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种玉米,一亩玉米用多少农药地只是农药的成本就得多少钱?最好是黑龙江那头的数据。

当前位置:&>&&>&
  ■编者按  今年秋收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各种经济作物销售不尽人意,这对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哪些原因造成了农产品价格下行?当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农民利益?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带回一组调查报道。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郭 炉         李 梦 孙亚飞  近日,高唐县梁村镇大刘村种粮大户刘廷青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天都到自己栈玉米的地方转转。看着自己一年的收获被积压在家里,刘廷青愁容满面。  “前两天下雨,冒着低温给玉米盖塑料布,还害怕受潮,等天好点,还得赶紧晾开。”刘廷青说,他以前做过生意,当过工人,但一直没有离开田地。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连续出台了促进农业大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这让刘廷青看到了新希望,所以他去年承包了260亩土地,并注册了家庭农场。  今年是丰收年,刘廷青喜忧参半:虽然自家每亩地能产玉米1300多斤,但每斤却卖不到8毛钱,增产不增收。“今年,我特地腾出2亩多地存放玉米,这还多亏自己有一处闲置院子,要不占用的耕地会更多。”刘廷青说,“今年玉米不到8毛钱,真是不能卖,如果出手,直接就赔10多万,输不起啊。希望价钱能够涨点,可别让我赔得太惨。”现在出手一亩损失61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玉米低价,最难过的要数种粮大户,特别是对于那些上百亩的玉米种植大户,打击更甚。  刘廷青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卖掉,是真的赔不起;存住,风险也是很大,既可能被鸟偷吃,也害怕受潮,天天都提心吊胆,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玉米最晚也只能放到春节,到时不管贵贱都要处理掉,因为一过春节随着气温升高,玉米就会出芽,发生霉变,到时候就会一分不值。”他说。  庆云县一位300亩种植规模的农户给记者计算:每亩玉米生产的总成本:55+30+10+20+120+60+80+700=1075元(分别是种子、播种、农药、喷药、底肥、追肥、收获、地租成本),亩产量650公斤,玉米单价0.78元/斤,毛收入是1014元,减去各种成本,每亩还要亏61元,一年种植300亩玉米,就要亏损18300元。  省农业厅调研显示,种植农户的收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种植大户的承包积极性和土地流转进度。多重因素导致粮价下跌  “咱省口粮的需求没变,但粮食加工负荷量只有60%,也就是说这块的需求下降了40%。”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副团长刘同理告诉记者。  玉米加工最大的出处是饲料。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获悉,受经济形势影响,目前虽然猪肉价格高但养猪存栏量少,养鸡业赔钱经营,畜禽食品消耗量大大减少,价格下降,饲料需求量仅为2014年的60%左右,肉鸡及猪饲料价格均较去年下降了200-300元/吨,玉米淀粉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0元/吨。  记者了解到,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十二年增长,粮食库存在不断增长,受经济全球化影响,2010年后进口粮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金融危机后,全球出现了大宗产品需求的疲软,国家市场粮价与2011年相比,三大主粮价格下跌40%―50%。而我国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不断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即便今年玉米临时收储价首降0.12元,仍高于国际市场。  山东鲁莘饲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饲料加工的原料配比中,玉米原料只占了30%,而且是以储备库存粮或2-3年的陈粮为主,其余70%均为进口替代品原料。这是因为玉米替代品的价格比玉米的价格低,进口大麦和进口酒糟的到厂价格只有1700元/吨和1600元/吨,而同期国内玉米的市场价为1900元/吨,导致了各企业对替代品的消耗占了很大比重。  “国有库存仓容能力不足,有外省某个地方出现了交人情费卖粮的现象。”刘同理说,也不排除期货市场做空粮食的因素,他观察到从六七月份开始有这样的苗头。保护农民利益 当务之急能做什么  玉米卖不出,不光有经济上的负担,就连存粮的地方都难腾出。李楼村的李洪木就是因为没有闲置的地方放置玉米,忍痛直接以每亩地700元的价钱卖的玉米槌。  谈起自己种的200亩玉米,李洪木欲哭无泪。受了沉重打击的李洪木,都有了要退地的念头,“看看今年这形势,我想起以后的路就觉得特别害怕,我宁可赔偿违约金,也打算退地,不再流转了。”如今,像李洪木一样的种粮大户都感觉特别失望,现在,他认识的种粮大户中就有六七成的打算退地了。  省农业厅调研发现,在劳力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省部分农户作出了适当的种植调整。当前,我省人均占有粮食930多斤,人均占有小麦450斤以上,还有大量农作物秸秆。所以,我省今年支持“粮改饲”的结构调整。省财政已同意整合粮食生产奖励资金4000万元,用于2015年我省粮改饲试点资金。  临邑县兴隆镇中兴农机合作社承包2700亩玉米,负责人范忠星说,其中2000亩做秸秆饲料青贮,每亩产量7000斤,0.15元每斤,算下来纯收入300元/亩,受玉米价格影响较小。  国家对大豆、棉花进行了目标价格试点改革,把价格和补贴分离,形成贴近市场的机制,同时注意保护农民合理利益,也有不少声音呼吁能在主粮上尽快实施这项改革。对此,刘同理认为,价补分离需要巨额的财政投入,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盲目实施只能损害农民利益。  保护农民利益,当务之急应怎么办?他建议,政府应在扩大仓容能力上下功夫,可以考虑将现有的高库存部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现在生物质燃料企业有加工能力。  另一方面,我省有小粮仓推广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共同出资”的原则,每户农民只需负担100元即可获得一个造价为400元、使用寿命15年以上的彩钢板组合式小粮仓,每年推广15万个左右,“可以扩大推广范围,藏粮于民,农民可以等价格上去了再卖粮”。
