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中国科学家获颁维加奖没有参与中国的原子弹的制造

首页>>字号:
日 爱因斯坦致函罗斯福,建议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中国网 .cn  时间:
  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应其他几位科学家的请求,写信建议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一封由别人起草、爱因斯坦签名的信中写道:
  总统阁下: 
  我读了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的研究工作手稿。这使我预计到,元素铀在最近的将来,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考虑到这一形势,人们应当提高警惕。必要时,还要求政府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因此,我的义务是提请你注意下列事实: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  为此,我建议,请授权一位你所信任的人士,使他可以非正式地和各政府机关联络,经常向他们报告全部研究情况,并向他们提供建议,特别是要努力保证美国的铀矿供应。同时,和有关人士及企业界实验室建立接触,来促使实验工作加速进行。?
  据我所知,目前德国已停止出售它侵占的捷克铀矿的矿石。如果注意到德国外部次长的儿子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工作,该所目前正在进行和美国相同的对铀的研究,就不难理解德国何以会有此举了。 
  阿·爱因斯坦(签名) 
  罗斯福在白宫办公室里,默默地研究了爱因斯坦的信,开始感到举棋不定。但当他想到德国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时,就暗暗下了决心。经过一星期的全面考虑,他对来信作了肯定的回答,并发出了进行核试验研究的指令。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老北
版权与免责声明袁世凯卖国,而他的孙媳妇却研制了原子弹打败了日本,她是世间真正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袁世凯卖国,而他的孙媳妇却研制了原子弹打败了日本,她是世间真正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10:40 来源:天天说钱
转自: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
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超过30万日本人,
葬身于恐怖的核武器。
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
日本天皇于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两颗原子弹的成功引爆,
要归功于美国于1942年,
制定的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
即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
该工程汇集了一大批,
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
就有唯一的华人女物理学家
——吴健雄。
吴健雄是谁?
99%的中国人都不知道。
世人称她为原子弹之母、
“世界物理女皇”,“东方居里夫人”。
几乎所有的物理大奖,
是诸多科学家所推崇的传奇人物。
唯独诺贝尔奖,
与她擦身而过,
至今还有许多人为她抱不平。
她还有一个身份也不简单
——袁世凯的孙媳妇
袁世凯卖国,而她却救了国家。
史铁生曾说: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少年时的吴健雄,
如果没有遇上这两束光,
物理学界便不会出现她的名字,
世界就少了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束光,不是别人,
正是她的父亲。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5月31日,
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
她的父亲曾参加过反袁(袁世凯)斗争,
二次革命败北,才回归故里,
开办免费教学“明德学校”,消除乡里的愚昧。
她的父亲思想开明,提倡男女平等。
得益于父亲的通情达理,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她作为女孩,
从小就能和其他兄弟,一起读书写字。
第二束光,是胡适。
文理两科,
堡垒相隔。
就像两条平行线,老死不相往来。
谁能想到,她最崇敬的恩师,
竟然是对物理一窍不通的胡适呢?
1923年,她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学校经常会邀请一些名师到校演讲,
胡适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胡适又到校演讲,
她向胡适提问:维新变革既然是好事,
为何又遭弹压呢?
胡适很耐心地为她解答,
因为袁世凯告密,使维新变法被镇压。
听到此处,
她心中不禁大骂了袁世凯几句。
命运实在神奇,没想到多年后,
她嫁的,竟是袁世凯的孙子!
胡适的风范,迷人的学识,
给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和胡适的渊源不止于此,
再后来,她像个追星族,
追随着胡适的脚步,
一直跑到胡适当校长的学校,
成为了他的得意门生。
胡适在一封给吴健雄的回信中写道:
“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
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
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
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万分欣慰了。”
她深深地爱慕着胡适,
他们既是师生情,
也有着一种超越师生的感情。
但是两人谁都没有越界。
她毕业后,任小学教师。
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
小学教师可是个梦寐以求的好归宿。
但是,她的父亲却鼓励她,
继续到大学深造!
“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
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
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
吴健雄和其他的女子很不一样,
她不仅精通科学,
文学才能更是出众。
只是她太过低调,
不理会是非,不沾染世俗,
虽有众多追求者,
却从不轻易把自己放任到爱恋之中。
因此,世人只知林徽因、陆小曼,
却不知还有一位奇女子,
藏在人群中的某一处,
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她的挚友,著名画家
这样描述那时候的吴健雄:
“远在民国20年即1931年,
我们同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
那时的健雄是一个娇小玲珑,
活泼矫健的女孩子,
一双神采奕奕的眸子,
灵巧的嘴唇,短发,平鞋,
朴素大方但剪裁合身的短旗袍。
在两百左右的女同学中,
她是显得那样地突出,
当然她也是一般男孩子的追求目标,
不仅男孩子,
女孩子竟也有人为她神魂颠倒呢。”
但她却从不仗着自己的魅力,
行方便之事,
或是处处留情获万千宠爱。
她看得再透彻不过,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是有道理的,
火可以在一天之内
把森林烧成灰烬,
水和风却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来造林。
假如有一天美貌逝去,
所有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谦卑做人,
认真做事,
才是走得更远的不二法则。
1934年她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
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
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再后来,她得到叔叔的资助,
获得了去往美国深造的机会。
对胡适,她是仰慕之情,
这段情,点到为止,
不能开花,更不能结果。
但是美国之行,她却遇到了爱情。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那天,她想找个熟人带她参观学校,
但是熟人不在。
后来学校管理人员给她介绍了,
中国学生会会长Victor杨,
这位Victor杨又安排,
让前两周刚来的一个中国留学生,
作为她的向导。
看来,月老在吴健雄脚上栓了红绳呢!
冥冥之中,好像他俩注定得相遇。
这个中国留学生,
就是袁世凯的孙子,
她未来的丈夫——袁家骝。
是袁世凯“二皇子”袁克文的公子,
后来,也成为了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
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
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上卓有成就。
因为袁世凯的出现,
他的家族曾登上顶峰,
成为民国第一政治家族。
但是袁世凯死后,
这个家族也一落千丈,在风中漂泊。
他来美国时搭船坐的是三等舱,
身上只有40美金,
连粥都舍不得买,
每天只能吃臭鱼,
过得十分贫苦,
已经俨然没有当初大家族的样子。
他俩正好还是同班同学,
但是他们并没有一见钟情,
而是日久生情。
吴健雄外貌出众,
在班上有一大批同学爱慕她,
其中一位,就是后来,
创立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威尔森。
他回忆说,
那时的吴健雄是出色而迷人的,
她总是穿着中国式的高领旗袍,
十分正式。
在他们住的国际学舍中,
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她吸引。
袁家骝也不例外。
在他的印象中,
她性格爽朗,
毫不忸怩作态,
有时两个人一起在图书馆,
看书看到很晚,她也并不在乎。
但健雄并不是一个言行高放的女孩,
在她沉潜慎言的行止之下,
有着一颗热情炽热的心;
对人生、对未来、对自己和爱情,
她都是充满憧憬而且期许很高。
她将勤奋带到了国外,
女性当时的社会地位不高,
加上她又是华人身份,
吴健雄最初频频迎接挑战。
她在物理系最著名的教授,
欧内斯特劳伦斯实验室门口蹲了三天,
才争取到他,
做自己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
为了在实验中省出时间,
她一天三顿面包就牛奶,
做实验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
中途好几次晕过去,
但是她依然坚持把实验做到完美。
令人赞叹不已。
1940年,吴健雄获得了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她,虽然能力强,
但却再次因为女性的身份,
找不到大学教职的工作。
只好做些闲事。
此时她已经和
袁家骝认识好多年了,
这个出生于军阀世家男人,
却从不靠这个博取世人眼球。
他聪明,却又老实巴交,
他为人处事爱走正道,
绝不投机取巧,
他是她生活中最值得依赖的男人……
她只是把这个男人当作朋友,
异国他乡,有同胞陪伴,
着实令人欢喜。
后来,袁家骝离开加州大学后,
她也和别人相处过,
这在袁家骝看来并非什么事。
袁家骝只说:
吴健雄在婚前多一点选择,
多一点考虑是好的。
她在婚前做任何选择都是正常的。
这期间,他们始终保持书信联络,
没有断过。
吴健雄后来才发现,
最好的,其实早已在眼前。
只是当局者迷啊!
