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co代表什么

&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识点 &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H=c&kJo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moloL-1,CO的平衡浓度为1mol/L&.(2)反应①为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C&(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CO2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4)如图所示,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A&(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H=2(a+b)kJomol-1&.(6)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Fe固体被O2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Fe(s)+32O2(g)=Fe2O3(s)△H=(3b-c)KJ/mol&.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路南区校级模拟
分析与解答
习题“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CO(g)...”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令平衡时CO的浓度为amol/L,表示出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利用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2)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方向解答;(4)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图象表示正反应吸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B、由图可知,最高点到达平衡,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C、由图可知,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T1到达平衡时,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①的热效应判断;(5)根据盖斯定律,2×(①+②)可得2Fe(s)+O2(g)═2FeO(s),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运算;(6)依据盖斯定律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
【解答】解:(1)令平衡时CO的浓度为amol/L,由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amol/L,则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a)mol/L,500℃时平衡常数为1,则a2-a=1,解得a=1,故答案为:1mol/L;(2)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a>0,故答案为:吸热;(3)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缩小反应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升高温度到900℃,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E、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增加Fe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E错误;故答案为:BC;(4)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图象表示正反应吸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A正确;B、由图可知,最高点到达平衡,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T1到达平衡时,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图象表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C错误;故答案为:A;(5)已知: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②CO(g)+1/2O2(g)═CO2(g)△H=b&kJomol-1由盖斯定律,2×(①+②)得2Fe(s)+O2(g)═2FeO(s),故△H=2(a&kJomol-1+b&kJomol-1)=2(a+b)kJomol-1,故答案为:2(a+b)kJomol-1;(6)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②CO(g)+12O2(g)═CO2(g)△H=b&kJomol-1;③Fe2O3(s)+3CO(g)═2Fe(s)+3CO2(g)△H=c&kJo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3-③得到Fe固体被O2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Fe(s)+32O2(g)=Fe2O3(s)△H=(3b-c)KJ/mol;故答案为:2Fe(s)+32O2(g)=Fe2O3(s)△H=(3b-c)KJ/mol;
【点评】本题目综合性较大,涉及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影响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等,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与“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CO(g)...”相似的题目: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 + 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v(CO2)= v(CO)容器中总压强不变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
将a L NH3通入某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让其分解,达到平衡后气体体积增大到b L(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平衡后氨气的分解率为×100%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为×100%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比为平衡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
(3分)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2)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mol B和1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 ,则x=&&&&mol,y=&&&&mol。
“已知反应①Fe(s)+CO2(g)?Fe...”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容积为2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3mol&A、2mol&B&6mol&A、4mol&B&2mol&C&到达平衡的时间(min)&5&&8&A的浓度(mol/L)&c1&c2&&C的体积分数&w1&&w3&混合气体密度(g/L)&ρ1&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象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也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填“减少”或“增大”)的反应,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2)在图象反应Ⅱ中,T1&&&&T2(填“>”、“<”或“=”),该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在图象反应Ⅲ中,若T2>T1,则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在图象反应Ⅳ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0.5n&mol,C增加了1.5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下列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B&&&&;D&&&&;(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图I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以左右移动,F受压力恒定.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在容积为2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3mol&A、2mol&B&6mol&A、4mol&B&2mol&C&到达平衡的时间(min)&5&&8&A的浓度(mol/L)&c1&c2&&C的体积分数&w1&&w3&混合气体密度(g/L)&ρ1&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象反应Ⅰ中,若p1>p2,则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也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填“减少”或“增大”)的反应,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2)在图象反应Ⅱ中,T1&&&&T2(填“>”、“<”或“=”),该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在图象反应Ⅲ中,若T2>T1,则此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在图象反应Ⅳ中,若T1>T2,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H=ckJo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molo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2)反应①为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CO2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4)如图所示,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H=____.(6)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Fe固体被O2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H=akJo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H=bkJo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H=ckJo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的起始浓度为2molo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2)反应①为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CO2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4)如图所示,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H=____.(6)请运用盖斯定律写出Fe固体被O2氧化得到Fe2O3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相似的习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碳酸钙CO3的3是管0还是CO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个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下箭头+H2O我想请问一下.这个CO3的3是O的还是CO的?若是O的话.那就正好配平了.但是碳酸钙 CO3不是一个整体么?不懂.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化学式中3指的是3个氧原子;C原子只有1个;;CO3是碳酸根,是一个整体,但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是1,氧原子数目是3;这个有区别很高兴为您解答,skyhunter002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
那硫酸根中的SO4的4是不是4个氧原子?硝酸根中的3是不是3个氧原子?铵根NH4的4就是4个氢原子?是这样么。配平的时候最后的数字只管跟他最近的那个元素?我这么理解对么?谢谢!