本文相关新闻中国种计划:玉米种子里的国家意志_产经_经济_经济网_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中国种计划:玉米种子里的国家意志
文章导读:
众所周知,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列第一。 因此,中国种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可以说也是从玉米开始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 黑龙江、海南、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5期)
近日,一封《反对中国化工集团巨资并购转基因毒公司先正达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质询书》引发关注,前化工部部长、原中央委员,现年92岁的秦仲达位列400多名联名质询人中的第一位。质询书中言辞激烈,指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会使&中国在转基因化工农业的垃圾陷阱里陷得更深&。
其实,中国化工拟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此前也遭到美国议员的反对。美国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莱斯利表示,要谨慎考虑&允许外国实体在美国农业中控制重大的市场份额将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在一体化的市场上,比如说种子市场等&。
据2014年的数据,中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约650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位,当时便有分析认为,中国有望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外界认为,中国化工收购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看中其种子业务。
一桩普通的跨国并购,因美国政客与中国反转基因人士的反对,而被渲染上了关乎国家安全、国民健康的色彩,同时也将中国种业发展这一潜存许久的产业难题和关乎国家战略的命题,推到了台前。
2016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种业元年&。
理由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种业&的身影,并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列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还明确要求&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理由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
众所周知,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列第一。 因此,中国种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可以说也是从玉米开始的。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宣布,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施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面临取消,玉米的市场化再迈进一步。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国内玉米价格连年攀升,导致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高,与国际进口玉米价差高达600元/吨之多,引发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等)大量涌入,玉米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玉米供需格局亟须重构。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玉米也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玉米市场在未来数年逐渐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
但另一边,随着化肥、农药及人工价格的飞涨,玉米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国外玉米的价格却越来越低,如何实现接轨?答案似乎只有一个:种子改良。
从过去100年的世界农业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50%以上来源于种子及其相关技术。
《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一项旨在改良玉米种子的国家攻关计划已于2014年年底开始。这项以国家意志推动的玉米种业计划的目标是:力争&十三五&末,玉米育种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意志推动联合攻关
农业部组织了20场会议,汪洋专门追问攻关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频繁地辗转于东北、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及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的农业部之间,马不停蹄。