他们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了,
上世纪华人中最知名的一对伉俪。
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
担任中国同学会会长的钱学森,
还替他们的婚礼拍了一部八厘米的电影。
日,吴健雄与袁家骝走入婚姻的殿堂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
从不轻易做选择,
而一旦做出选择,
便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
她和袁家骝婚后的日子,
过得简单而又快乐,
他们在生活中,相濡以沫;
在工作中,相互扶持。
在三个月共同生活中,
我对他(袁家骝)了解得更为透彻。
他在沉重工作中显现的奉献和爱,
赢得我的尊敬和仰慕。
我们狂热地相爱着。
她是个低调的人,却常常和人夸耀:
“我有一个很体谅我的丈夫,
他也是物理学家。
我想如果可以让他,
回到他的工作不受打扰,
他一定会比什么都高兴。”
许多人喜欢去追求遥远的人和事,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却全然不知,或许
上天早已把最好的带到你的身边,
偏偏你只梦想诗和远方,
不想要眼前看得到的美好生活。
1937年2月,
纳粹德国开始执行 “铀计划”。
1941年末,珍珠港事件后,
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
与纳粹德国宣战。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议,
要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
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
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亦称曼哈顿计划。
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
最优秀的核科学家,
吴健雄以一个外籍女科学家的身份,
受老师劳伦斯、奥本海默之邀,
美国绝密的“曼哈顿计划”。
成为参与该绝密计划,
唯一华人女物理学家。
她负责最核心的工作
——“原子核的分裂反应”,
其实验成功解决了,
链式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
直接启发了核心人物费米,
大大缩短原子弹试制的进程。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
是赶在战争结束以前造出原子弹,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
最先制造的两颗原子弹,
在日本广岛和长崎被引爆,
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之后,吴健雄被称为原子弹之母、
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
怀疑“宇称守恒定律”,
因实验太困难,希望渺茫,
无人可以证实他们的理论。
他们找到吴健雄,
这时,吴健雄已与袁家骝,
买好返回大陆的船票,
想看看阔别20多年的故乡,
但是这项极富挑战的实验吸引了她。
袁家骝也积极支持,
他退掉一张船票孤身一人回国。
吴健雄作为项目的领导者,
带领实验走向了成功,
虽然因为某些原因,
她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但她作为人梯,
却把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
推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
许多科学家都为她抱不平,
她在这场实验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们都说她是被诺贝尔奖亏待的科学家,
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
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
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
“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
但是,当我的工作,
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
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1958她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
同年获得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她始终没有忘本,
而是时刻惦记着祖国的科学发展工作。
1982年其受聘为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等校的名誉教授,
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晚年,吴健雄拿出25万美元,
捐赠给了明德学校作为基建费。
她表示,她是华夏儿女,
作为一名科学家,
她拿不出更多的钱来,
但她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
来做学校的顾问,
推动祖国科技建设的发展。
1997年2月,吴健雄病逝,终年85岁。
遵照她本人生前的愿望,
她的骨灰被安放在她的故乡,
江苏苏州太仓浏河镇。
吴健雄堪称进入世界一流物理学家,
行列的中国女性第一人,
1990年,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
被命名为“吴健雄星”。
人们都说袁世凯卖国贼,
但他孙媳妇却参与研制了原子弹,
打败了日本!
我们应该感谢并记住,
这位伟大的华人科学家,
她的科学研究制造出的并不是武器,
而是和平。
至于日本被原子弹屠杀的那30万人,
只能算血债血还。
国际上对她一致肯定,
就连行星都以她的名字命名,
而中国人却对她一无所知。
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悲哀。
作为一个女子,
她充满荣光的一生,
正如她名字的含义,
不让须眉,积健为雄。
她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水,
有人说水是露珠,
细小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蒸发,
但是,如果你听过水滴石穿的故事,
就会惊叹水的以柔克刚,
惊叹水的坚韧不拔,
惊叹水执着雕刻世界的力量。
那个年代的女人,
都不被正眼看待。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根深蒂固。
就连莎士比亚都说: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而吴健雄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谁说漂亮的女孩子不好学?
谁说女孩子就一定是弱者?
谁说女孩子就学不好理科?
这样一位文理科都出类拔萃的美貌女子,
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世界,
拯救了国家。
她,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
去记住,去尊敬。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看这里——
中国经济网,权威媒体,重大重磅消息官方发布通道。每日多期,最新国家重大事件发布,官方经济文件解读;精选财经,人文,生活等资讯,尽在中国经济最佳微信号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德国优才计划
Learn More会议简介:
日前,国务院在成都召开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农业部部署,农民日报社联合四川省农业厅、成都市人民政...
&&&&9月24日,第五届中国(成都)有机农业峰会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举行。本届峰会以“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互联网+”成为...
&&&&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态,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成都市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作为构建都市现代...
  司仪马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本届峰会的司仪,蒲江位于成都平原西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51.3%,地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是国家级生态县。今年来蒲江县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成都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战略,突出生态底线,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走出一条以现代农业为本底,联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共同繁荣。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现代农业,特别是猕猴桃产业,加快建设中国猕猴桃之都,促进猕猴桃产业和有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天由农民日报社,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四川省旅游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优质农产品杂志社,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成都市农委,成都市商务委,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林业园林局,成都市博览局,蒲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暨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在这里隆重召开。
  下面,让我们有请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覃文林先生主持今天的会议,有请!
  主持人: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覃文林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共聚蒲江,并荣幸为大家主持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暨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的开幕式,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先生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先生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先生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先生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先生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先生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先生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先生
  四川省质监局总工程师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瑞武先生
  欧盟有机体系检验员,德国有机农业协会董事会成员伊力(音)先生
  中德农业中心顾问魏农(音)先生
  联想佳沃集团首席科学家
  新西兰植物食品研究所科学家吴金虎先生
  中国农科院环境资源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立志先生
  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联盟常务副主任孙建先生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鲁芳校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健康土壤峰会秘书长于家伊女士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猕猴桃峰会会长吴方志先生
  四川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院长秦蓁先生
  成都市农委主任许兴国先生
  蒲江县委书记刘兵先生  
  蒲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刚先生
  参加今天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和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代表,农业界知名企业代表,以及中央、省、市媒体记者朋友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上午第一阶段的活动共有四项议程,首先请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瑞武先生致辞!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瑞武:尊敬的农业部孙中华总农艺师,尊敬的省政府赵学谦副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暨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在素有成都后花园之称的蒲江县隆重开幕。首先,我谨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家部委,向农民日报,中国绿色发展中心,中国果品协会,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省旅游局等主办单位长期以来给予成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都是国务院定位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验区。
  最近,又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八个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之一,成都自古以来享有天府之国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2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11万,常住人口1443万,在中国所有城市里面,成都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排在第四位。&    
&&&&到目前为止世界五百强已有428家落户成都,已有美国等15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馆,在中国所有城市里面排第三位。近年来,成都先后被福布斯杂志、财富杂志、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未来十年发展最快城市,全球最佳信息商务城市和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成都也是继香港、北京、上海之后,中国第四个举办全球财富论坛的城市。
  全市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一万零五十六亿,在中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九位,近年来我市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优势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等高端产业,加快推进科技农业标准化品牌建设,着力推荐产加销一条龙的一二三产业附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都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产区和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科研中心及物流基地。
  在猕猴桃产业方面,成都市在龙门山一带科学规划布局了猕猴桃产业带,集中分布在蒲江、都江堰、彭州、邛崃四个重点县,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到2014年底,全市猕猴桃面积接近三十万亩,产量约43万吨,2014年猕猴桃产量比2013年增长了25%,成为了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超市的紧俏商品。
  在有机农业方面,我市不断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执法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优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截止到目前已经获得252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品包含蔬菜、茶叶、水果、粮油、水产等六大类,认证范围包括有机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2014年全市有机农业产值达51亿,较2013年增长10%。
  本次节会以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将重点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有机农业发展开展深入的交流探讨,为国内外农业企业,有关专家加强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我市学习借鉴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和有机农业先进经验提供了难得机会,我们将以此次节会为契机,全面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促进猕猴桃产业和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我们真诚的欢迎国内外嘉宾踊跃来蓉投资兴业,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发技术交流,与我们一起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共同将成都这座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建设得更加美丽。
  最后,预祝此次节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蓉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先生致辞!