如果是整体的话;会有括号的;
例如Ca(OH)2;这个2表示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_后的数字代表原子数一式:C_3H_8+5O_2====(条件点燃)4H_2O+3CO_2以上是正确的方程式二式:C_3H_8+O_2====(条件点燃)CO_2+2CH_4这个是错误的方程式“C_3H_8+O_2====(条件点燃)( ) .在括号里填入生成物”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不可能及时试验作答,二式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填写的,为什么一式正确,二式错误?
崽哥帅不帅35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第二个方程式是没有完全燃烧,就是CH4还能和O2反应.碰到这样的问题,你要看题目说的氧气充足的条件,那就只能生成CO2和H2O.其他情况下就说不清楚了.可能有co等的生成,但是一般的燃烧如果是在空气中进行的话,肯定是氧气充足,生成H2O,CO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第二个方程式是没有完全燃烧,就是CH4还能和O2反应。碰到这样的问题,你要看题目说的氧气充足的条件,那就只能生成CO2和H2O。其他情况下就说不清楚了。。。可能有co等的生成,但是一般的燃烧如果是在空气中进行的话,肯定是氧气充足,生成H2O,CO2。...
答案:一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完全;二式虽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违背实际,甲烷CH4由于氧气充足还可以继续反应,即二式反应不彻底故错误。
烃类的化合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不能生成其他的烃,所以二式是错误的第三个是C3H8+5O2==3CO2+4H2O
二式得失电子不守恒,C平均价态为—8/3价,反应后CO2中价态为+4价,CH4中为-4价,很明显得失电子不守恒,而且CH4可以继续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处理此类问题时应考虑最终生成物是否稳定,是否可与过量的反应物反应,同时要考虑电子守恒。
扫描下载二维码o-t-co-t-co-t-co表示什么意思
O-分断;t-间歇时间;CO-接通和分断。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断路器》 准规定,以上参数含义如下:
Icu: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指按试验程序O-t-CO所规定的条件,断路器不能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能力的分断能力。即断路器能够可 分断的短路电流。只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断路器可继续使用。
Ics: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指按试验程序O-t-CO-t-CO所规定的条件,断路器能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能力的分断能力。即断路器仍能够可 分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在切断该短路电流后,断路器仍可以使用。
Icm:额定短路接通能力 指按试验程序O-t-CO-t-CO所规定的条件,断路器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10%、额定频率和规定的功率 数时能接通的短路电流。
一般情况下,Icu ≥ Ics,Icm = n x Ics.&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问哈feo3+3co=2fe+3co是置换反应,初三学的忘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不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高中会学的.
其实我想问1置换反应一定在溶夜中进行?
2单炙和化和物反应一定是置换?
3酸跟金属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三问哪句是对的????
1.不是置换反应都是水中进行的,如铝热反应。例子很多。
2.不一定,氧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就不是置换反应啊。
3.还是不一定
当硝酸为浓硝酸时,硝酸被还原成二氧化氮
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当硝酸为稀硝酸是,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
3Cu + 8HNO3 =3 Cu(NO3)2 + 2NO↑ + 4H2O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首先是Fe2O3置换反应是: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所以不是
这个显然不是的,你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就是一个单质和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别一个单质和一个化合物。你说的这个例子中,反应物里没有单质,这就不能构成置换反应
方程式错了,Fe2O3+3CO
===2Fe+3CO2或
Fe2O3+3C===2Fe+3CO还原反应
答:不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1置换反应一定在溶夜中进行?〔否。如C+CuO→Cu+CO2〕2单炙和化和物反应一定是置换?〔否。如Cu+HNO3→Cu(NO3)2+NO+H2O〕3酸跟金属一定生成盐和氢气?〔否。如Cu+HNO3→Cu(NO3)2+NO+H2O〕...
置换: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不是
就是较活跃的把不活跃的置换出来,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孩子置换反应首先要有单质呀,反应前后都要有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与fe2o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