他正忙于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
这是国务院交给农业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2014年底,农业部成立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领导小组,分管种子工作的副部长余欣荣担任组长。同时组建了玉米协作攻关联合体,即由21家国内最具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和13家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组成攻关联合体。由国家攻关领导小组攻关委员会以及攻关联合体中的每个单位将国内最好的玉米品种推荐到平台做试验。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选育一批性状优良、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力争&十三五&末,玉米育种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一个以国家意志推动的玉米种业计划。
&从中央层面,把国家一级的、省一级的科研单位和最具竞争力的玉米种子企业联合起来,搞一个大协作、大攻关。这需要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站在国家一盘棋的全局上考虑,去推动这个事情。&王天宇是玉米协作攻关专家委员会的秘书长。这一年多以来,他的主要精力全集中在了组织攻关上。&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去做,光农业部组织开会,就开了20场会。&王天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国务院决策层很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还专门追问了攻关工作的进展。
8000多家种子企业拥有育繁推一体化的不到100家,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不到1.5%,研发投入仅为销售额的1%
据坊间流传的说法,早在2014年7月,汪洋到黑龙江考察,当地官员反映中国玉米产业可持续能力差,面临竞争压力比较大。汪洋听后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玉米产业缺乏竞争力,缺乏骨干产品,研发单位和企业多而散,国务院领导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要求利用体制优势,搞玉米良种的大协作攻关。
中国玉米种业只是中国种业的一个缩影。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启了市场化的征程。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业市场,大大小小的种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有民营的和中外合资的、有科研院所自办的、有农技推广人员&自立门户&的,甚至还有&皮包公司&。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800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玉米种子公司大约300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不到100家。绝大部分的企业小而散。
以美国的孟山都为例,该公司仅玉米种子业务在全球的销售额就达60多亿美元,即4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玉米种子企业销售达5亿元的都很罕见。&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王天宇说,不仅于此,企业文化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举例,&我们给种子企业发个通知,它给你回的工作邮件,名字五花八门,什么&野狼&&银狐&都来了。没有抬头,也没有结尾。一个企业,连电子邮件规范书写都不会,怎么跟国外的企业去竞争?他们给我们寄种子,拿卫生纸、报纸一包,就寄过来了。虽然很朴实,但从企业文化上看,这显然不对。&
最致命的还是这些企业大多并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种业研发的核心在科研院所而非企业。据悉,88%的品种出自科研单位。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总结说,国内种子科研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创新和分子育种等基础性研究薄弱,商业育种也难以持续创新;二是很多科研单位不进行公益性研究,却都聚焦在低端培育杂交品种上;三是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挥棒是发表论文和职称评定,这导致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非常低,进而也妨碍了种业的产业化。
王天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中国种子企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本身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能力落后。相比跨国种业公司,中国的种子企业科研能力太弱了。
据悉,目前,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其销售额的1%,甚至不及1%。
一位从孟山都离职的研究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相比之下,像孟山都、先锋这样的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甚至更高。如孟山都公司2010年全球销售收入为105.02亿美元,研发投入高达12.05亿美元。&美国的科研院校仅做基础性研究,育种的研发投入全部由企业自己完成。&