  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尊敬的农业部孙中华总农艺师,四川省人民政府赵学谦副秘书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在金秋时节与大家再次相聚在美丽成都,生态蒲江,能够与大家一起见证成都有机农业峰会的茁壮成长,更令人兴奋不已。
  今年7月,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在成都召开,蒲江接受了中央领导和全国各地与会代表的检验,这本身就说明成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农业部的充分肯定。而蒲江作为成都市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今年峰会的主题定位为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既准确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更是贯彻落实中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求和农业部最新部署的生动体现,我代表主办方之一农民日报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由于上半年经济下行,国内外对经济形势判断出现了不乐观甚至有点悲观的声音,其实这种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缺乏了解,更想当然忽略了农业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农业经济全线飘红,包括即将迎来又一个丰收时节,这是中国经济转型换挡最直接的见证。特别是面对生产成本不断抬升的天花板,资源环境硬约束的红灯,通过现代农业已经拉开了一场转变发展方式的改革帷幕。今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文件,从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可以说在中国经济深度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的转型改革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其中,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转变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更加强劲的拉动力,也希望发达国家宁愿采取一些限制经济发展的做法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第一大国,面对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农产品产量与质量需求的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的生态农业必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有机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
  要以多元化为重点,打造企业主体链条,创造一批以专业合作社,农民企业为主体的生态企业,培育出具有品牌的农业企业,进而形成全国产业链条的企业联盟。要以循环化为重点,打造区域产业链条,构建以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示范区为单位的生态中循环,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实现三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立足市场化,由生态型向消费型导向转变,以消费倒逼生产、加工和流通。二是要有全球化眼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加快引进来走出去。三是加快强化绿色化观念,把绿色化作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四是实现互联网思维,助推农业生态化。五是注重资本化运作,推进资产资本化,资源资本化,通过资本化运作激励农村要素活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近年来成都市将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作为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培育产品品牌,实施组织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社会生产生态有机统一,有利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相信这其中连续几届的有机农业峰会经验也是重要的,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总结能够进一步推动实践的创新发展,我想这也是峰会能够连续举办而且每一届都有丰硕成果的生命力所在。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三农工作的中央主流媒体之一,除了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正确的技术文化、信息服务之外,依靠媒体优势和多年积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农民日报也致力于为三农工作者和研究者搭起交流、研讨的各类平台,希望大家来贡献智慧,通过我们的各种渠道,包括新媒体传播,为中国三农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更为全国各地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这次召开的峰会就是我们这次平台中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之一。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大背景,深度研讨如何推动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会后,我们将把大家的真知灼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让这些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能够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的接上地气,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让农业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农业,成为发展与生态相适应的可持续产业,成为增产增收与环境友好相得益彰的产业,为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最后,祝愿大家在成都期间心情顺畅,一切顺利,中秋佳节即将到来,顺住各位嘉宾、领导,月圆人更圆,家庭幸福,事业顺畅,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有请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先生讲话,并宣布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暨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开幕!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两个月前,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和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这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部署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今天,农民日报社、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这里举办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共商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计,十分及时,十分必要。
  下面,我结合这次峰会的主题,重点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谈点看法。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巨大,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具体来看,在化肥使用上主要问题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偏低。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达到5912万吨,据专家测算,现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用肥量与美国基本持平,但小麦、水稻用肥量要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农药使用上,主要问题也是用量偏大,使用不规范,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在31万吨,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利用率仅为35%。在促进畜禽粪便利用方面,全国每年产生38亿吨的粪便,有效处理率不到50%。在秸秆利用率上,目前全国可使用的是8亿多吨,综合利用率不到75%。在农膜使用上,我国农膜使用总量高达200多万吨,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由此可见,考虑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将难以持续。推进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和要求。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与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攻坚战。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总体基本规划,农业部还制定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基本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总的要求是,坚持以农业生产力稳定提高,资源有序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立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升农业质量效果和竞争力,依靠科技支撑,创建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法制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机制。
  促进农业发展又需要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确保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就是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就是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下来,三基本就是基本实现畜禽粪便有效利用,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控量提效,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持续增长,这就要求农民要为节水做出更多贡献,要重点推进农艺节水,治污节水,为此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边节水设施设备,推广节水品种和喷灌水肥一体化,循环养殖技术。
  二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把过量的化肥解放掉。关键是树立绿色增产的理念,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多施绿肥和农家肥,要鼓励向农民提供配方施肥的帮助,支持种植大户使用配方肥。
  三是坚持减量控害,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要按照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要求,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实现科学用肥和精准施肥,要加大绿色防控的力度,执行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农药减量控害。
  四是坚持种养结合,推进畜禽废物的综合治理,一方面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推广有机肥利用,促进农牧循环发展,采取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有机肥的生产。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畜禽废污的设施,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探索规模养殖废污的第三方治理PPP模式等新机制。
  五是坚持五化并进,全面开展秸秆利用。要按照政府支持,示范引导,以农为主,产业发展,市场运作的思路,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农业化,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最难的是秸秆资源化利用,因此要进一步支持秸秆微生物化、物化、碳化、气化新技术的示范,采取收储用地纳入农民用地管理,信贷扶持等基础措施,加快建立秸秆收储市场化和运输市场化的机制,降低收储、运输的成本,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六是要加快农田地膜标准的修订,严禁生产使用厚度在0.01毫米的农膜,从源头保证农田地膜可回收。要对地膜的回收加工利用给予补贴,逐步健全废旧地膜回收网络,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点,推广旧膜换新膜政策试点。
  同志们,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希望与会各位专家和朋友们能够充分利用本次峰会的机会,深入研讨,建言献策,为助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农业生态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宣布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暨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开幕!&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第一阶段的活动到此结束,现在茶歇15分钟,请参加共同推进全域成都农业信息化示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的人员继续参会。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现在开始第二阶段的活动――主题报告。首先,有请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先生为我们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提升中国大农业竞争力”,有请张司长!&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高峰论坛,成都年年来,蒲江是第二次来。进入新世纪以后,成都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从发展角度来看,成都这些年致力于都市农业的发展,在全国树立了样本,从改革角度来看,无论是土地制度创新,经营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都在全国推陈出新,当排头兵,也树立了非常成功的典范。
  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促进大国农业竞争力为今天的演讲题目,讲一点看法和意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粮食实现了十一年持续增长,今年粮食总量达到了一万二千一百二十四亿,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十一年保持在7%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1:3.3缩小到1:1.92。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一体化,全球农业一体化,在这两个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农业经济确确实实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结构、模式,还是经营方式,以及政府行为调整,方方面面都有大的变化。
