以下三种疾病非常容易混淆:
腰椎间盘脱出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常被误以为是椎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导致症状难以好转。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特点是大腿或小腿的外侧或后外侧疼痛,有放射状感觉,有些患者能够明确指出“一条筋”都疼,并且休息时也痛。诊断方面只要进行腰骶椎的CT或者磁共振扫描一般就可以确诊的。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部位通常是膝关节周围,有时还会伴有关节的肿胀积液,通过骨科医生的检查和膝关节拍片或者磁共振扫描就可以明确。
老年性骨质疏松:因老年后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可以表现为肢体疼痛,但疼痛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是正常的,疼痛的范围往往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不像下肢动脉硬化那样相对固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以下四种治疗方法:
(1)控制基础疾病:主要就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对于“三高”的控制是动脉硬化治疗中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千万不能忽视。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的药物,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拜阿司匹林、泰嘉、波立维等,常用的扩血管药物主要是贝前列素、西洛他唑等。
(3)介入治疗:也叫血管腔内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不用外科开刀手术,而是在血管内部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法把狭窄甚至堵塞的血管撑开以恢复血流。
(4)外科手术:包括“搭桥术”、“斑块切除及内膜剥脱术”和“截肢(趾)术”,适用于不适合介入治疗或者病变严重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关键其实是思想上要有这根弦,在此基础上只要对早期症状和体征稍加了解,是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首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三高症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饮酒者、病史中有过脑中风或者心梗发作的中老年患者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腿部动脉的狭窄和堵塞,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其次是了解上述的缺血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下肢动脉方面的检查,例如彩色超声或者CT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当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可以为更多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解除病痛。(章琛)
[责任编辑:每日在线答疑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望德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你必须知道这几点!
发表时间: 15:51
● 出现哪些表现就要高度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果本身就发生过脑梗、心梗的人,要及早去查一下有没有“腿梗”的可能。患者也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出现。另外,如果走路感觉酸、麻、胀,甚至走一段歇一段的时候,就要去看看是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要做哪些检查?怀疑自己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生往往通过患者自己的描述,比如有没有间歇性跛行,有没有小腿肚子酸、麻、胀等,就能做出初步判断。(视频仅9分24秒)另外,在血管外科有两“怪”。第一“怪”就是把脉,中医把脉一般摸手腕内侧的动脉,而血管外科的把脉指的是摸脚上的脉搏,包括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中医把脉与摸脚上脉搏的区别)第二“怪”就是测血压。治疗高血压的科室一般测的是手臂血压,而血管外科不仅要测手臂血压,还要测下肢的血压。当然测量下肢的血压有专门的无创血压测量仪,通过比较上肢和下肢的血压差,来确定下肢动脉堵塞的部位。正常情况下,下肢比上肢的动脉血压高20~40mmHg。如果下肢的血压比上肢还低,那下肢动脉血管就有问题了。除此之外还要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更好地诊断并判断病情,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B超能看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吗?只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说明是下肢动脉闭塞症吗?当然,可以通过B超来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是中老年人动脉血管中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是常有的事,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就像人老了就会长白头发一样,并不能代表疾病。因此,不能因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说明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是,如果B超发现了斑块,也不能忽视,必须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 怎么判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程度?临床上根据患者脚上的温度、脉搏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程度。