&以先锋公司为例,那里集聚着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拥有最多的基础资源和全球性资源,多到可以抵上一个国家。&王天宇感叹,单个的种业公司根本无法与跨国公司竞争。他们试图集中全国的公益性单位与较大的企业联合起来以抗衡强大的跨国公司。&这也是此次联合攻关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种业面临的外资竞争压力最大。这缘于中国的玉米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而玉米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中国玉米与美国玉米相比,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效率,都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美国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玉米种植;另一方面,美国很早以前就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一个农场主可以负责好几千甚至上万亩地,管理成本很低。& 上述孟山都离职研究人员说,正因为美国较早地实现了玉米的产业化,因此成长起来了一批像先锋、孟山都这样的跨国种业巨头。相比这些跨国种子公司,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无论从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人才优势还是市场化的运作经验等方面,均全线溃败。
如今,中国玉米市场要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国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进口玉米价格每吨要高出600多元,这也导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规模增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期间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玉米等主要谷物国内外价格倒挂,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2008年以来,为保护中国的玉米产业,国家实施了玉米临储政策托市,最终导致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三高&并存的局面。而国家也不得不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玉米政策改革的目标是,玉米市场在未来数年逐渐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
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现实压力是,随着化肥、农药及人工价格的飞涨,国内玉米的生产成本还将越来越高。&请工人到地里掰玉米棒子,没有一二百块钱一天,没人愿意掰。而且农民还没将自己的劳动力成本算进来,如果算在内就全亏。&王天宇说。
中国的玉米产业究竟应该怎么办?不种行不行?当然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出路:种子改良
全世界60%的化肥被中国农民用了,以化肥和农药支撑的高产难以为继。攻关目标是,机收、少用化肥和农药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与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联合建立三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那么,出路在哪里?答案似乎只有一个:种子改良。
从过去100年的世界农业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50%以上来源于种子及其相关技术。
&种业是农业的源头,其发展、转型、升级可以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南通大熊种业执行董事程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以玉米为例, 产业化升级意味着组织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土地集约、机械化种收、规模化储运、烘干,实现产业化目标除要求玉米品种保持原有丰产、稳产、抗病等特性之外,还要满足抗倒性(特别是后期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早熟脱水性(适宜规模化储运)等方面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种业企业需要尽快培育、推广满足产业化需求的新品种,实现品种升级换代,否则除自身丧失市场竞争力之外,还将制约农业产业化整体步伐。&
内忧外患之下,玉米产业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2014年底,农业部适时组建了国家玉米良种科研攻关体。&良种攻关成立的重要目的就是集合行业最优势的主体资源,在资金、政策的扶持下,加速培育、选拔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在确保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的同时,也提升中国种业行业整体竞争力。& 程仑的南通大熊种业是一个创业型公司,但凭借一支由海外归国科学家、本土科学家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开发和常规品种培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破格成为攻关联合体的21家成员企业之一。
根据玉米协作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天宇的介绍,攻关的总目标,第一是保证产量;第二是要把人工和投入降下来。