  但是,我以为,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角度来看,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两个大的方面,或者说两个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农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八十年代我们的需求主要是解决吃饱饭的问题,主要是满足粮食基本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吃饱饭的需求逐步转变为质量高于效益的需求,转变为安全的需求。这些年农产品需求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供给模式来看,长时间内中国的农产品仍然处于卖方市场,但是最近这些年,在全球农业一体化推进的背景之下,中国农产品卖方市场也逐步让位于买方市场,如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有我有品牌,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这样供需平衡的背景下,既要保障农产品的充足供给,又要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我们提出了第一个大的挑战。
  第二个大的挑战,农业经济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资源一个市场转变到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农业背景下,去年粮食产量达到最高,但与此同时去年也是农产品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如果从我国粮食进口来看,去年进口了七千七百万吨大豆,同时进口水稻、小麦、玉米,两者相加达到了九千零一十一万吨,如果再叠加棉花、油料,占全部农产品已经达到了30%,我们过去一个资源解决一个市场,要以现在的两个资源解决两个市场,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第一如何保护国内的产业,第二如何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全球的话语权是个问题。
  应对相应的挑战,最大的举措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来实现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已经为我们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大国道路,描绘和铺垫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市场适应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为了这样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强调现代农业更加注重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更加注重要在五个方面做文章。     
&&&&第一个方面,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极大丰富了我们过去对农业的认知,农林牧渔这四大产业产出农产品的同时,我们越来越重视其非生产功能。换句话说,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文化产品,体验式农业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选择。事实上,成都市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优势,我五年前曾经在成都市委座谈会上讲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不一定强调产出多少粮食,我们强调综合生产能力,强调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农民收入增长。现在来看,这个理念还是符合成都发展的实际,特别是成都最近又提出来“两保两促”,保供给,保生态,促融合,促增收,都是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从贡献角度来讲,过去关于农业的认识就是从种到收,但是现在我们讲农业是从田间到仓库,讲的是农业的全产业链条、全供给链条、全生态链条、全价值链条,怎样在新形势之下实现农业的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或者六次产业发展,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更是成都这样先行先试都市农业发展未来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注重农业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不是一句空话,现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有三个方面,生物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
  现在,装备技术不仅是替代劳动力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要素,是生产力。我们司空见怪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包括冷链设施、运输机械,包括营销手段,技术措施都可以归纳为装备技术。在东北大平原,二百马力,三百马力的拖拉机产生的生产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种土豆,五十马力、一百马力的拖拉机耕作三千斤都不到。如果达到二百马力,能够耕地深到三十公分到四十公分,土豆可以生产四千斤。如果拖拉机能够达到三百马力,四百马力,五百马力,耕作环节能够达到五十公分,土豆能够长到五千或者六千斤,这是典型的生产要素,生产力。
  还有信息技术。二十年前,信息技术运用在农业当中基本是空白,最近一两年,信息技术从田间到餐桌无处不在,农业部信息中心和成都市农委双方签订战略协议也是致力于成都都市农业怎么通过信息化释放它的最大效率,充分折射出所谓的注重农业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物技术,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还包括信息技术。
  第三个方面,优化要素组合方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求更加注重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的投入和组合方式,要从专业化,规模化,节约化,一体化四个方面做文章。
  首先从专业化角度看,要促进农业的分工分业,把农业各个产业链链条做长,使产业链条增加它的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第二规模化,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有规模经营的问题,在规模的情况下着力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第三节约化,怎样实现农业投入资源减量就是农业要节约,使投入最少产出最大。第四一体化,我国农业的终端目标就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高度融合中促进从业人员收入有所增加。
  第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相对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全世界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粮食,油料,棉花这类资源性农产品生产方面,在可预计的时间内基本缺乏绝对竞争力。但是我国农业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可以发现在若干方面的比较优势,在非资源型农产品生产方面我们的优势是众多的。
  这些优势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第一,资源多类型的优势,美国、加拿大这类国家某一种资源很丰富,但是资源缺乏多样性,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农业资源禀赋单一化程度更高,中国农业资源多样化表现在我们有山地、丘陵、平原,资源多类型使我们在生产农产品、产业选择有巨大的空间。第二,有比较产业优势。由于资源多样化决定了中国农业产业多样化,我们虽然在粮食、油料、棉花方面不具备优势,在茶叶、猕猴桃、水果生产方面,我们的资源产业优势就可以充分显示出来。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品种最多元化的农产品,中国可以定位在全世界农产品生产品种最多的国家。第三,比较竞争力优势。相对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我国农产品资源生产方面缺乏绝对优势,但我们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下一步资本密集的非资源性生产是有相对优势的。比如水果、蔬菜、茶叶、药材、花卉的生产。和韩国、日本等国的资源禀赋对比,我们不仅有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这类产业生产的相对优势,甚至粮食、油料、棉花等资源型农产品生产方面,还具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比较竞争力优势。  
&&&&第五个方面,农村改革。成都市在农村改革方面始终是走在全国前列,从土地制度角度来讲,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是成都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是成都创造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们也在梳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我以为还是要在三大问题上做文章。
  第一个问题要聚焦于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我们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坚持农民与土地关系长久不变。
  三权分立是伟大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基本温饱问题,刺激老百姓的生产自觉性,把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分解为农村集体所有,赋予农民承包经营权,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中国国民经济迅速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在这种背景之下,怎样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就提出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立的选择,把承包经营权分解为独立承包权,独立经营权,今天,众多的优良农产品生产主体不是过去一家一户的农户主体,而是由于经营权转移产生出来的新的经营主体,包括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现代农业一定要在土地制度三权分立的前提下进行。
  规模经营要始终把握两种情况,生产的规模经营和市场性的规模经营。在成都这样的发达地方,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谁来种地就一定要刺激经营权的流转,这一定会产生土地规模制度的问题,在成都以外,比如四川南充、泸州、绵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妇女可以种地,但是最繁重的农活已经干不好了,这种情况下就催生大量的社会化服务,所以市场性的规模经营同样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服务的规模经济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解决的是地怎么种好的问题。
  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服务产生的规模经营解决怎么种好地。无论是服务规模经营还是生产规模经营千万要强调适度,成都也在搞适度规模经营,什么叫适度?在北方,以家庭为单位大概是两百亩左右,事实上从我最近的研究来讲,以家庭为单位,适度的经营规模粮食生产大约是一百亩,50―300亩都叫适度,养鸡出栏一千头,存栏五百头。广州一个家庭每年产鸡五万只鸡,一只鸡赚两块钱,一年养鸡收入大概十万块钱,这就要适度。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就是经营制度的创新。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业以后的方向是什么?八个字:“多元、融合、开放、共享”,这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多元化,就是家庭农场、各种各样的合作社、工商企业等,要找准适合自己干的事,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农业的作业环境基本形成家庭经营最优,产中投入,产出营销,包括进入市场,合作社又发挥重大的作用,而工商在农业生产的两端有特殊效果。大家都知道经济学里有一个微笑曲线,微笑曲线左端是研发,右端是品牌营销,这两端工商企业完全可以释放出它的作用,而中间生产环节完全可以留给农户家庭。所以第一个多元就是多元经营主体,多种模式在中国是值得倡导的。
  融合开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始终认为所谓的家庭农产,各种各样的合作社,包括股份合作,专业合作,没有高下之分,不是说用这个形式替代那个形式,这个是初级的那个是高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叫融合发展。
  还有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坦率讲“公司+农户”的模式,早年更多地停留在订单领域方面,完全是买卖关系。但是最近这几年形成共享机制,农户和公司的关系更多表现为合作的关系。下一步通过股份合作,在企业从投入到产出到营销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分享工商制度进入农业所有的环节产生出来的利润。
  最后,发展多元化混合经济,私营的、国有的都不是纯粹的所有制,可以通过个体户,企业等形成混合制的经济发展。
  第三个方面就是政府行为调整。政府怎么支持、鼓励各地区的经营主体进入农业从事现代农业。政府应该把有限的各种各样的补贴资源,包括投入资源更加精准化,瞄准各类新的经济主体,扶持各类经营主体。政府怎样通过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农业,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全世界都在减少对农业的补贴支持,但是减少的同时,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加重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提升农业竞争力,有限的补贴是提升不出来的,靠保护是保护不出来的,只有靠社会资本进入,承担或者替代政府相关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等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怎么样管是政府行为的第一个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是政府支持的事,但是要防止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租赁农地。今年4月,农业部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租赁土地的风险防范,一共设置了五个杠杆,第一是进入农业以后有一个上限要求,第二租赁农地一定要数量备案,第三资格审查,项目审定。是不是搞农业项目,有没有资格。第四风险储备金拿出来。第五事中和事后监管,如果以搞农业为名搞房地产,高尔夫,政府是一定要遏制,要取缔,甚至处罚。所以政府一方面要强调监管作用,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到位了,在这五个大的方面发挥好作用,我想中国农业的调结构,转方式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全面小康,中国梦的实现一定是可以有希望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司长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先生为大家大家做报告,他演讲的题目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明白的三件事”,大家欢迎!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农业部和成都市签订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协议,这只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建设当中的一个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今天讨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怎样把农业生产和小康进程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想先讲一个故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了亲朋好友或者参加政府活动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底买什么样的相机,到底是买柯达还是富士,对于工薪阶层的来讲太贵了,是有身份的人的象征。后来出现了一个中国造的产业英雄叫乐凯,出生在河北承德。到了今天,谁还记得柯达,谁还记得富士,谁还记得乐凯呢?