如果患者腿脚冰冷,脉搏微弱甚至摸不到,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另外还有一种能够更为精确判断病情的方法——踝肱指数,简称ABI,即下肢血压与上肢血压之比。(意义如下)(踝肱指数(ABI)的意义)● 脚上的脉搏具体怎么摸?患者能通过这种方法自己初步判断吗?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放在脚背上,顺着大拇指的方向,由外向内对着大拇趾和第二脚趾之间沟,寻找脚背上跳动的脉搏。不过要掌握好力度,按得太紧,可能就摸到了自己手指上的脉搏,按得太松了可能又什么都摸不到了。除了摸脚上的足背动脉,还可以摸脚踝内侧的胫后动脉。还可以通过摸大腿根内侧的动脉来对比,如果大腿根的脉搏正常,而足背动脉或者胫后动脉微弱甚至摸不到,很有可能就是下肢的动脉血管被堵住了。● 下肢动脉闭塞症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怎么区分?很多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不很熟悉,反倒脉管炎认识更普遍。加之二者症状很类似,常常被人混淆。其实脉管炎是一种中年男性比较容易得的动脉炎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也可以造成下肢缺血或坏疽。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三高”人群比较容易得。除此之外,一些腰腿疾病也容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混淆。但是很多疾病导致的腰腿痛往往是放射性的,从大腿外侧一直到脚背,放射性的疼痛。而且不走路的时候也会疼,或者走很远路才会疼,甚至换个体位也会疼等等。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腿脚疼,不同时期有其典型的表现。不管腿脚出现哪种不舒服,不能默默忍着或者擅自处理,要及早去医院看看。● 专家出诊信息特需门诊:每周一全天;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和周三上午大家可以通过114或网上预约等方式预约我的门诊。复诊的患者带着自己的片子找我看病,如果病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有时候不一定让大家去;但是如果需要开药或者进一步检查就得,我一般尽量为大家。其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向我咨询,欢迎大家来就诊!点击查看更多相关知识&&&本文系好大夫在线()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4:05
张望德大夫的信息
张望德大夫电话咨询
张望德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望德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望德大夫提问
张望德的咨询范围:
腿动脉硬化闭塞、腹主动脉瘤、 颈动脉硬化狭窄、锁骨下动脉(硬化)窃血综合征、腿静脉曲张、糖尿病足、丹毒、、主动脉夹层、布加氏综合征、脉管炎、腿静脉血栓、肠系膜动脉硬化等血管外科疾病。
张望德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血管外科中心好评科室
血管外科中心分类问答冬天双腿发冷疼痛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资讯_华商网健康
冬天双腿发冷疼痛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作者:叶曦
[摘要]据媒体报道,一年多前,72岁的李大伯发现自己双腿发凉,每次走50来米腿就会疼,需要休息一会后才能缓解。如果是单肢发病,或者双肢病情不同,患者会感觉到两条腿的温度不一样,有的甚至出现单条腿麻木,感觉迟钝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一年多前,72岁的李大伯发现自己双腿发凉,每次走50来米腿就会疼,需要休息一会后才能缓解。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关节炎,到卫生院开点膏药就算了,可是症状反而慢慢加重,后来只能走20来米,晚上躺床上都感觉疼痛。  一个月前,李大伯右脚的脚趾部位剧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患了双下肢动脉硬化,而且右脚的大脚趾和二脚趾已因缺血发黑坏死,不得不接受了截趾手术。手术后,为了进一步治疗,李大伯接受了血管外科的血管搭桥手术。  下肢出现动脉硬化 一运动就酸痛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但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如果下肢开始动脉硬化,症状按病程发展有所不同。  第1期的患者大部分仅感觉到患肢发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脚趾若感染足癣难以治愈;第2期称为间歇性跛行期,由于缺血和缺氧,患者行走受到影响,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停走走,才能继续活动,这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当病变进一步发展,第3期的腿部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患者即使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第4期是组织坏死期,就是李大伯脚趾出现剧痛的时期,这是病变已经发展至闭塞期,先是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变暗紫,然后出现早期坏疽和溃疡,多发生在足趾部,慢慢感染、坏疽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如何区分关节炎和下肢动脉硬化?  一般的退行性关节炎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疼痛点多在关节,比如膝盖、踝关节等。而下肢动脉硬化与关节炎不同,发病时不是关节痛,而是肌肉痛。患者的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臀部肌肉都可能出现无力疼痛,但没有压痛点,不活动的时候会痛,活动时则加剧。  除了疼痛不同,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还会出现下肢发冷、怕凉等症状。如果是单肢发病,或者双肢病情不同,患者会感觉到两条腿的温度不一样,有的甚至出现单条腿麻木,感觉迟钝的情况。 编辑:袁毛毛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