&前些年的高产,是以很多的劳动力、很多的化肥和很多的农药去支撑的,全世界60%的化肥被中国农民用了。我们希望在5年之内促进玉米新品种更新,也就是,将原来这批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使用化肥过多的品种淘汰掉,未来的新品种必须适合机收、少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王天宇说,5年之内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也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这个现状必须要改变。
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助攻关将加快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105个新品种中选拔出11个适宜机收籽粒的苗头品种。来自试验区之一的黑龙江克东县农机部门统计,2015年全县玉米机收籽粒成本60元/亩,机收果穗成本120元/亩,机收节约成本1/2。另一试验区的河南省孟州市种粮大户张胜利测算,1亩地玉米果穗人工收获、晾晒、脱粒成本约320元,籽粒机收到烘干亩成本约120元。机收籽粒比人工收获成本减少200元。
机收的生产效率是人工方式的200倍。美国机收籽粒已有60多年历史,但中国玉米种植,机收籽粒只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8%左右。
王天宇们任重而道远。
当然,为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分配机制问题也得考虑。
&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权益分配比例。&王天宇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科研院所利用国家拨款发明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可以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也可以上市公开交易。
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调查,之前全国450多家科研院所创办了3000多家种子公司。&但都没有太成功。这些公司办着办着之后,个人都肥了,公司都亏了。&
根据上述意见,这些科研院所在2015年底前要实现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也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我们已经集结了全国最好的科研单位、最优势的企业,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说不过去了。&但王天宇也吐槽说,小人物办大事情,太艰难了。&农业部本身并不管项目预算,这么大的一个攻关任务,没有项目、没有经费,也没有太多资源,事情推动起来并不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过去一年多,他们所推动的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助攻关经验被写入了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这至少说明中央方面肯定了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并将其扩至所有种业。&王天宇说,种业发展的地位被放到这样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相关封面组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东北开种“天价玉米” 卖价是普通玉米20倍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经济半小时:东北开种“天价玉米”,卖价竟是普通玉米20倍
  “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4月16日消息,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解冻,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的吉林省,即将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春耕期。去年秋季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但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一些种粮大户却正在“逆势”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他们为何敢于逆势加码?又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一穗生玉米能卖9.9元,凭什么这么值钱?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的村民眼下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土地承包了出去,原因是2016年,长达九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方式。吉林玉米的价格从每斤一块一毛四,跌到了最低每斤4毛5。为了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大家都一拖再拖,直到当天上午,村民李桂明才把自家去年的秋粮全部卖出去,成交价只有7毛钱,赵凤兰家6万5千斤玉米每斤只卖了5毛7分钱。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村民 赵凤兰:就是干不动了,就想包出去点试试。
  赵凤兰和64岁的老伴经营着家里的2垧4亩地,两个人身体都不好,地里的活只能雇人来干,除去种地的正常开支和给工人的工钱,即便加上一垧地地3090元的玉米补贴,老两口忙活一年根本挣不着什么钱。于是他们决定,今年把土地承包出去,这样不仅可以拿到地租,还能得到玉米生产者补贴,相比之下,更划算一些。
  这天,赵凤兰在村会计于洋的帮助下画完地界签了合同,并见到了承包自己土地的人,兴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冯俊。今年于洋以每垧7000元的价格在村里帮冯俊包了35垧地,在他们看来,这个价格,放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村民 于洋:往年贵贱不往出包,往年有收入。