  数码相机的发明人就是原来柯达公司的员工,他对媒体阐述了这个事情的理解,他说柯达的死亡是因为在许多年里面在思考怎样判断未来的商业环境,怎样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开始,柯达公司在数码领域里面投入了几十亿美金,最后就是柯达公司的员工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是到底怎样把技术推出,用什么样的方式,商业模式去发展?柯达用了非常长的时间去探索。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但同时他忽视了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判断形势的发展,怎么样及时的转变商业模式,所以它的竞争对手包括佳能、尼康后来者居上,在数码相机行业最后变成真正的佼佼者。
  柯达、富士和乐凯的时代是一个什么年代?现在的时代又是什么时代?在整个形势发展过程当中,我想起来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时势造英雄”,还有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务我理解就是怎么样适应大形势,怎么样判断大方向,这就是中国农业,包括有机农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在,成都和蒲江的猕猴桃产业早已经加上了互联网的元素,怎样把蒲江的猕猴桃产业变成世界上最具有中国元素的猕猴桃产业?怎样把蒲江的猕猴桃产业变成最具有国际化元素的本土产业?这是今天讨论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到底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对蒲江来讲,我们寄予了民族的期望,如果把猕猴桃产业变成国际化产业,能够在国际上找到中国元素的猕猴桃产业,联想佳沃加入了成都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我之所以讨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注意到在全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件事情对全国农业有非常大的影响,那就是成都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了要培训,建立一支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是在从市场角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柯达因为没有对形势发展的判断错过了它发展的机会,最后变成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到今天它怎么样呢?乐凯又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查一查。英国有一个经济学家说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第二个阶段才是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效果显现。中国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后,二十年以来,网络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在生活当中已经无处不在,这就是中国农业面对的发展的大环境。因此,我体会互联网的发展对农业来讲,进入了原来由个人应用到服务民生,到目前成为一个新型业态的发展阶段,所以电子商务搞得很火热,但是我并不认为电子商务能解决农业的一切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外包的跨国公司埃森哲对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个调研,调研以后发现,在消费者在线消费领域里面,中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是处在前列的,而且很多情况是领先于发达国家,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我们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国家层面能够把“互联网+农业”变成国家行动的重要背景。
  其实互联网无处不在,中国的农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怎么样去发展,仍然是我们面对的话题,包括市场营销、品牌塑造都是不能回避的。但是怎么样来顺应环境的变化?我一直想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市场主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千年以前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是他眼中是理解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能不能包办农业当中的一切,在今天仍然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市场主体的作用,农业企业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着急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着急融资和上市的话,如果要做一个百年农业企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三个重要趋势和走向是要考虑的。&
  第一,从IT到DT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原来有人说计算机技术多厉害,后来在大学里面,IT专业已经过时了,最近有人提出来用大数据的技术来不断地推动IT产业,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互联网对产业、生活的影响告诉我们一个基本常识,在产业发展当中我们要由自我欣赏更多地转向客户导向,我们到底是为谁服务的,到底是为男士还是女士服务,到底是为什么年龄段的人服务,什么收入水平的人服务,我们要想清楚,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不太容易,但是在今天的背景下,我们怎样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的思维来搞清楚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我们到底要把产品卖给谁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几年前我去宁夏,那是全国出产最好枸杞的地方,我在那儿待了半个月时间,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枸杞对于什么样的人群最合适?对于年龄大的人合适还是年轻人合适?到底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合适?是磨成粉吃还是直接吃好?是泡酒好还是煮粥吃好?这些恰恰是中国农产品价值的挖掘所在,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说我这个枸杞是最好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要给我一个量化的概念,一个具体的概念。  
&&&&中国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从定性的思维转向量化的思维,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第一就是要用大数据的思维来牢固确立客户导向、市场导向、消费导向,这个任务其实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来了,我们怎么样去落实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
  管理学大师彼得格雷特说,任何企业都具有两项基本职责,就是营销和创新,其他任何活动都是细节问题,可持续的对企业创造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我很赞同,有时候做农业企业的人老说我们承担民族的梦想和社会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没有持续的利润就是一句空话,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客户的需求。
  很多人说中医挺不错的,为什么我们也用西医呢?中餐挺不错的,为什么我们也想吃点西餐呢?我想中餐和西餐是一种定性的思维,是一种系统论的思想,西医和西餐是一种定量的思维,是一种非常精准化的,在目前背景下非常适合我们发展的方向。对于农业也一样,对于猕猴桃产业也一样,猕猴桃的价值怎么样来挖掘我还不太知道,但是我知道蒲江猕猴桃比起陕西的猕猴桃,品种上有很大的差别,据说营养上也有很大差别,但是营养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我还不知道,这些问题还需要回答。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每个做企业的人,每一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都要考虑怎么样从红海到蓝海,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原来议论得很多,既要在传统市场当中竞争,我们一直把它叫做红海,就是已经固定的。同时,我不一定给你推荐猕猴桃今天吃几个明天吃几个,去寻求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我们能不能开辟一些符合中国农业、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一些新的空间呢?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还需要很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我之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大家要关注中国的供求关系,客观情况是年的十四年时间里,中国的蔬菜面积扩大了14.7%,中国水果产量增长了2.66倍,在同样一个时间段里面,市民和农民的水果蔬菜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为什么在2007年以后中国有那么多卖难出现,都把原因归结为信息不灵。实际上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阶段,要在市场当中胜出,要把蒲江的猕猴桃变成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猕猴桃,由猕猴桃的生产变成猕猴桃的产业,由一个区域品牌变成全国品牌和国际品牌有非常大的空间需要用心思去挖掘,这种挖掘不光是说看我长得有多美,而是要认真去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去挖掘那块没有挖掘出来但是消费者又特别需要的会开花的市场,就是蓝海。
  在今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蒲江山也好水也好,产品也好,但是到底哪些产品是放心的,供求双方都找得很苦,就像今天很多女士都在寻求优秀的男士,双方都寻找得很苦,但是能不能有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部分,要从小我到大我甚至无我。做小企业的人一定会说我是在唱高调,某个企业就是要现金流,要利润,你还要小我和无我。大家研究一下2008年以后美国在金融危机面前它是怎么做的,欧洲是怎么做的,中国是怎么做的。有一本书叫《大而不倒》,它说的是当一个金融企业发展到规模足够大的时候,你的企业已经不是你个人的了,也不是行业的了,变成国家的了。因此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出现了大而不倒的政策取向,在中国会不会这样呢?会不会有这样的思维呢?大企业承载着经济结构调整,核心竞争力和员工就业诸多作用,我们回忆一下2008年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存不存在大而不倒的情况呢?我不敢去评论,但是大家可以去思考,当一个企业走到这个时候就会变得更有意义,当然怎么样由小企业变成大企业?由自己的活动变成社会性的活动,有很多事儿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虑。在面对各种质量安全事件当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别人是怎么做的呢?肯德基前几年的鸡肉变质事件我非常关注,看他如何度过难关,肯德基的营销总监最后出来说:“肯德基我在吃,我在全国分布的十几万的员工也在吃,我十几万员工的几十万家庭成员也在吃肯德基,你们可以放心食用。”我想说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社会角度去承载更多或许可以走得更快。
  1998年在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我们的农产品产量提高非常快,我特别有幸感悟和感受了中国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和有机农业发展过程,让我思考得非常多,现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其实不错了,但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背景下,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气定神闲,就要对大形势有判断,要回答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几个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
  八十年代有一首歌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其实唱得不错,我现在听起来还挺愿意听,它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现在距离八十年代过去二十多年了,“互联网+”给我们的改变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学会从IT到DT,从红海到蓝海,从小我到大我,或许会实现再过几年我们能做到的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主任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先生为我们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提升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各位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的主体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必须遵循的重要方向,那么就要通过农业的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的接一连三,休闲农业的接二连一和信息技术接三连二连一多种形式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先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背景。为什么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四大背景决定。第一是缓解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背景,有的专家说现在我国发展进入了三期叠加期,&在三期叠加要实现三中高,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要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国所有的行业,包括农业都面临着依靠转变方式来实现,转变发展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业发展过去长期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力的发展方式,现在环境资源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多,农产品的质量、库存和进口现在不断增加,所以经济社会的生态效益也越来越难以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农业产业的延伸,农业供应拓展当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第二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价格天花板不断下降,经过分析,融合发展以后畜牧水产品增值3―4倍,果品蔬菜可以增值5-10倍,所以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效率。农民的小康并不是被平均的小康,当前农民增收形势也不容乐观,如何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寻找新的渠道成为了我们当前很重要的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可以增加收入,可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个背景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的生产单元,在农业中投入人力、畜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这种封闭式的小生产,在现代农业当中要投入资金、管理、人才、科技、装备、设施等现代生产要素,农户广泛的参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加入生产、消费、流通等各个领域。现代农业是全产业链的覆盖,直接涉及到二、三产业。但是从总体来说,我们的现代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之间的联动,互联互通不强,从事加工不从事生产,从事物流消费不从事生产加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产加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为一产注入现代生产要素,一产按照二、三产的要求组织生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第四个背景是五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长期以来现代化、绿色化成为资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城乡差距,功能差距依然存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增值增效转到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来,将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的利润留在农村,就意味着把资源要素和人气留在农村,有利于促进城乡的和谐稳定。
  第二个问题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种方式,大农业和小农业不同,它不仅是农产品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第二、三产业,以资产为纽带,将农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集成在一起,使其首尾相连,上下衔接,一体推进,从而还原农业的本来面目,使融合的效应高于每个独立的产业之和。这里融合的基础是农业,核心是充分开发农业的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将农业融入到工商业和城市就业岗位附加价值,将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和消费环节的收益留在本地,留给农民。
  各地经验表明有四种方式比较普遍而且效果比较好,这里做一个介绍。第一种方式是新型的经营主体,统一的农产品品种,在同一个区域内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融合,主要引导农民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等方式来组建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改变农民只作为农产品的提供者,只分享生产环节的局面。
  第二种形式是不同的经营主体,比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向前延伸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向后延伸发展物流和营销体系,龙头企业以标准、品牌、资本引领互联要素聚集,发展自身的流通业和服务业,企业向龙头或经营主体注资,农户向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注资,或者以土地经营权注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将长期形成的订单关系,契约关系固定下来,在农村空间聚集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降低融合发展的成本。
  第三种形式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一二三产业在自身内融为一体,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森林草地,古朴村落,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自然的传统资源,以观光、采摘、体验、餐饮、度假等多种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的新的领域,催化出一种新的消费业态,拓展了农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在自身内融为一体。
  第四种形式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向农业各个环节渗透融合,这主要是以大数据、“互联网+”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应用,从而大大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度,增强了融合发展的水平。
  总之,无论哪一种融合方式都必须扬弃传统的集体所有和自有制,寻找到既能够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又能形成合作和联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构建融合发展长效机制,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把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积极探索各种融合模式,让农民参与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
  第三个问题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工作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就业增收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利润为核心,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为引领,着力推进要素集聚优化,促进产业有机整合,协同发展,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我认为要坚持以下五条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夯实基础,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业注入全面生产要素,拓展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第二坚持富裕农民,完善机制,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特别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让农民从产业链增收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合理分享。