  根据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公主岭秋季的玉米收购价为每斤1.2元(临储收购价)、1.14元(临储收购价)、0.75元,与之对应的土地流转费用,从2015年至2017年分别为每公顷8500元、7000元、4500元。土地的流转规模也从2015年的45.9%上升到了2017年的50.7%。
  冯俊的家庭农场采用的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只有地势平坦的岭地才能满足机械化种植的条件,因此赵凤兰的2垧多地里只有7亩符合要求,但是拿着到手的5400多元流转费,老人心里依然放松不少。
  赵凤兰:就是这么包地,还是上下差不多少,心还算踏实一点。
  事实上,在湾沟村包来的35垧地只是冯俊承包土地的一小部分,今年他在公主岭市一共承包了1300垧地。这个规模,要放在往年,也是想都不敢想。
  兴佳家庭农场负责人 冯俊:别说去年,就是前年,以前也想大面积租 ,每年就一万块钱也没人租你,根本就没有,我是犯愁没地种,不犯愁市场。
  冯俊是土生土长的公主岭人,之前一直在沈阳种植玉米,走的也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去年前他回到老家,在公主岭包了300垧地,一直种植普通商品粮。他告诉记者,种植面积的扩大,省下的不仅仅是地租,通过规模经营,还可以实现成本投入、科学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
  冯俊:就好比说我一台车,去年就干个30垧地,咱就结束了,完活了。但是我今年要种2000垧地,还是用这些车,就是一台车能作业到300垧地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
  地处松辽平原的公主岭恰好就处在玉米生产功能区。因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像冯俊一样扩大种植规模的在当地还不是个例,李德乐就以每垧5000元的价格扩大了40垧地来种玉米,而就在马路对面,土地在去年的承包价还为一万两千元。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负责人 李德乐:因为粮食价格下跌,2016年他把地包给我之后,农户出去务工,他感觉务工的收入,超出了他种地的收入,今年他农户往出租地积极性,还算比较高。
  李德乐的玉米在当地被称作“天价玉米”,因为他的玉米在网店的零售价一穗就能够卖到9.9元。29岁的李德乐,家里也是种玉米的,打小就看着家人和乡亲们种出的玉米一样,然后按斤计价、论吨卖玉米,他就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种出值钱的玉米来。
  2016年,李德乐一共种了30垧高端玉米,成品率为60%。虽然这个成品率不算高,但销售情况还不错,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今年,李德乐不仅打算把新包来40垧地种植高端玉米,还对原有土地的种植品种也进行了调整,高端玉米的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0垧增长到了100垧。
  在他看来,土地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成品率的提高。但这样的决定,让他的团队颇感压力。因为去年他们种植了30垧地,收获的六十万穗玉米现在还有2万穗没有卖出去。按照李德乐的估计,今年的成品率将达到80%,每垧地将收获3万穗玉米,100垧地就是300万穗,去哪儿才能找到如此巨大的市场呢?而且9。9元的玉米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消费得起的。
  但是“逆势接盘”的李德乐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告诉记者,产量上,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平均每公顷将由2万穗提升至3万穗;质量上,规模化发展后,因为田间精细化管理,无化肥无农药,玉米质量好,平均每穗价格可以达到零售价9.9元,是普通玉米的20倍;而在投入上,可以降低大型农机、光纤、监控设备等的使用成本。合计下来,2016年他种植一穗玉米的成本在4块钱,今年可以节省五毛钱。
  李德乐:你像这个杀菌设备,一天的加工能力能达到六万穗,像2016年我们每天实际加工量是能达到两万穗。当时只用了一个杀菌锅,像那边那个正常说都是不启动,今年要是扩建之后,我的两个锅同时使用足够我们的生产了。
  玉米价格悬殊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虽然说,目前玉米价格低迷、库存较大,适当调减玉米种植势在必行。但是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公主岭市我们看到,扩大种植面积对于大户来说,不仅仅降低了土地的承包费,还能够让现有的机械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因此玉米价格走低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那么玉米到底应该怎样种才能有“钱景”呢?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解冻,日,李德乐正式开始了今年100垧高端玉米的种植,他也是公主岭市最早一批开始春耕的人。可是旋耕工作刚刚开始,李德乐就发现了问题。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负责人 李德乐:地里这土块太多,它会影响到我这个苗期长势,苗的大小有不同,高低还不一样,它还会影响到我成品率转化。
  成品率就是指达到销售标准的玉米比率,也只有这部分玉米才可以卖到每穗9.9元,否则就只能作饲料论斤销售,那样合下来一穗也就5毛钱。也就是说,投入同样的成本,产出能够相差20倍,难怪李德乐会如此重视,他马上叫停了旋耕的机械手开始商量旋耕的技术问题,结果发现旋耕机械手的速度太快。眼下春耕序幕已经拉开,今年种植面积的扩大也让李德乐感到时间的紧迫,但是如果在旋耕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无法种出合格的玉米,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徒劳,因此他不能放松半点要求。
  李德乐:我不管你以前咋干,看着我干的标准,你达到我的要求就行。
  机械手夏明亮:那你不行就再上设备吧。
  李德乐:要不然这台机器就照这个速度干。
  夏明亮:那肯定不赶趟了。