  第三坚持市场导向,营造环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要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领,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坚持以加工为引领,突出重点。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同连着三产,位置重要,责任重大,要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选择适合融合的,有基础,有优势,有规模的重点产业,通过产业渗透融合,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紧密相连。
  第五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当前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六个一:
  一是规模体系,正在抓紧制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体制,以规划引领。二是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抵押物的范围,统筹解决用地问题,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创新体系,运用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和新产品,为农业产业延伸和产业范围的拓展提供更多的可实现的技术条件。四是人才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因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涉及到一二三产业方方面面的要求,对人才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方面要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五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国性,地区性以及行业组织的建设和功能完善,确保与政府市场的有效对接,提供有利支撑。六是建设示范单位,制定创建标准,完善创建程序,不断提升水平,从而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潘局长的精彩演讲,最后有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先生为我们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新形势下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思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根据峰会组委会的要求,让我来交流一下有机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题目比较大,我给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第一个就是中国的有机产品发展的情况,谈有机农业,有机产品是有机农业的具体成果,一个抓手。现在我国从2002年到现在引入国际上的有机认证体系以来,现在有24家批准机构,截止到去年年底认证的有效证书12972家,获证企业7000多家,分布在全国1600多个县,有机生产面积达到了272万公顷,排世界第四,澳大利亚第一。有机产品的收入额达到了三百亿元,这是一个估计数,有一部分统计,年出口额达到四亿美元,最近几年在我们国家的有机产品,当然也主要是有机农产品发展比较快速,年度增加甚至20%―40%的增长速度。
  有机产品规模发展也很迅速,通过图可以看出我们的面积增长速度已经在世界上排第二了,刚才说澳大利亚第一,2013年新增面积将近20万公顷,增速在世界上已经排在第二位。
  有机产品的发展和GDP做一个对比,城乡居民收入做一个对比,两张图可以简单看出来趋势,我们的GDP百分之七点几的增长速度,最近三十年增长速度快,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来讲也增长快,前一些年基本上同步,这两年增长快。
  大家都很关心产品质量,现在认证的产品一个有机产品,一个绿色食品,一个无公害,没有认证的就是普通农产品,这三个当中有机产品总体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还是好的,因为它每年要进行认证,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绿色食品认证时间是三年一认证,我们自己有一个机构,最近这几年的检测来看认证了大概九百多个企业,三千多个品种,抽样调查合格率99%,不敢说100%的合格。
  发展主要是农业这块,主要是促进农产品,水稻、茶叶、奶大宗产品都在这三个产品上。现在有机产品的覆盖面,刚才讲了一千六百多个县,三十一个省,这个是现在各省的认证情况,四川还是不错的,四川排第三名,四川的有机农业发展还比较快,上午谢市长也讲了成都有两百五十多个,四川六百多个。
  另外整个有机产业发展来讲综合效益明显,做有机的企业也罢,做有机的合作社也罢,农民也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保护效益也有了。本身有机产品它的要求就是生产过程是不准施化肥,化学农药。
  第二讲一讲市场,从市场发展来看,有机产品的发展也是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发展,刚才GDP的数字不再说了。从消费群体来讲,大家有钱了,什么样的群体爱买有机产品呢?全国总体宏观分析,买有机食品的都是有钱的了,年收入在8―25万之间,他们为了健康,很多家里面有孩子、老人这部分人买的占90%,目前中国的所有的白领、中产阶层人口有将近2亿人,这些消费人口的潜在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病号这都是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
  从这个市场来看,这两年也还是比较重要,这个市场跟13年相比,主要是在中国社会,这里是120多个比较大一点的有机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农产品的进度上来看,现在农产品逆差,以前我们是顺差,最近我们逆差了,我们借人家的油、奶,甚至还有一部分水果等等,大豆我们进了7000万吨。
  进口的这些东西,如果要在中国种的话,我们多少亩地?21亿亩,也不少了,有机产品的总量,据统计数据,现在在整个食品当中0.2%,虽然之前我讲的那些大数讲的很热乎,收入也不小,但是整个食品当中就0.2%,并不多,国际上发达国家平均1.8%,特别好的6%、4%,丹麦高一点8%,因为他国家小嘛,他一种的多了就占得多了,我们自己来讲13年跟07年比也增长了1.5倍,从发展的规模上来讲还有一定的潜力,现在才0.2嘛。从面积上来讲现在种业这一块占农业的面积就0.9%,所以未来你要达到3%,甚至达到5%的耕地来转化调整,来干一点经济特色的还是有空间的。&
  第三是机遇和挑战。发展有机农业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之中,要求发展生态产业,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别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发一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最近,又发了一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一切大的政策环境都给有机农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有机农业发展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符合党中央提出来的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在农产品价格也上来了,优质优价所以相对能实现,可以提高农民的收益。
  有机农业满足了农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在国际上卖出不去?经济优势很重要,产品质量也很重要。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国外,达到国外的认证要求,就能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农业贸易逆差就会缩小。应该说市场潜力还是有的,就是看怎么挖。
  再看一下挑战。挑战除了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和压力之外,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有这么几条:有机农业技术还比较薄弱,因为不让施化肥,农药,庄稼不用化肥势必减产,怎么保证少减产?病虫害怎么办?有一系列的技术跟上才能发展,没有技术想发展发展不了。
  战略定位也要进一步明确,现在我觉得有机农业战略定位不明确,有的时候慢点并非坏事,不能盲目发展,甚至有的时候该降降温了。产业政策支持方面,主要还是在省里、市里、县里,能拿出来实实在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具体补贴、支持措施。受到社会诚信大的影响,有机食品,有机农产品真假大家都打一个问号,想买但不敢买,这些问题都存在。如果监督检测不严格的话就不诚信了?再就是有机产品消费理念,买的人认为我吃得健康营养才会买,并没有给国家环保做一点贡献,资源可利用做一点贡献的理念。
  对策就是着力解决技术问题,土壤培肥技术,生物农药和疾病防治技术,不管是植物的也罢,微生物也罢,怎么防病,怎么治虫?现在也有一些技术,这些技术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它是适合水果还是适合菜。良种培育技术,适合做有机的,优质的,抗病的,甚至还有特色,猕猴桃红心的。再就是特色加工技术,因为不让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现在2400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国家允许加的,但是有机食品哪一个允许加哪一个不允许加还值得研究,要做好人才储备。
  第二是明确战略定位,立足国情,我觉得还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政府可以去指导和支持,最终还是企业主体,市场消费者来引导,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标1963的标准来生产。
  作为某一个地方来讲,一定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到底这块生态气候条件能不能达到要求,技术能不能跟得上,所以才要科学有序发展。比如说黑龙江的有机肥拉到四川来成本很高,一发展几十万亩面积,有病了偷着打药,这就达不到标准。
  从政府来讲,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产业政策上给予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发展生物农药,有机肥给一定的补贴,甚至有些方面认证方面给予一点补贴,甚至营销、促销、宣传方面,打开市场方面也给予一定的支持。
  再就是诚信体系建设,有机农业做的是良心产业,有企业自律问题,认证机构要认认真真的按照国家标准认证,不能光想着挣钱,认证的时候通过了,过了这个阶段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不行,最后就砸牌子了。
  再就是消费者有正确的消费体验,不完全是吃得健康,发自内心的愿意尊重自然,对保护环境做一点贡献,对可持续发展做一点贡献。
  再一个就是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现在是信息不对称,想买有机食品的不敢买,不知道到哪儿买,不知道哪一个到底是真的,企业生产出来了找不到客户,所以在这方面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搞会员制,会员参与生产过程,知道生产过程是什么,周末来到有机农场知道打的是什么药,施的是什么肥,搞一个见面会,这样消费者就会买。
  蒲江的猕猴桃、茶叶、柑橘三者当中不一定全部都打造有机农业,绿色也行,所以需要好好规划一下,适合打造的地方,有条件的打造打造,我也希望有机弄产品在蒲江能够扎扎实实地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给我们奉献了一上午的精彩演讲,今天上午的主题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司仪马卓: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互动论坛两个环节,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中国农科院环境资源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立志先生,他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专家撰写组组长,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朱立志先生!&
&&&&主持人:中国农科院环境资源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立志
  大家好,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跟大家一块探讨这么重要的话题,下午的内容非常精彩,首先是两位专家做重要报告,一个是有机农业方面的农业大学的专家,一个是德国欧盟有机农业中心相关的工作人员。紧接着有两个精彩的论坛,第一个论坛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第二个论坛是有机农业如何实现产业化。相信大家都非常感兴趣,首先,第一个报告是关于我国的有机农业,谈到有机农业大家不会忘记传统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大家知道在1909年,美国的农业部土壤专家富兰克林来到中国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考察,他还到了日本、韩国,那时候日本和韩国也是向中国学习精耕细作,培肥土壤的做法,他感觉到很惊讶,他不知道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精耕细作培肥土壤的这些做法。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四千年的农户》,这本书是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的有机生态农业的操作方法,但是后来由于美国发明了化肥、农药,他们觉得这用起来很方便,于是就没有很好的向中国学习土壤培肥,所以世界农业后来就变得不太可持续了。
  大家还看到,今年5月份,农业部牵头、八个部委发布发布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叫三型农业,全面对接了生态有机的概念。过去我们知道两型农业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个规划首次提出了生态保育型农业,主要考虑到农业是生态型的产业。中国长期以来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有很多好的模式。大家都担心有机农业不能高产高效,那么高产高效优质能不能达到?我们已经有很多模式证明给大家。还有中国农业大学有很多模式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下面的报告就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给大家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下面有请李季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  
&&&&非常高兴参加第五届有机农业论坛。我一直在中国农大生态科学工程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02年我们在中国农大的试验站启动了“有机农业定位实验”,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今天我就把我们过去13年的工作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从创新实验里能得到启示。
  第一个部分是有机农业长期定位研究,第二部分是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我们的试验是有机蔬菜的试验,国际上有机农业的长期定位试验最早是在瑞士,瑞士有一家有机农业研究所,从1978年他们就开始了田间的定位试验,这个试验结果在2002年的刊物上发表,引起了世界范围对有机农业的关注。
  我们的试验是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这个试验是2002年开始在大棚里面做的试验,是北方的典型大棚,一直在探索一些有机种植技术。
  这个试验从2002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当时测定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等。2002年里常规种植和无公害、有机三个里的土壤性质刚开始是差不多的,有机一开始是完全按照欧盟标准做的,无公害用了一半化肥和一半化学农药,常规的就是当地老百姓的做法,主要是靠化肥和农药。
  在这个试验里面从事的是蔬菜研究,投入相对比较高。在常规、无公害、有机三个里面大的投入是八百公斤,就是一年我们要投八百公斤,但是由于投入大,总的来讲我们在有机里面氮磷钾每公顷是两百公斤的投入,比常规的1400公斤高出将近1000公斤。
  整个试验采用的蔬菜品种主要是春天种西红柿,秋天种黄瓜,主要是茄果类的,这个试验没有把豆科作物引进来,因为种大豆效益会降低,所以基本上是以茄果类的作物为主。有时候会种一些青菜、茴香、茄子。
  接下来分享一下主要的结果。经过13年的研究看一下土壤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作物的产品、品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环境的影响到底有什么变化。土壤有机质是最关键的指标,从2002年―2006年有机质大概从1.6增加到5.0左右,有机质上升得很快,增加了差不多两倍。即使在第二层土壤,就是20―40公分这层土壤有机质也达到了2.5左右,就是有机蔬菜的土壤有机质还是很高的。对照一下常规的,它从原来的1.9增加到2左右,就是说常规蔬菜田里面有机质增加得很有限,但是有机的土壤有机质是原来的3倍。现在的土壤到去年有机质接近7,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有机质?主要是投入有机肥的量比较大,我们一年一亩地投资4吨有机肥,果树投2吨是可以保证好的结果的,在粮食上面有半吨就可以了。&
  土壤里面还有一个指标叫线虫,现在在许多大棚种植的地区土壤线虫非常严重,土壤里面的线虫绝大部分是是有益的,少部分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从有机土壤里面看线虫的总数也是最高的。进一步细分的话就是有机土壤里面直食线虫是有害的,有机的都是最少的,常规的是最多的。&&
&&&&实际上最开始做试验的时候我们就是关心产量,因为很多人说有机就是低产,但是从试验里面可以看出两个结果。首先西红柿从年的结果来看有机从来没有低于常规,基本上是接近的。秋天种的黄瓜,2002年发生了减产,大概减了55%。2003年我们种了青菜,青菜减产80%。这就反映出有机体系不一定是对所有作物都一样,有的作物是可以增产的,有的可能要减产。我们试验里面主要的问题就是秋天接连几天是阴天,那么土壤温度就会下降,那么病害就会上来,控制不住产量就会减产。
  但是同样是种黄瓜,2002年减产,2003年也减产,但是2004年以后黄瓜的产量一直没有减少,这就反映有机在转换期的风险是很大,转换期是有产量的风险,但是经过转换期产量就会上来,所以不能简单认为有机就是减产。
  看一下茄子样品,有机的长势明显比常规好,有机的茎发绿,植株很健壮,所以好的土壤一定会长出好的植株来。去年有机茄子的产量是常规茄子的1.2倍,也就是说有机土壤的产量已经超出常规产量。
  看一下硝态氮的变化,在两米土层里面看硝态氮的含量,总的数据来看,有机大概是887,常规是2001,就是说在投入一样的情况下有机硝态氮的含量是常规土壤的一半还少,就反映了有机土壤环境风险还是很低的。
  病害情况,这是四年的数据,我们调查了黄瓜的霜霉病,有机体系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什么病害,它不是说不发病,只是说发病的危害很轻,不需要你去防治,这也是大家看好有机非常好的状态,就是有机越到后面越简单。
  从试验里面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个有机蔬菜的产量可以和常规蔬菜一样的高。第二个土壤的肥力,如有机质和养分会有明显提高,我们的有机质提高了3倍左右,里面的氮磷都有明显的提高。第三土壤的生物指标,如蚯蚓、线虫密度增加十分明显,微生物增加了1倍,蚯蚓是几十倍,线虫基本上增加了1倍。第四土壤氮污染风险不明显且有机系统保留氮明显。第五土壤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我们在河北、江苏、北京做了一些推广工作,我们现在做得比较成功的点是在河北肃宁,大概六百多亩,主要是有机蔬菜,2012年中央电视台对实验示范情况做了介绍。
  大家对有机还是要有信心,要有投入,要老老实实,百分之百的做有机,只有这样做产品质量才会越来越好,土壤才会越来越健康,最后你才能有越来越好的信誉和口碑,我认为这很重要。&
  接下来大的转型格局下面我们原来叫无公害、绿色、有机,事实上无公害可以不去考虑,因为无公害是一个过渡期,但是我们可以去推进绿色有机,特别是绿色里面的化学农药的投入量是不是可以定量,化肥已经提出来要减半,农药现在没有提出来。另外就是绿色有机以外能不能重新建立生态认证,这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跟原来的三位一体有点区别。去年我们写《生态农业》这本书的时候估算过,大概我国提出有机绿色的目标是20%,那么经过五年是否能发展到50%。&
&&&&最后重点地区实施有关转换期补贴政策,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有机转化提出补贴政策,欧洲发展最快的一个原因就是补贴,就是他认识到在转换期风险很大,老百姓承受不了风险,这样的话政府可以把风险承担起来,这样有机农业会发展得很健康。
  我的介绍就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教授精彩的演讲!他强调的是农业最根本的东西――土壤,那么土壤是跟土地有关系的,早在三百多年前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就告诉我们土壤是财富之母,我们搞农业把土壤搞坏了财富从哪儿来?农业也就不可能可持续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土壤,物理结构破坏了,环境结构也破坏了,里面的生物群体也受到破坏,那么这样的土壤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李季教授的报告抓住了农业最关键的要点。  
&&&&在国际有机农业认证联盟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和动物、植物、土壤的和谐共处。其实土壤是一个特殊的东西,必须把它搞好,它里面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物体,它里面有丰富的生物质,我们长期的使用化肥、农药把它的生物群体破坏了,这是不可取的。
  高兴的是李季教授又告诉我们,随着GDP的增长,化肥的使用量在下降,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规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人类对环境的治理会越来越感兴趣,力度也就会越来越大。大家想一想,今年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这是一个可喜的决定,一控就是控制水源,量减就是减化肥,减农药,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化肥在利润率提高7%的情况下保持零增长,农药要在利润率提高5%的情况下保持零增长,这样农业就会有希望。
  下面这个报告也是很精彩的,他是德国有机产品质量保证和市场营销实践,谈到德国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做的一切事情,我们讲到德国产品都是信得过的,就拿有机农业来说也是做得非常不错的。大家知道有机农业起始于1902年,当时发起的国家有瑞典、南非、英国、法国、美国,当时还没有德国和中国,看看现在德国排第一,它的会员有七十多家,中国也赶上来了排名第二,是五十多家。那么德国做得好的地方在什么?它高度全方位的体现了健康、生态、公正、关爱,有机农业联盟所要求的八个字它基本都做到了,它现在是欧盟市场上最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它的有机农业企业占所有农业企业的7%以上,种植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6%以上,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我们担心有机食品不过关,不可靠,德国所有的企业和产品都必须在统一的网络上公布,一个企业认证了一千亩,你出来多少产品是有规定的,超过了肯定就不是有机的,而中国一个企业认证了几百亩,出来的远远超过了这个数。中国这几年的认证越来越规范了,在几年前还不是太规范,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现在的认证基本上都是比较规范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制造出黑色的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