  李德乐在旋耕时的速度明显比夏明亮慢,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根本不可能按计划2天把地旋完,可是农时不等人,夏明亮提出了加人、加设备的要求,但这样势必会增加成本。李德乐斟酌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
  李德乐:行,费用提就提了,你能达到我这个标准就行了。但是你要干出活,还像这样的话,就别怪我不给你钱了。
  去年,李德乐凭借高端玉米,在玉米价格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还赚了一笔,但这条转型升级道路,他也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因此“品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在始终悬在他的头上,比如挑种子,李德乐标准就不仅仅是有没有破损、能否出芽这么简单了。他还要求把小种子挑出来。当他发现库房里村民挑完的种子里还混着小种子,当即便要求把挑好的种子重新再挑一遍。一听要把这么多种子重新挑一遍,李德乐的三叔王君生不干了。
  李德乐的三叔王君生:那你这活也太难干了。
  李德乐:难干,这就是我的标准。这都是跟你说好的东西了,告诉你这个标准,那你明天再找人挑。
  王君生:明天我不挑了,那再挑,这样没法挑了,种这些年,好像三十多年没挑几年,
  这小籽也能出,扔了白瞎了,浪费了。
  这些种子是李德乐专门从甘肃的育种基地买回来的,25块钱一斤,一垧地就需要40斤。这些种子的价格原本就比普通种子高,而且在出厂前已经挑过一遍了,但是如果按照李德乐的要求,就还要再淘汰10%。同时,现在种植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产量最多只能达到传统种植方式的一半,这让种了一辈子传统玉米的王君生,很是心疼。
  李德乐:其实我也心疼,那都是花钱买的,但是咱为了保证品质,心疼也得这么办。
  心疼归心疼,李德乐还是坚持一定要把这些种子重新挑一遍,因为去年他就在种子上吃了亏。
  李德乐:刚开始就认为它这个大粒小粒种里没有啥太大的区别,然后长出之后就不一样了,吃起来是一点影响没有,但是它的品相不行,它的尺寸不够,咱们是差一公分不够尺寸,也不能要,采收的时候看品相特不好的就没采收,差了很多钱,这个一穗卖十块钱,那个一穗一块钱也卖不上。这都是用质量换回来的,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就在李德乐不顾一切严把品质关的时候,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薛耀辉,正在给社员们召开今年的春耕动员会。今天,他强调最多的也是质量问题。
  春耕动员会刚结束,薛耀辉就赶紧跑去查看配肥的情况,今年他没有使用现成的复合肥,而是按照中化农业给开的配方自己配化肥。今年中化给出的配方是一垧地1600斤化肥,远远少于自己之前的2000斤化肥,于是,薛耀辉决定找给他开配方的孟祥丽好好聊聊,没想到孟祥丽觉得甚至还能再少用一些。
  孟祥丽是中化农业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今年薛耀辉的合作社打算种植670垧功能性玉米,其中170垧地的玉米可以被合作社的养殖系统消化,剩下的500垧已经跟中粮集团以高于市场价8分钱的价格签订了收购合同,但是这8分钱可不好赚。
  薛耀辉:咱们有个严格的质量标准,就是说你看它每一项的标准,就是我们要达不到这标准,人家可能就是说有条件拒收了。
  为了保证自己的玉米能够达到中粮的标准,薛耀辉专门以一垧地150元的价格把孟详丽请来把关,但是化肥一下子减了四分之一,这也让薛耀辉的心里打起了鼓。
  薛耀辉:原先这么大的含量我用这么多的量,你现在用1600斤怎么办?
  孟祥丽:我告诉你,现在这1600斤,我就这么说,现在这1600斤里头跟老百姓平时用的2000斤根本不差,咱们这个肥效完全够800公斤满足一晌地的需求。
  作为一个土壤工作者,孟祥丽坚持拒绝薛耀辉的要求是有原因的。
  孟祥丽:现在土地中的有机质从之前的5已经降到了0.5,土壤已经生病了,它不是健康的土壤了,如果我要再这样加进去的话,有机质变得会越来越少,板结会越来越多,十年,二十年之后,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可能二十年之后我这块土地上产不出粮食 了。
  薛耀辉最终还是被孟祥丽说服了,他向记者坦言,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自己,已经觉得越来越不会种地了。
  薛耀辉:有些数据,有些支撑,有些测土配方,这些东西都是科学性的东西,一定要遵循这个事,现在不是单单说产出多少粮食,多少东西,就是你一定要保证这个产品的质量的问题,这种质量我一定完全达标,现在最主要是这个。
  “质量必须达标”已经成了薛耀辉现在的口头禅,由于今年跟中粮的订单签得晚,合作社里的一些成员已经备好了种子。但为了达到订单要求的质量,薛耀辉还必须花钱把农民手中用不上的种子收回来,这一块的支出就将近20万块钱。
  其实,玉米混种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和村民们一样,土生土长的薛耀辉,以前种地时也没这么计较,一块地里也会有三、四个品种。但今年订单签的是高淀粉玉米,如果混种,玉米授粉时就会杂交,这将直接影响到质量,最终会影响到价钱。因此薛耀辉越来越注重质量的问题。
  杨屹巍是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的局长,在他看来,玉米市场从政策市向市场化定价的转变,对于高质量玉米将会有较高的需求,当地农户也必须积极控索调结构、转方式、找市场,才能迎来阵痛后的新生。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局长 杨屹巍:公主岭的玉米不是卖不出去,主要是玉米的价格问题,一定是要求好的玉米的质量,卖出好的价钱。
  半小时观察:玉米怎样种才能有“钱景”?
  目前,我国玉米出现过剩,尽管有大量替代品进口等原因,但根源还是结构性的,“大路货”多,优质专用品种少。因此,规模经营做强就离不开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赔得倾家荡产,就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化种植,通过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种玉米照样能赚钱。对于身处“黄金玉米带”的种粮大户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农药残留检测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